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甲午戰爭電影優秀讀後感心得體會

校園1.13W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同學們肯定有很大感觸,不妨讓文字記錄下來。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甲午戰爭電影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甲午戰爭電影優秀讀後感心得體會

  甲午戰爭電影讀後感篇(一)

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是我最喜歡的歷史課.我們講的是《甲午中日戰爭》.

學習這篇課文後,我深有感處,深深感覺到了那時中國政府的腐敗、無能. 不過也有許多令人佩服的英雄,比如鄧世昌,他駕駛的鎮遠艦上有許多大炮,可是都不能用,於是他就率軍去撞日本的船,金國激烈的鬥爭後,最後被打敗了.船上的200多位士兵全部犧牲,而鄧世昌卻沒死,他的警犬緊拉住他,幾次救他,但是鄧世昌下頂了決心要亡,於是他把自己的警犬也按下到水中.

日本打敗中國後看中了中國當時東南亞最大的兩艘軍艦,有位愛國之仕不想讓日本拿去,於是就把軍艦炸了,而後自殺身亡.

中國失敗後,日本把中國賠償的錢85%投入軍事,而中國的慈嬉還從軍隊中抽錢為自己準備60大壽.這是多麼大的差別啊!簽定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後還有心思過60大壽,而且錢還是從軍需中抽取的.

中國的古代是輝煌的,近代是恥辱的,讓我們牢記國辱,爭取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甲午戰爭電影讀後感篇(二)

影片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北洋水師雖然建成,但是無經費補充彈藥,錢都用在為籌備慈禧太后的生日上,擊中日艦彈藥庫的炮彈居然只穿了個洞而不炸,我哭了……

由於心急,接連發射3枚魚雷皆落空,讓敵艦死裏逃生……

鄧世昌所艦,在彈藥用盡誓與敵艦相撞而視死如歸,卻遭日敵艦合圍擊沉,艦上的狗狗與主人同生死,明明救上小船又跳水游回來的.狗狗,讓我感覺到狗是如此的忠誠……

在馬關簽訂的《馬關條約》是中國人的恥辱,除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外,還賠償白銀2億兩……

其中電影中的海景,是在長壽湖取的景,讓世人領閲了長壽湖的風光……

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國人觀後,都領悟到國家只有強盛起來,才不被欺侮,而那些貪生怕死的賣國者必將受到世人的唾罵,最終載入歷史而遺臭萬年。

  甲午戰爭電影讀後感篇(三)

這部片子導演讓我想起老年的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馮小寧真的老了,滿篇是老人的固執、嘮叨——讓人辛酸。可是當這段歷史,150年前這段被大多數人刻意或無意淡忘的歷史,那些人物、事件在熒幕上浮現時,我,儘管討厭辮子裝,也不願意去複習那場慘敗,僅僅出於好奇而坐下來,內心也不由得不嚴肅、沉重。

在敍事方面,大東溝海戰之後和電影前半部分相比顯得急促了,略感凌亂。但是前期的重重鋪墊、鄧世昌的壯烈殉國,以及劉公島海戰中劉步蟾、楊用霖的自殺,已將整部電影的情感帶至高潮。所以即使凌亂,也毫不破壞觀感,無損電影的激情。光緒皇帝在風雪中面對頤和園的石舫哀呼“一千八百里江山”,李鴻章在病牀上含淚概歎“千古罵名”,算是給這段歷史以蒼涼的結筆。我們經常會因為它過於沉重而不去面對,可是這段歷史遠遠沒有結束,它註定深深的影響着國家的進程,當電影結尾處,解説人在海上回憶往昔,解説一百年後中國以三千五百萬人的犧牲為代價,取得抗日的勝利,奪回因甲午之敗、馬關條約而失去的澎湖列島和台灣;鏡頭中,碧藍的大海深處,是沉入海底的北洋艦艇鏽跡斑斑的船體,海面上人們在和平的陽光下盡情歡笑。

這是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和現實,釣魚島-黃巖島,從黃海到南海,那些沉澱在海下的遺骸是有着和自己相同的血脈。此時,他國的軍艦還在本國海疆巡遊之時,作為後人有何面目去反感甚至譏諷一個老人的憂憤。走出影廳,影院賣票的地方人頭攢動,各個廣告如魔似幻閃動着魅惑的光彩,這何嘗不是商女猶唱後庭花的現實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