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木蘭花慢》原文註釋賞析

校園3.23W

《木蘭花慢》原文註釋賞析1

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木蘭花慢》原文註釋賞析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朝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洋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鈎。

註釋:

①將旦:天色將曉。《天問》:楚詞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種種奇問,作品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或自然,或社會,涉及面極廣,表現出作者勇於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對》,對《天問》之問逐一作答。辛詞仿《天問》體,在詞中一氣提出九問。此詞詠月,卓有創新:一,前此有待月詩,而無送月詩。二,引《天問》體入詞。三,《天問》問月僅二,辛詞不僅九問,且“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球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四,善想象,富描繪,豐美瑰麗,把對天宇的探索和神話傳説熔為一爐,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彌足珍貴。②“可憐”兩句:一問。天色將曉,月亮悠悠西行,將行向何處?可憐:可愛。言中秋之月團圓皎潔,惹人生愛。③“是別有”三句:二問。難道西天極處別有人間,月從這邊冉冉西落,又從那邊人間緩緩東昇?光影:指月亮。④“是天外”三句:三問。太空浩渺,月亮運行是否憑藉浩蕩秋風?空汗漫:空虛莫測,廣大無際。⑤“飛鏡”句:四問。月亮如飛鏡無根,是誰用繩索將它懸系太空?李白《擬古》:“長繩難系日。”⑥“?娥”句:五問。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誰殷勤將她留下??(héng橫)娥:即月裏嫦娥。據神話傳説,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藥,乘風奔月,從此永居月宮。⑦“謂經”兩句:六問。聽説月亮西經海底而重返於人間東方,究竟是真是假。問無由:無從查詢。恍惚:謂此説迷離恍惚,不可捉摸。⑧“怕萬里”三句:七問。謂上説如真,則月亮行經海底時,月中的玉殿瓊樓怎不為恣意縱橫的萬里長鯨衝破撞壞?玉殿瓊樓:神話傳説謂月中自有“瓊樓玉宇爛然”(《拾遺記》),故俗稱“月宮”。⑨“蝦蟆”兩句:八問。倘言月中蝦蟆自會游水,則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按:神話傳説謂月中宮中有金蟾戲水,白兔搗藥。故堪:固然能夠。⑩“若道”兩句:九問。如説月亮一切安然無恙,則何以一輪圓月漸漸變作一彎銀鈎?按:此指月亮的盈虧圓缺變化。無恙(yàng樣):完好無損。

賞析: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但是,真正能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卻並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

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象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弔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象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象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説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請看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麼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裏去呢?接着又問: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只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繫住了嗎?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説后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於廣寒宮。於是,作者又發問:月宮裏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聽説月亮遊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里長鯨橫衝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游泳呢?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麼,又為何逐漸變成彎鈎模樣?

詞人這一連串的發問,把我們帶入了富於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嫵媚,問得奇,問得妙。

當然,稼軒寫這首詞不只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着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問,前已有之,不算什麼發明創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象的發現,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隱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

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就是豪縱跌宕,橫絕古今;所謂“放”,就是雄放恣肆,別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確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適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並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羈勒的磅礴氣勢。並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徵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

《木蘭花慢》原文註釋賞析2

木蘭花慢·武林歸舟中作

清代:董士錫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閒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盡羅衣。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

譯文: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閒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盡羅衣。

看着西邊的一縷斜陽,剛送去一批行舟,又有歸帆回返。孤城沿岸而建,無人的渡口清波迴旋,月亮出來月光灑在靜謐的沙堤上。我依稀記得往事,這一生如在夢中追逐煙塵一般。最終只剩下一雙淚眼,任憑淚水打濕了衣衫。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

在江南暫歇幾日後又要踏上旅途,可我又能與誰傾訴這滿腔相思之情呢?我惆悵那夜夜花開罹霜,開遍空寂樹林,也只有你知道。老天賜予我們滿滿的`秋色,而這芬芳卻只在離別時才能欣賞到。只有沉醉在美酒中,任憑這一葉小舟行到天涯。

註釋: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閒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淚眼,從教涴(wò)盡羅衣。

從教:聽任;任憑。涴:污染。

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chàng)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nóng)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醽(líng)醁(lù),任他柔櫓(lǔ)輕移。

儂:人稱代詞,你。醽醁:名酒。柔櫓:船槳,也指船槳輕劃聲。

賞析:

此詞抒寫舟中感懷。上片寫舟中所見所感,着意景物描寫。一縷斜陽,送卻歸帆。岸繞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閒堤。惟覺輕魂如夢,不禁淚涴羅衣。下片寫所感所思,着意寫人。結句“惟有醉將醽醁,任他柔櫓輕移”,生動地描寫了人物心情。全詞輕柔宛轉,纏綿含蓄,辭語工麗,意境亦美。

《木蘭花慢》原文註釋賞析3

《木蘭花慢》作品介紹

《拆桐花爛漫》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 。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木蘭花慢》原文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澆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⑴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⑵。人豔冶⑶、遞⑷逢迎。向路傍往往⑸,遺簪墮珥⑹,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⑺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⑻日,畫堂一枕春酲⑼。

《木蘭花慢》註釋

⑴幰(xiǎn):音顯,車上帷幔。

⑵踏青:春季郊遊。秦味芸《月令粹編》卷四引馮應京《月令廣義》雲“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遊冶”,又卷五引費著《歲華紀麗譜》雲“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遊賞,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歲時紀》雲“上巳(三月九年級)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舊俗以清明節為踏青節。

⑶豔冶:豔麗,猶言妖冶。

⑷遞:驛車,驛馬。

⑸往往:處處。

⑹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飾。《倉頡篇》“珥,珠在珥也。耳璫垂珠者曰珥。”

⑺罍:音雷。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詩·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爾雅·釋器》郭璞注云“罍形似壺,大者受一斛”。

⑻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⑼酲:音呈,財也。

《木蘭花慢》原文翻譯

桐樹花開絢麗爛漫,一陣疏雨剛過,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過一般。豔麗的紅杏林猶如燃燒的火焰,淺紅色的緗桃花裝扮着郊野,美景似畫屏。清明踏青的人們傾城空巷而出,全都為遊賞名勝而去。人們縱馬駕車奔向遠郊。暖風中吹來陣陣繁密清脆的管絃樂聲,千家萬户競相奏起新穎美妙的音樂

遠郊佳麗如雲。踏青隊伍裏,少女們採花鬥草,豔麗妖冶的歌女遞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對面路旁到處可見遺簪墜珥的歡飲不拘形跡之人,盛裝美女更是縱橫遍野。面對如此眾多佳麗,歡愛之情油然而生。縱情暢飲,陶然大醉如玉山傾倒。拚着明日醉卧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

《木蘭花慢》賞析

這首《木蘭花慢》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寫清明乍雨、羣花爛漫,點出春日郊遊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瞭時令。紫桐即油桐樹,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後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誌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豔杏”和“緗桃”等富於豔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繡”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這首詞的重點不於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遊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於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遊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遊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着早已準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絃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詩人用濃墨重彩繪製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遊樂圖。

詞的下片着重表現江南女子郊遊的歡樂。柳永這位風流才子將注意力集中於豔冶妖嬈、珠翠滿頭的市井身上。這富於浪漫情調的春天郊野,她們的歡快與放浪,作者看來,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實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輕盈體態指代婦女,這裏兼指眾多的婦女。她們佔芳尋勝,玩着傳統的鬥草遊戲。踏青中最活躍的還是那些歌妓舞女們。她們豔冶出眾,盡情地享受着春的歡樂和春的賜與。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襯出當日遊人之眾,排場之盛,同時也暗示這些遊樂人羣的主體是豪貴之家。這是全詞歡樂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對春之美好和生之歡樂的體驗也抒發到了極致。繼而詞筆變化,作者繼以肯定的語氣,設想歡樂的人們,佳麗之地飲盡樽裏的美酒,陶然大醉,有如玉山之傾倒。“罍”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詞的結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這些歡樂的人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不能把這一句簡單用“醉生夢死”去界定,實際上,柳永這裏嘔歌的是古代女子這難得的自由機會和場合中所迸發的生命的快樂。

這首《木蘭花慢》充分體現了柳詞善予鋪敍的表現特徵。詩人依賴調式變化、句式參差,造成了一種急促的節奏和繁密的語勢;同時又通過特色景物的點染,大量細節的描寫和場面的鋪陳,將描寫對象加以鋪張渲染,為全詞帶來一種繁複之美。這是兩宋時期廣為傳唱的“歡樂頌”和“春之歌”,體現了柳永創作風格的多樣性。

《木蘭花慢》原文註釋賞析4

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清商。乍西園蝴蝶,輕翻麝粉,暗惹蜂黃。炎涼。等閒瞥眼,甚絲絲、點點攪柔腸。應是登臨送客,別離滋味重嘗。疑將。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倩一葉高梧,半條殘燭,做盡商量。荷裳。被風暗剪,問今宵、誰與蓋鴛鴦。從此羈愁萬疊,夢迴分付啼螿。

註釋

①盼銀河三句:迢遞,高遠貌。清商,古代五音之一,即商音,其調悲涼悽切。此處借指入夜後的秋雨之聲。此三句是説盼望着高遠的.天河出現,入夜卻偏偏下起了悲悽的秋雨。

②乍西園三句:西園,本為園林名,後亦泛指園林。 麝粉,香粉,代指蝴蝶翅膀。蜂黃,本指婦女塗額之黃色粧飾,此處代指蜜蜂。這三句是説秋風乍起,園中蜂飛蝶舞,一片淒涼之景象。亦暗喻仕途之炎涼變幻。

③等閒二句:意謂入秋夜雨本來是為等閒之事,但今夜那絲絲點點之聲卻令人攪斷寸寸柔腸。

④疑將二句:疑將,彷彿、類似。將,助詞。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疑畫障,懸溜泄鳴琴。” 疏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户。瀟湘,本指湘江,或指瀟水、湘水,此處代指竹子。

⑤倩一葉三句:倩,倚近、靠近。商量,斟酌、思考之意。洪諮夔《念奴嬌·老人用僧仲殊韻詠荷花橫披,謹和》:“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蠻素。”

⑥荷裳:荷葉。

⑦從此二句:意謂你將上路遠行,從此以後旅途勞頓,離憂惱人,當夢醒的時候,唯有悲切的寒蟬聲相伴了。 萬疊,形容愁情的深厚濃重。 螿( jiāng ) , 蟬。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送別本是傷感的事,而這裏所作的送別又偏偏是在“立秋夜雨”之時,這就更加愁上添愁了。詞則是緊緊貼合着“立秋”和“夜雨”之題面展開鋪敍,傷離怨別之意,悲涼悽切之情更為細密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