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2015年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人教版)

校園2.95W

 一、語文知識積累

2015年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人教版)

1.用原文或按要求填空。

(1)衣沾不足惜, 。

(2) ,江入大荒流。

(3)王維《使至塞上》中的詩句“ , ”以“蓬”、“雁”白比,寫出了內心的激憤和抑鬱。

(4)陸游的《遊山西村》中,既描繪了農村明媚秀麗、變化萬千的自然風光,又藴含哲理的詩句是: , 。

2.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峻拔的高山,潺潺的流水,曾經引起古代文人的無限遐思,歌詠自然山水的篇章也因此 。

三峽風景,美不勝收。酈道元筆下的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讓我們不禁 。

陶弘景筆下的風光,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蘇軾筆下的月夜小景,清幽而寧靜,讓人不禁神遊。

飛玉噴銀、聲震蒼穹的錢塘江大潮是雄豪奇異的風景畫;披髮文身,手持彩旗,濤頭弄潮是情味橫生的風俗畫。自然美與人情美糾纏在一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

張岱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雪後西湖寧靜清絕的景象,表現了遊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一組合,竟將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 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 。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據拼音寫漢字。

峻拔( ) xiá思( )蒼穹( ) yǎ趣( )

(2)解釋下列詞語。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a.多如牛毛 心馳神往 萬籟俱寂 讚歎不已

b.多如牛毛 夢寐以求 萬籟無聲 拍案叫絕

c.油然而生 心馳神往 萬籟無聲 拍案叫絕

d.油然而生 夢寐以求 萬籟俱寂 讚歎不已

(4)畫線句由於用詞不當而產生語病,請把正確的句子寫下來。

3.名著閲讀

在這個白光裏,每一個顏色都刺目,每一個聲響都難聽,每一種氣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發出來的腥臭。街上彷彿已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空曠而沒有一點涼氣,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麼是好了,低着頭,拉着車,極慢的往前走,沒有主意,沒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掛着一層粘汗,發着餿臭的昧兒。走了會兒,腳心和鞋襪粘在一塊,好像踩着塊濕泥,非常的難過。本來不想再喝水,可是見了井不由的又過去灌了一氣,不為解渴,似乎專為享受井水那點涼氣,由口腔到胃中,忽然涼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縮,打個冷戰,非常舒服。喝完,他連連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節選自_______(作者)的小説《 》。

(2)請結合小説內容對文中“他”的性格作簡要的分析。

4.學完本單元綜合性學習“怎樣蒐集資料”之後,不少同學自己動手蒐集資料,請你也參與下列活動,並完成相關任務。

(1)小王同學蒐集到下面一則材料,請你用一句話新聞的方式,告訴你所有的朋友和親人。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吳笑女):中央電視台今天(9日)在北京發佈消息,2010年中央電視台中秋晚會將於9月22日晚20點舉行,屆時將通過cctv-1、cctv-4、cctv-9三大頻道面向全球並機現場直播,晚會全長2個小時。據介紹,本次晚會選擇在素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稱的安徽省蕪湖市舉行。所有的舞台都是在水面上搭建而成,形成演員在水中踏歌而舞的奇觀。晚會將馬頭牆、磚木石雕、層樓疊院等建築交相輝映,營造出水天一色,氣韻相連的視覺效果。

(2)小張同學在網上搜集到四則有關“三峽大壩”抗洪能力的新聞,這四則新聞的時間依次為:2003年6月1日,2007年5月8日,2008年10月21日,2010年7月20日。請你用簡潔的語言簡述媒體對“三峽大壩”抗洪能力説法的變化,並表達你的感想。

(3)小李同學在網上搜索了本單元有關作家作品的情況,並做了如下筆記,在交流過程中,同學發現了一處錯誤,你能把這處錯誤找出來並改正嗎?

筆記一:《水經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酈道元撰。《水經注》中山川景物的描寫,作為文學作品,也得到很高評價。

筆記二:蘇軾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筆記三:張岱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陶庵夢憶》等絕代文學名著。

筆記四: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人稱“山中宰相”。

  二、古文閲讀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乙】河水南徑①北屈縣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風山,風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門山。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阨②,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③,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④。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衝,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⑤,懸流千丈,渾洪贔⑥怒,鼓若山騰,浚波頹疊⑦,迄於下口。方知慎子⑧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選自酈道元《水經注·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