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經典書籍讀後感

校園2.74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書籍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經典書籍讀後感

經典書籍讀後感1

這是一個很普通,但又很現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作者方方,沒用任何華麗的詞句,用白描的手法鋪陳開來,平靜地講述了塗自強的一生。

塗自強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但卻是他們小山村唯一的一名大學生。他一心苦讀,以為這樣就可以改變命運,書上不也説知識改變命運嗎。塗自強的刻苦得到老師同學的讚賞,正當我以為他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考研,留校,做一名老師的時候,故事急轉直下。在即將考研時,塗自強父親突然去世,他只有回家奔喪。從此厄運不斷——辛苦工作一年即將獲得對他來説天文數字般的五千元時,老闆捲款跑了。母親被塌倒的老屋砸傷,不得不搬來和塗自強一起住,而他的薪水,只是剛剛夠他和母親吃飽。母親無法適應城裏人,和打工小飯店鬧翻,緊接着,塗自強被查出已患上肺癌,已是晚期。無奈之下,塗自強只有編一個去美國的謊言。

把母親安置在一所寺廟。塗自強永遠失聯……

打動我的並不是塗自強多麼悲慘的遭遇,打動我的是,他不是一個怨天尤人灰濛濛的一個人,相反,塗自強是一個樂觀積極上進陽光的人。他為了過好一點的生活,拼盡全力,最後生死未卜。命運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對於出身貧寒的孩子來説,除了拼命努力之外,是不是還有運氣。大學城裏千千萬萬學子中,又有多少“塗自強”呢。

作者故意用輕鬆的筆調,用不動聲色的敍述,用不帶抒情的寫法,講述了一個沉重的故事這不只是塗自強的個人悲傷,這是無數像他一樣的人的悲傷,更是這個時代的悲傷……

經典書籍讀後感2

有什麼能讓我們瞭解歷史、認識歷史?就是這本《希利爾講世界史》,希利爾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畢業於哈佛大學,酷愛旅行和歷史。他用細膩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茫茫的歷史長河和水裏的每一塊礁石、每一縷水草。

我一直以為歷史書是很枯燥的,記年代、記名字、記事情經過,可這本書卻不同。希利爾的寫作方式很特別,他會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搬進書裏,讓我感到親切好玩,又讓我印象深刻。

從萬物的起源到石器時代,再漸漸發展到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一直到現代;從以前破碎的某年某月發生某事,慢慢拼湊出了一幅幅精妙絕倫的畫卷。當我看到《堅硬如鐵的斯巴達人》時,我深深的被這個故事震驚了:斯巴達人的強壯從嬰兒開始抓起,如果生下來的嬰兒不健康,就會被扔到山裏,讓其自生自滅。出生後,父母開始培養的他們堅韌的品格。到了七歲,就被編入團隊,過集體嚴格的軍事生活,一直到六十歲。雖然在萊克格斯的統治下,斯巴達人變得十分強壯,可是把不健康的嬰兒扔掉,不免太殘酷了。但是他們培養孩子不怕辛苦、不怕挫折的品質,還是值得讚美的。

書中好看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世界的新霸主》、《戰爭狂》、《小巨人拿破倫》等等,每一個故事都寫的精彩有趣,值得回味。

瞭解歷史,就是這麼簡單,你們喜歡上這本書了嗎?

經典書籍讀後感3

今年暑假,我借了一本《少年毛澤東》。少年毛澤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為什麼他長大後會成為這麼偉大的革命領袖呢?我帶着這個問題,翻開了這本書。

可是,看完整本書,我沒有找到期待的答案。少年毛澤東並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有許多奇特的經歷,或是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就和許許多多舊社會的孩子一樣。

媽媽對我説:“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後果,一個偉人,他不可能是憑空造就的。你用心多讀幾遍,一定能找到答案的。”我又把整本書看了好幾遍,少年時代的毛澤東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

他從小就有強烈的反抗和鬥爭精神。先生打他板子,他就逃到山谷中走了三天;父親與他發生衝突,他以死相逼。結果每次抗爭,他都取得了勝利。這讓他明白:要用公開的反抗來保衞自己的權利。他還特別喜歡看關於造反的書。我覺得正是這種從骨子裏透出來的反抗精神,才使他日後能帶領中國人民反抗剝削,反抗壓迫,建立新中國。

他從小就有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少年時代,他的思想上已經開始革命。他的頭腦裏“開始有了某種程度的政治意識”,開始明瞭“大家都有救國的責任。”從此,他走上了救國的道路。

他從小就同情勞苦大眾。鬧饑荒時,他把家裏的米施捨給窮人。災民被慘殺時,他覺得有切膚之痛。他把老百姓看成是自己的鄰里兄弟,所以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媽媽説得對,“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毛澤東長大後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偉大領袖,我想,我已經找到答案了。

經典書籍讀後感4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裏,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

這幾天我讀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鬥志戰勝蔣介石。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令我記憶深刻: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在監獄中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從生命和鮮血中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着後來人。是怎麼樣的黨,多麼偉大的黨!縱有千萬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紅"這樣的黨,文字是多麼蒼白無力,但有林道靜、保爾以及本書的作者埃德加。斯諾這樣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們願意為黨的勝利傾注一切,就連出身在美國在生活背景、語言、習俗各方面有差異的埃德加。斯諾都從中國革命和它的領導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樣的熱情,在艱苦鬥爭時用自己的筆進行戰鬥,只為了他開始"信仰"的一切——黨。

這更加堅定我們共青團員的入黨決心!更加堅定了我們好好學習的信念。這種精神會一直激勵着我,激勵着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放眼世界,開拓進取,學習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前進!前進!前進!

經典書籍讀後感5

我國文學博大精深,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的名著,可謂是國之瑰寶。而我們學校為了引導我們從國學經典中領悟國學精髓,就安排了我們去讀《大學》這本書。

人類文明發展到了現代,當物質極度豐富的時候,人們更容易喪失了自己的本性,"心被物轉",越來越關注物質的重要性。技術文明愈發達,精神文明愈墮落,有如一把秤的兩頭,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對於儒家孔孟學説"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的先賢明見,在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中,的確有重新認識、深思的必要。

古語説,"知人先知己",就是説人應該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該前則前,該後則後,前後不能顛倒。安份守己,按層次、級別盡職盡責,不越軌,不越級,不犯上作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工作、生活當中,就會安定團結,興旺發達。

智中出禮,用禮來約束自己,做到克己復禮,誠於中,形於外。禮中出義(勇),義中生仁。仁、義、禮、智總歸一信(五德)。學以致用,使自己不斷提高,敢於攀登。一生無怨無悔,不半途而費,好好的做下去,做到至忠至孝,天人合一,就是真正的得道成聖。

仁、義、禮、智、信是人之根本,人以德為本。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太平,人民真正幸福!!!

《大學》這本書我們知道了對國家要盡忠,對朋友要義氣,對長輩要盡孝,對身邊的人仁慈。還了解了許多古代的名人故事,使我大飽眼福。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令我終身難忘!

經典書籍讀後感6

雷鋒這個名字你一定耳熟能棄,這個暑假,我又讀了《少年紅色經典——雷鋒》,他的事蹟再次令我深深的感動……

雷鋒出生在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呱呱墜地,迎接他的不是笑聲和温暖,而是飢餓和寒冷、苦難。在他剛懂事的時候,他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和媽媽先後被地主逼死,弟弟也病死了,只有六奶奶和他相依為命。然而苦難沒有遮住雷鋒心中的陽光,卻更讓他意思到人生的真諦——活着,就要如太陽,發一分光,發一份熱,誠心誠意的為人們服務。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不娛樂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着自己生命的崗位?”這是雷鋒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又一次雷鋒去趕早班車,忽然,看見一位大嫂旁有許多人圍着他,原來那位大嫂找不到車票了,雷鋒把自己的車票給了那位大嫂。陳五爹的老大爺,他雙目失明,孤單一人,雷鋒總是隔三岔五地幫助他。

可是,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鋒在指揮戰友倒車時,汽車輪一滑,流進了到變小水溝,碰到了一根柱子,那根柱子倒向雷鋒,就這樣,雷鋒犧牲了。雷鋒温暖的雙眼,就這樣閉上了,他那美麗的心靈也停止了跳動。

雖然雷峯死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裏,他的精神會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發揚光大!

經典書籍讀後感7

暑假裏,老師推薦我們閲讀經典書籍,在長長的目錄裏我一眼就看到了《王子與平兒》這本書,我想王子和平兒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別,他們之間會有着怎樣的故事呢?於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書本。

原來《王子與平兒》是一個童話故事,他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小説家和演説家——馬克·吐温。書中講到王子愛德華和貧兒湯姆同年同月同日生,並且長得一模一樣。在一次偶遇後他們互相認識,後來他們又互換了衣服和身份,由此引來了一系列的故事。但乞丐湯姆並沒有只貪圖享受王宮的榮華富貴,而是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禮節,積極地參與國家的治理,使國家越來越繁榮。愛德華也因做了乞丐後深刻體會到了貧苦人們的艱難生活。故事最後善良的湯姆還是把王位還給了愛德華,他們也成為了一輩子的好朋友。

讀完後,我被書中湯姆處處體現出來的善良、純潔、正直、無私打動。聯想到自己有時候很自私,不懂得幫助同學和父母,有時候又是多麼的懶惰,很少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對於學習上的事很不用心,遠遠比不上湯姆勤奮努力,還有一次我正在小區騎自行車,一個小弟弟騎滑輪摔倒了,哭個不停,我也沒有上前去扶他,現在想想很後悔。我為什麼不能像湯姆一樣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無私的人呢?想到這裏我暗暗下決心,要像書中的湯姆學習,做一個品德高尚對社會有用的人。

經典書籍讀後感8

弟子規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説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

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麼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同事、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次謹信,告訴我們做人要謹慎,要講信用,也就是要誠信為本。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如果不能誠實待人,那麼他依靠什麼立足社會呢?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

經典書籍讀後感9

記得很多年前讀過一本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深深的被書中的波瀾壯闊所震撼,但是當時並沒有從作者的角度去看文章,而是純粹的以自己的視角感受大氣磅礴。

直到前一段時間又有幸拜讀了餘老的《山河之書》,我才真正的開始嘗試從餘老的角度來看歷史、看文化、看中國山河。

我們經常在描述自己的民族的時候,都會驕傲的説出: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不為錯,但是這樣説的時候內心卻不由想起一個莫須有的敵人---蚩尤,作為王權爭霸的落敗者,蚩尤變成了獸身人語,銅頭鐵額的妖魔。讀本書之前,我也從來都認為本該如此,但事實呢?蚩尤是九黎苗寨的英雄,是長江文明的驕傲,作為勝利者確實擁有書寫歷史的權利,而作為後世人,我們應該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餘老在書中也説了:“不管是體制與體制、文化與文化、還是文明與文明的爭端從來都是血淋淋開始又血淋淋結束的。”多客觀的一句話啊,道盡了中國歷史的波瀾壯闊。

然而在談到文化的時候,我們也經常會下意識的覺得應該是知識,是認識多少字,學會了多少語言,或掌握了什麼技能。但是這一切其實都是文化的衍生物,而不是文化的本質。文化的本質應該是傳承,應該是一直流淌的河水,應該是邊遠山區口口相傳的歌聲,是一棵棵永不落幕的長生樹。如果把文化定義為諷刺和揭露的言辭、定義為勾心鬥角的謀略、定義為無病呻吟的惆悵,那麼這該是文化的悲哀,還是人類的悲哀?

經典書籍讀後感10

開學初,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一本經典書籍《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此書堪稱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生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是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它充分體現出了做人要講信用,説謊話騙人胡言亂語是不可取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曾經對電腦遊戲十分着迷,只要一碰到鼠標,我就完全沉浸在電腦遊戲的世界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與媽媽約定的結束遊戲的時間一拖再拖,為此,媽媽大發雷霆,我才不得已關掉了電腦。如今,我學習了《弟子規》,想想先人們的教誨,反省我的行為,我感到非常的汗顏,做人是應該講究信用的,信用是一個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個連信用都不講的人,他又怎麼能夠立足社會,成就一番事業呢?《弟子規》使我認識到了我以前所作所為的不足,我想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以《弟子規》時刻警醒自己,做到誠實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靚麗的風景,少一些違約的承諾。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光彩。

總之,通過學習《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我要把其中學到的道理應用到學習、生活中去。

標籤:讀後感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