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學好地理學科的技巧

校園2.03W

地方課程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對老師和同學們來説都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對於兼任地方課程的老師來説課堂要麼照本宣科,要麼當作學生閲讀和拓展知識面的材料一帶而過;對於學生們來説只是聽聽而已,無需掌握也無需思考。課堂很乏味,老師也感到很疲憊,那麼學生也就感到很無趣。

學好地理學科的技巧

地方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很好的補充和延伸,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和作用,對老師和孩子們都是一種缺憾。正是考慮到地方課程的重要性和開設的必要性,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進行了地理學科的整合工作。

一、撥雲見日、理清頭緒

首先從解讀地理學科教材入手,整理地理知識框架和知識點。

其次翻閲所有的地方課程,從中找到與地理學科相關的章節和知識點。

如世界地理的民居內容與八年級《環境教育》第一課《美麗的鄉村》聯繫緊密;中國地理中的環境與發展與地方課程的《環境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個別章節聯繫較大。

最後結合地理教學實際進行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內容的融合。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提取重點內容或聯繫緊密的內容進行整合。

如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單元 第三課《水資源》與六年級《安全教育》第八課《破壞環境危及健康》整合時,重點選取了其中與水資源聯繫緊密的水污染內容進行整合,其他的環境污染內容作為課後拓展內容。

第二,刪減重複的內容,做到合二為一。

如七年級地理第三單元 第二節《土地資源》與七年級《環境教育》第三單元《土地》進行整合時,兩部分內容都涵蓋土地的重要性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那麼我選取了國家課程中的內容進行了這兩大問題的講解,同時也完成了《環境教育》中這部分內容的落實。

第三,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相結合找出可以整合在一起的內容,主要存在三種情況。

①目標一致的內容:如七年級第三單元第三課《水資源》與七年級《環境教育》第二單元《水》目標都要求掌握水資源的構成和保護;

②相互聯繫的內容:如七年級第四單元第二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與六年級《環境教育》第四單元第十五課《生態農業》整合時,其中的生態農業“桑基魚塘”正是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一種類型,因此可以相互聯繫;

③課堂補充拓展的內容:如七年級第三單元第一課《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與八年級《環境教育》第四單元第一課《綠色建築》整合時,因為資源不足導致人類尋求新能源和各種節能的方法,那麼綠色建築正是節能的一種,可以整合為學生拓展的內容。

第四,前期思路理清之後,着手整理各個章節整合的目錄。其中包括整合的單元、課題、知識點、目標設計及課時安排。

第五:結合整合目錄進行了學案和教案的編寫。

這樣地方課程中的地理知識什麼時候講,與哪幾個地理知識相關聯,老師做到了心中有數。

二、實踐檢驗,小有收穫

老師的功課做好了,接下來就要看學生們的反應了。如果能為我們的課堂增加興趣,能為我們的課堂拓展知識,那麼老師們前期的努力就算收到成效了。帶着一絲疑慮我開始了自己的整合教學。

還記得第一堂課是《多民族的大家庭》,課前安排學生閲讀九年級《民族政策常識》第一課《民族平等》、第六課《民族語言文字》和第八課《宗教信仰》,那麼課前展示環節就讓大家説一説自己瞭解有關民族的哪些知識。課堂沒有美麗的圖片,也沒有動聽的音樂,但是孩子們談知識的熱情將這堂課的情緒調動了起來。帶着高漲的學習熱情老師趁勢給出了今天的學習目標和問題,大家結合課本和地方課程的材料逐一討論解決。一節課很快迎來了下課的鈴聲,大家仍然有些意猶未盡,老師佈置課後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扮演你們喜歡的一個民族,説出這個民族的名稱、服飾、風土人情,可參考九年級《民族政策常識》第七課《民族風俗》來完成,也可查閲網絡資源,用美麗的圖片來説明。

這節課的效果是我所沒想到的,我感到讓大家主動閲讀知識,然後展示自己的所學比老師被動的灌輸一些內容效果好的很多,同時通過大家對地方課程的學習有效的輔助了《多民族大家庭》這一節的課堂教學。

又如講解七年級第二單元第二節《氣候多樣季風顯著》時,課後活動題補充了季風氣候帶來的氣候和氣象災害,這一課後拓展題目正好與七年級《安全教育》第九課《當颱風、暴雨、暴雪來臨時》;九年級《安全教育》第九課《自然災害來臨時的自救和自護》相聯繫。以往由於缺乏材料老師需要蒐集大量的圖片來講解,或者老師只是就知識講知識,對於災害面前的自救和保護很少拓展。現在我有了很好的教材,於是在講到這一拓展題目時。我組織了一次“自救自護知識競賽”,老師用圖片創設遭遇自然災害時的場景,如在街上遇到大風暴雨,或者獨自在家遇到大風大雨天氣。然後學生利用自學《安全教育》的內容,説出自己的“自救自護”措施,並模擬一些自救動作。根據各組的回答情況老師為各小組打分,評選本次競賽活動的優勝小組。課堂在一片歡笑聲和爭辯聲中結束。

通過這一活動增強了大家對我國季風氣候的理解,同時也使同學們學到了很多生活中防災自救的措施,真正體會到了地理在生活中的用處。同時也實踐了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的目標。

從此在我心裏地方課程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成為了地理學科的一部分,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重視和喜歡,同時也為我的地理教學添姿添彩。在學習《我國的自然資源》時,為引導大家珍惜資源、合理利用資源我整合了六年級《環境教育》第十課《能源短缺體驗日》,讓大家寫一篇假想日記“沒有能源的一天”;在學習《土地資源》時,為讓大家瞭解人類破壞土地資源的現狀,激發大家樹立珍惜土地、保護土地的思想,我整合了六年級《環境教育》第四課《大地的呻吟》,讓大家為“呻吟的.大地”找到治病的良方等等。

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大家的知識,提高了地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增加了老師課堂設計的靈活性和生動性。

三、做中思,思中變

在整合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諸如地理教材中的整合知識點很少而地方課程與之相整合的章節很多,那麼如何取捨成為我需要反覆斟酌的問題。最後按照與地理課程關係的緊密程度,篩選重要的內容課堂上進行整合,而次重要的內容設計成課前材料或課後拓展內容。如七年級地理第三單元 第二節《土地資源》與六年級《環境教育》第一單元第三課《濕地的呼喚》、第四課《大地的呻吟》;七年級《環境教育》第三單元《土地》都有聯繫,那麼根據地理課程的需要我篩選出《大地的呻吟》設計為課堂教學環節,而將《土地》一節設計為課前預習內容,將《濕地的呼喚》設計為課後拓展的內容,讓大家通過閲讀了解濕地也是一種土地資源,而且是一種可利用的後備土地資源。

四、歸航點貝,收穫頗豐

實施地方課程與地理課程整合一年多以來,我的地理課堂不再是一本教材的課堂,大家的地理知識不再只受課本的侷限。

豐富的整合內容,多樣的整合活動使地理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有趣,使地理知識更加的聯繫實際應用於生活,同時也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和知識面,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它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對於我本人來説,地方課程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地理教材中沒有的知識,拓寬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地理外延的知識,同時也為自己的課堂設計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標籤:地理 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