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通用6篇)

校園1.2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通用6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1

手捧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心中洋溢着童年時代的生活,品味着從字裏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以往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先生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職業文學家、思想家、評論家、革命家。

魯迅先生創作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透露了年少的瘋狂時期,從中品味童真的樂趣。

百草園講述了的景物美,同時也表達了“我”貪玩、淘氣、有好奇心……種種的景物讓我感覺百草園的無窮樂趣。‘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用了排比的手法,把百草園寫的有聲有色。及捕鳥的全過程,也寫出了雪後捕鳥的樂趣。

三味書屋講述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對三味書屋的反感。可是‘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花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能夠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最好的工作室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先生是本城中級反正,質樸,博學的人。但當我問“先生‘怪哉’這蟲,是怎樣一回事?……”先生似乎很不高興,連撒很難過還有怒氣。

《朝花夕拾》,帶我們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童年的樂趣。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歡樂,童年,惹人懷念啊!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2

魯迅是一位作家、文學家、思想家。他的作品讓讀者深有感觸。他的童年非常的豐富多彩,而且還為童年創作了一本《舊事重提》,後來魯迅先生把這部作品改名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裏的一個個故事,他們都是魯迅先生的美好回憶,故事情節生動形象,用修辭、擬聲或有趣的事例讓讀者彷彿也要做這一件事情。

有好多故事。我最喜歡的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他們家後院有一個園,叫百草園,很大。有許多生物、果樹及花,很美。他從小就喜歡在那裏玩,還寫到了他找果子、蟬蜕或是折臘梅花,很是有趣。這裏還有一個叫三味書屋的地方,他在那裏讀書。他依依不捨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他會對百草園説:Ade,我的蟋蟀!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樣就寫出了先生對百草園的真實的喜愛之情。

他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部作品激起了我對一件件往事的回憶。他的作品讓讀者讀起來非常有意思,以情感帶動回憶的筆。我的文章有時會有點乏味,就是缺少了對事情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讀完整書,我想魯迅先生可以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原來他的童年是如此多彩呢!寫的文章都是真實的情感,並且加入了想象及兒時做的幼稚的事情,想想都覺得很有趣。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對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回憶,文章充滿了純真、親切的情味,彷彿在給我們講故事,十分耐人尋味。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3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92年所作的十篇回憶性散文結集,原名《舊事重提》。“朝花”是清晨帶露,香氣芬芳的花,喻指魯迅青少年的往事。“夕拾”是説直到中年以後才在回憶中把它們寫出來,藉以慰藉“夕拾”“離奇和蕪雜”的情緒。這本書生動的描繪了魯迅兒童時代故鄉生活的片段,展現了當時的水鄉景緻,民俗風貌,抒發了對親友師長的深切懷念之情。

在這些散文中深深引起我共鳴的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出了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樂趣與三味書屋的乏味,那兒有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長吟的鳴蟬、肥胖的黃蜂、輕捷的叫天子……各種動植物,應有盡有。還有長媽媽講的傳説與故事,冬天的麻雀,地上或桂花樹上的蟬蜕,花壇上的臘梅花。

這一切都令作者流連忘返、戀戀不捨。然而,三味書屋的索然無味與百草園裏的無限樂趣構成了鮮明的比較,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細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流露的些許天真浪漫。

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面:油蛉在那裏面低唱、蟋蟀在那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一切都充滿了樂趣。

讀完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字裏行間洋溢的濃厚的生活氣息,令人彷彿置身其中,親切感撲面而來。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4

每次閲讀魯迅先生的作品,總會有一股激昂之情在心頭騰湧。可當我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書時,它讓我感受到的則是童年的美好和那漸漸遺忘的樂趣。

《朝花夕拾》這冊雜文集就具有這樣的魔力。它用淳樸,清新的語言描寫出了魯迅童年是種種有趣的事。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文章。在文章裏,魯迅寫出了他對《山海經》是如此的渴望,甚至徹夜難眠。而長媽則是為了完成魯迅日夜渴求的願望,讓魯迅得到知識的果糧,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這種樸實而真摯的愛着實令我大為感動。

在那個年代裏,小孩子能得到一本書是多麼不容易的事。而又有多少人為了汲取知識的養分而苦苦渴慕。而在我們生活的現代,書店,網站遍佈,各式各樣的書籍隨手可得,可又有多少人用心地去閲讀?大的、小的書店、書城林立,在其中的人卻寥寥無幾。特別是中,國小生,他們一部分整日沉溺於網絡,遊戲之中,像閲讀這樣能讓人精神愉悦的事卻很少有人去做,這難道不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魯迅的童年充滿歡樂,那是一種淳樸,自然的歡樂。而現代孩子們的歡樂卻來自於網絡遊戲,以及一些本不是他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卻樂在其中。我多想像魯迅那樣與大自然做朋友,與可愛的小蟲們為鄰,而不是整天在鋼筋水泥間穿梭,可這個願望什麼時候才會實現呢?

這也正是我們再閲讀《朝花夕拾》中應該有的反思,如此才會有進步。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5

今年寒假我看了魯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魯迅的作品能夠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然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齊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十分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但是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我十分喜歡魯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6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書——《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滿了個體生命的童年時代與人類文化發展的童年時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氣。書中有批判,有嘲笑,能夠視為魯迅的雜文筆法向散文的滲透,不僅僅僅使其中的韻味更加豐厚,而且顯示了魯迅現實關懷的一面,這也是真正的魯迅。這本書確實十分好看。

《朝花夕拾》與一般的自傳或回憶錄的寫法不同,它不是個人生活的編年史,而只是從生活回憶中選取一些有好處的片斷,寫出一組既各自獨立又具有連續性的系列散文。魯迅的生活閲歷相當豐富,即使在本書中所反映的青少年時代,可寫之事也很多,但他只從中選取了十個題目,這與他一貫主張的“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嚴謹的寫作態度有關。這十篇散文,每篇都有很深的思想好處和很高的藝術水平,在眾多散文中,能夠稱得上是上乘之作了。

這本散文中,我覺得最好的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篇散文裏,魯迅曾懷着真摯的感情為長媽媽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他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最為柔和的一面。還有那《二十四孝圖》中的“卧冰求鯉”、“老萊娛親”,被魯迅斥責了一頓,好搞笑!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緩的筆調記述了魯迅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斷,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親朋師友的摯誠懷念,寄予了對現實的思考。期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