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八年級語文課文知識: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

校園7.08K

八年級語文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課文知識

八年級語文課文知識:世紀之交的科學隨想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胰y:人或高等動物體內的腺體之一。

芯xn:燈芯。

歸根到底:歸結到根本上。

與日俱增:隨着時間增長而增長。

按部就班: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順序。部、班,部類,次序。就,歸於。

二、相關背景:

關於作者

1957年12月10日,同31歲的李政道一起登上諾貝爾物理學獎授獎台的,還有35歲的楊振寧。

楊振寧是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後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滿週歲,父親楊武之考取公費留美生而出國了。4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認方塊字,1年多的時間教了他3千個字。楊振寧在60歲時回憶説:“現在我所有認得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2倍。”

1928年楊振寧6歲的`時候,父親從美國回來,一見面就問他念過書沒有?他説念過了。念過什麼書?念過《龍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來了。楊振寧回憶道:“父親接着問我書上講的是什麼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釋。不過,我記得他還是獎了我一支鋼筆,那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楊振寧讀國小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歲。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兩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考上了公費留美生,於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間遇到許多令人迷惑的現象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最終tui翻了宇稱守恆律,使迷惑消失,問題解決。

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範圍很廣,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與巴克斯特創立了“楊-巴克斯方程”。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賽格瑞推崇楊振寧是“全世界幾十年來可以算為全才的三個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説:“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慼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瞭解和友誼的橋樑。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

楊振寧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20多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繫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雲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楊振寧博士發表於世紀之交的這篇文章,以簡潔明瞭的語言介紹了近百年以來科技的迅速發展。並由此引出了對科技的認識和東西方教育的差別。在閲讀中,我們應思考這篇隨想帶給我們新的認識,更要體會文章內容的組織層次。

二、文章脈絡

全文共17段,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1~9),回顧近兩百年來出現了哪些新事物,並分析其出現的原因。

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1~2),近兩百年來新發明屢屢出現,新事物層出不窮。

第二層(3~9),分析原因。結構:總説(3~5)——分説(6~8)——總説(9)

第二部分(10~17),分析世界現狀,指出中美科技、教育差異,鼓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