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通用18篇)

校園1.24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趣味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通用18篇)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過複習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體會和探尋用更簡單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並應用因式分解法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重點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難點

讓學生通過比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種方法感悟用因式分解法使解題更簡便.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學生活動)解下列方程:

(1)2x2+x=0(用配方法) (2)3x2+6x=0(用公式法)

老師點評:(1)配方法將方程兩邊同除以2後,x前面的係數應為12,12的一半應為14,因此,應加上(14)2,同時減去(14)2.(2)直接用公式求解.

二、探索新知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口答下面各題.

(老師提問)(1)上面兩個方程中有沒有常數項?

(2)等式左邊的各項有沒有共同因式?

(學生先答,老師解答)上面兩個方程中都沒有常數項;左邊都可以因式分解.

因此,上面兩個方程都可以寫成:

(1)x(2x+1)=0 (2)3x(x+2)=0

因為兩個因式乘積要等於0,至少其中一個因式要等於0,也就是(1)x=0或2x+1=0,所以x1=0,x2=-12.

(2)3x=0或x+2=0,所以x1=0,x2=-2.(以上解法是如何實現降次的?)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上述兩個方程中,其解法都不是用開平方降次,而是先因式分解使方程化為兩個一次式的乘積等於0的形式,再使這兩個一次式分別等於0,從而實現降次,這種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1 解方程:

(1)10x-4.9x2=0 (2)x(x-2)+x-2=0 (3)5x2-2x-14=x2-2x+34 (4)(x-1)2=(3-2x)2

思考: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條件是什麼?

解:略 (方程一邊為0,另一邊可分解為兩個一次因式乘積.)

練習:下面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正確的是(  )

A.(x-3)(x-5)=10×2,∴x-3=10,x-5=2,∴x1=13,x2=7

B.(2-5x)+(5x-2)2=0,∴(5x-2)(5x-3)=0,∴x1=25,x2=35

C.(x+2)2+4x=0,∴x1=2,x2=-2

D.x2=x,兩邊同除以x,得x=1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14頁 練習1,2.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要掌握:

(1)用因式分解法,即用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等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應用.

(2)因式分解法要使方程一邊為兩個一次因式相乘,另一邊為0,再分別使各一次因式等於0.

五、作業佈置

教材第17頁 習題6,8,10,11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過程,瞭解公式法的概念,會熟練應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複習具體數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題過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導,並應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點

求根公式的推導和公式法的應用。

難點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前面我們學習過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開平方法”,比如,方程

(1)2x=4

(2)(x-2)2=7

提問1 這種解法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提問2 這種解法的侷限性是什麼?(只對那種“平方式等於非負數”的特殊二次方程有效,不能實施於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

2.面對這種侷限性,怎麼辦?(使用配方法,把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配方成能夠“直接開平方”的形式.)

(學生活動)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3=7x

(老師點評)略

總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學生總結,老師點評).

(1)先將已知方程化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項係數為1;

(3)常數項移到右邊;

(4)方程兩邊都加上一次項係數的一半的平方,使左邊配成一個完全平方式;

(5)變形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q;如果q<0,方程無實根.

二、探索新知

用配方法解方程:

(1)ax2-7x+3=0 (2)ax2+bx+3=0

如果這個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驟求出它們的兩根,請同學獨立完成下面這個問題.

問題:已知ax2+bx+c=0(a≠0),試推導它的兩個根x1=-b+b2-4ac2a,x2=-b-b2-4ac2a(這個方程一定有解嗎?什麼情況下有解?)

分析:因為前面具體數字已做得很多,我們現在不妨把a,b,c也當成一個具體數字,根據上面的解題步驟就可以一直推下去.

解:移項,得:ax2+bx=-c

二次項係數化為1,得x2+bax=-ca

配方,得:x2+bax+(b2a)2=-ca+(b2a)2

即(x+b2a)2=b2-4ac4a2

∵4a2>0,當b2-4ac≥0時,b2-4ac4a2≥0

∴(x+b2a)2=(b2-4ac2a)2

直接開平方,得:x+b2a=±b2-4ac2a

即x=-b±b2-4ac2a

∴x1=-b+b2-4ac2a,x2=-b-b2-4ac2a

由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係數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可以先將方程化為一般形式ax2+bx+c=0,當b2-4ac≥0時,將a,b,c代入式子x=-b±b2-4ac2a就得到方程的根.

(2)這個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公式的理解

(4)由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兩個實數根.

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x2-x-1=0 (2)x2+1.5=-3x

(3)x2-2x+12=0 (4)4x2-3x+2=0

分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應把它化為一般形式,然後代入公式即可.

補:(5)(x-2)(3x-5)=0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12頁 練習1.(1)(3)(5)或(2)(4)(6).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應掌握:

(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導過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應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1)將所給的方程變成一般形式,注意移項要變號,儘量讓a>0;2)找出係數a,b,c,注意各項的係數包括符號;3)計算b2-4ac,若結果為負數,方程無解;4)若結果為非負數,代入求根公式,算出結果.

(4)初步瞭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

五、作業佈置

教材第17頁 習題4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讓學生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把平行四邊轉化成長方形,找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係,從而順利推倒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課件、平行四邊形紙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學具準備:

2塊平行四邊形彩色紙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學過程:

師:出示平行四邊形,問:這是什麼圖形?它有什麼特徵?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畫出它一條底邊上的高嗎?(在平行四邊形圖片上畫一畫,並標出底和高。)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創設故事情境

同學們,喜歡喜羊羊的動畫片嗎?據説羊村的牧草越來越少,村長決定把草地分給各個羊自已管理和食用。懶羊羊分到的是一塊長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它們認為自已的草地更少,爭了起來。同學們想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你們準備怎樣解決呢?

2、複習舊知,揭示課題

(1)複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口算長方形草地的面積。(板書長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面積=長×寬)

(2)師:你能幫它們求出這塊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膽猜想

師:在學習推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最初使用了什麼的方法?(數方格)今天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能不能也用這個方法?

師:請同學們觀看大屏幕,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生看大屏幕,認真數方格)你有什麼發現?

(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都是18平方米……)(知識點)

師:同學們繼續觀察這兩個圖形,並完成的表格。完成後想一想,我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和寬有關,那麼我們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什麼有關?

(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紙板,生看圖猜測。)

生彙報猜測結果,師隨機板書。

師:如果有很大很大一塊草地,需要求它的面積,用數方格的方法方便嗎?再則剛才數方格時,我們都是把不滿一格的當半格去數,這樣也不一定準確,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2、操作驗證

提示:想一想,如果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過去學過的圖形,就可以根據已學過的面積公式計算出它的面積了,轉化成什麼圖形,怎樣轉化呢?請大家拿出手裏的學具試試看。

學生動手剪拼(可以小組合作),並向周圍同學説一説是怎樣轉化的

(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巡視指導。)

3、彙報交流

師:你是怎樣做的呢?誰願意上來演示並説一説呢?

(學生有的拼成三角形,有的拼成梯形,有的拼成長方形,還有的拼成平行四邊形……)

師:同學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各種各樣的已學過的圖形,你們真棒。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種圖形的面積我們懂得計算呢?

生:長方形。

師:怎樣剪才能拼成長方形呢?

師:請大家拿起另一個平行四邊形紙片,動手把它轉化成長方形吧!

生再次操作。

4、發現方法

師:我們已經成功地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請結合剛才的實驗過程,動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問題。小組討論交流。

(電腦顯示思考題)

小組討論交流。

(1)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面積變了嗎?

(2)方形後的長和寬分別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3)能不能根據這些關係,總結出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方法呢?

實物圖片展示拼剪過程同時回答上面的討論題。

學生一邊説教師一邊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知識點)(能力點)

5、回顧公式推導過程

(1)結合課件演示各部分間的相等關係。

(2)指名説説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麼樣推導出來的?

6、學習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如果平行四邊形式形面積用字母S表示,底用a高用h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嗎?(指名説説,師板書:s=ah)

7、記憶公式

閉上眼睛記記公式。

如果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呢?

8、嘗試運用

師:我們發現的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不是對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適用呢?請同學們用面積公式幫喜羊羊算一算平行四邊形草地的面積,看計算結果與數方格方法求得的面積結果是不是一樣?

(出示喜羊羊的草地圖)(説明格式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三、深化運用,加深理解

通過計算,它們兩人的草地面積相等嗎?(相等)它們終於消除了誤會,破涕為笑,齊聲説:“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原來這麼簡單,我們也會了。”

1、算出下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考查點)

課件出示圖形

(羊村長看到小羊們的進步很高興,説:“再出幾個選擇題考考你們吧。”)

2、選一選。(題目見課件)(考查點、能力點)

(強調: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底邊對應的高)

你有什麼結論?(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3、(羊村長説:我老了,你們能幫我算需要多少棵白菜秧苗嗎?)

(考查點、能力點)

有一塊地近似平行四邊形,底是15米,高是10米。這塊地的面積約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種8棵白菜,這塊地能種多少棵白菜?

四、解決問題,應用拓展

1、小小設計師

羊村國小教學樓前要建造一個面積是24平方米的平行四邊形花壇,請你幫它們設計一下(要求它的底和高均為整米數),可以有幾種方案?

2、喜羊羊準備在草地的四周圍上籬笆,你能幫它算算籬笆長多少米嗎?

五、總結全課,提高認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是怎麼來學會這些知識的?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4

學習內容:

“水桶和油桶”的問題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增加對數學的興趣,認識數學的多種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數學計算的巧妙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操作發現並驗證“水桶和油桶”問題的特徵,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於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簡便方法,提高學生計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學習數學。

學習形式:

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師:提出問題:你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嗎?展台出示題目。

二、探究新知

1.請同學們取出1號靶,認真觀察(引導學生觀察)

2.小組交流,探究解決。

3.請同學們取出2號靶,嘗試解決。(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如果有的學生做出來,讓孩子展示,教師給予讚賞;如果學生做不出來,充分調動組內力量,探究解決。

4.請同學們按照組內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決。(小組合作,互相幫助)

三、課堂拓展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是不是覺得數學充滿了奧祕呢?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網絡上找很多有關“水桶和油桶”的知識,然後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嗎?

今後老師會繼續為你們介紹一些更有趣的數學現象,這些數學方法更貼近你們平時的數學學習,有助於你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看二維標記,進行分房活動。

2.能夠互相協商合作完成分房任務,提高初步的分析判斷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及相對應的教具。

2.房子圖片、操作紙、房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出示課件)這是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噓,是誰在歎氣啊?(出示獅子大王)原來是我們森林裏的獅子大王。獅子大王,你為什麼事歎氣啊?

獅王:哎!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裏造了兩幢樓房,一幢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幢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了,只好請小朋友們來幫忙,請你們幫我想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願意幫我嗎?

二、多通道參與,引導幼兒學會看標記。

讓幼兒在聽清楚有哪六個動物來參加分房、他們分別提了那些要求後,學會看與之相匹配的標記,懂得標記的含義。

1.老鼠:我嘛,年輕靈活,我想住在三樓,而且我不想和貓住在一幢樓裏,太危險了。

2.大象:我太重了,我想住在一樓,而且我不願意和老鼠住在一幢樓裏。

3.公雞:我不願跟狐狸住在一幢樓裏。而且每天早上我要打鳴,叫大家起牀,我想住在三樓。

4.貓:我才不願和老鼠住在一幢樓呢。

5.烏龜:①我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想住在一樓。

6.狐狸:我嘛,隨便住哪裏都可以!

三、嘗試操作,幼兒根據標記為動物分房

1、教師操作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回憶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明確標記的含義。

2.幼兒2人一組,共同合作按標記為動物分房子。

四、檢查評價,進一步理解標記含義。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幼兒分房的情況,對有錯誤的分房進一步指導幼兒理解標記的含義,讓其它幼兒幫助糾正。

五、六人遊戲,體驗合作找房的快樂。

獅子大王也為小朋友們造了新房,6人一幢,每間房子有一個房卡,請小朋友6人一組,先拿好房卡,再根據房卡找到自己的房子(幼兒根據第一次操作獲得的經驗,根據房卡上的標記,共同合作找到自己的家)。

六、延伸活動,驗證新房找對與否。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6

猴子搬香蕉

一個小猴子邊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過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壓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請問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裏?

解答:

100只香蕉分兩次,一次運50只,走1米,再回去搬另外50只,這樣走了1米的時候,前50只吃掉了兩隻,後50只吃掉了1只,剩下48+49只;兩米的時候剩下46+48只;...到16米的時候剩下(50-2×16)+(50-16)=18+34只;17米的時候剩下16+33只,共49只;然後把剩下的這49只一次運回去,要走剩下的33米,每米吃一個,到家還有16個香蕉。

河岸的距離

兩艘輪船在同一時刻駛離河的兩岸,一艘從A駛往B,另一艘從B開往A,其中一艘開得比另一艘快些,因此它們在距離較近的岸500公里處相遇。到達預定地點後,每艘船要停留15分鐘,以便讓乘客上下船,然後它們又返航。這兩艘渡輪在距另一岸100公里處重新相遇。試問河有多寬?

解答:

當兩艘渡輪在x點相遇時,它們距A岸500公里,此時它們走過的距離總和等於河的寬度。當它們雙方抵達對岸時,走過的總長度

等於河寬的兩倍。在返航中,它們在z點相遇,這時兩船走過的距離之和等於河寬的三倍,所以每一艘渡輪現在所走的距離應該等於它們第一次相遇時所走的距離的三倍。在兩船第一次相遇時,有一艘渡輪走了500公里,所以當它到達z點時,已經走了三倍的距離,即1500公里,這個距離比河的寬度多100公里。所以,河的寬度為1400公里。每艘渡輪的上、下客時間對答案毫無影響。

變量交換

不使用任何其他變量,交換a,b變量的值?

分析與解答

a=a+b

b=a-b

a=a-b

步行時間

某公司的辦公大樓在市中心,而公司總裁温斯頓的家在郊區一個小鎮的附近。他每次下班以後都是乘同一次市郊火車回小鎮。小鎮車站離家還有一段距離,他的私人司機總是在同一時刻從家裏開出轎車,去小鎮車站接總裁回家。由於火車與轎車都十分準時,因此,火車與轎車每次都是在同一時刻到站。

有一次,司機比以往遲了半個小時出發。温斯頓到站後,找不到

他的車子,又怕回去晚了遭老婆罵,便急匆匆沿着公路步行往家裏走,途中遇到他的轎車正風馳電掣而來,立即招手示意停車,跳上車子後也顧不上罵司機,命其馬上掉頭往回開。回到家中,果不出所料,他老婆大發雷霆:“又到哪兒鬼混去啦!你比以往足足晚回了22分鐘??”。温斯頓步行了多長時間?

解答:

假如温斯頓一直在車站等候,那麼由於司機比以往晚了半小時出發,因此,也將晚半小時到達車站。也就是説,温斯頓將在車站空等半小時,等他的轎車到達後坐車回家,從而他將比以往晚半小時到家。而現在温斯頓只比平常晚22分鐘到家,這縮短下來的8分鐘是如果總裁在火車站死等的話,司機本來要花在從現在遇到温斯頓總裁的地點到火車站再回到這個地點上的時間。這意味着,如果司機開車從現在遇到總裁的地點趕到火車站,單程所花的時間將為4分鐘。因此,如果温斯頓等在火車站,再過4分鐘,他的轎車也到了。也就是説,他如果等在火車站,那麼他也已經等了30-4=26分鐘了。但是懼內的温斯頓總裁畢竟沒有等,他心急火燎地趕路,把這26分鐘全都花在步行上了。

因此,温斯頓步行了26分鐘。

付清欠款

有四個人借錢的數目分別是這樣的:阿伊庫向貝爾借了10美元;

貝爾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庫借了40美元。碰巧四個人都在場,決定結個賬,請問最少只需要動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將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解答:

貝爾、查理、迪克各自拿出10美元給阿伊庫就可解決問題了。這樣的話只動用了30美元。最笨的辦法就是用100美元來一一付清。

貝爾必須拿出10美元的欠額,查理和迪克也一樣;而阿伊庫則要收回借出的30美元。再複雜的問題只要有條理地分析就會很簡單。養成經常性地歸納整理、摸索實質的好習慣。

一美元紙幣

注:美國貨幣中的硬幣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這幾種面值。

一家小店剛開始營業,店堂中只有三位男顧客和一位女店主。當這三位男士同時站起來付帳的時候,出現了以下的情況:

(1)這四個人每人都至少有一枚硬幣,但都不是面值為1美分或1美元的硬幣。

(2)這四人中沒有一人能夠兑開任何一枚硬幣。

(3)一個叫盧的男士要付的賬單款額最大,一位叫莫的男士要

付的帳單款額其次,一個叫內德的男士要付的賬單款額最小。

(4)每個男士無論怎樣用手中所持的硬幣付賬,女店主都無法找清零錢。

(5)如果這三位男士相互之間等值調換一下手中的硬幣,則每個人都可以付清自己的賬單而無需找零。

(6)當這三位男士進行了兩次等值調換以後,他們發現手中的硬幣與各人自己原先所持的硬幣沒有一枚面值相同。

(7)隨着事情的進一步發展,又出現如下的情況:

(8)在付清了賬單而且有兩位男士離開以後,留下的男士又買了一些糖果。這位男士本來可以用他手中剩下的硬幣付款,可是女店主卻無法用她現在所持的硬幣找清零錢。於是,這位男士用1美元的紙幣付了糖果錢,但是現在女店主不得不把她的全部硬幣都找給了他。

現在,請你不要管那天女店主怎麼會在找零上屢屢遇到麻煩,這三位男士中誰用1美元的紙幣付了糖果錢?

解答:

對題意的以下兩點這樣理解:

(2)中不能換開任何一個硬幣,指的是如果任何一個人不能有2個5分,否則他能換1個10分硬幣。

(6)中指如果A,B換過,並且A,C換過,這就是兩次交換。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7

重點:

瞭解接龍遊戲的規律,並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製作接龍卡。

難點:

1.孩子對前後卡片的界限區分。成因是接龍卡本身有兩小部分所組成,容易會造成孩子辨別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後推理。成因是由於幼兒的逆向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個已知數所誤導。

解決策略:

1.逐步化解法:藉助雙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從順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過渡。

2.資源共享法: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操作活動,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補缺的難點,達到資源共享。

活動目標:

1.瞭解接龍遊戲的規律,並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製作接龍卡。

2.嘗試用簡潔語言介紹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能運用以往的數學經驗表明意思。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以“舞龍”引出課題。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在哪裏見過“龍”。

教師目標:為學習接龍遊戲做自然的銜接與鋪墊,潛意識中滲透對中國傳統的頌揚。

第二環節:觀察並尋找接龍卡規律。

這條“龍”是怎麼接起來的?身上有哪些特點?

教師目標:2.通過形象的圖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到接龍遊戲的基本方法,激發參與操作的願望。

第三環節:分層操作:接龍和補缺

(四類不同難易的操作材料)

教師目標:讓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學習接龍遊戲方法,體驗遊戲的樂趣,並能將規律活學活用於推理之中。

第四環節:小組合作——數物接龍卡。

教師目標:提升接龍遊戲的規律難度,促使幼兒的思維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決問題。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位的第四課時《三角形的內角和》,主要內容是: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等。

教學內容分析: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它有助於學生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係,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學對象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平時的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三角形,在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和利用他們已掌握的學習方法,教師把課堂教學組織生動、活潑,突出知識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量、剪、拼、擺等操作學具活動,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主動掌握三角形內角和是180°,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親自動手和歸納中,感受到理性的美。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

驗證所有三角形的內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等。

學具準備:

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複習舊知

1、認識三角形的內角。

(1)複習三角形的概念。

(2)介紹三角形的“內角”。

2、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

【設計理念】通過複習三角形的概念的過程,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舊知識而且可以為新知識教學提供知識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過預習,認識結論,提出疑問

2、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

(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進行驗證

①彙報測量結果

②產生疑問:為什麼結果不統一?

③解決疑問:因為存在測量誤差。

(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進行驗證

①指導剪法。

①分別拼: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③驗證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3)用“折一折”的方法進行驗證

①指導折法。

①分別折: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③再次驗證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3、看書質疑

【設計理念】此過程採用直觀教學手段。通過讓學生動手量、拼等直觀演示操作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感官,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助於學生的認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從而明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在一個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數。

2、求出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圖略)

3、爸爸給小紅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0°,它的頂角是多少度?

4、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邊形和正六邊形的內角和嗎?(圖略)

5、數學遊戲。

【設計理念】練習設計的優化是優化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後的鞏固練習中注意設計層層遞進,既有坡度、又注意變式,更有一練一得之妙,從而使學生牢固掌握新知。

四、總結全課、延伸知識:

1、今天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獲取這些知識的?你感覺學得怎樣?

2、知識延伸:給學生介紹一種更科學的驗證方法——轉化。

【設計理念】課堂總結不僅要關注學生學會了什麼,更要關注用什麼方法學,要有意識的促進學生反思。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方法:

①量一量拼角(略)

②拼一拼

③折一折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9

高中數學趣味競賽題(共10題)

1、撒謊的有幾人

5個高中生有,她們面對學校的新聞採訪説了如下的話:

愛:“我還沒有談過戀愛。”靜香:“愛撒謊了。”

瑪麗:“我曾經去過昆明。”惠美:“瑪麗在撒謊。”

千葉子:“瑪麗和惠美都在撒謊。”那麼,這5個人之中到底有幾個人在撒謊呢?

2、她們到底是誰

有天使、惡魔、人三者,天使時刻都説真話,惡魔時時刻刻都説假話,人呢,有時候説真話,有時候説假話。

穿黑色衣服的女子説:“我不是天使。”穿藍色衣服的女子説:“我不是人。”穿白色衣服的女子説:“我不是惡魔。”那麼,這三人到底分別是誰呢?

3、半隻小貓

聽説祖父家的波斯貓生了好多小貓,喜歡貓的我興高采烈地來到祖父家。可是,只剩下1只小貓了。

“一共生了幾隻小貓呀?”“猜猜看,要是猜中了,就把剩下的這隻小貓給你。附近的寵物店聽説以後,馬上來買走了所有小貓的一半和半隻。”“半隻?”“是啊,然後,鄰居家的老奶奶無論如何都要,所以就把剩下的一半和另外半隻給了她。這就是隻剩下1只小貓的原因。那麼你想想看,一共生了幾隻小貓呢?

4、被蟲子吃掉的算式

一隻愛吃墨水的蟲子把下圖的算式中的數字全部吃掉了。當然,沒有數字的部分它沒有吃(因為沒有墨水)。

那麼,請問原來的算式是什麼樣子的呢?

5、巧動火柴

用16根火柴擺成5個正方形。請移動2根火柴,

使

正形變成4。

6、折過來的角

把正三角形的紙如圖那樣折過來時,角?的度數是多少度?

7、星形角之和

求星形尖端的角度之和。

8、啊!雙胞胎?

丈夫臨死前,給有身孕的妻子留下遺言説,生的是男孩就給他財產的2/3、如果生的是女孩就給他財產的2/5、剩下的給妻子。

結果,生出來的是孿生兄妹——雙胞胎。這可難壞了妻子,3個人怎麼分財產好呢?

9、贈送和降價哪個更好?

1罐100元的咖啡,“買5罐送1罐”和“買5罐便宜20%”這兩種促銷方法哪一種好呢?還是兩種方法一樣好?

10、折成15度

用摺紙做成45度很簡單是吧。那麼,請折成15度,你會嗎?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生活實際情景,體驗“改商”的過程,數學教案——秋遊。

2、能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並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改商”的方法。

教學準備:

主題圖。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某學校要秋遊啦,同學們紛紛在做準備,四(1)班有41個學生,老師想讓同學們戴上紅色的帽子,這樣好識別自己班上的學生。超市裏有8元、9元、10元的紅色帽子,而班費只有400元,請你幫老師算算,可以買那種帽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購買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學們都準備好了,來到了大操場,電腦出示書中的情境圖,學生根據情景圖,提出有關除法的數學問題。

(1)説一説了解了哪些已知條件。

(2)學生獨立試做,然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討論估計試商。272÷34=先估估大概需要幾輛車

(3)全班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明確把除數“34”看作“30”來試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啟發學生想一想,怎樣試商?會發現什麼技巧。(學生自由發言,或者小組內互相説一説。什麼時候商會小?)

3、由學生髮現提出並解答:積大了説明什麼?為什麼會大呢?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怎樣確定商?

4、繼續完成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解題的過程中由學生髮現提出並解答:積小了説明什麼?為什麼會小呢?

5、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後再進行計算。

三、知識應用及拓展。

1、理解改商。

2、完成“試一試”第1題:讓學生説一説商的大小情況。第2題:認真觀察,小組內説一説,解決五年級學生如果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

3、完成“練一練”,可以適當擴充。

四、小結本課

五、佈置作業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夠細緻觀察並發現排序的規律。

2、能夠自創、合作創設另種或兩種以上的規律。

活動準備:

1、各色圖形卡片若干(幼兒操作用),16張長條白色卡紙(上面畫有曲直不同的線)展示板一張。

2、音樂(軍民大生產)、課件

3、五彩塑料夾若干、硬紙卡圓形4塊、地墊若干

活動流程:

一、初步感知有規律排序(激趣)

1、自身感知:

(1)敲小鼓(XX)孩子拍手轉圈、跺腳進入→“剛才小手小腳是怎麼做遊戲的”?發現規律→小結:原來這是按規律延續的舞蹈動作。

(2)“小手小腳能跳舞,胳膊有沒有這個本領呢?我們來試試看”(嘗試)“根據孩子的表現(。.。.。.動作。.)寶寶能不能排成一排有規律的把這兩個動作做出來呢→(展現)”真厲害!老師獎勵你“(拍手:拍手、大拇指、雙拍手、大拇指。.。.。.)

(3)“你看,小手、小腳、胳膊都能有規律地來遊戲,我們可不可以學小貓和小狗的叫聲來進行有規律地聲音排序呢”先和同伴商量一下怎麼排?現在小貓和小狗一邊叫一邊做回小凳子。(喵。.汪汪。.。喵。.。汪汪。喵。.。)

小結:剛才小朋友做的遊戲,都是一組一組有規律延續下去的,這就是有規律的排序。

2、拓展感知:

“現在老師請你做小小偵查員,四下偵查一下活動室裏有沒有按規律排序的東西?我給你1分鐘的時間,可以邊走邊找,但是要注意輕聲慢步不要影響到別人。(找→坐回→敍述→認同)有規律排序的物體真的在我們活動室有好多啊!

現在你再回憶一下,在家裏、在路上、在廣場和公園裏有沒有按規律排序的地方?(想象、回憶→課件:生活中有規律排序的場景)

小結:有規律排序的物品真是無處不在啊,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麗、更方便!

二、操作感知有規律排序,引導幼兒探索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剛才小朋友做了小偵查員和小小觀察員,我不知道你的建築能力怎麼樣”?文盛家園又新蓋了一棟50號樓,就在我們幼兒園的樓後邊,物業管理處把設計小花園的任務給了我們班的小朋友,今天我們先設計圖紙,設計好了送給他驗收,你有信心完成嗎”?

“好,現在我們先進行一個小任務,用各種顏色的“石頭”設計花園的圍牆,圍牆必須是按規律排序的,爭取設計的和別人不一樣,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最好的建築師”(設計→師觀察發現→展示點評,突出:按形狀不同排列、按物體量的差異的特定規律排列、按不同形狀物體數量遞增規律排列等排序特徵)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進行很多不同的排法。

三、驗證操作:合作感知多種規律排序的有趣方法。

1、“有了漂亮的花園圍牆,我們進行下一個“大工程”鋪兩條長長的路,鋪的路不僅要美觀而且要通往花園的各個地方。(1)、現在請自己找8個好朋友一組(2)1分鐘商量好設計方案(3)到材料處領好“大理石地面磚”開始鋪路。

2、巡視發現有意識引導→評價(孩子敍述地面磚的排列規律)

結束活動:“工程設計完成我們來慶祝一下吧:敲小鼓隨節奏做拍手跺腳各種動作,現在,我用相機吧咱們的設計圖拍下來,給物業管理處送過去,他們肯定會很滿意。同時我也要把設計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發過去,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寶寶有多厲害!走吧!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2

教案分析:

阿爾法趣味數學課程教案是通過數、量、形、時、空和思維內容相結合,讓孩子感知數學與生活聯繫的。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案要求及解讀:

教師引導同學們在遊戲中學習,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教學自標:

一、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

二、幫助同學們理解鐘錶的功能,培養同學們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適合年級:幼小銜接、一年級

孩子們有一定學習的基礎,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喜歡錶現自己。

能獨立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鐘錶、整點。教學難點:理解錶針之間的時間關係,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通過趣味遊戲的方式激發同學們的興趣

數學謎語開頭:一張大圓臉,有腿沒有嘴,有腿會走路,沒嘴會説話。(時鐘)

二、觀察活動,出示鐘錶。

1、出示圓形時鐘,讓同學們觀察鐘面。

老師: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麼?

老師: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麼排列的?

老師:比比看,鐘錶上的指針什麼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最短最粗的這根指針我們叫它時針,細長的指針我們叫它分針,最細最長的我們叫它秒針。(加深鞏固)

2、熟悉時針和分針

(1)老師:小朋友聽過“龜免賽跑”的故事嗎?(簡單講述故事大意)鐘錶上的分針和時針就像故事中的兔子和烏龜。教具撥鐘錶,引導同學們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分針(兔子)跑得快,時針(烏龜)跑得慢(通過趣味教學對比,接合成語龜兔賽跑的故事)。

(2)在龜兔賽跑故事中,雖然兔子跑得快,烏龜跑得慢,但是它們走的路程是一樣的.。

在鐘錶上,雖然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但是它們走的時間是一樣的。

三、實踐操作

1、教師演示課件,同學們説出時間。

請同學們觀察後説出是幾點。(1時、3時等)

2、教師操作,讓同學們理解並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係。

(1)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

仔細看!把分針撥1圈,時針有什麼變化?(時針走一格)

(2)教師再次操作,讓同學們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變化。

小結:當分針走1圈,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鐘錶、整點

1、看看12點、1點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分組遊戲。

(1)第一組:趣味遊戲“我的一天”。

請4~6人站成一排,教師舉起鐘面讓坐着的同學們看鐘上的時間一起大聲報時,如“早上6點”,站着的同學們就做起牀動作。依此方法繼續遊戲(早上8點上同學們園,下午5點離園晚上9點睡覺等,結合日常生活中生活作息對比,加強同學們更好的認識鐘錶)

(2)第二組:按要求撥鍾。

兩名同學們一組,一名同學們任意出示整點的電子鐘卡片,另一同學們用學具時鐘撥出相應的時間,然後互換角色,繼續遊戲。

(3)趣味遊戲“我説你撥”

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同學們相互檢查是否正確,並説一説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每組推舉1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得又對又快。

五、幫助同學們理解鐘錶的功能,培養同學們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1、你們家裏有鐘錶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鐘錶?為什麼那麼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錶呢?

2、總結:鐘錶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的時間,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學們認識了鐘錶,就可以按時起牀、按時上學了。時間過去了就不會回來了,同學們,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記住了嗎?

教案總結:

一、鐘錶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通過“認識鐘錶”這個科學活動,我發現同學們對時鐘的興趣很濃。

二、為使同學們更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徹底發揮家長的積極作用,讓同學們對鐘錶有初步的瞭解,並讓同學們製作鐘錶,為教學提供便利條件。為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我利用課件教學,使同學們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地去掌握教學目的。

三、在活動過程中我採用了探索操作法、觀察法、遊戲法、説學法等幾種教學方法。同學們在積極主動地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激發了他們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了同學們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常規分析,得出解題思路,經歷提出問題,自探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自主總結出解題辦法;

【教學難點】

找出題目中的可有可無的已知條件,説一説為什麼可以這樣認為

【教學過程】

問:以前學過的有關路程,時間,和速度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你能寫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

出示例題:甲、乙兩地公路全長352千米。汽車原來從甲地到乙地要11小時,建成高速公路後,汽車每小時速度是原來的2.5倍。現在汽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時?

分析:要求現在汽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時,那麼先要求出汽車現在的速度,而汽車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2.5倍,那麼還得先求出汽車原來的速度。根據`甲乙兩地公路全長352千米。汽車原來從甲地到乙要11小時',可以求出汽車原來的速度。

學生寫出解答過程:汽車原來的速度:352÷1=32(千米);汽車現在的速度:32×2.5=80(千米)

現在的時間:352÷80=4.4(小時)

問:用比例的思路該怎麼樣理解這道題目呢?

分析:甲、乙兩地的公路長度一定,汽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成反比例。因為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2.5倍,所以原來的時間是現在的

2.5倍。即:11÷2.5=4.4(小時)。

這樣解答使得`甲乙兩地公路全長352千米'成了多餘條件,但是又不影響解答問題。

【我們來探索】

一批零件有240個,王師傅單獨做需要6小時,李師傅的工作效率是王師傅的1.5倍,那麼如果讓李師傅單獨做這批零件,需要幾小時?

【總結】

在解答應用題時要善於應用不同的思路和技巧,巧解問題

【作業】

丁阿姨打一份稿件需4小時,王阿姨的速度是丁阿姨的,那麼如果由王阿姨打這份稿件,需要幾小時?

丁阿姨打一份稿件需要4小時,王阿姨的速度與丁阿姨的速度比是4:5,那麼如果由王阿姨打這份稿件,需要幾小時?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1、能發現、再現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動中有規律地設計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2、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學中的規律美。

活動準備:1、多媒體課件。

2、彩色珠子、彩皮、腰帶、綵帶等。

3、玩具小熊一個,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律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發現並講出其中的規律出示玩具小熊,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呀?(小熊)

師:小熊他今天可開心了,因為他搬新家了,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觀看課件畫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嗎?(漂亮)

師:今天小熊還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裏做客呢,看看他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

師: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請可高興了,他們要出發啦!

師:(觀看課件畫面)哦,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條小路,哇小路上還有好看的小石頭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走的小路上的小石頭是怎樣的。

師:先來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頭是怎樣的呢?(一塊紅色一塊綠色一塊紅色一塊綠色……)

師: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頭小路。小貓走的小路呢?(一塊綠色兩塊藍色一塊綠色兩塊藍色……)

師:小貓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頭小路。小狗呢?(一塊紅色一塊藍色一塊黑色一塊紅色一塊藍色一塊黑色……)

師: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頭小路。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三條小路看上去漂亮嗎?(漂亮)為什麼?(引導幼兒説出小石頭的排列有規律)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按規律排列

(1)引導幼兒發現並嘗試接着規律排列師:到了小熊家,小熊請三位好朋友吃點心啦!咦?怎麼是個空盤子呀?原來這是個神奇的盤子哦,盤子上有一些花紋,只要將盤子上的花紋按一定的規律説下去,好吃的點心就會出現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呀?(想)師:看看小兔拿到的盤子是什麼花紋?(一塊紅色一塊黃色一塊紅色一塊黃色)接下來應該怎麼排呢?(與老師一起講述)(一塊紅色一塊黃色一塊紅色一塊黃色……)看看對不對?哇,是什麼好吃的點心呀?(蘿蔔)師:小貓的盤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來應該怎樣呢?(請幼兒講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麼點心呀?(小魚)幼兒與老師一起吃美味的"小魚"。

師:我們也來幫幫小狗吧!誰願意來説一説?(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接下來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骨頭出現)

(2)拓展幼兒思維師:小朋友,除了這些排列,你們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排列?(兩個高人兩個矮人……三個大碗兩個小碗……)

二、應用創作師:吃完了點心,小熊要請大家唱歌跳舞啦,你們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嗎?(漂亮)那讓我們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

1.簡單介紹各小組的活動內容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材料:花環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線;腰帶和彩色絲帶。選擇你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動吧!

2.幼兒自選小組活動(1)裝飾花環(2)串項鍊(3)裝飾綵帶裙

三、評價活動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呢?

互相觀賞,評價個別作品,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四、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把自己打扮起來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歡樂起舞)

師:時間不早啦,我們該和小熊説再見了,小熊再見!(揮手離開小熊家)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數學題,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智

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

2)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於思考。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節所需要的使用的時間。多媒體課件,火柴棒,小獎品。

教學過程:

課前先向學生播放一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生活例子。講一個小故事,動物中的數學“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通過小故事起到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一、遊戲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火柴遊戲,層層導入:同學們還想知道知道數學更多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一起玩一個與數學有關的趣味遊戲好嗎?

學生討論交流説出自己的想法,並演示擺法。

1、下圖是用24根火柴桿排成1大1小兩個正方形,只能移動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變成3個正方形,你會嗎?

2、六角星變菱形用18根火柴擺1個六角星(見圖)。請你移動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變成6個面積相等的菱形。你知道應該怎麼移動嗎?

3、用12根火柴桿,組成4個連靠在一起的單位正方形,如下圖。遊戲要求:

(1)試試看,移動3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2)恢復原狀,再試試看,移動4根火柴桿,把它變成3個不相連靠的正方形。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答對進行適當的獎勵),並進行分析,然後逐漸深入課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此環節分為四個小部分: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後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後進行統計,對錶現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4、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祕,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具體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謎底是:王

2.一減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減號“-”、再來一個“一”字,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謎底是:三

3.+-×(打一成語)

解析:把支分解開即為“+、-、×”)謎底是:支離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5、成績是多少?(打二個數學名詞)

解析:學習成績是用得分的數目計算的。問“多少”,可以換一個説法,改問“幾何?”在中國古代數學書裏,問一種物品有多少個,總是問“物有幾何?”直到現在,有些地區的方言裏,買東西問價錢,還是説“幾何?”所以,問“成績多少”,等於是問“分數,幾何?”謎底是兩個數學名詞:分數、幾何.

二、探究拓展題:

現在小明一家過一座橋,過橋時候是黑夜,所以必須有燈。現在小明過橋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媽媽要8秒,小明的爺爺要12秒。每次此橋最多可過兩人,而過橋的速度依過橋最慢者而定,而且燈在點燃後30秒就會熄滅。問小明一家如何過橋?

答案:

第一步:小明與弟弟過橋,小明回來,耗時4秒;

第二步:小明與爸爸過河,弟弟回來,耗時9秒;

第三步:媽媽與爺爺過河,小明回來,耗時13秒;

最後:小明與弟弟過河,耗時4秒,總共耗時30秒,多麼驚險!

三、自主創作題:

根據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自主創作一幅與數學有關的圖畫。(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祕,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6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數學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一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的弱項。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人任教二年級2班,每位學生都很天真活潑,他們在學習上是充滿無限樂趣的,在學習的探究上也是無止境的,因此基於他們無限的求知慾望,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好數學。

三、活動目標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思維成果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2.將數學知識寓於遊戲之中,教師適當穿針引線,把單調的數學過程變為藝術性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玩中收穫。

3.課堂上圍繞“趣”字,把數學知識容於活動中,使學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力求體現我們的智慧祕訣:“做數學,玩數學,學數學”。

4.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活動措施

1.結合教材,精選國小數學的教學內容,以適應社會發展和一步學習的需要。力求題材內容生活化,形式多樣化,解題思路方程化,教學活動實踐化。

2.教學內容的選編體現教與學的辨證統一。教學內容呈現以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符合兒童認知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使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兒童思維發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學內容形式生動活潑,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賦予啟發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4.每次數學思維訓練課都有中心,有討論有交流有準備。可後有總結反思。

五、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週三下午放學後4:00-5:00

2.活動地點:二年二班教室

3.活動課題:口算、速算;思維開發;動手擺一擺、剪一剪,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訓練

4.活動形式:課題授課式、交流座談式、演講式、競賽式、課外活動等

5.活動分組:學生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小組

六、活動內容

各個不同興趣小組中在以數學為中心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強化對各個興趣小組課題的側重點和數學基礎知識的訓練。選用貼近校園、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題材,例如最新科研成果、科學奧妙、趣味遊戲、生活指南等,還可以增加一些奧數和趣味數學的內容。傳授講究趣味性、知識性、邏輯性和思維性相結合。

七、活動要點

認真組建數學興趣小組,帶領學生走進豐富的數學世界。

1.開學初組織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制定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落實詳盡的興趣小組活動方案,體現小組的特色。

2.興趣小組活動定課程,為開展廣泛的數學活動提供切實素材。把學生的數學活動落實到實處,為學生安排一定的時間,每週的活動有教師專門指導。力求做到週週有內容,有目標。

3.開展讀報和閲讀數學書籍活動,指導學生廣泛閲讀,讓學生享受讀報的快樂。教材中的“思考題”和“你知道嗎”等內容教師都在數學興趣活動課上組織學生閲讀並指導,適當的介紹拓展些的知識,鼓勵學生自行閲讀、獨立思考等。利用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提供動力支撐。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7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材課程,主要設計理念是:趣味性、實踐性。通過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學生學起來也親切、自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習內容以數學遊戲、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為主。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於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6、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時間安排

單週四下午3:40——4:40

五、主要措施

1、以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綱要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為依據,採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願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於質疑,樂於討論探究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2、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課上組織好每一個教學活動,把每一個教學設計都落實下去。

六、內容安排

1、認數

2、我的位置

3、趣味拼圖

4、折一折,比一比

5、我會編故事

6、猜一猜

7、找規律

8、生活中的數字

9、巧擺火柴棒

10、有趣的數學題

國中趣味數學教案 篇18

《早餐的學問》(3課時)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類,知道科學營養早餐有利於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

2.培養學生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會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並對結果做出一定的解釋。

3.學會配置一些科學、合理、有營養的早餐菜譜,做一名“小營養師”。

二、活動準備

1.調查一下自己家或學校附近哪裏有早餐車

2.跟家長買一次早餐

3.教師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選題與確立主題

(一)制定活動方案

一、創設問題情境,確定研究課題。

1、師生交流。

同學們好。早上吃飯了嗎?(交流)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張統計圖,是小關我們國小生早餐情況的,想看嗎?

2、分析柱形統計圖(早餐內容)。

課件出示統計圖。

師生觀察,師可以相機指導學生看圖。

師: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些什麼?

預設:(生1)都是我們平常早上會吃的東西。

(生2)早上吃雞蛋的人最多。

(生3)吃雞蛋餅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幾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漿,喝粥的人比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東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漿吃雞蛋餅就是喝牛奶吃雞蛋加麪包,像麥片粥啊、麪條啊、蛋炒飯、糕點什麼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還發現一個問題,早上幾乎沒有人吃炒菜。

關於這個發現,師應相機鼓勵,並適當引出“炒菜一般來説會是什麼?”也就是説,早上一般沒有人會吃蔬菜和肉。

……

師小結:大家的觀察能力真強。我們平時的早餐內容是怎麼樣的?(交流)有這張圖裏沒有出現的嗎?(交流:沒有或很少)這説明,我們的早餐內容,豐盛嗎?(不)對,很單一。(課件強調:單一)

3、信息分享。

師:這兒還有一則官方消息:(課件出示)中山醫科大學營養系曾對兩所國小10歲左右的學生做了早餐的一個對比試驗。第一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組吃的早餐則是中國營養家協會推薦的營養早餐。一週之後對兩組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大家會看到,在數學運算、創造力和耐力的對比,第二組明顯好於第一組。

4、現場統計飢餓時間。

師:説到現在吃的,你餓嗎?(交流)這麼早就餓了呀?現在是第三節課,已經有這麼多同學感覺到餓了,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説他第二節課就已經餓了。

5、引導學生髮現早餐的重要性。

這則消息,對比那張統計圖,再加上我們剛剛交流的內容,有沒有什麼發現?師生交流:(預設)

(生1)早上吃不好早飯,很快就會餓。

(生2)我們的早餐幾乎總是那幾樣,內容很單一。

(生3)吃有營養的早餐很重要,對我們頭腦的發育有好處。

師相機評價:大家不僅觀察能力強,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很棒哦。還有什麼發現?

(生4)我們不僅要吃飽早餐,還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時一直以為,早上時間特別緊張,隨便吃點兒什麼,只要吃飽就行了,沒想到,吃個小小的早飯,還挺有學問的呢。

師抓住時機引導:嗯,説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經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頓早飯,居然也大有學問在裏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麼多學問,那麼,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早餐的學問,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確立主題:早餐的學問。

師:那好!我們就以“早餐的學問”為主題進行本期的綜合實踐活動。

第二課時:確定研究內容,組建活動小組,制定活動計劃。

1、交流研究內容。

師:關於早餐的學問,你們想要研究些什麼?把你想要研究的內容展示到“小問號收集站”上來吧。

(事先讓學生準備卡紙,在卡紙背面貼雙面膠,用大大的字寫下來,便於粘貼)

預設:早餐吃什麼、幾點吃、吃多長時間、怎麼樣等等。

2、確立研究小課題,組建活動小組。

師:同學們的思維可真開闊,一下子,我們的小問號收集站就收集了這麼多的問題。如果我們把這些問題全部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好像太繁雜和瑣碎了,我們能不能把它們歸納一下呢?(能)關於歸納問題的方法,上節課我們已經實踐過了,只需要?(生:把類似的問題圈在一起,再簡煉結合一下。)

學生歸納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歸納出了幾個問題?

(1)不吃早餐的危害

(2)早餐吃什麼最好

(3)各國吃早餐的講究

(4)早餐的起源

(5)

……

師:為了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活動,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最想要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選擇同一個問題的同學,可以組合成一個小組合作研究。

學生自由組合,確定子課題。

(擬寫活動計劃)師:確定好了研究課題,我們可以制定一份活動計劃。

你們看老師這裏有一個共享欄,一個是一份現成寫好的方案可參照,一個是白紙可自己設計,一個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開展活動時也可以進行方案的修改。

(學生自由選擇設計方案。)

(預設情況一)師: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同學可能沒寫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結合我們剛才説研究問題的初步打算,你們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我的幫助嗎?

學生針對自己的想法提問,教師給予回答,補充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簡單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網絡,書籍,報紙,電視,廣播以及詢問專業人士等。

學生在指導後繼續完成自己的活動方案。

(預設情況二)師:設計完成,交流一下所設計好的活動計劃。

學生評價:你認為他們小組這個活動計劃,好的地方在哪裏?不適合於實施的地方在哪裏?

三、小結

教師總結,研究的問題要小一點,要多方面獲得問題的答案,比較總結得出正確結論。

第三課時:調查整理

1、各小組根據各自的研究課題,在一星期內在社區、家庭、學校進行調查訪問。

2、分組整理調查結果。

學生根據自己一星期對早餐用餐情況的調查,進行整理、統計,製成統計表或統計圖。

例如:

a.調查早餐價格定位問題。

《學生早餐價格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b.調查早餐營養問題。

《學生早餐營養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c.調查早餐用餐時間問題。

《學生早餐用餐時間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d.調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銷售情況。

《“放心早餐”銷售統計表》

班級第小組編制統計時間:20XX年月日

(有可能可製成條形或扇形統計圖)

(三)討論思考

1、分組討論統計結果。

學生對他們各自統計的結果(百分比)進行討論,思考為什麼會有的所佔比例大,有的所佔比例小。是否科學合理?

例如:早餐時間一般起牀後半小時吃比較科學,起牀後就吃不利於健康,在路上、校門口吃不衞生。

早餐營養方面D類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較少,營養搭配上不合理科學,不利於學生的身體發展。

2、分組提出科學合理意見。

各小組根據討論結果,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可參閲有關的資料,寫成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

(四)交流報告

1、彙報成果。(可選)

每組根據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設意見的報告,在班上進行彙報。

2、學生答辯。

每組彙報後,全班學生對每組的研究課題,可進行提問,小組派代表進行答辯。

(五)做一名“小小營養師”

根據前面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對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經常不吃早餐對生長髮育、學習工作、營養攝入、身體耐力有一定影響。另外還知道理想早餐的條件依次為營養均衡、口味口感好、衞生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