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校園1.83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1

《簡·愛》之後,今天又看完了《傲慢與偏見》,感覺蠻有味道的。與朋友聊天説看完這兩本書,不知道為啥,卻着實被鄙視了一般,也許吧,正經的公務員書籍會計書籍不去看,去看這麼些雜書,着實太不正經。只是現在的記憶力越來越不行了,又讓我想到了“快餐”這個詞,既然如此,趁還記得,就記錄下點點思緒吧。

女兒買回一本英文版的《傲慢與偏見》,溝起我對少年中學時代的回憶。

那年,正是我八年級放假的時期,那天,我正聚精會神的“偷看”“第二次握手”。當我正如痴如醉的感動在握手的精彩故事情節時,大哥走過來,手裏拿着一本書丟在桌面上,在丟下書的同時也丟下一句話:“好好看看,別成天自以為是,看完給我寫讀後感,我要檢查的”,説完就走了。我愣了半響,半天沒反映。拿起那本書一看,就是中文版的《傲慢與偏見》。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外國小説,看書之前,我並不明白大哥的用意,看完之後,才知道大哥的用心良苦。

因為出身在軍人家庭,再因為優越的家庭環境,更因為是家中之掌上明珠,我總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目中無人一般,從來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除了長輩,除了大院裏的孩子,除了需要關照的貧民百姓,對那些地方幹部或一般階層出身的孩子,我從不屑一顧,待人接物上從沒給過好臉色、好語調。尤其是二個哥哥的同學到訪,更是雪上加霜冷言冷語,這讓二個哥哥很是頭痛,雖不止一次的對我加以指責,只因我的反脣相擊,令他們無奈則罷。

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以日常生活為素材,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它是一本既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故事,更是對人的個性和處世待人的一種行為和態度的認知。這本書,是我人生成長中第一個最為重要的認知轉折點。

還是説説這本書吧,主人公是小貴族班納特家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和一個富家子弟達西,兩個人的性格特色鮮明,一個直率坦誠但又略顯固執,一個舉止優雅事業有成而又有些目中無人的傲慢,這是剛開始閲讀時的印象。

達西先生生於貴族家庭,年收入不下一萬英鎊,父母親從小開始便教他保持高格調,並常常出入上流貴族社會中,慢慢養成了傲慢而目中無人的性格特點。處於貴族身份並且有着高收入的他,有着那份傲慢是應該的,只是,可貴之處在於達西的性格在於與伊麗莎白之間產生的愛情而徹底變化,由一個舉止優雅但無比傲慢的貴族子弟變成樂善好施而又體恤他人、風度翩翩而舉止依然不失風雅的上流人士。

伊麗莎白性格直爽坦誠,初入世事的她跟有着少女共同的特徵,天真爛漫而對事物充滿着好奇心,對愛情充滿渴望而又謹小慎微。除姐姐吉英和父親外,伊麗莎白與妹妹們的交流較少,我認為這也是作者在突出伊麗莎白成熟的特徵。伊麗莎白的偏見是顯而易見的,只是與其説是偏見,不如説是一種不服輸的心理,而我覺得這倒是極為可愛的性格。

美好的事物總需要一波三折的過程來鋪墊和潤色。從開始第一次見面跳舞后伊麗莎白的偏見開始,伊麗莎白的眼中就只剩缺陷了,着實是一個傲慢的紈絝子弟,而他人對達西的所有負面評價都是對的,並且升值超過與他人的描述。直等到達西求婚不成,傲慢而客觀的一封信,才導致伊麗莎白感情的轉折,當然這次的打擊也是達西性格的轉變點。從此以後,伊麗莎白對事實的求證使得對達西的感情愈加升温,達西則變得越來越體恤他人。最後,達西準備再次向伊麗莎白求婚,伊麗莎白也在與內心鬥爭,達西的舅母對伊麗莎白的恐嚇和威脅反而成為了這樁婚姻的催化劑,堅定了達西和伊麗莎白的心理。

我感覺這本書除了傳達傲慢與偏見對人之間交流的阻礙外,同樣在説明,如果愛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和自己是相似的,而且幕後做的事情總比眼前多的多。達西為了伊麗莎白,默默的幫韋翰還清了債務,並給了一定的財務支持,並最終促進了麗迪亞的婚姻而不致鬧成笑話。而這一切,若非舅母柯林斯的回信,也許伊麗莎白永遠也不知道達西所做的所有。而伊麗莎白,作為女性的內斂美也是表現的惟妙惟肖。母親對達西的冷落和嘲諷,伊麗莎白的內心是如此忐忑不安與痛苦,默默承受心中的愧疚。眼神表達的情感是無法掩飾的,伊麗莎白直率而不願高攀他人,但在幾次與達西見面而不敢直視,臉脹通紅,伊麗莎白所擁有的女性美展現的如此可愛……

説實話,對書中的愛情故事,因年少,我看的似懂非懂,也並不再意。而對書中女主人公伊麗沙白那補實真誠,以及在跟傲慢無禮的男主人公達西對話時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特別的欣賞和敬佩。

書中的對話機智幽默,妙趣橫生。記得其中一句“如果你果真聰明的過人,那麼你傲慢的就會有分寸”,也就是説,沒有分寸的傲慢,是一種無知和無禮的表現,更是幼稚和自負的可憐。當一個人把自己看的比其他人都略高一等的時候,總會擺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態。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我們不知不覺的也會成為傲慢與偏見的主角,而我就是無法認知自己的毛病成為了書中的主角,這是很可悲的。在讀完這部著作後,我才體味到了它的價值所在。

很感激我的大哥,這本書對我日後的成長,起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起碼,我的行為和態度有所改善,待人接物不在那麼傲慢無禮,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什麼叫尊重,在我成長的日子裏,常常告誡自己:“尊嚴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有內涵,用智慧和能力獲得成就,那才是真正的有尊嚴;高傲也不是天生的,無知的高傲自己而貶低他人,這隻會令他人看不起自己。真正有尊嚴、有才學的人絕不會如此妄自菲薄”。

《傲慢與偏見》中的人物刻畫細膩,令人賞心悦目。這是一部優美而平和的作品,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道理,值得一讀。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吾曰:“閲畢一書,得一道足矣。”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2

書就是這麼神奇,不管你讀幾遍,都會有不同的感覺。暑假裏,我再次翻開《傲慢與偏見》,品嚐到除了感情以外的部分,咀嚼到了獨特的味道。

作者筆下描繪出了人間百態,我以旁觀者的角度看他們或聰明,或愚蠢,或善良,或憎惡。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人物是威科漢姆。他在麥裏屯謊話連篇,幾乎欺騙了所有人,連聰明的伊麗莎白都包括在內,這讓我感覺不可思議,卻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威科漢姆是聰明的,如果他的聰明用在正道上的話,那將會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撒了一個很大的謊,並且基本上騙過了所有人,可以説是很成功了。首先,他巧妙地抓住了麥裏屯的人們討厭達西的心理,以及傲慢的達西根本不屑於解釋的性格,編了一段符合人們認知的故事,取得了人們的信任。

試想一下,如果威科漢姆造謠的對象是彬格萊,那麼人們會相信嗎?

答案是否定的。正因為達西出場時的形象就是目中無人、高傲自大的,所以人們討厭他——威科漢姆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使麥裏屯的所有人都上當受騙。而這罪惡的源頭,就是因為達西的傲慢。

通讀全書,我們知道,其實達西是一個理智鎮定、知識淵博的人,但他太傲慢了,這一缺點幾乎掩蓋了所有優秀品質。傲慢的人渾身是刺,沒有人願意接近他;傲慢的人言辭犀利,讓我們心生反感;傲慢的人眼神不屑,會無端引起別人憎恨。

在現實生活中,善良的人可以包容別人的傲慢,而心胸狹隘的人則會憎惡別人的傲慢,甚至耍心機手段來陷害別人。雖説傲慢的人並沒有做損害我們自身利益的事情,但我們並不願意低人一等,我們尊重別人,也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一次次敲門並一次次被拒絕的推銷員,戰戰兢兢,努力向陌生人介紹自己的產品,只是為了能讓自己能多掙一點,好讓別人高看一眼;在舞台上畫上滿臉白粉的小丑,他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地想辦法逗人笑,也是希望贏得別人對他的尊重;就連在工地上的工人,他們揮汗如雨、勤勤懇懇,我們都應敬佩他們,那傲慢的人又憑什麼去傲慢呢?

和達西性格相反的威科漢姆就很討喜了,從他和伊麗莎白以及最後班納特先生的`話“威科漢姆或許是我最寵愛的一個”中,不難看出他擅於發現並抓住別人的興趣點,並投其所好,所以每一個人都樂於和他聊天,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去接近他。威科漢姆就像天生的演員,恰到好處地演繹着人們最喜愛的角色。這樣的人不論身處何時,都有出人頭地的可能,因為他們擅於取得信任、創造機會。

有了與達西的強烈對比,威科漢姆以“受害者”的形態使人們先入為主地相信他是善良友好的,也因此否定了達西整個人。麥裏屯的人是感性的,但這並不是優點。我們應理性、公正地看待問題,從客觀角度辯證地看待一個人。

誰能否認也許在多年後,偶然想起曾經時,搖頭歎息,惋惜自己一點傲慢、一次偏見而錯過一個重要的人?失去一次難得的機會呢?

我欣賞威科漢姆的聰明圓滑,也憎恨他的種種惡行。

既然已經選擇了放棄職位換取金錢,那麼就不要後悔,這樣死皮賴臉、沒有自尊的人真的很讓人鄙視。就像賭徒在輸了自己無法償還的金錢後,選擇了逃避,留下妻子兒女來補救自己犯下的錯誤。不管從法律還是道德上看,這樣的人都應受到制裁和遣責。

如果沒有辦法照顧別人一輩子,帶給別人幸福,那就不應該回應別人的感情,這樣的人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名聲,更是耽誤了別人一輩子,讓別人一輩子都活在流言蜚語和痛苦中。連狗都能做到的忠心,人卻做不到,真是牲畜不如。

最讓我不可饒恕的是威科漢姆利用別人對他的信任,欺騙別人對他的真情,去達到自己的目的。信任和真誠是十分難得的情感,我們珍惜別人對我們的信任和真情,而有的人卻隨意丟棄,最後眾叛親離,被世人咒罵。

世上有兩種極端,一種是特別討人喜歡,一種是特別惹人厭惡,而威科漢姆正是完美地揉合了兩種極端。我們學習他的可取之處,也防止着出現他的惡習。他既是我們的榜樣,也時刻警示着我們。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再善良的人也有做錯事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不願意去找喜歡的人的缺點,也不願意看見討厭的人的優點,我們不願意相信那個陽光開朗的人其實內心陰暗,那個自大傲慢的人其實才華橫溢。

借用孔子的一句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來作為我成長進步的法則,我也相信,如果你也能做到,我們將擁有人生全程的美麗。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3

很少去讀名著,因為感覺即沒意思又沒時間,所以除了特殊情況外自己是從來不讀各種名著的,讀過的是三國演義,不是自己願意讀,而是因為宿舍的朋友都會聊上面的內容,只有自己跟傻子一樣,所以為了面子自己也不得不讀一讀,現在上了大學,假如不讀讀名著的話會覺得不像話,於是來到學校圖書館接了一本《傲慢與偏見》讀讀。

但是當我真正讀上這本書時候才發現,我是這麼的喜歡這本書,因為裏面有很多的東西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差不多,所以這本書比其他的書本更能引起我的愛好。裏面伊麗莎白的機智與幽默深深感染了我,還有他們一家人對與愛情的不同見解也讓我感到了一股真誠的力量,因為伊麗莎白的愛情觀深深影戲那個了我,我覺得我就是缺少她那種勇敢與聰慧,敢於挑戰世俗,敢於追尋自己的愛情,敢於拒絕冒犯過她的人,儘管那個人是如此的優秀。

文章中一共描述了他們五姐妹的生活與最後的婚姻狀況,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觀點,她贊同伊麗莎白的那種愛情觀,而拒絕建立在色相和情慾的愛情觀,就像她的妹妹,也拒絕建立在金錢上的愛情觀,比如她的鄰居,而這些觀點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高的價值,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愛情只是建立的在金錢與情慾上,而不是純粹的愛情,由此可見作者簡奧斯丁的純真的心靈,真誠的推薦大家去讀一讀這本書,這本書真的是一部可以洗禮靈魂的一本書,絕對值得一睹風采。

其實到現在我才發現並不是自己不願意去讀小説,而好似因為身邊的很多小説與自己的距離是如此的遠,這可能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我的無知與短淺,但是我真的很難讓自己靜下心來去讀一本離自己如此遙遠的一本書,所以從這方面我認為簡奧斯丁的這本書真的具有極高的藝術和現實價值。值得一讀!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4

雖然一開始就很努力的聽老師的話讀英文版原著,但是由於太多的生詞和宂長的內容及懶惰的的原因,我終於還是沒有像開始那樣堅持把每一章節讀了遍以致每個生詞都弄懂,之後先後欣賞了05版的電影和95版的電視劇。記得初讀《傲慢與偏見》時,只是把它單純地當做是一部愛情小説來看待,只顧着男女主角伊麗莎白與達西之間的感情糾葛,逐漸地才明白作者寫這部作品意在何處,想表達什麼觀念與想法。

我之所以喜歡05版的電影,不僅是因為它情節及簡短,更主要的原因是它演員的陣容及場景的佈置。畢竟我還只是一個青年吧!但是從作品本身來講,它圍織班納特一家五個女兒的婚姻和愛情來敍述的。大女兒簡的愛情是最美好的,不過由於合和彬來先生家世的懸殊,也經歷了點波折,二女兒伊麗莎白與達西的愛情是本片的主要內容,兩個人雖然也家世不同,但卻有着一樣的傲骨,一開始都對對方懷有偏見,但正是因為這份偏見與誤會,才是這份感情更加深厚和牢固,雖然,伊麗莎白説是為了報答達西才和他在一起的,但我認為她對他應該也有愛情,至少達西對她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

三女兒瑪麗因為在美貌方面欠缺,所以她就努力使自己更有智慧,她擅長彈鋼琴,也總是積極展現自己的才華,但終究與愛情無緣,小幺和四女兒愛跳舞,性格有點放蕩,最終老幺和軍官韋德私奔,而另外值得一捉的是伊莉莎白的好友夏洛特與自己表兄科林斯在沒有愛情卻能滿足對方的情況下決定結婚。

至此,我想説歸結小説愛與婚姻的故事,簡與彬格萊德愛情是一見鍾情,可以説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伊莉莎白與達西的愛情雖一波三折,但卻充滿了智慧與明主;老幺自認為與軍官私奔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相反卻給自己的家族蒙上了很大的羞辱;夏洛特與科林斯的婚姻雖然平靜,但卻沒有愛情。相形之下,達西與伊莉莎白的感情是備受推崇的他們各自代表了傲慢與偏見的一方,但這都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他們不得不戴上面具來保護自己是可以諒解的,正因為如此,他們也更顯得可愛和可敬,他們的愛情也顯得純潔無暇,伊莉莎白踐行了自己的“沒有愛情可千萬不能結婚的”婚姻歡,她是幸運的也是也是幸福的,因為她的智慧。

當出身、財產、地位、教養,沾上上流的邊,就容易染上傲慢的毛病,對貧窮、低下、粗俗的人瞧不上眼;而地位低、財產少的人,出於人類的一種自尊心,則以偏見對抗驕傲的優越者,這自然是另一種被扭曲的傲慢。小説中的人物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總是先入為主,當第一印象產生後,對其也就有了一定的態度。而第一印象,卻往往也是主觀、片面的。傲慢與偏見,是屬於人類弱點中最常見的兩種。而人性又太容易被扭曲、被異化,一不小心,或一旦陷入盲目,失去公正和理智,被感情所操縱,就會出毛病,伊麗莎白和達西就是一過代表。

傲慢與偏見,在書中是男女主角愛情上的障礙,但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人們之間相互交流的障礙。人和人之間相處總會有一些小小的摩擦,而這些摩擦,往往就是自己內心所潛藏的弱點或毛病。所以要和別人能夠更愉快的生活,就必須先了解到自己的缺點,再磨去他。那麼也許,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可以將自己原先所存在的毛病除去,換上一個全新的自我,為嶄新的未來打拼!

恰如一句精闢的活“這個世界,憑智慧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感情來領會是個悲劇。”智慧就是法律就是秩序,而感情與法律無關。感情的偏見生於非理性的傲慢,而感性的傲慢則止於非理性的偏見。顯然,所謂的傲慢與偏見都是虛假都是誤會,只有智慧和感情才是真實才是存在,所以説人類世界只有喜劇和悲劇兩種生活。然而,感性的人與理性的人都會有喜劇和悲劇兩種人生!

每個人面對愛情、財產和婚姻都有不同的看法,都有不同的選擇。在我們現代社會,婚姻更加自由,社會上更加是充斥着大量對婚姻的不同觀點。在我們這個時代,有“剩女”、有“拜金女”、有愛情至上的人,當然,也有許多幸福的婚姻。我覺得,《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能引起我們很多對愛情、財產和婚姻的思考,在現代社會,對於愛情、財產和婚姻,我們如何選擇,何去何從?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5

早就聽説這是本極好的書,一日,偶得此書,即迫不及待地翻下去了。如果説開始是抱着獵奇的態度來看此書的話,那麼到了後來,便是迫不及待地想翻下去了。

這本書中似乎只有兩種人:聰明的和愚蠢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騙子韋翰也許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為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可笑他的話裏充滿破綻,而聰明過人的伊麗莎白雖能與彬格來小姐辯駁,與咖苔琳夫人頂撞,卻還是被韋翰牽着鼻子走。説實話,我並不認為伊麗莎白被騙説明他是一個”愚人”。人,總是先入為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還怎麼對他產生好感?對於旁人的點評又怎能輕易的置若罔聞?對達西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我説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韋翰了。不可否認,韋翰長着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雖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説可就連我這個活在二十一世紀,以旁觀者的身份看這個故事,仍然對韋翰產生好感,又豈能怨伊麗莎白這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姑娘?合上這本書,仔細地品味一番,方才發現,整部小説,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輕鬆幽默的格調。伊麗莎白的嘲笑諷刺,正將那些自視紳士、淑女的貴族的本來面目暴露無疑。而伊麗莎白的父親班納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兒為家庭快樂,幸哉?不幸哉?

文中的所謂「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貴、教養頗高、眼光鋭利的青年達西的個性弱點;而所謂「偏見」是指出身中產階級、教養頗好、機智聰明的小姐-伊麗莎白的精神弱點。一個眼光鋭利,一個機智聰明,都屬人中傑,但卻都難免人性的弱點的糾纏。他們在一次的家庭舞會上初次見面,卻因對彼此的印象不佳,一個態度傲慢,另一個心懷偏見。第一個印象先入為主,以後又加上女人們在旁閒言碎語,而造成了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伊麗莎白曾對達西説過:“我們的性情非常相似,我們都不愛交際,沉默寡言,不願開口,除非我們會説出話來語驚四座,像格言一樣具有光彩,流傳千古.”就是因為這思想上的一致,才在婚姻中百般受到阻礙,同時也是因為這才最後促成美滿的婚姻.伊麗莎白:如果放到現實社會,可能是個女權主義者.但關心自己的姐妹.直接,偶爾不懂禮節,調皮一點.卻是這樣迷住了達西.最重要的是善於和敢於像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説“不”。從小説看,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嫁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這部小説中通過班耐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説不僅在當時吸引着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説家,在英國小説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奧斯丁的小説盡管題材比較狹窄,故事相當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伊麗莎白、達西那種作者認為值得肯定的人物,還是魏克翰、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對象,都寫得真實動人。同時,奧斯丁的語言是經過錘鍊的,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傲慢與偏見正是文字魔力結合感情昇華的最佳表現。若説《紅樓夢》是東方的貴婦人.《傲慢與偏見》則是西方的清秀佳人。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6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忙碌的我們似乎抽不出太多的時間出來飲一杯茗茶,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一本好書。但魯迅説得好,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在不斷地尋找時間空隙來讀書後,我終於將《傲慢與偏見》這本世界名著讀完了。這本書也帶給我很深的感觸。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小説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説起簡·奧斯汀,大家想必都不會感到陌生,許多人多已經閲讀過她的成名作《理智與情感》。但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她曾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是的,簡·奧斯汀的小説不落俗套,她一反常規地在小説中展現了當時尚未受到工業革命浪潮衝擊的英國鄉村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她破舊立新,一反19世紀浪漫主義潮流,繼承發展英國優秀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引領英國社會一代的寫作風格走向。她的作品格調輕鬆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她的作品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簡·奧斯汀一生一共有六部主要作品,都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傲慢與偏見》以歐洲19世紀日常生活為素材,生動具體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相對閉塞和保守的歐洲大陸(英國)的鄉村生活以及事態人情。故事圍繞着貝內特一家5個待嫁閨中的女兒的感情及婚姻大事展開。這部小説通過對小説中班納特5個女兒的感情及婚姻事蹟的描寫,實際反映了作者的愛情觀,即作者認為為了權力地位與財富的婚姻是可悲的,而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也是不可靠的,男女之間的深厚感情才是維繫婚姻最牢靠的紐帶。

書中的女主角伊麗莎白聰明機智,有膽識有遠見,並持有很強的自尊心,這在當時封閉的歐洲社會的是非常難得的,而也正是伊麗莎白這些珍貴的品質讓伊麗莎白在感情以及婚姻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也使得她和達西最後能共墜愛河,有情人終成眷屬!

“沒有愛情萬萬不可以結婚”,簡對麗茨説的話被寫在了書面上,不十分醒目卻總讓翻書之人在看書前忍不住多看兩眼。

此書描寫的是富裕青年達西與有才氣的麗茨之間的愛情故事,麗茨因達西的傲慢對他產生了偏見,然而達西愛上了麗茨,麗茨卻因偏見不接受他的愛意,後來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讓麗茨看清達西是個善良正直容易替他人着想的人,消除了對他的偏見並最終愛上了他,倆人終於步入婚姻的殿堂。

麗茨與達西是因為真正有了“愛”才走到一起,麗茨並沒有因為錢去接受達西的愛意,而是在解除誤會後愛上達西才與他結婚,這印證着書頭簡“沒有愛情萬萬不能結婚”的愛情觀,與之做對比的是夏洛特和柯林斯的愛情,他們互不相愛,結婚的基礎則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錢與現實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從那時起延續到至今,滲進了人類進步的歷史之中。書中並沒有説哪一個愛情觀是對哪一個是錯,它以最基本的現實狀況讓觀眾跟自己去判斷和選擇,但簡奧斯丁她本人顯然會毫不猶豫地站在麗茨這一邊。

書中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性格弱點,達西出身富貴、教養頗高、眼光鋭利,外冷內熱,卻因不善於表達總給人高傲自大的印象;麗茨出身中產階級、教養頗好、機智聰明,卻總愛固執己見。一個眼光鋭利,一個機智聰明,都屬於很出色的人物,但都難免人性的弱點的糾纏,卻是因為這樣的人物弱點才會讓故事顯得真實又有魅力,也是這樣才能促成這樣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簡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沒有描寫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大喜大悲的場面,有的是對人物性格的詳細刻畫和人物心理活動的描述。

我是非常喜歡這部小説的,簡單優雅,有着英倫式的清新與温婉,每讀一遍都會重新愛上達西和麗茨一次,先不糾結於這本小説的內涵、人格與歷史背景,整部書活脱脱就是把英國十八世紀末與十九世紀初的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擺給你看,像是威廉透納的一幅風景畫一樣,具有非常獨特的藝術享受,那種感覺無以言表,但凡是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共鳴。或許是因為他們擁有了愛情,我們每個人都為這份英倫愛情在感動和憧憬。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用這樣的中國詩句來形容他倆相愛的感覺也非常恰當,把城隅換作莊園,美麗的麗茨低頭擺弄着薔薇含笑等待達西的到來,莊園遠方的太陽緩緩落下,天邊映射出一道道紅霞,霞光投射在麗茨那被微風吹拂的髮絲上,此時達西走來目光不再移開。

沒有愛情萬萬不可結婚,幸運的是我嫁給你是因為我真正愛上了你,祝每個女孩都如我一樣擁有愛情。

書中告訴我們在追求愛情的路上,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為金錢、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決定,要堅持尋找真愛。

事實上,不單單只是愛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傲慢與偏見往往成為人們交流的最大障礙,更是我們在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以及事物的絆腳石。因此,我們要克服我們心靈上的缺陷,克服傲慢與偏見,克服各自的弱點和毛病,從而走向開放,灑脱以及自由。人生路漫漫慢人生路,遇見即使緣分。與人相處難免會有小摩擦,而這些小摩擦,往往是因為我們自身的缺點所造成,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完善自身,做一個最棒的自己。

簡·奧斯汀通過《傲慢與偏見吧》這本小説表達了她的婚姻觀:為了財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但結婚不考慮財產也是愚蠢的。在《傲慢與偏見》中,夏洛蒂就是為了財產和地位而結婚,過着沒有愛情的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莉迪亞就是結婚不考慮財產的典型,嫁給了一個不務正業的騙子。

《傲慢與偏見》憑着其獨特的藴意,激勵着多代人們追尋自己的美好愛情與婚姻,深受世界各國人民所推崇!簡·奧斯丁也成為歷史上又一文學巨匠!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7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在大學時已經接觸過了。只是當時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糾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讓人沉浸在其中,幾年之後,再次翻閲,別有一番風味。

《傲慢與偏見》也是這樣一部以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為題材的小説。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這部小説以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糾葛為主線,共計描寫了四起姻緣,是作者最富於喜劇色彩,也是最引人入勝的一部作品。奧斯丁在書中通過四起婚事的對照描寫,提出了道德和行為的規範問題。

另外,《傲慢與偏見》向我們表明,戀愛婚姻不僅是個人問題,而且也是個社會問題。人們考慮婚姻大事,不能只光顧着自己,還要對親友負責,對社會負責。

這是個曲折但卻也美麗的愛情故事,主人公伊麗莎白是個勇於追求愛情、漂亮聰明、堅強可愛的中產階級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對達西先生從一開始的厭惡到尊敬,再到愛慕為線索,也穿插了在幾個發生在她身邊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對那個時代女人生活與愛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達西就是不順眼的,加上男主角個性的傲慢,繼而對他有了偏見。而男主角達西,是個不受人歡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於周遭冷淡的人際關係,對他來説,傲慢也許是有理的,偏見卻很無情,這兩者產生的衝擊是免不了的。兩個人之間也因此而常有針鋒相對的言辭,彼此之間的傲慢和偏見就造成了一開始的不愉快與誤解,但是經過種種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漸漸產生一點點的感情。達西代表着“傲慢”,伊麗莎白代表着“偏見”,他們一開始都被自己的情緒所牽引。接着一連串對達西不利的流言,更讓伊麗莎白對達西反感。當達西向伊麗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絕時,他説了一句話:“要是我耍一點手段,把我內心的矛盾掩飾起來,一味地恭維你,使你相信我無論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對你懷着無條件的純潔的愛,那麼也許你就不會有這些苛刻的責罵了。可惜無論是什麼樣的偽裝,我都痛恨。”達西沒有為了討好伊麗莎白,而改變他的傲慢性情。伊麗莎白也表現了很真實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營造給人的印象,表現出了最真實的一面。而開始的時候,伊麗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見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實的真相,經過達西的解釋和自己的判斷,才最終找到幸福的歸宿。

傲慢與偏見,是我們很常見的弱點和毛病。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觀印象所驅使,因而容易對別的人下不正確的註解,進而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會。一個人所給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響到很多事,但並非一定不會改變,要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才能有更客觀一點的論點,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對達西的看法,就是因為了解才有所改變。生活需要了解和溝通,只有在彼此瞭解的基礎上才能給一個人下定論。書中的時代背景會造就許多不同的愛情觀:“彬格萊先生儀表堂堂,大有紳士風度,而且和顏悦色,沒有拘泥做作的氣習。達西立刻引起全場的注意,因為他身材魁偉,眉清目秀,舉止高貴,於是他進場不到五分鐘,大家都紛紛傳説他每年有一萬磅的收入。男賓們都稱讚他的一表人才,女賓們都説他比彬格萊先生漂亮得多。”人們就是以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在達西與伊莉沙白的年代是趨於保守的,也會有貴族與平民的上的障礙;相較於現代這樣的情形就會比較少發生。不過《傲慢與偏見》與另一部《愛瑪》中都以婚姻為其中心議題。就書中的人物而言,婚姻並非意味着男女間無法控制的熱情而是雙方與社會間的契約產物。小説人物全然融入其社會現實,依循社會規則,譜出故事情節。由於明白婚姻關係可提供階級提升與經濟改善的機會,財力與社會地位為決定結婚對象的相關條件。本文以社會女性主義觀點切入,檢視奧斯汀的社會背景,探索社會環境如何影響女性在面臨婚姻時,內心的焦慮與掙扎。就社會女性主義者而言,物質環境為塑造女性婚姻意識的決定因素。事實上,婚姻,就小説人物而言,為一個階級交換與經濟交流的市場。為了達成結婚的目的,女性人物擅於把自己轉化成商品,展示其外貌與才藝,吸引男性目光。此一時期女性受到社會價值的鼓勵,利用其女性特質來贏得婚姻伴侶。然而,奧斯汀的女性人物在面臨婚姻伴侶的抉擇時往往呈現對婚姻無意識的不安。愛情是一條主線,然而婚姻與愛情還是有差別的,其中一點誠實,男女主人公就太缺少了。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女主角不安。

傲慢與偏見,在書中是男女主角愛情上的障礙,但在現實社會中也是人們相互之間交流的障礙,更是在正確對待自己,對待事物上的絆腳石。人的缺陷太多,首先是心靈上的陷阱。要想在一生中成一番事業,無論是知識、教養、還是愛情、事業,都需要同自己心靈的種種淺浮的陷阱或陰影做鬥爭,經過各種誤解和長時間的反覆的認識過程,慢慢由心靈克服各自弱點和毛病,而走向開放、灑脱、自由的必然結果。擾擾塵世,做人不易;茫茫人海,佳偶難見。然而沒有愛情不要勉強人結婚,只要人品正直,追求美德,不放鬆向喜之心,不苟且、貪圖一時之利慾,追求兩心之和諧、相應,運用彼此的智慧,克服心靈上的缺點,終得如願以償。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總會有一些小小的摩擦,而這些摩擦,往往就是自己內心中所潛藏的弱點或毛病,要和別人能夠更愉快的生活,就必須先了解到自己的缺點,並磨去他,其次是瞭解別人的內心,最後再互相深入彼此,如此一來,你會發現到社會上每一件人、事、物都是如此美好、光明,更進一步激發出你內心深處的感動,發揮出自己的專長去替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服務,畢竟我門是萬物之長,如果人們不再用心去關懷身邊的人,不再去付出自己的一臂之力,那麼還有誰要去完成這個任務呢?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將自己原先所存有的毛病給除去,換上一個全新的自我,為嶄新的未來打拚吧!

大學生讀《傲慢與偏見》有感8

我第一次讀完這本《傲慢與偏見》是在國小,當時的我覺得這本書晦澀難懂,到頭來也只是佩服達西被拒絕後,能夠改變態度進行第二次告白的勇氣。時隔幾年,再次捧起這本書,竟讓我耳目一新,着實有種“書別三秋,當刮目相待”的意境。書中無論是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還是豐富鮮明的人物性格,都讓我覺得意猶未盡。

故事描繪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在那個講求門當户對的英國鄉村,“傲慢”和“偏見”成為了使伊麗莎白和達西愛情的絆腳石,但即使是處在21世紀的我們,就能保證不被這樣的第一印象先入為主了麼?我們往往被自己的主觀印象所驅使,過早的給他人放上一個標籤,而造成了許多彼此之間的誤會。但這個“第一印象”並非不可改變。

達西的“傲慢”使伊麗莎白對他產生了“偏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伊麗莎白拒絕達西求婚時,達西説的一句話:“要是我耍一點手段把我內心的矛盾掩飾起來,一味地恭維你,使你相信我無論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對你懷着無條件的純潔的愛,那麼也許你就不會有這些苛刻的責罵了。可惜無論是什麼樣的偽裝,我都痛恨。”,雖然他們的愛情充滿了曲折,但是達西和伊麗莎白在愛情面前都選擇了堅持真實的自己。時隔幾年再次捧起這本書細品,發現奧斯丁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極少有好人壞人的區分,更多的是聰明與愚蠢的區別,女主人公便是理智,活潑的象徵,作者常常借用伊麗莎白的口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書中的伊麗莎白是灰姑娘,她最終獲得了真愛和幸福,但細細想來,她也沒有能逃脱奧斯丁設定的帶有金錢性質婚姻的怪圈,這就不得不説書中的另一個人物——韋翰。

比起在愛情中達西的真誠,韋翰卻是一個十足的流氓,他自恃外表俊美,把自己偽裝成一個“紳士”,一心想通過婚姻發家致富,以不與麗迪亞結婚為要挾,向達西敲詐了一筆客觀收益。而一向理智,聰明的伊麗莎白,即使面對韋翰漏洞百出的辯解,卻也是被韋翰牽着鼻子走,即使這樣我也並不認為伊麗莎白是一個“愚蠢”的人。畢竟因為思想上對達西“傲慢”的先入為主,使伊麗莎白對達西產生了偏見,而韋翰不同於達西的翩翩君子的風度,讓伊麗莎白着迷。但韋翰卻為了金錢而出賣了自己的靈魂,靈魂即已被出賣,那韋翰又怎麼獲得幸福呢?而伊麗莎白也通過自己的反思和達西的解釋,放下了對達西的“偏見”,完成了灰姑娘和王子愛情生活的美滿結局。“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難測,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或物時,不應該只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也不應該以貌取人。要用真心去對待他人,才能贏得真心,那麼“傲慢”“偏見”就不會成為彼此之間的隔閡。

這本書表面看起來奧斯丁用詼諧,活潑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英國鄉村灰姑娘的故事,可隨年齡的增長,閲歷的豐富,會發現奧斯丁幽默的語言下包含了多少人情世故。國小的我,國中的我在這本書中讀到了完全不一樣的真理,不知大學的我,有了婚姻的我又能讀出怎樣的收穫。好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書別三秋,當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