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讀《看見》有感

校園4.53K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看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看見》有感

讀《看見》有感 篇1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然而,蒼穹之下,有人打破平靜大聲呼喊醒來,呼喚看見。看見什麼?看見憤怒,看見痛苦,看見勇氣,看見真相,看見通往真實之路上的複雜人性,像森林裏抽枝發芽盤根交錯的重重廕庇,像無盡波濤下浮沉擺盪清澈又渾濁的海底世界,最終我們掙脱矇昧與刻板化的'慣性,看見自己堅固武裝的外殼下脆弱細嫩的內心,看見那些潛伏在無意識裏對人和世界的理解。在生命中,我們需要這樣的片刻,停下來想一想正在做什麼,正在經歷什麼,從而獲得一種震顫的成長的力量,像電光劃破長空,驚蟄的春雷滾過,然後大雨滂沱。

柴靜的文字,像她筆下描述過的四川深山裏雪中滿樹的小橘子,小小的鮮紅一粒,是被風雪淬過的甜,是從柔軟心底凝出的鋒鋭與剛強,飽含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温柔。“能夠知道世界是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

讀《看見》有感 篇2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裏,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

——來自柴靜的日記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閒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穫了更多的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眾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

一個鐘情於圍巾,外表似鄰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聲音中透露着堅持與不可退讓的央視主持人。柴靜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良知與正義,剝絲去繭,退去一層層偽飾的泡沫,向觀眾呈現事實真相。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説,“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敍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鋭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讀此書,就好像看見一個女子的成長過程,從無知無畏的年少輕狂,到理解了解後的從容淡定;從初出茅廬的鋒芒畢露到而立歲月的內斂恬靜;從自以為是、過於用力的自我到冷靜自省、客觀自然的大我,沒有華麗和自我標榜,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娓娓道來,只是不帶偏見的表述,卻自有動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豐富,如此深刻。

書上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讀《看見》有感 篇3

《看見》的作者是柴靜,她曾在湖南文藝廣播電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衞視主持“新青年”。20xx年,她被陳紅選進中央電視台,先後在“時空連線”“新聞調查”24小時”“面對面”等欄目擔任主持人和記者。

在書中,我們可以通過柴靜的個人經歷,來了解到那特殊的20xx年,不怕死,甘冒危險不顧生命的安危,在非典時期去病房採訪的她;去到小山城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對峙與對抗的性質;做新聞題目過於邊緣而所得到的道理;以及家庭中發生的問題;山西的土地問題;討厭屈服;兩面觀察專欄的事…

柴靜在序言中寫到,她並沒有選擇標誌性的事件,只是選擇了在那些事情中,留給她強烈生命影響的人。柴靜説:“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柴靜寫《看見》數年,寫寫停停,但總是會帶給我們反映最激烈、最真實的情感。

我個人非常喜歡柴靜,喜歡她的善良,果敢和真實。我們都在嘗試着去不斷地去推翻,不斷地去疑問,不斷地去重建,但人生並非一帆風順,我們要不斷地去實踐,去看見。

走進《看見》,那些一幕幕觸目驚心、令人感觸深刻的事件浮現在眼前,如同往事的雲煙,又似昨日的餘暉。那真實的筆觸,帶給我們的是最深刻的感觸。

“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用力舒展,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我也喜歡新聞這項工作,當捧起這本書時,才發現自己的理想是如此的難以實現,如此的艱難與痛苦,這份工作是何等的不易?人們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住心靈的窗,被概念化,被格式化,這些思維,就在那些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常看不見更多的是對自己的熟視無睹。從事新聞工作時苦與累的,更是一種責任與社會性的東西,看見太多,生活的閲歷也會隨之增多,瞭解的事物也會更多。但,請記住,不要被灰暗矇住心靈的眼睛。若你想看見,請先睜開朦朧的眼,用其他的角度來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社會性問題和人生的道理,生命是一個流動性的過程,《看見》教會了我很多,也影響了我,更加的激勵了我。我們要擦拭自己的眼睛,用心去看見這個五彩繽紛卻又是非黑白顛倒的世界,再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改變這個世界。

讀《看見》有感 篇4

恰逢看了柴靜最新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回憶起之前看過她寫的《看見》,便翻出來再回味一遍。結果重讀那些事件,發現仍然感觸頗深。讀完書,閉上眼,那些事件猶如一部電影,在我眼前一幀一幀閃過。

我曾思考過,究竟是什麼力量給予我如此大的震撼。最終,我在章節題目中找到了答案——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一句話狠狠地敲擊在了我的心上,心都為之一震。無論是華南虎照片的真假之爭,採訪排污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質問,還是記者隱瞞教師收留兒童卻收報酬的事情,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真實的力量。"準確是這一工種最重要的工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這是一名觀眾在博客上批評柴靜的話,令我感觸頗深。讀完這句話,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客觀看待一件事物或評判一個人的困難之所在。尤其對於像柴靜這樣的記者身份來説。因此,我認為記者和法官在某個層面上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公正。用旁觀的角度去看問題,記者亦需要以中立客觀的立場去報道真相。一味地批評、抨擊只是譁眾取寵,只會誤導人們,引起公憤,社會秩序甚至會陷入無限的'黑暗當中。因為,記者是最接近事件真相的人,是真相的搬運工。當人們無法準確瞭解真相時,只能通過記者來尋找答案。而輿論,往往是無法估量的強大武器。

"新舊之間沒有怨訟,唯有真與偽是大敵。"這句話,我認為是全書的精髓所在。新,即新聞;舊,即舊識。它們之間本無衝突,因為時間車輪不止,新的始終會變為舊的。而真偽,永遠是兩個對立的層面。記者雖總是奔跑在新聞最前線,但讀歷史,卻能鍛鍊追求真相的精神。"生活就是生活,他沒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不僅是記者,學會不隨聲附和地盲從,不一知半解地盲信,不激烈評詆地盲衝動,更應該是我們所應培養的素質,是體現一個人的修養所在吧。

我的夢想職業是律師。因此,書中的律師郝勁鬆吸引了我。他並不是什麼為大企業大事件辯訴的人,他只是以"公民"的名義,在與這社會上的不公、不合理作鬥爭。"我要把他們拖上戰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為害怕而迅速地改變。"的確,任何地方出現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都可以説是長期温水煮青蛙的過程。權利擺在那兒,不是用來做政治題,用來供養,而是切切實實落到百姓自己身上的。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應勇於糾正錯誤,與不公抗爭,這不是反動,而是對這個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努力讓它變得更好,不是嗎?"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郝勁鬆,這個名字讓我認識到了"公民"兩個字的含義,讓我看到了正義,讓我看到了曙光。而我,也決心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獨立而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柴靜對於人性及精神的挖掘讓我懂得,當真到極致,便不再存在什麼無法抹平的矛盾。

讀《看見》有感 篇5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是柴靜。無意間,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思索良久決定了買下它,不為其他,只為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為本書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實往往出乎意料,她在這本書中寫下的是她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

從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我看見的是一位尖鋭、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稜角,温和圓潤,破繭成蝶的成人禮。將近一週,匆匆看完了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共鳴,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話語交鋒中正與逆的悖論。

在第二章《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走進非典病房內,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處那心若死灰不復温的呢喃,更不是那個護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難中柴靜奮勇當先的.決絕,“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必須知道。”霎時我的心臟猛地一頓,血液停了一秒。腦海中又迴盪起她的話語“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第三章《雙城的創傷》裏,“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故事最後的無解給我們以一種無能為力,但更多的是真實,柴靜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裏,《山西!山西!》頗有文藝範的開篇層層遞進引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環保——污染!她用近乎於白描的語言,平鋪直述講:“山西省長誰來幹,臨汾人民説了算”,“當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國土局的一個科長,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兩句話,給予了同為山西人的我一種深深的共鳴。

《看見》寫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維性、邏輯性和真實性,引發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對一個個現實悲劇的無奈與無能為力。我想“中國夢”就是想要建立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讓這些悲劇不再重演吧,這是國人的夢,也是我的夢。終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夠的高度,為着這業奉獻我的熱血與生命。這是我的夢也是中國夢!

後記

從非典病房裏温熱而跳動的血管,到雙城創傷中迷情的內心世界;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山西,到真假華南虎的精神檢驗,再從已命名之的“柴靜兩會觀察”,到5-12汶川告急……一件件如數家珍。十年已至,伴隨着柴靜的故事給予我們的震撼與共鳴,我們不假思索的從矇昧中掙脱,體驗真實的活着,正如她所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為何而出發”

讀《看見》有感 篇6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説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敍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裏面沒有説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台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着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為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説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什麼。。裏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為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為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類型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説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對象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眾。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讀《看見》有感 篇7

有人説:“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淋感冒了,也盼望着回頭再淋它一次!”也學吧,青春的年華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它就像檸檬草,泛着淡淡的酸甜。

十五六歲的我們正值青春年少,還不曾有過追憶青春的悲傷,但透過書中的“天堂”,我彷彿讀懂了人們對美好時光的不捨與留念。這是個兩個情竇初開的女中學生關於友情,關於回憶,關於傷痛,關於留念,關於無知,關於追悔,關於愛的故事。主人公於星星是個視友情若珍寶的人,曾不惜一切代價地拯救,讓人為之落淚。她最好的朋友李昂,有着肆意飛揚的性格,是個率真不羈的女孩。但正是因為她的率真不羈,給自己,給於星星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她們因為流言蜚語,疏遠過,歎息過,迷惘過,但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星星寧願承受任何傷害,她從來都沒有埋怨過昂,而是通過不懈地努力去挽回自己的友情。最後,於星星和昂的誤會終於消除了,她們和好如初,但是卻已來不及——昂要轉學了。不是每一場青春都有一個驚天動地的結局,不是每一個故事都以幸福微笑或者痛徹心扉的淚水告終。臨走前,昂給了星星一封信,她説:“我要走了,你不可以難過,如果你難過,我會更難過。地球離了誰都會繼續轉,所以,好好學習吧,以後我們還會相遇的……”

是啊,在這個花季般的年齡裏,如若不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定會留下遺憾,但是如果緊追時間的腳步,為了夢想而奮鬥,將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撲面而來。青春並不是只有單純的美好,除了甜味外,還會有酸澀的味道,就像書中主人公錯過朋友以及那些揮霍的青春。所以,我想:不可以把青春想得太過簡單,畢竟,錯過了某人也許還會相遇,但錯過的青春是再也回不來的`。

回想我走過的十幾年,深覺愧疚,許多大好時光我並沒有好好利用,每逢假日,我總會賴牀,心裏想着我該起來背書,但總是又在思想鬥爭中進入了夢鄉。在學習上,我並不能盡心盡力,記得有一次,家庭作業很多,寫到一半時我已是哈欠連天,我想:有些作業老師不一定會查,我可以暫先不寫,有些題目太太難,我還是明天問同學吧。這個書就先放着,反正明天還有早讀課呢!於是,在我的不堅持下,作業就草草了結。現在回想起來,甚是後悔,但在當時不用功,現在後悔又有何用呢?不禁想起老師的一句話:努力就會有希望的,但放棄就註定失敗!

讀完《回頭看見天堂》,我如夢初醒:時光荏苒,流年似水,青春那麼短暫,是經不起揮霍的,舊時光在我們的記憶裏或悲或喜,我們要努力拼搏,在青春之路上潑灑過汗水,這樣的青春才有意義,這樣就不會遺憾,多年後,站在時光的一頭,回望自己走過的青春,也許我們會有些小確幸,為曾經努力的自己而確信。你會看見曾經自信的你正在青春的那端向你招手,旁邊是你親手種下的鮮花和摘下的甘甜果實。而你的彼岸,陽光明媚,天氣晴朗,一道彩虹橫掛天空,靜靜地向你微笑着……

讀《看見》有感 篇8

柴靜的《看見》,我喜歡,語言可以樸實到可愛的程度。

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温情、温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着這個説這是“表演”,那麼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裏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也許是社會冷漠的程度太深,讓我們中有的人真的對現實中的.温暖也不那麼相信了,彷彿只有電影電視劇中的温暖才是我們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賞的,生活中的真實可感的温暖,卻變成了“表演”。這難道要去責怪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温暖的人麼?你表達出那麼多的温暖,是想讓我們這些慣於冷漠的人顯得太冷酷嗎?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靜的錯?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温暖充滿信心,為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對柴靜的認識是遙遠的,可以肯定她不認識我。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會關注柴靜,她也許會因為名聲在外多了些客觀的壓力,不過我相信她的內心是堅韌和勇敢的,所以她當得起任何的評論。

我祝福她。

讀《看見》有感 篇9

“在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十年之後咱們再來討論。”原來,明白一個道理需要好久好久,這就是成長。

柴靜有她的情懷。“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是懷着這樣的想法,才推着她一直關注一些別人不願意關注的社會問題。柴靜的同事們送她一副對聯:“柴小靜,勇於自省,永遠任性。”柴靜的確也是這樣的人,如對聯上説的一般。柴靜在日記裏寫:一個人得被自己的弱點綁架多少次啊。她試着克服自己的些許暴躁,害怕自己在半山腰就號啕大哭,。

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她的情懷和她的弱點。她最初的弱點是不夠客觀,她也一直努力改着。然而,若是一個人不用有如她那般的情懷,那個人極有可能永遠都無法擁有。

書裏有句話“實習的醫生都很同情受傷的人,會陪着他們難過,但是如果一個醫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淚水漣漣,這幫不了他們,冷靜詢問才能求解。”那時的柴靜,不就像一個實習醫生嗎?她有着人們所説的文藝範兒,字裏行間可以看出:天藍得不知所終,頭頂肥大鬆軟的白雲,過好久笨重地翻一個身。傍晚風暴快來滿天黑,只有長雲的底部痛痛快快一抹鮮紅。

?“我有一個階段,勒令自己不能在節目中帶着感受,認為客觀的前提是不動聲色,真相會流失在涕淚交加中,但這之後我覺得世間有另一種可能——客觀是對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衝突的感受自會相互剋制,達到平衡,呈現出“客觀”的結果,露出世界的本來面目。”所以,文藝和客觀並不矛盾。柴靜可以看見天空的.美好,歎一聲天空湛藍,不知所終,吟一句海子的“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生活就是嚴峻的歷,學的越快越好,我永遠忘不了那一記耳光,對我來説,它就像一個吻。”這句話裏,我看到了柴靜的歷練,她也走過艱辛歲月,但的那一句,既説出了艱辛,也看到了孩子般對生活的熱情和信心。在柴靜身上,我看見了真正的成長。下面引一段柴靜的採訪:我不感到“輕”,我覺得每天過得快快樂樂,有飯吃,有牀睡,三兩知己與我玩耍便已足夠。生活多浪漫,多美好。

“嗯,這沒錯。和豬的本能一樣”!

在柴靜的身上,我看不到懶惰,她永遠追求進步。“風動,樹梢動,月光動,你別動,就會看到端倪。”這句話讓我震驚,我看見了柴靜的決心,那是她的成長總結:永遠堅定不移。

《一代宗師》裏宮二對着葉問説了一段話,“我爹常説,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見過自己,也算見過天地,可惜見不到眾生。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柴靜做到了。

那是我認識的柴靜,永遠任性,卻堅定不移。

讀《看見》有感 篇10

這是一本書打動我的書,幾年前看到話,也許我會覺得是一本普通的雞湯書,不會有太多感覺,但今天看到它,卻給了我很多啟發與收穫,推薦下。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同,人生階段不同,遇到的困惑也不同,還是希望對這本書對你有用。

書中主要觀點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她通過多年研究,提出人與人的不同,在於思維模式的選擇不同,成長性思維VS僵化式思維。僵化式思維認為人的思維特徵是固定不變的,成功就是要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體現自身的價值;而成長性思維,認為一切都具有發展的特質,人們可以不斷地拓展自己,學習新事物,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

簡單點説,前者認為,能力是固定不變的,人們需要不斷去證明;後者認為,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不斷髮展和提升的。

當你進入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就如同進入兩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在僵化式思維的世界裏,挫折就意味着失敗,例如考試考砸、比賽失利、被公司炒魷魚、被人拒絕,都意味着你不夠聰明或者沒有才能。而在成長性思維的世界裏,沒有成長才是失敗,也就是説,失敗僅僅意味着你沒有充分體現你自身的價值或者沒有完全發揮自身的潛能。前者眼裏,努力嘗試被認為不夠聰明,沒有才華;在後者的世界裏,努力嘗試和探索正是使你變得更聰明、有能力的必經之路。

啟發與思考

按照書中的説法,我對照了一下,滿頭的汗,在我的思維模式中,原來存在着這麼多的僵化式思維,比如我自己就會更多相信人的天賦與才華,內心的獨白也常常會是"評價與被評價",對要如何努力和戰勝挫折沒有太多關注,更多是順其自然。

我記起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們,好多年沒見,再見面或者聽説時,有一些人就會有非常大的變化和成長。我也曾疑惑過,在記憶中,原來某某某,看不出來啊,很普通的樣子,現在已經很有成就了。想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更多是來自成長性思維和努力奮鬥、戰勝困難的結果,而並不完全是依靠機遇。

你理解和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斷髮展的嗎,這對你影響有多大?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曾經認為自己不行但現在卻表現出色的方面?想一想那些你認為普通卻後來發生很大變化的人?這對你教育孩子會有多大影響呢?

商業:領導思維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你是否從內心相信,員工通過努力會發生改變,員工現在的表現,是起點而不是終點。你是否願意更多的給予員工發展、學習、培養的機會?作為一個領導,你是否從內心裏,真的相信員工的能力通過刻意訓練和工作實踐,可以逐步提高?

現實情況是,有很多企業管理者,並不相信人的自我成長能力,對員工判斷也就一直停留在最初的評價上。而具有成長性思維的經理人會認為:擁有天賦固然是件好事,但只意味着他有一個很好的開始,要更多致力於自身和員工的個人發展,給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培訓機會,關注員工的日常表現,歡迎員工提出各種建議。

很多企業開展的培訓沒有成效,是因為企業自身並不相信人內在發展的能力,當人們堅信能力發展的可能性時,很多培訓項目才能發揮作用,把員工變成"人力資源"並且不斷地開發出他們的內在潛力。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你是成長式思維還是僵化式思維?你是為了完成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還是為了證明你個人能力而努力?這個起點的不同,就會帶來很多的不同。還想問問那個老問題,你認為領導才能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人際關係:愛的思維

社交能力與其他能力一樣,是一種真正的能力,不要妄加評判,要擁有好的社交技能,通過不斷學習並練習,不斷改進,就會提高這個能力。

在戀愛關係中,僵固式思維認為,戀愛該是上天註定的,完美的,永遠和諧的關係,是心有靈犀的,對任何事情都要達成一致的。就像童話故事結尾中説的:"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成長性思維會認為,兩人之間的關係是需要去經營的;美好而持久的愛情需要靠努力,要不斷磨合兩人之間出現的不可避免的差異。雙方都要付出努力進行好的交流,確切的説法是,"他們從此努力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兩人關係中,成長式思維讓你超越自我,不要總是去追究責任,而是去理解問題,讓這種思維模式帶領你們一起去共同解決問題。

孩子思維方式的形成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傳遞着某種信息。從現在開始,要注意對孩子説的話,固定思維模式:你的品質是與生俱來的;成長性思維:你在不斷成長,而我非常看好你所取得的進步。

你是如何給予孩子表揚的?孩子們都喜歡錶揚和讚美,尤其喜歡別人表揚他們的智力和才能,而家長們也以為,通過表揚孩子們的頭腦和才華,孩子們就會很自信,但事實上,一旦孩子遇到難題,或事情出了差錯,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自信便很快消失,積極性也沒有了,孩子需要誠實和有建設意見的反饋。如果家長想幫助孩子,應該更關注他的努力和成就,鼓勵孩子熱愛挑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享受努力的過程,並且不斷學習。

作為家長,你是更注重孩子的長期學習能力,還是更關心才華、外表和名聲?

如果你是一位老師,你是相信孩子的才華是與生俱來的,還是深信這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獲取的品質?好的老師,相信每個孩子通過努力,都可以成長和改變。

覺察一下我自己,記得兒子小時候,家裏的親戚,常會誇讚他聰明,比如,大人們並沒有怎麼教過他識字,他自己就認識很多字,姥姥也常會誇他非常通人情,小小年紀,就好象瞭解別人心裏想什麼,而我自己也常常會誇他真聰明,兒子為此也很得意,認為自己就是非常聰明,認為這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的,卻在不知不覺中少了一份努力;還記得兒子二年級的時候,去參加學校運動會,他不是很積極,也不太想參加,因為他在體育方面不是很擅長,在其他方面,他會認為自己做得很好。我現在回想,這種體育上的落差也許會讓他自我感覺不好吧,而我那時候應該做的,是從內心裏相信孩子,鼓勵他,通過不斷練習去提高,當然,如果他有意願提高的話。

如何去做

人與人為什麼如何此不同,是思維模式的不同,你是有選擇的。思維模式是存在於你腦海中的信念,它們非常強大,可以通過改變自我意識去改變思維模式。書中提供的建議是:

將內在心理獨白由"評判性"轉變為"成長型"

思維模式構建了人們頭腦中的思考過程,引導了對事件的全程解讀。僵固式思維以評判為中心,在接收到信念後,對每件事,每條信念都會作出一個強烈的判斷。如果事情是好的,就給它貼上積極的標籤,如果是壞的,就對它作出負面的判斷。

相比之下,成長性思維模式的人,也在不斷看到所發生的事情,但是他們創建的內在獨白不帶有對自己和其他人的評判性內容,他們對積極的和負面的信念也很敏感,但是卻更注重:我能從中學到些什麼?我怎麼樣才能提高?我怎麼樣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遇到困境,邁出第一步

如果遇到一件事情受挫,想一想你的目標是什麼,然後再思考一下你怎麼可以達成這個目標?你可以收集到什麼信息?你接下來可以採取的第一步是什麼?

可以實施的計劃往往是生動而又具體的

每天人們都會計劃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有難度的事情,但是往往並沒有按計劃去做,而是想:我明天去做吧!甚至發誓:第二天一定會完成這件事。但發誓往往都毫無用處,一天又一天過去,事情仍無進展。

可以實施的計劃往往是生動而又具體的。想一想你要做的事情、你想學的東西或者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是什麼,然後制訂一個具體的實施計劃。你什麼時候能夠從頭到尾實施你的計劃?你打算在哪裏實施?怎樣實施?仔細考慮好細節。包括實施計劃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步驟。這樣的計劃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和成功概率翻倍。

感覺很糟,但卻可以做得很好

在遭遇挫折以後,感覺很糟糕,但沒有關係,計劃要實施還是得實施,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他們感覺越糟糕,他們就越會去做一些有建設性意義的事情,越不喜歡做,他們越是要做得出色。事關緊要的是,你必須要定出一個具體的、成長式的方案,並且將它實施到底。

對待孩子

你的孩子是天才嗎,不要誇讚他聰明,而是鼓勵他通過努力,戰勝困難,取得進步,才是值得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你今天努力做什麼事了嗎?""你從做錯的這個事中,領悟到了什麼?"…把這些問題問問孩子,然後和他一起分享你們所做過的事情,所付出的努力,所採取的方法等等。你們也可以討論一些昨天還不會,但通過今天的練習而學會的技能。

由僵化式思維轉為成長式思維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過程,成長性思維模式會要求你接受一些令你恐懼的事情—挑戰、奮鬥、批評與挫折,也許你還會害怕接受你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但是接受成長性思維模式會讓你更接近真正的你。轉變思維模式並不是僅僅聽幾個忠告,學習幾項技巧,而是要用新的方式看待問題,從"評價—被評價"轉向到"學習—互助"的思維上來。要不斷地成長和進取,這需要化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相互支持。

我自己有一個思考,成長式思維模式對一個人來説固然重要,但主觀意願和有興趣同樣很重要,即"有意願的刻意練習"。成長性思維是以相信變化為基礎的,你是有選擇的,前提是:你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嗎?

讀《看見》有感 篇11

汪曾祺筆下的《看見平凡》承載着作者對師長的敬仰、對祖父祖母的懷念、對純白色童年的追憶我讀後百感交集。

這是我首次接觸汪曾祺先生。作者以平淡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些日常小事、花草鳥蟲、老師名人向讀者呈現出語言的樸素美。

書中刻畫了勤儉純樸醫者仁心的祖父,賢良淑德、一年四季不閒着的祖母,勤奮好學、博覽羣書、教學有方的沈從文先生每個形象無不刻畫得生動傳神,人物躍然紙上。

在作者所刻畫的眾多形象中,我最喜歡沈從文先生。

我看完書中的一篇《我的老師沈從文》後,感觸頗深。最打動我的便是沈從文先生的勤奮。他的原稿上密密麻麻都是字!看上去猶如羣蟻排衙;不僅在原稿上,他所閲讀過的書也是如此,上面的批註可謂是鋪天蓋地!難道揹負學業的我們不應該向沈從文先生學習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利用青春韶華努力學習,立下壯志,成為像沈從文先生那樣的偉人嗎?

令我感觸頗深的,除《我的老師沈從文》外,還有一篇《花園》。

《花園》是一篇關於作者回憶童年的散文。在作者童年裏那座花園便是他的天堂,有着深沉的顏色;他在花園中惹過一身的'臭芝麻,也曾捉過紳士般的天牛,聽到過清晨時那清脆的鳥鳴,也為一隻鳥的不幸而流過淚在花園的過往種種,架起了他那幸福快樂的童年。

在那座花園裏,作者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享受春風的洗禮。可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童年僅存在於我們的夢中。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是禁錮我們的牢籠!在孩子四五歲時,他們就讓孩子們學彈鋼琴、上補習班、學舞蹈根本沒考慮過孩子的感受。蟲鳴鳥叫,長大後聽起,竟是如此陌生

閲讀此書,我看見了西南聯大的良好學風,作者童年的純真笑容,聯大教師的文學風采,看見了生活中平凡又讓人欣羨的人生。

讀《看見》有感 篇12

前段時間,網上熱議“教師不能跪着教書,跪着教書不可能教出站立的人”,“跪着教書,不如不教”┄┄等等;也有的説“嚴師出高徒”“打是親罵是愛”等等,事實告訴我們不能贏得學生的心。看了沈麗新老師編寫的《讓學生看見你的愛》一書,讓我理解如何不懲罰,不嬌縱的管理孩子,讓每個孩子有歸屬感,讓孩子明白你的愛。

讓孩子看見你的愛,老師必須温和而堅定地站在學生面前。互相尊重,尊重學生天性,保護學生個性,平等對待每個人,示範並教導孩子,信任每一個孩子。學會尊重他人,不單指的是學生要尊重老師,作為老師更要懂得尊重好每一個學生。有時我們抱怨自己不被尊重的時候,在我們抱怨太多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時候,甚至在我們嘲笑有些人習慣不被尊重的時候…… 我們真正教會學生尊重他人了嗎?同時讓學生保持對老師的敬畏。不管在前方指引,還是在路邊陪伴,或者在後面推動,我們應該給孩子們的是温情,是理解,是寬容,是愛。在課堂內外,讓我們孩子的心靈保有童真與純淨,同時教師的個人魅力,以及不經意間的話語行為,都會引起更大的'作用。那可能才是學生終身難忘的知識。

讓孩子看見你的愛,我們必須秉持專業的教育素養,無論是教學專業知識,還是教育專業方面。現在社會網絡信息發達,學生接收的知識量都很豐富,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專業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學生才會買你的賬。孩子有獨特的個體,不是閲兵場上的將士,整齊劃一,步調一致,更不是工場的標準件。讓學生真正信服,教育才有可能真正的發生。我們不要輕易的生氣,行為舉止優雅一點,對學生,儘量不辜負,這樣我們的孩子就會成長得更加美好,讓孩子們因為我們的存在而多一份小小的幸福。

讓學生看見你的愛,應着力打造一間安靜的教室。教室裏,老師和學生都應輕聲説話,班級是孩子的學習之地,是他們健康成長最重要的地方。這裏應該是孩子們快樂的領地。如果孩子們成天膽戰心驚,隨時有受恐嚇、受欺負的感覺,其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閲讀是讓教室安靜的有效方法之一,好習慣在於引導,閲讀習慣更是如此。沈麗新老師每天早上在黑板上書寫“安靜閲讀哦!”,且以身作則,面向兒童安靜的閲讀,堅持兩個月,讓學生明確:我閲讀,是因為我喜歡這樣,不是強迫。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一定可以共同幸福的成長。

沈麗新老師説:“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知曉:很多孩子出現紀律問題,背後都別有隱情。教師有多頭疼的問題,或許孩子就有多缺少愛與陪伴。”為孩子撐起愛的天空,讓愛伴隨師生生命成長。

讀《看見》有感 篇13

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數事情

都冷靜地發生,只有當自己被生生摁在社會裏,才會發現之前的顧影自憐和為賦新詞強説愁有其蒼白和無力的一面,學會説人話的確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這樣的現實裏,生活自會顯現出張力,也正是這樣的真實才會給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夠強大,能夠塑造人的品格。每個問題的解開都可以窮盡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為這些問題的解開被賦予了“開拓者”甚至“先驅者”的稱號。作者看見了什麼?我又能看見什麼?作者不願看見什麼?我又逃避看見什麼? 書中多數章節記錄的是調查報道,柴靜看到了一些問題,然後去

調查去報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現了調查與溝通的過程,並試圖在其中尋找意義,或給社會、或給當事人,或給觀眾,或給自己。在“那個温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展現了社會給人造就的無力感,不僅看見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見中國醫療系統包括信息傳播系統的病症;在“雙城的創傷”中展現了孩子內心的孤獨,不僅看見了孩子任無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見了中國農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瞭解與認識而已”中展現了媒體對人與事的審判,不僅看見弱

者的面龐,出現一邊倒的傾向,也要傾聽他者的聲音,給平衡報道一個機會,否則每個人都可能會在媒體面前擺出一種受害者姿態。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等多個章節,柴靜對自己的新聞採訪與報道進行反思,不僅看到了自己種種不足,更看見了自己可以進步的空間,可以改進的地方。她報道的事情有時是微小的,有時卻有着龐大的範圍,但是報道也只是一種探索,只是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雖然有時力量弱小,但總歸是一種看見。

讀完柴靜的這本書,為她不斷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動,為自己培養的看的一種態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懷着一種自以為是的生存哲學假裝看不到,在本該清醒的看到認識到的地方,本該看到後大聲斥責的地方,本該看到後怒氣沖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還有心靈,眼睛這時仍是心靈的窗口,不過早已關閉,裏面什麼也沒有,除了無邊的黑暗。

在看《看見》這本書時,感覺着柴靜記錄的這些事情在我身邊輪番上演,我看見了嗎?看見了什麼?看見的是真實的嗎?這些個問題在我心裏打了好幾轉,依然是説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見。看見這些對我有什麼影響,我也不敢妄下結論,即使因為我看見了,也不一定會有勇氣去改變,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環顧周圍的看見。當然我不一定能夠看得見,知識的缺乏,對人類同情心的遏制,對周圍環境與人敏感度的丟失,有很多會看不見,當然還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見,內外雙重關閉,看見實屬不易。同時,生活的經歷在時時警醒我“眼見不一定為實”,現在有很多的東西已經分不清真假,實質與表象早已分道揚鑣,真可以用假來掩蓋,假可以用真來裝飾。

只看了第一節我的心情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不知道理由。一種無果的沉重。也許只是從書中她的視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識的影子吧。有時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實離我們是這樣地近。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和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看見過的事啊。還記得2003年那場疫情,藥店的板藍根被人哄搶一空,後來又爆發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遭遇大災,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們這一代人,也開始漸漸成長,90後的孩子好像突然就這樣長大了,開始用我們稚嫩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

柴靜在書中説到,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她説那麼多年她才發現自己也是用這種模式來看人。老實説,很多事我們確實總是定要分出個好壞來的,可是漸漸發現,我們該知道,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東西,從眾心理總是如此氾濫。誰沒年少輕狂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堅持的東西是對的,輕易就被矇蔽了雙眼,我們欠缺的是歷練,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離她很遠,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説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其實很多中國的問題都是古來有之的,像土地,中國的農民大多是背朝黃土面朝天成長起來的,你不説一句話強制徵了他們的地,他們失去了精神的寄託,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樣還叫人怎麼生活?常常看到類似上述強制徵地這樣的報道,然後我也開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動保護別人的利益,是否最終輪到我們的利益受損時我們還能夠像此刻一樣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談笑風生?國人的性子大多軟弱,喜歡依賴,新的體制只是把我們更加標準化,我這麼説並不是要抱怨什麼,只是道出我看完後的感慨。也許你也可以説,這也是你的親身感受。

“看見”是一個很質樸的動詞,揚着鞭子,趕着黃牛的鄉間老大爺都懂,伴着原始的動作,簡單而純淨。而今,歲月的變遷,我卻越來越不懂這個詞,它的內涵越來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繹着各種複雜。而我期願的只是我們從今以後看見的就是一種“看見”,伴着清脆的笑聲,簡簡單單。

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説,“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見》中也到處體現着人性的矛盾與光輝,體現着人性中本能的善與惡。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説這麼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在理性與感性的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想打人一樣事故而實際,對於青春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得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裏一個17、8歲的少年對着全國觀眾説“長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後,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裏看着,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於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誇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為力。因為,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

標籤: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