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圍城優秀讀後感

校園4.44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圍城優秀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圍城優秀讀後感
  圍城優秀讀後感1

許多人認識錢鍾書,都是從他的大作《圍城》開始的,我也一樣,不同的是,許多人迷上了錢先生語言的“犀利”,而我對錢先生後續的瞭解,也僅限於幾篇短篇,對錢先生的其他大作再也不敢高攀。但就我的才疏學淺,卻忍不住妄加評論。

不明白看《圍城》有什麼益處,書中所塑造的各個人物,方鴻漸、孫柔嘉、趙辛楣、蘇文紈——除了唐曉芙尚有一點可愛之處外,其他人全部都該一棍子打死的,或奸詐、或小器、或無能、或吹噓、或自戀、或難伺候、或討人嫌,更多的是影響市容環衞的;不知是不是因為錢先生身上沒有夸人的細胞,貶人的能耐卻大長。這樣的人物設定,從主角到配角到跑龍套的角色,幾乎沒有一個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讀來何用?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恐怖”片段就是一個胖女人在給孩子抓蝨子,錢先生把她的手指比喻成五條香腸,閲罷在下頭皮發麻,頓時深切體會到洗頭的重要,不知這是否正是錢先生對我們的循循善誘?如果説許多人喜歡錢先生就是因為我前面提到的語言的“犀利”,那麼在我看來,“犀利”無異於“刻薄”。錢先生的比喻非常夠味,但有些比喻實不得當,比如他竟然能將新人比喻為扒手,讀者也只能佩服他的勇氣了。

説起刻薄,似乎也有一個人是以“刻薄”著稱的——魯迅。但是由於時代的侷限,錢先生的刻薄較魯迅的刻薄便小家子氣了不少。錢先生的刻薄彷彿不需要有任何人得罪他,只要是他筆下的人物,不管正邪都要被刻薄一番,刻薄就是錢先生的本性。而魯迅就敵我分明,有理有據,需要時信手拈來,不用時揮之即去,刻薄是魯迅的戰鬥工具。

要講錢先生對我們這一代的影響,好像有這麼一個人每天都在喊着“錢鍾書萬歲”的,他好像叫韓寒。現在的韓寒是挺成功的,至少幾本書銷量都能過百萬,但他學習錢先生偏偏走樣,以致那些先讀韓寒再讀錢鍾書的少男少女們懵懂地將錢先生的刻薄引申為幽默更延長成搞笑,於是一代大師的作品就被當成笑話影響着我們這一代。這當然不是錢先生的錯,但又是誰之過?

文章雖不值錢,紙墨也並不費錢。批了這麼多,並不因為錢先生教訓的:嫌髒就表示愛潔。

  圍城優秀讀後感2

一本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的,《圍城》就是那本經得起時間磨礪的好書,它於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印,一九八零年重印,然後到現在,一直受到讀者們的喜愛。《圍城》這本書我也是剛剛讀完不久,但我對這本書的感受特別深。本書以方鴻漸為線索,來表現世間百態。人物的描寫十分的精緻,不同的羣體表現出不一樣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很具有諷刺意義。我們都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我們都活在圍城裏,同時又活在圍城外。永遠達不到的是目標,永遠滿足不了的是慾望。我相信我們每一次讀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五年後看它是新的,十年後看它還是新的,一百年後看依然是新的。

楊絳先生其實早已概括出了《圍城》的精髓:圍在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是啊,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當我們上國小,上中學的時候,我們都盼望着上大學,因為上了大學就沒有人逼着我們去做作業了;就沒有人阻止我們幹着幹那了;我們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跟自己喜歡的異性交往;我們還可以去我們想去的地方太多太多的誘惑誘使着我們快點長大。可是當我們真正上了大學,我們才領悟到事實不是這樣的,入學的新鮮感過後,我們開始變得越來越頹廢了,我們開始上課玩手機,逃課,整天把自己關在宿舍裏打遊戲,宿舍門都不想邁出一步,漸漸地我們迷失了自己。當一個人安靜地時候,我們腦海裏呈現的都是上大學以前那純真的,無邪的,美好的回憶。我們開始感歎時間為什麼如此的殘酷,為什麼消逝的如此的快。我們致青春、憶童年,現在才恍悟兒時的我們是多麼的童真,少年的我們多麼的歡快,18歲的我們是多麼的快樂。但那都已經成為過去。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一個圍城裏面,我們總是在抱怨總是在怨天尤人,可當我們真的走出來的時候又開始悔恨,開始追憶。

同學們,其實生活在再苦的日子裏也會有滿足的人,生活在再富足的日子裏也會有不滿足的人。所以無論活在什麼環境中,什麼條件下,我們都要有一顆平常的心,享受當下,享受現在美好的時光,不要等我們老了再去蹉跎歲月。

  圍城優秀讀後感3

錢老鍾書的《圍城》是我榻側幾前的必備讀物。錢老不愧為大家,對人物場景素描式的勾勒,創造性的諧趣語言,不是很連貫性的情節描述。不苛求華麗辭藻的鋪陳,寥寥數筆,就把讀者溶了進去,跟裏面的各色人物一起悲歡嘻怒。

《圍城》中的主人公方鴻漸是個可悲、可歎、可憐又有些可愛的人物。他出生於一個無錫沒落鄉紳的家庭,先是在北平讀學,後來依仗了準岳丈的資助去英國留洋,最後迫於饢中羞澀無奈回國。實際上在回國的郵船上方鴻漸是迷茫的,他能做什麼?文不能治廟堂武不能理關河,只能帶着玩世心態隨波逐流,所以跟鮑小姐發生的拎不清的關係正是他內心苦悶的寫照。方鴻漸的運道是衰的,回來後正趕上中國處於多事之秋刀兵之年,他發現已經沒辦法融進功利的世態之中了。先是寄準岳丈籬下後被委婉逐出;先是追求唐曉芙後被學友蘇文紈棒打鴛鴦。只好在趙辛楣的'提攜下捲了鋪蓋去當了個副教授,一連串的打擊,方鴻漸心中殘存的那一絲自信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錢老用純白描的手法把一個有些虛偽,有些乖張,有些懦弱的小知識份子形象勾畫的淋漓盡致。

方鴻漸後來跟同樣淪落天涯而胸中頗有心計的孫柔嘉成立了家庭,然後又以爭吵失敗告終。方鴻漸徹底失敗了,錢老最終沒寫到主人公的歸宿,實際上也沒必要了,方鴻漸是張大眾臉,他代表着千千萬萬小知識份子的真實生活:試圖改變現實,而又處處碰壁,試圖融進世俗,而又不被接納。

“人生如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衝出來。”只有超脱於世冷眼旁觀的而又在性情中之中的人,才能説出這樣的話語,對人生的概括簡約明瞭,錢老鍾書就是這樣的人。

  圍城優秀讀後感4

《圍城》已經看了好幾遍了,憑藉我十幾年的生活經驗,還不能嚼碎一代大師所寫小説的全部內涵,但仍有些話想説。

全書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方鴻漸結婚前的故事,大約佔了小説三分之二的部分。從回國船上到上海與蘇文紈的糾纏、與唐曉芙的戀情再到人叫三閭大學,這些部分的文字無處不透露這作者或幽默或諷刺的態度。從鮑小姐的“局部真理”到“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如果把一部小説比作一個孩子的成長,那這些部分應是他俏皮童年了。這似乎透着一種人生的哲學。我們也許沒有能力去改變一些事情的發生或是沒有能力拒絕做某事,但可以改變對事情的態度。小説中發生的事情並沒有太多的戲劇性可言,相反,平常無奇,非常現實。現實總是比理想瘦弱,甚至無情,但我們卻能從文字讀出一份淺淡的笑。錢鍾書似乎用筆給流氓般的現實穿上了西服,戴了領帶。他想告訴世人,給裸的現實穿上衣服,也許你會感覺更好。

正如書名一樣,作者想表達的是圍城。縱觀全書,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生活在圍城中——事業的圍城,婚姻的圍城等等。“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我們人類這種無毛兩足動物,始終對未知失誤保持着好奇與期待,被生活引誘,然後像温水青蛙一樣,再也不能逃脱。所謂的圍城不過是每件事物都具有的雙重性,小説裏的方鴻漸在事業,愛情,家庭,友情的圍城之間穿梭,他怨恨這些圍城,卻對逃出無能為力。唯一逃出的方法是失去那些事務,不願失去,所以只能生活在城中。時間在流逝,滄海變桑田,然圍城依然固若金湯般籠罩在每個生命周圍。父與子之間繼承與贍養成了當下一些人的圍城,民族圍城,宗教圍城仍然在中東蔓延。每個人身上都有圍城,因為人生來就帶着貪婪與滿足,這是對矛盾,但人類正是在這樣的矛盾中,得以進步。也許只要我們是人,還活在世上,就不可能擺脱圍城的命運,這就是命吧。既然無法擺脱,那就好好的活着,陷入低谷的人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向上走,正如小説中的方鴻漸,在經歷一堆失望之後,他“心裏又生希望,像濕柴歲點不着,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這話,也許正是作者透過小説想要説的話。

我推薦本書是因為雖然本書寫於20世紀,至今閲讀起來卻依然無落時之感,它的內涵並不侷限於時代,書中以諷刺手法,傳神的比喻給我們描繪了20世紀留學生回國的生活,以主人公方鴻漸的故事傳達了一種令人受用一生的生活原理,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圍城優秀讀後感5

對於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早有耳聞,只是當初自己憑書名,覺得這本書大概是也就是寫戰爭相關的事情,就一直置之高閣。這個暑期,利用實習空閒時間拜讀了《圍城》。

下面就説説我讀《圍城》的感受。讀完了錢鍾書的《圍城》,心裏有一種莫名的震撼,悵然若失卻又意猶未盡的感覺,書本合上,思考不止。《圍城》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是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這也許就是生活吧。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每個人都屬於不同的羣體,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背景經歷,自己獨有的想法,還有這生活中的各種條條框框,就像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掌控着,虛榮與自私圍住了好些人。

《圍城》一書以男主角方鴻漸的行徑為主線,先是方鴻漸買了乘船回國,後與蘇文紈、唐曉芙等之間發生的事情,再到一行人同去三閭大學,再到方鴻漸與孫柔嘉這間為家庭和事業而發生種種爭吵最後分開,他與蘇小姐、唐小姐這間的糾葛,是他身陷愛情的圍城的時候所經歷的,最終他與孫柔嘉結婚可又鬧得不歡而散。在三閭大學的經歷可謂是方鴻漸事業上的圍城了。在這一“城”裏,充滿了勾心鬥角,方鴻漸也受到了不少的傾軋,最後還是離開了三閭大學。書中,方鴻漸先是在周經理銀行工作,而後在三閭大學任教,接着在報館資料室上班,每次都想混得出人頭地,可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除了玩世的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後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及方鴻漸的老丈人都被封建和虛榮的圍着。回想全書,我的腦海中方鴻漸只是一個玩弄是非、做事沒有頭腦,毫無原則、經不住誘惑的、可以説是個失敗的人。而孫柔嘉雖然看起來小鳥依人,沒有什麼主見的女人,卻是個最工於心計的人,是那種小小的身體裏藴含着強大爆發力的人。在全書的最後,方鴻漸在經歷了愛情、事業和家庭的失敗後,這樣感歎: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我想,這不僅是方鴻漸當時的心情寫照,也是他這失敗的一生的真實寫照吧。總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城內城外的故事風景都令人嚮往,卻又難以觸及。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是存在的,錢鍾書先生書中的寫的各種圍城,讓當今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其實也是為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如今的現實是,社會節奏加快,競爭激烈,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對於大學生而言,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為都處於一個圍城。同學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拼搏,始終保持着積極的心態,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

錢鍾書先生的文學功底也是令人仰慕。恰當的修辭,幽默的諷刺叫人讚不絕口。如 “鴻漸見了她面,不大自然,手不停弄着書桌上他自德國帶回的Supernorma牌四色鉛筆”。這很想魯迅先生的文字,對於兩位文學巨匠,有個共同點就是,用恰當的手法進行幽默的諷刺。在我印象中,《圍城》中的人物,除了唐曉芙外,剩下的人都在錢老先生的筆下被狠狠折磨了一番。其中,最有意思的就要當數范小姐了。文中有一段,她聽説汪太太給她做媒,正求之不得,但又故弄玄虛,還在背後懷疑孫柔嘉,假得不得了。汪處厚夫婦請吃飯,她五點鐘才過就到汪家,還説不好意思,她自己比誰都急,把自己塗得花枝招展的,想盡可能地吸引趙辛楣的注意。見過辛楣以後,正像文中所説那樣“像畫了個無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圍在裏面,談話密切得潑水不入”。再如,“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着酡紅”這文字的描寫可能比實景更美。“方鴻漸自信對她的情誼到此為止,好比兩條平行的直線,無論彼此距離怎麼近,拉得怎麼長,終合不攏來成為一體”,“承那王主任筆下吹噓,自己也被吹成一個大肥皂泡, 未破時五光十色,經不起人一 搠就不知去向” 這種比喻巧妙深刻,讓人忍俊不禁。

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女士曾説,“錢鍾書的‘痴氣’,使《圍城》更富於真實性和戲劇性。錢鍾書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都包涵在《圍城》之中”。書中最後以那個老古鐘作為文章的結束,給人以念想,餘味無窮。

標籤:讀後感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