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通用9篇)

校園1.13W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通用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通用9篇)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1

今天上午我回看了央視的一檔文化欄目《典籍裏的中國》,本期選取的典籍是《尚書》。《尚書》被譽為政書之祖史書之祖,的確堪稱典籍。這個節目採用了讓現代讀書人穿越的方式,實現了現代人與西漢時《尚書》護書人講書人伏生對話,以此來詮釋《尚書》裏邊的經典要義。其中有兩個主要場景,一個是通過王維的畫作《伏生授經圖》,引出項羽放火燒咸陽,使得許多珍貴的書籍被焚燬,伏生把《尚書》藏在牆內,若干年後已經有部分竹簡被毀導致內容散佚,又恰幸漢文帝重視文化,派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要義,也為《尚書》的流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話説回來,《尚書》何以會成為經典?最主要是思想上意義深遠。比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就是最早提出的民本思想,它與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相同的,都在強調人民在一個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主旨的表現是通過對《尚書》裏邊的《牧誓》演繹詮釋的。商周之間的“牧野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其中突出了以民為本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另一個內容的展示是《禹貢》,這個故事是通過大禹治水來告訴後人劃分九州的史實及意義。那是我們中國最初的疆域劃分,在此基礎上,我們中國經歷了千年的疆域演變,分分合合之後形成了統一的大中國。

這個節目最大的意義是通過對典籍的詮釋,來告訴今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沉澱出的民族精神。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也覺得,觀賞這樣純文化節目的觀眾還很有限,畢竟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理解是極不到位的。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對《尚書》進行獨立閲讀的人,恐怕在學歷上至少要高中學歷,能夠理解精髓就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知識分子甚至專家教授了,所以《典籍裏的中國》能夠像《百家講壇》那樣,使歷史文學在一個節目裏獲得普及和推廣,這是比較有意義的。尤其在娛樂氾濫的今天,我還是比較希望主流媒體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節目,努力扭轉一下青少年過於關注娛樂八卦的不良形勢。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2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通過本次看《典籍裏的中國》最後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衝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佈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後,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倖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聖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於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麼是理,什麼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後繼續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裏。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為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為他是聖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為,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後把這些經歷説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説出來,以教化眾人為己任,最終才得以成聖賢。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3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説:“這一期的《典籍裏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説”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説:“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國小學生李子炫説:“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説:“朋友圈被《典籍裏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4

農曆牛年大年七年級晚黃金檔,《典籍裏的中國》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亮相,就以強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成為現象級爆款,也成功為文化節目樹立起了新的標杆。

3月7日晚8點檔,《典籍裏的中國》第二期在央視綜合頻道與觀眾再續“經典之約”,聚焦中國首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致敬“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話。節目中,相隔300餘年的袁隆平與宋應星透過一粒種子,找到了屬於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

典籍——

“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節目由“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帶領觀眾遊歷於時間的長河。他從1961年湖南安江農業學校的一片試驗田裏啟程,遇見立志讓“稻子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每個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涼”的袁隆平,而後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萬曆年間的江西稻田,拜訪同樣為了“五穀豐登,物阜民康”的樸素夢想跋涉不止的宋應星。

這期節目,在戲劇呈現上橫跨宋應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時期,以他和哥哥宋應昇、友人涂紹煃的珍貴情誼貫穿始終,講述宋應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屢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們的支持與鼓勵,把多年走訪大江南北瞭解到的生產方式和工農技術都記載下來,最後寫出《天工開物》。

此外,舞台對《乃粒》《舟車》《乃服》《佳兵》等卷所涉及的明代社會生活、生產景象都做了細膩的呈現。《天工開物》的序言中,寫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話——“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六次科考落榜的失意裏,宋應星沒有被打倒,他在數次趕考奔波的所見所聞中,認識到工農業生產的巨大價值。於是他選擇迴歸自然,走出了一條與當時的讀書人不同追求的路。

穿越——

宋應星和袁隆平“握手”

你能想象宋應星和袁隆平“握手”嗎?跨越多個朝代、發起“古今互穿”模式的第一期節目《尚書》,已然讓《典籍裏的中國》成為觀眾眼中的“穿越高手”。

在《天工開物》這一期裏,老年宋應星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帶領下,感受300多年後的“天工開物”:他昔日從江西到京城(北京)得花上半年的趕考路,如今坐上中國製造的高鐵僅需3個時辰左右,若是坐上中國人自己造的C919飛機,則只要一個多時辰就到了;當聽説後世造的大火箭“長征”號可以把月球車載到月亮上,“奮鬥者”號深潛器可潛入大海萬米之深,尤其是在袁隆平院士的稻田裏看到他心心念唸的“乃粒”,他既驚訝又欣慰地連呼了不起:“太好了,天下人衣食富足,我無憾了!”

嘗試——

典籍“知識堅果”

全新亮相的《典籍裏的中國》,將博大精深的厚重典籍作為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樑,着力從這些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入手,在鈎深致遠的求索之中,讓年輕人和全世界瞭解“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以及“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天工開物》全書共18卷,123幅圖,初版距今已有近400年。其中,不論是百姓汲水舂米的日常工具,還是製取海鹽、鍊鐵紡織的精巧技術,字裏行間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科學態度,迸發着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做客本期節目,在訪談現場為觀眾精煉講解《天工開物》的意義和內涵。他們從神農氏、后稷、宋應星講到袁隆平、屠呦呦等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追夢人,從《天工開物》論及先秦時期的《考工記》、東漢科學家張衡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宋代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

《典籍裏的中國》讓人們看到,科學精神、創新基因一直以來都刻在我們中華民族的骨子裏,繼往開來,傳承不息。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5

“中華文化五千年,煌煌鉅著隨處見,春秋戰國有孔孟,百花爭鳴巨人間,漢賦唐詩廣流傳,宋詞元曲非等閒,明清小説人知曉,現代文藝領風騷!”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寫照。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缺不甚瞭解,文化的傳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裏的中國》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出色的選角,獨特的演繹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時,給予我們以文化的滋養。在第一期,節目以古今對話、時空轉換的方式,讓《尚書》這部傳統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

從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個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過家門而不入。卻不知他還劃定了九州。

從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紂建立夏朝,卻不知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不知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從前我只知道中國是中國,卻不知“中國”這個詞是從《尚書》中來,不知伏生一生護書傳書,以不負先人。

在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華夏為何一體?”“自古就是一體。”我不禁淚目,是啊,華夏自古就是一體。中國的大地和中華民族的靈魂早已緊密的結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來的模樣,而有着歷史的意藴和先人的足跡。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對於“根”的追尋都不會改變,它們牢牢地刻印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中,不會改變。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鑑今。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這個節目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使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使典籍人人可讀,使每一個人都能知道,瞭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圇吞棗。

“傳統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做到像屈原所説的那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

文學的力量與美真實存在,尤其是在偉大的作品裏。

中國古典文學中,《楚辭》比肩《詩經》,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它就像是童年時期一個神祕而瑰麗的夢,不僅深刻影響後世的文學創作,甚至潛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國人務實下的那份鮮為人知的浪漫。

梁啟超先生曾高度評價:“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荼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其中收錄了屈原的《離騷》《天問》《九章》等經典篇章。今晚,典籍裏的中國將演繹《楚辭》中的名篇,展現屈原心繫家國、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華民族綿延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離騷》,或“天問一號”的名稱緣起之作《天問》,但相信在看完本期節目後,大家一定會記住《楚辭》中另一首不朽的詩篇《橘頌》。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頌》開創了詩歌詠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頌橘樹,實際是詩人對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於荊楚之地的撒貝寧,自稱是屈原的“小同鄉”。這次拜訪,撒貝寧特地帶了一箱來自屈原故鄉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淚流滿面。

跨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屈原的熱淚為何而流?假如親見“天問一號”,屈原又會發出怎樣的感慨?本期節目將再度上演一場動人的相遇,既在對話中感悟屈原為何叩問天道,又帶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國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詩寫進宇宙,並一代代地延續他“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手法拉近觀眾和歷史的距離?《典籍裏的中國》自開播以來,不斷髮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應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黃子孫向正史之祖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嚐盡孔門師生温情等動人場景。

為了“小同鄉”撒貝寧能夠給屈原送上兩千多年後的“故鄉之味”,節目組與湖北秭歸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求證了秭歸柑橘的歷史。當地不遠千里郵寄來秭歸柑橘,在錄製當天及時送達北京。每一顆柑橘裏都滿載着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濃濃“鄉情”,也讓舞台呈現更具真實性和代入感。

本期節目戲劇環節將以柑橘的意象串聯始終,由王洛勇飾演屈原,湯鎮業飾演楚懷王,故事貫穿了屈原與楚懷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後促成合縱伐秦、後因遭貴族讒言離間被兩次流放的一生。

開場戲劇中,屈原一嘗撒貝寧帶來的家鄉特產,讚不絕口:“好像比我小時候吃的更甜!”幾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對往事的回憶。他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那時的他們,就像是並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最終一個客死於秦,一個自沉汨羅。

節目數次呈現屈原吃着柑橘、雙眼含淚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懷王穿越生死、互道遺憾。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連皮都吞下去了,眼淚則像開了閥門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寧看得熱淚盈眶,她注意到,現場從嘉賓到觀眾,幾乎都在擦眼淚。酈波特別感動:“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種情感的隱喻,也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

這段飽含人生況味的重頭戲,再現“一遍就過”的高能演技。被問及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説:“屈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勸楚懷王留在楚國,我在那個瞬間,發現橘子和橘子皮是一體的,和兩人童年時代的友誼是一體的。就是有那麼一個瞬間,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給了這個人物。”撒貝寧非常敬佩王老師:“這就是無法設計的戲,是那一瞬間的爆發,你把橘子皮塞到嘴裏的時候,所有的情感濃烈到了極致!”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劉國忠分析道:“屈原出生於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家庭,可能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頌》一篇中,以他生長之地盛產的橘子來做自我比喻,表達了他早年即有的遠大志向。”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這幾句詩在節目中數次出現,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樹,這些橘樹生來就適應南方,稟受天命,不離故土。可以説,《橘頌》之於屈原,是從他的生命中萌發出的一篇詩歌。對家國的熱愛,伴隨着他的成長。他立志要輔佐楚懷王,做一個賢能之士,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從《天問》到《離騷》

飄逸的浪漫,有着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湧不息的中華千年文脈中,《楚辭》作為中國首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和《詩經》一起奠定了中國詩歌發展的基礎。它的一歌一詠、浪漫綺麗,深遠影響着兩千年來的詩詞歌賦,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歷史,唐代詩人李白延續了《楚辭》浪漫飄逸的風格,鑄就了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自兒時起就特別喜歡《楚辭》,並用一生踐行“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後人留下來“天眼”這雙繼續尋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裏的中國》將讓老年屈原在“歲月長河”裏遇見編訂《楚辭》的西漢文學家劉向、承襲《楚辭》浪漫主義筆法的“詩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東,並特別為屈原和南仁東打造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天問”。他們的成年時代和幼年時代一問一答,交錯呼應,最後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心靈宣言中,正式開啟《楚辭》的識讀之旅。

“楚辭”本義泛指楚地歌辭,後來專稱以楚國屈原的騷體作品為核心的一種新詩體。據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介紹:“《楚辭》大多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用充滿浪漫主義的風格來詠物敍事,而且強調民生關懷和個人修養。”

浪漫的《楚辭》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為精煉有力地詮釋《楚辭》的精髓,節目將重點聚焦《離騷》《天問》和《橘頌》,力圖透過其華麗而飄逸的外表,引領觀眾感受它滾燙而堅毅的內核。

説到《離騷》,許多觀眾可能“又愛又恨”,其想象之豐富、情感之真摯,燦爍古今,同時又因為相對拗口、生僻字多,實在難以記誦。屈原在《離騷》中提到了華夏民族的諸多先賢,並把心中的理想説予他們。為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離騷》,節目重點打造了兩幕場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羅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對話;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賢的傾心交流,道出《楚辭》的創作緣起及深刻內涵。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7

今天很有幸觀看了《典籍裏的中國》這套文化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裏,讓我更好地瞭解到了中國的典籍《尚書》。以前在學生時代就聽説過這部經典,説實話自己對裏面的內容知之甚少。今天這檔節目讓我這個普通人更好地瞭解了一些經典知識和故事。

節目通過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我看到了兩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樣用生命守護《尚書》的。伏生護書,傳書的故事讓我感動的流淚了。這一幕讓我感受到了古人對經典的守護與傳承的精神是多麼的可貴。

這種視書如生命,守書傳書的故事在激勵着每一箇中國人。正是這種精神,才使我們這些普通人也有機會讀懂,感悟經典裏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經典裏只有短短几句話,裏面藴含着的智慧卻是震撼的。戲劇演員們的精彩演繹,讓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來了,感人的畫面更易讓人體會其中的智慧。《禹貢》讓我看到禹劃九州,華夏九州第一次讓我能誦出。分別是:冀州,兗州,揚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荊州。

《牧野宣誓》中的稱爾戈,比爾幹,立爾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話卻藴含着治政理國的大智慧。戲劇演員們通過故事的演繹讓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書》被稱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構建了華夏文明最早的知識體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讀。

我們都知道典籍不易讀懂,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這種創新使典籍人人可讀,真正做到了文化的傳承。節目中主持人穿越歷史,以拜見伏生為主線,講述了尚書幾經波折最後被保存下來,而且還薪火相傳的故事。這也展現了中華文明的聲聲不息。這樣的節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會作為鐵桿粉絲繼續關注下去,因為學習經典可以追本溯源,繼往開來。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着電視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裏的中國》。這是大年七年級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説,節目的進程很有新意,採用多舞台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敍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裏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觀看《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9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個節目,名叫《典籍裏的中國》。這個節目讓我看得眼淚直下,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古人的詩詞和精神都讓我刮目相看呀!

有個兩千多年以後的讀書人,帶着我們回到兩千多年前去,遇見護《書》人--伏勝先生。讀書人過來請教伏勝《書》好在哪兒?伏勝首先講了“禹貢”就是關於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水,還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廣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跡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來的,古人稱大禹的足跡為“禹跡”。

講完“禹貢”之後就開始講他護《書》的經歷了。伏勝壯年時,曾經是秦國的博士,天下的《書》大都被毀了。伏勝,只知道國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國家藏的《書》化為灰燼,伏勝把《書》看成一條活的生命,伏勝與他的妻子和兒女為了逃避兵火,帶上了一車的《書》,坐馬車出咸陽回山東老家。伏勝在中途遭遇兵劫,伏勝的兒子愛護《書》,以命相搏,被亂兵殺害了,伏勝的妻女顛沛流離。後來,伏勝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兒因險凍死和餓死。為了取暖他們可以燒掉一車箱《書》,但伏勝的妻子寧死也拒絕燒掉一車《書》。伏勝的妻子説:“這一車的書,是愛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勝的妻子捱餓受冷已經氣衰力竭,伏勝的妻子知道這一車《書》,如愛子的性命,已經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貴重了。伏勝回到家鄉,剛好家鄉也遭遇兵火,伏勝只好將《書》藏於故宅牆內外出避難。伏勝無時無刻掛念着家中藏的《書》,伏勝當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園,鑿開牆壁發現書簡多已朽毀,完整的篇目僅餘二十八篇了。之後伏勝要晁掌故把《書》給帶回都城,流傳天下,之後讀書人帶伏勝到現代的圖書館,古人叫藏書祕府。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而《尚書》的光芒之閃耀至今,無論孔子活伏勝,都是用生命去延續和守護這盞燈的人,酌古至今,學史明智,豐富而珍貴的典籍,值得沒一箇中年國人去品讀,也應該與世界分享,讓我們從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