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感

校園4.85K

“千山同一月,萬户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很難言説的境界,如果把這書看成一本愛情故事,那是把情看狹小了,這書分明是通着天,連着地,應着漫天的神佛。本想慢慢讀,卻忍不住徹夜讀完,一開始只覺得書裏用了很多閩南語,象是“伸手仔”“有孔沒筍”等,很是親切,慢慢覺得貞觀對民俗的敬重,對家鄉的深情,對傳統的理解,很值得思考和學習。

千江有水千江月讀後感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中國大陸太缺失了,也許台灣能較好地保留吧。當前有很多對中國文化很有知識的人,但談到從骨子裏的接受,卻很少見。大部分讀書人從國小的是馬列那一唯物的批判的西方世界觀,理性辯證,缺少對傳統血脈相親的温情與敬意,包括我在內。從小就不喜歡農曆年的各種拜祭活動,覺得只是老人家們的封建迷信,若我當家作主,定當把這一切可笑又繁瑣的儀式廢除。對中國儒家傳統,受五四文章的影響,我曾認為中庸即是鄉愿,傳統文化中糟粕太多,得批判地吸收,至少得選些墨家的或是法家的來對照着讀,朱熹這類理學更是禍害中國千年。曾經我很為自己有着積極的人生觀而得意。隨着慢慢的懂事,我才發覺,我錯得太多,對傳統瞭解太浮淺了。

什麼是積極?做事要主動,想問題要正面,相信大方向是好的,“雖千萬人吾往矣”“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我自認很是吸收了傳統的精華,在大家認可的康莊大道上大步地走着,並看着比我年紀小的小夥姑娘們一個個越發的'彪悍和勁爆,張揚着生命力。那消極呢,消極就是錯的,消極就是不好的嗎?不是的,中國傳統一直是積極和消極並行的,“達則兼濟天下,窮着獨善其身。”中國的士一直是有條件地積極,保持着人格的獨立和思想的自由,士的理想是為王者師,但歷代許許多多或留名或不留名的隱士、狂狷之士,他們選擇的卻是不合作,卻不是對抗,而是消極。這就是中國人的敦厚温柔,你想聽,我可以多説幾句,你不想聽,我可以閉目養神,我是剋制且內斂的,這是我的修養,你也該有你的修養,相逢互相一個揖。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書中所述,各種風俗都是因為感恩,都是因為懷着一個敬,寬容仁厚,中庸平和,貞觀可以考台北的大學卻沒有去,因為她更看重的是親情而不是出人頭地,女孩子要緣不要水(美麗),最後她放下大信給他的痛苦,也是因由這退一步的消極,中國傳統是水,能消解一切。真正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是長壽的,仁慈的,更是堅韌的。

中庸是否等於圓滑、麻木、虛偽、妥協?不是的,平和中正是以一個更廣闊的胸懷去面對紛擾的一切,因為我有這千江水、萬里天,所以不易陷入蝸角的爭鬥和苦惱,中國傳統重視體悟、修身,那就是為了境界,《千江有水千江月》書中為了避免偷絲瓜的窮苦老伯知道被發現,貞觀和大舅小小翼翼地從旁溜過,就是為了留一線餘地;大妗在三十年後等回丈夫和他的日本女人,卻沒有怨恨,只留欣喜。在中國,親情和善意是可以超過真理和正義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中國傳統的人都是處在千絲萬縷的親情關係中,所以一個人受傷害可以從親族朋友中得到許許多多的寬慰,最狠的一種處罰是滅九族,而真正的至人可以到達天人合一的境界,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連滅十族(加上師族)也無法讓其害怕,這樣的勇氣,這樣的擔當,這樣面對苦難的堅韌,就象河裏的堅硬的鵝卵石,能當千萬年的沖刷,就象貞觀那病中三小時的窗前佇立,那兩三年幾乎死去的徹心之痛,沒有經歷如許痛苦的人能因為她的解脱而説她愛得不深嗎?她除了愛得深,更愛得廣,所以她能從家鄉的魚埔、化蛹成碟的蠶、故鄉的海水和月色上汲取力量,再去續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