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集合]《紅樓夢》讀後感15篇

校園4.49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集合]《紅樓夢》讀後感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見他,他若有奇緣,如何心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撈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中人物的杯具,一部作者的杯具。曹雪芹不僅僅描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有繁華走向衰敗的生活,並且讚美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請。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杯具感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捉摸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書中的人物多達900多個,而其中我有一個最喜歡---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泣,千里珠峯一望遙。一番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體把兒牽掛。自古窮空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在那那樣一個千順從,萬順從的時候,僅有她敢於去抗爭,敢於去維護自我的尊嚴。一個敢於同命運,同邪惡鬥爭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而她”分骨肉”的無奈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的杯具了。

在《紅樓夢》中的一段情節---黛玉葬花,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情節,也是黛玉個性焦點的`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香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助偷酒淚,酒上空枝見血痕。

毛澤東説“不讀《紅樓夢》就不是中國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詞》開談不説《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可見《紅樓夢》對中國的影響之大。

我所看的《紅樓夢》不僅僅是120回的通行本,還有周汝昌校匯本。曹雪芹的《紅樓夢》不是那樣貌的,我能夠經過自我的發現去還原一個我認為真實的情節,而不受高鶚的影響。

《紅樓夢》博大精深,次次讀次次悟,正是他的不朽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2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紅樓夢》實在是夢一場。打開《紅樓夢》,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悲涼。她,讓我深深震撼。一對柳葉眉,一雙碎星眸,我隱約感到她嬌弱的喘息,腦中浮現出她傷感的容顏。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彎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

“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的過了。”他,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書中主人公之一——賈寶玉。寶黛二人在我看來都是浪漫柔情的人,可最後的結局卻是寶玉與寶釵成親,黛玉聞訊吐血而亡。而當賈寶玉掀起大紅流蘇蓋頭才知不是意中人黛玉時,悲痛欲絕,一氣之下出家當了和尚。

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而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果真是噩夢一場。玉體易損,紅顏易老。前途未知,不如早點放下恩恩怨怨,温一壺酒,沏一杯茶,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人生就像《紅樓夢》,到頭來也可能只是萬念俱空。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臨,正如故事裏家族的興衰一樣,我們只有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儘自己最大努力過好每一天,不要讓過去成為遺憾。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故事中的賈府裏山珍海味,琳琅滿目,讓人羨慕不已,都説賈寶玉生在了這富貴温柔鄉中,可也正是這“温柔鄉”斷送了他的一生。可想而知,這榮華富貴也是一把利刃。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爭名逐利之事屢見不鮮,都説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紅的,可這眼睛一紅,心就黑了。做人做事,只有不忘初心,才方能始終。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畫滿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紅樓夢》寫情,卻給了世人許多道理,今日看來,用三年時間邂逅一本《紅樓夢》,也算值了。

《紅樓夢》讀後感3

對寶釵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她固然是一個封建禮教的守護者,但也受到了封建權力的壓榨,應該同情與批判兼而有之。

寶釵很少直接鼓吹和維護封建禮教,而是通過日常的一言一行反映出她的真實個性。外表上“隨分從時”、“裝愚守分”、“罕言寡語”,顯得“肅靜嚴厲賢淑”風采,但實際上她“好風憑仗力,送本人上青雲”,袒護的是“欲償白帝”的野心。她熟諳世故,誠府極深,在榮國府這人情複雜,矛盾交織的情況裏,左右逢源,如魚得水。連忌恨一切的趙姨娘也贊她:“很風雅”,“會做人”。

“會做人”與她“温順敦樸”的外露特徵相交融,使得她為人人所誇獎。“不關已事不啟齒,一問搖頭三不知”的處世準繩,使得那些素日裏做着醜事的封建主子們贊她“會做人”。例如:賈母給她做華誕,要她點戲,她就依着賈母平日的愛好説了一遍,結果“賈母愈加喜好了”。

寶釵不只會做人,並且經常借“做人”的.時機來顯示自己的才幹。史湘雲要起詩社,但沒有錢,這時寶釵便趁機替她設東,先通知湘雲從自家帶工具來請大師,但出門叫一個婆子來卻説:“明日飯後請老太太姨娘賞木樨。”外表上是幫了貧弱孤女的忙,但實際上倒是給另一段“金玉良緣”一次衝擊。她處處當心,處處為了奉迎賈母而安插,見的寶釵是如何“會做人”的了。

寶釵另一個特性就是虛假,她説過,對僧人道士所説的“金玉良緣”以為是亂説,又説金鎖沉甸甸的戴着無趣。但實際並非如此,寶玉去看生病的寶釵,寶釵拿着他的玉“從頭翻過來細看”又“唸了兩遍”,再責怪丫環鶯兒為何不去倒茶,引出鶯兒笑説“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引起寶玉留意後的,再將金鎖從裏面的紅襖上掏將出來。

寶釵“做人”是勝利的,也留給人們一點啟迪。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要想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就要向寶釵學點好的東西,認真加以進修,對今後的人生道路還是很有幫助的。

《紅樓夢》讀後感4

《紅樓夢》這是一本古典名著,我們家裏每個人讀了它之後都有感想,一致認為這本書寫盡了人情冷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紅樓夢,意為紅樓一夢,也就是説再榮華富貴,到頭來也是一場空。這個題目意味深長。

紅樓夢主角十二金釵性格各不同,命運不同,都令人深思。先説寶釵,她作為薛府大小姐,琴書畫樣樣精通。對於薛蟠的橫行霸道,她也曾一再勸阻,她在大觀園裏談笑風生、文采橫溢。在滴翠亭,她聽到兩個丫頭的私房話,為避尷尬,卻推説黛玉在附近,這可以看出她的圓滑和城府。在元春省親時,她作了一首“凝暉鍾瑞”,從這個題目中看到了了一股賢淑端莊之氣。而重立桃花社,填柳絮詞的時候,她的“白玉堂前春解舞,東方卷得均勻”、“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更突出了她的無憂快樂,可柳絮最終要落下,不能一直平步青雲。

十二釵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寶釵,另一個是黛玉。黛玉自小父母雙亡,在大觀園中靠賈母疼愛,多愁、敏感,但又飽讀詩書,才華和寶釵不相上下,只有寶玉和紫鵑是她的知己。她和寶玉的情意被代表着封建勢力的賈母和王夫人扼殺了。賈母是一個老長輩,最疼寶玉,在這種疼愛下,也不顧黛玉了。從黛玉寫的《葬花吟》、《世外仙源》中可以看出她的寂寞、清高、自許。最後,只是寶玉“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該説元迎探惜了。説到這四春,最有感想的便是四個燈謎了。一個元宵節,大家寫燈謎,元春的謎底是鞭炮,迎春的謎底是算盤,探春的謎底是風箏,惜春的謎底是海燈。可鞭炮一響就散,寓示着元春的早亡;算盤紛亂撥弄,寓示着迎春的命運多變;風箏高飛遠走,寓示着探春與親人的離別;海燈孤寂冷清,更寓示着惜春的“看破三春景不長”。四個才華橫溢的女子,為何最後落得這樣的下場?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寧榮二府漸漸破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了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紅樓夢》讀後感5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我還是個小孩子。故事裏的林黛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為喜歡她,相反的,我從內心十分討厭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説話尖鋭的“小心眼”。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賈寶玉對她痴戀一生。

等我長大點了,我又重新拿起《紅樓夢》。這時,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詩,黛玉的夢,黛玉的淚。重新讀描寫她與寶玉的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時,心裏生出好些感觸:初見時黛玉在心裏説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脱口而出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這一問一答註定了這痴情的千古絕唱。

再讀,再品。黛玉多愁的淚也有了源頭。從小寄人籬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別人對她的嘲笑。她沒有勇氣如史湘雲,醉卧芍藥叢中的青石凳上,卻總是“嚴嚴實實裹着一牀紅綾子被”;她沒有心氣如薛寶釵,寫出“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雲”。她只願“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黛玉的離去,讓我一直難以釋懷。黛玉深愛着寶玉,他們有着“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的願望,希望白頭偕老。卻又無奈上天讓黛玉在心上人與另一個女人的良辰吉時,一面是洞房花燭,一面是生死離別。黛玉是苦的,有那麼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愛的人的注視下離去。她卻只能焚稿斷情魂歸離恨天。黛玉輸了,敗了,而勝者是那與她心上人結下金玉良緣的薛寶釵。可是,黛玉又在哪裏輸了呢,她的才情誰能比擬?她的一顰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會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淚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運的。世界與封建的黑暗沒有玷污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純淨,她可以繼續做自己,繼續純潔清高,就如她的詩“質來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

合上書,閉上眼,一個消瘦蒼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痴痴地唱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為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了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户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裏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為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

《紅樓夢》讀後感7

一本好書會讓人回味良久,所以有時對某些人説看《紅樓夢》就睏倦的人嗤之以鼻,他們多半不是傳統文化的粉,對舊生活元素並不感冒。這只是一點題外話,偶爾想起八卦一下。手上的這本《紅樓夢考證》一書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書系列精裝圖書,這一系列我都非常喜歡,多收錄上個世紀的文人、藝術家、歷史學等各行各業做出卓著成績的學者們的著作。這如同歲月拾遺的方式,將那些早已絕版,早已淡出人們視線的大家好書們重歸我們的視野,光是這一不功利的'壯舉,便讓人讚歎不止。

讓人讚歎的還有經典的胡適與紅樓夢的故事。胡適愛紅樓,張愛玲也愛紅樓,看起來都是索隱考據,尋章摘句,但與張愛玲愛紅樓愛索隱又有不同,張的索隱太過曲折,以至於後來不和就是因為在張的眼裏,胡適的考證不嚴謹,雖是新解讀,但過於“新”,索不夠。張愛玲愛紅樓是一痴,自述考據《紅樓夢》“是一種瘋狂的情形,故得句‘十年一覺迷考據,嬴得紅樓夢魘名’”。而張愛玲的痴迷,也取得了許多成果。比如張愛玲一語道破後四十回的偽續“天日無光,百般無味”,又説,“百般無味”。

這就為《紅樓夢》後四十回定了調,解了這樁疑案。當然我也不是説張愛玲是紅樓第一人,因為索隱派裏,張愛玲之前還有王夢阮,沈瓶庵,甚至蔡元培等等諸多大家。有點愛烏及屋,張愛玲的述評言之有理有據,言語犀利,句句中的。所以,比起其他大流的紅樓夢評述,多讀讀張愛玲的評,也許更樂意,雖然有時引經據典,有時會比較枯燥。

比起張愛玲,胡適的紅樓夢評述要中正一些,也許與其個性温潤,謙謙公子有關。胡適在紅樓夢的研究方面指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作者,一個是版本,這也是後來考證派重點研究方向,甚至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紅學基本都圍繞這兩個命題打轉。版本問題上,後人對胡適與紅樓夢的關係也做過仔細的研究,認為胡適因為自己手上只有積本和戚本,所以,只依自己喜好定戚本晚於程本等觀點就流於個人喜好了。不過,這些都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的事。胡適在指正紅樓夢考證研究方向上,還是非常難得的事。

《紅樓夢》讀後感8

記得是在上高中之前的那個假期,我去新華書店買了《紅樓夢》。在這之前,我只讀過零星幾個片段、看過一點電視劇,想要趁着這個假期讀一下原著。可每每當我拿起這本書,總是會因為語言晦澀、人物關係複雜等原因停止閲讀。一個假期過去,我僅僅閲讀了十數章。

到了高中,課外閲讀中有四大名著,藉此機會,我查詢了一些大家對紅樓夢的梳理和見解,認真讀完了《紅樓夢》,雖説還有許多不明朗的地方,可也有了一些粗略的看法。

不可否認,在通讀這本書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賈寶玉持有片面甚至錯誤的看法。可在讀完《紅樓夢》之後,我對賈寶玉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在第二回中,賈寶玉講:“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賈寶玉最突出的一個特徵可能就是他對女性的.熱愛與尊崇了。他對許多女孩子多情,甚至對畫上的美人多情。以前我把這種多情當作濫情,可讀完之後,又感覺寶玉是真心地愛護、尊重這些女孩兒,亦是真心地守護美。尤其鮮明的一個表現是在“平兒理粧”一節。寶玉伺候平兒理粧,感到“今生意中不想之樂”。作者在書中多處描繪寶玉的這一特徵,寶玉期待“美”、維護“美”,甚至到了“痴”的地步。寶玉對女性的尊崇,反映了他的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他愛的這些女性處於社會底層備受壓迫,而他厭惡的是封建社會中的壓迫者,這也與他的叛逆性格相符。而他的叛逆還存在於其他許多方面,他輕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讀書應舉、鄙視功名利祿等等。這些性格特徵甚至讓我對他產生一種尊重與羨慕。可是他的性格、處事又充滿矛盾。他的一切,都離不開封建勢力給予他的特權。他所反對、厭惡的正是他所依賴、憑藉的。他的思想最終尋不到出路,只能歸於超現實世界中。

我也只是粗略地讀完《紅樓夢》,心中仍有困惑,可通讀完這本書再查閲了一些大家的賞析,還是被當時的社會、書中的精神所震撼。如果以後有機會再仔細閲讀,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紅樓夢》讀後感9

説到我國的經典作品,那真是人人都曉得啊!在這四部經典小説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樓夢》了。以前,只看過幾集舊版的電視劇,覺得挺沒意思,不太喜歡。可是,最近我偶然間看到了青少年版的《紅樓夢》,卻愛上了這本書。

《紅樓夢》,一般人會認為我們這個年齡不太適合吧!但是12歲的我,還蠻喜歡的,至少能看懂一些故事情節。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都令我難以忘懷。我也是看完後為書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不太喜歡薛寶釵,更喜歡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位內向的女孩子,她從小母親就去世了,長大後,才被送到了賈府,“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在裏面,我最喜歡的.便是“黛玉葬花”了,我就大概給大家講一下吧!芒種時節,大觀園中眾姐妹祭花神,黛玉想起之前那天晚上去看寶玉時,晴雯沒開門,一時感懷身世,於是有了千古傳世的葬花之舉,黛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裏最乾淨。説明她對美有獨特的見解。她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在紅樓夢中是最美麗的詩歌之一。黛玉借對花的愛惜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典型的借景舒情。同時,也因這一舉動,消除了寶黛之間的誤會。從這個小故事中,我還知道了一首很有名的曲子,就是《葬花詞》了,裏面寫的真的很美呢!我覺得林黛玉真有才啊!

讀完了青少年版的以後,我有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這本書以賈寶玉為中心,讓他經歷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愛情悲劇,目睹了“金陵十二釵”等女兒的悲慘人生,體驗了貴族家庭由盛而衰的鉅變,從而對人生和塵世有了獨特的感悟。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啊!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曹雪芹著,後世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這篇《紅樓夢》,揭示了古代社會體制的黑暗,並且對人的迫害有多麼深。

我最喜歡《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林黛玉文靜、聰慧、善良、大方,對人隨和,可卻憂鬱而死,林黛玉雖不是出生在大富大貴的家庭裏,但後來因為父母雙亡,而被接到賈寶玉的家裏,賈寶玉的家裏是富貴人家,可是為什麼林黛玉會鬱鬱而終,林黛玉自小體弱多病,但依然會讀書認字,這樣的一個少女怎麼會如此憂鬱呢?最後導致鬱鬱而終,她死時還那麼年輕,那麼風華正茂,她為了凋落的花朵都會哭泣,都會把花埋葬,這是多麼善良的女孩啊!林黛玉與賈寶玉從相識到相知,從相知又到相戀,我本以為結局會是這兩個人在一起,可林黛玉卻鬱鬱而終,我至今未懂,為什麼林黛玉會憂鬱而死呢?可能是我喜歡林黛玉的原因,所以我也都留心賈寶玉,他是賈府的少爺,從小都沒有吃過苦,在大富大貴的家庭中長大,在林黛玉進入賈府之後,與林黛玉頗為親近。其實在賈府的人們,像那些夫人們,其實都在明爭暗鬥,雖未表明,但都在暗地裏耍心機,在賈府中,不耍心機的人,也就那麼幾個,可以説是屈指可數。

《紅樓夢》追根究底,其實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對人們的迫害,作者曹雪芹有一個大家族,由興到衰來表示,來揭露社會的不公,《紅樓夢》的結局寫到賈府的人大多人都死了,賈寶玉後來變的渾渾噩噩,可能是受不了家族的打擊才變成這樣的,最後遇上了自己的.丫環,後來又從丫環的家裏跑了出來,流落在大雪天裏,跌倒在雪堆中,不知是死是活。 《紅樓夢》對我的感觸很深,如果我生在那個社會,會不會也會被當時的社會所壓制,並使我的思想變得封建,我不知道,對於那時的人們,我只有深深的同情,還有悲哀。

《紅樓夢》讀後感11

中華文化博大精神,源遠流長而中華經典更是哺育了一代又代人的成長。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經典便是被人們合稱為四大名著的《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及《三國演義》。這幾本經典名著不論是書還是電視劇都深受人們喜愛。而我最喜歡從《西遊記》和《紅樓夢》了。喜歡它們不僅僅是因為書中內容,更是因為他們所給我帶來的影響。上起初我並不愛看《紅樓夢》,媽媽買給我看都不看,卻未曾想過看完這本書的自己會為媽媽把我這本書賣了而傷心,直到自己存夠了錢又買了一本才將此事翻篇。我喜歡看這本書是因為一句“滿紙荒堂言,一把辛酸淚。"這本書看從內容不多,卻完整的記錄了一個家族由盛至衰的過程。

正因如此。我將這本書看了一遍又一遍,而每看一遍便哭一次,只是不知是因為如此強大的家族也衰落了,應了那句盛寵必衰,還是因為賈寶玉和林妹妹之間多情幻滅哭泣。我只知道,次有《紅樓夢》都會有新的體會因為《紅樓夢》能讓讀者明白人生百態,能讓人們知道環境會造就人們的性格,性格影響你對一些事情的心態,林黛玉便是如此她因為體弱住入母親孃家,認為自己寄人籬下,便成為了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正因為這多愁善感的.性格使其因賈寶天娶她人而死,死前焚詩也所早含恨而終,傷心欲絕了。這本書中最讓人可惜的是賈。林二人之間的愛情而賈氏一族也隨着一人沒落了。書中也描繪了許多奢侈生活,這便是封建時代的生活。所謂由給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可想而之賈氏一族人往後生活的艱難。

《西遊記》我最先看的不是書而是動畫片,可以説《西遊記》陪伴了我整個童年。我先是看完了《西遊記》的動畫片,然後又讓媽媽買了有插畫的《西遊記》的書,再後來又開始看《西遊記》的電視劇等自己會拼音了字也認得差不多時,又買了全是字的《西遊記》由此何見我對《西遊記》這本書的喜愛程度了。小時候愛看它是因為喜歡孫悟空的能幹及內容十分生動有趣,而現在我看到有志者,競成的師徒四人。因為我看到了他們的不容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不畏艱險,只為求取真經。不論多難都朝着這個方向,在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善良,知錯能改。忠厚老實等等優良品格。

《紅樓夢》讀後感12

暑假閲讀了《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場紅樓夢中的夢事,寫盡人間的悲歡。

這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的開卷詞。在這本書中我喜歡的人物也是最具有叛逆性格的三個人物:賈寶玉、林黛玉和丫環晴雯。

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文中所刻畫得最仔細的,那就是林黛玉,黛玉從小就體弱多病,並且她常常把自己內心的痛苦放在心裏,不説出來。在賈府中常常默默寡聞,因為她多猜疑,並把愁放在內心的性格,和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實在太少了,使她與寶玉的愛情也無法長久。她與寶玉無法長久的在一起,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理。她有愛情,可她只放在心上,無法讓寶玉真正的理解。

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體會不到。黛玉悲哀只能用詩來寄託自己的精神。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就是萬箭穿心的那種窒息感,那種肝腸寸斷的刺痛。

她實在是太愛寶玉了,直至臨終前還是在笑着喊着“寶玉,寶玉……”。悲慘,委屈地離開人世。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13

《紅樓夢》前六回中,林黛玉初入賈府這一段印象很深。

剛剛失去母親的林黛玉,離開父親,隻身北上,投靠外祖母。雖説外祖母是因為心疼黛玉,才執意接她入賈府照顧,但對當時的黛玉而言,外祖母是陌生的親人,從未謀面,只在母親口中聽到些隻言片語,心中自然十分忐忑,謹小慎微。

“這林黛玉常聽母親説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説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小心謹慎地打量着一路所見,後與外祖母及舅母、眾姐妹、嫂子相見,“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

“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裏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也體現了黛玉的謹慎。

後與寶玉相見時,寶玉見黛玉也沒有玉,只自己有,生氣要摔玉,眾人忙哄勸住,讀到這裏,我就在想,一路小心謹慎的黛玉該有多自責啊。

果然下文寫道“林姑娘正在這裏傷心,自己淌眼抹淚的説:‘今兒才來,就惹出你家哥的狂病,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

聽蔣勛老師講解才知道,林黛玉那時只有十二三歲,就又佩服起她來。

到賈家這樣規矩森嚴的大家族,禮儀、言談沒出半點錯,着實厲害。

十二三歲的我還是抗拒走親戚,不知道要説什麼,老是躲在媽媽身後的扭捏害羞的小孩子,對比之下實在佩服黛玉。

後文中講林姑娘經常暗自落淚,自己看時覺得確實讓人覺得厭煩,但想到她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又不免心疼。

記得我上高一時住校,一個月回家一次,開學前兩週特別興奮,新環境,新朋友,到第三週開始瘋狂想家,白天上課,同學説説笑笑,不覺得。到晚上睡覺時,就從枕頭底下拿出全家福,默默流淚。

想黛玉小小年紀就離開家,到全然陌生的環境,着實令人心疼。再看黛玉常常暗自落淚就多了些理解。

《紅樓夢》讀後感14

有人説:“讀《紅樓夢》,當你讀了許多回時,你的體會是與剛開始讀的時候不同的。”當時我還是半信半疑,但以後,我便體會到了這種奇特之處。

在這些內容中,令我最難忘的,便是在第七回中描寫的冷香丸了……

這段內容始於周瑞家的人來向王夫人稟報劉姥姥走了這個消息,恰好王夫人與薛姨媽在談話,便也和薛寶釵聊起來。

剛開始她們只是聊聊家常,但不知怎麼的就帶出了冷香丸這個話題。

寶釵天生帶有一股熱毒,請了許多名醫也治不好。寶釵家可是皇商,專為朝廷採辦,財大勢大,照理説碰到個疑難雜症也不難治癒,唯獨寶釵的病無從下手,直到一個和尚給了一個祕方——冷香丸。

構成冷香丸的幾味藥十分奇特,並且配成的概率極小,這幾味藥是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的花蕊各十二兩,在來年春分曬乾、研好,再要雨水這日的雨、白露這日的露、霜降這日的.霜、小雪這日的雪各十二錢,調勻、和着之前研的藥,加些甜的,丸成龍眼大的丸子,發病時用十二分的黃柏煎湯服下。

在這初看時只覺得可笑而繁雜的方子裏,其實有很深的內容。

先看那幾種花,其中的共同點顯著——都是白色的。讀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白色的代表人物是林黛玉,她多愁善感,追求精神上的高度,而薛寶釵雖然進賈府的時間比林黛玉晚,卻是金陵十二釵中最惹人喜愛的,用白色來壓那熱情的紅色,再合適不過了。後面的幾種水也是如此,由於在中醫中,水是寒性的,用“寒”也能壓住“熱”。

但為什麼花蕊要在來年春分這日曬幹呢?因為這時冬天剛過,天不是太冷也不太熱,處於一種平衡狀態。也的確,這味藥是讓人的身體保持平衡,不要過陰或過陽,作者曹雪芹一直信奉着這種中醫的理念。

按照這個理念,為何又要用黃柏煎湯呢?黃柏是一種極苦之藥,寶釵平日都十分快樂,為何用黃柏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紅樓夢中,像這樣的字句還有很多,只有細心挖掘,從字裏行間才能體味出作者寫作的理念。

《紅樓夢》這部千年難遇的奇書,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值得大家細細品讀啊!

《紅樓夢》讀後感15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這是黛玉對這世間最痛徹心扉的詰問。那日瑟瑟風起,落花滿地,人影孑立,終是一場未了的戲,再畫不出完滿的局。

寶黛的故事落得個人人唏噓。“這個妹妹我好似在哪兒見過的?”初見已是舊識,倒不如從未見過。“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如今想來,倘若未有前世虧欠,今生又怎教“生死作相思”。

曹雪芹為黛玉魂歸離恨天安排了個如此戲劇的結尾:寶釵大喜之時,卻是黛玉大去之期。如果一個人的離開能成全兩個人的幸福也是值得了,只是那日漸痴憨的寶玉終日難解相思之苦。最懂他的林妹妹,他最愛的林妹妹,帶着纏綿的怨,帶着徹骨的恨,帶着説不清道不明的愛,兀自去了,這天地間再無如她這般的人兒!也罷,濁臭的世間畢竟比不得那冰清玉潔的幻境。還是走吧,走了的好。

想那天寶黛二人都迷了心性,但一顰一笑卻知卿必解意。這是他們兩個最後一次相見,來的突然,可又是必然。總要有一場告別吧。不用濃墨重彩,亦無需別開生面,只要有你,有我,便足夠了。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寶玉留下的承諾在眾人的哄騙下成了黛玉臨死前的離歌。秋窗風雨夕,魂鎖葬花吟,那些一起撿拾起的`記憶在黛玉朦朧的淚眼裏燒成了灰。

還記得瀟湘館裏的魂斷聲絕嗎?還記得心尖上被誰剜去一刀嗎?還記得錯看襲人時説的肺腑之言嗎?那是寶玉小心翼翼又真真切切的愛,黛玉,你知道嗎?

我記得大承鞭笞時我的心痛難耐;我記得每次話到嘴邊的有口難言;我記得你聽聞我要回南時的痴傻瘋癲。我記得所有歡喜,所有無奈,所有悲慼,所有心酸。寶玉,你的愛我都明白,可我的愛,你又如何知曉呢?

浮生一場大夢,世事幾度心涼。終歸是夢,緣來是劫。紅樓一曲終了,倒落得這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標籤:讀後感 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