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9篇

校園1.1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9篇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1

這幾天讀《歐也妮.葛朗台》。這本書從守財奴吝嗇鬼的角度已經沒啥可解讀的了。再次重讀,我竟然被歐也妮的愛情打動了。

不要因為歐也妮是葛朗台的女兒而看不起這個人物。讀後,在我心目中歐也妮是個可憐的女子,一生被父親操縱,蹉跎了青春,犧牲了愛情。人的一生最美好的兩樣東西,她都沒有享受到。最後,一個人坐擁無數金錢,又有什麼幸福可言?因為她最不需要的就是錢。

説到歐也妮的愛情,多像木心寫的《從前慢》。

歐也妮和堂弟的相遇是在繁華之外的索莫城,這裏保守落後,到處充斥着陳腐乏味的氣息。從巴黎來的堂弟剛剛二十一歲,長相氣質穿着打扮在歐也妮眼中無異於神祗一般,何況還是她親親的堂弟。他讓她打開了少女的情竇,敞開了少女的情懷,把無限柔情都傾注在堂弟身上。

而這個堂弟查理,在巴黎過的是風花雪月聲色犬馬的生活。如果不是特殊的時期,特定的環境,他絕不會愛上他的堂姐。但畢竟在那些短短的時日,年輕人的純真與契合,狹窄的空間,專注於父親過世的悲痛,都讓查理臣服於歐也妮單純熱烈的情感。他們互送信物,定下誓約。一別七年。

查理身上畢竟有與老葛朗台相同的血液,經商的眼光頭腦樣樣具備,同時具備的還有他伯父的貪婪,對金錢無止境的慾望。一旦脱離索莫城葛朗台那陳腐的房子,怎可能要求他對歐也妮的愛情忠誠到底。

而從未走出索莫城的歐也妮,她的一生只夠愛她的堂弟一個人。即使後來堂弟負了她,她依然能不怨他,不僅不怨,還替他償還債務,挽救他的名聲,親手促成他渴望的婚姻,成全他的大好前程。做完這些,她把自己當成祭品,供在婚姻的殿堂上,任人取捨。她明知道特.蓬風所長等待她那麼多年,絕不是守護她愛她,而是覬覦她父親驚人的財產。但她不在乎,她毫不猶豫的在那份夫妻可以互相繼承遺產的文件上簽字,唯一的條件就是在婚姻中,有權守護自己的身心。

在書中,可能作者一心一意塑造着守財奴的形象,筆觸一貫的嘲諷辛辣,極盡挖苦之能事。巴爾扎克成功了。葛朗台甚至化身典故,成為守財奴吝嗇鬼的代名詞。但是,這位不解風情的文學巨匠,不知道是寫作的慣性,還是由於他的不解風情,在他的筆下,毫不憐香惜玉,對歐也妮的愛情也充滿了嘲諷。讓這位可憐的姑娘感人的愛情,絲毫散發不出光彩。

不僅如此,歐也妮純真善良的形象,也被她父親的貪婪狡詐掩蓋的死死的。有誰能在作者排山倒海般的嘲諷中,去發現認可這一份真善美的存在呢。當然,巴爾扎克也不是完全吝嗇筆墨,在文中最後,作者寫到,“特.蓬風太太三十三歲做了寡婦,富有八十萬法郎的收入,依舊很美,但是像個將近四十歲的女人的美。白白的臉,安閒,冷靜。聲音温柔而沉着,舉止單純。她有痛苦的崇高偉大,有靈魂並沒有被塵世玷污過的聖潔。”如果寫到這裏,我幾乎相信了作者愛他筆下的歐也妮,但緊接着,他又寫到,“但也有老處女的僵硬的神情,和內地閉塞生活養成的氣量狹小的習慣。”然後他又寫到她保有她父親的一些生活習性。但她畢竟不同於她的父親,她慷慨捐建教堂和學校,這是老葛朗台死也不會做的事。可能作者受他筆下人物的影響,夸人都誇的這麼吝嗇。

正是因為作者不愛惜他筆下的歐也妮,我更信服茨威格筆下的巴爾扎克。巴爾扎克的一生,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寫作,還債,根本沒好好談過一次戀愛。他把經商的才智都奉獻給他筆下的葛朗台。從而一定把對談不成戀愛的嫉妒,傾瀉給歐也妮。可憐的歐也妮!

但好在我喜歡這種從前慢的愛情,古舊的閣樓,寂靜的院子,長滿青苔的凳子。一本正經的談着廢話,在圍牆下一起默想,揹着父親偷偷的約會。用七年等待一個人,用一生祭奠一份愛。愛情的聖潔與純粹,不知世界為何物的靈魂之美,無不動人心魄。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2

《歐也妮·葛朗台》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一部傑出作品。故事是在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説,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慘烈的程序卻不亞於古典悲劇。

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有位天真美麗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一個破產落魄的親戚,為了資助他"闖天下",不惜傾囊贈予全部私蓄,從而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父女間發生激烈的衝突,嚇得膽小而賢淑的慈母從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喪失父親、損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這類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我們並不少見,甚至還有比它更悲傷的,但是為什麼巴爾扎克的這本小説會成為一部傑作呢?令大家久讀不厭呢?除了由於巴爾扎克以真實事件為背景外,還因為小説作者將主人公塑造為有血有肉的人,更將讀者引入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中。

但據安德烈·莫洛亞考證,其實巴爾扎克只去過索繆一次,而且僅僅停留了幾個小時;有人還找出小説中的破綻,證明故事更像發生在圖爾。這些都無礙於作品的真實性。巴爾扎克對事件地描寫,只不過為小説提供了一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它可以是幻想的,也可以是別處,但必須是法國在那個時代的內地社會的縮影。同樣,到索繆去尋訪小説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勞的。他們是巴爾扎克心目中的一羣內地人物的典型,即使不存在也會同樣感人。因為巴爾扎克豐富的實踐為他的作品帶來了鮮活的生命,所以引人入勝。老葛朗台的性格是顯然與守財奴的傳統形象大不相同,給人新鮮感。莫里哀的阿巴公只知吝嗇,雖然也愛財如命,但是僅僅熱衷於守財,連放債都捨不得。而老葛朗台卻不只是守財,更善於發財,為了賺錢,他不惜掏空自己積攢的金銀,他精於計算,能審時度勢,像老虎、像巨蟒,平時不動聲色,看準時機會果斷迅速地撲向獵物,萬無一失地把大堆金銀吞進血盆大口般的錢袋。他對於錢是來者不拒,索繆城裏沒有一個人不曾嚐到過他的利爪的滋味,卻沒有人恨他,索繆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繆的光榮。他實際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因為他代表了在那個社會的無上權力。對金錢的追逐是一種不滅的意念,而小説想證明的就是這種意念的破壞力量,它足以摧毀了整個家庭。

巴爾扎克的這部代表作,描寫了資產階級暴發户發家的罪惡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塑造出葛朗台這樣一個舉世聞名的吝嗇鬼形象。據説,這部小説是巴爾扎克與後來成為他妻子的俄國貴婦韓斯卡夫人熱戀時的產物。巴爾扎克本人非常珍愛這部小説,稱它為"最出色的畫稿之一"。一百多年來,這部作品以其自身獨特的文學價值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因此讚譽巴爾扎克是"超羣的小説家"。

雨果也曾經説過:巴爾扎克所有的書僅僅組成一部書:一部生動的、閃光的、深刻的書,在這部書裏,我們看到我們的整個現代社會的進步,給人一種強大的震撼力。一部了不起的書,總會無時限的流傳。左拉説:在巴爾扎克生動逼真的人物形象面前,古希臘羅馬的人物變得蒼白無力、渾身抖顫,中古的人物像玩具鉛兵一樣倒伏在地。這給了巴爾扎克極高的評價。

《歐也妮·葛朗台》是巴爾扎克眾多的小説中最優秀的小説之一,是其創作的一次巨大飛躍。這部小説在人物塑造、環境描寫、故事敍述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它震撼着每一位讀者,在法蘭西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魅力。

文章充分利用對比,將歐也妮的形象與其父親進行對比,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但她註定會在這社會中消失。巴爾扎克的文章中也不乏抒情描寫, 那樣濃郁、那樣感人。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3

我讀的第二部書是高二時語文老師所推薦的《歐也妮葛朗台》。

故事講述了葛朗台老頭的發家史和他對金錢的狂愛。有人評價這一形象刻畫得極為生動,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

葛朗台老頭的吝嗇和對金錢的痴狂,在書中隨處可見:“儘管葛朗台家財萬貫,然而他的開銷卻很節省。他從來不賣肉、蔬菜和水果,這

些都由佃户替他送進柴房。他什麼都節約,連動作在內。每頓吃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裏才生火

,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

當歐也妮23歲生日的晚上,來了客人,全心全意都在葛朗台太太和歐也妮面前獻殷勤。也就在當晚,來自巴黎的花花公子查理,因為父親破產而投奔葛朗台家。天真美麗的歐也妮愛上了窮酸落魄的表弟查理,因為父親的逼迫與自己心愛的人分開,愛情初萌到離別的無奈。為了資助查理,她將父親的金幣全部偷偷贈送了給他,這一舉動激怒了葛朗台,掀起了父女的矛盾衝突,歐也妮吃盡了苦頭。不覺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兒把她的全部金幣拿出來欣賞一番,歐也妮只好説金幣沒有了。父親一聽,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幣送給了查理,大罵女兒,並決定把她關進房裏,只給冷水和麪包。這時的葛朗台知到女兒將自己的金幣送給查理,他愛錢如命的本質戰勝了親情,將自己唯一的女兒送進了閣樓,讓她在那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他在太太去世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佔有太太的遺產。葛朗台的性格表現出極端的自私貪婪,欺騙自己女兒,連哄帶騙怕女兒與自己爭奪財產,要她自動放棄對其母親的繼承權,自己佔為己有。他這一生為了建立更多的金幣而活,因為金錢的關係使他從手中失去了幸福,因此失去了親人曾有過的關懷。(讀後感 )葛朗台先生一生積累了萬貫家財,一文也帶不進墳墓,也是因為他守財奴的天性使得他失去了性命,在精神上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到頭來一無所獲,一夜成為富翁的歐也妮,卻成為了大家追捧的獵物,無家的感覺

。葛朗台一見金匣,就像一隻老虎撲向一個睡着的嬰兒一樣抱住不放。”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質在此表顯得無疑。與父親相比歐也妮表現得十分慈愛,善良。辦了不少公益事業:建了1所養老院、8處教會國小和一所圖書館。

查理他先在印度發了財,後又販賣人口,放高貸,倒賣海盜贓物賺了大錢。什麼勾當都做過出此之外他為得到”新貴”頭銜,日後擠進官場,便答應了和奧勃裏翁小姐聯姻。

書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個性,但是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找到當時社會的影子。貴族階級日趨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全都破壞了”,代之而起的是飛揚跋扈的資產階級暴發户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金錢勢力。以及柔弱的婦女,她們安於現狀。讀完此書我不得不感歎資本家的發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淚的屈辱史。

小説中描寫到葛朗台一見到金幣眼睛就放射出光芒就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吝嗇鬼的特點。在小説中葛朗台似乎是個很勤勞能幹的人,但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對於金錢的看法,我想假如有一天葛朗台失去了所有的積蓄,他面臨的就會是精神的崩潰。

葛朗台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則,一文也不帶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一無所獲。葛朗台從不欠人傢什麼,當然不讓別人欠他,他從不到別人家去,不搞吃請,他決不動別人的東西。意思是絕對尊重財產私有權。然而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地把私人的白楊種到河邊公家的土地上。他認為手生來是撈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所以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惡極”的了。

葛朗台,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可憐的女兒歐也妮守着他的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被一幫虎視眈眈利慾薰心的貪心鬼所追逐所利用!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4

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説家,朔造典型的巨匠,舉世聞名的現實主義大師。曾經有人斷言:“自莫里哀的《吝嗇人》以後,不會再有人寫吝嗇鬼了!”莫里哀筆下的阿巴公已將吝嗇鬼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巴爾扎克不僅大膽地拾起了這個題材,並賦予了最深刻的歷史內容。

《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錢,葛朗台老頭的形象便體現了金錢的主宰力量。

巴爾扎克固然以大量筆墨描繪金錢的威力,畫龍點睛的一筆卻是指出金錢拜物教的荒謬,指出金錢固然給人帶來權勢,卻不能給人帶來幸福。至少,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為力的。葛朗太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一文也帶不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一無所獲。在巴爾扎克看來,葛朗台的聚斂癖,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情慾。向歐也妮這類心地單純的姑娘,金錢與她既不是一種需要,也不是一種慰藉,只有人性已經異化,完全為貪慾所支配的人,才會將金錢視為人生的最高需要。

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

故事講述了葛朗台老頭的發家史和他對金錢的狂愛。有人評價這一形象刻畫得極為生動,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

葛朗台老頭的吝嗇和對金錢的痴狂,在書中隨處可見:“至於僕人拿儂,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勞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決心賞了她一隻舊錶,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禮物。,可憐的拿儂老是赤着腳,穿着破衣衫,睡在過道底下的一個昏暗的小房間。”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愛,作出決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決定——送拿儂一隻舊錶。除了這些葛朗台還對自己的親人吝嗇:“儘管葛朗台家財萬貫,然而他的開銷卻很節剩他從來不賣肉、蔬菜和水果,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進柴房。他什麼都節約,連動作在內。每頓吃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裏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不覺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兒把她的全部金幣拿出來欣賞一番,歐也妮只好説金幣沒有了。父親一聽,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幣送給了查理,大罵女,並決定把她關進房裏,只給冷水和麪包。”這時的葛朗台知到女兒將自己的金幣送給查理,他愛錢如命的本質戰勝了親情,將自己竟有的女兒送進了閣樓,讓她在那過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平靜地死去。太太屍骨未寒,葛朗台便請來克羅旭要歐也妮在財產文契上簽字,放棄登記,全部財產歸父親管理,女兒只保留虛有權,歐也妮一點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籤了字,父親這才放了心。”自己的妻子還才安息,他卻為了遺產到處奔波。“晚上,葛朗台來到太太房間,正巧碰上母女倆在看查理母親的肖像,葛朗台一見金匣,就像一隻老虎撲向一個睡着的嬰兒一樣抱住不放。”貪婪、狡黠、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質在此表顯得無疑。與父親相比歐也妮表現得十分慈愛,善良。辦了不少公益事業:建了1所養老院、8處教會國小和一所圖書館。

查理他先在印度發了財,後又販賣人口,放高利息貸款,倒賣海盜贓物賺了大錢。什麼勾當都做過出此之外他為得到”新貴”頭銜,日後擠進官場,便答應了和奧勃裏翁小姐聯姻。

書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個性,但是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找到當時社會的影子。貴族階級日趨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全都破壞了”,代之而起的是飛揚跋扈的資產階級暴發户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金錢勢力。以及柔弱的婦女,她們安於現狀。讀完此書我不得不感歎資本家的發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淚的屈辱史。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5

文章作者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説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小説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好處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到達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裏把自我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裏,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着,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台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一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麪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説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超多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明白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我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是這部小説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説就是以她的杯具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台、夏爾、德·蓬風等人的比較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台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説,生命中的唯一期望是期盼中的感情。為了感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我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感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感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感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一樣,超凡脱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説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我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裏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為她作為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6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但在平凡中卻見證了不平凡的道理。文本敍述了一個有金錢引發的家庭悲劇,圍繞着歐也妮的愛情故事走向悲劇這一中心,以葛朗台家庭內專制所掀起的陣陣波瀾、家庭外銀行家和公證人兩户之間的明爭暗鬥、歐也妮對夏爾的愛卻被他背信棄義的遭遇三條相互交織的情節線索組成了這部精彩的小説。

書中最具有個性的人物當屬老葛朗台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永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盤算着如何聚斂財務,甚至到死都樂此不疲。他既有充足的精力,又有卓越超羣的理財本領,除了金錢之外他沒有任何信仰,在聚斂金錢上能讓他找到快感,不得不説的是,他的賺錢本領十分了得。但是,對金錢的追逐和佔有使他變成了金錢的奴隸,這正是他最可悲之處。作為當地的千萬富翁,卻要全家人住在灰暗陰森、樓梯早被蟲蛀壞了的老房子裏;一日三餐的食物、蠟燭等都要自己來親自分發,一點都不能多了;當他的侄子從巴黎來到他家裏時,他竟然會親自下廚,為的是節省食物;女兒的婚事也被他當作了賺錢的籌碼……老葛朗台的吝嗇是極致的,他的吝嗇使他妻子過早的逝世,女兒也失去了幸福,終生過着寂寞的生活,他就是他家庭悲劇的始作俑者,所以他註定也無法長壽,可是當神父來到他面前為他祈禱時,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錢、錢、錢”,真是可悲啊,他就在金錢的束縛中結束了並不幸福的一生。

雖然老葛朗台表面看起來很富有,但對於錢財的過度追求和貪婪使得他的心靈是極度空虛的,金錢一點一點腐蝕了他的人性,他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當今的中國社會正是一個財富極大增長的社會,所以人們普遍把追求富裕的生活當作了幸福的唯一標準,這種幸福標準的單一化會造成人們被金錢腐蝕心靈,心中的幸福永遠都以錢的多少來衡量,完全忽視了自身心靈的充實,完全忘記了幸福的多重定義。想成為真正幸福的人,我們應該做的是對金錢主動地支配,而不是被錢奴役,一旦被金錢套上了枷鎖,你的人生就只剩下一種可能——躺進金錢的墳墓裏。我們的人生一定會有很多金錢所做不到的事,只要你真誠地生活,不屈服於金錢,那麼,人生的一萬種可能就會為你打開,你的心靈會是滿滿的,不會再有失落。

歐也妮·葛朗台就是一個有着豐滿心靈的人。專橫、吝嗇的父親給了她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葬送了她的青春;為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毫不猶豫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苦苦等待着萬里之外的夏爾回來。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遭受愛人背叛的巨大打擊,歐也妮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拿出鉅款替他還債,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葛朗台的心事純潔、高尚的,當週圍的人都深陷金錢的魔沼中,她卻“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的生活,不斷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卻過着簡樸的生活。這與老葛朗台的吝嗇生活有着實質性的區別,歐也妮·葛朗台雖然過得簡樸,但她的內心世界是滿滿的愛,所以金錢對她來説不是一種權力或者佔有,而是她向別人傳播愛的途徑,腐朽的金錢在她的手裏變成了熠熠生輝的救命符。老葛朗台、夏爾、德·蓬風等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歐也妮的善良、寬容、慈愛就越分明,她的內心是強大的,不能打不倒的,縱使生活對她再嚴厲,她也不曾畏懼,因為她有着比金錢有力得多的保護傘,心中永恆的信仰帶給她享之不盡的幸福。

我們應該要學會站在金錢之上,學會從精神上獲取心靈的滿足,體驗真正的幸福,別為了一個“錢”字,而活得太辛苦!這樣的人生,沒有味道。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7

文章作者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説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小説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歐也妮·葛朗台---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裏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裏,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着,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台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麪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説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大量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知道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己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

歐也妮是這部小説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説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台、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台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説,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為了愛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愛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愛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同,超凡脱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説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己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裏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為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8

卿之芳容乃本書至美之裝飾,願卿之芳名在此猶如聖枝,雖不知出自何樹,然無疑已囚粘仰而聖化,虔誠之手勤將其更換,故四季長青,恆蔭家宅。

一一德·巴爾扎克

曾讀過英里哀的<慳吝人》,在莫里哀筆下,吝嗇鬼的性格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巴爾扎克則賦予了更深刻的歷史內容,寫出了獨特的風采,贏得了極大的成功。

小説從側面剖析人們的感情、慾望,各種行為的動因,又像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那樣觀察研究當代社會的政治經濟結構、權力和財富的分配、法律的奧祕,宗教的效用……

時代的洪流可以置人於浪尖,亦可推人置水底。金錢取代門第成為權力的象徵,財富的多寡成為劃分等級的新標準。於是對金錢的貪慾潛入人們的靈魂。許多新的社會矛盾由此產生。由於對社會形成了這一總體認識,巴爾扎克得以從種種貌似分散,個別,偶然的現象中,把握住了以拜金主義為核心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歷史內容;人們不再信仰上帝,而崇拜“金錢”了。對財富的追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生產的進步。又使人性產生異化,正是對金錢的貪慾,扼殺了人們的感情,斷送了多少家庭的幸福,釀成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慘劇……

這位前箍鐵匠一躍成為地方上的首富,首先是他比別人更有膽識地利用大革命的好時機;共和政府拍賣教會產業時,他用賄賂拍賣監督官的手段,三文不值兩文地買到了當地景好的葡韻園:他榮任鎮長期間,曾冠冕堂皇地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幾條出色的公路直達自己的產業;在房產登記的時候,他利用職位,神不知鬼不覺地佔了不少便宜;在地侯爵老爺乎頭拮据時,他又用極便宜的價格,買下了弗魯瓦豐侯領地。顯然,沒有這次革命,葛朗台不可能這麼快掙得偌大一筆財產。

這位前箍鐵匠具備第一代資產階級的一切特點,沒多少文化,卻極精於盤算。他的土地經營得法,每筆買賣都琢磨得周到細緻,投機事業從沒有失敗過一回。酒桶市價比酒還貴時,他老是有酒桶出售。別人一百法郎就脱手的酒,他要每桶漲到兩百法郎才拋出來。作者十分形象地寫道:

説到理財,葛朗白先生兼有老虎和巨蟒的本領。他會蹲在那裏,長時間窺伺着獵物,然後撲上去,張開錢袋的大口,吞進大堆的金幣,然後安安靜靜地躺下,像吃飽的蛇一樣,冷酷而不動聲色,徐徐消化吃到肚裏的東西。

葛朗台胸有城府,説話不多,動作更少。他心狠手辣,玩弄世人於鼓掌之上。索漠城中,人人都曾被他鋼鐵般的利爪乾淨利索地抓過。人們看見他,沒有一個不覺得又欽佩又害怕。所以葛朗台先生自然成為眾人膜拜的對象。

葛朗台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則,一文也不帶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一無所獲。葛朗台從不欠人傢什麼,當然不讓別人欠他,他從不到別人家去,不搞吃請,他決不動別人的東西。意思是絕對尊重財產私有權。然而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地把私人的白楊種到河邊公家的土地上。他認為手生來是撈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因為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惡極”的了。不e2説葛朗白不愛他的女兒,可是金子是天底下最寶貴的東西呀!和女兒的健康、太太酌性命相比,葛朗台並不願意太太生病,因為請醫生要花錢,他更不希望太太去世,因為擔心女兒耍繼承母親的遺產。要不是因為這點擔心,葛朗台老頭大約還不肯與女兒和解。

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可憐的女兒守着他的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慾薰心之徒追捕圍獵的對象!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9

文章作者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説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提高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小説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歐也妮·葛朗台---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到達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裏把自我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裏,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着,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台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一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麪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所以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説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很多聚斂財物的目的,可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明白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我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

歐也妮是這部小説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説就是以她的杯具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台、夏爾、德·蓬風等人的比較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台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説,生命中的唯一期望是期待中的感情。為了感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我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感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感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可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並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感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一樣,超凡脱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説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僅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我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裏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為她作為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