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精選13篇)

校園1.87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精選13篇)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1

聽着《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思考“我為什麼來這裏”“你害怕死亡嗎?”“你滿足嗎?”這是第一次看哲學相關的書。

今年23歲還未研究生畢業,沒有正式日復一日的工作,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尚早,但希望在這個年齡想想我的PFE是什麼?

在此之前我有許多“原來如此的瞬間”,看公眾號時、看欣賞的朋友社交平台的發言時、在看完一部剖析人性的電影訪談聽完某句台詞時,但從未靜下心來思考我的人生意義。書裏有句話,如果我認為的重要的事情不重要,那什麼是重要的.?常常有人從籬笆牆上的小洞窺探別人的生活,卻永遠不會打開這扇門走向這種生活,我們每日都在被反向浪佔據大部分碎片時間,對待自己嚮往的生活只是透過籬笆窺探,好像那只是理想狀態,不會屬於我。

可我們有創造自己人生的能力啊!生命=生存+生活,一天有16h屬於自己,8-10h屬於生存,剩下6h大概率是自己可以支配的生活時間。為了活下去,大半時間在各大領域謀生,大部分人是不快樂的,因為我們沒有自由選擇工作的能力,但希望我們能每天用1h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就是所謂的“正向浪”,剩下的5h自由的在生活氣息中游走,儘量減少在“反向浪”中的時間消耗。

我的PFE是什麼?——未來,能力能夠承載慾望,我可以一項一項的給願望清單劃勾,我單獨的健康的個體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難得在抗疫期間讀到這樣一本書,未進入職場尚不知該是多麼滿檔的日程,自由的氣息是學生獨有的奢侈品,我該感到幸運啊!每天可以用自由的時間看電影寫影評聽書聽歌,希望我漸漸地可以成為那隻大海中正向遊走的海龜。

努力走過那扇門並永不回頭。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2

魯迅是我最喜歡的文學家之一,相信大家對他都是熟悉的。他寫了很多的作品,例如《朝花夕拾》、小説《吶喊》、《彷徨》、《墳》等等。

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説《吶喊》因為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願望。

我覺得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魯迅先生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反映當時社會對文化的輕視和一種可悲的社會現象,對舊時文人迂腐可悲以及自命清高的鄙視。從文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無耐與不滿,以及對當時社會的絕望。

讓我們一起吶喊吧,向社會吶喊,向生活吶喊,把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富強。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3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生活“挺好”,但有的人就是要尋找比“挺好”更令人滿意的狀態、更棒的生活。

當兩個選擇擺在你面前:一個是用一生追求自己的生存意義,另一個就是活着。

您有想過,你會怎麼選嗎?我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甚至每個時代的人的選擇會不一樣。

如果是我,單純的活着,解決了温飽問題以後,我會問自己:我還可以更好嗎?我怎樣才能更好呢?

這個更好就是在追尋生存的意義。書中的主角是約翰,在一個特別的咖啡館,遇見了幾位特別的人,經過了哲學的提問、靈魂的碰撞、內心的抉擇和思考,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而拉姆昨天分享了自己在迷茫的時候,走進閲讀花園,體會到心靈的放鬆,與王梅老師遇見,然後加入讀書會,並在每一次的.閲讀和交流中內心的力量被喚醒。

最開始在聚會中是王老師不斷的在問:“拉姆,你有什麼想法呢?”

後來,拉姆開始自己問自己:“關於這件事,我的想法是什麼?我想怎麼做呢?”

當拉姆開始思考人生,並去踐行的時候,她變成了閃閃發亮的人,她的氣質都散發着自信。

好奇妙啊,拉姆的經歷和書中主人公的經歷居然重疊了;太快樂了,原來一個人的經歷真的可以被書本來驗證。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人們尋找答案的方法各不相同。

有人通過冥想問自己為什麼存在,有人一邊聽自己最愛的音樂,一邊記錄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選擇到大自然中自己一個人靜一靜;也有不少人選擇和朋友或陌生人交流分享這個話題;還有人會通過閲讀,在書中理念和故事的引導下找到答案。

那麼,來閲讀花園點上一杯咖啡,打開一本心儀的書,在咖啡的香氣和書香中傾聽靈魂的喃喃細語,這個時候答案就會浮現在心裏。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4

32歲的美國作家約翰·史崔勒基(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企業高管),生活陷入迷茫而毅然踏上環球之旅,寫下《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迷路的約翰鬼使神差地走上了一條少有人走的“岔路”,幸運地遇到了“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這是一間神奇的咖啡館,迷茫的人總會來到這裏,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封面語,引出三個人生哲理問題,為我帶來一路思考。我覺得引導思考是這本書的意義所在。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最難能可貴之處,是他讓我安靜下來思考,從而找到更深層的心靈共振。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存在?有的人,窮其一生得不到答案。主人公約翰,跟隨着奇遇的咖啡館裏那張特別的菜單,那位智慧而善解他意的服務員凱茜,在飢餓不安中找到了安全感,找到了滿意的答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做想做的事情,就自然找到了存在的意義!第二個問題,你害怕死亡嗎?一個人知道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就會為實現這個意義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根本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也就不懼生死!第三個問題,你滿足嗎?唯有擁有目標,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就會獲得滿足感。所以我們要幹一行愛一行,熱愛本職工作,善於從工作中發現樂趣,滿足感就會提升。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我不僅跟隨其中的約翰,慢慢思考、清晰了三個問題的答案,還與作者產生了認知的共鳴---

幸運總是垂青於樂在其中的人,確實如此。書中借凱茜之口提到那些做事樂在其中的人,他們把時間花在與PFE(存在意義)一致的事情上,於是大好的事情總是被他們碰上。驚喜發生時恰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似曾熟悉的感覺。我是一名國小語文老師,23年的教齡。一直認為我的工作很重要,不僅僅是一名語文老師,更是閲讀並使用國語的推廣者,傳統文化的傳遞者,我要我的學生喜歡讀書,喜歡文字,習慣閲讀,終身摯愛。所以我一直致力於上好每一課,盡我全能思考研究,引領他們最大限度閲讀中外經典,享受閲讀。這些年來津津樂道,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兒,從不覺繁瑣勞累,於是不經意間我成為了孩子們喜歡的老師,擁有了學生喜歡的語文課,成為20--年我們區唯一破格晉升的中國小高級教師的老師。我愛我的工作,愛我的學生,是他們讓我早早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幸運,源於我一直在享受工作!

遵循規律,才有效率,確實如此。

書中凱茜智慧緣於她有故事。凱茜夏威夷浮潛驚訝地發現,一隻綠海龜,只需要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能把一個擅長游泳的人甩在身後。原因在於海龜的動作遵循海水的運動規律。它從不與海浪相爭,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當海浪推向岸邊,與海龜行進方向相反,海龜會浮起來划水,但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浮在原地。當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湧起時,它會加快划水速度,這樣就可以乘着海浪前進了。她之所以無法追上它,就是因為自己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划水。在這個故事裏,海龜的“向前遊”不就相當於我們真正想做的事情,也就是我們的存在意義。如果一個人弄清了自己為什麼存在,就能把時間花在有助於自己實現目標的事情上。故事裏的“反向的海浪”,就是和這個意義無關甚至會阻礙你實現這個意義的事情。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情,不在同一個頻道,就會浪費許多精力。等你有機會做你想做的事情時,可能已經沒有力氣或時間了!我曾經多次經歷情緒波動,浪費很多時間,周圍人與你觀點相悖,事與願違,浪費你時間的人與事情時有發生,想想都正常,生活茶米油鹽,一地雞毛,哪有那麼容易讓你策馬奔騰,瀟瀟灑灑?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讓我有思考,該選擇去做哪些事情,忽略哪些事情。人生這場旅程,只有自己瞭解並在意自己存在的意義!餘生慢慢領悟踐行---存在的意義,認真活,重要的事情認真做。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5

有這樣一家咖啡館,它的菜單背面寫着三個問題:

“你為什麼來這裏?”

“你害怕死亡嗎?”

“你滿足嗎?”

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有很多人都找不到答案。這家咖啡館,就出現在美國作家約翰·史崔勒基的《世界盡頭的咖啡館》中。

主人公約翰雖有着體面高薪的工作,但他對自己的未來仍然一片迷茫。而這時,一家咖啡館的出現,讓他找尋到了未來前進的方向,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其中一個篇章講了“反向浪”的故事。人與海龜進行遊泳比賽,綠海龜的動作遵循着海水的運動規律。當海浪推向岸邊,與海龜行進方向相反,海龜會浮起來划水,但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浮在原地。當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湧起時,它會加快划水速度,這樣就可以乘着海浪前進了。

海龜從不與海浪相爭,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無法追上海龜,就是因為我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划水。一開始,我還能與海龜並駕齊驅,有時候還得放慢速度等它。但是在反方向的海浪中,我越是用力向前遊,就越是感到疲憊。等到海浪前進方向再次與我游泳方向相同時,我卻沒有足夠力量順勢向前了。

隨着海浪一來一去,我越來越疲憊無力。海龜卻始終藉助海水的力量,優化自己的效率,這就是它遊的比我快的原因。“從不與海浪相爭”是海龜的.智慧,但人類往往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用力地遊。

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不在一個頻道,你就會浪費許多精力。等你有機會做你想做的事時,你可能已經沒有力氣或時間了。

我們的生活中現在需要大量的時間處理垃圾信息,無法自拔的遊戲、各種無用社交,甚至你每天都在做但並不是你真正想做的所有事,通通都是“反向浪”。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6

什麼樣的心境,狀態,就容易看什麼樣的書。偶然看到《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本書,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報很大的希望,因為很多暢銷書很容易針對市場的口味,打着雞湯的名義走着治癒系的營銷模式。

但每次看完,都有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果然還是經典名著值得看,畢竟經過了時間的洗禮才成為經典。其實,這本書就是在討論人生的意義,我們存在的價值,直白的説就是我們常説的理想啊,現實啊,我們平時的一些矛盾。

其實,對我來説,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生怕又是一個坑。本書的作者就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他和書裏的約翰一樣,曾經非常迷茫,然後不顧一切走上了旅行,然後把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寫成了這本書。主要講的就是約翰某天出遊散心,意外走進了一家咖啡店,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

你為什麼來這裏?你害怕死亡嗎?你滿足嗎?這是咖啡店菜單上的三個問題,也是貫穿這本書的三個問題。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是,就像好友在聊天一樣。其實,這些問題,不像書中説的很少有人會問自己,因為我其實很久之前就有想過這些問題,最近尤其有這種生活沒趣的想法。而且,也喜歡和朋友聊這些話題,所以,當書中四個人聊天的時候,感覺就像和朋友在對話一樣。

很多約翰的想法,我都有。很喜歡這種聊天的氛圍,很好。其實,看完整本書,還是沒有找到答案,本來也不是為了給出答案,只是像朋友一樣聊聊天,説説自己的問題,給出一些想法,但是找到一本和自己完全意氣相投的書,還是很開心的。

有時候很想抓住人內心非常臨界點的轉瞬即逝的説不清的情緒,這本書抓到了,就像找到了知己一般。“有時,在你最意想不到,可能也是你最需要的時候,你會突然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見識各種新事物。我就有過這樣的體驗,那是一個夜晚,我走在一條黑暗、偏僻的路上。現在想來,當時的情景正是我那個階段人生的寫照。我迷路了,也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了——我不知道腳下的路通往何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前往那個方向。

我丟下工作,給自己放了一週的假,想要逃離與工作相關的一切。其實,我的工作不算糟,儘管它有時候確實令人沮喪。但比這些更關鍵的是,我每天坐在格子間裏,工作十到十二個小時,以後升了職,頂多就是搬進獨立辦公室,工作時間變成十二到十四小時,我忍不住開始想,人生就該如此,再無其他選擇了嗎?高中的時候,我為了考大學而努力;上了大學,我為了找工作而努力;再之後,我來到公司上班,把時間花在努力升職上;現在,我開始質疑那些引導我沿着這條道路前行的人,懷疑他們只是把自己曾經接受過的指導跟我重複了一遍。

隨着時光流逝,我發現大多數人的旅程會在這裏結束。他們窺探籬笆牆上的小洞,清楚地看到他們想過的那種生活,但出於一些原因,他們不會打開門,走進那種生活。”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7

大家都知道有病假、產假,但都沒有聽過“健康假”吧

健康假其實就是在自己健康的時候,讓自己時不時地休個“健康假”,去做自己最享受的事情。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在生病了,有事情的時候才會請假,那麼為什麼不能在自己健康的時候,休息一下呢,非得等到病倒了才去休息。

所以書中建議讓自己休個“健康假”,去做自己享受的事情,休息好了再出發,狀態會更好呢~

我們可以在“健康假”期間,去做自己享受的`事情,比如閲讀一本喜歡的書、去海邊衝浪、去遊樂園玩一玩、做一頓自己滿意的飯等等。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8

當一個人弄清了他為什麼存在,就相當於定義了自己的“存在意義”。

有時,在你最意想不到,可能也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你會突然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見識各種新事物。

當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時,他又在迷失的荒野中,找到了一家名為“你為什麼來這裏咖啡館”,而你會在菜單的背面發現三個問題,你為什麼存在?你害怕死亡嗎?你滿足嗎?

店中的'女招待員凱茜告訴他,海龜在游泳比賽中能遊過人類,因為它們有一個絕妙的智慧,從不與海浪相爭,只在浪把自己往前推的時候用力遊,反向浪打過來的時候,它們就浮在海面上保持體力,但人類往往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用力地遊,這樣一來,反向浪有多大的阻力,你的體力就有多快的被消耗。

也就是説,如果你和你想做的事情不在同一個頻道,你就會浪費許多精力,等你有機會做你想做的事時,你可能已經沒有力氣或時間了,而我們生活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處理的垃圾信息,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遊戲,各種無用社交,或是你每天都在做但並不是你真正想做的所有事情,通通都是反向浪。如果一個人弄清了自己為什麼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存在意義,他就能把時間花在有助於實現存在意義的事情上,沒弄清自己存在意義的人也會花時間做很多事,但他們是把時間花費在無益於實現存在意義的事情上。

作者在書中寫到,反向浪從未停歇,伺機捲走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但現在我已知曉了他的存在,我就可以保存實力,乘着正向浪前行。

如果你已經做成了想做的事,或者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那你沒有理由害怕失去做那些事的機會,你也將不會害怕死亡,你也因此感到滿足。

生活本來就很精彩,只不過有人沒發現自己是作者,沒發現他們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創作。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9

之前讀《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時自己的內心充斥着迷茫和焦慮,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和目標,想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什麼,人生一片迷茫。看完《世界盡頭的咖啡館》,學到了一些東西,看到有些人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為着人生的意義而生活,感動於那種投入,羨慕着那種篤定,也知道了自己應該去尋找和發掘自己的人生意義,但是眼前確總覺得隔了一層霧,迷迷茫茫,無從下手。

最近讀了《重返世界盡頭的咖啡館》,看到約翰在第一本書之後人生髮生了變化,他的迴歸也是來渡後來人吧,突然發現一味的迷茫並不能解決問題,關鍵是動起來。在《重返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本書裏學到了更多可操作性性的內容。

參透自己人生的意義是個太龐大的工程,所以應該先從小處着手,比如説這個人生五事。當你完成其中三件,你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等你更加了解了自己,也就更容易明白自己的人生意義。所以我計劃先列出這輩子最想做、看或體驗的五件事,把時間和精力都優先花在這些事上,其餘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關於孩子,關於愛。邁克説“艾瑪出生之前,我早就把自己照顧好了。我見過了想見識的東西,經歷了想經歷的事情……我已經做好了付出的準備。”所以我們得先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孩子出生後,你才能把他們當成一件美好的禮物。這些小傢伙來到你身邊,給了你幫助他們的機會。換尿布並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饋贈。孩子特別小的時候,這種機會你一天能有十幾次。”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關注和愛。”但是我們首先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自己被愛着,被滋養着,才能溢出愛來愛別人,包括孩子。所以有時候我們憤怒、煩躁,沒有耐心,不是孩子的原因,更是因為我們自己太久沒有得到愛的滋養,我們的感情匱乏了,已經沒有愛可以給出來了,那就先愛自己吧,先安撫自己的靈魂。

不再對孩子發火,不要把氣撒在剛好在場的人、或者你明知道比你弱小的人身上。尤其不要因為你知道對方會原諒你,就把氣撒到那人身上。”我們把自己珍愛的`人邀請到自己的生命裏,這比把人邀請到家中做客更重大。結果他們卻拿這些本該好好珍惜的人當撒氣桶。”寶貝,與你的相遇,我萬分感恩,感謝你來到我的生命裏,我會努力成長,盡我最大的能力陪你走一段生命里程,給你生命裏足夠多的愛,讓你有力量經歷未來的風雨,願你前程似錦。

“世界上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活不到退休年齡。”那麼我們還要拼命的計劃退休之後做什麼嗎?如果把自己想做的事做了很多的夢想和準備,計劃退休開始,但是卻沒活到那一天,人生不會有遺憾嗎?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做呢?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開心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每天精力充沛,自信陽光,身上自帶光環,自己開心,也會把這種能量傳給身邊最愛的人。

“此時此刻,有人在非洲觀賞大象,有人在創業或者回大學深造,還有人決心多花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你也可以做這樣的選擇。”有成千上萬人正在過着你想要的那種生活,你為什麼不加入他們呢?我們無法選擇在哪兒出生,但是可以選擇在哪兒停留。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身份,但可以選擇和什麼樣的人來往。從今天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10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非常好讀,而且作者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和讀者站在同一水平線上,讓我們跟他一起接受凱西和邁克的提示。

我必須承認,凱西那個綠海龜的故事有敲擊到我——“海龜從不與海浪抗爭”,我太喜歡這句話了。

這句話真的太“莊子”了,讓我想到了“安時而處順”這句話。

還有邁克那個高爾夫的故事——“要學會移走你人生中的高爾夫球”。

我突然在想,無論是綠海龜的故事還是高爾夫球的故事,都是在告訴我:作為該作為的,不作為不該作為的。

綠海龜知道抗擊海浪是不該作為的,因為抗擊海浪會消耗它的.體力。所以,它在不該作為的時候,便不去作為。

引申到生活中,不該做的,消耗的,沒必要的,沒意義的,負面的,便該不作為。

綠海龜知道順應海浪是該作為的,因為海浪可以幫助它遊的更遠更快。所以,它在該作為的時候,便立刻去作為。

而引申到生活中,我突然發現相對於思考“我該做什麼”比思考“我不該做什麼”要難得多。

生活中如果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那麼就很難去安時而處順。

如此想來,那句“你為什麼來這裏?”便變得尤為重要了。弄清楚自己的目標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就好像,如果綠海龜不知道自己要去幹什麼,這海浪的脈搏對它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到底,我為什麼來這裏?

我該做什麼?

我不該做什麼?

當然,如果我知道了我為什麼來這裏,我肯定也就知道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了。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11

説到迷茫,我不禁反問自己,我迷茫嗎?這是一篇非常精緻的小故事,作者在迷茫的時候路過了這家咖啡館,在這裏他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我想先反問自己一句,你迷茫嗎?如果迷茫,那該怎麼辦?如果,你不知道。那麼我們一起來到這家咖啡館需求答案吧!書中的約翰因為家裏許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煩心事,準備出門遠行,散散心。可是在路途中還遇到了堵車和迷路這種不順心的事。在油快要耗盡和肚子快要餓扁的雙重絕望下看見了這個咖啡館。從內飾中可以給人一種舒適、温馨的感覺。

這是一家特別的咖啡館。找到位置坐下,打開菜單,出現了三個醒目的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裏?你害怕死亡嗎?你滿足嗎?直擊靈魂的三個問題,也是這本書的主題,更是這家咖啡館存在的意義——希望所有迷茫的人在這裏能夠找到答案。首先是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裏?它並不是問人們為什麼來到這個咖啡館,而是問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當理解了這個問題後,你會發現,這個文字變成:我為什麼來這裏?那麼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書中的觀點是,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如果知道了存在的意義,他會為了實現這個意義做一切想做的事。所以迷茫的人,肯定是沒有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把大把的時間放在了那些自己覺得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上,而自己又無法拋棄這些無意義的事情。如果你弄清了存在的意義,而你想做的事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去做,等有機會去做想做的事情時,可能已經沒有力氣或時間了。我們每個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是按照一條人生軌跡去行走,大學選專業,許多人都是為了畢業好找工作,畢業後,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那麼這個時候,很多人明明能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缺缺偏偏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準備工作上,而不是立刻就去做。

書中提到,我們每天暴露在大量的營銷信息中,當我們把自己的幸福和滿足寄託在某些產品或者某樣服務上時,我們會陷入一種財務困境,必須去不斷去做事情賺錢,儘管這些事情不是我們想做的。因為做了沒有滿足感的工作,並且花了大量的'時間,就會越不滿足。就會花大筆的錢投入到能使自己滿足的東西上,因而你就越缺錢,越離不開這份工作,想着退休了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我怎麼感覺很多人的心裏狀態都是這樣。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慢慢改變,每週為自己多留一點時間。在也不用“物質”獎勵拼命工作的自己,而是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慢慢的,從一小時到兩小時,然後再發展到三小時。等回過神來時,就會發現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想做的事情上了。開始第二個問題:你害怕死亡嗎?這是側重於人的潛意識裏的死亡,隨着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人活在世上,給自己做想做的事情的時間越來越少,大家潛意識裏,死亡在靠近。

所以,他們害怕未來有一天,再也沒有記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害怕死亡來到的那天。雖然説,我們並沒有生活在絕望的情緒中,每天很少想到死亡,但是,只有活出一段實現自己存在意義的一生,就沒有理由害怕死亡。但光知道這個觀念還不夠,重要的是真的去做。最後一個問題:你滿足嗎?只有當你弄清自己為什麼存在,並且開始為這個存在意義做出實際努力後,你才能感到滿足。開始該怎樣去做呢?如果一個人想清楚了自己為什麼存在,他們會不會為自己的發現感到興奮?那去做實現存在意義的事情,是不是也很興奮?那麼這些人有什麼理由會失敗?如果沒有錢呢?那怎麼辦?最壞的結果,他們可以選擇去做其他的事情。但這只是最壞的結果,還有好一點的結果呢。

那就是一個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能實現他存在的意義,並賺到足夠的錢。説不定到時候有沒有錢都無所謂了,這取決於當事人和他所處的環境。而且當你做想做的事情時,你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非常享受所做的事情。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提升相關的知識,你不會對此感到厭倦,反而會一直充滿熱情。他們還非常自信,不會給別人留下虛張聲勢的印象。也會有人被他們所吸引,會想去幫助他實現這件事情。所以説,當你還處於迷茫時,不妨停下腳步,想一想如何找到你想做的事情。想找到答案的方法有很多,但很重要的是,不能剛邁出第一步,就在原地等待。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12

聽着《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思考“我為什麼來這裏”“你害怕死亡嗎?”“你滿足嗎?”這是第一次看哲學相關的書。

今年23歲還未研究生畢業,沒有正式日復一日的工作,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尚早,但希望在這個年齡想想我的PFE是什麼?

在此之前我有許多“原來如此的瞬間”,看公眾號時、看欣賞的朋友社交平台的發言時、在看完一部剖析人性的電影訪談聽完某句台詞時,但從未靜下心來思考我的人生意義。書裏有句話,如果我認為的重要的事情不重要,那什麼是重要的?常常有人從籬笆牆上的小洞窺探別人的生活,卻永遠不會打開這扇門走向這種生活,我們每日都在被反向浪佔據大部分碎片時間,對待自己嚮往的生活只是透過籬笆窺探,好像那只是理想狀態,不會屬於我。

可我們有創造自己人生的能力啊!生命=生存+生活,一天有16h屬於自己,8-10h屬於生存,剩下6h大概率是自己可以支配的生活時間。為了活下去,大半時間在各大領域謀生,大部分人是不快樂的.,因為我們沒有自由選擇工作的能力,但希望我們能每天用1h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就是所謂的“正向浪”,剩下的5h自由的在生活氣息中游走,儘量減少在“反向浪”中的時間消耗。

我的PFE是什麼?——未來,能力能夠承載慾望,我可以一項一項的給願望清單劃勾,我單獨的健康的個體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難得在抗疫期間讀到這樣一本書,未進入職場尚不知該是多麼滿檔的日程,自由的氣息是學生獨有的奢侈品,我該感到幸運啊!每天可以用自由的時間看電影寫影評聽書聽歌,希望我漸漸地可以成為那隻大海中正向遊走的海龜。

努力走過那扇門並永不回頭。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讀後感 13

我們每個人都有遇到過自己不會做的事情,在自己認知以外的事情,那麼有的人會選擇尋求他人幫助,有的人卻抹不開面子,不敢尋求他人幫助,只好自己處處碰壁。

書中有句話:當你遇到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時,你只需要找到一個能做的人就行了,你可以向他尋求幫助。

是啊,這句話是書中一個小孩子説的,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我們也應該都知道呀,但有的時候就是自己不能鼓起勇氣去尋求幫助,反而會惹更大的禍。

我之前有一個同事,他就很會尋求幫助,他會利用一切資源把自己不會的東西學到手,這也是我在他身上學習到的東西。

希望我們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去尋求幫助,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