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學聯考歷史複習資料高頻考點

校園8.9K

大學聯考歷史是文綜包含的考試科目,在複習歷史的過程中,大家有必要總結一些往年曆史的一些高頻考點,以防萬一。小編準備了一些大學聯考歷史複習高頻考點,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聯考歷史複習資料高頻考點

  大學聯考歷史複習高頻考點

【高頻考點1】 宋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

宋代設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軍權、財權;明代廢除丞相,後設置內閣 內侍機構;清代設置軍機處,君主專制達頂峯等。其演變趨勢是君權不斷強 化,相權不斷被削弱直至廢除。

【高頻考點2】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及趨勢

(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漢代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隋唐開始直至1905年廢除的科舉制。

(2)其演變趨勢是選官標準由世家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 發展到公開考試;人才選拔逐漸趨向制度化,體現相對公平、公開、客觀的 原則。

【高頻考點3】 近代前期列強侵華的背景、影響及特徵

(1)背景:歐美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

(2)影響:中國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 化進程。

(3)特徵:

①甲午戰爭前列強侵華反映了工業革命後掠奪原料產地、商品輸出的特徵;侵華主要國家是工業革命中經濟實力強的英法美等國。

②甲午中日戰爭及甲午戰爭後的侵華,反映了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的資本輸出的需要;侵華國家增多;主要是從瓜分中國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大學聯考歷史複習必背知識點

1.明清時期,蘇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絲織業中心。

2.“商人”最早出自於商朝。

3.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是櫃坊。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發行的“交子”。

4.元代時,泉州被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時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只廣州一處對外通商。

5.唐朝時,專管對外貿易的機構稱為市舶使。宋代時,在邊境設置與少數民族貿易場所稱為榷場。中國最早的商標是宋代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

6.“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7.孔子整理的“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8.提出“性善論”是孟子;提出“性惡論”是荀子。提出“三綱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論”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是顧炎武。

9.後人稱孔子為“至聖”、稱孟子為“亞聖”。朱熹宋朝理學集大成者。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10.

①提出“愛人者,人恆愛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

②提出“節用而愛人”“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孔子

③提出“與人為善,暖於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董仲舒。

⑤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顥、程頤)。

⑥提出“心外無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陽明。

⑦提出“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是非”是李贄。

⑧提出“人民為主”“天下為主,君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黃宗羲

⑨提出“經世致用”的有顧炎武和王夫之

11.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座標表示恆星位置的,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天文學石申,他著有《天文》;

12.《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

13.在望遠鏡發明以前,渾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14.混合選擇法最早見於西漢農書《汜勝之書》;《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

15.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是指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

  大學聯考歷史複習學好地圖的方法

一、看圖例。在圖的右下角出現的火把、箭頭、橢圓等即為圖例內容。弄清圖例是學好地圖的前提條件。只有弄清了圖例,才能有針對性地去看圖、識圖、析圖。如上圖,只有找出了太平軍從金田到南京的進軍路線,才能清楚太平軍進軍南京時主要經過了哪些地區,才能對太平軍北上經過的千難萬險有一個較為直觀的瞭解;另外,通過找出圖上出現的幾條不同的.路線,你才會清晰地看到定都南京後,太平軍又開展了北伐、西征等重大軍事行動,從而對太平天國形成軍事上的全盛局面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通過圖上顯示的兩種不同的活動地區,你就會直接感受到農民起義者從拜上帝教直接活動的狹小範圍,發展到鼎盛時期控制長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發展形勢迅猛由此可見一斑。

二、聯教材。我們看歷史地圖是帶有一定的目的的,即讀圖是為了輔助對教材正文內容的學習,所以聯繫教材是讀圖中很關鍵的一步。只有聯繫教材內容,我們在讀圖時,才能知道圖上的哪些地點、線路是需要掌握的重點,也就是需要側重記憶的內容。如上圖中出現的金田、永安、安慶、湖口、天京、揚州,是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所以也應該成為我們學習地圖時關注的重點內容,它們的位置,我們一定要搞清、記準。

三、挖隱性。隱性知識,即隱藏在圖中,而沒有在教材中直接表述出來的內容。通過讀上圖可知:太平軍西征的起點是天京,最西到達長沙;太平軍北伐的起點不是天京,而是揚州,最北到達過天津附近,最終失敗地點是馮官屯;在1855年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之時,黃河曾有過一次改道,由原來的在黃海入海變為在渤海入海。

四、析緣由。有人問,為什麼在1862年清政府“借師助剿”,英法侵略軍會幫助清政府而進攻太平天國呢?回答這個問題,如能結合以上地圖及教材內容即可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我們知道,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又被迫開放了11個通商口岸,英法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擴大了;從圖上可知其中的漢口、九江、南京、鎮江四地則處於太平天國主要活動地區;而太平天國的外交政策是主張同外國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來,但不準外國干涉中國內政。綜合以上三點內容可知:在太平天國控制的地區,英法侵略者是得不到不平等條約規定的侵略權益的,所以,為了保護已有的和為了獲得更多的侵略權益,英法對太平天國的作戰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