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精華】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總九篇

校園4.32K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總九篇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為重點,積極投身課程改革,以“課堂教學如何關注學生”小問題研究為主線,以提高課堂效率為重點,優化教研方法,探討新的教研模式,深入學習和理解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更好地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相結合,深入研究新一年級的課題。繼續以“課堂教學如何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效率”為工作主線,以優化自身的教學行為為突破口,注重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的培養。本着“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本”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向40分鐘要質量。

二、班級學生狀況分析

1、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一年一班、一年三班的數學教學任務。其中一年一班有學生33人,一年三班有學生32人。

2、由於我剛剛接觸這兩個班的學生,所以對學生的情況瞭解的不太全面和細緻。但經過了一個星期的觀察,我發覺這兩個班的學生他們普遍存在的毛病是:好動、愛搞小動作,在課堂上坐不住。

3、雖然他們的行為習慣差些。但他們的學習態度比較端正,能夠主動發言,積極思考,課後能夠認真、自覺的完成作業,通過開學這幾天的觀察,仍有極少數學生沒有形成寫作業的好習慣,今後應對這些學生多加註意。

三、如何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

1、繼續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進一步領會其精神實質,以此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2、認真並及時備課。首先我要保證每週兩次的集體備課;其次要在每次備課前作好準備工作;第三要在備課過程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要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做好準備。

3、注重學生的説理和口算的訓練。在這兩方面的練習上我想除了利用每天的早、午自習時間外,我還應當充分利用每節數學課的上課時間,利用好每天留作業的時間,以此方法來逐步培養學生的述理和口算能力。

4、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本學期,我會合理利用這每週兩次的數學綜合實踐課時間,安排形式多樣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習題。在解題技巧和解題方法上下功夫,並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認真、及時批改作業。本學期我擔任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任務很重,但我也仍會認真、及時地為學生批改作業,並及時的作好反饋,爭取不讓任何一名學生掉隊。

6、認真作好課後反思。我們上的每一節課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閃光點和不足,所以在本學期我會及時對上的每一節課進行課後反思,以《新課標》為衡量每一節的準繩,多從自身找原因,認真反思自己在每一課中的優點和不足,以此來指導自己今後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再上一個台階。

7、多與家長聯繫、溝通。本學期我將充分利用校信通作好和家長的溝通聯繫工作,要充分做好家長的工作,使家長和老師聯合起來,一起教育好學生。

8、本學期繼續研究我們校級課題。在課題研究上,我們將會結合我們的教材、()《新課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的設計中大膽的改革,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參與、探索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

9、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由於學生年級的升高、知識的逐步變難,所以兩個班都出現了不少的差生。針對這樣的學生,我會在課堂上多關注他們,多提問他們,把時間多給他們一些,並會利用業餘時間為他們補課,爭取讓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10、綜合評價學生。首先,我會公平、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學生的點滴進步我都會給予肯定、表揚以及嘉獎;學生的缺點、錯誤,我也會對他進行嚴厲的訓斥和教育。其次,我會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和期末考試成績給學生一個合理的評價,讓每個學生都能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

四、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

1、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用新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漸漸的感到自身的知識儲備已經不能適應現在這飛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能夠使自己能夠適應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已成為我們日漸擔憂的問題。所以在本學期,我會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多讀書、讀報,及時收看新聞,隨時上網查找資料,通過這些形式的學習,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2、苦練自己的基本功。一個合格的教師,應當有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所以在本學期,我一定會下苦工夫來練習自己的基本功。

(1)繼續學習有關課件製作的理論及方法,多向電教主任請教,充分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2)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其精神實質,細心備課、精心設計教案。

(3)加強自己的奧賽解題能力的訓練。

(4)努力練好自己的三筆字。

3、我會在本學期嚴格地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湖西國小教師一日常規》來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注重自己的師德形象,做一個學生喜歡,家長信服的好老師。

以上是本學期我的教學工作計劃,請領導監督並指導我的工作!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年級段總目標:

(一)、數與代數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學習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常見的量,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掌握數的基本運算,探索並理解簡單的數量關係。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數感;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應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敍述算理。

具體目標

1、數的認識

(1)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3)能説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5)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2、數的運算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常見的量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能認識鐘錶,瞭解24時記時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4、探索規律

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二)、空間與圖形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學習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一些方法,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研究的課題:“互動生成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

二、個人子課題: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關係的研究

三、研究目標:通過課題研究,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的教學境界。使預設的教案在實施過程中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和彈性靈活的成份,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運行機制。將數學教學提升到生命的層次,達到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提高的教學目的。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現狀的調查研究。

2、課堂教學預設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情景創設、學生學習方法等預設策略的研究。

3、課堂教學靈動生成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講解策略、討論策論、提問策略、管理策略以及過程控制策略等的研究。

4、巧妙把握生成性因素,提高課堂教學價值的研究。主要包括學生提問的亮點捕捉與生成、意外事件的利用與生成、學生出錯的資源利用與生成、教師出錯的資源利用與生成等策略的研究。

5、“預設與生成有機結合”的教學策略的探究。主要包括生成超越預設、預設與生成相互促進、生成與預設達到和諧統一等策略的研究。

研究重點:

1、意外生成的策略研究

學生提問的亮點捕捉與生成的研究、意外事件的利用與生成的研究、學生出錯的資源利用與生成的案例研究、教師出錯的資源利用與生成的案例研究、教師與生成關係的研究

2、生成與預設和諧統一的策略的研究

預設與生成之間內隱的“相融點”研究;預設與生成相互促進的“支撐點”研究。

工作安排:

XX年9月:課題研究準備階段

XX年10月:子課題立項,設計、修改方案,開題論證,完善方案計劃;

XX年11月—12月:開展現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具體實踐研究,進行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調查,蒐集有關預設與生成的教學理論指引課題研究;

XX年1月—4月:授課小結,開展教學研討,形成書面材料,並收集典型案例;

XX年5月:參與qq羣的交流研討課題工作;

XX年6月—7月:擬寫教學反思;撰寫學年課題研究小結,彙編成果專輯。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教學工作意見指導下,在年級部工作的框架下,認真落實學校對備課組工作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強化數學教學研究,提高全組老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明確任務,團結協作,圓滿完成教學教研任務。

二、教材簡析

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教材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鑑、發展、創新之間的關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具有親和力、問題性、科學性、思想性、應用性、聯繫性等特點。

三、教學任務

本學期上半期授課內容為《選修1-2》和《選修4-4》,中段考後進入第一輪複習。

四.學生基本情況及教學目標

認真貫徹高中數學新課標精神,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以“雙基”教學為主要內容,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整體推進”,使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得到提高和發展。

高二文科學生共有10個班,其中尖尖班2個,8個平行重點班。尖尖班的學生重點是數學尖子生的培養,衝刺大學聯考數學高分為目標。平行班學生的主要任務有兩點,第一點:保證重點學生的數學成績穩步上升,成為學生的優勢科目;第二點:加強數學學習比較困難學生的輔導培養,增加其信息並逐步縮小數學成績差距。

五、教法分析: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衝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六、教學措施:

1、認真落實,搞好集體備課。每兩週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各組老師根據自已承擔的任務,提前一週進行單元式的備課,並出好本週的單頁練習。教研會時,由一名老師作主要發言人,對本週的教材內容作分析,然後大家研究討論其中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等。

2、詳細計劃,保證練習質量。教學中用配備資料《導學案》,要求學生按教學進

度完成相應的習題,教師要提前向學生指出不做的題,以免影響學生的時間,每週以內容“滾動式”編一份練習試卷,學生完成後老師要收齊批改,對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要安排時間講評。

3、抓好第二課堂,穩定數學優生,培養數學能力興趣。尖尖班的教學進度可適當調整,教學難度要有所提升;其他各班要培育好本班的優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時注意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備課組也將組織學生上培優班。

4、加強輔導工作。對已經出現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的下班輔導十分重要。教師教學中,要儘快掌握班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工作,既要注意照顧好班上優生層,更不能忽視班上的困難學生。並根據需要在年級開設數學困難生補充輔導班。

、其他説明

1、單元測試試卷按照週末卷出題順序出題,期中、期末考試試卷另行安排

2、如有特殊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生,他們在班級裏能對其他學生形成積極的影響。加強學生興趣的素養,培養其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開拓他們的視野,對全班的學習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特別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態度技能、價值觀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諧、均衡的發展。所以加強道德教育在課程中的滲透,有利於"整體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對興趣小組學生進行分析

興趣小組的學生相對而言,成績比較突出,大多數同學成績較好,但也有個別學生存在不紮實的現象,如果引導得好,能夠提高一個檔次,並帶動全班的學習風氣。

三、活動時間

每週二下午放學後

四、學生來源

三年級中數學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或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

五、輔導內容:

1、適當補充相關知識。一方面教師提供,學生掌握,另一方面,教會學生自己蒐集。這樣,既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含量,又能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典型題的強化訓練。

3、在掌握基礎的同時,作適當的補充,增加一些特殊題型。

六、輔導方法

1、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適時開展競賽。精講多練,更多的鍛鍊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逐步提高能力。

2、通過作大量的.閲讀練習,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習俗和文化背景,同時提高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帶有技巧性難度性的習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3、教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積累知識,加大知識量。

4、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集,並定期翻閲,避免犯重複的錯誤。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本班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分析

班級學生47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國小一年級數學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持久的保持,並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認識人民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圓的直觀認識,簡單的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義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5、初步感受"形"與"體"的聯繫,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6、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7、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並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8、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並初步能對錶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出數學規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

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現"百數表"的一些規律等。

2、在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口算方法時,培養思維的準確性;在口算練習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樣化中初步培養思維靈活性。

3、在認識乘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習策略,發展推理能力。

4、在認識常見平面圖形和對圖形進行折、剪、拼等變換中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並對運用方法和獲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判斷。如利用估計監控計算得數、檢查解決問題的答案,運用統計數據進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組織下,能運用認識的數描述、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並應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3、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在教師的安排下回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

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21人,學生的學習態度、班級的學習風氣是比較好的。我一直對行為習慣的培養很重視,因而這批同學的學習態度端正,作業書寫工整、美觀。但也有部分同學由於父母長輩過分寵愛,平時對自己要求不嚴,學習習慣較差,作業馬虎,字跡潦草,由於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本學期應加以改進,力爭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學風氣尚未形成,學優生和學困生的結對工作、強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

(1)分數乘法;

(2)長方體;

(3)分數除法;

(4)長方體;

(5)分數混合運算;

(6)百分數;

(7)統計;

(8)總複習。

2、教學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含義並能正確計算。

(3)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熟練地計算。

(4)使學生認識理解物體體積概念,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掌握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5)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係,並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並能正確地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7)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懂得中位數,眾數的意義,並能針對具體問題選擇使用。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措施:

1、鼓勵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及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 教學內容: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這些內容也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編排特點

1、 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2、 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 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 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 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 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 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

8、 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 教學目標

1、 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回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數的減法

3、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認識符號“=”、“〈”、“〈”,回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6、 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回進行簡單的分類。

7、 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穩步推進、和諧發展為宗旨,深入開展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規範數學主題化系列教研活動,整合本校的校本研修,加大對新教師的培養指導力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規範數學主題化系列教研活動

本學期開展“理解性教材與教法的和諧性研究”為主題的教學研究。發揮學校數學中心教研組的龍頭作用,紮實開展主題化系列教研活動。以一個主題、四個環節(學習思辨、實踐探索、研討交流、總結反思)為主線,做到主題明確、過程清楚、環節到位、成效顯著。以學校中心組為龍頭聯動全體數學教師積極參與校本研修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學習思辨階段時間:3月底

(1)收集相關理論資料,並於網上發佈。要求每位教師完成一篇以上。

(2)交流心得與收穫(時間3分鐘以上)。做好摘錄。時間:第五週

(3)確定研討教學內容,撰寫心得,資料存檔。

實踐探索階段時間:4月中旬

(1)分高、低段各位教師備課一節。

(2)集中交流,兩位教師主講自己的設計思路。時間:第七週

(3)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上課實踐,寫出課後體會:課的設計理念、課堂教學過程、課堂反應、成敗原因。

(4)第二次集中:交流備課、提出各自的設計理念、實踐情況及反思,形成教研組的方案

研討交流階段時間:4月底

(1)鎮主題教研活動,課堂展示,互動式評課。時間:第十週

(2)參加城區主體研訓展示活動。地點:嶽林中心

(3)組長完成研究報告,教研組成員完成研究論文

總結反思階段時間:5月初

(1)交流教學論文

(2)提出問題,商量下學期的研究主題。

2、加強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

(1)參加市“與課改同行”徵文比賽,要求每位教師結合教學撰寫論文、隨筆。(3月25日之前)。

(2)推薦精兵,能手參加鎮“與課改同行”演講比賽。(4月初)

(3)5月中旬市優秀論文評比。

(4)積極培訓參加下學期教壇新秀的教師。

(5)倡導“科學、嚴謹”的教學風氣。重點要求有一疊“卷面整潔、評改規範、數量齊全、訓練量合理”的學生課堂作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