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通用8篇)

校園1.55W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通用8篇)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未來人才不僅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有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患,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與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生理與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礎和中介,在素質教育中處於重要位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發展性、預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中國小生肩負着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生理髮育的關鍵時期,不僅要重視培養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小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基礎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這對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分析:

國小二年級心理健康課本,按“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發展”這個國小素質教育目標培養,從生活心理輔導、學習心理輔導和人格心理輔導三個方面安排內容。通過故事和事例讓學生感受學習,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

結合本冊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提高未來人才的質量。

各部分教育教學重點如下:

自我意識方面:結合國小低年級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重點放在國小生自我社會角色認知和藉助他人進行自我評價,以及良好自我體驗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上,認識到自己是一名國小生這一社會角色,受到老師或家長表揚和批評時,知道原因何在,學會自我分析,使自身言行向好的方向發展,有較強的自我體驗,善於發現自身優點,樹立自尊和自信意識。

智力方面:對國小二年級學生智力訓練重點放在觀察力和注意力的培養方面,讓學生知道什麼是觀察及觀察的意義,引起他們對訓練觀察力活動的重視。教學生會使用常用的觀察方法瞭解注意及注意的作用,重視自身注意力的提高。

情感方面:認識喜、怒、哀、樂等基本情緒表現。體驗積極情緒,保持心境愉悦。認識並分析消極情緒(煩惱)產生的原因,並學會用簡單方法驅除煩惱。抑制不合理需要,從而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

意志方面:提高他們對意志的認識。由於年齡尚小,理解力相對較差,故藉助於日常生活現象和故事進行。用外力或自己制訂規矩來約束自己,提高自制力。藉助於情境表演啟發學生勇於戰勝挫折和困難。

個性方面: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培養與大自然和諧和樂觀向上的性格特徵,增強環保意識。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學會謙讓和合作。

學習方面:從最基本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興趣着手,培養學習興趣,注意養成良好的學習姿勢,保證身心健康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交往方面:激發交往慾望,訓練言語表達能力,為交往創造條件,懂得基本的交往禮儀。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裏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五、質量達成目標:

二年級學生具有獨有的特點:擅長於識別物體的特點、判斷物體之間的相同和不同點,能很快並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個物體所固有特徵的思維特點。二年級學生樂於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語言表達特點,這是在心理課上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和培養科學、文明的用語習慣的積極因素。二年級學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響,一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交往和與人合作特點。

希望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友愛同學,熱心幫助別人,不怕困難,努力克服困難的品質,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六、教學進度表:

教學進度表

周節課題 授課時間

1、鏡子中的我 第一週

2、學習真快樂 第二週

3、學會禮貌待人 第三週

4、猜猜它在哪 第四周

5、為紅領巾添光彩 第五週

6、大家一起做 第六週

7、學優點共進步 第七週

8、老師,您辛苦了 第八週

9、“常有理的”東東 第九周

10、電子遊戲雖好我少玩 第十週

11、多彩的情緒 第十一週

12、欣欣變誠實了 第十二週

13、巧妙觀察的學問 第十三週

14、讓想象飛翔 第十四周

15、跌倒了爬起來 第十五週

16、多姿多彩的作業 第十六週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2

本學期我承擔國中一年級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工作,為努力完成好本職工作,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針對在校中學生大多獨生子女或留守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缺乏堅強意志品質,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點,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儘快擺脱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國中一年級學生剛從國小進入國中,還未能從國小的相對寬鬆的學習生活中轉換出來,壓力不斷的開始增多,來到新學校遇到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是相對陌生的環境,適應成了最大的挑戰。

怎麼才能迅速的適應到國中的學習生活,課程增多,作業量增大;陌生的環境中認識結交新朋友,讓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前行,不在孤獨;還未能擺脱國小的寬鬆的學習習慣,現在如何養成,學習的重擔時時在他們心頭;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如何兼顧他們的娛樂休閒等等共同形成了適應問題。適應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而難題。前者在學校中一般較少見,後者的主要表現為適應不良或者不適應。國中一年級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國中一年級入學適應不良

剛進入國中,學習生活和國小時相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新環境新同學老師,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人際相處從零開始,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不與人相處,或者孤傲的情緒。長期這樣的話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朦朧的自我認識萌芽

國中一年級階段,有部分學生髮展的較早些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徵開始明顯起來,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對於我的思考開始出現,“我是誰”、“我是怎麼了”開始在他們內心掀起波瀾,困惑不已。

3、學習適應不良產生苦惱

學習課業好多,怎麼學,方法好像總是不對路;別人怎麼就成績那麼好,我這麼差,有壓力,出現自卑了;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麼多,這麼煩,沒有目標和動力了;怎麼天天都有考試啊,這無窮無盡的考試什麼時候是個頭,討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學生為此苦惱不已。

4、和家長或老師間的溝通不良而苦惱

家長們怎麼這麼嘮叨,不斷的碎碎念,動不動的私自翻我的東西,我的空間,我的祕密,什麼時候能還給我;老師為什麼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還是對我有意見,還是我不行……

5、不能恰當的控制休閒時間,自制力較弱,過分沉溺於網絡、遊戲。

四、工作安排

1、認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

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安排好本學期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學好知識是老師的職責。因此,在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保持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感受,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遊戲、測試、問卷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和諧氣氛,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校長掛帥,德育主任具體負責實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團、少先隊幹部及政治課教師為主體,以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加強學習和培訓,重點學習《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和《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學生心理健康諮詢》等心理知識。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和途徑。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專題研究。

4、設立心理諮詢信箱,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思想工作。

5、開展學生心理調查,每學期二次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動態。

6、每學期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7、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繫,把個別學生的心理信息及時反饋給班主任,與班主任一起輔導學生,讓班主任在班會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8、與縣級心理教研室保持聯繫,發現有嚴重疾患者,及時送去諮詢。

9、追蹤調查在校生中接受過諮詢學生,看其在心裏、人際交往、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10、努力做好各種迎檢工作,完成好醫保等各種輔助性工作,促進我校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五、特別提示:

1、沒有取得資格證書的教師不得從事心理諮詢工作。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新開設一門課,重在融入學科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三個避免:避免學科化傾向,避免醫療化傾向、避免少數化傾向。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育人為本,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學段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國小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綱要》強調,開展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二、教材分析

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個性發展作為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它必然比其它課程更關注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它“以學生心理髮展的年齡特點為主線,以學生思維品質訓練為核心,以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為起點”,編輯了這套教材。整套教材有機的融入了新課程理念。它沒有大段大段地講述一些枯燥無味的心理學概念和理論,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融心理學基礎知識於濃濃的趣味性之中,重點突出了心理訓練的操作性。教材有從感性經驗、理性思考、活動體驗等多個維度展開,使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和啟發下,更好的認識自我、適應學習環境、學會與人交往、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國小低年級主要內容為: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的樂趣;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培養友情;國小中、高年級主要內容為: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學會控制不良情緒,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具有健全、合羣、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主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1、開始進入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接受學校正規的約束和學校管理,接觸系統的學習

2、開始掌握規範的,書面的語言,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

3、開始有同學、集體的觀念參與學校學習,活動的生活,有意識的集體行為。

四、教學目標

1、提高國小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力,提高學習興趣、動機和直覺性,逐步提高他們的分析思維能力。

2、培養他們的集體觀念良好的人際意識和行為習慣,培養他們合羣、開朗、樂學自立的人格個性。

3、通過班級的學習活動,從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們樂觀、向上、自信、誠實的心理品質。

教學重點:教會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學會與人溝通、培養積極向上、樂觀的性格、學會生活和學習。

教學難點:教會學生正確的對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五、教學措施

1、尋找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契機,把握教學的最佳時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

3、充分發掘教材內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對學生的人格和智能進行訓練

六、教學評價方案

1、通過觀察對學生具體作出評價。

2、進行課堂教學實錄。當然也可以有重點地進行記錄。

3、常用的快速調查主要有兩類:一是簡單測試題,這可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接受情況;

二是微型問卷調查,向學生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你今天上課舉了幾次手?”“你願意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學習嗎?”“老師講的課都能聽懂嗎?”“你對這堂課滿意嗎?”等。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定》和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根據國小教育的特點和國小生心理髮展的規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衞生習慣,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能從容迎接未來挑戰的高素質的人才。

具體目標:

1、能夠經常對自己進行“警句長鳴”――一定要做到“守信”與“守時”,消除嫉妒心,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充滿信心,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勤于思考,不甘落後,走上成功之路。

2、使學生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男女同學間怎樣進行交往好,如何同老師、同學保持密切的感情聯繫,有集體榮譽感,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3、使學生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應怎麼辦,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鍛鍊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個人靈活應對的品格,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5、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教學內容:

1、立下堅強志,堅強意志與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2、澆灌友誼花,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悦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係。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3、迎接新挑戰,人格養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展健全人格的願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裏困擾或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國小心理健康教學計劃篇3

為了實現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希望通過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友愛同學,熱心幫助別人,不怕困難,努力克服困難的品質,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一、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體措施

1、繼續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讓心理輔導促進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2、進一步完善心理工作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接受學生和家長的諮詢。

3、加強師生交流,以信箱為媒介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

各種關於心理健康話題的大討論

1、學校環境、集體生活適應(如“我們的校園”;“集體生活真快樂”)

2、基本學習技能、行為習慣訓練(如“好習慣交朋友”)

3、體驗合作、體驗友情(如“大家一起來”;“我和同學手拉手”)

4、學習成功體驗(如“我能行”;“成功體驗真好”)

5、學習興趣(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到興趣樂園去”)

6、自理、自立意識(如“今天我值日”;“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排除不良情緒方法(如“情緒氣象台”;“讓自己更快樂”)

8、正確處理同伴人際衝突的方法(如“溝通化解小矛盾”;)

9、自我保護方法(如“披着人皮的狼”;“自護在我心”)

10、時間觀念(如“做守時的好學生”;“時間的妙用”)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執行教育部20xx年頒發的《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修訂)》和20xx年頒發的《中國小德育工作指南》的精神,着力實現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國小三四年級的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緒調節能力還比較薄弱、自我保護的意識還有待提高,因此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和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十分必要,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珍愛生命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正在從比較膚淺的表面現象轉化到比較深入的內部心理特徵,與家人的關係正在從依賴走向部分獨立,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正向的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獨立自主能力都會較快地建立起來。

在同伴關係方面,此時的學生正處於試圖擺脱家長控制,轉而從同伴中找朋友,從朋友那兒尋求情感支持的初始階段,利用學生們的這種心理傾向,引導他們用熱情、真誠、寬容來對待同學,比較容易使學生們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

在學習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更多來自於外部因素,比如:老師和藹可親、老師課講得好、家長和老師的表揚鼓勵等,這時的學生好奇

心特強,可以利用學生的親師性和好奇心,給學生介紹一些少年立志的榜樣、設計一些學生可以參與體驗的心理活動,激發學生立志的動機,幫學生把學習動力由外在的獎勵、表揚轉到內在的信念、興趣。

課堂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是制約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此時的學生有意注意的保持時間和穩定性正在快速增長,要在課堂設計中把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教學內容交替安排,讓學生感到既有趣又有內涵,教給學生一些培養良好注意品質的方法並在課上和課下進行訓練。

此時學生的有意識記正逐步超過無意識記成為他們記憶的主要方式,有意識記開始在機械記憶之外發展出理解記憶、歸類記憶等記憶策略。心理課要注意密切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設計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記憶策略。

此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從行動感知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起步階段,設計團體心理輔導課要儘可能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用聲像圖等生動具體的內容,讓學生在活動和形象感知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學年我們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是從北師大版的心理健康教材中挑選的一些課文,教材內容分為以下五個單元:

(一)珍愛生命

(二)磨礪意志

(三)自立自信

(四)和諧你我

(五)學會學習。

編排的理念是“生命第一,發展第二”,整個體系由兩大主題組成,一大主題是“珍愛生命”,另一大主題是“弘揚生命”。“弘揚生命”主題由四個二級主題組成,分別是:(二)磨礪意志,(三)自立自信,(四)和諧你我,(五)學會學習。

把“珍愛生命”教育作為第一單元,意在突出本主題的重要性;第二單元“磨礪意志”教育既是珍愛生命主題的重要支撐點,也是“弘揚生命”主題的重要支撐點;第三單元“自立自信”是“弘揚生命”主題的主體部分,旨在培養學生健全健康的個性;第四單元“和諧你我”旨在促進學生實現良好的社會化,給自己的生存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第四單元“學會學習”

是“弘揚生命”主題的“工具化”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工具”的用法,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弘揚生命的終極目標,之所以把這一主題放在最後是為了暗示大家一個理念:保有健康生命、弘揚生命的智仁勇是做人的根本,而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只是弘揚生命的一個支柱而已,不可本末倒置。

四、工作措施及方法

(一)心理健康課的設計原則

1.發展性原則

①以學生適應社會作為教學目標之一

如:情感發展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愛護身邊的人,愛家鄉、集體

②關注學生年齡段成長任務及危機

2.針對性原則

某些特殊事件形成的一時的環境氛圍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某些心理危機,

此時務須上一些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

3.可操作性原則

比如:在課堂上訓練學生敢於表達自己觀點、感情的能力

(二)團體心理輔導的操作原則

1.以活動為基礎

2.以體驗為關鍵

3.以學生為主體

4.以問題為中心

5.以開放為特徵

6.以分享促昇華

(三)方法途徑

1.針對國小中年級全體學生進行系統的團體心理輔導;

2.給學生印發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案;

3.對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進行個體心理輔導。

五、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6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國中階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以《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思想。

國中階段是學生處於生理和心理髮展的飛速期,並且心理髮展相對滯後於生理髮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以及思維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有些是困惑甚至問題,對於七年級年級的學生而言,着重點在於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和生活,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了解自己,積極有效的和同學、老師、家長進行溝通,不斷地克服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一、指導思想

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從國小到國中的適應過渡時期,培養良好的心理適應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教學目標

總體上,幫助學生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培養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地對待考試問題;嘗試與人相處,能有效的和同學老師家長進行溝通;可以意識到自身的發展變化,瞭解自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國小進入國中,還未能從國小的相對寬鬆的學習生

活中轉換出來,壓力不斷的開始增多,來到新學校遇到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是相對陌生的環境,適應成了最大的挑戰。

怎麼才能迅速的適應到國中的學習生活,課程增多,作業量增大;陌生的環境中認識結交新朋友,讓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前行,不在孤獨;還未能擺脱國小的寬鬆的學習習慣,現在如何養成,學習的重擔時時在他們心頭;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如何兼顧他們的娛樂休閒等等共同形成了適應問題。

適應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而難題。前者在學校中一般較少見,後者的主要表現為適應不良或者不適應。七年級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七年級入學適應不良

剛進入國中,學習生活和國小時相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新環境新同學老師,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着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人際相處從零開始,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不與人相處,或者孤傲的情緒。長期這樣的話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朦朧的自我認識萌芽

七年級階段,有部分學生髮展的較早些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徵開始明顯起來,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對於我的思考開始出現,"我是誰"、"我是怎麼了"開始在他們內心掀起波瀾,困惑不已。

3、學習適應不良產生苦惱

學習課業好多,怎麼學,方法好像總是不對路;別人怎麼就成績那麼好,我這麼差,有壓力,出現自卑了;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麼多,

這麼煩,沒有目標和動力了;怎麼天天都有考試啊,這無窮無盡的考試什麼時候是個頭,討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學生為此苦惱不已。

4、和家長或老師間的溝通不良而苦惱

家長們怎麼這麼嘮叨,不斷的碎碎念,動不動的私自翻我的東西,我的空間,我的祕密,什麼時候能還給我;老師為什麼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還是對我有意見,還是我不行

5、不能恰當的控制休閒時間,自制力較弱,過分沉溺於網絡、遊戲。

四、教學內容

在七年級階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學生對這一塊的內容還是比較好奇,同時也存在着一些不正確是觀念,因此需要在課堂上簡單地滲透正確的心理觀念,通過在活動中結合心理健康基本知識,對學生產生影響,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

這學期的重點在於幫助學生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開始瞭解自己,學會與人相處以及學會學習等方面的內容。

幫助學生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學老師;瞭解自己,認識自己,讓自己更加自信;學會與人相處,有效合適的與人交往;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面與技巧,正確的對待考試,能輕鬆應考。一切為了培養更好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

五、教學進度表

(略)

六、教學措施

1、在七年級段每個班開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每週一次。

2、個別一對一的諮詢與輔導,根據學生的自願預約以及各個科任老師的提醒。

3、針對某一相似類型情況進行團體諮詢輔導,看具體情況而定。

4、加強同各科任的聯繫溝通來輔助各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必要的情況下也需要加強同家長的聯繫,進行必要的反饋。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的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生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處於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過渡期,既帶有少年的天真,有時常表現出青年人的成熟。隨着知識的積累和對事物體驗的神話,五年級學生內心世界比較豐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體會,對很多問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五年級學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關鍵,同時表現出不服輸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長説服不了孩子。獨立意識和成人感增強,他們不希望老師家長把他們當小孩對待,但他們在獨立處理人際和其他實際問題上還很不成熟,需要成人指導和幫助。

三、教學目標

1.確立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獲取“一份辛勤一份收穫”的愉悦感。

2.讓學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學習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學習效率會更高。創造性的學習。

3.形式正確的集體意識及友誼觀,克服不良的小團體意識,培養抵禦誘惑的適當態度。

4.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開發個體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5、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和諮詢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潛能,能成功。

2.學會不但學會與同性交朋友,而且要學會要與異性交朋友。

3.找到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正確認識自己、接受自己和喜歡自己。並要學會欣賞別人,珍惜生命。

4.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開發個體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

5、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和諮詢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五、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六、課時安排:每週一課時第一週

1、我的興趣愛好第二週

2、創造學習快樂多第三週

3、朋友真給力

第四周

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五週

5、情緒卡片

第六週

6、自主學習巧安排

第七週

7、應對校園欺負

第八週8第九周9第十週10第十一週第十二週第十三週第十四周第十五週第十六週、學會選擇、閃光的不僅僅是金子、嚴謹細心並不難、心中的小祕密、經得住誘惑的考驗、和自己做朋友、學習加油站、我的煩惱向誰説、肩上的責任。

心理健康學期教學計劃8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以集中教育和個別諮詢輔導為工作基本途徑,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建設,逐步形成富有現代氣息及鮮明個性特徵的心理健康教特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為我校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和衞生習慣,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自立自強的生存、生活能力。

2、有強烈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會做人,會求知,會創新,能從容迎接未來挑戰的高素質的人才。

3、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解衝突情緒,保持個人心理的內部和諧。矯治學生的問題行為,養成正確的適應學校與社會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人際交往的質量。

4、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請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二、情況分析

新七年級的學生剛入學校,沒有一定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事物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很差,但少數同學對有些問題的認識不夠,比如:上網成癮,盲目追星講究哥們義氣,遇到挫折是消極,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也有的同學處於青春發育期,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思想負擔較重,不愛與教師和家長溝通等等。

重點難點: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學會調適,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適應社會,學會學習,增智慧,磨練意志,懂得生活,體驗幸福,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發揮主動性,創造性,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生活。

三、具體措施

1、通過課堂教學過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開展途徑和方式。

2、結合學科特點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課程的多樣化,也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選擇性、更具全面性的途徑和方式。

3、班集體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創建良好的班集體,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塑造良好個性、培養高尚的品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通過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如各種競賽、班際間的聯誼活動、集體勞動、外出旅遊等,陶冶學生的情操、磨練其意志、鍛鍊其生活和社會適應能力。

4、利用板報、廣播和其他宣傳手段,採用專欄的形式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產生心理行為問題時如何尋求幫助等。在形式多樣的團隊活動中學生能學會與人合作,鍛鍊能力,也抑制了不良的心態,達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5、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用心理健康和發展心理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對學生的息、進餐、玩耍進行管理與教育,重點體現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生活習慣、交往習慣,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6、個別(或團體)心理輔導。針對少數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擾和極個別的心理障礙,開展心理諮詢活動,由老師提供諮詢,回答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並對其進行正確的心理輔導與問題行為的矯正。追求學生人格的整體發展,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幾方面協調發展。

總之,我將努力樹立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強調多種智力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