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青島版國小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2016-2017

校園1.5W

國小科學六上教材包括了五個單元的內容,分別是: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探索宇宙,假設與實驗,主要是關於“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過程性技能”等。下面我就分單元對教材詳細進行分析。

青島版國小六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2016-2017

  第一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

本單元主要知道學生初步認識細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組成,瞭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本單元各課設計時,採用了活動體驗,資料引導的模式,通過採集水樣,引入對微生物的認識;通過做酸奶的活動,引入對細菌的認識;通過觀察饅頭或蘋果發黴現象,引入對黴菌的認識,在活動中滲透了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還包括利用資料,滲透尊敬科學家,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科學史教育,以及把學到的微生物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的實踐教育。

在教授本單元時要注意:

1、不要求學生自己操作顯微鏡進行觀察。

2、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在國小階段只要求學生對細菌、黴菌、病毒這些常見的微生物以及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有初步的、粗淺的瞭解,在教學中不必做深入的系統的研究。知道生物是由細胞構成的就行了。

3、教師必須要做好顯微鏡的調試,標本的製作,蒐集等準備工作,學生要做好水樣的採集,實踐活動的開展等,教師必須確保對學生有效的指導。

第一課,水滴裏的生物

注意:

1、水樣的採集。最好是到自然水域去採集,選擇長有水草和藻類的綠色水池,但要注意安全,公園的人工湖最好。按照教材上的做法制作小水塘,教師必須提前兩三週進行安排指導。介紹“澇壩”,觀察顯微鏡下的自來水,展開安全用水的衞生保健教育。

2、必須確保至少四名學生使用一台顯微鏡,顯微鏡不夠的學校可以向其他學校借。實在借不到的可以找一些關於微生物的視頻資料代替。

3、可以蒐集大量的微生物圖片,搞一個顯微鏡下的世界圖片展。

4、通過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的故事,引出微生物的概念,進行科學史的教育。

第二課 做酸奶

本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微生物,瞭解微生物的雙重作用,並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應用與實際生活。

本課要注意的地方:

1、在上課前,先做調查,有多少學生家長會做酸奶,,有多少學生和家長一起做過酸奶。

2、將這一課安排為課後實踐活動,與家長一起完成。

3、製作酸奶的注意事項,見教參P14

4、通過總結做酸奶活動,結合教材提供的圖片,瞭解細菌的一些基本特徵:體積微小,吃食物,繁殖快

5、計算細菌繁殖的速度,對學生較難,一定要學生擺一擺,算一算,第八代細菌大約有256個。

6、瞭解細菌的功與過,哪些方法可以減少致病細菌的傳播,可以安排學生大量蒐集資料,在全班交流後,組織學生舉辦一期手抄報,向全校師生宣傳。

第三課 饅頭髮黴了

發黴是學生生活中長見的一種現象,黴是什麼?為什麼會發黴?黴有害嗎?學生對發黴非常感興趣。

1、黴有不同的形態。黴菌是一種絨毛狀、棉絮狀、蜘蛛網狀的絲狀真菌。學生有看到白點,有看到絲狀灰毛,都是黴菌。

2、通過討論饅頭是怎樣發黴的,發現發黴的條件以及黴的呼吸,繁殖、營養等生命特徵。注意要掌握好控制變量。

3、通過以上探究發黴的條件的實驗,探討防黴的方法,真空包裝、低温冷凍冷藏、乾燥、高温照射等,化學消毒、射線輻射等方法可以提一提。

4、在提到黴的功與過時,要特別強調在青黴素的發明以前,很多病都無法醫治,它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第四課 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注意:本課中選擇洋葱表皮細胞和人體表皮細胞,在教學中也可以選擇其他細胞,但要確保一個是植物細胞,一個是動物細胞或人體細胞,植物細胞基本上是規則的,而人體表皮細胞呈不規則形,細胞之間界限不清。

  第二單元 我們的地球

這個單元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導學生從外到內去認識地球。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與地震、地表的變遷等內容。

第一課:地球的形狀

這一課,依次向學生介紹古代、近代、現代人們對地球形狀、大小的認識的科學史,滲透科學是不斷完善、發展的,感受到前人不斷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

1、除了教材提供的圖片、資料,教師還可以發動學生蒐集更多的資料。

2、藉助計算活動,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地球大小的概念,意識到用計算的數據可以對事物作出解釋。

第二課 地球的表面

這一課,主要是在認識地球形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1、組織學生蒐集圖片等資料,舉辦信息發佈會,資料展示會等。不必完全按照教材安排的順序。

2、製作地貌模型時,一定要讓學生先談談自己製作的地貌的特點,然後有目的的去製作。

第三課:地球的內部

由於地球內部無法打開,所以,啟發學生思考,科學家是如何掌握地球內部的信息的,只需要學生知道通過地震波來研究地球內部的構造,不需要知道地震波分為縱波,橫波,以及他們的變化。

製作地球模型也是本課的重點。

第四課:火山與地震

通過本課,知道火山與地震都是地球內力作用的結果。知道火山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地震的措施。難點是做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建議本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研究火山的成因以及危害。第二課時研究地震的成因,危害以及遇震自救措施。

火山噴發實驗可以發動學生多想辦法,不一定拘泥於教材提供的實驗。

網絡上和我這裏,有許多關於火山和地震的視頻資料,可以蒐集後放給學生看。

在討論地震自救措施時,要考慮到各種情況。

第五課:地表的變遷

這一課安排了兩條線,一條是自然力影響地表,如火山,地震,風化,侵蝕等等,一條是人類的認識和活動影響地表的變遷。

注意:地表的變遷是由於多個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新疆和西藏在幾億年前是一片海洋。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互相碰撞,喜馬拉雅山快速崛起,擋住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氣,特提斯海蒸發量大於降雨量,終於在上世紀初全部乾涸。

  第三單元:物質在變化

這個單元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認識物質的變化,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蠟燭融化時的狀態變化,和燃燒時變成新物質的狀況,認識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變化,另一類是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2、認識典型的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鐵釘生鏽、肥皂的去污等。

3、認識物質的化學種類。通過探究變色花變色的奧祕來認識兩類物質: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

4、瞭解洗滌劑去污的道理。

由於這個單元涉及一些化學知識,教師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知識的深淺度,從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關注周圍常見物質的變化,進行初步的解釋,沒有必要深究,國小階段只是啟蒙教育,切忌把國小科學課上成國中化學課。

2、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教師一定要蒐集大量資料,掌握本單元涉及到的化學知識,教師一定要在課前反覆的做實驗,確保學生實驗成功。

3、多組織交流討論,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第一課:蠟燭的變化

這節課的重點是通過蠟燭融化和燃燒的實驗,認識物質的兩類變化。

難點是尋找證據判斷物質變化的種類。

1、讓學生理解產生新物質難度較大,教師一定引導學生反覆進行討論。

2、一定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產生新物質,都會有顏色變化,產生髮光發熱現象,產生氣泡等。

3、P32頁的六個實驗,如果這一課上一課時,就從中選擇1-2個實驗完成,如果分兩課時,那就都做。

4、白糖加熱後,會由固態變成液態,這時屬於形態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當白糖繼續加熱到變黑,白糖就變成了新的物質。

第二課:鐵釘生鏽了

1、當學生回答它見過的生鏽的物品時,教師一定要追問在哪裏見到的,在這裏強調環境因素,為研究鐵釘生鏽的原因奠定基礎。

2、除了教材上提供的例子,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其他例子,比如:沒有洗淨的鐵鍋、教室裏的鐵簸箕等等。

3、學生在設計實驗時,器材的選擇,條件的.控制等等,肯定考慮不周全,教師要利用分組彙報,全班交流等活動,完善方案。

4、P35,先引導學生搞清楚鐵鏽產生的條件,即:水和空氣

然後再討論防鏽的方法,儘量讓學生多想辦法,只要能隔絕水和空氣的辦法都行。

5、除了鐵會生鏽,其他的金屬也有生鏽現象,如鋁。

第三課:變色花

本課的重點是認識常見的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難點是用自制的指示劑檢測身邊物質的酸鹼性。

1、對於酸鹼的性質,只要求掌握遇指示劑變色,至於酸鹼的其他性質,以及指示劑為什麼會變色,不屬於國小學習的範疇。

2、紫甘藍汁只能初步檢驗物質的酸鹼性,要想得到準確的結果,可以用試紙以及其他指示劑。

3、酸性物質的範圍遠遠大於酸性食品,二者不能等同。有酸味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

4、檢測時應將物質取出一些,如果被測物體是水溶液,可以直接滴加指示劑,如果是水果,必須擠出汁液才能檢測,如果被測物質是固體,必須加水攪拌。

第四課:洗衣服的學問

這一課的重點是會做洗滌用品去污實驗,瞭解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滌用品。難點是學會控制變量。

可以採用模擬表演的形式展示去污原理,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水、油、洗滌劑,用語言和動作演示去污原理。

象什麼親油基、親水基等,都不需要給孩子講出來。

  第四單元:探索宇宙

這個單元教學內容主要是由五個部分內容:

1、登月之旅。研究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瞭解月球的一些基本知識,瞭解登月的基本情況。

2、太陽系大家族。瞭解太陽系大家族的成員,瞭解司四季的形成,模擬太陽系的行星運動,瞭解太陽系的基本結構。

3、看星座。觀測天空中的星星,瞭解四季主要星座。

4、探索宇宙。瞭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

5、地球外有生命嗎?這一問題至今誰也沒有答案,科學家在研究,國小生同樣也在研究。

第一課:登月之旅。

1、教師應多找一些人類認識月球的歷史的科教片,我這裏有一些,如果哪位教師需要,可以到我這裏找。

2、P43,用手電筒照射石子在沙盤上擊打出的坑,最好是在遮光的情況下,更像月球的環形山。

3、結合現在最新資料,向學生介紹世界各國的登月計劃,以及登上月球的好處。中國的登月計劃叫“嫦娥計劃”、日本的登月計劃叫“月亮女神”等等。

第二課:太陽系大家族

重點是瞭解太陽系的主要天體。難點是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和行星公轉週期的關係。

1、強調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同時進行。

2、有條件的儘量使用視頻資料展示太陽系大家族,越直觀越好。

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太陽系的資料,在課堂上交流。學生沒有找到資料的,教師可以補充。

3、做行星的公轉週期的實驗,要把小組分好,到操場上分散進行。每個小組有轉橡皮塞、記時、記錄、監督等成員。

4、要求學生每次轉動10圈,然後用轉動時間除以10,至少重複三次,取平均值為公轉週期。

第三課:看星座

這一課最困難的就是城市學校放學早,無法由教師組織學生觀測星座,作為觀測任務,學生回去觀測。在此基礎上,播放視頻資料,結合星座故事,初步學會觀察星座辨別方向的方法。

1、肉眼看到的星不全是恆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都可以用肉眼觀察到。

2、北斗星指東是春季;指南是夏季;指西是秋季,指北是冬季。

第四課:探索宇宙

引導學生了解人類探索宇宙歷程,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興趣。

1、適當穿插一些望遠鏡的資料,不同望遠鏡的優缺點。

2、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本課上成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課。

3、出一期探索宇宙的手抄報。

第五課:地球以外有生命嗎

現在,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只要有水?合適的温度,等條件,就有可能有生命,所以到現在基本上一無所獲!其實,他們是在沒有地球人的星球上尋找地球人,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向太空發射包含地球位置以及人類星系的飛行器是否合適?

  第五單元:假設與實驗

第一課:假設

重點:懂得假設是有依據的猜測。難點是明白經驗會造成假象。

第二課:實驗

重點:識別模擬實驗和對比實驗。難點是如何控制對比實驗中的不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