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名著讀後感800

校園2.3W

應該怎樣地活着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看:他在殘疾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作。後來雙目失明瞭,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説,又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經過頑強地努力,他終於成功地寫出了小説《在暴風雨誕生》的前幾章。讀着、讀着,我禁不住熱淚盈眶。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

高中名著讀後感800

對於困難,苦難,意志薄弱的人調頭就跑,然而意志堅強的人卻勇往直前,成功自然屬於後者。人生在世,誰都難免會遇到崎嶇坎坷,有些人會束手就擒,有些人則會勇敢拼搏。拿出一種精神,勇往向前,我們就會看到陽光。

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還需要一種等待,一種忍耐。沒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沒有堅持再堅持的耐性,誰能擔保自己能成才?

哲學家曾經説過:“苦難是一所學校。許多人的生命之所以偉大,都來自他們所承受的苦難。最好的才幹往往是烈火中鍛煉出來的。”苦難能磨練人的意志,激發人的潛能,使它折射出光輝的人格魅力,保爾?柯察金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多數的家庭條件好了,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的我們,根本沒有了吃苦的意志。殊不知,一個人要有所成就,能夠擔當大任,必須首先經受磨難,接受各種考驗,具備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愛迪生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説明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有經受得住苦難的磨練,他才能取得成功。

作為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不用像保爾?柯察金有那樣鐵一般的意志,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定一個目標,哪怕很小很小的目標,只要去堅定的追隨,就會終身受益。

最後讓我們記住一句話:一個人如果過具備了堅強的意志,那麼他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直至成功。1.開頭竟一點也不枯燥,不像其他那些個英國古典小説,要過十幾頁才能讓自己和書同步上。也許還是電視誤導之故,當看到主人公科波菲爾並不怪癖而且很善良很天真,不由有意外之喜。行文也毫不陰暗晦澀,一不小心便看了近百頁。

看大衞少年時與繼父那一段,直是一句一哭。“只是當時已惘然”,此之謂也。寫得如此風起雲湧之《雙城記》作者,掉個筆花,竟便將一段少年心性也寫得如此動人。更絕処在於哀而不傷,文中無一絲悽苦氣,偏偏令讀者心酸,幾欲氣絕。“少年不識愁滋味”竟也當得如此解,少年之時,非但説愁時需強自尋覓,而即便早已愁雲籠罩,人人見而驚心,少年卻依然不識,純是一片天真爛漫。而偏偏此天真爛漫,更襯得世途之艱險,人情之涼保

斯蒂福之形象縂覺似曾相識,終於醒悟,原來《挪威的森林》之永澤便是如此行狀,果不其然最後作出令人不齒之事。若説村上沒有借鑑此書,我是不太相信的。

大衞的形象令人怒其不爭,一本長篇鉅著的第一主人公,偏偏其性格如此不鮮明,實為奇蹟。然而通過狄更斯之巧筆,此一性格不鮮明到懦弱的人物形象偏又躍然紙上,可謂蹊徑獨闢。

狄更斯筆下的角色可真夠辛苦,個個都被充分利用挖盡潛力。京劇裏有的是角色多演員少,於是演員便一趕二,一趕三,上半場是文官,下半場變了武將。狄更斯倒好,乾脆讓文官該行直接當武將,也省得觀眾羅嗦。抑或是英國當時人口太少?兜兜轉轉總是碰見相同的那幾個人?反正一個人只要有名有姓地在狄更斯著作裏登場,中途消失了也不必掛念,因為最後縂還是有機會與他重逢。

劇情縂讓人費猜。當看到姨奶奶破產,只當是要演出一場嫌貧愛富的'“馬前潑水”,不料風雲一變,又以為會成“羅密歐與朱麗葉”,結果還是錯了。最終大衞與朵拉的結合,眼看著往“傷逝”的路子上去了,大衞也漸漸變心起來,卻讓朵拉先病亡了,免去了碎夢後的彷徨淒涼。只是看過那些別的故事,覺得這科波菲爾便不能痛快下去。然而作者間或跳出來説是自傳,或許這便是生活,本不能事事沉著起落,否則便是戲劇。

主人公的故事未能波瀾壯闊,其他人的倒是愁雲慘霧。只是看到達特爾小姐辱罵艾米莉,大衞卻在隔壁幹聼,只知道期盼旁人來搭救,不由怒火中燒。英國人不知道玩的什麼花樣,這等情形,縱有天大理由,如何便不衝進房內救人於苦難,竟還能忍受關愛之人受此番侮辱。本不過是小説情節,不至動怒,偏偏作者要説是自傳,於是轉怒作者,不齒其行。好比作者持雙節棍舞得一片棒花,看客正瞧得眼花繚亂,雙節棍卻突然失手,梆地一聲將作者打了個鼻青臉腫。

看到快收場,人便一個個開始死掉。哈姆的一生令人無言唏噓,斯蒂福的則讓人難受。斯蒂福與希普同是卑劣之人,但兩人舉止風範有天壤之別,便讓前者即便壞事做絕仍贏得作者敬重,後者則被從頭鄙視到腳。這算是作者不自覺地宣揚以貌取人的例證麼。朵拉是個全無用処的可愛姑娘,然而貴在有自知之明,大衞也有知人之智,總算匆匆完結了一個愛情神話而不致崩裂。那時英國眼中的澳洲,就如同水滸中的海外一般,最終無法安排的李俊一干人,便去海外浪跡,開拓一片新天地,不在正傳之中了。

看罷掩卷,才發現此書曲曲折折,竟是奔著一個目的而來,那就是完美無瑕的艾尼斯,完美無瑕的愛情。之前的一切情形,不過是倫敦那漫天迷霧,而作者一路順著艾尼斯的明燈,終是穿透迷霧到達彼岸,全劇便也降下帷幕。而此書用自傳體寫就,便可以一路信馬由韁,懶散而行,將途上可歌可歎的風土人情盡攬其中了。唯自傳體能如斯散漫,只因唯真正的人生能如此目的不明而又性意昂然。向前望,一切盡在迷霧中朦朧虛幻,向後望,則是一條清清楚楚的小徑蜿蜒而至。我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能否有別樣可能,這小徑是否一早便在那裏,只有勸誡自己努力、善良,各各為著自己眼前那一豆燈光,摸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