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於數學教學計劃3篇

校園9.34K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又將在努力中收穫成長,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你知道領導想要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教學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數學教學計劃3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函數y=a(x—h)2+k的圖象與函數y=ax2的圖象之間的關係;會確定函數y=a(x—h)2+k的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座標。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函數y=a(x—h)2+k性質的探索過程,理解並掌握函數y=a(x—h)2+k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猜測、歸納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

確定函數y=a(x—h)2+k的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座標,理解函數y=a(x—h)2+k的圖象與函數y=ax2的圖象之間的關係,理解函數y=a(x—h)2+k的性質。

【難點】

正確理解函數y=a(x—h)2+k的圖象與函數y=ax2的圖象之間的關係以及函數y=a(x—h)2+k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函數y=x2+1的圖象與函數y=x2的圖象有什麼關係?

(函數y=x2+1的圖象可以看成是將函數y=x2的圖象向上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

2。函數y=—(x+1)2的圖象與函數y=—x2的圖象有什麼關係?

(函數y=—(x+1)2的圖象可以看成是將函數y=—x2的圖象向左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

3。函數y=—(x+1)2—1的圖象與函數y=—x2的圖象有什麼關係?函數y=—(x+1)2—1有哪些性質?

(函數y=—(x+1)2—1的圖象可以看作是將函數y=—x2的圖象向左平移一個單位,再向下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開口向下,對稱軸為直線x=—1,頂點座標是(—1,—1)。)

二、新課教授

問題1:你能畫出函數y=—x2,y=—(x+1)2,y=—(x+1)2—1的圖象嗎?

師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作圖,巡視,指導。

學生在直角座標系中畫出圖形。

教師對學生的作圖情況作出評價,指正其錯誤,出示正確圖形。

解:(1)列表:

xy=—x2y=—(x+1)2y=—(x+1)2—1

…………

—3——2—3

—2—2——

—1—0—1

00——

1——2—3

2—2——

3——8—9

…………

(2)描點:用表格中各組對應值作為點的座標,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描點;

(3)連線:用光滑曲線順次連接各點,得到函數y=—x2,y=—(x+1)2,y=—(x+1)2—1的圖象。

問題2:觀察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函數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

y=—x2向下x=0(0,0)

y=—(x+1)2向下x=—1(—1,0)

y=—(x+1)2—1向下x=—1(—1,—1)

問題3:從上表中,你能分別找到函數y=—(x+1)2—1,y=—(x+1)2與函數y=—x2的圖象之間的關係嗎?

師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上述圖象。

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讓各組代表發言,達成共識。教師對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補充。

函數y=—(x+1)2—1的圖象可以看成是將函數y=—(x+1)2的圖象向下平移1個單位得到的。

函數y=—(x+1)2的圖象可以看成是將函數y=—x2的圖象向左平移1個單位得到的。

故拋物線y=—(x+1)2—1是由拋物線y=—x2沿x軸向左平移1個單位長度得到拋物線y=—(x+1)2,再將拋物線y=—(x+1)2向下平移1個單位得到的。

除了上述平移方法外,你還有其他的平移方法嗎?

師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適當提示。

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讓各組代表發言,達成共識。

教師對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補充。

拋物線y=—(x+1)2—1是由拋物線y=—x2向下平移1個單位長度得到拋物線y=—x2—1,再將拋物線y=—x2—1向左平移1個單位得到的。

問題4:你能發現函數y=—(x+1)2—1有哪些性質嗎?

師生活動: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互相交流。

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讓各組代表發言,達成共識。

教師對學生回答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補充。

當x—1時,函數值y隨x的增大而增大;當x—1時,函數值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x=—1時,函數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1。

三、典型例題

【例】 要修建一個圓形噴水池,在水池中心豎直安裝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頂端安裝一個噴水頭,使噴出的拋物線形水柱在與池中心的水平距離為1 m處達到最高,高度為3 m,水柱落地處離池中心3 m,水管應多長?

師生活動: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

學生積極思考、解答。

指名板演,教師講評。

解:如圖(2)建立的直角座標系中,點(1,3)是圖中這段拋物線的頂點,因此可設這段拋物線對應的函數關係式是y=a(x—1)2+3(0≤x≤3)。

由這段拋物線經過點(3,0)可得0=a(3—1)2+3,

解得a=—,

因此y=—(x—1)2+3(0≤x≤3),

當x=0時,y=2。25,也就是説,水管的長應為2。25 m。

四、鞏固練習

1。畫出函數y=2(x—1)2—2的圖象,並將它與函數y=2(x—1)2的圖象作比較。

【答案】函數y=2(x—1)2的圖象可以看成是將函數y=2x2的圖象向右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再將y=2(x—1)2的圖象向下平移兩個單位長度即得函數y=2(x—1)2—2的圖象。

2。説出函數y=—(x—1)2+2的圖象與函數y=—x2的圖象的關係,由此進一步説出這個函數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座標。

【答案】函數y=—(x—1)2+2的圖象可以看成是將函數y=—x2的圖象向右平移一個單位,再向上平移兩個單位得到的,其開口向下,對稱軸為直線x=1,頂點座標是(1,2)。

五、課堂小結

本節知識點如下:

一般地,拋物線y=a(x—h)2+k與y=ax2的形狀相同,位置不同,把拋物線y=ax2向上(或下)向左(或右)平移,可以得到拋物線y=a(x—h)2+k。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要根據h、k的值來確定。

拋物線y=a(x—h)2+k有如下特點:

(1)當a0時,開口向上;當a0時,開口向下;

(2)對稱軸是x=h;

(3)頂點座標是(h,k)。

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主要研究二次函數y=a(x—h)2+k的圖象及其性質。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我們清楚地認識到y=a(x—h)2+k與y=ax2有密切的聯繫,我們只需對y=ax2的圖象做適當的平移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圖象。由y=ax2得到y=a(x—h)2+k有兩種平移方法:

方法一:

y=ax2

y=a(x—h)2

y=a(x—h)2+k

方法二:

y=ax2

y=ax2+k

y=a(x—h)2+k

在課堂上演示平移的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兩種平移方法的區別和聯繫,這裏利用幾何畫板軟件效果會更好。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本班學生狀況:

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該班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材的特點:

這一冊實驗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三、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冊內容的重點、難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五、主要教具、學具

本冊教材是第二學段的開始,第一學段教學時用過的一些教具和學具有的仍可繼續使用,如小棒、方木塊、釘子板等。第二學段的教學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學具。如:1.多位數計數器2.多級數位順序表3.計算器4.算盤5.用硬紙條做的角和平行四邊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學中採取的措施、方法:

教學中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

1、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實物教具、學具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概念、法則、知識之間的聯繫規律和解答方法。

2、對於重點、難點內容和關鍵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學生切實周圍,也可以採取適當分散、多舉事例等辦法。

3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則,可採用對比的方法進行辨析。

4要揭示前後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從前面所學的知識中掌握新的知識,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七、本冊內容的課時及課時劃分: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課程計劃》的規定,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59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六、統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 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複習(5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探索並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並能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探索過程。

教學關鍵:讓學生經歷操作、合作交流、歸納發現和抽象公式的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各三組、剪刀等。 學具準備:每個小組至少準備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及完全不同的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⑴. 提問:你們認識這兩個圖形嗎?説説你對它們的瞭解。(學生暢所欲言)。

生1:我知道長方形有四條邊,而且對邊平行且相等;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2:我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平行且相等,對角也相等。

師:那麼怎樣可以求出它們的面積?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生1:要求長方形的面積,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面積等於長乘以寬。 生2:我知道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要知道它的底和高,面積等於底乘以高。 ⑵.師:同學們説的真好,原來這是東風國小的花壇,為了美化校園,今年他們想把這兩個花壇平均分成兩份,你們能幫忙想想辦法嗎?

生1:把長方形的兩條長的中點連接起來,平均分成兩個小長方形。

生2:也可以把平行四邊形的兩條底的中點連接起來,也平均分成了兩個小平行四邊形。

生3:可以把它們的對角連起來,這樣就可以把它們平均分成兩個小三角形。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呀,東風國小最終決定把花壇平均分成兩個三角形,你們能幫忙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嗎?(課件出示所需的數據)

生列式:8×4÷2=16(cm2) 4×6÷2=12(cm2)

師:這樣計算的理由是什麼呢?

生: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原來圖形面積的一半。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在求三角形面積的時候是利用原有的圖形面積的一半求出來的,那如果只有一個三角形,怎樣才能求出這個三角形的面積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索交流、歸納新知

1、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

⑴.小組合作,互相探討。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三角形,分小組合作,互相探討。有什麼辦法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積?

(1)學生分小組進行操作實踐活動,教師到各個小組瞭解探討情況並適時指導。(播放輕音樂

(2)彙報交流操作結果(請學生將自己的拼圖貼於黑板上,對照拼圖進行彙報交流,不完整的地方,小組內其他同學補充。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相應的課件)

①割補法:請學生展示剪拼過程。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

↓↓

(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底)(三角形高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底×高÷2

②拼貼法。

小組1彙報拼法一: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底)相當於長方形的長,另一條直角邊(高)相當於長方形的寬,長方形的面積相當於三角形面積的兩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小組2彙報拼法二: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當於三角形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小組3彙報拼法三: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都很積極的開動自己的腦筋,想出了這麼多的好辦法。現在請各個小組根據剛才我們想出的辦法自己在小組內説一説。

⑵.認真觀察拼貼後的圖形。

①.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②.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出三角形的面積?

引導學生概括:通過動手我們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或正方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⑶、教師小結:我們用割補法、拼貼法的方法把三角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那麼,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生回答: S=ah÷2(板書)

2、公式運用,教學例題。

⑴.出示例題2.

(1) 學生嘗試完成。 (2) 交流做法和結果。

S=ah÷2

=100×33÷2

=3300÷2

=1650㎝2

⑵做一做。指出下面三角形的底和高,並口算出它們的面積。(單位:釐米)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練習十三。

讓學生説説四個警示標誌,再創設情境,求出2個警示標誌的面積。

2、計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積並求出另一條底。(單位:釐米)

3、如圖,要在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木板上畫一個三角形的圖案。平行四邊形的底3.5米,高是1.2米,求三角形圖案的面積。

4、思考題。

下圖中哪個三角形的面積與圖②的三角形面積相等?為什麼?你能在圖中再畫出一個與圖②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試試看。

四、回顧總結,深化提高

師:這節課探究了什麼?是怎樣探究的呢?)

標籤:教學計劃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