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陶行知教育思想優秀讀書心得感悟

校園2.46W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那麼它的j教育思想是怎樣的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讀後感內容,歡迎參考閲讀。

陶行知教育思想優秀讀書心得感悟

  陶行知教育思想讀後感優秀篇

近年來,我連續中途接任了5屆問題班級的班主任,九5班是個很特殊的班級,學生是由原來的5班和其他一個班的部分學生整合起來的,而且原來的班主任比較嚴厲,幾乎對學生是使盡了所有的招術、説盡了所有的絕話,所以學生很牴觸或很無賴,班級裏的學生個個都有無賴的絕招,所以作為班主任,尤其是作為一個到九年級才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如何與學生迅速地融合顯得非常重要,而能否讀懂學生的喜怒哀樂,把控學生的情感波動,則更是管理能否成功的基石。而每個學生又是不同的個體,同一個學生在不同時期又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所以,要想將班級的管理舉措落實到位,並深入人心、收到效果,就要用愛點燃“無賴”的心火,用不同的鑰匙打開每一把心鎖。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對症下藥,打開“無賴”的心鎖

導致無賴產生的因素很多,而且由於環境、性格、性別等方面的差異,每個後進生個性又不一樣,所以教師要細心觀察,瞭解原因,方可"對症下藥"。經觀察和了解,發現他的性格特殊、後來變得不會與人交往,自閉,具有攻擊性,很“恐怖”都是有原因的,知道這些我有些為這樣的“無賴”“鳴不平”,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絕不能放棄他們!班裏的朱某更是一個心理幾乎扭曲的學生,他仇視所有的人,經常毆打學生甚至老師、父母,我利用運動會朱某受傷的機會,主動攙扶、護送朱某來接近朱某,還利用一次家長會的機會感化朱某:朱某因父母都未能參加家長會很傷心,我安慰並送朱某回家,與朱某共進晚餐,經過無數次的真誠的關愛、耐心的引導,朱某終於接受了我的感化和教育,開始努力做人,到後來在某職校就讀時與老師發生衝突,老師對他無計可施,經過多方打聽,知道他很聽我的話,就詢問我有什麼祕訣,她説很簡單:真心關愛他!

二、用“香橙效應”激起“無賴”的心花

所謂“香橙效應”是指,某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解決了重大技術難題,老闆欲對其獎賞,恰身邊無物,便順手將身旁一隻香橙遞給對方,以示嘉獎。“香橙效應”即源於此,其遵循的原則是,獎勵不在多,要重在及時。雖然“獎”額有限,但“獎”價無限。我將此方法用於個人激勵和小組比賽中,對學生從行為習慣、到學習習慣等方方面面進行考核量分,並按照小組進行考核評比,在此過程中,每天進行結算,獲勝小組可以獲得獎勵,最落後的小組要受到懲罰。我知道有個別組學生實力較弱,問題學生較多,但是在每天的放學前的評比後,既告知學生每個人的加分、減分情況,又提醒學生要有集體榮譽感,所以我就抓緊點滴時間和事件,對無賴的學生進行表揚和加分,天天加以渲染,最終有一個和無賴的學生(他經常聲稱自己是腦子有並死了比活着好等),向我控訴,要求把一名組員開除出組,因為他們組總是因為這名孩子而不能得第一,同學之間不要互相職責而要相互提醒和幫助,我告訴學生評比是為了讓每個學生有成就感、有壓力和動力,更是為了讓同學通過互幫互助看到各自的進步。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老師們都表示,原來無賴到極點的學生,現在只要一個眼神提醒會被扣分,學生立即就會收斂很多,而且原來英語課不睬老師的很多學生也急着搶答想加分呢,老師們都很驚歎學生的變化。其實這樣的變化也很正常,因為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和成績,都及時獎勵,以示對其肯定、重視和鼓勵,可以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學生對班主任的讚許或表揚,一般都是非常在意的,因為這體現出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懷愛護,表示出對學生價值的認可。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應不吝嗇讚語,激發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使之不斷進步。

三、鋪設台階,讓“無賴”走向成功

其實很多看是無賴的學生並非無慾無求,只是看老師能否放下功利、為他們鋪設走向成功的台階,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悦而逐漸樹立做人的信心。班級中有一名學生吳某,很聰明,但從不做作業,尤其是語文和英語,既不做也不讀,還經常指使別人幫他做作業,甚至常與學生、教師發生衝突,我以學習化學為突破口,讓他當化學課代表,還經常表揚他化學學得好,課代表做得好,後來又力薦他當語文課代表,並領讀早讀,這樣吳某不僅化學學的好,還“被-迫”開始做語文作業、讀課文了,我又趁熱打鐵,讓他早讀領讀英語,在多次真誠鼓勵和耐心引導下,吳某竟然開口讀英語了,且在英語口語會考中,20分聽力竟然拿到了十幾分,我告訴吳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一定要加油啊!老師相信你!”吳某説:“老師,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的目標是不僅要畢業,還要考上警官學校呢!你等我的好消息吧!”……經過努力,這個最後畢業時化學考了班級第三,其他學科除了英語以外都及格了。所以作為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把自己的名利擺在第一,認為後進生總給自己添麻煩,甚至讓自己生氣或尷尬,教育他們既累有不值,所以就放棄,這樣只會越搞越糟,於己於生於社會皆不利。魏書生稱:“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後進生也一樣,只是由於基儲習慣等原因,他們一時很難自己走向成功,這時需要別人拉一把,教師應放下功利心,為其鋪設走向成功的台階。我借鑑魏書生教後進生寫作文的做法:不會寫作文就聽寫;字不會寫就用拼音代替;拼音不會就畫圈,這樣首先讓學生無法再自我放棄,在這種光環下不得不往前跑。

  陶行知教育思想讀後感熱門篇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那麼,什麼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這一席話,讓我對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讓人為之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歎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在學習新課程理念,研究有效教學的今天,我們再回頭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話,是預見?還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時,我想更多還是思考和學習。在學習中領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學習中整合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學習中進行自我提高。現談談自己對“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生活化的教育內容

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資源,貼切幼兒的實際需要,適合幼兒實際發展的,是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否定一切資源。

生活化的教育環境

在自然的生活中進行教育,創設生活化的環境更易於幼兒理解和接受。

生活是活的教育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啟幼兒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繼續前進、感悟和探索……

  陶行知教育思想讀後感最新篇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

教師沒有愛就不能教育學生。對學生愛是教師高尚職業道德的自我體現。熱愛學生,喜歡學生,以温存慈祥的態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使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在兩顆心逐漸融化為一的過程中,教師按真人的規範導之以行,或示範,或幫助,或催化,或促進,每一施教又無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沒有對學生愛,即使教學也沒有激情。沒有課堂上師生間心靈的溝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產生教學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學生的技巧。只愛一部分學生,意味着對另一部分學生冷漠,那是偏愛,偏愛是一種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於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説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教師有“不偏愛學生的義務”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師愛是包含教育目的愛,而且通過這愛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稱學生為“愛人”,説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愛和教育視作天生的結緣。教師愛學生,就有教育,學生愛教師,於是教育產生效果。

“在我的教育裏,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麼偉人還大。”陶行知先生這樣尊重學生。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而褒貶之,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視為“朽木”。有的教師口誅之餘,施以體罰,更是辱人之舉。任何一種體罰都是使學生肉體痛苦,它不僅於事無補,反教學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們摔破罐,撐破船。陶行知最反對體罰,他準確地説明了體罰的危害:“體罰是權威制度的殘餘,在時代的意義上説它已成為死去的東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是將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作為現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鬥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動武,意味着教師自身的失職。

其次,陶行知先生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父母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師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們現代教師做學生“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

當然,愛不是放縱,愛裏有嚴,愛裏有教育,陶行知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特別是看到學生出現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就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中找到前進的路。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如此。

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當我們對學生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感情而一時不理智地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這學生也許是一塊特殊的鋼坯,需要更多的愛去熔鍊鍛造呢?教師愛學生,就不能沒有自我剋制,“怒”是必須要“制”的,否則既無補於事又傷神傷身,久之反倒説明自身無能。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點,“把你的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裏”,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用師愛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