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俞敏洪永不言敗讀後感心得感悟

校園3.64K

什麼才稱的上永不言敗?怎麼樣的人生才可稱得上永不言敗的人生?讀了永不言敗這本書,你就會有所感悟。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永不言敗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俞敏洪永不言敗讀後感心得感悟

  永不言敗讀後感篇一

《永不言敗》書中,俞老師結合自身人生經歷,並以小故事、大智慧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實用的人生哲理,為我們的人生道路點燃明燈,催人奮進。其中幾個小故事,給我印象深刻,收穫頗豐。

“生命的北斗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地土著居民幾千年來從未走出過自己居住的沙漠,而一個英國的冒險家卻只用了三天就從外面走進來了。後來那個英國人通過觀察發現原來土著人之所以走不出去是因為他們一進沙漠就迷失了方向,所以在原地打轉。他告訴土著人,每天晚上朝着北斗星的方向前進,永遠不要偏離那顆星星。結果三天後土著人就走出了沙漠。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原地打轉,而且還往往樂此不疲,生命就在平庸平凡中走到了終點。那麼,我們的北斗星在哪裏?父母的長壽健康,孩子的快樂成長,家庭的美滿幸福,學生的美好未來這些都是我們生命中的北斗星。讓我們一起注視着北斗星的方向,義無反顧地前進!

“讓我們承擔責任”:講述了孩子撞到傢俱,是不是傢俱錯的生活小故事。我們家長的做法往往是拍打傢俱,然後摟着孩子指着傢俱説:“打打打,誰讓你撞我寶寶的。”似乎全是傢俱的錯。這種做法無疑是教會了孩子如何推卸責任,哪怕是自己的錯,也死不承認。推卸責任的最終後果是,人與人之間不再相互信任,而是互相猜疑互相指責。有很多這樣的老師:對待學生學不好的問題,認為是他以前的老師沒教好,或者是學生自己太笨,怎麼教都不懂,而只有部分老師會試着這麼自問:“我該如何讓他快速進步?我怎麼騰出時間和他做個交流?”在這個社會裏,我們確實太需要責任感這東西了。

“智力拼圖遊戲的啟示”:俞老師給我們講述了他和女兒玩智力拼圖的故事。起初是一頭霧水,看着顏色如此將近不知如何入手。還是聰明的女兒給了他提示:先把有光滑一邊的小塊找出來,這樣外面的框架就搭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會容易很多。他們憑藉驚人的毅力和狂熱感,終於用了三天就把一個包含一千多個小塊的拼圖順利拿下。我們很多時候做事情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毫無章法,甚至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偏離了既定的軌道。比如做論文,框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搞研究的人沒有搞清框架就急於下手,結果文章往往被寫的支離破碎。

“為自己而工作”:俞老師在此文中講到,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接受知識也好,工作也好,總覺得一切都是為別人做的,為父母做,為老師做,為老闆做,逐漸養成一種自己都意識不到的被動心態,繼而產生抱怨心理,產生不滿情緒,抱怨學校和父母,工作和家庭,總覺得哪兒都不對勁。因此他要求我們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以感恩的心態,豁達的心境,積極努力地把工作做好,真真正正地實現為自己而工作。

確實,有時候我在工作中也很迷茫,很困惑:我究竟在為誰而工作?如果不盡快弄清這個問題,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今生我們很可能與成功無緣。在當今這個浮躁的年代,我們需要用什麼去重新點燃工作激情,實現自我價值?不是耳提面命的空洞口號,而是觸動心底的反思。俞老師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答案:“做任何工作都是在為自己而工作!我們要感謝公司為我們提供的寶貴工作機會,感謝領導,因為只有有了工作,才能賺到薪水;只有賺到了薪水,才能過日子,這是從最低層次上説的。從另一個層次上説,我們在任何工作中積累的經驗、能力和智慧都永遠屬於我們自己,這是別人永遠拿不走的,隨着我們資歷和經驗的豐富,我們得到的回報也就會越來越高。”

對照俞老師循循善誘的話語,聯繫自己,我感覺自己要改變自己的工作心態,我們不僅是為了目前工作,還要為將來工作,為自己的未來而工作。一句話,我們是要為自己而工作。

為自己而工作,其實就是一種被動變主動心態的改變,工作中就是做自己崗位的主人翁。為自己而工作,做自己工作的主人,我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工作效率肯定會大大提高,個人價值也會得到實現。如果大家都有這種積極主動的心態,教師發展了,學校發展了,教育質量提升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騰飛就指日可待了!

書中還有好多小故事給我很多啟迪,給人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讓懶散的人變的勤奮,讓自卑的人變的自信,讓失敗者重新振作向着成功邁出堅定的步伐。

生命不只擁有一個早晨,太陽在無數次為你我升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人生終將輝煌。

  永不言敗讀後感篇二

《永不言敗》這本書是我和師傅拜訪包鋼第一中學的時候,孟欣老師送給我們的。我非常喜歡,因為之前就對他無比敬佩,拿到這本書,更是如獲珍寶,愛不釋手。

本書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立志箴言,成功之路,人生感悟,流金歲月。語言樸實易懂,詼諧風趣,但卻寓意深遠,令人收益匪淺。

一、三種魚的啟示

長江裏有有三種魚,它們是鰣魚、刀魚和河豚。這三種魚以味美鮮嫩而著稱,是難得的美味佳餚。三種魚形狀不同,吃法也不一樣。鰣魚形狀像鯉魚,身子比鯉魚要扁一些。做鯉魚時不能把魚鱗刮掉,因為其美味全靠魚鱗傳遞。刀魚的形狀就像一把匕首,魚肉極其細膩,但吃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因為小小的一條刀魚就有上千根刺,很容易被卡着。河豚有着滾圓的身子,身上長的不是魚鱗,而是帶小刺的皮。

漁民捕這三種魚用的都是同一張網,形狀很像排球網,漁民把網攔在江中,讓魚鑽到網眼中去。鰣魚頭小身子大,頭鑽過去後身子就過不去了,這時鰣魚只要向後退,就能逃脱而去。但由於鰣魚愛惜魚鱗,死不後退,就被漁民捕獲了。刀魚看到鰣魚被捕後,心想這傢伙真笨,向後退一步不就行了嗎?於是刀魚穿過網眼後就訊速後退,結果兩邊的魚鰭卡在了網上,其實這時刀魚只要繼續向前就能穿網而去了,但他吸取鰣魚被抓住的教訓,拼命後退,終於也被漁民捕獲。河豚看到他們被抓,心想你們真笨,碰到網只要不前進不後退,不就不被抓住了嗎?於是河豚碰到網後就拼命給自己打氣,把自己打得圓鼓鼓的,結果漂到江上被漁民輕而易舉地捕獲了。

人就像上面的三種魚一樣,經常被自己的習慣和天性害死,卻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裏;常常能夠清楚地看到別人的錯誤,卻永遠也找不出自己的肉店;常常為了避免重蹈別人的覆轍,結果卻陷入了另外一個更致命的錯誤之中。其實,人類只有自己編織的網能把自己捕獲。因此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小心一點,收斂一點,不要自己給自己編織一張無形的致命的大網。

二、讓我們承擔責任

母親是一個特別溺愛孩子的人。我記得,我們很小的時候,摔倒了,或者撞到了,母親就會拍打地或者撞到的東西説:“打死你,讓你撞我家寶寶”。當我們看見母親這樣的時候,就會停止哭鬧。然而,現在母親在哄我的侄女的時候,也會做同樣的事情。在母親的眼裏,這樣做,孩子就不哭了。但是,母親卻從來沒有感受到其中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年回家的時候,我和母親談論了很多很多母親在教育我侄女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或許這樣的事情,在每個家庭都出現過,但是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經常這樣做,是一種引導孩子推卸責任的行為。通過這種引導,孩子從小就形成了把一切責任和後果推卸給別人,自己不承擔任何過錯的習慣性思維。於是,摔倒了是地的錯,撞上了是家居的錯,學習不好是老師的錯,相處不好是鄰居的錯。這樣無論什麼事情,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自己永遠都不會認識到自身的缺點,也就永遠都不會得到提升。

三、主動的力量

在美國工商管理學院的入學能力測試GMAT考試中,其中的語法考試有一點,就是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對錯考試。在一般的英語語法中,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都被認為是正確的表達,但在GMAT考試中,假如一句話能用主動語態來表達而用了被動語態,就算是絕對的錯誤。比如説"作業被我做完了"一定要説成"我把作業做完了"才對。只有實在找不到施動者時才能用被動語態,比如説窗户破了當不知道是誰打破的,才能説"窗户被打破了"。

這種對主.被動語態的區別,其背後隱藏着一個重大的命題,那就是考察考生面對所發生的事情是用主動思維還是用被動思維。一個習慣於被動思維的人會不自覺的用被動思維的方式來回答問題,而一個擁有主動思維的人會時刻考慮主動地解決問題。凡是擁有主動心態的人,都比較容易成為出色的管理者。所以GMAT考的不純粹是語法問題,而是在語法背後隱藏的一個人的心態。

人之所以被動,主要是心中沒有真正的大事要做或者沒有遠大的目標要實現。一個沒有航向的.人是最容易隨波逐流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各種瑣事高的團團轉的人。主動,要求我們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

同樣是人, 有些人的生活充滿快樂、驚喜和收穫,而有些人卻活得平庸、無聊和失敗。究其原因,主動擁抱生活和被動接受命運是這兩種人的分水嶺。

請記住:人唯一不應該有的“主動”就是“主動迴避生活的精彩”。

這本書,看似淺顯,但卻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可以使人的心態變得陽光、積極,讓我受益匪淺。

  永不言敗讀後感篇三

最近這段時間,一直沉醉於俞敏洪《永不言敗》的閲讀中。平凡的字裏行間滲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這也讓我努力反思自身的成長曆程,這個過程讓我獲得了人生奮進的又一次動力。

人為什麼活着?人活着的意義在何方?如果我們連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沒有過思考,恐怕我們還是沉醉在世俗的偏見中,隨波逐流。成長近30年時間來,我一直思考,人活着的終極意義在哪裏?不能説,人生來就是受苦的,我們感覺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限制自己獲得幸福的習慣框架,覺得事事碰壁,外人都與自己過不去。久而久之,還怨天尤人,抱怨自己命運的悲慘。事實上,在我看過俞氏的《永不言敗》後,我努力反思着一直限制我成長,限制我獲得幸福的那些慣見、枷鎖。也同時讓我感悟到,當我嘗試進行深刻思考的時候,我感覺我正與偉人同行。不管是勵志箴言還是成功之路,乃至人生感悟,《永不言敗》滲透的道理樸實而深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新東方成功的歷史必然性。

成功一定要抓住機會!但對機會的抓住並不是守株待兔,機會不會那麼木然地束手待擒。在生活中,很多路子是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不知道機會會在哪裏竄出來。所以當我聽到抓住機會這樣的字眼的時候,我感覺只是冰山一角的味道,真正的道理需要在這句話背後去尋找。能抓住機會其實是綜合了我們成功的多項指標,比如,要主動、懂得做事情的方法、要學會反思、要端正態度等等,綜合一點就是活在當下。活在當下,要積極綻放我們優秀人生的各項特徵:積極的人生姿態是自己過出來的,要生命有所起色,必須主動,要勇於承擔責任;並且要講究方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一定要恪守古人給我們留下的“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議他人非”,一定要多反思自己做的事情,通過我的個人成長經驗,我認為反思是我們成長不能缺少的方式。

人是一種羣體動物,正如馬克思所言,人的本質在於人的社會性。俞氏也言:人不能自己活着。我們有今天,離不開親朋好友的鼎力支持。正是這種親人朋友之間温情的存在,才讓我們體會到生存的價值。所以,有生之年,多結交朋友,好好和親人朋友相處。可以説,這也是我多年成長的經驗之談。然而,與人相處之道並非簡單三言兩語所能及。我一直感覺,人活着不容易,並且生命有限,所以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盡情綻放自己的生命。與人交往,少些計較,多些寬容。與他人交往,重要的是相處的融洽感覺,要快樂地與人相處。

可視的東西容易讓人獲得動力,而看不見的東西,我們卻很難把握。我對成功的總結是戰勝自己。限制我們成功的往往是那些盤踞於我們內心深處的習慣弊病,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活着説是雖然意識到了,但我們沒有戰勝它的勇氣。很多情況下,我們坦言,我就是這樣的人,咋地吧。但我們可以改變,要獲得好的生活,好的生存質量,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改變。雖然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但也能移。並且年齡不是問題,因此人要生活得好,必須要學會改變,時刻準備着朝好的方向改變。

最後我想談一談關於做事的方法。一直以來,或許是受我們傳統文化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們習慣於做大事情,習慣於“一室不治,天下家國之為”,但我們錯了,西方的成功源於他們對事情的苛求,源於“不近人情”的標準,但由於我們給於彈性太多的寬容,我們最終反而“一事無成”。這也是殘存於我們頭腦中的習慣偏見,所以也要改變。改變我們傳統的做事方法,認真得把一件小事做好,精益求精地做好。

上面談了很多,我們活到現在,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知識,不管是好是壞,這些知識與經驗是我們成長的奠基,同時影響着我們日後的抉擇。習慣是陷阱,“最可怕的還不是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壞習慣,而是養成某種惡習卻不自知”。我們已經習慣了習慣的影響,做事有時不假思索。習慣往往是阻礙我們成功最大的障礙。談到最後我認為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充分認識自己,轉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並儘可能地做到揚長避短。這也是日常大家所説的“戰勝自己”,而戰勝自己往往是最困難的。就像前述所言,自己對自己的可視程度是最低的,因此我們認識起來難度非常大。但正視這一困難,是我們戰勝自己的第一步。端正了方向,我們獲得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活於當世,我們渴望幸福,但有誰能清晰界定好自己心中的幸福。幸福不僅僅是物質的如何富足,幸福是你我相處的甜蜜感覺,是寬容與忍讓背後的深刻感動,是擁有健康的身體…人活着,一定不能隨波逐流,要有想法,敢想、敢做。讀《永不言敗》,我最大感觸是成功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俞敏洪用樸實的話語向我們訴説着偉大的道理,這些道理並非是我們生疏的,它就豐富地存在於我們生活中,但我們沒有利用好,沒有經營好自己的身心。未來的道路漫長而又短暫,《永不言敗》給我醍醐灌頂之力,我的未來之路將不再繼續平庸,我將懷揣着這份久違的感動,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