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連理工大學簡介及優勢專業

校園2.81W

大連理工大學(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大工,坐落於濱城大連,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中國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小編整理了關於大連理工大學簡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連理工大學簡介及優勢專業
  大連理工大學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以培養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為宗旨,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的精神,致力於創造、發現、傳授、保存和應用知識,勇於擔當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造福人類。

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時為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60年10月被確定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86年4月設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1996年啟動實施“211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啟動實施“985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重點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幹部學校;2012年正式啟動領軍型大學建設工程。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連理工大學建設盤錦校區,該校區依照“統籌規劃、錯位發展、堅持標準、創新模式”的指導思想建設,與主校區同標準、同檔次、同水平辦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3961人,其中專任教師2393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9人、講座教授14人、青年學者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5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5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0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23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1人;博士生導師677人,教授等正高職人員838人,副教授等副高職人員1296人。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0491人(博士生4435人,碩士生10151人,本科生25017人,預科生70人,外國留學生818人)。另有在職攻讀學位研究生3954人。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學校設有研究生院,7個學部【6個管理重心在學部,1個管理重心在學院(含3個正處級建制學院)】,8個獨立建制的學院、教學部,3個專門學院和1所獨立學院;盤錦校區設有基礎教學部和7個學院;開發區校區有3個學院。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力學、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涵蓋15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計算數學、等離子體物理、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結構工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環境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現有2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還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建築學碩士、工程碩士、金融碩士、應用統計碩士、藝術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城市規劃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等12個類別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有8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3個。有4個國家級教育、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化學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土木水利實驗教學中心、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化工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車輛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是國家實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試點學校之一,國家首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試點學校之一,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高校之一。

學校科研工作具有較強實力,有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遼寧重大裝備製造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船舶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電子政務模擬仿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先進裝備設計與CAE軟件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工業裝備節能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橋樑與隧道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製造管理信息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大連理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1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國家振動與強度測試中心),1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基地,1個國家知識產權(遼寧)培訓基地。學校有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密與特種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生態與環境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密/特種加工及微製造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20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2個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個公共技術創新平台,9個技術創新基地及科技成果轉化基地,3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6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6個國家創新研究羣體,2個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0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科技成果獎勵4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90項。2012年以來,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中國專利獎8項、其中金獎1項。

學校依山傍海,辦學條件優良。已形成一校、兩地(大連市、盤錦市)、三區(大連淩水主校區、開發區校區、盤錦校區)的辦學格局,總佔地面積426.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8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現有藏書326.8萬餘冊,中外文電子期刊5.8萬餘種。學校現有運動場館面積21.3萬平方米。同時,學校擁有國內一流的校園網絡體系。

學校與29個國家和地區的`207所知名大學、科研機構、大型企業及國際聯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聘請351位海外知名學者和人士作為學校的名譽、客座教授。近年來因公出國(境)學術交流人數逐年攀升,2016年近3000人次。

目前,學校正以建設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深化綜合改革,強化內涵特色,着力建設能力大工、活力大工、實力大工、魅力大工,努力推動學校發展實現新的歷史跨越。

  大連理工大學優勢專業

1、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推薦指數: 4.9(390人推薦)

2、 土木工程 推薦指數: 4.7(305人推薦)

3、 船舶與海洋工程 推薦指數: 4.7(256人推薦)

4、 機械類 推薦指數: 4.7(235人推薦)

5、 能源動力類 推薦指數: 4.5(188人推薦)

6、 軟件工程 推薦指數: 4.9(173人推薦)

7、 化學工程與工藝 推薦指數: 4.8(124人推薦)

8、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推薦指數: 4.9(103人推薦)

9、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推薦指數: 4.8(102人推薦)

10、 工程力學 推薦指數: 4.8(101人推薦)

11、 土建類 推薦指數: 4.8(89人推薦)

12、 電氣類 推薦指數: 4.8(87人推薦)

13、 化工與製藥類 推薦指數: 4.6(82人推薦)

1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推薦指數: 4.7(75人推薦)

15、 工商管理類 推薦指數: 4.8(74人推薦)

16、 電子信息工程 推薦指數: 4.6(73人推薦)

17、 數學類 推薦指數: 4.8(57人推薦)

18、 自動化 推薦指數: 4.8(56人推薦)

19、 車輛工程 推薦指數: 4.6(55人推薦)

20、 水利水電工程 推薦指數: 4.8(49人推薦)

  大連理工大學宿舍條件及收費標準

主校區學生生活區總佔地面積36萬平方米,樹木葱鬱、鳥語花香,與教學區形成一體化,確保學生學習生活的安全、舒適、便捷。

住宿環境優雅,建有46棟學生宿舍樓,本科生和研究生宿舍為標準化設施的四人間,博士宿舍為雙人間。留學生公寓擁有公共廚房,以滿足其個性化需要。

餐飲條件優越,共有包含清真食堂在內的7個學生食堂,總建築面積近28000平方米,擁有近8000個座位,開設多種地方風味檔口,滿足不同地區和民族的學生飲食習慣。校園設有西餐咖啡廳,以豐富學生的就餐需求。

生活設施完備,擁有建築面積達700平方米的大學生超市以及近7000平方米的大學生綜合服務樓,將學生活動中心與超市、餐飲、快遞服務、書屋、咖啡屋等集於一體,使學生的生活更加便利。

同時,學校高度重視文明宿舍建設,實行規範化管理。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優勢資源集中的卓越效能,為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成才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