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學觀後感

校園2.48W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觀後感

國學觀後感1

“讀經典詩文做美德少年頌讀活動,現在開始!”伴隨着主持人響量的聲音,讀經典詩文做美德少年主題班會開始了。

同學們一個個頌讀着自己精心準備的詩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滿江紅》、《愛蓮説》……各種文辭精美、出神入畫的詩文中都藴含着一個個道理,更是藴含着那些滿腹經綸的詩人的心聲和精神。

其中,我頌讀的是《論語》,一本彙集着孔子畢生心血的書,《論語》開篇便是學而第一,告訴了人們許多關於學習的道理和心得。其中曾子曾説:“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每天應該三次提醒自己:工作是不是認真敬業了?和朋友交往守不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用於實踐了?孔子曾説過:“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道理:年輕人應該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認真誠信,廣施仁愛之心,親近於仁人志士。能夠做到這些而且有餘下的能力時,就應當從事理論研究。不單單是這些長句中藴含真理,一個七字短句,都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道理,孔子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巧言令色,鮮矣仁。”它向我們闡述的真理是:那些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

在主持人洪亮的聲音中,這次蕩氣迴腸的活動結束了,但那一句句詩詞仍在我耳邊迴盪,那些令人茅塞頓開的道理我更是銘記於心,這便算是有所收穫吧!

國學觀後感2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於我們來説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經典誦讀》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後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在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可是我們呢?每天都在浪費時間,不學無術,每天昏昏地度日,所以我非常慚愧——對不起老師和父母。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備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以後我要多看書,讀報紙,來豐富我的知識。我深刻醒悟:應未雨綢繆——提醒我無論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國小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包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 經典誦讀》中有許多優美的詩詞,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國學小名士》上有評委説:“鬆,在古人筆下是一個備受讚揚的植物,除了它的本意外還有高直、堅強、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徵意義在它身上,另外還暗含着堅持不懈、認真對待事物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它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的化身。

國學觀後感3

國學,是我們中國的特色。而“國學小名士”就是一個讓我們親近國學的機會。“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就是它的主題。

“誦讀經典”就是要多誦讀古詩文,從中體會其中的含義,還可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上。“漫卷詩書喜欲狂”讓我們體會到了開心,“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讓我們學會了珍惜時間。我們就是在誦讀古詩文中提高寫作水平,提高閲讀能力的。

“傳承美德”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發揚美好品德。我們中國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可現在,碰瓷、詐騙、貪污、搶劫比比皆是,讓我覺得非常痛心。其實,我們隨時都可以幫助別人,弘揚美德。比如説在公車上給老人讓位,攙扶老人過馬路,撿到失物歸還原主等。特別是要文明對待外國人,不要因為自己的不良行為給祖國丟了臉。

“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知道的要與自己做到的一致。比如説在考試的時候,別人問你答案,你明知道不能告訴他答案,卻還是告訴了他。這是典型的知行沒有合一,這是不對的。

“學以致用”就是學過的東西,要用上。如果學過的東西沒用上,那我們學的東西有什麼用呢?只有學到的東西學以致用,它才是有意義的。

我覺得我們應該親近國學,學習國學,發揚國學,應用國學,感受國學之美。

國學觀後感4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欲作家書意萬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親射虎,看孫郎”多麼美妙的詩句呀!我彷彿穿梭在歷史畫卷中,感受詩人著作時的情懷。比賽現場,學長們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着實讓我羨慕。

傳承國學經典,學習傳統文化,踐行流傳至今的君子之道,做到以和為貴的品行修養,是我們少先隊員勤奮好學的目標,更是指引我們的方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之所以至今讓我們崇敬、學習,依然散發着晶亮的光輝,從盤古開天闢地,秦時漢武,大唐盛世,中華上下五千年,我沿着歷史長河尋找傳統文化的足跡,熟讀國學經典,學習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懂得了文明的進步,如何做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贏得尊重,做一名真正真實講誠信的君子。

我們的國家是禮儀之邦,山東更是孔孟之鄉,泉城名士多,所以我們要更加認真地學習中國文化,踐行傳統美德。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在我們學習知識中,難免會遇到不懂的問題,只要勇敢地去提問,在問題中學習,才會明白真正問題所在,就會一點一點地提升自身的修養,領悟論語的內涵,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

看完了比賽視頻,我對國學經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長們的答題速度更是讓我目瞪口呆,看清了自己的水平以及自身的差距,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國學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國學小名士》。那些選手們都知識豐富、精神飽滿,表現也很好。

《國學小名士》有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這個環節是選手們根據提示的關鍵詞背出相應的詩詞。第二環節是名師對對碰,這個環節是由三位小朋友扮演一些名人,選手選一位“名人”,那個“名人”問選手一個問題,答對加分,答錯扣掉相應分數。第三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這個環節是在一些選手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一些道德考驗。

我最喜歡的環節是美德大考驗,因為這個環節中有許多我們經常遇到卻不知道怎麼解決的事。比如考試時旁邊的同學趁老師不在向我們要答案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從美德大考驗中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暫時不要理他,因為考試時幫他就是害他,等考試結束時再幫助他解決疑難問題。

從《國學小名士》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選手們的詩詞積累的多,還知道了一些沒學過的詩詞,而且知道了要善良、要幫助別人,但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確定幫不幫。

《國學小名士》能讓我們增長知識,學到道理,是一個很好的節目。我很喜歡!

國學觀後感6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樣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際中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掌握和熟悉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處。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國學中可謂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國學小名士中》的一個環節,考驗的便是選手們平常的禮儀。倒地的垃圾桶,散落的橘子,扶或不扶,撿或不撿都只是一瞬間的決定,其結果也不會是怎樣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你可曾想過,如果這次聽而不聞,下次視而不見,長次下來,無論你的外表是如何的光鮮,到底只讓人看在眼裏記在心中的事種自私自利,“以小善而不為”的人格。國學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所謂由外而內,是説將國學中的抽象的道理,具體方法記在心裏,是知識得到豐富;所謂由內而外,便是將從國學中學到的道理、方法融入進生活中,使人格得到昇華。然而“由內到外”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輕鬆。要將方法徹底地融入生活,就要時時刻刻地提醒着自己該怎樣做。也就是循着道理、作者方法。這兩個階段是缺一不可的:倘若無前者,只憑一腔熱血去做事,有時候倒會適得其反;若午後這,記在心中的至善方法不過是一堆空文。

學習國學,最重要的便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使我們國家的文化傳承下去。

國學觀後感7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山東省《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讓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首先,是古詩大比拼。題目是:請説出帶有江字和湖字的詩句,不能重複其他選手或自己説過的詩句。前幾輪選手們答的很流利,沒有出錯的,隨着詩句説得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有的選手開始出錯,有的選手出現重複,陸續敗下來。最終一位大姐姐贏了本場第一關的第一名。我敬佩她的沉着,冷靜,不慌不忙地就把詩句背了下來!平日裏她得下多少功夫呀!我以後得好好讀書,增長知識,和這位大姐姐一樣。

接下來,是美德大考驗了!通過用餐考驗選手們謙讓的美德。餐桌上有六個人,但每次上的食物數量只有五個,看看他們六個人怎樣分。還考驗他們和長輩一起進餐時的禮貌用語等。他們都表現的非常棒!看到食物不夠,他們都主動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在長輩面前,他們彬彬有禮,處處顯示出國學小名士的風采,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呀,我是自歎不如。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讓我覺得閲讀和熟背課文和古詩很重要!我們不僅要會讀會背,還要在生活中講究文明禮貌,學會為他人着想,處處謙和恭敬,事事與人為善,做一個飽讀詩書、品德高尚的少年君子。

國學觀後感8

今年寒假,我觀看了山東省第三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節目。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喜歡較真、喜歡的發問的大哥哥。他熱愛傳統文化、博聞強識、豪氣十足。在國學小名士的舞台上,他勇敢展露個性,盡顯少年朝氣,他就是來自臨沂市費縣一中高三二十二班的朱博遠。他的座右銘:“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也使我感觸很深。

通過查閲資料,我知道了這句話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句話也使我明白了: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也就是説,“淡泊”、“寧靜”不是求清靜,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 通過觀看山東省第三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節目,從中讓我學到了很多國學知識,使我受益匪淺。“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個大賽的主題也在各個參賽選手身上體現了出來。

通過觀看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藴。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國學的知識,繼承併發揚國學,讓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就像決賽中第二環節“學以致用”的題目:“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我也要以這些大哥哥、大姐姐為榜樣,努力學習國學知識,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國學觀後感9

五千年的熔鑄淬出國學的美善相濟。人和天下,詩禮傳承,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國學

國學對於我來説既陌生又熟悉。為什麼説是陌生呢?從一年級到四年級背過的古詩已經很多了,但都是一知半解,根本不明白他們存在的意義,心裏有些茫然。為什麼説是熟悉呢?從一些教育機構聽過幾堂課,對國學有一些膚淺的認識。今天在老師的號召下觀看了山東電視台《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頓然對國學的認識又深了一 層。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有一個例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題目是這樣的

線索一 在山東省境內

線索二 有稷下學宮

線索三 得名於淄水

線索四 戰國時期齊國的都城

問題是按以上線索説一座古城的名稱。相信你們已經猜到了吧 ,沒錯 ,就是濟南。選手們回答的正確,我驚訝於他們的知識豐富。更叫我入迷的是老師針對這個問題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介紹了它背後的動人故事。 燃起了我對國學的興趣 。也許國學對我們十歲的國小生來説是非常艱澀難懂的,但是從一次次的觀看節目當中 ,我發現了國學之美。原來參加《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 ,選手不光要有豐富的課內知識 ,更多的是還要有豐富的課外知識。看台上他們回答國學知識問題的時候似乎是信手拈來,輕輕鬆鬆。其實這需要長時間的文化積累,正應了那句話“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國學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其內容博大精深,未來學習的道路還很長很長,讓我們一起感受國學的美,傳承和發揚國學吧!

國學觀後感10

國學,這個詞對於我們,可能並不陌生,但這名不證明你是否熟悉它,看過這個比賽,讓我真正瞭解了國學的博大精深。這個週末,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的總決賽。裏面的哥哥姐姐都十分厲害,個個都熟讀經詩,你説上句,他們立刻就能説出下句。

第一個環節,初露鋒芒,以國、家二字為主題,詩句中務必有國、家二字。他們都堅持了二十多輪,要是我,恐怕連第一關都過不去。第二組,以親情為主題,句子中須有親情二字。他們同樣很優秀,也堅持了二十多輪。

第二個環節舞文弄墨,幾個提示後,幾位哥哥按下搶答器開始搶答,這些讓我根本聽不懂的題目,對他們卻是小菜一碟,令我十分佩服。

第三個環節,逢對手,回答成功一個題,即可下一次棋,題與棋可謂是雙重考驗,想贏得這場比賽能夠説是難上加難。可這兩位姐姐卻能從中脱穎而出,足以説明他們的實力。

第四個環節,也是冠軍與亞軍之間的對決,但誰是冠軍,誰是亞軍就要從這場比賽知曉了。由評委説出上聯,兩位姐姐對出下聯,這上聯對出下聯但是十分困難,正如評委所説,對好則天衣無縫,對不好,那就只能出局了。經過激烈的爭鬥,最後劉康寧姐姐以優異的成績奪得冠軍。

看了這次比賽,我意識到與優秀選手之間的差距,每一天讀一篇好文章,背誦一首詩歌。從小事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行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為了國家的明天與期望,一齊努力吧。

國學觀後感11

每天早上起牀就是看《百家講壇》,今天聽的是喻大華教授評説《嘉慶王朝(五)——洪亮吉大案》當把洪亮吉流放新疆後,地方上發生了一場罕見大旱,先是老百姓拜神祈雨,後來各級官員向天求雨,大到極致的官員也沒有用,無奈皇上只好親自向天祈雨還是沒用。實在沒有辦法,想到了大赦天下,仍然仍然是滴雨不下。於是嘉慶想到了洪亮吉,在他親自含淚寫完詔書(相當於自我檢討,嘉慶覺得委屈所以流淚)後,一場大雨傾盆而下。

這是迷信嗎?應該説不是,因為從老百姓到當官的祈雨應該是過了很久的時間,從時間上來説,也許本來就是到了該降雨的時候,再者嘉慶本身就有點心虛,如果説他對洪亮吉不是心存不安,他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受到懲罰,他作為一國之君能夠自我檢討非常不容易,在他內心深處其實早就知道自己錯了,只是一直不願意承認,直到這場大旱讓他把這份內疚顯露無遺。

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這個底線就是牽制自己的行為,甚至也會讓自己倍受折磨,當自己無法逾越自己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恐懼,於是就會用一些行為救贖自己。於是人的信仰便產生了,不斷的用一些行為來救贖,只求自己問心無愧。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沒有了這種種的自我約束,內心沒有一種道德的天平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全靠着所謂的法律法規來制約,約稱“樹無皮則無命,人無臉則無敵”,那麼,後果無法想象,而一個人真的什麼都不在乎了,活着還有意義嗎?

國學觀後感12

《山東省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這個節目主要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樂於助人,當爺爺摔倒了,把爺爺扶起來。當同學有困難了,主動過去幫助同學,還要勇往直前,不要怕困難,繼續勇敢的走下去、幹下去!

我們以後也要向這個節目裏的好方面去發展,我們就像正在燒的水壺,本來一會就燒好了,中間老是學壞老是學壞,也就是一會打開放點涼水,一會打開......什麼時候能燒開?

我們也要有目標,我們要努力的向這個目標去發展,就像小小的樹苗長成參天大樹一樣,要長成祖國的參天大樹,做為祖國好的“材料”。

要有同情心,如果有同學一不小心摔倒了,千萬不要在一旁幸災樂禍,要主動上前去幫助他們,我們自己心裏高興,他們心裏也高興。

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這個劇情讓我深以感動,應該扶,老人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應該尊敬他們,愛護他們!

要有同情心、善良、有安全意識、有禮貌,做個文明的“國小生”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國學觀後感13

星期五晚上我和媽媽觀看了少兒節目的《經典誦讀》,那些小哥哥小姐姐們可厲害啦!

看了這個節目我學會了很多帶“風、雨、江”的詩句,最後由二號選手孫榮憶奪得了勝利,可見她對古詩詞非常瞭解,當評委問她方法時,他卻不緊不慢地説:“洶湧澎湃”一類,柔和的”一類。

一開始是任家豪的用“更衣”一詞代替“去衞生間”,讓大家覺得很搞笑,但他在餐桌上隨意接電話,卻讓他分下降了。緊接着盤裏有五個大蝦,但是有六個人,這個電視節目一定是考懂得謙讓。但是這個電視節目沒有難倒他們,他們個個都表現得非常優秀,非常值得我去學習。

通過這個節目,我還懂得了一些吃飯時的禮貌:

1、要給父母夾菜。

2、要細嚼慢嚥,不能狼吞虎嚥。

3、嘴裏有東西最好不要説話。

4、筷子勺子什麼的不能發出聲音。

5、要閉着嘴吃飯。

6。和客人吃飯即使吃完了也不要先離席。

7、夾菜的時候要注意袖子

8、不能豎着插勺子

9、不允許吸煙。

10、開始用餐,要講究文明禮貌,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觀看了這個節目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好好學習,不惹媽媽生氣。從中也發現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缺點。

國學觀後感14

今天下午,放學後宋老師在qq上發了短信説是讓我們上網來觀看《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我回到家後早早的寫完作業,上網來搜索,搜到後我就靜靜的坐在電腦前來觀看他們的節目。

比賽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是根據大屏幕顯示的關鍵詞,選手依次背誦包含關鍵詞的古典詩詞、名句。打錯出局,依照出局分別得到五分、十分、十五分、二十分、二十五分。第二環節是“名家對對碰”本環節邀請一些小朋友來扮演著名的詩人,手中持有十分、二十分、三十分,不同分值的題目。第一環節分數最低的先可以選擇分值,答對得分打錯扣分。第三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通過導演組選手日常任務中,特別設置的隱藏環節,選手在無意識狀態下,是否踐行傳統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比賽越來越激烈,選手們更是爭先恐後、大顯身手,他們個個都表現得非常優秀,很值得我去學習。

看完這個節目後我驚訝不已,沒想到那些大哥哥和大姐姐們不但記性好而且還會背那麼多的古詩詞,我真是敬佩不已,從中也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我們大家應該向那些大哥哥和大姐姐們多讀多背才能使自己的學習更加進步,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國學觀後感15

放假了老師讓我們看電視上播出的《國學小名士》,看完後寫一篇觀後感,所謂國學主要是我們學習的經典誦讀。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國學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旨在讓青少年通過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之行合一、學以致用”。國學小名士上有評委説:“鬆,在古人的筆下是一種備受讚揚的植物,除了它的本意外,還有高尚、堅強、正直等很多的象徵。在它身上另外還暗含着堅持不懈,認真對待事物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在國學小明士中一共有三個環節:

1、我愛記詩詞

2、名家對對碰

3、美德大考驗,在這三個環節中我最喜歡我愛記詩詞。根據大屏幕顯示的關鍵詞,對它們的掌握和熟練程度,也能檢驗出選手對古詩詞的背誦量,看看誰知道的古詩詞最多最豐富。

在我愛記詩詞的這個環節中既讓我增長了一些關於古典詩詞的知識,背誦古詩文、理解古詩文的技巧和方法,也讓我知道和明白了背誦古詩文的巨大好處,比如:

1、背誦古詩詞可以增強記憶力

2、可以提高語言文字能力

3、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4、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

我希望我們把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全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它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精神的化身。

標籤:觀後感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