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紅樓夢讀後感三篇

校園1.47W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説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説巔峯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三篇,歡迎大家閲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紅樓夢讀後感三篇
  【篇一】紅樓夢讀後感

夢境悠長,哀婉綿延,夢醒之時,飛鳥各投林。

——題記

在我眼中,曹雪芹的驚鴻巨着《紅樓夢》其實非常模糊,每一個人物都亦真亦幻。正如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近些年來,許多紅學家着力於尋找《紅樓夢》中人物的原型,譬如,説史太君的原型是康熙的曹貴妃:譬如,説邢夫人的原型是雍正皇后烏喇那拉氏云云。可惜,文學與政治掛上鈎,便失去了原先那種模模糊糊的美意。

許多人説,《紅樓夢》是晦澀的批判: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家長管制,批判統治者專權,批判黑暗污濁社會;但我看來,《紅樓夢》僅僅描繪了一個家庭的興衰,僅僅是一個唯美而淒涼的愛情故事,一個動人的夢,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物都在唯美而模糊的悲劇中得到了自己的極樂與昇華。

何必把《紅樓夢》想得那麼複雜深奧呢?它只是一個模糊而釋然的夢。

黛玉葬花時,釀作出“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時。”這樣悲傷的詩句,她的性格變幻莫測,又有些離奇古怪,擁有着悲的一面,但這種悲,無疑也是一種感人的美。後來,她氣盡而死,看似抱怨抱憾,可試想,她走黃泉路,喝下孟婆湯,忘卻世間是是非非,昇天化作瀟湘妃子,生活在着她夢寐以求的“世外仙源”,何嘗不是清高脱俗的生活呢?以死來結束這樣一個人物,又不對其死因做清晰描寫,任其模模糊糊的死去,真是神來之筆。

同樣模糊的還有跟林黛玉以身相許的賈寶玉,其實賈寶玉並沒有準確的性格,他任性,風流,多愁善感,又有一點小孩子氣。他銜玉而生,肌骨如凝脂,似桃花,他曾兩次夢遊仙境,目睹仙界妖嬈華麗,鑑金陵十二釵之命運,卻懵懵懂懂,似傻似呆。他生活在紙醉金迷中,模糊而多變,撲朔迷離。

或許是有意避諱,作者將書中的一切都描繪的模模糊糊,既然如此,我們便似懂非懂的品讀,又有何妨呢?

十二釵如一夢;寶黛間“但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愛情如一夢;寶釵矜持柔韌,不卑不亢的高風如一夢;晴雯勇而直爽,死而無憾的豪情如一夢;詩社中風花雪月,瀟瀟灑灑的歲月如一夢;劉姥姥嬉笑無忌,粗糙浮躁的俗樂如一夢;大觀園紅香綠玉,清泉瀉露的浮華如一夢;賈府流水落花春去也,曲終人散的結局如一夢……。

這一夢一夢,簡單如歌,單純如一首清麗的詩,超脱凡塵,飄渺至極樂,在歲月的洗禮下,愈發模糊懵懂,也愈發透露出釋然悽美的氣質。

  【篇二】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我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還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在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説中並不多見。

我很感謝續者高鶚,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讓她別了寶玉,我覺得很好。

不是説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不過不是有句話説:賽翁失馬,焉之非福嗎?對於黛玉來説,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的悲劇結局,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睡時,看着寶石仍在凡是尋找出路,不得不説,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説,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也是不贊成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着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着深深地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顎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憤恨,氣極至亡。

儘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到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甚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痴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説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説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説,寂寞地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的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問題。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為黛玉二離開賈府的,否者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鬥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鬥爭,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着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説閒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黛玉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如既往地愛着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篇三】紅樓夢讀後感

四大名著,同為經典卻留給我截然不一樣的感受與想像。

誘惑與反誘惑延伸的《西遊記》,義和忠蜕變的《水滸傳》,分與合演繹的《三國演義》,情和淚交替的《紅樓夢》。誅仙角色名字

一向以來,默默喜愛着這四部傳奇,但最為刻骨銘心的還是《紅樓夢》帶來的淡淡的傷,朦朦的'美。

《紅樓夢》:家敗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的衰敗,三個字便足矣。昔日的輝煌淪落為如今的蒼涼,可悲是必然的,但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感慨與深思。

林黛玉,牽引着整個故事。《葬花吟》中的“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便是這位多情女子的淡愁與閒思。應對封建社會的壓迫,這般柔弱的女子竟能夠如此堅強,讓人不禁心生愛憐。愛她的多才多藝,也愛她的叛逆頑強;憐她的纖纖若骨,也憐她的女子矯情。是的,花落人亡兩不知,又有誰知她懂她。應對落花,她也許想到了自己逝後如落花飄落的情景,不禁潸然淚下於不經意間。

賈寶玉,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主兒,愛着黛玉卻又連着寶釵。黛玉的調皮讓他痴迷,寶釵的賢淑與知情搭理最讓他舒心。但寶黛的愛卻無可代替,相愛卻不能在一齊,甚至還沒開始就已結束,封建的教條註定了他們悲哀的結局。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呵,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工作勵志語錄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是賈寶玉眼中的林黛玉。這樣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卻無視封建的禮教,反而背向其形,讓我不得不佩服。與其説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杯具的起因,還不如把職責歸咎於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它無情的扼殺了寶黛的感情。黛玉到死還問道“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一面是寶玉的喜事,一面是黛玉的喪事,寶黛二玉的二種不一樣的人生成了顯明的比較。這樣一對相愛的鴛鴦就這樣被封建禮教活活打散,怎能讓人不悲哀,不思量。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一樣,不,常人怎能與她相提並論。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成就了她的命運。也許,一切皆是命中註定。

由於身體上的先天虛弱,黛玉對事物的反應比較消極,也由此導致了黛玉在思維上的叛逆與被動。黛玉用詩詞來宣泄自已的離情別緒。她所寫的多是些唯美傷感的詞句,帶着朦朧的悽美,少女的情思。

不想為自己喜愛黛玉作太多辯解,發自內心的喜愛,不需要理由。《紅樓夢》中有太多的冠冕堂皇與勾心鬥角,太多的是是非非。每次讀《紅樓夢》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紅樓夢》中真真實實、平平凡凡的才叫生活。雖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就那生活小節,雞毛蒜皮般的小事,正經不正經的情話,也足以撥動心絃。

與林黛玉相比薛寶釵的一生也許更為可悲,林黛玉至少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實的感情,雖最終一死卻也無所謂悔與不悔了。而寶釵“愚昧而不自知”,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

《紅樓夢》: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到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不完美亦成就這完美。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一個個痴情的女子,一個個多才的被無情的埋沒,唉,這吃人的禮教。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讀完《紅樓夢》我到底學到了什麼呢?靜下心來想一想,似乎又很糾結於那些説不清道不明的道理,看來我還是要認真的研究它了,紅樓的神祕與紅樓的智慧都讓我沉醉與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