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六篇

校園3.69K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通過多途徑收集新聞,培養蒐集新聞的興趣和能力。

2、在互動、合作的口語交際情境中,着重實踐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見聞,並説出自己感受和想法的課程目標。

3、通過交流、評議,激勵學生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激發學生關注社會,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收集新聞,談談看法。

課前通過各種途徑,如看電視、讀報紙、上網、觀察生活等,收集有關新聞,如國際新聞、國內新聞身邊的新鮮事等,從收集到的新聞中挑選出自己感興趣的,想想怎樣説得清楚明白,簡明扼要,多練説幾遍,再想想對這些新聞有什麼看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共鳴

1小遊戲:看誰反應快

2談對聯

3小結,瞭解新聞的基本特點:新和真。

  二、自由交流,共同感悟

1讀教材,明確蒐集新聞上的要求

2説新聞(指名)

3從同學説的新聞中你知道了什麼?

(時、人、事等)

(板書:講清楚 聽清楚)

4再讀教材,明確本課其他要求

(板書:談看法 積極評)

5小結

  三、巧設平台,課中實踐

1觀看發佈會錄像

2討論:發佈會上有什麼樣的人物?主持人怎麼做?

3小組活動,嘗試進行發佈新聞會

4選擇主持人,簡單培訓

5全班交流

  四、展現成功,經驗共享

1記者採訪:發佈會進行到現在,同學們有什麼感想?

2小結

  五、現時播報,開放交際

1評選一批受歡迎新聞發言人

出示要求:請根據今天學校和班級所發生的情況發佈一則新聞

自己練習-指名發佈-集體評議

  六、課後拓展延伸、鼓勵實踐

根據今天學校和班級所發生的新鮮事向家人發佈幾則新聞。

  板書設計:

小小新聞發佈會

講清楚

談看法

認真聽

積極評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十九課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它講了在一個下着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凍死在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罪惡。讓學生通過學習,喚起他們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對學習語文有濃厚興趣,學習主動性強。農村國小校的教學設備雖然簡陋,遠不如城市學校,但是他們已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和訓練,已經積累了許多學習方法和經驗。沒有先進的輔助教學設備,對學生學習本課的效果沒有什麼影響。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的設計,我根據這一理念,擺正老師的主導地位,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和開放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語文課程實施》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本課的設計,遵循這一理念,以讀為本,放手讓學生在讀中悟,讀中體驗,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個性得以張揚,凸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瞭解作者合理開展想象的方法和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遭遇,認識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罪惡,加深對社會主義的感情,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小女孩的每次幻象中體會小女孩的的悲慘生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體會作者的合理想象和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指名説説:經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2、 師: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能捱過這個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嗎?她的命運會是怎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 把學生的思緒拉到那個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喚起學生對小女孩的同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學習“擦火柴”這部份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小女孩幾次擦火柴?每次各出現什麼幻象?

2、自由讀第一次擦火些的課文內容,思考:

(1)為什麼出現的幻象是火爐?你有什麼感受?

(2)還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3)齊讀這小部分,感受小女孩的處境。

(4)小組討論學法,教師幫助歸納。

(讀——思考——釋疑——再讀體會)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發學生大膽質疑、主動積極地探究;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學習方向;讓學生總結學法,豐富學生的經驗積累過程,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3、同法分小組學習小女孩後面幾次擦火柴的課文內容。

(1)各小組用學習“第一次擦火柴”的方法,學習後面幾次擦火柴的內容的交流彙報。

(2)教師小結自學情況。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獲得的學習方法,進行閲讀實踐,實現學法遷移。同時,也為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小女孩小女孩幾次擦火柴的課文內容。

(1)齊讀 (2)分組賽讀 (3)指名讀

(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內容的理解和感情體驗,與文本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二)分小組合作探究小女孩死去的課文內容。

1、各小組合作探究課文後,交流、彙報。

2、各組的代表把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3、教師小結自學情況。

(這個環節,教師致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開放的學習空間,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情和情感體驗,不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個性得以張揚,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內化情感體驗,與文本產生共鳴。)

三、小組討論寫法,教師幫助整理歸納:

想象豐富符合實際、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使所學形成系統

四、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小女孩的命運是多麼悲慘啊!誰讀了這篇課文會不深受感動呢?在資本主義社會裏,像小女孩帝樣的窮人是不計其數的。如今,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裏,過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該怎麼做呢?請説説你的想法。

(該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再度喚起學生對小孩及所有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加深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感情,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五、課外活動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二題。

(進一步拓展文章的人文內涵,讓學生從文本內涵想開去,聯繫生活實際,走出課堂,走向生活。)

【板書設計】

19賣火柴的小女孩

(幻象) (原因)

1、火爐——冷

2、燒鵝——餓

賣火柴 擦亮火柴 3、聖誕樹——沒有歡樂 凍死街頭

(可憐) (渴望幸福) 4、5、奶奶——沒有幸福 (悲慘結局)

飛走

(珍 惜 美 好 生 活)

【自我評價】

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課堂上學生學習主動、興趣很濃,教學效果甚佳。最突出的地方主要有如兩點:

其一、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或是讓學生自讀感悟,或是讓分組合作探究,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受和多元反應,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二、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小女孩的悲慘遭遇,讀中體驗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裏的那些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悲慘命運,愛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不足之外;在引導學生總結寫法時,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充足,有少許學生對這一塊理解不透徹。

  點評

本節課,王長振老師是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點設計,有機地整合了三維目標。其優點主要表現在如下這些方面:

一是閲讀教學中,不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教學“擦火柴”這部分時,教師並未做分析,只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自讀感悟,討論交流。

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合作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情感的體驗,對文章思想的體會,老師讓學生或是自主、或是合作探究,張揚了學生個性,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是以讀為本。“讀” 是閲讀教學的重要手段、主要活動,本節課以“讀”貫穿始終。讀的形式多樣,如齊讀、自讀、小組賽讀。讓學生以讀促思,以讀促悟,以讀加深情感體驗,以讀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課堂教學設計。

為了提高廣大國小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同時也給廣大國小數學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能力的機會,由教育部西南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和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聯合組織了新課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大賽。北碚區的每個直屬學校和鎮教育中心均參加了此次大賽,並得到了廣大數學教師的踴躍參與,共收到181份教學設計。經過評委的認真評選,評出了一等獎35名,二等

將42名,三等獎59名。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快速閲讀,並能簡要地復故事。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裏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4、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並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藴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麼是“夢想”。

師:“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蹟都源於夢想,並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併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結:肯定學生的夢想,並激勵他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板書,完成課題)

3、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閲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把自己認為不好理解的段落認真讀一讀。

3、接讀課文,糾正字音。

4、重點理解以下詞語:

籌齊:籌集齊全。本課是指瑞恩籌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錢。

募捐:廣泛徵集捐款或物品。

顛簸:上下震盪。

羞澀:難為情,態度不自然。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着。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聲不吭:吭,出聲,説話。“一聲不吭”是指一直沉默不語,一句話也沒有説。

5、學生再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文通過記敍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裏傑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於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説一説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讀文交流,體會作者情感

1、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

想一想,瑞恩的夢想是什麼?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這些出乎意料之處你想到些什麼?從而深刻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指導學生抓住重點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出示非洲孩子的生活資料。(錄像、圖片及文字。)

3、引讀課文,嘗試回答上面的問題:

引讀課文,深入體會以下句子的含義。

⑴一聲不吭的瑞恩突然説:“那我來攢錢買鑽井機吧。”他的聲音很小,但很堅定,“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這段話與前面寫瑞恩在第一次捐錢時聽募捐項目的負責人説挖一口井得要2000塊錢時的表現形成了對比:那時的瑞恩還不知道2000塊錢是個多大的數目,他只是興奮地説:“那我再多幹些活掙更多的錢吧!”從“興奮”到“堅定”,一方面表現了瑞恩在短短的兩個月內,通過籌齊打井的2000塊錢,已經迅速地長大了,他現在已經清楚地認識到買鑽井機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瑞恩為了實現“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這一夢想的堅定態度是不可動搖的。

⑵是呀,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喝”這一夢想的實現,給安格魯的孩子們送去了關愛,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魯的村民們感激不盡;而安格魯村民們的表現,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無比的激動和幸福。作者在此點題,滿懷深情地闡發議論,以反問句抒發自己的情感,並引發讀者的思考──夢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

夢想的力量在課文中的體現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夢想不僅鼓動着他本人前進的風帆,激勵着他克服重重困難,堅定執著地為達到夢想的彼岸而奮鬥;同時也感動並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終使夢想成為現實;這個夢想的實現也使安格魯的村民們對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盡,從而增進了加非人民的友誼。這不就是夢想的力量嗎?

五、回讀全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並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題

1、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可以聯繫課文內容來談,還可以擴展開去,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昇華自己的思想認識。

如果你現在就是5000多名非洲孩子中的一位,你會對瑞恩説些什麼?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你以後應該怎樣做?

2、資料展示:

瑞恩·希裏傑克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2001年,在加拿大國際發展協會的幫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總督克拉克森頒發的國家榮譽勛章,10月,他作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這一切來自於他6歲時的一個小小的願望──為非洲兒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錢是靠他一個人做家務賺來的`。然後親戚、朋友、鄰居也加入進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心願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的成年人,幫助瑞恩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人們紛紛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會有七十多萬加元,已經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水資源論壇”,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説》欄目組邀請瑞恩和他的媽媽到中國做客。瑞恩和他的媽媽通過《實話實説》節目與中國廣大觀眾見面。在這次節目即將結束時,瑞恩説:“我要為取得乾淨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個年紀。”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第1課時 《 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在實踐中充分感知角,讓學生儘量放開手腳,思維真正“展翅高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指尖。孩子們動手實踐,操作參與這一教學設計適應了兒童好動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符合着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角的內涵,並利用語言描述出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問的嘗試題可以鼓勵他們找出規律和辦法,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感覺到知識的力量,擁有學習的快樂。

這一組嘗試題目既是對前面學習知識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有關角的表象知識的鞏固。嘗試教學中“學生討論”這一步,動員大家積極發言,説出他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悟”出道理,發現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從爭論中篩選信息,辨別真偽,分析對錯。既培養了學生數學的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積極參與的意識;既發展了學生思維,也發揮了學生間的相互作用。

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嘗試題,同時對“什麼是角”在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周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在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在各抒己見的發言中,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嘗試練習:

1.數數每個圖形中有幾個角:

2.動手利用小棒(2根)擺圖形,數數你擺的圖形中角的個數:

3.發展題:一張正方形的紙,用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每個人試着剪一剪:

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題是一個鋪墊,第二題讓學生利用擺一擺,數一數的實踐活動,既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又在動手操作中,創新精神得到了展現。

發展題的設計,體現了教學的全部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內容梯度,呈現了階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題。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數一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交流、切磋中迸發出了思維的火花。

課堂小結:這節課開始時,你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還有其他的問題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答,教師總結)

(三)教學效果評價

第2課時 《 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 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直角。

教學難點:掌握判斷直角和畫直角的方法。

(三)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含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間分配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活動角)這是什麼圖形?

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教師演示轉動成直角,問:你們見過這樣的角嗎?

這種角就是直角。通過舊知的複習引發學生認識直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1、 探索新知

(1)、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角?把你發現的這種角説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學生小組交流發現。

彙報發現。

(2)、教師板書畫一個直角。學生觀察教師畫的角。

(3)、你能製作一個直角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製作,做好後在小組內交流認識你製作的直角。

學生思考製作直角的方法並製作,在小組內交流認識直角。

(4)、教師指名彙報製作直角的方法。並根據學生的彙報決定是否介紹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摺,再沿着摺痕對摺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

(1)、你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説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學生彙報,並驗證方法:在我們的三角板上有一個是直角。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現在請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學生觀察三角板並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學生分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圍的角中哪些是直角。並彙報。

3、 畫直角

(1)、你還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幹什麼?

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然後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一個直角。畫好後給小組的同學説説你是怎樣畫的。

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畫法再畫出直角,交流畫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畫直角並説説畫法。

畫直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

通過對學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觀察,以及製作直角等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直角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直角的理解。讓學生判斷直角、畫直角等小組活動,學生進一步認識直角,會正確判斷直角。並通過複習角的畫法引發學生思考直角的畫法及得出畫法、正確畫直角。

三、學習效果測評1、 完成第41頁的做一做第1題。

你能找出我們身邊的直角嗎?找到並驗證後説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分小組尋找直角並交流。

2、 完成第41頁的做一做第2題。

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彙報並要求説出是怎樣畫的。

學生獨立畫直角並思考是如何畫的。並彙報説明畫法。

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畫直角等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直角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

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2.訓練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寓言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1、2

教學難點:3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趕驢人在驢子的脖子前掛一塊肉,驢子為了吃到那塊肉就不停往前跑,但是驢子始終也追不到那塊肥肉。

二.整體感知

1.範讀(關注字音、節奏)

2.自讀(注意讀準字音、節奏、圈畫疑難)

3.個別朗讀,同學互評

4.集體朗讀

三.合作探究

1.疑難字詞,小組交流,班級互助

2.根據幻燈解決重點詞句

3.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同時思考導致驢悲劇的原因有哪些。

預設:

(1)好事者(2)老虎

(3)驢本身(4)黔地

4.你認為哪個原因更重要(用自己的話概括)

預設:

(1)好事者帶來且無用;不帶,或帶而用,則不會出現此悲劇

(2)老虎要吃它,驢並未有侵犯虎之意,是虎主動入侵(直接原因)

(3)驢本身無能,僅一“鳴”、一“蹄”。(根本原因)

(4)黔地,沒有挖掘驢的價值

注:由預設2、3理清結構,解讀課文

①虎對驢的態度前後有何變化(看圖找出文中相對應的句子,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畫面深層挖掘虎的心理)

以為神——莫相知——以為且噬己——覺無異能——終不敢搏——技止此

畏---疑---恐---不奇---怕---喜(結合畫面,試背課文)

②面對兇悍的老虎,驢有何反應

“鳴”“蹄”(成語:黔驢技窮黔驢之技)

③觀看flash影片《黔驢技窮》,概括虎、驢的形象

驢:軟弱無能狂妄自大遲鈍麻木愚蠢虛榮

貌似強大外強中乾

虎:勇敢大膽謹慎小心觀察仔細狡猾敏捷

小結:好事者與老虎包括黔地,作為外因在這場悲劇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根本原因在驢自己.文章標題是《黔之驢》,但着力多的卻是虎,是否偏題,標題可否改為“黔之虎”(學生討論)

以虎襯驢

5.作者為何要塑造驢的形象,通過什麼方法來塑造,目的又何在。(作者、背景、體裁)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説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文學家。和韓癒合稱為“韓柳”,被譽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作品多為揭露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殘暴兇殘,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

背景:《黔之驢》是柳宗元被貶官時所作的《三戒》中的一則。《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作者認為這三則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為戒,故稱“三戒”。作品諷刺了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

6.有人説,“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雖很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作者除了諷刺那些徒有外表、實質虛弱無能的人以外,還給我們怎樣的啟發?

(1)貌似強大的東西並不可怕,只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一點能戰勝它。

(2)透過現象看本質

(3)知己知彼

(4)不虛榮買弄

(5)正確估計對手

(6)堅持,不放棄

四.拓展:

1.一場驢虎之爭以驢死虎口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虎家族正在為它們的英雄召開慶功會,驢家族卻在沉痛哀悼他們的不幸同伴,請你代表虎家族寫一份賀詞,代表驢家族寫一份悼詞。

2.柳宗元在這則寓言中塑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蠢驢”形象,其實驢也很無辜,請你改編《黔之驢》,為驢平反,重塑驢的形象。

3.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新的發現,新的疑問、新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