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8屆江蘇省南京市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及答案

校園1.78W

語文是教學中的重要科目,其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模糊性,多做模擬試卷將對你的大學聯考很有幫助,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2018屆江蘇省南京市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希望能幫到你。

2018屆江蘇省南京市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及答案

  2018屆江蘇省南京市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題目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稽首/無稽之談 模具/模稜兩可 摒棄/斂聲屏息

B.幹練/天干地支 差遣/差強人意 剽悍/虛無縹緲

C.測量/量入為出 當權/獨當一面 契約/鍥而不捨

D.稱讚/稱心如意 請帖/俯首帖耳 罷黜/相形見絀

2.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今年年初,中國股市首次實施熔斷機制,引起了社會,中央政府要求證監會高度重視,嚴密監控。

(2)自郎平執教以來,中國女排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水平突飛猛進,令關注女排的人們無不。

(3)雖然早已知曉楊絳的聲名,我從未讀過她的作品,沒有關注過她的生平,這不能不説是個遺憾。

A.振盪 刮目相看 卻/也

B.震盪 側目而視 竟/更

C.震盪 刮目相看 卻/也

D.振盪 側目而視 竟/更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佈,我國使用自主芯片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 不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總數也首次名列第一.

B.瑞士就給全體國民普發獎勵工資的提案進行全民公投,76.9%的國民投了反對票,這一結果引起了各國人民的思考.

C.一味使用別人的話語體系解釋自己,結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説好故事,讓別人理解自己,關鍵在於找到適合的話語體系.

D.承載着無數人童年記憶的藍精靈再度成為熱點,影片《失落的村莊》將以全新的動畫形式,講述可愛的藍精靈與邪惡的格格巫鬥智鬥勇.

4.下面文句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過去80年,物理學家一直未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

②基本粒子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種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馬約拉納費米子。

④中國科學家率先觀測到了在拓撲超導體渦旋中存在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重要證據。

⑤費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氣”完全相反,無法同時出現。

⑥這個發現或將使人類進入拓撲量子計算的時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5.下列詩句的意境,與“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最為相似的一項是(  )

A.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無客醉,五更殘月有鶯啼

C.幽溪鹿過苔還靜,深樹雲來鳥不知

D.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

二、文言文閲讀

6.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一)

陳豨拜為鉅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歎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唯將軍令之。”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倖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羣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乃詔齊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鋭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節選自[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二)

陳豨以賓客盛,為周昌所疑。高祖使案其客,始反耳。未必素有逆謀。韓信處嫌疑之地,輕與一陳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情。信以淮陰侯家居,雖赦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上自出,關中雖虛,未能全無備,亦不可信也,論者卻未及此……史公依漢廷獄案,敍入傳中,而其冤自現。

(節選自[清]馮班《<史記>會注考證》)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部署已定,待豨報 報:報告

B.相國紿信曰 紿:欺騙

C.秦之綱絕而維弛 弛:鬆懈

D.高祖使案其客 案:追究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用法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子可與言乎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B.人言公之畔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且喜且憐之 彼且奚適也

D.陳豨以賓客盛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譯文:

②且天下鋭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

譯文:

③雖赦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

譯文:

(4)馮班認為“史公依漢廷獄案,敍入傳中,而其冤自現”,請説明選文(一)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韓信的“冤”。

三、古詩詞鑑賞

7.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下列各題。

和答郭監簿詠雪

黃庭堅

細學梅花落晚風,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貧無酒願鄰富,官冷有田知歲豐。

夜聽枕邊飄屋瓦,夢成江上打船篷。

覺來幽鳥語聲樂,疑在白鷗寒葦中。

(1)簡要分析首聯是怎樣“詠雪”的。

(2)結合詩句説説頷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懷。

(3)有人認為詩中“疑”字用得佳妙,請結合最後兩聯簡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寫

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內外之分,  。(《莊子•逍遙遊》)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荀子•勸學》)

(3)春江潮水連海平,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4)竹喧歸浣女,  。(王維《山居秋暝》)

(5)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6)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杜牧《阿房宮賦》)

(7)細雨夢迴雞塞遠,  。(李璟《浣溪沙》)

(8)離愁漸遠漸無窮,  。(歐陽修《踏莎行》)

五、現代文閲讀:文學類文本

9.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採 春

喬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長。農人説,十月裏天碗裏轉,好婆姨做不熟三頓飯。是呀,剛剛日頭還在當頂,掃了掃院子,餵了餵雞,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樑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張張,氣氣喘喘。城裏人也不例外,上個班兩頭不見太陽。早晨起牀屋裏黑,晚上下班外頭黑,回到家裏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陽光,卻是燈光,忙忙碌碌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②日子這麼緊緊張張,應該過得快吧?沒有,絲毫也沒有。非但沒有覺得冬日短暫,一個個都感到緩慢,要不為啥總見書卷報端出現漫長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長是人們感覺出來的,不,是人們煎熬出來的。日光淡淡的,沒有一點温色,寒氣就像草原上的羣狼到處肆虐。伸出手,手凍得疼。走幾步路,腳凍得疼。手腳凍木了,不疼了,鼻尖卻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淚,卻強忍着不敢流,怕流出來把冰碴子掛在臉上。這日子還能説是過嗎?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長,唉,好漫長,好漫長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曆上露臉,天地間還是冬天的鬼樣子。寒寒的,禿禿的,沒有一點生機。就盼驚蟄,一天一天盼,盼來了驚蟄,似乎也沒啥改觀。寒還在寒,禿還在禿,要摧毀冬日根深蒂固的營盤不那麼容易。沒有耐心,沒有韌勁,還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氣,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軟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樣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綿上,軟軟的,柔柔的。抬起頭,高高的楊樹梢垂掛起絮穗穗,蕭疏的柳樹條奓開了黃翅翅。哈呀,河邊沿,壟堰根,一色的綠氣正在蔓延。真讓人摸不着頭腦,春天卻悄無聲息地來了。

⑤好啊,春來了!

⑥春來了,哪裏還能在屋裏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體早該展放了,憋悶了一冬天的濁氣早該釋放了。街市上不行,擠窄;村巷裏不行,彎折。只有闊野,只有山樑,才是展放肢體、釋放濁氣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龍抬頭。人們出了城,出了村,原野裏、山樑上到處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巔上是人的峯巒。隨便攔住一個打問,這是幹什麼?回答簡練乾脆:採春。

⑦採春!

⑧採春?怎麼個採法?採法不復雜。滿地是春氣,走一走渾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滿臉是春意;山壑蕩春風,爬一爬縈懷是春温。更別説,枯樹叢裏的松樹葉柏樹葉早變綠了,綠得像是點綴的翡翠;更別説,崖壁巖角的連翹花山桃花早已開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靨。有人手癢了,折一節松枝帶回去,往花瓶裏一插,滿屋子清香,春天的氣息驅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癢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烏黑的頭髮上,走到哪兒,都是笑笑的,笑開了一個人見人愛的春温時令。採春,採出的是歡樂,採出的是笑顏!

⑨還有人比他們更貪婪,見到春色手也癢,心也癢。手癢沒動手,心癢大動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葉、春蕾春花,裝滿一肚子,塞滿一腦子。回到家裏放不下,躺在牀上推不開,睡在夢裏仍是春水流淌,春鳥啼鳴,春條噴綠,春花怒放……夢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離離,痴痴幻幻。迷離中展開紙,痴幻中拿起筆,於是,世人看見:“綠柳才黃半未勻”,那是楊巨源採回來的春天;“二月初驚見草芽”,那是韓愈採回來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棄疾採回來的春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是白居易採回來的春天。

⑩凡人採回的青枝綠葉,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採回的蓓蕾花朵,開着開着敗了,幹了。而詩人採回的春天,卻永恆地綠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從唐朝綠滿書卷,綠到了今天;辛棄疾的春花,從宋代香滿庭堂,香到了今天。

(選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6期,有改動)

(1)“日子這麼緊緊張張,應該過得快”,人們為什麼又覺得它“漫長”?寫冬日“漫長”有什麼作用?

(2)結合語境,簡要分析下列畫線句子所表達的感情。

①好啊,春來了!

②辛棄疾的春花,從宋代香滿庭堂,香到了今天。

(3)散文的美往往是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請簡要概括第④節的語言特色。

(4)“採春”一詞極具形象性,請結合全文探究其豐富內涵。

六、現代文閲讀:實用類文本

10.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星空的奧妙

﹣﹣劉慈欣訪談

劉慈欣(以下簡稱“劉”),科幻小説作家,代表作《三體》。

吳言(以下簡稱“吳”),文學評論家,自由撰稿人。

吳:聽説您在《三體》開始創作的時候只計劃寫一部,後來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覺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期間應該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響,這也是個創意激發的過程。科幻文學作為大眾文學,跟讀者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您覺得呢?

劉:《三體》開始構思時倒也是三部,但後兩部是不是能寫則要看上一部的銷售情況,科幻小説是一種類型文學,有很強的市場屬性。《三體》是有擴展的可能性的,現在我還是集中精力試圖創作全新的作品,以後也許有機會再回到這個題材。關於和讀者的互動,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創作過程是完全個人化的,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與任何人討論交流的習慣,也沒有這種願望。同時,我基本上不認識自己的讀者,與他們也基本沒有交流。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的習慣,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這樣。

吳:我感覺電影是您科幻創作中重要的素材來源,這一點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閲讀來源不同。對於科幻作家這是正常的,您怎麼看創作素材的來源問題?

劉:我感覺主流作家創作中的素材應該來源於生活本身吧,這是科幻小説很難做到的,因為科幻小説中所描寫的世界一般都遠離現實。其實我創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來自閲讀,科幻電影給人的啟發並不多,從市場考慮,科幻電影中一般不會出現很新的創意。

吳:您雖然稱自己不是文學愛好者,但我發現您有很好的文學素養和天賦。看到一些資料,您説深受俄羅斯文學影響,想具體問問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響較深。

劉:主要受託爾斯泰的影響比較深,對我影響最深的小説是《戰爭與和平》。

吳:想請您談一下,在您的知識結構裏,支撐科幻寫作的構件有哪些?

劉:我對科學技術比較感興趣,同時對軍事也有一定的興趣,支撐我科幻寫作的構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學和宇宙學知識,具體説就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大爆炸和暴脹學説。至於更為現代的弦論,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學和經濟學知識是個短板。

吳:對於科幻文學評論您有什麼建議?

劉:現在文學界對包括科幻在內的類型文學的評論,都是套用主流文學的評論語境和框架。不可否認,所有文學體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學類型也有自己的規律,套用主流文學的評論方式來評價類型文學不是恰當的評論方式,如果用這樣的標準和語境來評價,包括我的小説在內,相當一部分國內和國外的科幻作品將一無是處。比如説,傳統的文學評論認為,文學是人學,由此推論包括科幻文學在內的類型文學中的那些類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創意、偵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種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終目的是用來表現人性的。事實上不是這樣,這些類型元素就是類型文學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説中,環境和作為一個整體的種族,都可能成為與人物一樣的獨立的文學形象。有許多主流文學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馮尼古特的《五號屠場》、戈爾丁的《蠅王》、奧威爾的《1984》等,這些都是很經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當成科幻小説。

(選自《名作欣賞》2016年第1期,有改動)

(1)採訪者所提問題可以概括為哪三個方面?

(2)對科幻文學的創作,採訪者和受訪者的認識有哪些差異?

(3)對於科幻文學評論,劉慈欣有什麼樣的看法?請結合訪談內容具體分析。

七、作文

11.根據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項關於秦腔的保護與傳承的調查顯示,很多年輕人堅信秦腔不會消亡,雖然他們自己沒有學,但認為總有人會熱愛的。

“總有人會”已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對此,你有什麼樣的體驗或感悟?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一、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2.張玉田盛稱白石,而不甚許稼軒,耳食者遂於兩家有軒輊意。不知稼軒之體,白石嘗效之矣,集中如《永遇樂》《漢宮春》諸闋,均次稼軒韻。其吐屬氣味,皆若祕響相通,何後人過分門户耶!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

(選自[清]劉熙載《藝概》)

(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 限4處)

(2)“白石”“稼軒”是哪兩位詞人?請寫出他們的姓名。

(3)材料中,作者主要批評了什麼觀點?理由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説明)

二、名著閲讀題

13.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説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

A.《紅樓夢》中,賈府丟了玫瑰露、茯苓霜,寶玉主動認下,保全了柳五兒和彩雲,也顧及了探春,可見其關愛女性、平等待人的品性

B.《子夜》中,受進口火柴衝擊,難以支撐的火柴廠主周仲偉只好選擇停工,後多方求助,在益中公司資助下,火柴廠才重新開工

C.葛朗台從索漠城裏走過的時候,人們對他又欽佩,又敬重,又害怕.他的説話、衣着、姿勢甚至瞪眼睛,都成了地方上的金科玉律

D.《茶館》的人物語言富於個性,如崔久峯的“中國非亡國不可”、常四爺的“我餓着,也不能叫鳥兒餓着”等,三言兩語即勾勒出眾生相.

E.《女神之再生》中,本是煉石補天的神女,不願再補天,她們要去創造個新鮮的太陽,“要照徹天內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14.簡答題

(1)《哈姆萊特》第一幕中,鬼魂出現了兩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2)孟浩然有詩云:“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羊公是誰?《三國演義》第120回寫他鎮守襄陽時採取了哪些策略?有什麼成效?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

15.閲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建築乃一獨立之結構系統。中國雖常與他族接觸,但建築之基本結構及部署之原則,僅有和緩之變遷,順序之進展,直至最近半世紀,未受其他建築之影響。

中國建築數千年來,始終以木為主要構材,磚石常居輔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營建者較少。蓋石性強於壓力,而張力曲力彈力至弱,與木性相反,我國古來雖不乏善於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濟橋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欄等所見,大多鑿石為卯榫,使其構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壓力而壘砌之,故此類石建築之崩壞者最多。中國石匠既未能儘量利用石性之強點而避免其弱點,故對於墊灰問題,數千年來,尚無設法予以解決之努力。墊灰材料多以石灰為主,然其使用,僅取其粘凝性;以為木作用膠之替代,而不知墊灰之主要功用,乃在於兩石縫間墊以富於粘性而堅固耐壓之墊物,使兩石面完全接觸以避免因支點不勻而發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結晶粗沙粒與石灰混合之原則,在我國則始終未能發明應用。古希臘羅馬對於此方面均早已認識。希臘匠師竟有不惜工力,將石之每面磨成絕對平面,使之全面接觸,以避免支點不勻之弊者;羅馬工師則大刀闊斧,以大量富於粘性而堅固之墊灰墊託,且更進而用為混凝土,以供應其大量之建築事業,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築形制之產生。反之,我國建築之注重木材,不諳石性,亦互為因果而產生現有現象者也。

此建築系統之壽命,雖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遺實物,其最古者,雖待考之先秦土垣殘基之類,已屬鳳毛麟角,次者如漢唐石闕磚塔,不止年代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為產木之區,中國結構既以木材為主,宮室之壽命固乃限於木質結構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實緣於不着意於原物長存之觀念。蓋中國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滅之工程,欲以人工與自然物體竟久存之實,且既安於新陳代謝之理,以自然生滅為定律;視建築且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未嘗患原物之久暫,無使其永不殘破之野心。

(選自樑思成《中國建築史》,有改動)

(1)中國建築“未受其他建築之影響”有哪幾方面因素?

(2)作者認為中國重要古建工程以石營建者較少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3)結合材料分析,在研究中國建築史時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2018屆江蘇省南京市大學聯考語文調研試卷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稽首/無稽之談 模具/模稜兩可 摒棄/斂聲屏息

B.幹練/天干地支 差遣/差強人意 剽悍/虛無縹緲

C.測量/量入為出 當權/獨當一面 契約/鍥而不捨

D.稱讚/稱心如意 請帖/俯首帖耳 罷黜/相形見絀

【考點】字音.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識記漢字的讀音,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題目要求,然後認真分析每個選項,根據題目要求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解答】A項qǐ/jī;mú/mó;bìng/bǐng;

B項gàn/gān;chāi/chā;piāo;

C項liáng/liàng;dāng;qì/qiè;

D項chēng/chèn;tiě/tiē;chù;

故選A.

2.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今年年初,中國股市首次實施熔斷機制,引起了社會,中央政府要求證監會高度重視,嚴密監控。

(2)自郎平執教以來,中國女排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水平突飛猛進,令關注女排的人們無不。

(3)雖然早已知曉楊絳的聲名,我從未讀過她的作品,沒有關注過她的生平,這不能不説是個遺憾。

A.振盪 刮目相看 卻/也

B.震盪 側目而視 竟/更

C.震盪 刮目相看 卻/也

D.振盪 側目而視 竟/更

【考點】詞語(熟語)使用.

【分析】本題考查詞語的使用,要培養自己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就要重視日常積累,要在平時的閲讀中認真體會詞語的含義、用法及表達作用,掌握詞語的規範用法.

【解答】震盪:指外力引起的動盪,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響,不能平靜.如:山谷、人心.振盪:主要是物理學用語,指物體運動的一種形式或電流的週期性變化.根據“中國股市首次實施熔斷機制”,可知應該選“震盪”.排除AD;側目而視:側: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根據“中國女排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水平突飛猛進”可知選“刮目相看”.排除B;

故選:C.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佈,我國使用自主芯片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 不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總數也首次名列第一.

B.瑞士就給全體國民普發獎勵工資的提案進行全民公投,76.9%的國民投了反對票,這一結果引起了各國人民的思考.

C.一味使用別人的話語體系解釋自己,結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説好故事,讓別人理解自己,關鍵在於找到適合的話語體系.

D.承載着無數人童年記憶的藍精靈再度成為熱點,影片《失落的村莊》將以全新的動畫形式,講述可愛的藍精靈與邪惡的格格巫鬥智鬥勇.

【考點】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題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題,先抓典型的語病標誌,比如兩面詞、判斷詞、並列動詞;然後壓縮句子,保留主幹,看是否殘缺、是否搭配.

【解答】A.語序不當,“不僅…而且…”後的內容成遞減關係,將“不僅”和“而且”後的內容互換;

B.正確;

C.搭配不當,兩面對一面,在“在於”後加上“能否”;

D.成分殘缺,“講述”後面缺賓語中心語,在“鬥智鬥勇”後加“的故事”;

故選:B.

4.下面文句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過去80年,物理學家一直未找到馬約拉納費米子存在的證據。

②基本粒子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種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馬約拉納費米子。

④中國科學家率先觀測到了在拓撲超導體渦旋中存在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重要證據。

⑤費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氣”完全相反,無法同時出現。

⑥這個發現或將使人類進入拓撲量子計算的時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考點】排列句子順序.

【分析】本題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能力層級為表達應用E.

解答時,首先要認真閲讀每一個語句,把握語句特點,明確體裁.其次,明確材料的中心.思考語句是圍繞什麼中心展開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後我們可以根據“中心句”或“總領句”來確定首句或尾句,分析選項所給句子,辨明其間的邏輯關係,進而確定總體語序.

【解答】文句主要闡述:中國科學家率先觀測馬約拉納費米子的重要證據,這個發現或將使人類進入拓撲量子計算的時代..

②引出“反粒子”,⑤的“費米子”緊承②的“費米子”,③與⑤構成轉折關係;①④⑥談“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發現,①的“未找到”和④的“率先觀測到”表明二者順序為①④,⑥是“這個發現”的意義,在最後.

故正確排序為:②⑤③①④⑥

故選:D

5.下列詩句的意境,與“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最為相似的一項是(  )

A.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無客醉,五更殘月有鶯啼

C.幽溪鹿過苔還靜,深樹雲來鳥不知

D.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

【考點】理解句子.

【分析】本題考查對詩句的理解.

【解答】例句:“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這裏用“片石”“孤雲”的“窺”和“清池”“皓月”的“照”襯托出內心寧靜的意境;

A、“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寫的是天氣悶熱,氣壓低,所以這時候一些水裏的魚兒連連透出水面吐泡泡,有的還紛紛躍出水面.對句中的“燕蹴飛花”進一步證實了當時的天氣狀況.因為氣壓低,當時燕子也就飛得極低,這樣才有可能杜甫近距離觀察到“燕蹴飛花”.寫的是動態之景;

B、“一院落花無客醉,半窗殘月有鶯啼” 的詩意:滿院都是凋謝的落花,再見不到沉醉的客人,只有殘月映窗,黃鶯悲啼.這裏是動靜結合;

C、“幽溪鹿過苔還靜,深樹雲來鳥不知”這裏用“鹿過”、“雲來”,襯托出“幽溪”、“深樹”、“苔還靜”、“鳥不知”的靜意.

D、“漢家城闕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鏡中”寫的是宮殿羣倒影的出現使得凝視水池的詩人產生了一時的錯覺,由於宮殿羣的倒影添加在天空的倒影上,他錯認為它們是天上的宮殿,但又“糾正”了自己的比喻,指出它們是“漢家城闕”.這裏寫的是靜景.

故選:B.

二、文言文閲讀

6.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一)

陳豨拜為鉅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歎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唯將軍令之。”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倖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羣臣皆賀。相國紿信曰:“雖疾,強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乃詔齊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當是時,臣唯獨知韓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鋭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又可盡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釋通之罪。

(節選自[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二)

陳豨以賓客盛,為周昌所疑。高祖使案其客,始反耳。未必素有逆謀。韓信處嫌疑之地,輕與一陳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情。信以淮陰侯家居,雖赦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上自出,關中雖虛,未能全無備,亦不可信也,論者卻未及此……史公依漢廷獄案,敍入傳中,而其冤自現。

(節選自[清]馮班《<史記>會注考證》)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部署已定,待豨報 報:報告

B.相國紿信曰 紿:欺騙

C.秦之綱絕而維弛 弛:鬆懈

D.高祖使案其客 案:追究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用法與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B

A.子可與言乎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B.人言公之畔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C.且喜且憐之 彼且奚適也

D.陳豨以賓客盛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譯文: 竟然被小兒婦人欺詐,難道不是天意嗎

②且天下鋭精持鋒欲為陛下所為者甚眾,顧力不能耳。

譯文: 況且天下磨利兵器、手執利刃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情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能達到而已

③雖赦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

譯文: 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隸,聚合一起驅使他們造反,也不容易統領約束啊

(4)馮班認為“史公依漢廷獄案,敍入傳中,而其冤自現”,請説明選文(一)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韓信的“冤”。

【考點】文言文閲讀.

【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考生要根據課內的積累並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虛詞.

(3)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4)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答】(1)A 部署已定,等待陳豨的消息.報:回覆.

(2)B A項,和、同,介詞/和、同,連詞;C項,又/將;D項,因為/拿.

(3)①乃:竟然;為…所:表被動;豈:難道.句子翻譯為:竟然被小兒婦人欺詐,難道不是天意嗎?

②且:況且;所為:所字結構;顧:只是.句子翻譯為:況且天下磨利兵器、手執利刃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情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能達到而已.

③雖:即使;合:聚合;使:驅使;部勒:統領約束.句子翻譯為: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隸,聚合一起驅使他們造反,也不容易統領約束啊.

(4)作答本題,關鍵在於從文中找出對應的句子.“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韓信與陳豨闢人挈手之語,無人聽聞,説明是誣告;“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韓信詐詔赦諸官徒奴來攻襲呂后、太子,不合情理,表明韓信可能有冤.“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韓信被斬時的後悔,説明他沒有造反之心;“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高祖“且喜且憐之”的心理,暗示韓信可能被冤;“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蒯通痛罵韓信不用自己的計策導致被誅,表明韓信沒有造反之意.

答案:

(1)A

(2)B

(3)①竟然被小兒婦人欺詐,難道不是天意嗎?

②況且天下磨利兵器、手執利刃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情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能達到而已.

③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隸,聚合一起驅使他們造反,也不容易統領約束啊.

(4)①韓信與陳豨闢人挈手之語,無人聽聞,説明是誣告;②韓信詐詔赦諸官徒奴來攻襲呂后、太子,不合情理,表明韓信可能有冤.③韓信被斬時的後悔,説明他沒有造反之心;④高祖“且喜且憐之”的心理,暗示韓信可能被冤;⑤蒯通痛罵韓信不用自己的計策導致被誅,表明韓信沒有造反之意.

參考譯文:

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淮陰侯拉着他的手,避開了左右隨從人員和他在庭院裹散步,仰天歎氣説:“你可以和我談談嗎?我有些話想和你談談.”陳豨説:“將軍只管吩咐.”淮陰侯説:“你所管轄的地方,是天下精兵聚集之處,而你,是陛下親信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説你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第二次有人去告你,陛下就會產生懷疑;第三次有人去告你,陛下一定會憤怒地親自率兵來討伐你.我為你從逭裹起兵響應,就可以奪得天下.”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才能,也相信他的計謀,説:“一定聽從你的指教!”漢十年,陳豨果然起兵反叛.高祖親自帶兵前往討伐,韓信稱病沒有隨從出征.韓信偷偷派人到陳豨的住處説:“你只管起兵,我在這裏協助你.”韓信於是和家臣謀劃,乘黑夜假傳詔書赦免在官府服勞役的罪人和奴隸,要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太子.部署已定,等待陳豨的消息.他的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關了起來,打算把他殺掉.那個門客的弟弟上書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呂后打算召韓信來,又怕他的黨羽不肯就範,就和蕭相國合謀,派一個人假裝從高祖那裹來,説陳豨已被殺死,列侯羣臣都來慶賀.蕭相國欺騙韓信説:“雖然你有病,但還是要勉強去慶賀一下.”韓信進了宮,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在長樂宮鍾室裹殺了他.韓信臨斬時説:“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策,競被婦人小子所欺騙,這豈不是天意麼!”於是誅滅了韓信三族.

高祖從平定陳豬的戰場回來,到都城,看到韓信已經死了,又高興又憐惜,問:“韓信死時説了些什麼?”呂后説:“韓信説他後悔沒采納蒯通的計策.”高祖説:“此人是齊國的辯士課外文言文閲讀陳豨拜為鉅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閲讀答案.”於是詔令齊國緝拿蒯通.蒯通被抓來丁,高祖説: “是你教唆淮陰侯反叛的嗎?”蒯通回答説:“是的,我的確教他反叛,小子沒用我的計策,所以才自取滅亡.假如那小於採納我的計策,陛下怎麼能殺得了他呢?”高祖很生氣地説:“烹殺他.”蒯通説:“哎呀,烹殺我冤枉啊!”高祖説:“你教韓信反叛,有什麼冤枉的?”蒯通回答説:“秦王朝法度廢弛而政權瓦解,山東六國大亂,各諸侯國紛紛自立,英雄豪傑像烏鴉一樣紛紛聚集.秦王朝失去了統治權,天下的人都來追逐帝位,於是才能高行動快的人才能搶先得到.盜跖的狗對着堯狂叫,並非堯不仁,狗因為他不是自己的主人而叫.那個時候,我只知道韓信,並不知道陛下

況且天下拿着兵器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業的人很多,只是他們能力不夠罷了.難道你可以把他們全部烹殺光嗎?”高帝説:“放了他.”於是赦免了蒯通的罪過.

三、古詩詞鑑賞

7.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下列各題。

和答郭監簿詠雪

黃庭堅

細學梅花落晚風,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貧無酒願鄰富,官冷有田知歲豐。

夜聽枕邊飄屋瓦,夢成江上打船篷。

覺來幽鳥語聲樂,疑在白鷗寒葦中。

(1)簡要分析首聯是怎樣“詠雪”的。

(2)結合詩句説説頷聯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懷。

(3)有人認為詩中“疑”字用得佳妙,請結合最後兩聯簡要分析。

【考點】古詩詞閲讀.

【分析】(1)本題是鑑賞詩歌的內容,能力層級是鑑賞評價D.

(2)本題是鑑賞評價詩歌的思想情感,能力層級是鑑賞評價D.

(3)本題是鑑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是鑑賞評價D.

【解答】(1)本題是鑑賞詩歌的內容.此題作答時,在整體理解詩歌的前提下,分析詩歌的首聯.本詩是詠雪,但首聯卻寫“梅花”和“柳絮”,而這兩個意象不可能同時出現,聯繫上下文可知,這裏實際是寫雪,由此得出其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再有詩句中的關鍵詞“學”的對象是“雪”,把它當人來寫,故運用了擬人手法,主要從形態上刻畫了雪.第二句中的“翻”“下”寫出了雪像柳絮一樣輕輕下落的樣子.據此,考生可概括此題的答案.

(2)本題是鑑賞詩歌詩句的情感.賞析詩歌的情感,應聯繫整首詩,抓住詩歌中的意象或關鍵詞來分析.本題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願”,寫出詩人自己境況不佳,但願鄰里富裕.“官冷”“知歲豐”寫出了詩人雖身處閒職,但仍希望老百姓來年能夠獲得豐收.最後分點總結即可.

(3)本題是鑑賞詩歌的語言.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它的答題模式為:釋含義(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描景象(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情境(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頸聯寫夜裏聽雪飄屋瓦,夢到江中雪打船篷.尾聯寫醒來後聽到幽鳥歡叫,還以為是出沒於蘆葦叢中的白鷗呢!這兩聯通過“夢成”“疑”寫出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最後概括總結即可.

參考答案:

(1)用擬人、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的形態和飄落的姿態.(.手法、內容各2分)

(2)悲憫情懷.詩人雖然自己家境貧寒,仕途不順,但希望鄰居百姓富裕,來年豐收.

(3)將醒來後現實中鳴叫的幽鳥錯覺為出沒寒葦中的白鷗;將想象中舟行白鷗出沒寒葦的白茫茫江面的畫面和夢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連;能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每點,答對兩點即可)

鑑賞:

首聯:詠雪.以梅花、柳絮喻雪.第一句借梅花形容雪的外觀形態,“學”字是為擬人手法.第二句借柳絮描寫雪的下落姿態,“翻”字、“下”字極為傳神.

頷聯:自況.第三句,寫自己境況不佳,但願鄰里富裕.第四句,官冷即冷官,與熱官、顯官相對,指閒職,不受重視的官職.“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雪喻豐年,故有“知歲豐”之語.

頸聯:寫夜裏聽雪飄屋瓦,夢到江中雪打船篷.飄屋瓦”可參見李商隱“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重過聖女祠》)李商隱寫雨撒青瓦,黃庭堅用以寫雪.黃庭堅喜歡用“飄屋瓦”寫雪,《春雪呈張仲謀》有“夜闌半枕聽飄瓦”.第六句,轉而寫到江上打船篷,黃庭堅家鄉在洪州分寧(現江西修水)“夢成江上打船篷”一句有懷念南方之意.

尾聯:寫醒來後聽到幽鳥歡叫,還以為是出沒於蘆葦叢中的白鷗呢!這是將現實中的幽鳥置於夢境之中船所在的環境之中(江上﹣蘆葦).

詩歌情感:頷聯“家貧”“官冷”可以解讀為詩人的不得志,頸聯尾聯有對家鄉的懷念之意.這與黃庭堅這一時期的孤寂落寞心態大體是一致的.

四、名句名篇默寫

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內外之分, 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逍遙遊》)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

(3)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4)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王維《山居秋暝》)

(5)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6)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7)細雨夢迴雞塞遠, 小樓吹徹玉笙寒 。(李璟《浣溪沙》)

(8)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歐陽修《踏莎行》)

【考點】名篇名句默寫.

【分析】(重點字:)本題考查記憶性默寫的能力.解答本題,只要根據給出的句子,並且結合平時的積累進行解答即可.注意字形,寫完後要檢查.

【解答】(1)辯乎榮辱之境(重點字:辯、辱)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重點字:知)

(3)海上明月共潮生(重點字:潮)

(4)蓮動下漁舟(重點字:漁)

(5)同是天涯淪落人(重點字:涯、淪)

(6)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重點字:哀)

(7)小樓吹徹玉笙寒 (重點字:徹、笙)

(8)迢迢不斷如春水(重點字:迢)

五、現代文閲讀:文學類文本

9.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採 春

喬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長。農人説,十月裏天碗裏轉,好婆姨做不熟三頓飯。是呀,剛剛日頭還在當頂,掃了掃院子,餵了餵雞,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樑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張張,氣氣喘喘。城裏人也不例外,上個班兩頭不見太陽。早晨起牀屋裏黑,晚上下班外頭黑,回到家裏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陽光,卻是燈光,忙忙碌碌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②日子這麼緊緊張張,應該過得快吧?沒有,絲毫也沒有。非但沒有覺得冬日短暫,一個個都感到緩慢,要不為啥總見書卷報端出現漫長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長是人們感覺出來的,不,是人們煎熬出來的。日光淡淡的,沒有一點温色,寒氣就像草原上的羣狼到處肆虐。伸出手,手凍得疼。走幾步路,腳凍得疼。手腳凍木了,不疼了,鼻尖卻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淚,卻強忍着不敢流,怕流出來把冰碴子掛在臉上。這日子還能説是過嗎?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長,唉,好漫長,好漫長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曆上露臉,天地間還是冬天的鬼樣子。寒寒的,禿禿的,沒有一點生機。就盼驚蟄,一天一天盼,盼來了驚蟄,似乎也沒啥改觀。寒還在寒,禿還在禿,要摧毀冬日根深蒂固的營盤不那麼容易。沒有耐心,沒有韌勁,還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氣,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軟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樣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綿上,軟軟的,柔柔的。抬起頭,高高的楊樹梢垂掛起絮穗穗,蕭疏的柳樹條奓開了黃翅翅。哈呀,河邊沿,壟堰根,一色的綠氣正在蔓延。真讓人摸不着頭腦,春天卻悄無聲息地來了。

⑤好啊,春來了!

⑥春來了,哪裏還能在屋裏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體早該展放了,憋悶了一冬天的濁氣早該釋放了。街市上不行,擠窄;村巷裏不行,彎折。只有闊野,只有山樑,才是展放肢體、釋放濁氣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龍抬頭。人們出了城,出了村,原野裏、山樑上到處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巔上是人的峯巒。隨便攔住一個打問,這是幹什麼?回答簡練乾脆:採春。

⑦採春!

⑧採春?怎麼個採法?採法不復雜。滿地是春氣,走一走渾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滿臉是春意;山壑蕩春風,爬一爬縈懷是春温。更別説,枯樹叢裏的松樹葉柏樹葉早變綠了,綠得像是點綴的翡翠;更別説,崖壁巖角的連翹花山桃花早已開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靨。有人手癢了,折一節松枝帶回去,往花瓶裏一插,滿屋子清香,春天的氣息驅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癢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烏黑的頭髮上,走到哪兒,都是笑笑的,笑開了一個人見人愛的春温時令。採春,採出的是歡樂,採出的是笑顏!

⑨還有人比他們更貪婪,見到春色手也癢,心也癢。手癢沒動手,心癢大動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葉、春蕾春花,裝滿一肚子,塞滿一腦子。回到家裏放不下,躺在牀上推不開,睡在夢裏仍是春水流淌,春鳥啼鳴,春條噴綠,春花怒放……夢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離離,痴痴幻幻。迷離中展開紙,痴幻中拿起筆,於是,世人看見:“綠柳才黃半未勻”,那是楊巨源採回來的春天;“二月初驚見草芽”,那是韓愈採回來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棄疾採回來的春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是白居易採回來的春天。

⑩凡人採回的青枝綠葉,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採回的蓓蕾花朵,開着開着敗了,幹了。而詩人採回的春天,卻永恆地綠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從唐朝綠滿書卷,綠到了今天;辛棄疾的春花,從宋代香滿庭堂,香到了今天。

(選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6期,有改動)

(1)“日子這麼緊緊張張,應該過得快”,人們為什麼又覺得它“漫長”?寫冬日“漫長”有什麼作用?

(2)結合語境,簡要分析下列畫線句子所表達的感情。

①好啊,春來了!

②辛棄疾的春花,從宋代香滿庭堂,香到了今天。

(3)散文的美往往是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請簡要概括第④節的語言特色。

(4)“採春”一詞極具形象性,請結合全文探究其豐富內涵。

【考點】散文閲讀.

【分析】(1)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以及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3)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解答】(1)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以及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時先確定答題區間,再加以概括.相關信息在②段,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冬季的漫長是人們感覺出來的,不,是人們煎熬出來的'”,一是“日光淡淡的,沒有一點温色,寒氣就像草原上的羣狼到處肆虐”,可歸納為“寒冷”“難熬”.作用題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思考回答,要結合上下文分析.內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內容,突出對象(形象)特徵,表達情感,揭示、昇華主題.結構上需要結合段落所在文中的位置分析,開頭段的作用一般有:開篇點題,統領全文,引出下文,為下文作鋪墊,渲染氣氛等.“日子這麼緊緊張張,應該過得快吧?沒有,絲毫也沒有”寫漫長也是寫煎熬,為後文寫“採春”的歡樂做鋪墊.

(2)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意,要分析句子關鍵詞語、句子本身表達特點,還要結合相鄰句段分析.第一句“好啊”直接抒情,是針對“春來了”而言的,“!”表達強烈的感情,整個句子表達了對春天終於來臨的喜悦之情.第二句“辛棄疾的春花”指的是辛棄疾的詩句“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從宋代香滿庭堂,香到了今天”是讚美辛棄疾的詩句生命力強,一直流傳至今.

(3)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需從修辭、句式、語言風格等方面考慮“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樣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綿上,軟軟的”運用了比喻、對比手法;“哈呀”運用了口語表達;“軟軟的,柔柔的”運用了疊詞;“高高的楊樹梢垂掛起絮穗穗,蕭疏的柳樹條奓開了黃翅翅”句式整齊.

(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從文中篩選有關“採春”的內容,再加以概括.相關信息在⑥段“憋屈了一冬天的肢體早該展放了,憋悶了一冬天的濁氣早該釋放了”,⑧段“滿地是春氣,走一走渾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滿臉是春意;山壑蕩春風,爬一爬縈懷是春温”,⑨段“詩人採回的春天”.最後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1)漫長:寒冷,沒有生機;難熬.作用:日子過得快與漫長對照,使行文富於變化;寫漫長也是寫煎熬,為後文寫“採春”的歡樂做鋪墊.

(3)①經歷冬日煎熬後,對春天終於來臨的喜悦.②對詩人將春意凝為詩歌、傳承後人的讚美.

(3)多用口語、俗語;長句短句結合,整句散句交錯;多用疊詞,富有節奏音韻美;使用比喻、對比等修辭,形象生動.

(4)春天裏展放肢體,釋放濁氣(採春氣);來到野外,讓身心獲得春天的氣息(採春意);將春的氣息融入心裏,熔鑄成詩(采詩情).

六、現代文閲讀:實用類文本

10.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題。

星空的奧妙

﹣﹣劉慈欣訪談

劉慈欣(以下簡稱“劉”),科幻小説作家,代表作《三體》。

吳言(以下簡稱“吳”),文學評論家,自由撰稿人。

吳:聽説您在《三體》開始創作的時候只計劃寫一部,後來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覺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期間應該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響,這也是個創意激發的過程。科幻文學作為大眾文學,跟讀者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您覺得呢?

劉:《三體》開始構思時倒也是三部,但後兩部是不是能寫則要看上一部的銷售情況,科幻小説是一種類型文學,有很強的市場屬性。《三體》是有擴展的可能性的,現在我還是集中精力試圖創作全新的作品,以後也許有機會再回到這個題材。關於和讀者的互動,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創作過程是完全個人化的,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與任何人討論交流的習慣,也沒有這種願望。同時,我基本上不認識自己的讀者,與他們也基本沒有交流。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的習慣,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這樣。

吳:我感覺電影是您科幻創作中重要的素材來源,這一點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閲讀來源不同。對於科幻作家這是正常的,您怎麼看創作素材的來源問題?

劉:我感覺主流作家創作中的素材應該來源於生活本身吧,這是科幻小説很難做到的,因為科幻小説中所描寫的世界一般都遠離現實。其實我創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來自閲讀,科幻電影給人的啟發並不多,從市場考慮,科幻電影中一般不會出現很新的創意。

吳:您雖然稱自己不是文學愛好者,但我發現您有很好的文學素養和天賦。看到一些資料,您説深受俄羅斯文學影響,想具體問問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響較深。

劉:主要受託爾斯泰的影響比較深,對我影響最深的小説是《戰爭與和平》。

吳:想請您談一下,在您的知識結構裏,支撐科幻寫作的構件有哪些?

劉:我對科學技術比較感興趣,同時對軍事也有一定的興趣,支撐我科幻寫作的構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學和宇宙學知識,具體説就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大爆炸和暴脹學説。至於更為現代的弦論,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學和經濟學知識是個短板。

吳:對於科幻文學評論您有什麼建議?

劉:現在文學界對包括科幻在內的類型文學的評論,都是套用主流文學的評論語境和框架。不可否認,所有文學體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學類型也有自己的規律,套用主流文學的評論方式來評價類型文學不是恰當的評論方式,如果用這樣的標準和語境來評價,包括我的小説在內,相當一部分國內和國外的科幻作品將一無是處。比如説,傳統的文學評論認為,文學是人學,由此推論包括科幻文學在內的類型文學中的那些類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創意、偵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種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終目的是用來表現人性的。事實上不是這樣,這些類型元素就是類型文學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説中,環境和作為一個整體的種族,都可能成為與人物一樣的獨立的文學形象。有許多主流文學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馮尼古特的《五號屠場》、戈爾丁的《蠅王》、奧威爾的《1984》等,這些都是很經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當成科幻小説。

(選自《名作欣賞》2016年第1期,有改動)

(1)採訪者所提問題可以概括為哪三個方面?

(2)對科幻文學的創作,採訪者和受訪者的認識有哪些差異?

(3)對於科幻文學評論,劉慈欣有什麼樣的看法?請結合訪談內容具體分析。

【考點】報告閲讀.

【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

(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基本能力.

(3)此題考查學生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基本能力.

【解答】(1)此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文本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類型題目一定要善於追本溯源尋依據,抓因求果找理由,此類題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隱蔽的、分散的.根據要求非常謹慎地從原文中尋找辨識有效信息,並將有效信息進行剪輯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提問方式:文章寫了描述對象的哪些特點?請概括.規範回答:分兩步走,第一步提取要點詞語,第二步分點整合答案.從“關於和讀者的互動,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創作過程是完全個人化的,在寫作過程中沒有與任何人討論交流的習慣,也沒有這種願望.同時,我基本上不認識自己的讀者,與他們也基本沒有交流.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的習慣,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這樣”可以讀出採訪的過程;從“我對科學技術比較感興趣,同時對軍事也有一定的興趣,支撐我科幻寫作的構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學和宇宙學知識,具體説就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大爆炸和暴脹學説.至於更為現代的弦論,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學和經濟學知識是個短板”可以看出具體的知識結構;從最後一段可以讀出採訪者的建議.

(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的基本能力.首先,快速讀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記敍、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再次,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圖);最後,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提問方式:請概括第幾段(或全文)的內容要點.規範回答:分三步走,第一步劃分本段(或全文)的層次,第二步提取要點詞語(或句子),第三步整合答案.題幹表述為“對科幻文學的創作,採訪者和受訪者的認識有哪些差異”,解答時要找出兩者的差異性,從與讀者的關係,保持一種與之互動的關係的差異,分別體現在必不可少和不存在;素材來源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電影和閲讀的差異.

(3)此題考查學生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基本能力.首先,快速讀懂原文,深人理解文意(作者記敍、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其次,跳出文章,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再次,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作者的真正意圖);最後,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信息.提問方式:請概括第幾段(或全文)的內容要點.規範回答:分三步走,第一步劃分本段(或全文)的層次,第二步提取要點詞語(或句子),第三步整合答案.科幻文學評論的角度需要把握遵循共性規律以及素材本身的相關特點,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

答案:

(1)《三體》的創作過程;科幻寫作者的知識結構;對科幻文學評論的建議.

(2)①與讀者的關係:(採訪者)科幻文學作為大眾文學,跟讀者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受訪者)創作過程是完全個人化的,不存在與讀者的互動;②素材來源:(採訪者)電影是科幻創作中重要的素材來源;(受訪者)創作的素材大部分來自於閲讀.

(3)遵循所有文學體裁的共性規律;從科幻文學體裁的特點出發: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學本身的目的.

七、作文

11.根據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項關於秦腔的保護與傳承的調查顯示,很多年輕人堅信秦腔不會消亡,雖然他們自己沒有學,但認為總有人會熱愛的。

“總有人會”已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對此,你有什麼樣的體驗或感悟?自擬題目,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考點】材料作文.

【分析】這是一則材料作文題.

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在流行音樂、影視劇高度發展的今天,遭遇到保護和傳承的危機.“總有人會”是一句看似簡單,其實內涵豐富的“口頭禪”,它的出現有“下意識”“不自覺”的成分,背後卻隱藏着豐富的信息,涉及情感、心理、態度和價值觀等.

“很多年輕人堅信秦腔不會消亡”,是對傳統文化魅力的自信,還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盲目樂觀?

“雖然他們自己沒有學”,是推卸責任的表現,還是缺乏學習的興趣,還是由於主觀或客觀條件不足?

“總有人會”,是樂觀和自信的表現,是希望與期待的體現,也可能是缺乏擔當精神的掩飾和不作為的推脱,是退縮和依賴的顯現,是缺乏主動性的寫照.

基於以上分析,考生可從下面的角度立意:

①希望、期待、自信;

②依賴、退縮、缺乏主動性;

③責任、擔當;

④盲目樂觀;

⑤理性熱愛;

【解答】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暑假,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這本書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深有感觸,至今內容還回蕩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作家奧特洛夫斯基,作者以自身的特殊經歷為素材,寫出了這本偉大的名著,設置了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情節.塑造了一個個光輝的人物形象.

本書描寫的是一位名叫保爾的男孩怎樣從一個沙皇統治時代的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優秀青年的歷程.

保爾出身貧寒,但他自強不息、堅持信念,雖有好幾次他與死神擦肩而過,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戰鬥.可惜的是,他因疾病而導致雙眼失明、四肢癱瘓,他也氣餒過,不過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即使他不能再上戰場,但他可以拿起另一種武器﹣﹣筆桿子,去完成他剩下的使命.他身殘志堅,不甘屈服於命運,與命運做鬥爭,以驚人的毅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只要你翻開這本書,你一定會被場景的生動、主人公坎坷的命運、頑強的毅力所深深吸引!

這本書也告訴我們夢想需要堅持.

有這麼一個女孩,汶川大地震的時候,被壓在廢墟下二十六多個小時,她活下來了,但她失去了她摯愛的女兒和自己用來跳舞的雙腿.當時,她覺得天塌了.不過她愛跳舞,如同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再三思考,她決定裝上假肢重新站起來,重新跳舞.從此,她每天都在辛苦地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她已經可以走出家門了.現在,她又可以跳舞了.她就是廖智,那個堅強的女孩.

還有愛迪生,他為了發明燈泡,做了幾千次的實驗,也失敗了幾千次,但他沒有放棄,他堅信他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最後經過那麼多次的失敗,一個成功品終於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燈泡就此出現在這個世上.

廖智、愛迪生,他們就像保爾一樣有着頑強的毅力,一樣的堅強不屈.我覺得,我們也要像他們學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退縮,要迎難而上,積極面對,因為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是不會輸的.

一、閲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2.張玉田盛稱白石,而不甚許稼軒,耳食者遂於兩家有軒輊意。不知稼軒之體,白石嘗效之矣,集中如《永遇樂》《漢宮春》諸闋,均次稼軒韻。其吐屬氣味,皆若祕響相通,何後人過分門户耶!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

(選自[清]劉熙載《藝概》)

(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 限4處)

(2)“白石”“稼軒”是哪兩位詞人?請寫出他們的姓名。

(3)材料中,作者主要批評了什麼觀點?理由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説明)

【考點】文言文閲讀.

【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3)本題考查概括作者觀點的能力.

【解答】(1)本題的斷句主要依據對句子的理解,“稼軒豪傑之詞”是判斷句(可以依據前一句斷句),意思是“辛棄疾的詞是豪傑之詞”,其後斷句;“各”是“各個人”的意思,作“愛”的主語,其前斷句;“之”為“愛”的賓語,其後斷句;“得失”為“論”的賓語,其後斷句.句子斷句為: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句子翻譯為:辛棄疾的詞是豪傑之詞.兩者難分高下,各人可按自己的性情興趣喜歡哪一類詞,勉強要比出兩者的高低得失,都是偏頗的説法.

(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重在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有“不知稼軒之體,白石嘗效之矣”“均次稼軒韻”“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根據這些句子進行概括即可.

答案:

(1)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

(2)姜夔、辛棄疾(.每點1分)

(3)觀點:白石和稼軒詞有高下之分.理由:姜夔曾經學習過辛棄疾;兩人詞作有相同之處,各有所長.(.每點1分)

二、名著閲讀題

13.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説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

A.《紅樓夢》中,賈府丟了玫瑰露、茯苓霜,寶玉主動認下,保全了柳五兒和彩雲,也顧及了探春,可見其關愛女性、平等待人的品性

B.《子夜》中,受進口火柴衝擊,難以支撐的火柴廠主周仲偉只好選擇停工,後多方求助,在益中公司資助下,火柴廠才重新開工

C.葛朗台從索漠城裏走過的時候,人們對他又欽佩,又敬重,又害怕.他的説話、衣着、姿勢甚至瞪眼睛,都成了地方上的金科玉律

D.《茶館》的人物語言富於個性,如崔久峯的“中國非亡國不可”、常四爺的“我餓着,也不能叫鳥兒餓着”等,三言兩語即勾勒出眾生相.

E.《女神之再生》中,本是煉石補天的神女,不願再補天,她們要去創造個新鮮的太陽,“要照徹天內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考點】名著閲讀.

【分析】本題考查名著閲讀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審清題幹要求,然後逐項進行分析,注意細節.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學生平時多讀課內課外作品,多欣賞,多思索.

【解答】B項,“受進口火柴衝擊”錯,周仲偉是被王和甫拒絕而不得已與日本人合作,D項,“常四爺的“我餓着,也不能叫鳥兒餓着””錯誤,應該是鬆二爺;

故選:BD.

14.簡答題

(1)《哈姆萊特》第一幕中,鬼魂出現了兩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2)孟浩然有詩云:“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羊公是誰?《三國演義》第120回寫他鎮守襄陽時採取了哪些策略?有什麼成效?

【考點】名著閲讀.

【分析】本題考查名著閲讀的能力.本題以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解答時,首先要審清題幹要求,然後結合平時積累進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種題型,需要學生平時多讀經典作品,多記憶,多感悟.

【解答】(1)本題考查學生對《哈姆萊特》故事情節的掌握能力.“鬼魂”分別在第一場和第四場中出現.解答時,要分別概括出每一次鬼魂出現的情況;

(2)本題考查學生對《三國演義》中人物和情節的掌握能力.主要涉及的人物是羊祜.學生結合相關情節解答第二、三問即可;

答案:

(1)第一次是(第一場中)守城衞兵向霍拉旭談論鬼魂出現的現象時;第二次是(第四場)霍拉旭帶哈姆萊特去等鬼魂出現時.(.每點2分)

(2)羊祜.以德治軍;審時度勢,靜觀其變;與吳軍和平相處.(.每點1分)甚得軍民之心,軍中有十年之積.(.每點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題

15.閲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建築乃一獨立之結構系統。中國雖常與他族接觸,但建築之基本結構及部署之原則,僅有和緩之變遷,順序之進展,直至最近半世紀,未受其他建築之影響。

中國建築數千年來,始終以木為主要構材,磚石常居輔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營建者較少。蓋石性強於壓力,而張力曲力彈力至弱,與木性相反,我國古來雖不乏善於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濟橋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欄等所見,大多鑿石為卯榫,使其構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壓力而壘砌之,故此類石建築之崩壞者最多。中國石匠既未能儘量利用石性之強點而避免其弱點,故對於墊灰問題,數千年來,尚無設法予以解決之努力。墊灰材料多以石灰為主,然其使用,僅取其粘凝性;以為木作用膠之替代,而不知墊灰之主要功用,乃在於兩石縫間墊以富於粘性而堅固耐壓之墊物,使兩石面完全接觸以避免因支點不勻而發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結晶粗沙粒與石灰混合之原則,在我國則始終未能發明應用。古希臘羅馬對於此方面均早已認識。希臘匠師竟有不惜工力,將石之每面磨成絕對平面,使之全面接觸,以避免支點不勻之弊者;羅馬工師則大刀闊斧,以大量富於粘性而堅固之墊灰墊託,且更進而用為混凝土,以供應其大量之建築事業,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築形制之產生。反之,我國建築之注重木材,不諳石性,亦互為因果而產生現有現象者也。

此建築系統之壽命,雖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遺實物,其最古者,雖待考之先秦土垣殘基之類,已屬鳳毛麟角,次者如漢唐石闕磚塔,不止年代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為產木之區,中國結構既以木材為主,宮室之壽命固乃限於木質結構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實緣於不着意於原物長存之觀念。蓋中國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滅之工程,欲以人工與自然物體竟久存之實,且既安於新陳代謝之理,以自然生滅為定律;視建築且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未嘗患原物之久暫,無使其永不殘破之野心。

(選自樑思成《中國建築史》,有改動)

(1)中國建築“未受其他建築之影響”有哪幾方面因素?

(2)作者認為中國重要古建工程以石營建者較少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3)結合材料分析,在研究中國建築史時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考點】材料閲讀.

【分析】(1)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

(2)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

(3)本題考查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解答】解析:

(1)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題先找到信息區間,再概括,主要區間在第二段,“ 中國建築數千年來”至“以石營建者較少”是第一方面因素,即材料選擇;“大多鑿石為卯榫,使其構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壓力而壘砌之”是第二方面因素,即技術取法;“墊灰材料多以石灰為主”至“我國建築之注重木材,不諳石性”是第三方面因素,即思想觀念;

(2)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題先找到信息區間,再概括,主要區間在“中國石匠既未能儘量利用石性之強點而避免其弱點”“墊灰材料多以石灰為主,然其使用,僅取其粘凝性;以為木作用膠之替代,而不知墊灰之主要功用,乃在於兩石縫間墊以富於粘性而堅固耐壓之墊物,使兩石面完全接觸以避免因支點不勻而發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結晶粗沙粒與石灰混合之原則,在我國則始終未能發明應用.”“中國結構既以木材為主,宮室之壽命固乃限於木質結構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實緣於不着意於原物長存之觀念”,據此可以概括出三點;

(3)本題考查作者的觀點態度,穩重列舉了大量史實和實物,有評判了中國工匠的技術和中國建築的優劣,又把中國建築與古埃及的比較;據此內容可以組織答案;

答案:

(1)材料選擇;技術取法;思想觀念.(.每點.答滿三點得5分)

(2)匠人對於石質力學缺乏瞭解;墊灰技術不完善;受不刻意求原物長存的觀念影響.(.每點,答對兩點即可)

(3)依據史實和實物,準確梳理分析,如對中國造橋技術的介紹;客觀評價,明確優劣,如對中國石匠技術不足的分析;立足民族思想文化特徵,分析因果,如對中國和古埃及民族心理的分析.(.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