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

校園8.25K

一段難忘的社會實踐結束了,這段時間裏有進步,也有不足,一定有不少東西可以寫進實踐報告的吧。那麼實踐報告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1

不知不覺中,我已經步入了大三的行列,同時也進入了一個必須考慮將來發展的階段

由於美國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引發全球經濟危機,許多公司收縮開支,壓低成本,而當中人力成本便成為了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於是今年的大學生找工作似乎變的比往年難。畢業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及畢業後的出路選擇都隨着這次危機重新進行了“洗牌”。那麼,作為日語專業的學生又面臨着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針對我自身的性格與特點,我選擇畢業後直接就業或考公務員,從兩方面打算,相對側重就業。在寒假,我訪問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就關於目前畢業生最現實最關心的就業問題請教這個公司。他們認為金融危機確實對畢業生的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於像我這樣的大三學生,以後面臨的挑戰更艱難了,我們畢業後,將與因金融危機影響而遲遲沒有就業的大學生,研究生,一些技能學校的學生以及與我們同時畢業的大學生競爭,無疑,任務更加艱鉅了。許多畢業生為了求得一份工作,不得不放棄自己所學的專業,另闢新路。還有,及時瞭解社會市場需求,切合自身條件尤為重要,很多大學生就忽視了這一點,眼高手低,這也是影響就業的一個方面。當然他們也説,在求職中,簡歷的製作也同樣重要,千篇一律的簡歷吸引不了用人單位的眼球,我們要在加強自身內在素質的同時,也要注意外部包裝同樣重要。我們要別具風格,體現自己的特色,還有,面試時也很重要,要大方得體,給用人單位一個穩重踏實得好印象,尤其我們日語專業,更加應該注意禮儀問題。

我查了一下近幾年的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問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下降。隨着高校擴招的學生的增多,畢業的大學生就業壓力逐漸增大,由於今後幾年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會有大的變化,可以預計,大學生就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優勝劣汰,雖然有好多學生憑藉自身優越的條件找到了好工作,但同時,就業率也下降了好多。還有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從地區看,北京、上海等東部發達地區需求較旺,需求總量大於當地的生源數。中西部不少省區雖然有較大的用人需求,面臨的問題是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現了“有地方沒人去,有人沒地方去”的現象。在一些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當前就業崗位相當有限,難以吸納本地畢業生。從專業看,一些緊缺專業如計算機、通訊、電子、土建、自動化、機械、醫藥和師範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而一些長線專業如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科類的畢業生需求較少。

因此,近年來又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畢業漂族”,這個羣體主要是由複習考研者,邊看邊幹者以及就業困難的大學生組成的。這三類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第一類人有明確的目標,他們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勵,如無大的變故,屬於相對穩定的羣體。第二類人雖然邊看邊幹,但能逐步融入市場,適應市場就業。但第三類人市場就業能力相對不強,心理較脆弱,而其數量在今後還會成倍增加,需要特別關注。

為了進一步瞭解就業趨勢,我又訪問了一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學生,她起初的打算並不是考研,而是準備畢業後直接就業,可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剩餘的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比以往更多,面對這麼大的競爭,求職之路更加坎坷,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目前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和就業服務體系不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主要由學校、人才市場舉辦招聘會等比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獲得信息,與需求方見面,信息渠道比較窄,成交率比較低。所以即使每天都在投簡歷和麪試等待中度過,可是現實的殘酷,讓她一次又一次的放棄或失敗,最終選擇考研,好緩解一下就業的壓力,再者,讀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為以後的更好就業打下基礎。

還有就是,現在的畢業大學生,沒有把自己定位好,大多都心高氣盛,因此導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結果,盲目追求熱門的工作和待遇高的工作,最終會讓自己更失望。適合自己的發展,能學到東西才是第一位的考慮因素!等到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待遇自然會好起來的。即使沒學歷可能只是暫時沒有了做白領的敲門磚,並不代表就沒有前途,學好一門技術,憑本事吃飯,日子過得並不比白領差啊!

總結一下,我認為要了解自己的綜合實力,然後再注意社會與市場的需求,才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畢業後找工作,首先考慮自己喜歡什麼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揮自己最大的熱忱,提高工作效率。接着,要考慮自己能做什麼,要切合自身的條件,客觀的考慮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勝任社會上的具體崗位。最關鍵的就是市場的需求。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對應的崗位需求是大不一樣的,瞭解社會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徑,就是經常翻閲當地主流權威的招聘報紙或是瀏覽當地比較著名的人才招聘網站,另外千萬不要一直待在家裏面找工作,多跑跑每週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現場交流會,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除了能瞭解崗位需求之外,還有在現場與用人單位直接面對面的交流和接觸,對於瞭解各個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試、溝通等經驗是非常有幫助的!理想與現實是有很大區別的,在複雜激烈的競爭中,我們要認真的考慮,才能在職場競爭中取得成功。

在如此的競爭壓力下,我們商務日語專業的學生又將何去何從,如何對待這嚴峻的形式?當初我選這個專業不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日語,還因為日語專業的就業率相對較高。隨着經濟全球化得發展,以及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與潛在的巨大市場的吸引,日本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向中國市場進攻,在我國,日企的數量不斷增多,尤其是長三角地帶,日企增多,所吸納的勞動力自然也增多了,對於日語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而日語專業的學生也有了更好更多的選擇。

當然,僅僅會日語是不夠的,如果應聘高級崗位,還需具備多方面素質。人們普遍認為,日資企業的工資要低於歐美企業,事實並非如此。創價曾對日資企業薪酬進行過不完全調查,發現日語專業的學生起薪一般為3000元左右,高於其它語種的學生。而且這種差距會隨着工作時間的增長而拉大,最小差距也在千元以上。上海市中小企業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舉辦的日資企業人才招聘專場傳出信息,能上機能操作、可用日語流利對話交流的“能説會做派”最受日資企業的青睞。以往通過日語二級就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如今,日語一級加上一門專業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下處於優勢。同時要有日本企業特別重視做事勤奮、為人謹慎、講究儀表、懂得禮貌等優點的人才。

還有一個對我們日語專業的學生有利的消息就是,近幾年來,中日經濟關係又出現了一些重大變化。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中日經濟關係已由日本主導型向相互依存型轉化。由於日企的高級管理層大多為日本人,因此非常需要精通日語的人才來充實一般管理層及輔助性管理工作。再加上中外企業對日業務,日語人才需求龐大。

當然好的外部條件自然有相應的高要求。現在企業都青睞高素質複合性的人才,也就是,我們不只要會流利的日語,還要有其他的一些技能,現在單一型的人才已經不再具有優勢,所以,作為日語專業的學生,要想在以後的競爭中脱穎而出,我們就要努力學好自身專業知識,運用已掌握的日語知識去閲讀理解日語原着,瞭解日語的表達習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增強對日本社會文化內涵的瞭解。另外通過口語角、演講比賽、與留學生交流等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日語水平,當然,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利用課餘時間,時刻注意市場的需求動向,瞭解行情,多閲讀學習一些相關方面的書籍,擴充自己的知識量,在時間相對充裕的條件下,學習掌握一下其他方面的技能,比如計算機,會計等方面,以適應複合型人才的發展需要。

總之,在危機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我們面臨重重挑戰,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讓我們去勇敢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吧。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2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20xx年,在21世紀的這第十個年頭裏,21歲的我們已經要正面“就業”這個聽起來嚴肅而凝重的問題。還記得懷着對大學的憧憬,對青春的熱情在大學入學前寫下的“學業生涯規劃”。一字之差,卻是多大的不同!如果説前面20年的努力都是在打基礎,那麼工程開始的那一天已迫在眼前。

就業形勢總是那麼的不容樂觀,即使是依然身在校園的我們,也似乎能在空氣中嗅到那充滿壓力的氣息。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來襲,各國各大企業都紛紛裁員破產,渲染出的就業困難、就業低迷氛圍,也更讓我們這些“準應屆畢業生”的心理忐忑不已——當我們跨出校園的那一天真的能夠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嗎?這麼多年的寒窗苦讀又是否能物有所值,成功把自己推銷出去呢?中國的傳統觀念裏,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宣揚的是“幹一行,愛一行”的無私奉獻。當然我並不是否認愛崗敬業是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但是從更加科學的角度來説,實現人員與崗位的完美搭配,才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所在吧!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自己針對自己設計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

“職業生涯規劃”,聽起來真的是很高深的詞彙,但是我想比起一份辭藻華麗慷慨激昂的專業報告來講,還是從更實際的角度出發,寫出一份更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指南更適合現在彷徨而無助的我們吧!以下是我在參考的一些資料以後對自己的未來進行的規劃。

找準定位

如果説找工作是一場博弈,那麼“知己知彼”無疑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我是誰?我擁有什麼?我想得到的又是什麼?

關於我:現在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日語專業大三學生,擁有的證書也是基本的英語四六級證書和日語二級證書,實踐經驗更是相當貧乏的,應該是個最普通的大學生。在性格方面,我認為自己的性格是屬於較開朗和親切的,做事的耐心和毅力也還可以,但是在關鍵時候缺乏一些決斷力,會過於在乎別人的意見。在做事情的時候,比較強調規劃和細節,偏向準備充分,未雨綢繆。脾氣比較好,雖然感情較為細膩,易受外界影響,但是自我調節能力不錯。

關於我可以利用的資源:

家人: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雖然不能夠給我提供特殊途徑的就業機會,但是他們有各種保障還可以使他們可以安度晚年,所以我可以放心的做一些我想做的事,而且他們都很支持我,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和安慰。

朋友:我的朋友大多和我一樣都是學生,處在人生奮鬥和拼搏的時刻雖然他們不能給我帶來物質的幫助,但可以給我很多精神的鼓勵,以後的路上我們也還可以互相幫助。

地域: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型城市,但一些資源的開發還發展的不錯,目前整個城市正處在上升期。隨着加工型企業及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內陸遷移的趨勢,會需要一定的人才,這也是一種潛在的資源。

關於我的價值理念和人生準則:

這點上,我的觀點十分明確,概括來説——我覺得不管站在人生和社會的何種位置,一個人的良知,他的善良和正直,既是人生的底線,也是他生存的全部價值。所以以後無論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如何掙扎,也不要忘記自己的良知,要記得善良和正直。

關於我所期望的理想職業:

1、教育工作者。受到父母的影響,我一直對教育事業還有一種特殊的情節,雖然本科學習的專業是日語,但是研究生打算跨專業報考教育專業,當然如果能從事和日語有關的教育工作就更好了。這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工作,也較為適合我的性格。

2、進入日資企業。現在的日企數量雖然很多,但是競爭壓力卻也不小,作為一名普通的畢業生,在日企找到合適的崗位還是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所以算是難度較大,期待值較高的理想職業。

知己知彼

對於我理想中的兩項職業,我也針對性得做了一些瞭解和調查。

教育:教育業從業者必須擁有教師資格證,其次至少擁有碩士文憑這是硬件。同時,必須自身的學術水平和道德修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再者,如果要作為一名日語教育者,作為基本日語的知識及水平也需要達到一定的高度。

日企:在日資企業的招聘廣告中,"日語能力1級"或"日語能力2級以上"是最為常見的語言要求。然而,手持日語二級甚至一級證書者並非就能滿足日企所需。HR説:實際上,具有語言和專業雙重背景的人才最受日企歡迎。拿日企裏生產調度一職來説,希望從事這個職位的人能夠既懂日語,又對技術工藝和生產管理有所瞭解,而且要八面玲瓏,會和人打交道。因此,技術過關,又有語言能力的高級人才成為目前日企的稀缺品。

其次,日語口語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由於在工作中,和日籍同事的交流必不可少,內部狠毒資料和文件也是日語書寫的。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對日商務的基本禮儀等基本能力。

腳踏實地

由於我決定要跨專業考研,所以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準備。必須集中精力看專業課的書籍,當然是在保證自己的本科學業的基礎上。

1、我需要列出一個詳細的計劃表,按時作息,改變自己懶惰的壞習慣。只有持之以恆,堅持到底,才有可能取得考研的勝利。

2、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是必須的。希望自己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課上和課餘時間,紮實掌握專業知識,與此同時還要多看新聞,多關注國計民生,開闊自己的視野,形成自己的觀點,也要注意積極關注就業信息。

3、繼續為大學裏該拿下的證書而努力,如日語能力一級證書。同時也要加強自己一些具體能力的鍛鍊。比如計算機操作能力,不能一上網就是玩遊戲聊天;還有,多練習日語的聽力和口語

4、堅定自己的信念,提高自己的修養。保持平穩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勇敢承受壓力並積極轉化為動力。

結語

雖然我列出了這些規劃,但是其實每一項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們需要的是我從今天開始紮紮實實的努力。儘管看起來很難,還有很多是從來沒有經歷過,需要自己慢慢去摸索的。但是,現在我們還年輕,多吃點苦不算什麼,總要試着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拼搏看看,才不會覺得人生有所遺憾。

在青春的這個階段,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就是玩命。你必須對自己殘酷一點,別人才會對你好一點,社會才會給你多一點機會和肯定。員我們都能夠珍惜時光,好好拼搏,收穫自己生命中的光榮和夢想。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3

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社會,是一個以競爭為主旋律的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而競爭的主題正是“知識”、是“人才”。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不得不時刻做好準備掌握這種難得的機遇並迎接這種殘酷的挑戰。因此,職業生涯規劃便理所當然地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為了充實有意義地走過四年的大學生活,用堅定、自信和執着的追求代替茫然、恐懼和無知。我想,只有明確自己的職業理想併為之不懈的努力,當我們走出校園踏入社會的時候才會有立足之地。因此,我決定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有準備、有目標、有方向的大學生,系統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自己的人生藍圖。我相信,有了規劃和目標才會有勝利在握的喜悦。

美國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引發全球經濟危機,許多公司收縮開支,壓低成本,而當中人力成本便成為了不得不考慮的因素,於是今年的大學生找工作似乎變的比往年難。畢業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及畢業後的出路選擇都隨着這次危機重新進行了“洗牌”。近年來炙手可熱的日語專業畢業生又面臨着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呢?

普通日語專業畢業的求職者就業壓力大,日資企業卻呼喊人才難覓,此類現狀的對比表明加強語言和專業化能力的運用乃是當下的“剛性需求”。以往通過日語二級就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而如今,日語一級加上一門專業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下處於優勢,日語+祕書、日語+會計、日語+計算機等複合型人才倍受企業青睞。據這幾年的企業招聘信息反饋,日資企業不僅僅需要從事翻譯工作的日語人才,更需要了解市場行情,有一定英語能力,能用流利的商務日語接待客户,商務談判的一職多能的複合型日語人才。由此可見,現在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單一型”的日語人才,而是實用型﹑技能型的複合型日語人才。不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是通過學習語言而掌握一門甚至幾門技術,這樣才能適應人才市場的新需求。除了課堂的專業學習,課餘的多渠道廣泛學習和努力實踐十分必要。有過工作經歷的同學更應考慮如何結合專業學習,最大程度發揮以往的工作經驗。

那麼,應對挑戰我們又有哪些競爭優勢呢?其實在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我們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嚴格訓練早已掌握了正確的日語語音語調,學習了詞彙、句型和語法知識,同時接受了聽説讀寫方面的基礎訓練;通過外教授課等方式達到了自然、流利的會話水平。而在日語專業高年級階段,專業技能課程讓我們培養了運用已掌握的日語知識去閲讀理解日語原着,瞭解日語的表達習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增強對日本社會文化內涵的瞭解。另外口語角、演講比賽等實踐活動,讓大家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外語水平,總結出學與用的差距,在鍛鍊中不斷鞏固、提高。實踐型教學已經讓我係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迎難而上是每一位畢業生投身就業洪流時亟需思量的問題。

危機不僅代表着危險,危機也代表着機遇和創新。危機讓我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危機讓我們提前為將來做好準備。危機中的就業之旅將更艱辛,但危機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等待着同學們去挑戰——不過機會永遠給予有準備的人。社會終究是要發展的,危機也只是暫時的。超越自我、戰勝危機之後就是更光明的前途。

至於個人規劃就是:好好學習,然後認真積極就業!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4

還有一年半就畢業了,回想着已經晃晃悠悠過去的兩年半,似乎必須做一份畢業規劃。曾經迷惘着是否要考研,且放下考研準備過程很枯燥很累,光提女生考研就有不少現實問題。我又是比較普通的那類任人,所以比較容易考慮這些問題。比較狹隘地説,

第一,女生在選擇報考方面缺乏更現實合理的考慮。

多數在校女大學生的知識面相對較窄,信息比較閉塞,對於經濟和社會政治等方面的關注大大少於男性,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容易受非理性思維的限制。這樣一來,就很難客觀地看待就業形勢和自身現實條件,容易做出考慮不周的決定。

第二,女性的角色意識和性別特點,使得女生在考研方面受到很大的制約。

在研究生的報考範圍上,女生的選擇性小於男生,多數女生願意選擇偏向於人文性的方向,對於純理工類或者是研究性較強的專業容易望而卻步,這就導致女生的選擇範圍變小,無形中增加了考試壓力。

第三,女研究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一般來説,如果是本科畢業後直接讀碩士,那麼畢業時大部分學生的年齡在26、27歲左右。女研究生畢業時均已超過婚育年齡,多數人會選擇在畢業後結婚、生子。這樣一來,在女性剛剛工作的兩三年內,女性需要很大的精力照顧家庭、撫育幼兒。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較為深厚,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女性負責照顧培養下一代,從懷孕到幼兒出生,再到三四歲可以入托這四五年的時間,女性的體力和精力都將受到很大的挑戰,勢必會影響工作的投入程度。在綜合考慮用人成本後,更多的單位更喜歡招聘男生也就不足為奇了。並不是説重男輕女,而是更喜歡把自己放到普通人的處境中去考慮,我看自己的性格,不是很自信,所以不喜歡的事情不太願意勉強去做。我覺得有時候一直看書,自己就被束縛得很嚴重,不喜歡沉悶的生活。本來人生都是有長度的,不願意為了人們所説的那種“深度”去強迫自己。在我想來,有些時候人必須活的輕鬆一些。

輕鬆一些不是説放鬆自己沒有尺度,我暫時決定畢業後去工作。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式整體嚴峻,根據學校要求進行調查顯示,32.79%的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來自於親友介紹或是學校推薦;31.15%的畢業生在招聘會上找到第一份工作;通過學校發佈的就業信息找到第一份工作的畢業生佔13.93%;通過招聘報紙和招聘網站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分別佔9.02%和9.84%;而通過自己創業的只佔到3.28%。通過這些數字我們可以明瞭的瞭解到,畢業生的第一分工作絕大多數是依靠家人、學校和招聘會。43.8%的畢業生在畢業前就找到了工作;需要一個月的佔16.3%;需要1—3個月和3—6個月的畢業生分別佔12.4%和14.05%;需要6個月以上的時間則佔13.32%。大多數的學校在畢業前都會給畢業生留出近一年的時間進行實習。所以我覺得我們以後可以好好的利用這個機會掌握專業的實際技能,給用人單位留下好的印象。有很多畢業生都是通過這種實習和用人單位簽下的合同書。初步打算今年暑假留校找點跟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哪怕無關也做着試試看。有時候要有開闊的視野,不要簡單將自己囿於專業中;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要能吃苦,任何職業都要努力付出才能獲得成功;要務實,善於積累實踐經驗。

現在我距離實習的時間不多了,不管以前已經過去的怎麼樣,必須讓自己剩下來的大學生生活更加充裕。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平時,無非常特殊情況絕不遲到、請假,更不準曠課,保證好學習聽講時間及學習質量。除去上課時間,應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除去必要適可的身體鍛鍊、娛樂活動及休閒時間外,均應安心、踏實、專注地攻讀專業書籍及其它類別的實用書籍。學習時應注意預習、聽講、複習、綜合分析對比聯繫,以及所用時間比例。知識積累不僅應做到廣、博,更應做到專、精。劃定好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於其具體實施並取得成效。這一點時刻都不能被忘記。任何目標,只説不做到頭來都只會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一點,每個人都應該有充分心理準備。當然,包括我自己。因此,在遇到突發因素、不良影響時,要注意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不僅要及時面對、分析所遇問題,更應快速果斷的拿出應對方案,對所發生的事情,能挽救的儘量挽救,不能挽救的要積極採取措施,爭取做出最好矯正。相信如此以來,即使將來的作為和目標相比有所偏差,也不至於相距太遠。

談到以後的工作,既然我的專業是日語,當然是以這方面為切入點,尋找它的就業前景和崗位。

現在在中國日語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高級日語翻譯,資深日語翻譯,根據用人單位不同其日語要求也不同,一般日企的要求就是日語一級。還有一種JIEST日語考試,其實它是日本民間組織創辦的,好像沒什麼説服力,但在國內現在這個比較流行。可是即使這些通過了,但不具備實際應用能力,還是比較令人擔憂的。據調查,“語言+專業”最受歡迎。在日資企業的招聘廣告中,"日語能力1級"或"日語能力2級以上"是最為常見的語言要求。然而,手持日語二級甚至一級證書者並非就能滿足日企所需。實際上,具有語言和專業雙重背景的人才最受日企歡迎。拿日企裏生產調度一職來説,一般HR(人力資源)希望從事這個職位的人能夠既懂日語,又對技術工藝和生產管理有所瞭解,而且要八面玲瓏,會和人打交道。但由於日語專業出身的人都只懂語言不懂技術;招聘技術上過硬的員工又不具備語言這一條件,所以有些企業只能一個職位招兩個人,一個懂語言,一個懂技術。因此,技術過關,又有語言能力的高級人才成為目前日企的稀缺品。此外,日企裏不同崗位對日語人才語言能力的要求不同。營銷崗位與管理崗位對日語能力要求最高,一般都要求具有日語一級或相當水平,口語流利。一般技術崗位和其他崗位,對日語能力要求稍低,一般只要求具有日語二級水平。對於技術性特別強的緊缺人才,則只要能看懂相應的日文資料即可。在日企裏,即使是中國員工,彼此之間也經常用日語交流。因為日資企業的管理人員以日籍人員居多,在這種環境中不用日語交流難以開展工作。雖然日企一般都要求員工須具備二級以上日語水平,但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對日語水平的要求略有寬鬆,一般能夠利用日語進行日常交流即可。而一些以日語為基礎的工作,特別是需要和日方領導或僱員溝通的職務,則明確要求日語的交流能力,如需要跟本社聯繫的財務部門的人員。要從事翻譯、涉外導遊、外事接待和商務洽談等工作,最好擁有日語口譯資格證書。所以,現在不僅僅是考完試就能應付的問題,可以的話要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再學點東西。很多同學都去考會計證,導遊證,人力資源管理證,對此,我有些迷惘。倒不是怕考證的過程或結果可能會怎麼失望,而是擔心學完了沒有實用性。考證只是一個表面性的功夫,企業需要的是會操作會靈活使用的技能。所以,我要在大四的前輩們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多和他們交流一些這方面的想法,很多時候光靠自己一個人想是不全面的,必須多向有經驗的人取經。

知道本專業的就業形勢,我們還要知道企業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一般來説,除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事業心、責任感、吃苦的精神、管理的能力、人際溝通的能力,這些素質會綜合體現在交際能力、創新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據人事專家介紹,日資企業需求人才突出要求是懂日語、具有專業操作技能,即“能説會做派”;同時要有日企特別重視的做事勤奮、為人謹慎、講究儀表、懂得禮貌等優點。

去蘇州人才市場看了下,滿層的樓裏接近二百來個招聘公司,僅有蘇州唯瑜進出口有限公司需要英語外銷員(10人);服裝設計師(10人);單證員(1人);日語外銷員(10人);人事主管(1人);英語外銷員(10人);蘇州鑫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需要:

1、項目經理

2、實習生

3、日語翻譯/業;

愛普科精細化工(蘇州)有限公司需要日語翻譯兼營業擔當;竹本油脂(蘇州)有限公司需要:

日語銷售。蘇州越吳人才市場管理中心招聘日語翻譯一名。(招聘學歷:大專薪資:面議標籤:日語翻譯公司招聘日語翻譯一名,限女性,年齡22—28歲,讀寫流利,1年以上工作經驗,待遇面談。)看來也有不容樂觀的局勢,我們接下來還要在本專業這方面刻苦一些,並多關心其他領域知識的學習,不做井底之蛙。

職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5

一、當前大學生社會實踐體系的弊端

組織管理有缺陷一般高校都將社會實踐歸口於團委或學生處管理,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高校學生假期例行活動開展,往往僅由一紙文件通知,學生在接到通知後多數是自行安排,一般不會想到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凌亂,內容簡單重複,沒能起到鍛鍊成才的目的。團隊型的社會實踐活動同樣存在上述問題,甚至更為嚴重。活動前的策劃準備不充分,沒有經過與實踐接待方的詳細溝通,策劃內容不切實際,安全保障不到位;社會實踐活動執行困難,活動項目實施改變較大,流於形式;活動結束後的總結空洞無力、甚至沒有總結。

二、職業生涯理論的切入點

(一)社會實踐階段論

在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中,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五個階段:成長階段(0~14歲)、探索階段(15~24歲)、建立階段(25~44歲、維持階段(45~65歲)、衰退階段(65歲以上),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較好完成發展任務才能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發展。我國學生在大學之前基本沒接觸過職業社會,所以,大學階段需要完成舒伯生涯發展理論中成長階段和探索階段的雙重發展任務。因此,這一階段不僅要發展自我形象,發展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並瞭解工作的意義,同時還要使職業偏好逐漸具體化、特定化並實現職業偏好。大學裏的社會實踐就成為完成這一生涯發展任務的重要載體。通過社會實踐,不僅要對自我有充分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個性需要、職業興趣、能力水平,還要完成對社會的初步認知,瞭解工作、瞭解崗位、適應職業,初步完成職業準備。大學階段的社會實踐可分為三個發展期:探索期,考慮需要、興趣、能力及機會,作暫時的決定,並在幻想、討論、課業及實踐中加以嘗試;訓練期,針對探索期的決定進行有目的的訓練,參與相關實踐項目,有目標地鍛鍊自己的能力,進一步明確職業選擇;擇定期,生涯初步確定並試驗其成為長期職業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適合則可能再經歷上述各時期以確定方向。

(二)社會實踐環境模式論

霍蘭德認為,一個人之所以選擇某職業領域,基本上是受到其興趣和人格的影響,生涯選擇是個人在對特定職業類型進行認同後個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或延伸。在霍蘭德理論中,提出大多數人屬於六種人格類型,同時有六種環境模式與這六種人格類型相對應;人們尋找的是能夠施展他們的技能同時表現他們的態度、價值觀和人格的職業;人們的職業行為是由其人格和環境特徵的相互作用所決定的。在社會實踐中這六種環境模式同樣存在: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常規型。當學生處於興趣類型與實踐環境一致和相容的情境下時,個體滿意度會較高,主動性會增強,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相反,在興趣與實踐環境對立和相斥的情境下時,個體的負面情緒會佔主導,消極怠工、敷衍了事的情況就會時有發生。因此,在社會實踐活動類型的設計上應充分考慮這六種環境模式,讓學生在每次社會實踐中選擇與自己人格類型相適宜的實踐項目參加。

(三)社會實踐動態適應論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羅圭斯特和戴維斯提出了人境符合的心理學理論,即當工作環境能滿足個人的需求(內在滿意)、個人也能滿足工作的技能要求(外在滿意)時,個人在該工作領域才能夠得到持久發展。個人與工作之間存在互動的關係,符合與否是互動過程的產物,個人的需求會變,工作的要求也會隨時間或經濟情勢而調整,如個人能努力維持其與工作環境間符合一致的關係,則個人工作滿意度愈高,在這個工作領域也愈能持久。大學生社會實踐應借鑑此理論,社會實踐本是大學生認知社會、瞭解社會的過程,符合適應論的背景,隨着學生的認識不斷髮展和提高,應提供給學生更適宜的平台和機會。所以,所組織的社會實踐項目不能一成不變,應有階梯性和發展性。可在低年級階段設計相對簡單的實踐任務,到高年級階段安排複雜的實踐任務,從而維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符合性,實現動態適應。

三、職業生涯理論指導下的社會實踐活動改進措施

(一)職業化:職業指導提前融入社會實踐之中

社會實踐作為學生認知社會的重要途徑,應與學生的職業選擇密切相關。社會實踐的成功與否、實效與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緊密聯繫,可以説,社會實踐是學生走上職業道路前的鋪墊。因此,在社會實踐中應安排職業指導內容。在社會實踐活動實施之前,一般考慮在策劃階段,學生應提前完成自我認知,對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評估;同時對職業有初步意識,瞭解什麼是職業,能對職業做出選擇,即完成社會實踐階段論中的探索期的任務。我們可以通過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來進行理論知識的普及,通過組建生涯團體輔導小組來組織學生進行認知探討,通過邀請校友、成功人士講座及企業的宣講會等形式來促使學生思考開展怎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輔助職業認知。

(二)階段化:一個年級一個主題方向

根據社會實踐階段論的觀點,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分為三期,分別是探索期、訓練期和擇定期。結合高職學生三年的在校學習經歷,我們可以將這三期嵌入到大學三年裏。大一年級對應探索期,大二年級對應訓練期,大三年級對應擇定期。大一學生社會實踐的主要目標是完成自我認知和初步職業認知,可通過參加生涯量表測試、自我總結反思認識性格、興趣;通過參加和組織集體活動認識個人能力;通過聆聽講座、生涯人物採訪建立初步的職業認知。這些途徑,不僅是生涯教育的手段,也是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大二階段,在大一探索期所做前期準備的基礎上,同時隨着專業學習的深入,有的放矢地進行自我訓練和完善,這也是社會實踐活動大有作為的階段。這一階段,我們可以開展諸如職業調查、假期實習、勤工儉學、志願者服務等深入職場的短期體驗式的實踐活動。大三階段,這是學生完成“職業人”轉變的最後一步,學生在這一年裏要將短期的職場體驗轉換為個人的職業選擇,或重塑職業目標。這一階段的社會實踐目標是完成崗位實習,初步體驗職業生涯。可以開展的活動有擇業指導、崗位宣講、畢業實習等活動。

(三)匹配化:通過社會實踐培養職業所需各項能力,增強個人核心競爭力

學生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各種可能,我們應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多種嘗試,而不是僅僅只侷限在自己所擅長的單一領域。學生的心性不定,興趣轉換極快。因此,我們在安排社會實踐任務時應將霍蘭德六種職業類型都涉及,要求每位學生每種職業類型都有參與。有親身體驗才能分辨適合與否,既驗證職業興趣量表結果,又進一步瞭解職業興趣類型。在設計項目時,應充分考慮任務難度和人員組合,每項任務都應設計為高低年級學生同時參加。對於低年級學生,實踐重點在瞭解項目內容和實施流程;對於高年級學生,實踐重點在完善項目、指導新人、實踐創新,完成個人能力的提升。通過這種安排,力求使每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伴隨着參與次數的增加,學生能從較低位的人職匹配逐步成長為高職位的人職匹配,再輔以職業技能遷移,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增加求職成功率,最終增強核心競爭力。

(四)體系化:打破現有教育劃分,將社會實踐與實習整合為一門課程體系

按照現有社會實踐運行模式,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分屬不同處室管理,專業實習多由教務教學組織部門負責,社會實踐多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這就造成兩者地位不等,信息不通,學生重視程度不一。要培育全面發展的學生,勢必要打破界限,將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整合統一,運用職業生涯理論,專業教師、學生管理人員齊抓共管,將其系統化、體系化,按探索期——訓練期——擇定期考察學生實踐情況,酌情給予學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認知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大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過程,做好社會實踐工作,有利於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在職業生涯理論的指導下,實行大學生社會實踐職業化、階段化、匹配化和體系化,大膽創新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有助於實現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