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必修一歷史必備的知識框架

校園1.44W

其實必修一的歷史並不是很難學,有很多同學都認為學歷史就是要死記硬背,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背誦是需要的,但是理解知識點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歷史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必修一歷史必備的知識框架

  必修一歷史基礎知識

一、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的侵華史實。

1、第一次鴉片戰爭

(1)根本原因:英國要打開中國的市場

直接原因:中國的禁煙運動

(2)時間: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結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①中國被迫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②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③允許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税由中英雙方協定;

(此外通過條約附件,列強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權。)

(4)影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中國被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歷史進程發生重大轉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強為了擴大在華利益,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2)1856—1860年:英法聯合發動; 1860年:列強攻入北京城並洗劫燒燬圓明園。

(3)結果: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內容:

①增開天津等11個城市為通商口岸;

②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

③外國人可往內地遊歷、通商、傳教;

④清政府賠償英、法軍費各800萬兩白銀等

(4)影響:

①中國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的權力結構發生變化,設總理衙門、總税務司、同文館;

③旨在推動王朝中興的洋務運動興起。

3、甲午中日戰爭

(1)根本原因:日本蓄謀已久(大陸政策)。導火線:朝鮮東學黨起義。

(2)時間:1894—1895年,豐島海戰標誌戰爭爆發。

(3)結果:簽訂了《馬關條約》:

①中國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

②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④允許日本在華設廠。

(4)影響:

①《馬關條約》的危害:《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後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嚴重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鉅額戰爭賠款使清政府不得不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財政。

②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國勢艱危,民生凋敝,中華民族陷入極其深重的危機。

③日本的勝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強,以“三國還遼”為開端,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

④甲午戰敗後,為挽救統治危機,清王朝進行了軍事改革。

⑤面對民族和生存危機,中國的知識界和各階層民眾始而震驚,繼而奮起,以不同的形式展開了救亡圖存的鬥爭。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要瓜分中國。

直接原因: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2)時間:1900—1901年

(3)結果:簽訂了《辛丑條約》

(4)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必修一歷史知識歸納

1、漢武帝集權:西漢的中、外朝制度; 東漢“雖置三公,事歸台閣”皇帝總攬大權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結構:

①三省——中書省(起草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門下省(封駁審議)

②六部——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辦事效率;相權一分為三,有利於加強皇權。

3、宋初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權、與削弱地方權力兩方面)

(1)措施:

①收精兵:原則是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三衙(統兵)、樞密院(調兵)。

②削實權:在中央把相權一分為三(實行二府三司制,設樞密院分割宰相的軍權;設中書門下作為宰相的辦公機構,用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權);在地方上州郡直屬中央,州郡長官之下設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長官。

③制錢谷:由轉運使把地方財賦運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據的財政基礎。

(2)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改變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造成了“宂官”、“宂兵”、“宂費”的國家財政危機。

4、元朝:元朝廢三省,實行一省制,即中書省。

5、明朝: 廢除丞相,相權、皇權合而為一,專制皇權發展到高峯。

明朝設立內閣: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明成祖正式設內閣。僅備顧問,不參與決策。

6、清朝設立軍機處:

①時間:雍正年間

②原因:處理西北緊急軍務

③職權:處理軍務,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政大計、審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筆錄。

④影響:提高了行政效率;軍國大事皆由皇帝裁決,專制皇權高度發展。軍機處的設立,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必修一歷史知識要點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目的:

拱衞周王室,進行有效統治,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內容:

①分封對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於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衞王室。

②被封諸侯的義務——要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③被封諸侯的權利——職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

(3)作用:

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②開發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

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⑤西周貴族集團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趨向嚴密。

(4)侷限:

受封諸侯在各自領地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為王權衰落和諸侯割據埋下隱患。

(5)瓦解:

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根本原因在於封建經濟生產方式的產生,這一生產方式使諸侯勢力日益壯大)。

戰國時諸侯國變法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郡縣制,分封制瓦解。

2.血緣關係維繫的宗法制

(1)定義:

用父系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政治制度。(用規定宗族內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內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

(2)目的:

加強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內容:

繼承製;確立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家國政治

(4)影響:

①形成了等級森嚴的政治制度,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②宗法關係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與“家”密切的結合在一起。

(5)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係: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裏;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體現就是分封制。

3.禮樂制度

(1)含義:

對統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規則和儀式,並配有特定的音樂

(2)目的:

更好地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標籤:必修 框架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