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遊蘭溪原文賞析

校園2.52W

遊蘭溪原文賞析1

遊蘭溪/遊沙湖

遊蘭溪原文賞析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餘戲之曰:“餘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疾愈,與之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餘作歌雲:“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是日劇飲而歸。

翻譯

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裏買了田地,因為去看田,得了病。聽説麻橋人龐安常會看病,是個聾子。就去他那裏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寫不了幾個,他就能夠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説:“我用手當嘴巴,你用眼當耳朵,我倆都是一時奇異的人。”病好之後,我和他一同去遊覽清泉寺。寺在蘄水縣城外兩裏左右。那裏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詩歌:山下蘭芽兒,短短的,浸在溪水裏,松林裏沙子路上好乾淨,沒有污泥。傍晚的雨瀟瀟下,子規鳥正在鳴啼。誰説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請你看看那蘭溪水吧,還能流向西,莫傷悲,白髮老人還能作報曉的雞。這一天,我們開懷暢飲才回去。

註釋

遊蘭溪:選自《東坡志林》。本篇一作《遊沙湖》。遊蘭溪,遊覽蘭溪。蘭溪,在今湖北省浠水縣東,水出竹箬山,其側多蘭,唐置蘭溪縣。

黃州:現在湖北省黃崗一帶。蘇軾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相:察看。

龐安常:人名,字時安,當時名醫。兒時讀書過目不忘,博物通古今。耳聾,但自學研習中醫,尤善鍼灸,為人治病,救人無數,為鄉里口碑。

穎悟絕人:聰明超過一般人。穎悟,聰明。絕,過。

輒:立即,就。

了:領悟。

戲:調笑。

異人:奇特的人。

蘄水:舊縣名,治所在今湖北浠水縣。

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築一道城牆。

王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表字逸少。傳説他曾“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甘:香甜,味美。

歌:指文中結尾部分的《浣溪沙》詞,也是作者所作。

蕭蕭:同“瀟瀟”,形容細雨。

子規:又名杜鵑鳥,布穀鳥。

少:青春年少。

休將白髮唱黃雞:不要面對報曉的黃雞悲歎自己的白髮。黃雞,

報曉雞劇飲:開懷暢飲。

賞析

《遊蘭溪》是一篇山水遊記,又是記人之作。記遊而記人,記人而及己。這中間,龐安常是個關鍵人物,作者是從龐安常與“我”同“異”的角度來寫人的,“異”是關鍵之關鍵。作者去蘭溪,原本不是去遊山玩水,欣賞名勝古蹟,他是去看田的'。一個風雲人物,不“處廟堂之高”,反倒跑到那窮鄉僻壤去看田。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蘇軾因烏台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可是“不得籤書公文”。只有“無案牘之勞形”。這一走就走病了,三十多裏地,他一介文弱書生,經不起寒暑的襲擊、田間之苦,何況還有心病。

他沒有朝廷太醫院供候,只好去找鄉村的“赤腳醫生”。有一醫術高明的人叫龐安常,是個聾子。作者不去寫見面寒暄,也無法寫他望聞問切,只是抓住“聾”這個特徵來下筆。自己只能“以紙畫字”來表達內心的想法,而龐安常只能“以眼為耳”來向你瞭解病情。可是還沒有寫上幾個字,龐安常醫生卻能深刻地懂得人的意思,真是聰明絕頂。

專程去看田,卻不寫田。不光是急着看病,何病、何藥等也均沒有寫,由此引出龐安常,徑直把龐安常“以眼為耳”的怪異特寫在讀者面前。

在一個有生理缺陷的人面前戲言説笑,不怕忌諱。從後文同遊來看,他們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看似諧謔,其實也是在寫他自己,實在寄寓了很深的感歎。聾子龐安常“以眼為耳”,成一方巧手神醫;而詩人“以手為口”,是一代詩文絕佳的士子。安常“穎悟絕人”,卻隱居鄉間,權充一名村醫;自己也因詩文得禍,貶居僻遠。而又自居“異人”,可見作者開朗詼諧、活潑風趣與樂觀自信的性情。得這樣一位同病相憐、眼明心慧而又一派天然之能人,早已把自己的病放到了一邊,直接寫他們在他病好過後同遊清泉寺。

前者以文敍事,説得簡潔、生動,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一“穎悟絕人”的“異人”形象。後者以詞説理,前片寫景,畫出暮春村野景象;後片純作議論,且一反前人舊説,耐人尋味,而用語形象,能引人思。

清泉寺還與一位才異之人相關,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龐、蘇)都是異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詩借“黃雞催曉”歎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蘇軾卻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詞,這是一種從容自信、曠達樂觀的人生豪情,最後一起暢飲而後歸。這種人生情懷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種超然灑脱的韻致。

創作背景

《遊蘭溪》是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三月)的事。這是作者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所作。當時他在政治上失意,生活上也比較艱苦,但仍對人生抱着樂觀向上的態度、豁達的胸襟,實在難能可貴。

遊蘭溪原文賞析2

遊蘭溪

蘇軾〔宋代〕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餘戲之曰:“餘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餘作歌雲:“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是日劇飲而歸。

譯文

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裏買了田地,因為去查田地的好壞,得了病。聽説麻橋人龐安常善於醫病,但是耳朵聾,就去他那裏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寫不了幾個,他就能夠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説:“我用手當嘴巴,你用眼當耳朵,我倆都是當代的怪人。”

病好之後,我和他一同去遊覽清泉寺。清泉寺在蘄水縣城外兩裏左右。那裏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詩歌:“山下蘭芽兒,短短的,浸在溪水裏,松林裏沙子路上好乾淨,沒有污泥。傍晚的雨瀟瀟下,子規鳥正在鳴啼。誰説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這一天,我們喝得痛快了才回去。

註釋

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因:因為相(xiàng)

田:看田地的好壞。

相:察看龐安常:當時有名的醫生,不止醫道高,而且不少醫學著作,《宋史·方技傳》裏有他的傳。

善醫:善於醫病。而,但,卻。

遂:就,於是。

求療:請求治療。

穎悟:聰穎,有悟性。

書:寫。

輒(zhé):就。

了:瞭解。

戲:開玩笑。

異人:奇異的人。

郭:城。王逸少:即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

甘:甜。

蘭芽:剛長出的蘭花幼芽。

蕭蕭:同瀟瀟,風雨聲。

子規:杜鵑鳥。

休將白髮唱黃雞:在晚年的`時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時光易逝。

是:這。

賞析

這篇文章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交代沙湖的地點及認識龐安常的機緣。因相田到沙湖而得疾。於是至麻橋請龐安常治療,這就得以認識了龐安常,引出了下層的記人。

第二層記人與寫景。作者這裏寫與龐安常交談很有情趣。在記龐安常時,作者能抓住人物主要特徵:“穎悟絕人”。“以紙畫字”三句是具體説明安常穎悟過人的地方。由於耳聾了,聽不到別人的話,但能從觀察説話人的神情中瞭解對方話語的意思,然後用紙寫出幾個字來表示他聽懂的內容,以求驗證。這就照應了第一層的。“善醫而聾”“遂往求療”“餘戲之”的三句話,很風趣,説明作者與龐安常的親密關係。“疾愈,與之同遊清泉寺”,承上啟下,轉入記遊。這層景語不多,但一路有佳景:“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作者在眾多景物中突出蘭溪,在蘭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徵,這是作者發抒情感的契機。

第三層引歌抒情。這首詞調名是《浣溪沙》。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以寫實之筆描繪了一場春雨後的景象。素以溪邊多蘭著稱的蘭溪,蘭草已經長出短短的嫩芽,浸染謄溪水兩岸。暮雨中杜鵑哀啼。這裏作者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故景中寓情,烘托了妻涼悲慼心境。詞的下片,就流水西流來證明事物終歸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生也有返老還童的可能,它再現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擊後不自悲、不氣餒、不自暴自棄的進取精神。同時,也是勸勉人們不要一味地在那裏感歎“黃雞催曉”,而要奮發有為。這就顯示了他那“奮厲有當世志”的品格氣質。

末句“劇飲而歸”,以歡快作結。全文情、理、文兼勝,相得益彰,隨物賦形,無不如意。

前者以文敍事,説得簡潔、生動,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一“穎悟絕人”的“異人”形象。後者以詞説理,前片寫景,畫出暮春村野景象;後片純作議論,且一反前人舊説,耐人尋味,而用語形象,能引人思。

清泉寺還與一位才異之人相關,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龐、蘇)都是異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詩借“黃雞催曉”歎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蘇軾卻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詞,這是一種從容自信、曠達樂觀的人生豪情,最後一起暢飲而後歸。這種人生情懷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種超然灑脱的韻致。

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標籤:賞析 蘭溪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