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賈島《尋隱者不遇》全詩及賞析

校園3.16W

【詩句】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賈島《尋隱者不遇》全詩及賞析

【出處】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意思1】松樹下問童子,師父哪裏去了? 他説師父採藥去了,就在大山之中,卻因白雲繚繞; 不知他的去處。

【意思2】我去尋訪隱者,在松樹下碰見 一個男孩,問起他的老師,他説老 師出門採藥去了。就在這座山中, 但云深林密不知究竟在何處。這首 詩採用自為問答的形式,詩句淺顯 近於口語,雖未正面寫隱者,而隱 者幽居之意自在。

【鑑賞】 我在松下問童子,童子説先生上山採藥去了; 只知道他是在這座山中,而山裏的雲霧深重,卻不知道他到底在哪裏。原詩描寫隱者遠離塵俗,悠閒自在的生活,詩中頗富禪機,並有清逸高妙之趣。“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幽訪勝的人,最喜愛這兩句詩。若是問路找人,知道人在某處,卻偏偏找不着,也可用這兩句詩來形容。

【全詩】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註釋】①童子:未成年的人。《詩經·衞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觽。”

【全詩鑑賞1】

寫隱居者特殊生活方式的詩;短小而內涵豐富、結構很有特點的詩。

標題用“不遇”,實際上是文學上安排的“不遇”,“遇”則無題,就不能宣揚遠離紅塵的生活方式,遇其人反是毫無意義的事了。古典詩歌中借“雲深”“雲中”“雲外”來寫的人生,大多表達一個主題:遠離俗世,自由隨性。由詩中的“隱者”可以分析出作者潛意識流露出來的人生觀。作者是有出塵經歷(當和尚)的人,後經韓愈的勸説而還俗,但在紅塵中並未顯達,還是仕途蹭蹬。他潛意識會嚮往那空寂的天地,對那裏的人感興趣,那正是其價值取向所在。詩中的隱者有童子,不是修行學道的人,就是求長生的人。説“採藥”正是修煉的需要,而不是採藥來賣的人,不然怎麼會隱居呢?因此,詩的主題是讚賞修道求長生的人生,表達了對塵世生活的鄙夷思想。

詩的結構很有特點。短短四句,容量卻不少。全由問答句組成是詩的基本結構,在簡單的問答中完成了複雜而深刻的內涵的表達。作者的裁剪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讓讀者填補,也是其結構上突出的特點。“我”在松樹下問童子,問話略去了,至少應該有幾句問童子的話,才符合日常生活的交流,但這幾句話讀者自可補出。童子説“師傅採藥去了”之後,肯定還應該有“我”問“在哪裏採藥”等話語,然後才應該是童子的`回答,也就是末兩句,可是“我”的問話作者也略去了。末兩句當然是詩的精華。表面看似乎是很平常的答話,事實上是文學的描述。這兩句很美,一是景象好,雲霧繚繞,包含天地,闊大無邊,而且虛實相生;二是隱者的高人身影讓人景仰;三是詩歌的主題含蓄不露;四是語言美,看似明白如話,實是洗練精純。

【全詩鑑賞2】

本詩雖然寥寥二十字,卻寫得情景俱出。

本詩妙在寓情於問,詩人尋找一位隱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於是就問這位童子: “你的師傅到哪裏去了?”童子答: “師傅採藥去了。”詩人又問:“他去哪裏採藥了?”童子答: “就到這座山裏去採藥了。”詩人又要求道: “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難色: “崇山峻嶺,雲霧繚繞,我怎麼能知道他究竟在哪裏呢?”這一系列的發問,短短四句,使尋隱者不遇的惘然若失、無可奈何的情景躍然紙上。

這首詩就是反覆推敲、斟酌過的。不但寫出了松下問答的情景,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同時隱者高隱的品格,也可以於詩外體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