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中歷史小大學聯考知識要點歸納

校園2.65W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作為一門必學的科目,歷史的學習顯得非常重要。想在考試中取得滿意成績,趕緊加強複習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必備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小大學聯考知識要點歸納

  高中歷史大學聯考知識

一、隋唐——封建社會的盛和衰

1.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3.全面細緻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正確看待歷史上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多方面(從統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

5.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製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間的聯繫,後來的破壞。

7.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長安和揚州。

9.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係的史實,共性。與漢民族關係的異同點。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深刻理解兩税法的實施和影響。

12.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學,孫思邈和《唐本草》。

説明:歷來是大學聯考之重點和熱點區域,應注意。核心是盛與衰。

二、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

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封建國家的分裂走向統一;中央集權的加強;多民族政權的對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應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榮。

1.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積極消極影響。

2.正確看待兩宋和遼、西夏、金之間的和與戰。透過現象看本質。

3.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和作用。正確評價。

4.宋、遼、夏,宋金對峙圖,契丹,党項,"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歷史地位(大統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對西藏和台灣的管轄。

7.三大發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學成就,理學,宋詞、元雜劇。

説明:此階段學習的重點一是中央集權的加強;一是民族關係;一是從宋太祖到王安石變法的內在聯繫;一是少數民族的封建化。

  高中歷史知識總結

明清之際的思想批判

(一)異端思想家李贄

1、李贄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明朝萬曆年間

①(政治)專制統治腐敗,農民起義打擊;

②(經濟)商品經濟繁榮,衝擊下人們競相逐利;

③(文化)綱常禮教士人強烈追求個性和發展經濟的要求。

2、李贄思想主要內容:《焚書》《藏書》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學的虛偽,倡導個性的自由發展。

②萬物源於陰陽二氣,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總結:否定孔孟學説;批判程朱理學;倡導個性自由;追求物質享受;主張男女平等;是批判地繼承了儒學。

(二)明末清九年級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王夫之《船山遺書》:系統批判宋明理學,建立教完整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體系。

黃宗羲《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限制君權,倡導言論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監督機構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學務實。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張:

①(思想):經世致用;提倡務實學風和行為。

②(經濟)振興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

③(政治)批判君主專制,提出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明末清九年級大思想家思想評價:

①對君主專制統治造成了強烈衝擊。

②給後世民眾以深刻啟迪。

③關注民生的經世致用思想影響深遠,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

  高中歷史重點知識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1、發展過程:

世界從分散逐漸走向整體。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世界上各個民族基本是在封閉狀態下獨自發展,相互之間往來不多。新航路的開闢啟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工業革命產生的強大推動力逐漸使世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個地區越來越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相互之間的聯繫和依賴性空前增強,全球化的速度明顯加快。與全球化相伴,區域化也明顯加快。

2、概念:

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在全球範圍的大規模活動,是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和重組,是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和融合的表現。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在生產和科技不斷髮展、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或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範圍而相互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過程。

地理上分散於全球的經濟活動開始綜合和一體化的現象,其主體一般認為是跨國公司,具體表現為資本、技術、產品等跨國快速流動或擴散以及跨國公司壟斷勢力的強化。

3、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①在20世紀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

②兩極格局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大多數國家加強了彼此間的交流和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

③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範圍擴大,貿易額增加,增長速度超過世界經濟的增長。

④在生產領域,國際分工日趨成熟,分工更為精細。跨國公司數量增加,成為活躍在世界經濟中的主體。

⑤在金融領域,貨幣的交換和流動規模日益擴大,速度加快。

4、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和主體:

經濟全球化以發達國家為主導。

跨國公司是當今世界經濟中除國家以外最活躍的國際行為主體,是當今世界經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跨國公司作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產物,它的迅速發展不僅使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強,反過來也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經濟全球化在生產、投資、貿易、金融、技術開發等方面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5、認識: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為經濟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加強了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資源,提高生產效率;為各國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促使不同文明與民族間交流加強;促進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

另一方面,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加劇了世界經濟的風險性;一些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進行掠奪性開採,並把污染嚴重的企業遷到發展中國家,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並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威脅人類生存;加劇了全球範圍內文明和價值觀衝突。

6、中國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①積極應對,快速反應。

②引進來,學習先進的技術、材料和管理經驗、市場營銷方式等,走出去,加入世貿組織,在競爭中求發展。

③加大科技投入,加強自主創新。

④加快進行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快企業改組、重組、聯合、併購等。

⑤遵守遊戲規則,運用遊戲規則。

⑥通過合法的手段,維護自己在世界貿易中的利益。

⑦要敢於抵制發達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霸權,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