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歸途列車》觀後感

校園2.59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歸途列車》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歸途列車》觀後感

《歸途列車》觀後感1

外媒曾將中國的春運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徙”。不明白中國究根結底是個化不開鄉土情結的國家的人同樣也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中國人選擇在這最繁忙的時節最擁擠的地點踏上這趟最艱難的路程,不過是來匆匆,卻要奮不顧身。《歸途列車》這部紀錄片,並不昭顯解釋這個宏大主題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這鋪天蓋地的春運人潮中跟蹤一個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間他們在這場大遷徙中的悲歡離合與默然無語——前因後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開始的幾個鏡頭,就看得人無言以對。在廣州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廠裏,兒童們在堆着廢舊布料的街邊玩耍,幾尺之外就是呼嘯而過的車流,他們的父輩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壯的力氣,為中國經濟托起“made、in、China”的標記;機器轟鳴的製衣廠裏,嬰兒們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紀,他們就已參與了這場宏大的經濟變革,父親母親都在低頭忙碌,沒時間想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時離。在城市户口的父親母親們忙着請昂貴的月嬸,排着隊在親子班報名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起,與他們同城的另一些角落裏,有許多和他們一樣平等的生命個體,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問題。

他們來自於鄉村,貧窮與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們,進城掙錢成了無法抗拒的召喚。片中的陳素琴在女兒一歲時就與丈夫出門打工,作為一個母親,這個選擇讓她心如刀絞,以淚洗面,腳步卻沒有遲疑。外出是為了掙錢,掙錢是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讓子女們通過積累文化成本進城,從而擺脱祖輩貧窮的命運。這樣的想法擺在現代中國社會多少已有點陳舊落伍,但它依然是廣大農村人口心中亙古不變的城市移民夢。

陳素琴夫婦的家鄉,在鏡頭裏的美近乎詩意,恬靜、純樸、與世無爭,然而這一幅美好悠然田園畫卷,在現實中只能醖釀着世世代代的貧窮與落後。年關,夫婦倆經歷了買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經歷了買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後在隨時可能吞沒自己的洶湧人潮裏身不由己,機械地被裹挾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動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為終點是他們血脈相連着的土地。熟悉的親人和家,是城市荒漠裏他們心中日夜守候的燈塔。收到手機作為新年禮物的女兒是開心的,被問及成績面露靦腆之色的兒子是聽話的,家中的老母暫時是健康而滿足的,這一切都為他們積蓄起了再次返回那個嘈雜、單調、清冷的加工車間的力量。城鄉差距註定要改變他們的地緣,改變他們骨子裏對泥土的親近,城裏比鄉下寬裕的收入像魔咒一般召喚着他們背井離鄉,怯生生地踏入一個陌生人社會。在中國現代化、經濟飛躍的進程中,鄉土中國悄然隱退,每一處村落都寂靜寥落,憂傷綿長。

城市不僅不計後果地將陳素琴夫婦這樣的成人剝離他們的土地,更時刻引誘着他們的兒女。於是我們毫不驚訝地發現長大了的麗琴根本不願讀書,執意也要城裏掙錢。這個本揹負着父親母親遠大理想的少女放棄了她自認為枯燥又無望的生活,成為城中世界裏又一顆微渺的塵埃。這個舉動幾乎瞬間擊碎了父親母親賴以生存的基本信念,他們手足無措,只是言語笨拙地進行勸説,自然無果。這一次,三個人一同返鄉,父親母親在又一輪令人窒息的等待與擁擠中憂心忡忡,女兒察覺的卻是眼前世界的荒謬與無序。他們三人的世界觀,早已在距離的分隔中大相徑庭。

觀眾再次被提醒,城鄉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變的不僅是鄉土中國的基本生存狀態,還有人倫秩序。無數從嬰兒起就與父親母親被迫分離的留守兒童,像麗琴一樣,與父親母親的感情產生了不可彌合的裂痕。不知從何時起,父親母親的叮囑不再是他們依照執行的準則,父親母親的夢想不再是他們願意付諸努力的希望,就連父親母親本人也顯得平凡愚昧,即使身為女兒,對他們大聲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動手打架也不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對我們來説,自由就是快樂”,麗琴依然稚嫩的臉在深圳夜店的紅燈綠酒下被映照得迷離惶惑。未來毫不確定,家卻已沒有歸的意義。

影片的最後,勞動力日漸衰竭的陳素琴猶豫着是否應該回家看兒子,以免他重蹈姐姐的覆轍,她無法理解為什麼孩子不能體會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心疼將一個人在外地苦苦支撐的丈夫。走還是不走,此刻竟具有了莎士比亞筆下莊嚴的“to、be、or、not、to、be”般沉思的力量,成了她生命中最難解的最高命題。

又是一年春運時,像陳素琴一樣的農民工們又一次踏上了歸途。每一張焦慮的臉龐都隱藏着不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挪步都夾雜着一言難盡的辛酸。坐在電腦前沒有經歷這一切的我此刻恍惚不已,不明白已成為全世界奢侈品消費第二的中國為什麼讓她最廣大的人民過着這般沒有尊嚴的生活;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國家,竟在短短几十年裏失了最原始的社會根基。

不知為何想起陶淵明的那兩句:歸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現代中國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盡了詩句裏的那種閒逸,此時此刻問起春運潮中的農民工們,徒留隱忍不發的悲涼與艱辛。

《歸途列車》觀後感2

張麗琴是一部叫做《歸途列車》的紀錄片中的四川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和普通的農村小女孩一樣長大了,但她的父母還在她一歲的時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帶大的。她和外公的關係很好,在外公去世後,她經常一個人去給外公燒紙,並向外公傾吐自我的心思。張麗琴不喜歡父母,不僅僅父母從小就沒能陪她長大,而且老是逼她認真讀書。她可能也因為成績不是很好,因此對此感到厭煩,於是在她十七歲的那年,她決定像村裏的夥伴那樣去南方打工。因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個女孩一樣,她需要錢和漂亮的衣服。

張麗琴到了離他父母不遠的一個做服裝加工的公司上班,此舉令她的父母十分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媽媽都認為在南方這麼辛苦的打工賺錢,都是為支持孩子們能夠專心上學,因為他們深深明白,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從農村到城市這條路,就得好好讀書,在他們看來,讀書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們的孩子似乎並沒有認識到這點,仍然輟學來到這這個高速發展但污染極其嚴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張麗琴剛來到那裏並不適應,長時光的重複勞作令她感到疲憊,飯菜也是難以下嚥。她的爸爸來看她了,並轉達了她媽媽的問候。一家三口都在這個毫無幸福感的城市裏打工和互相關愛着,他們以及和他們相似的農民工們辛勤的勞作着,此舉支撐了整個蓬勃發展的中國製造業,甚至為2008年的經濟大危機做出了脊樑般的貢獻。張麗琴也就是在這一年,她用自我賺的錢買了較流行的衣服,也燙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頭。在燙頭的時候,髮廊裏腦袋蓬炸的年輕“髮型師”“真誠”的對她説,給她做的這個是洋人的髮型,這句話就應能給張麗琴某種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邊拐角的小發廊時還像大多數剛做完髮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揮手致謝。

2008年的年初,張麗琴一家三口決定一齊回家過春節。這年一月份的大雪給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在內的20多個省(市、區)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個性是湖南等地的鐵路受阻而導致廣州的大批農民工滯留好幾天,期間所造成的混亂和惶恐不僅僅令在場的人記憶深刻,也同樣使每個觀看這部記錄片的人受到刺痛。張麗琴親身經歷了這一切,我不明白這會對她造成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影響,但至少讓她見識了這些社會底層人命運卑微與坎坷。他們最終回到了那寧靜安逸但封閉的農村,一家人也最後在新春佳節團聚了。張麗琴的媽媽很開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績單,併為她弟弟能取得的較好成績而自豪,這似乎能給他們這個世代農耕的家庭帶來改變命運的期望。也就是在這個春節,出於叛逆期的張麗琴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肢體衝突,並遭受了父親的第一次的毆打,這使她更加堅定了要自我闖蕩和賺錢的決心。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護的長髮,隻身來到了深圳,開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張麗琴剛開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賣啤酒,老闆教育她説,顧客永遠是對的,對此她並沒有發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幹着自我的工作。

也就是在這一年,北京迎來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張麗琴和全國甚至包括全世界的華人一樣守在電視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開始。他們對祖國的強大和輝煌的事蹟感到無比的自豪。他們含着熱淚,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國健兒身上產生,並祝願能獲得更多。張麗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時光,已經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對於燈紅酒綠和勁歌豔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邊的那些年輕的男女一樣,在鬼火般閃耀不定的燈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聲中,也扭起了在寂靜的農村永遠不會扭動的舞姿。……而離深圳不遠的另一個南方城市,張麗琴的父母為了家中的兒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親決定回家照顧兒子和家庭。張麗琴的母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樸實農村婦女,她一方面擔心家中的孩子,期間給村中的神靈們燒心許願期望她女兒張麗琴能變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終,他們還是把最重要的期望留給了孩子。

這部紀錄片是年輕的導演範立欣的第一部獨立記錄長片,忠實記錄了外出打工農民工的艱苦生活,個性是每年的春節回家過年,那真是一場地獄之行的'真實體驗。這部片子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的大獎,個性是那清新而真實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這部片子是這次清華美院紀錄片展映的開幕影片,導演範立欣期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片子,他想從一個長遠的發展角度看,試圖透過這種紀錄片來影響這些在校的並將來能成為社會主流的大學生們,期望他們關心一下這些底層的農民工們。

《歸途列車》觀後感3

外媒曾將中國的春運稱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徙”。不明白中國究根結底是個化不開鄉土情結的國家的人同樣也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中國人選擇在這最繁忙的時節最擁擠的地點踏上這趟最艱難的路程,不過是來匆匆,卻要奮不顧身。《歸途列車》這部紀錄片,並不昭顯解釋這個宏大主題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這鋪天蓋地的春運人潮中跟蹤一個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間他們在這場大遷徙中的悲歡離合與默然無語——前因後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開始的幾個鏡頭,就看得人無言以對。在廣州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廠裏,兒童們在堆着廢舊布料的街邊玩耍,幾尺之外就是呼嘯而過的車流,他們的父輩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壯的力氣,為中國經濟托起“made in China”的標記;機器轟鳴的製衣廠裏,嬰兒們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紀,他們就已參與了這場宏大的經濟變革,父母都在低頭忙碌,沒時間想自己為什麼要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時離。在城市户口的父母們忙着請昂貴的月嬸,排着隊在親子班報名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起,與他們同城的另一些角落裏,有許多和他們一樣平等的生命個體,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問題。

他們來自於鄉村,貧窮與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們,進城掙錢成了無法抗拒的召喚。片中的陳素琴在女兒一歲時就與丈夫出門打工,作為一個母親,這個選擇讓她心如刀絞,以淚洗面,腳步卻沒有遲疑。外出是為了掙錢,掙錢是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讓子女們通過積累文化成本進城,從而擺脱祖輩貧窮的命運。這樣的想法擺在現代中國社會多少已有點陳舊落伍,但它依然是廣大農村人口心中亙古不變的城市移民夢。

陳素琴夫婦的家鄉,在鏡頭裏的美近乎詩意,恬靜、純樸、與世無爭,然而這一幅美好悠然田園畫卷,在現實中只能醖釀着世世代代的貧窮與落後。年關,夫婦倆經歷了買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經歷了買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後在隨時可能吞沒自己的洶湧人潮裏身不由己,機械地被裹挾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動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為終點是他們血脈相連着的土地。熟悉的親人和家,是城市荒漠裏他們心中日夜守候的燈塔。收到手機作為新年禮物的女兒是開心的,被問及成績面露靦腆之色的兒子是聽話的,家中的老母暫時是健康而滿足的,這一切都為他們積蓄起了再次返回那個嘈雜、單調、清冷的加工車間的力量。城鄉差距註定要改變他們的地緣,改變他們骨子裏對泥土的親近,城裏比鄉下寬裕的收入像魔咒一般召喚着他們背井離鄉,怯生生地踏入一個陌生人社會。在中國現代化、經濟飛躍的進程中,鄉土中國悄然隱退,每一處村落都寂靜寥落,憂傷綿長。

城市不僅不計後果地將陳素琴夫婦這樣的成人剝離他們的土地,更時刻引誘着他們的兒女。於是我們毫不驚訝地發現長大了的麗琴根本不願讀書,執意也要城裏掙錢。這個本揹負着父母遠大理想的少女放棄了她自認為枯燥又無望的生活,成為城中世界裏又一顆微渺的塵埃。這個舉動幾乎瞬間擊碎了父母賴以生存的基本信念,他們手足無措,只是言語笨拙地進行勸説,自然無果。這一次,三個人一同返鄉,父母在又一輪令人窒息的等待與擁擠中憂心忡忡,女兒察覺的卻是眼前世界的荒謬與無序。他們三人的世界觀,早已在距離的分隔中大相徑庭。

觀眾再次被提醒,城鄉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變的不僅是鄉土中國的基本生存狀態,還有人倫秩序。無數從嬰兒起就與父母被迫分離的留守兒童,像麗琴一樣,與父母的感情產生了不可彌合的裂痕。不知從何時起,父母的叮囑不再是他們依照執行的準則,父母的夢想不再是他們願意付諸努力的希望,就連父母本人也顯得平凡愚昧,即使身為女兒,對他們大聲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動手打架也不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對我們來説,自由就是快樂”,麗琴依然稚嫩的臉在深圳夜店的紅燈綠酒下被映照得迷離惶惑。未來毫不確定,家卻已沒有歸的意義。

影片的最後,勞動力日漸衰竭的陳素琴猶豫着是否應該回家看兒子,以免他重蹈姐姐的覆轍,她無法理解為什麼孩子不能體會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心疼將一個人在外地苦苦支撐的丈夫。走還是不走,此刻竟具有了莎士比亞筆下莊嚴的“to be or not to be”般沉思的力量,成了她生命中最難解的最高命題。

又是一年春運時,像陳素琴一樣的農民工們又一次踏上了歸途。每一張焦慮的臉龐都隱藏着不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挪步都夾雜着一言難盡的辛酸。坐在電腦前沒有經歷這一切的我此刻恍惚不已,不明白已成為全世界奢侈品消費第二的中國為什麼讓她最廣大的人民過着這般沒有尊嚴的生活;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歷史淵源流長的國家,竟在短短几十年裏失了最原始的社會根基。

不知為何想起陶淵明的那兩句:歸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現代中國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盡了詩句裏的那種閒逸,此時此刻問起春運潮中的農民工們,徒留隱忍不發的悲涼與艱辛。

《歸途列車》觀後感4

春節是中國人闔家團圓的大日子,是喜慶而歡欣的;但與此同時,春節意味着春運,而春運對許許多多的普通中國人來説,在某種程度上卻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喪的前奏,因為再沒有另一個時刻,能讓那麼多的中國人同時那麼深切地認識到,我們無法找到自己在這個國家的位置。

範立欣的紀錄片《歸途列車》選擇了春節與春運的宏大主題,但視角卻圍繞着四川農民張昌華和陳素琴夫婦一家展開。張昌華與陳素琴十六年前赴廣州打工,在製衣廠工作,下班後兩人蝸居在破舊陰暗而狹窄的臨時居所內,唯一的希望便是每年春節的闔家團聚,希望女兒張琴和兒子張陽好好讀書,改變農民的卑微命運。但十五歲的少女張琴卻有與父母截然不同的想法,她不喜歡學校,也不喜歡寂寞的村莊,她聽不進爸媽單調而生硬的勸解,一個人坐火車離開家鄉來到廣東東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廠年輕女工中的一員。

兩代人的矛盾是尖鋭的,但各自的出發點卻又驚人的相似——改變。張昌華與陳素琴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為的是改變下一代的命運,不再為窮困所擾,不再以“農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會歧視;年輕的張琴隻身離家也要改變父輩強加在自身的出人頭地的命運,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裏光鮮亮麗的女孩子一樣擁有有支配青春的權力,擁有時髦的捲髮和浪漫的夢想。讓這一家三口終於達成妥協的是xxxx年的春節。張昌華説“如果一家人連春節都不能團圓,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就這樣,鏡頭從一家人身上移到了xxxx年春運期間因雪災而陷於癱瘓的廣州火車站,六十萬人被迫滯留,幾日幾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那是怎樣洶湧的人潮啊,從空中俯視真可謂壯觀,黑壓壓密集湧動的小點,間或雨雪中紅藍綠的傘蓋,蟻羣一樣沒有邊際地向視線外伸展、蠕動,伴隨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雜聲凝聚不散。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都是農民工,都是像張昌華陳素琴這樣毫無選擇的打工者,他們買不起機票,火車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們擠、推、急,他們氣得罵人,他們委屈地掉淚。

與父母剛到火車站時,面對洶湧人潮,張琴並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車意味着一種什麼樣的奮戰,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麼得不真實,那些人一個個氣急敗壞的樣子實在好笑,母親陳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題大做。是呀,對於一個並不想回家且初次經歷春運的十五歲少女來説,眼前的一切難道不是一幕最荒謬的人間喜劇嗎?廣場上人聲鼎沸、羣情激憤,每張臉都跟小丑一樣誇張生動,沒有矜持,不顧形象,個個都彷彿在跟什麼看不見的東西殊死搏鬥,卻毫無意外撲了個空,大拳打進棉花堆,捶胸頓足乾着急,沒頭蒼蠅一樣被支來支去團團亂轉。這景象怎麼不比電視劇還要搞笑!

直到笑變成哭,哭變作漠然。

我不知道導演範立欣置身人潮拍攝這些鏡頭的時候心中湧動的是什麼樣的情緒,但我想無論如何,僅僅用“難過”之類的詞彙來形容這樣的畫面是不準確的,那裏面還有更多更復雜的滋味,比如困惑、無奈,比如恥辱、憤怒。

但他們不説,他們説不出來。從張昌華緊皺的眉頭和陳素琴疲憊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唯一的處世哲學。沒讀過幾年書的張昌華木訥少言,他想告訴女兒張琴只有上學這一條路能讓她脱離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己那麼低微。但張琴還不懂,她以為只要到了城裏人生就能綻放;而張昌華跟張琴都不知道,城裏人鄉下人讀書人種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輛瘋駛的列車,不知何時就將脱軌。

我從不懷疑這個國家的偉大,但我想知道在一個國民生產總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強大國度,為什麼那些佔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總要一次次遭受這樣的羞辱、痛苦和不堪?為什麼出身農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記,為了生計被迫離開土地,在擁擠的廠房中揮汗如雨?為什麼他們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廢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無法骨肉相見?是誰讓一個農民的孩子漠視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將自己的靈魂交於野獸般的夜色?而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究竟又做錯了什麼,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夾縫中憋屈、氣短?是什麼讓我們不惜欺騙、打壓、相互推搡,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

我可以發問,但不能回答。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沒有在故鄉的土地上講出真相的權利,就算講了,也會瞬間被淹沒進和諧的洪流中,淹沒在空洞的讚歌與嚴厲的管制中。

現實的鐵幕前,命運的夾縫裏,只有一些虛弱的影像與文字,為這個國家的愛與傷留下恥辱的印記。

但我相信,這不是最後的結局。

《歸途列車》觀後感5

春節是中國人闔家團圓的大日子,是喜慶而歡欣的;但與此同時,春節意味着春運,而春運對許許多多的普通中國人來説,在某種程度上卻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喪的前奏,因為再沒有另一個時刻,能讓那麼多的中國人同時那麼深切地認識到,我們無法找到自我在這個國家的位置。

範立欣的紀錄片《歸途列車》選取了春節與春運的宏大主題,但視角卻圍繞着四川農民張昌華和陳素琴夫婦一家展開。張昌華與陳素琴十六年前赴廣州打工,在製衣廠工作,下班後兩人蝸居在破舊陰暗而狹窄的臨時居所內,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節的闔家團聚,期望女兒張琴和兒子張陽好好讀書,改變農民的卑微命運。但十五歲的少女張琴卻有與父母截然不一樣的想法,她不喜歡學校,也不喜歡寂寞的村莊,她聽不進爸媽單調而生硬的勸解,一個人坐火車離開家鄉來到廣東東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廠年輕女工中的一員。

兩代人的矛盾是尖鋭的,但各自的出發點卻又驚人的相似——改變。張昌華與陳素琴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為的是改變下一代的命運,不再為窮困所擾,不再以“農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會歧視;年輕的張琴隻身離家也要改變父輩強加在自身的出人頭地的命運,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裏光鮮亮麗的女孩子一樣擁有有支配青春的權力,擁有時髦的捲髮和浪漫的夢想。讓這一家三口最後達成妥協的是20xx年的春節。張昌華説“如果一家人連春節都不能團圓,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就這樣,鏡頭從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xx年春運期間因雪災而陷於癱瘓的廣州火車站,六十萬人被迫滯留,幾日幾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樣洶湧的人潮啊,從空中俯視真可謂壯觀,黑壓壓密集湧動的小點,間或雨雪中紅藍綠的傘蓋,蟻羣一樣沒有邊際地向視線外伸展、蠕動,伴隨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雜聲凝聚不散。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都是農民工,都是像張昌華陳素琴這樣毫無選取的打工者,他們買不起機票,火車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們擠、推、急,他們氣得罵人,他們委屈地掉淚。

與父母剛到火車站時,應對洶湧人潮,張琴並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車意味着一種什麼樣的奮戰,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麼得不真實,那些人一個個氣急敗壞的樣貌實在好笑,母親陳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題大做。是呀,對於一個並不想回家且初次經歷春運的十五歲少女來説,眼前的一切難道不是一幕最荒謬的人間喜劇嗎?廣場上人聲鼎沸、羣情激憤,每張臉都跟小丑一樣誇張生動,沒有矜持,不顧形象,個個都彷彿在跟什麼看不見的東西殊死搏鬥,卻毫無意外撲了個空,大拳打進棉花堆,捶胸頓足乾着急,沒頭蒼蠅一樣被支來支去團團亂轉。這景象怎樣不比電視劇還要搞笑!

直到笑變成哭,哭變作漠然。

我不明白導演範立欣置身人潮拍攝這些鏡頭的時候心中湧動的是什麼樣的情緒,但我想無論如何,僅僅用“難過”之類的詞彙來形容這樣的畫面是不準確的,那裏面還有更多更復雜的滋味,比如困惑、無奈,比如恥辱、憤怒。

但他們不説,他們説不出來。從張昌華緊皺的眉頭和陳素琴疲憊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千百年來中國農民唯一的處世哲學。沒讀過幾年書的張昌華木訥少言,他想告訴女兒張琴只有上學這一條路能讓她脱離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麼低微。但張琴還不懂,她以為只要到了城裏人生就能綻放;而張昌華跟張琴都不明白,城裏人鄉下人讀書人種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輛瘋駛的列車,不知何時就將脱軌。

我從不懷疑這個國家的偉大,但我想明白在一個國民生產總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強大國度,為什麼那些佔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總要一次次遭受這樣的羞辱、痛苦和不堪?為什麼出身農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記,為了生計被迫離開土地,在擁擠的廠房中揮汗如雨?為什麼他們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廢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無法骨肉相見?是誰讓一個農民的孩子漠視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將自我的靈魂交於野獸般的夜色?而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究竟又做錯了什麼,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夾縫中憋屈、氣短?是什麼讓我們不惜欺騙、打壓、相互推搡,是什麼讓我們失去了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

我能夠發問,但不能回答。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沒有在故鄉的土地上講出真相的權利,就算講了,也會瞬間被淹沒進和諧的洪流中,淹沒在空洞的讚歌與嚴厲的管制中。

現實的鐵幕前,命運的夾縫裏,只有一些虛弱的影像與文字,為這個國家的愛與傷留下恥辱的印記。

但我相信,這不是最後的結局。

《歸途列車》觀後感6

張麗琴是一部叫做《歸途列車》的紀錄片中的四川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和普通的農村小女孩一樣長大了,但她的父母還在她一歲的時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帶大的。她和外公的關係很好,在外公去世後,她經常一個人去給外公燒紙,並向外公傾吐自己的心思。張麗琴不喜歡父母,不僅父母從小就沒能陪她長大,而且老是逼她認真讀書。她可能也因為成績不是很好,因此對此感到厭煩,於是在她十七歲的那年,她決定像村裏的夥伴那樣去南方打工。因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個女孩一樣,她需要錢和漂亮的衣服。

張麗琴到了離他父母不遠的一個做服裝加工的公司上班,此舉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媽媽都認為在南方這麼辛苦的打工賺錢,都是為支持孩子們能夠專心上學,因為他們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從農村到城市這條路,就得好好讀書,在他們看來,讀書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們的孩子似乎並沒有認識到這點,仍然輟學來到這這個高速發展但污染極其嚴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張麗琴剛來到這裏並不適應,長時間的重複勞作令她感到疲憊,飯菜也是難以下嚥。她的爸爸來看她了,並轉達了她媽媽的問候。一家三口都在這個毫無幸福感的城市裏打工和互相關愛着,他們以及和他們相似的農民工們辛勤的勞作着,此舉支撐了整個蓬勃發展的中國製造業,甚至為xxxx年的經濟大危機做出了脊樑般的貢獻。張麗琴也就是在這一年,她用自己賺的錢買了較流行的衣服,也燙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頭。在燙頭的時候,髮廊裏腦袋蓬炸的年輕“髮型師”“真誠”的對她説,給她做的這個是洋人的髮型,這句話應該能給張麗琴某種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邊拐角的小發廊時還像大多數剛做完髮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揮手致謝。

xxxx年的年初,張麗琴一家三口決定一起回家過春節。這年一月份的大雪給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等在內的20多個省(市、區)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特別是湖南等地的鐵路受阻而導致廣州的大批農民工滯留好幾天,期間所造成的混亂和惶恐不僅令在場的人記憶深刻,也同樣使每個觀看這部記錄片的人受到刺痛。張麗琴親身經歷了這一切,我不知道這會對她造成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影響,但至少讓她見識了這些社會底層人命運卑微與坎坷。他們最終回到了那寧靜安逸但封閉的農村,一家人也終於在新春佳節團聚了。張麗琴的媽媽很開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績單,併為她弟弟能取得的較好成績而自豪,這似乎能給他們這個世代農耕的家庭帶來改變命運的希望。也就是在這個春節,出於叛逆期的張麗琴和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肢體衝突,並遭受了父親的第一次的毆打,這使她更加堅定了要自己闖蕩和賺錢的決心。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護的長髮,隻身來到了深圳,開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張麗琴剛開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賣啤酒,老闆教育她説,顧客永遠是對的,對此她並沒有發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幹着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這一年,北京迎來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張麗琴和全國甚至包括全世界的華人一樣守在電視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開始。他們對祖國的強大和輝煌的事蹟感到無比的自豪。他們含着熱淚,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國健兒身上產生,並祝願能獲得更多。張麗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時間,已經適應了這邊的生活,對於燈紅酒綠和勁歌豔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邊的那些年輕的男女一樣,在鬼火般閃耀不定的燈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聲中,也扭起了在寂靜的農村永遠不會扭動的舞姿。……而離深圳不遠的另一個南方城市,張麗琴的父母為了家中的兒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親決定回家照顧兒子和家庭。張麗琴的母親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樸實農村婦女,她一方面擔心家中的孩子,期間給村中的神靈們燒心許願希望她女兒張麗琴能變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終,他們還是把最重要的希望留給了孩子。

這部紀錄片是年輕的導演範立欣的第一部獨立記錄長片,忠實記錄了外出打工農民工的艱苦生活,特別是每年的春節回家過年,那真是一場地獄之行的真實體驗。這部片子在國際上獲得了不少的大獎,特別是那清新而真實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這部片子是這次清華美院紀錄片展映的開幕影片,導演範立欣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部片子,他想從一個長遠的發展角度看,試圖通過這種紀錄片來影響這些在校的並將來能成為社會主流的大學生們,希望他們關心一下這些底層的農民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