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三體》讀後感(精選15篇)

校園2.55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體》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體》讀後感(精選15篇)

《三體》讀後感 篇1

怎麼説,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攝人心神的科幻小説,我其實不是一個合格的讀者,有很多很多的詞語我都看不懂 剛開始我對這本書是抱着看熱鬧看故事情節的心思來閲讀的,認為自己是一個遊離於書本之外的看客,就這樣我溜着看完了三體一和二 。但是當我看第三部時,隱約間我就將自己當做了生活在未來的一個公元人,我對大劉對未來的構思感到驚歎,這些未來的人們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生活在樹上曾在我的夢中出現過,我對它入了迷,我深深的投入到這本書閲讀中去,雖然很多詞語還是看不懂,連註釋都看不懂,但我還是努力的看下去。

但是越到後面我越難受,大劉對人性的把握真的很精準,我為自己感到悲哀,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人性都是構成世界並決定世界走向的主體,“我開心時我在微笑,你被我感染;我絕望時我在咒罵,你被我仇恨”,就是這樣的一種人性讓我感到悲哀,感到害怕,我開始閲讀不下去這本書,它刻畫的鮮明的人性讓我對這個世界充滿恐懼,可是我還在堅持,我想知道最後地球甚至太陽系會發生什麼。

其實我是沒有想到地球或者太陽系會被二維化,我以為會被佔領,會被別的智慧星球統治,會退化到原始,我真的沒想到大劉設定的結局是整個太陽系會被毀滅,被二維化成為一張透明的薄紙。這個結尾讓我心驚。我想,既然知道了結果,我也該好好從頭再把這本書仔細的讀一遍了,甚至兩遍三遍,如同品味一杯清茶。

《三體》讀後感 篇2

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因為黑暗森林打擊的存在如臨大敵,不敢在太空中暴露自己。羅輯的威懾使三體文明被迫解除了智子的封鎖,兩個文明開始互相交流。

(與第二部幾乎同時)航天發動機工程師程心進入行星防禦理事會戰略情報局(PIA)工作,為向三體艦隊發射探測器提出了“航線推進”方式,促使暗戀自己的大學同學、癌症患者雲天明放棄安樂死成為階梯計劃中的被執行人。

黑暗戰役中倖存的戰艦“青銅時代”號被喚回,卻受到欺騙以謀殺和反人類罪被逮捕審判,而“藍色空間”號在其警示下繼續逃離,地球派出能夠進行恆星際航行、具有發射引力波能力的“萬有引力”號與三體的兩個“水滴”同行對其追擊。

程心由於雲天明贈送給她的一顆恆星被物理博士生艾AA發現帶有行星而從冬眠中被喚醒,發現這個時代的世界變得女性化,過去在PIA的上司維德為了繼任執劍人槍擊她未果(後由智子得知維德的威懾度為100%),程心在具象化的“智子”勸導下參加競選。

因為羅輯的成功,程心將執劍人看作只需花費時間的一項任務。程心剛剛拿到引力波發射器的控制器後,六個水滴向地球發動攻擊,程心出於“母性”未啟動廣播,六個水滴將地球上的引力波發射器全部摧毀。同時,進入智子盲區的與“萬有引力”號同行的兩個水滴開始攻擊兩艘戰艦。隨艦航行的宇宙學觀測者關一帆提出了宇宙維度是病態的觀點;“藍色空間”號上的人員藉助四維空間碎片摧毀了水滴,並佔領了“萬有引力”號。兩艦全體表決啟動了引力波廣播,向宇宙公佈三體星系的座標。另一個智慧文明接到廣播後用接近光速的粒子摧毀了剛剛捕獲三體母星為其衞星的恆星。三體母星在恆星爆發中被完全摧毀。

三體世界毀滅後,被三體第一艦隊截獲的雲天明與地球取得聯繫,通過自己編創的三個童話向程心透露大量情報;人類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祕密,開始進行掩體計劃,程心將造光速飛船的理想和星環公司交給了托馬斯·維德。由於空間曲率驅動研究受到公眾和政府反對,維德等科學家試圖用反物質子彈爭取自由被程心終止。最終維德被處死,所有的參與者被處決。

維德死後,參與者不斷從牢中被放出。花了35年才開始繼續研究,留下一艘實際上的完成品飛船“星環”號。然而宇宙中還有更強大的文明,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歌者文明使用一種能使三維變成二維的技術,毀滅了整個太陽系,由於逃逸速度為光速,程心的錯誤判斷使得人類耽誤了光速飛船的研究。整個太陽系變成了薄薄的一幅畫,只有程心和艾AA乘坐唯一的光速飛船離開。

而程心和艾AA駕着“星環”號飛離了那裏。她們在雲天明送給程心那顆恆星的一顆行星上遇到關一帆,探討了宇宙降維的真相,當雲天明終於到來時卻不慎觸發了“死線”,整個星球陷入光速黑洞中,飛船花了一千多萬年才方降落,於是程心和關一帆在雲天明留給他們的小宇宙中短暫居住,直到受號召將物質歸還給大宇宙,重新進入宇宙中生活。

《三體》讀後感 篇3

真正使讀者沉思的不是故事情節的發展,不是人物跨越時間的愛情。而是作者用已經超越了身為人類自身的盲點的視角,以一種符合宇宙恢宏的冷酷來轉述“黑暗森林邊緣”的兩個文明的征伐。雖不見血液但是卻籠罩這滅世的絕望,可在絕望中又流淌着縷縷希望。

讀這本書的過程總是一氣呵成,一點點的停頓都是在忍受心靈的煎熬,但當徹底結束時卻又開始手足無措,宇宙的滄桑也加載到了心上。

在這個三體入侵的大環境下,很大一部分的故事是講述人性。並且都不是極端絕對的好壞,人性的弱點更是體現酣暢淋漓。葉文潔的叛世是個開始,但她對於宇宙社會學的透露又幫助了人類,歷史的原因將她逼上仇恨,到人生的盡頭也有悔恨,人性尚存。羅輯則是從沉迷愛情到成為孤獨的守護人,由玩世不恭到沉穩。程心雖然説是善良,散發着母愛但卻是格外的自私。用自己認為的尊重人權卻使文明甚至失去存在的機會。黑暗森林的背景將每一個人性的缺點都無限放大,稱得上是人性之戰。

雖然三體是一本硬科學科幻,但是卻不乏文學色彩的增華。人類的太空艦隊被水滴擊毀時的悲壯,太陽系跌落為二維,色彩繽紛卻又悲慘絕望,還有云天明的童話,簡直奇思妙想的科普知識。使學習物理也產生了奇妙之處,這就是這本書不單單侷限於情節而被無數人所擁讀的原因了。

當然對我本身來説,是我對宇宙產生求知慾,也因此去查閲了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改變的不僅是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還有就是鼓勵我對於未知的探索。

一本小説若可以使讀者將其延生到真實生活中,改變一些什麼,有一些對於人類的促進。那麼它就是可以被歷史所保留下來的經典了。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讀後感 篇4

思考宇宙歷史,人類文明在一次次毀滅中重生並發展。地球共遭受過四次毀滅性災難,難以否認此前不存在文明。

我們所處的文明是人類文明進化最成功的一次,人類邁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跨入智能文明,歷時三十五億多年。當人類文明進入一個階段的頂峯便會出現技術爆炸,幫助人類進入下一代文明,然而隨着文明程度的不斷增加,刻錄在人類基因的信息暴露越來越明顯,人類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人們為了建造房屋砍伐森林,為了耕種與自然爭奪土地,為了生存利益製造、激光導彈……理性使人們變得恐懼,變得軟弱,迫使人們探索宇宙,移民星球。

人類文明存活的目標是生存,不管是現存文明還是已消失的文明。

毀滅是宇宙唯一不變的主題。至於人們常説的大自然無情,那僅是以螞蟻的目標看待世界,粗淺鄙陋,宇宙無情。

生命、文明的存在僅屬於偶然。為什麼有偶然?高緯度世界與低緯度世界的相對時間差值以及大量物質的隨機組合足夠允許偶然的存在。這裏所指的世界不是人類社會、地球,而是宇宙、宇宙之外以及包含宇宙的物質。至於物質,沒有明顯的界限,我相信存在比夸克更小的物質。物質代指一切真實存在的實體。

或許,你撕碎一張紙,成功毀滅了無數個存在的生命的宇宙。即使是原子、夸克,又有誰能保證裏面沒有“宇宙”。

僅四個脱氧核甘酸的隨機組合便可帶上億萬種遺傳信息,而有機生命又是由無機物質的隨機組合而來,那麼一個夸克粒子中沒有生命、沒有文明、沒有宇宙是不能否定的。

人類創建的各種物理定律全部依附於宇宙的存在而存在,但宇宙可以隨時改變,人類的智慧像龍捲風中的蜘蛛網,無論重建、修補多少次,依然渺小,無力掙扎毀滅。

試想:一個莫比烏斯環首尾反向連接着,紙面中間畫着線,一隻螞蟻沿着這條線一直爬行,不停的轉圈,對吧?但從螞蟻的視角看的確一直向前走,這是二維視角與三維視角的區別。如果我們處在四維世界裏,只能觀察到一維、二維、三維世界,不能觀察四維以上的世界。莫比烏斯環是扭曲的,同樣,我們的世界也是扭曲的。為了生存,人類對宇宙進行研究探索,但結果如同從螞蟻視角得出的結論一樣可悲。

如果有人懇求一個主保護另一個主,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個主是真的,他是我們的宇宙。

存在算是一種幸運,珍惜幸運。

如果我想的這些理論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我被叫起來了,那可真的是宇宙末日萬物滅亡,然而時間差允許我在被提問提前想這些,所以我還活着。珍惜幸運!

《三體》讀後感 篇5

看完《三體》的那個晚上,我在合上書本後下意識地望了一眼窗外的星空,似乎想在天空中發現些什麼。只可惜在城市的天空裏看不到幾顆星星,也只好作罷。

從此之後,在那些有着璀璨星空的地方,抬頭看着天,我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書中的情節,好久回不過神來,有時還能夠看到一些和其他人所看到的不一樣的東西。我會根據書中的描寫,漫無目的地在空中搜索三體星系的位置,也會尋找雲天明送給程心的那顆星星所發出的晦暗的亮光;我還總是把在夜空中航行的飛機想成是聯合艦隊,甚至會莫名其妙地感覺自己的周圍飛旋着幾個智子,或是頭頂上有一大片四維碎塊。更讓我浮想聯翩的是,傳説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真的嗎?宇宙中真的有數以億萬計的生命嗎?暴露自己的位置,真的就意味着毀滅嗎?還有“他們”,是不是就躲在離我們很近的什麼地方,只是我們沒有發覺呢?

大劉説:“我寫《三體》,就是希望人們在工作之餘有空的時候,能夠抬頭看一看頭頂上的星空,哪怕只是一眼也好。”我想,每一個讀懂《三體》的人,應該都是會不約而同地這麼做的吧。

其實,廣袤的星空不只是一幅美麗的宇宙圖景,而是億萬個像地球一樣的文明。也許在它們上面,也有很多很多雙與我們一樣或是不一樣的“眼睛”在注視着我們。我們就這樣對視着,已經對視了十幾個世紀,也許還將繼續對視下去,幾千年,幾萬年……

嗯,黑暗戰役就是宇宙的縮影,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黑森法則,在我看來,這也就是真正的人性。在“青銅時代”號、“藍色空間”號上的那些官兵們,才是真正的、最根本的人。沒錯,他們是人,而現在這個世界上,包括我所在的千千萬萬個生靈,才是非人。只有像那些逃亡戰艦上的官兵們一樣,猜疑鏈橫生,沒有道德,甚至是無恥地借別人的死亡,來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也許這,才是在宇宙這殘酷的背景下,正確的活法。別説這太黑暗,這,就是事實。

如果哪一天,地球真的在某一次突如其來的打擊中毀滅了,希望我們不要覺得悲哀。因為,我們會到另一個地方去——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我們將和眾多的文明一起,永遠存在。正如書中説的——一切終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三體》讀後感 篇6

小時候有一個夢想:當一名天文學家。對那個充滿神祕的星空,總是有無限的嚮往。

長大了,抬頭遙望星空的機會越來越少,也漸漸忘卻了星空的魅力。再次抬頭仰望星空,卻發現現在工業高度發展之後的環境,已經遮蓋了宇宙原本的色彩。這層紗幕背後,隱藏了多少祕密。劉慈欣的《三體》,用科幻,給我們詮釋了宇宙。

《三體》共分三部,《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和《三體3·死神永生》。從開始,到宇宙終結為止。討論整個人類的生死存亡問題,從中還是可以看到使命的力量。這種使命感放在現實生活裏是一種悲劇,但是投射在科幻小説裏卻相得益彰,顯得氣勢磅礴,尤如史詩。

《三體》講述了時期科學家葉文潔發現了宇宙人的存在,通過太陽輻射與三體人取得聯繫,從而致使三體世界欲圖毀滅地球文明。三體人能脱水,有三個太陽,能風乾儲存,作者用獨特的三體遊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而有趣的世界。地球人類為了自救,進行了面壁者計劃,其中的三位面壁者均以失敗告終,只有羅輯最終發現了黑暗森林宇宙法則,從而威懾了三體文明。而在羅輯之後,程心接受執劍者身份,卻在幾分鐘之內被三體文明摧毀了地球防禦。而章北海引領出宇宙深處的艦隊,終於執行了黑暗森林法則,致使三體文明被摧毀,而地球也面臨了被發現的危機。在雲天明從三體文明傳回的情報中,地球文明發現了三條自救方案,最終以掩體世界作為最終選擇,而托馬斯·維德等人知道這並不是安全選擇,致力研究逃離計劃,在即將成功的時候,程心又一次為不暴露掩體世界而選擇放棄。最終在歌者的二維化紙片中,地球文明走向了滅亡。唯有程心與艾AA逃離了地球。之後程心走到宇宙的盡頭,觀看了宇宙的終結。

對於整部小説,印象最深刻的算羅輯博士。羅輯原是一個遊戲人生、玩世不恭的形象。卻在命運的驅使下成為四位面壁者之一,在其獨特的思維模式下找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併為愛激發了保護地球,威懾三體世界的勇氣。然後又用盡一生,成為執劍者,使用他發現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保護了地球。

女主人公算是程心了,這位見證宇宙終結的人,也兩次放棄了拯救地球的機會。心存無限的善良與愛,卻也以此背棄了生存法則,使地球人類走向了最終的滅亡。這不禁讓我想起有時候,錯誤的愛與善良,只會把生活推向深淵。

《三體》讀後感 篇7

在暑假裏,我讀了《三體》這部科幻小説。作者是中國科幻小説的里程碑人物劉慈欣。

《三體》摘得了世界科幻的最高獎項——雨果獎。整個故事大氣恢宏,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會掩卷沉思。

當兩個世界用光年來表示距離時,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樹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轉瞬即逝,都是微不足道的。除了曲折的劇情,小説中對人性的討論更加引人入勝。當地球ETO的精神領袖葉文傑向地球那個遙遠的、未知的陌生世界發出電磁波,讓三體文明來取代地球文明時,她對人類或説是人性的絕望在我的腦中久久揮之不去。

文中有一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顯得是軟弱無力的。很多人本是十分理性的,但在瘋狂面前都選擇了放棄,但羅輯沒有。他本是一名譁眾取寵的大學教授,卻在聯合國大會上被選為面壁者。頂着巨大的壓力,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終於悟出了黑暗森林理論,創建了黑暗森林威懾,用這種幾乎是同歸於盡的方法成功威懾住了三體入侵者,維護了人類的尊嚴,是地球避免受到三體人的侵佔。之後又作為地球的“執劍人”保護地球五十一年,幾乎是被奉為神靈,卻在最後被控訴多年前隊黑暗森林威懾進行的實驗毀滅了一顆恆星,毀滅了一個文明。我不由得感歎人性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時,可能會盡其全力去奉承你,對你客客氣氣,當你失去了作用時,你就成了一顆沒用的子。另外,羅輯在這裏被控訴毀滅了一個文明,那麼,我們是否有權利去剝奪一個生命呢?生命是不可侵犯的,尊重和愛護生命是一個文明或一個有良知的人的道德底線。人類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不僅是因為科技的發展,還有愛。愛就是人的人性,這點在主角程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兩次抉擇:不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與讓星環城想太陽系聯邦政府和太陽系聯合艦隊投降,都是她的人性的體現。

然而,她的選擇,一次讓人類面臨被三體文明侵佔的的危險,另一次讓人類失去製造光速飛船,躲避黑暗森林打擊的機會。看起來是出於人性的選擇卻導致了悲劇的結果,是不是他的選擇錯了呢?我想不是,人沒有任何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一個選擇是否正確。“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文中的這句話十分經典,沒錯。在末日戰役中,太陽系聯邦三個艦隊5000多艘恆星級戰艦,為了展示所謂人類的尊嚴與力量,全部出動去攔截三體文明一個小小的探測器,小題大做。可正是人類的傲慢與對三體文明的輕視,試5000多艘星際戰艦被一個大小不如三體艦隊十分之一大小的探測器毀滅,而且還是採用人類海戰最古老的方式——撞。人類因為傲慢而失去了太陽系防禦的全部力量。驕傲是最可怕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往往是自己挖下的。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對好成績的自滿,對誇獎的驕傲,有時會使人摔一個大跤。謙虛而不是自我是最好的姿態。

《三體》中還有許多經典而富有哲理的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沒有永恆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恆的責任。”“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着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裏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讀一讀《三體》,不僅是一波三折的情節,其中藴含的哲理與對人性的思考,感受其中深深地韻味,你一定會被吸引的。

《三體》讀後感 篇8

宇宙,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宇對應我們日常所説的空間,宙則代表我們認知的時間。人類對宇宙時空的探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撇開人類維度無法觸及的時間領域不談,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最大的問題是距離。相對於動輒以光年為計量單位的廣袤宇宙,地球顯得太過微不足道。

也因為宇宙的浩瀚,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太少,所有很多科幻小説家願意把目光投向宏觀宇宙的探索,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太多科幻作品更多願意去描寫幻想色彩中偏人文氣息的方向,很少有作品願意觸及到關於在宇宙中空間距離這樣一個比較枯燥的方向,如美國作家雷。布拉德伯裏的《火星編年史》一書,本身是科幻小説,但幻想色彩更偏向於描寫在登陸,佔領,建設火星過程中出現的思想與思想的矛盾衝突,並沒有描寫地球與火星間的漫長距離是如何被克服的。

筆者本身不是一個很深刻的人,很少願意去看一些讀上去沒有色彩的的平淡文學作品,但劉慈欣的作品給了筆者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劉慈欣的科幻體系給筆者打開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在劉的科幻宇宙,光年的距離不是以漫長的壽命去填滿,而是以世代的思想延續去填補,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間天文單位的距離,劉慈欣選擇的是用血脈的延續以世代的傳承去到達,這便是突破了常識去臆想,時空何其浩瀚,從流浪地球2600年的時光才能抵達目的地而劉慈欣以數以百代的構想去到達無疑更加有實現的可能。

縱觀劉慈欣的作品,體現人文思考的前提下又從不缺乏對科學元素的引申,在三體宇宙中,劉慈欣提出了社會宇宙學兩大公理,其一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為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兩大公理給讀者傳遞的信息是,當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科技使人類終有一天觸及到外星文明,我們面臨的,一定是最殘酷的文明戰爭,而不存在温和的文化互融。

地球為什麼會有支持三體文明入侵的登陸派,是因為很多人在地球社會的生存中感受到了太多的怨懟,三體組織的首領葉文潔,在經歷了大革命之後,恰巧在紅岸裏接受到了來自遙遠時空外的三體文明的信息,下定決心引入三體文明,改造地球文明,同樣的,流浪地球宇宙中,當人類無休止地對地球索取,面臨的最終是地球生態的崩,流浪地球電影裏,很多人只把電影裏關於地球躍遷的描寫作為最大的看點,但文明應該思考的是電影開篇的那一段話,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科幻從不做無意義的幻想,總伴隨着對人類社會的,對人類命運的思考。

以實際現實為依託,跳脱思維去幻想;對人類社會體制現狀表達思考,對人類命運抱憂患意識。這就是三體,這就是劉慈欣。

《三體》讀後感 篇9

讀了《三體》之後,我特震撼。無疑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説,從地球的危機寫起,讓人們從中感悟深思與獲得哲理。

三部《三體》都呈現出一些老套的結構。比如説,人類遇到了種.種危機。從最開始的發現三體人到最後太陽系二維化,宇宙歸零。但這些老套中卻含着不少新穎,藴含種.種不稱心如意的事,人類只剩下最終兩人。這種.種跡象給讀者帶來一種錯覺,這不是小説而是事實。我的心總會隨着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本該按套路發生的事發生巨大改變而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給諸君介紹一下整部《三體》。

《三體》講述的是,一個物理學家。不僅發現了三體人,還向他們發射信號,導致三體人大規模入侵地球。然而人們卻被矇蔽在鼓裏,直至21世紀才被人類發現。但知道真相的汪淼博士並不泄氣,還開懷大笑,為了人類文明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幾百年後,人類即將面臨世界末日。於是,啟動了神妙莫測的面壁計劃,以挽救人類未來。不過許多計劃過於極端:逃跑主義、同歸餘盡、控制思想。等等。他們費盡心機,只不過希望人類在三體人面前有尊嚴地死去和為了人類文明種子的延續。

一百多年後決裁者移位,新任決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沒有啟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擊三體人,從而使三體人入侵地球獲得成功。在此之後,原本因和善而擔任決裁者的程心被世人罵作優柔寡斷。

還有之前的自然選擇號為了人類文明有足夠燃料到達目的地,而殺害了周圍其他飛船。邏輯為了拯救人類,創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該方法過於殘忍,本人也受到人類審判。

在暗黑森林,人類是何等渺小,歌者的一張小紙片,就被太陽系兩維化,變成一個梵高手下的《星空》。

我想這本書的作者是想讓我們明白生存的重要性,更是要讓我們擁有時代憂患意識。

我們都是陰溝裏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有人説這篇小説過於單調,就像一條直線。我卻認為很好,這種單調充滿了科技化和神祕感。

老套的危機起伏有老套的好處,沒有經歷困難與磨難又怎麼成長。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讀到這裏,我情不自禁感歎起汪博士的樂觀執着和對他的崇高敬意。面對如此大的危機,卻臨危不亂,值得我們學習。

最終,邏輯使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以暗黑森林威脅迫使三體人撤退。

我在此悄然感歎,人類的自私自利。

這也引發了我的深思,我想這就是不同時代,所產生的不同思想與價值觀。

生存本身就沒有對錯,只要能活下來,便是真理。我們的祖先從食物鏈中脱穎而出,不是為了讓我們安逸的享受,而是創造出許多有利條件讓我們更好地生存。

《三體》讀後感 篇10

人們在基座旁發現了一塊小小的石碑。它幾乎被野草完全埋沒。碑是那麼小,與其説是為了紀念,更像是為了忘卻。上書:紅岸基地原址。

《三體》簡述了外星文明與人類文明的事。在這本書中,劉慈欣完美地把中國五千年曆史與宇宙一百五十億年現實融合在一起。其中,《三體》以遊戲的方式呈現,將歷史串聯,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物,但目的都相同,為了拯救他們所在的文明,讓人們不再受亂紀元嚴寒酷暑的生活,不斷尋找恆紀元出現的時間。而真正的三體判年則有三個派別:降臨派、拯救派、倖存派。

可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嗎?往小處説,這是科幻迷們感興趣的話題,往大處説,它可能關乎人類文明的生死存亡。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國內科幻作家是傾向於肯定回答的。那時的科幻小説中,外星人都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現,以天父般的仁慈和寬容,指引人們這樣迷途的羔羊。但在我們的印象與理解內,外星人並不和善。況且“人之初,性本善”之説在人類世界都很可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真的皆準。

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當屬葉文潔,一開始,我並不以為她是主要任務,但也是她,給紅岸基地帶來了貢獻,在進入紅岸基地數年後,她成為了第一個讀到來自宇宙另一份世界信息的人類。而這信息,來自距我們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三星。當我讀到這處時,我的呼吸都滯住了,我看任何一本書籍,都從未如此緊張過。她十分不幸,父親慘死,母親疏遠,丈夫去世,最後到了晚年,連唯一的女兒也離她而去。

一開始,她為了生存,留在紅岸基地,那意味着她將一輩子都有可能出不去。曾經人類文明的命運就在她一念之間。她如果按下發射鍵,發射源將被定位,地球將遭到入侵。以上是半人馬座三星迴復人類的話。但葉文潔痛恨人民和黨,於是她按下了信息發射鍵。是的,她回覆了。卻又在下一刻按下了終止鍵,轉動方向杆改變了天線指向。正在飛往太陽的信息是:到這裏來吧,我將幫助你們得這個世界。我的文明已經無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需要你們的力量來介入。

我不知道她當時心情如何,但慶幸的是,她並未那樣做。在她一念之間,就能改變人類以及人類文明的去向。

後來,三體世界與地球叛軍之外的人進行了第一次聯繫。信息閃現了兩秒,僅有五個字“你們是蟲子”!在這漫長的人類文明中,人們竭盡全力消滅蟲子。但它們並未滅絕。把人類看做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戰勝過。而人類文明也在無數人類的影響下一直進行。

《三體》讀後感 篇11

《三體》一共有三部,第一部似乎更多地在回顧歷史,第二部在現代社會中,而第三部是對人類而言的遙遠的未來,在這個未來,存留不多的人再次檢視自己的文明留下的痕跡,也按照人類社會的文明規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我覺得支撐起三部的支架,是宇宙社會學和人類的文明。

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公理是: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其兩個重要的概念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在這種情況下,既有地球文明,亦有三體文明,還有整個有一片片黑暗森林的宇宙。

人類的文明,一開始是人類之間的欺詐、陰謀,後來是人類之間的愛,使得故事一層層展開,一層層延續。而宇宙社會學的公理揭示了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消逝的原因,引導着最後的結局。

羅輯、維德、雲天明,他們是看穿宇宙與人類文明的人,雖然看透卻無法拯救整個人類文明,最後在釋然中走向人生終點,終究歸為滄海一粟;程心,是有些人類母性之愛的人,一生在責任、愧疚、茫然中度過,被命運拋向榮譽的制高點或制低點都由不得她,或許是因為她一次次的錯誤選擇導致了地球文明的災難,就如她所想“或許正是她的這種愛使自己的孩子們墜入深淵”。但是也正如關一帆所説:她做出了地球文明最好的選擇。而程心與關一帆,也在最後的平靜中離開自己的小宇宙,選擇成為大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在讀《三體》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神話、歷史、現在與未來的交織,看到了零維、二維、三維、四維還有文中沒有描繪了出的以及我現在想象不出的十維宇宙的交織,還有愛、陰謀、謊言、欺詐、敬佩的交織。

我在剛讀完這本書的兩個小時之內,無法從震撼中走出,這種震撼卻又恰似某種平靜,就如“在這個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幾隻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環境中靜靜地漂浮着,有一條小魚從一隻水球中蹦出,躍入另一隻水球,輕盈地穿遊於綠藻間。在一小塊陸地上的草叢中,有一滴露珠從一片草葉上脱離,旋轉着飄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縷晶瑩的陽光”。

而這個可能會是宇宙歸零後存在的唯一生命。

但此刻如此平靜。

即使成年,仍希望以後讀更多科幻作品

我很久沒有讀科幻小説了。

以至於在讀完《三體》後,感覺就像很久沒有仰望星空一樣。

或許是因為以前總覺得,幻想只屬於童年。

當然,在遠離科幻小説的過程中,我也常去電影院看一些科幻類的電影,但是它們給我的感覺總比書籍帶給我的要少很多。

我們在知曉自己不想成為怎樣的人之後,不斷摸索,尋找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答案或許就在那個想象的未來中。

《三體》讀後感 篇12

每當我抬起頭來仰望星空,我總會想到那一本震撼我的書——《三體》。

這是一本要揭開神祕宇宙的書,作者以不一樣的文筆,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各種各樣的宇宙,讓我們不由得想到:這一切真的會發生嗎?

在這本書中的外星世界,並沒有外星人的長相,也沒有外星人的世界,只有他們強悍的科技。他們猶如一個神一般,將一個質子展開,刻上電路,使它變成一個智能AI。這是人類不敢想象的,更可怕的是,他們竟然用這一個小東西鎖死了人類的科技,難道,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只是蟲子嗎?

到現在人們還沒有證明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的話,我們已經落後了。人類發展至今,連宇宙的一點影子都沒有看見,更別説去翱翔宇宙了,如果真的有三體星系,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未來,我們會怎麼樣呢?是顫抖嗎?是恐懼嗎?是逃亡嗎?在這本書裏面,並沒有明確的説出,但是在最後一章,可以説明那是人類的態度,末日來了,一切都被鎖死,什麼都做不了了,那不是皆大歡喜嗎?那不就可以享受了嗎?反正又沒有人管,那是一個人類的墮落,這也是一種扭曲的人性,沒有恐怖,也沒有殘忍,只有一種放蕩的失望。

但是最後那位警官所説的話也讓我驚歎,蟲子哪有滅亡的時候?是啊!你能滅絕蚊子嗎?你能滅絕蒼蠅,我們都不行,那是因為蟲子有一種頑強的力量,雖然弱小但也可以支撐,雖然無力但也可以生存,這不就是人類正能量的態度嗎?這不就是人類的道德嗎?道德不一定是高尚,不一定是偉大,也不一定是成功,道德也可以是一種堅持,一種頑強,難道不是嗎?

我從這本書裏又讀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在複雜的世界裏,每一個人都在儘自己的職責。這是我在讀書時所產生的感受,三體人在為自己的種族負責,科學家在為自己的研究負責,警察在為自己的人民負責……宇宙其實就是在攀登責任的階梯,宇宙其實就是這樣,其實宇宙的本身也是很的有序。但是,宇宙的熵會逐漸增長,有序度會逐漸下降,本來一切都會有序的圍繞一個點,但是這個點也需要依靠,但是總有一個人將要面臨最後的負責啊!但是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呀!每一個種族被負責,每一份資源就會被減少,但是這還沒有計算不正常的情況,就像三體人那樣,他們生活在沒有順序的世界裏,誰也不知道今天有沒有太陽,誰也不知道現在是早上還是晚上,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誰會先來,他們必須對自己負責,所以,外星人入侵地球,可能真的不再是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説了,可能會真的成為未來。

《三體》這本書可能為我們揭開宇宙的一層面紗,值得好好品讀。

《三體》讀後感 篇13

一本值得二刷的.作品,因為一刷的時候,在前面覺得有的地方是不是邏輯不夠完善啊,有的地方有點牽強啊,把這個懸念留在心裏,後面在不經意的地方會發現原來如此,又連上了,所以很多人二刷三刷,越看越多精彩。

看完後整體的感覺是沒看夠,它不只是一部很炫的科幻小説,?也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立於現實,高於現實,又不脱離現實,整部三體是層層遞進,情節和情感也在逐步推進,大劉構築一個很大的框架,前後又緊密相連,最後形成了一個非常完美、完整的閉環,佩服大劉的掌控力。第一部也許不太像科幻,甚至有點點無味,但作為鋪墊,為讀者營造了宇宙觀。第二部、第三部逐步到達了高潮,歎為觀止,尤其是第三部對人性、羣體的人性掌握非常深入,引人入勝,應該是讀者做筆記最多的一部吧。

大劉對細節刻畫入微,從微觀到宏觀,包羅萬象,對物理、數學、計算機、心理學、宗教等各個學科的運用信手拈來,讓你在腦海中構建了一個宏偉的宇宙世界,有血有肉的世界;對人物的塑造非常到位,都不是完美的人,也都是真實的人,身邊的人,不管是出場的時間長短,都能讓你記住TA,裏面的愛情不轟動,但內斂又很有力量。

有興趣的話,可以按時間軸,把三體作為一個歷史來研究一下,研究它的技術、文化、信仰、科技、人物特點等等。

再説説程心吧,我比較憐惜的一個人物,這是一個入地獄的角色,有過怨言,更多的是心疼,不是她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她。她本一柔弱女子,被歷史推到了那個位置,成為了多數的代言人,她不完美,無大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平凡,責任心害了她,但她是善良的,有犧牲自我的精神,她作出的是當下誰也不知道對錯的決定,也不是出於私心,歷史的發展有偶然性,並不會是某個人造就的;結果她是被罵得最慘的人,作為旁觀者,大家都是出色的,有大是大非觀,她並不無辜的,但她也不是背鍋的;也許大劉不忍心她的悲慘,最後給了她一份愛情,她和關一帆在一起的時候,能感覺到她是幸福的,做回了一個小女人,做回了自己。大劉把這個角色定義為女性,也是對女性的敬重,這個角色用她女性和母性的偉大撐起了這個世界。

對於她的感情,還好沒和雲天明甜蜜地走在一起,要不那就是言情小説了,她從來沒有愛過天明,有的只是愧疚和感激,但那不是愛情,這也是高於現實的地方吧(太多人選擇彼此也只是因為對方還不錯,是個好人而已);對雲天明來説,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他也是幸福的——我愛你,與你無關,他們給了愛情最好的定義。

羅輯,歷經滄桑,完成了自我蜕變,奉獻了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甜美的感情;維德,是一個孤獨者吧,悲慘的孤獨者。

最後想説看書需要堅持,一鼓作氣,再而衰。

《三體》讀後感 篇14

隔了很久,才提筆寫了這篇讀後感,將這套書看了一遍又一遍,裏面有很多專業術語才算弄清了一點點。

真的讀了幾遍之後便不自覺地仰望星空:那漆黑的夜空上,浩瀚的宇宙中,一定存在許多生命體;可能有感情抑或沒有感情;人類是反覆無常的生命體。因為有了感情就批判沒有感情的生命,認為他們陰冷邪惡,殊不知自己多麼渺小無知虛偽狡詐。正是因為有了感情便生出許多欲望,犯下許多罪孽,還自詡正義和平,倒不如沒有感情。生存是生命體的本能,沒有善於惡之分,讀幾遍《三體》一直是這種感覺。感情折磨着人類,使他們恐懼哭泣相互指責甚至兵戎相見。為何不拋棄感情只遵生存這第一要義活着呢?

人類有感情就註定了他們不敢面對宇宙真實的黑暗。楊冬知道了宇宙的真相,所以自殺了,而是那個擁有感情的自我。當全人類知道真正的死亡,就知道你渺小的連塵埃都算不上。你的緯度是有別人決定的,你是高級生命體的提線木偶。縱使有感情,也會一直被高級生命所操縱,而高級生命還會被更高級的生命操作,無窮無盡。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怕是早已陷入重重迷霧無處可尋了吧?

宇宙的真相是什麼?作者大劉説是一座黑暗森林,有不同的緯度,生命體互相廝殺,看似平靜的死寂其實一片忙碌。但這真的是宇宙的真相嗎?任憑那些生命體為所欲為,還不是必須有物質嗎?這些生命體可能自己也未曾觸摸到宇宙的真相,不過在一個緯度中做着廝殺的遊戲。他們都有智慧,最終也像那些做着物理運動的星球一樣,但他們做的是物理規則的對面,生命規則。

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人類在探索過程中早已迷失自己,如同三體危機黑暗森林打擊一樣。人類是獨特的,因為他們的人文,人文不能為人類製造光速飛船製造掩體黑域,但卻可以幫助人類保持本心,保持他們的獨特性。同樣因為人文的不足,三體麾下的眾生都遵循了生命規則,抨擊羅輯崇拜程心,恐懼死亡醜態百出,淪為幾乎非人境地,對此本身毫無察覺。

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沒有大劉想的那麼複雜。我認為是物質與生命遵循更高規則的一個組合。雖然大劉對人類如此輕率地探索宇宙略加批判,但我覺得不然,應該去探索,正所謂朝聞道夕可死矣。如果宇宙的真相正如黑暗森林一樣充滿殘酷和不堪,帶着求知的愉悦去探索這個黑暗的世界會不會好些呢?人類總是無形中與太空畫上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認為地球才是家,其實宇宙何嘗不是家呢?不過沒有“開燈”罷了,她絕不是陌生殘酷之處。在我們思維所及之處,哪個都可以是家,而這些家有的可能冰冷黑暗,但絕不是冷酷殘忍,相反他們都很可愛。

這是我仰望星空的起點,我會一直仰望下去。

《三體》讀後感 篇15

“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嗎?”

看完整整三部《三體》之後,在看了那麼多聖母和英雄的故事後,我卻突然想起了楊冬,這個第一部開頭就死了的人物。她是葉文潔的女兒,她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崇尚的都是物理學。當她即將發現物理學其實在三體文明的影響之下壓根就不存在的情況下,她的崇尚,她的信仰早已蕩然無存。沒有了信仰的她,如同佛教徒發現佛祖壓根就不存在,基督教徒發現耶穌和聖母瑪利亞根本不如自己想象中那麼神通廣大。失去了信仰,楊冬也就失去了活在這個世上的一切動力,所以,她選擇了死亡。也是因為她的死亡,人類才逐步發現了三體文明,地球才有了被拯救的可能。

所以啊,歷史總是被這個那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所左右着。

與楊冬一樣左右着人類命運的,還有伊文思。這個伊文思,可以確確實實的稱上“美帝富二代”。即使這樣的人,他依舊對着人類充滿了絕望。和葉文潔一樣,他希望通過三體文明來改造地球。與葉文潔不同的是,他希望通過三體來改造人類,而不是希望三體來毀滅人類。所以,在和葉文潔遇到分歧的時候,他才會選擇在三體人的心中種下“恐懼”的種子,從而為拯救人類挽回一線生機。他冥冥之中的一舉一動,也改變了歷史。

我不禁想到歷史上似曾相識的那件事。漢武帝年間,當年少氣盛的漢武帝第一次準備攻打匈奴的時候,並沒有當代名將衞青和霍去病輔佐,只能採用大臣王恢的誘敵深入戰略,希望以此改變匈奴“以逸待勞”的優勢和漢軍處於被動地位的劣勢。

而就當一切都佈置得不能再完美的時候,這個所謂完美的計策卻偏偏輸給了一個貪生怕死的廷尉。就當軍臣單于已經“乖乖中計”準備浩浩蕩蕩率軍開進馬邑城的時候,無人看管的牛羊讓他起了疑心。不知是不是歷史的巧合,他有恰恰在這時抓到了那位“改變歷史的小廷尉”。貪生怕死的廷尉將漢軍的計策一五一十一字不落地全部抖落給軍臣單于企圖以此活命。就這樣,軍臣單于又浩浩蕩蕩地回去了。於是,漢軍自高祖以後第一次討伐匈奴的計劃,就此落空。

又是因為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人物。

所以有時候,我們常常感歎,唉,我們不過是茫茫芥子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員罷了。可是,不管是在劉慈欣虛構的世界中,又或是在真真實實存在的歷史故事裏,總是有那麼不起眼的芥子,因為自己一個無意的舉動,改變了整個世界。

有人説,別太看得起你自己,沒了你,地球一樣會轉。可是,這些或虛構或真實的芥子們所告訴我們的是,我就是我,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替代我,這個世界上因為我的存在,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