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生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生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生心得體會

國小生心得體會1

在這個有點悶熱的早晨,我們出發來到了夏令營目的地,哇……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茶樹,還有那連綿不斷的羣山。氣中到處瀰漫着茶的清香,迎着微微的風,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真是沁人心脾。原來好的茶葉就是在沒有污染的綠色空間裏產生的。

開始採茶了,當地的一位老師告訴我們採茶要採茶葉最嫩的茶尖,也就是雀舌,聽了這句話,我開始信心滿滿採了起來……我細心地尋找茶尖,一邊看一邊小心翼翼把茶尖採下,怕自己把它給捻碎了,慢慢我好象掌握了技巧,越來越快,我也採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我早已是滿頭大汗,可我卻感到十分開心。抬頭看看周圍的同學們,雖然通紅的臉龐上流着汗,但都十分專注,當老師説還有二分鐘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哈哈,看誰採得最多……

這次的夏令營我體會到的是辛苦還有就是樂趣。這不僅僅是一個活動,是一次較量,是一次鍛鍊,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國小生心得體會2

我是一名國小生,特別開心能有機會出校門跟大家一起參觀大自然去學習。這次學校給我們國小生安排了一項作業,就是參觀大自然後上交一片學習心得,因此我在參觀結束後,就有了現在的這篇心得體會。

早上老師帶我們到學校集合,然後帶我們出去參觀大自然,看美麗的大自然風景,看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我們一進入大山裏,就像放飛的鳥兒一般,各個都去找尋自己喜歡的事物了。我由此也跟一部分同學組成小團體參觀。我仔細的尋找着山裏的動物、昆蟲以及植物,去觀察這些在大自然裏的生活,在一番尋找之後,我注意到一隻特別的蝴蝶,還是因為我的到來驚動了它,才發現的,不然就會讓人以為它是一片枯葉,真的,它若不動,就跟枯葉也一模一樣,一點都不是在説假的,我看着它起飛揮動翅膀,翅膀展開就是一隻蝴蝶,翅膀一閉合,就是一片枯葉,真的太讓人難以置信了,我在那一刻覺得大自然好神奇,要不是這次舉行的參觀大自然的活動,我都沒辦法親身體驗這種美好。我從來都是在書中知曉一些大自然的神奇,但不曾真正去看見和體驗,這讓我很驚喜。

在之後,我還看見了一些很漂亮的野草,看似覺得沒什麼用,可是實際上,它們還能治病救人,做一種藥材,這些都是老師給我們説的,而且還特意去查了的,因此我又多了一種見識,又多學習到一種植物。在這大自然裏,原來有很多跟我們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也有很多是需要我們去了解和學習的。在這次的參觀大自然的活動裏,我還認識了很多的品種的植物和昆蟲,就不一一舉例了。以前都是從書中看到,這次能夠走進大自然,我是真的覺得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從大自然裏學習到很多在書上不一定都能有的東西,親眼看見,和看一張圖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感謝學校這次給的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這些國小生去親近大自然,也讓我們更加懂得大自然的世界裏是多麼精彩的。雖然有很多我們還沒有去觀察到的,但是卻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知道大自然的世界更加生動,還有更多的東西等待我們去發現,去參觀到更多美麗的生物。這次的參觀之旅,我感覺到很驚喜,亦是瞭解到很多的東西,我真的特別的開心,很期待有下一次的機會再去對大自然進行參觀。

國小生心得體會3

為什麼有的學生髒話連篇?為什麼有的學生總愛打架?為什麼有的學生喜歡打小報告?為什麼你付出那麼多,而學生總覺得你做得太少?為什麼有學生就是做事針對你?…… 撒謊、叛逆、故意搗亂……每個班都有幾個國小生讓老師手足無措。《讀懂國小生》一書給了我們權威的解答。

——題記

今年暑假,拜讀了由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楊敏毅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吳權共同撰寫的《讀懂國小生》一書,感觸很深。

該書以48個經典案例向廣大一線教師呈現了孩子的各種行為特徵,從心理學層面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惑,分析隱藏的主客觀原因,清晰展示諮詢的脈絡。這本書採用故事敍述和心理對話的方式寫作,增強了案例的可讀性,不失為一本接地氣的心理健康諮詢讀本。案例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學業困惑”“成長煩惱”“人際關係”“心理障礙”四個方面。深入淺出,條理分明,為我指出了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祕徑,成為學生最好的心理醫生。

第一輯的12個案例——讓學生髮現學習的樂趣。作者就如何幫助一年級新生適應學校生活、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拖延習慣、如何幫助學生緩解分離性焦慮、如何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心等相關問題展開故事敍述,展示諮詢脈絡。第二輯和第三輯的26個案例——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學會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作者圍繞如何幫助學生走出情緒低谷、如何應對兒童攻擊性行為、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寬容、關注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等系列問題展開故事敍述,展示諮詢脈絡。第四輯的10個案例——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作者從如何幫助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如何幫助患兒童多動症的學生、如何幫助學生緩解焦慮情緒等一些問題展開故事敍述,展示諮詢脈絡。

自20xx年走上教學工作崗位以來,發現自己慢慢習慣用成人的思維去管理學生,教育學生,往往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讀了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楊敏毅、吳權老師的《讀懂國小生》後,感受頗多,這本書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讓我豁然開朗,如獲至寶。

一、如何引導膽小的孩子

該書第一輯第四個小故事是《不敢舉手的雯雯》。故事的主人公小女孩雯雯,在班裏總是悄無聲息。雖然很聽老師的話,但是所有的課上從來都不敢舉手發言,在幼兒園的三年,她幾乎不舉手發言。之後心理學家帶雯雯走向街頭,讓雯雯不再膽怯,勇敢的像陌生人問路,勇敢的去換錢,這其中心理專家給雯雯做了很好的示範,加上心理專家的鼓勵,雯雯不在那麼沒有自信,在學校裏也勇敢的舉起手回答問題。五年級的雯雯已經成為了學校小小播音員啦。

像文中雯雯這樣膽小的國小生不是個別現象,現在我終於知道了對於這樣的孩子應該怎樣做了!在我的班裏也有一個很內向的小女生,上課幾乎從來不舉手,有時候舉手也是不敢舉高,通過家訪瞭解到小女孩由於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上學後一直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觀察過她,發現小女孩下課也不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在課上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我就通過微信跟她的媽媽交流孩子在校情況,她媽媽説她從小就膽小,不愛跟陌生人交流,沒有朋友,我知道這情況之後,上課多提問她,下課也找她跟她聊天,平常多組織小組活動,讓她擔任班裏的衞生組長,慢慢的她上課變積極了,在班裏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了。

在這過程中也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家校聯合,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可以自信、勇敢的成長。同時還要多多鼓勵,讓她增強自信心,就像心理專家説的一樣,採用行為矯正訓練法,產生經驗內化和認同作用。

二、如何引導學生改掉説慌的壞毛病

該書第二輯 “幫助學生拋開成長的煩惱”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究竟是誰在説謊》。説謊是不誠實的表現,有時出於好意,我們也會講“善意的謊言”,但是謊話説多了,難免會失信於人。案例中的曉偉,在父母的“薰陶”下,不知不覺中養成了説謊話的壞習慣。以媽媽生病住院為由,不完成作業,為逃避拓展性的奧數題,不上交家校聯繫本,不與老師溝通,不與家長交流。心理老師通過分享自己的説謊經歷,與曉偉產生共鳴,引導他正確意識到説謊的代價有多大,老師的真誠觸動了曉偉的心靈,並以改掉説謊習慣為交易,幫助曉偉解決困境。

回想自己的從教經歷也曾經遇到過愛説謊的孩子,學生撒謊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有意識的撒謊,也有無意識的撒謊,老師應該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當發現學生説謊時我從不會不明原因的批評和指責學生,而是弄清學生説謊的緣由,同時還檢查自己是不是平時對學生有過大的壓力,開導學生説出説謊的原因。一般學生説謊都是因怕而起的,在弄清楚緣由後老師要耐心的對學生進行友好的交談,讓學生明白説謊的危害,多給學生講這方面的故事來啟發學生,只要老師對説謊的孩子多給予關心,我相信學生會有大的轉變的。

三、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寬容

在《讀懂國小生》這本書的第三輯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被孤立的副班長》。六年級的副班長海東,學習挺好,同學關係也挺好,對待別人熱心腸,可自從當了副班長後,發生了變化,同學關係相處的很糟糕,學習成績滑鐵盧下降,他自己也很苦惱。心理老師瞭解後得知海東出生在軍人家庭,爸爸是很嚴厲的軍官,海東從小看爸爸的管理模式,他在當了副班長後下意識地模仿了爸爸管理士兵的風格,什麼事都要管,什麼都要聽他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才導致別人都遠離他,孤立他!

我們教育學生善待他人的時候,可以通過角色互換的方法讓學生擺脱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想法,學會心中有他人,寬容他人。應該教育學生對其他學生多一點忍讓,多一份關心,這樣別人也會遇事寬容自己,體諒自己,為自己着想。當然寬容決不是包庇和縱容,不是視而不見,不是對學生的缺點錯誤的消極遷就,而是原諒他們不成熟、幼稚所犯的錯誤,是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嚴格指正學生的缺點,有目的地讓學生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寬容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它能淨化人的心靈。我們的教育方式必將產生相應的教育效果。

讀了《讀懂國小生》一書讓我懂得了教師一定要讓每一顆心靈充滿陽光!同時,我們教師還要學會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讀懂學生是瞭解和認知以及開展教育行為的開端,希望我們每位教師都要發揮教育智慧,讀懂每一個孩子,讀懂他們的興趣與需要;讀懂學生的心理與性格;讀懂學生的優點與缺點;讀懂學生的長處與短處……通過讀懂學生而讓自己桃李滿天下,也讓每一個青春的生命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魅力無窮!

國小生心得體會4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太陽落山的時候,你帶一壺酒,這壺酒披着綠布,到處都是菊花和金黃的香氣。你歎息,你陶醉,這美景無暇。

幾年前,你在官場戰鬥的時候,你傲然挺立,不可動搖,沒有污穢。“出淤泥而不染,盪滌漣漪,勿作惡。”面對黑暗,你跳開。種菊花,圍着籬笆播種苗,讓你開心,快樂。世界説你傻,你卻温柔的笑着,笑着説他們的內心是黑暗的,看不到這個骯髒的世界。但你有揮之不去的恐懼,你祖先的偉大事業被摧毀了。你再想想,在這個農村,不是比官場幸福多了嗎?於是,你又笑了,笑你祖先的無知。

“南山下種豆,草長豆滿,苗稀”,但你此生精彩、美好、幸福。籬笆旁的菊花知道你的心,你的喜怒哀樂,它也很清楚。它知道你在冬天的冷夏裏很熱,知道你在寒冷的窗户裏努力學習,知道你餓了,但你仍然很快樂。為什麼?世人不知道,官僚不知道,但你心裏清楚!天然的綠色,花草的芬芳,菊花的金黃,為什麼不沉醉?你再想到官場的黑,戰鬥的灰,怎麼能和這美景相比!你帶來了酒和詩,你的臉漲得通紅,襯托着夕陽。你喝醉了嗎?沒有!大家都醉了,你一個人醒來!黃昏時,你笑,看透了世界的陰暗,看透了人心的黑暗!

菊花香。

詩歌是你一生的奢侈品。你爬上山峯,參觀綠色湖泊,清掃森林,穿過田野。悲壯的詩句,優美的古文,伴隨着你的衣襟,流傳千古。詩歌已經融入你的靈魂。不管你的生活有多窮,你的處境有多慘,它還是會和你在一起。

陶淵明,像清水蓮、金秋菊,你傲然立於黑暗之中。菊花是你的靈魂,詩是你的精神,酒是你的精神。你的一生,你高貴而驕傲,你生活在貧窮和幸福中,你成就了一個潔白無瑕的靈魂。古今文人有幾個能像你這樣?長期被困在沒有自由的籠子裏,今天我終於回到了森林。菊香依舊繚繞。

國小生心得體會5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折斷翅膀。”列寧也曾説過:“書籍是巨大的力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不管怎麼説,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現書對人類的重要性。的確,書對人類真是太重要。沉淪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熱愛生活,心裏充滿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無比關心他人,心胸狹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書而變得心胸無比寬廣。作為我們國小生,更應多讀些有益的書籍,這樣不但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高爾基説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對,書籍是知識的源頭,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改造靈魂的工具,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讀書,能使人愉快,使人聰明,鼓舞人的思想感情去愛人類,愛和平。

書是有價的,但又是無價的。世上的書那麼多,價錢從幾元到幾千元,各不相同,可它們內存的知識是無價的天價難及的。書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自然不言而喻。

為歷史的前進,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求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

努力讀書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讀書的人們,讓我們一起讀好書吧!

國小生心得體會6

面對萬千變化的世界,許多人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其中包括國小生。如何應對國小生的心理問題?郭啟玉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地答案,她以鮮明的事例、新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予以我們引導。讀罷,不得不讚歎郭啟玉老師是一位智慧之師。《如何應對國小生心理問題》這本書告訴了我,要成長為一名智慧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種能力,而這也是我讀了這本書後的體會。

一、細微觀察的能力

和醫生醫治病人一樣,老師面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也要進行“望聞問切”。在郭老師所撰寫的個別心理輔導手記中,我看到了郭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了不同的診斷,並詳細記錄了心理問題學生的信息。這些信息的記錄離不開老師的細微觀察。特別讓我印象深刻地是:在《李朦學習行為轉變紀實》這篇手記中,郭老師對李朦的日常表現作了詳細的記錄,這靠什麼?細微的觀察能力,同時郭老師還對李朦的智力評估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這就告訴了我們:要想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細微的觀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二、欣賞學生優點的能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郭老師的班裏,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學生,他們在心理方面或是個人行為方面都有着較大明顯的缺陷,但郭老師善於去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同樣在《李朦學習行為轉變紀實》這篇手記裏,郭老師就指出了李朦社會交往能力很強,重感情,愛幫助人等閃光點,並從閃光點着手去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我想這是我們許多在職業倦怠轟擊下的教師所做不到的。

三、思考應對問題的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有些教師遇到學生出現問題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解決不了問題的根本,因此處理學生同樣的問題一次又一次。作為經驗不足的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讀了郭老師的這本書後,我茅塞頓開:作為教師,面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要善於思考癥結所在,積極思考應對的策略,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不要總是一味地批評或表揚,要學會哲學的兩面去解決問題。郭老師字字珠璣讓我知道了人不能一直停滯不前,要學會邊思考邊生活,這樣才能利己為人。

四、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如何應對國小生心理問題》這本書裏,除了12個詳細的個別心理輔導手記外,最讓我感動的是郭老師針對學生在情緒問題、人際關係、行為問題、學習問題等方面所開展的心理輔導集體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凝聚了一個老師教育學生的心血,還飽含着一位教師的睿智。38個心理輔導集體活動很好地證明了郭啟玉老師的創新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感悟親情》這個集體活動的設計中,我發覺,郭老師每個方面都考慮到了,她以創新的數學圖表來讓學生訴説自己的煩惱,加強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促使學生體諒家長,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促進家庭成員的有效溝通。

五、與家長溝通交流的能力

國小生出現心理問題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問題,它還包含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也非常重要。從郭老師12個詳細的個別心理輔導手記看,她都與家長進行了詳盡的溝通,如在《厭學的小紀——國小生不愛學習行為矯正》裏,郭老師就與小紀的父母進行了溝通,將小紀在學校、家庭的表現進行雙向交流,並有技巧的暗示家長在家庭中該如何教育、面對子女。

從這,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智慧的教師,必定在與家長、學生的溝通方面下功夫。掩卷沉思,有些愧疚,有些欣喜。愧疚的是,年輕的我未能很好的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欣喜的是,領導讓我們獲得了一本好書,一些好經驗,也讓我明白了:想要成為一名智慧教師,單單富有學識還是不夠的,還要具備多種能力。

國小生心得體會7

一週前,我們踏着整齊的步子,向紫帽山腳前進。一週後的現在,我們又回到了熟悉的土地。但我們都已和以前不同,我們的腦子裏都有感想和收穫。

一到軍訓基地,就感到無比緊張和嚴肅。一走進宿舍,就感到周圍無比簡樸。我們分好自己的牀後,便開始休息,我們都覺得以後的生活會不好過。果然,這次被我們猜中了。

早上,在不無知不覺中,起牀哨吹響了,然後快速穿上衣服,在樓下集合,去廚房為舍員打飯,接着緊張地吃完這頓飯,又集合、軍訓、集合、吃飯、軍訓、睡覺??無盡的訓練都快把我們整跨了,我們一點也不喜歡這裏,這裏一點也不自由,連吃飯都不能出聲,所以我們恨不得離開這裏,回到熟悉的教室,回到温暖的家,那兒有親人的關懷和朋友的幫助。

直到最後一次響起牀哨,最後一次集合,最後一次在這裏吃飯,最後一次疊被子。我這個時候才意識到這裏對我有多重要,這裏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通過這裏才明白了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大道理,我那一刻才明白,之前的我們都想錯了,我們現在的勇敢、自立,無一不是在基地學會的,我們學會不能憎恨這個地方,更不能忘記這裏,在這裏的每一位教官,都是受人尊敬的,他們為我們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道路打下了基礎。

要走了,望着周圍的景物,我感受到即陌生又熟悉,再看看教官們,臉上已沒有嚴肅的表情,是什麼樣的表情,到現在我也説不清楚。收拾衣物,無意中從地上拾起一張小紙條,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好好珍惜軍訓生活,走時你會捨不得。”難道,真的被説中了嗎?

踏上回家的車,我心裏無比沉甸,五天軍訓結束了,腦子裏還不停回放着軍訓時的場景,感到鼻子突然一酸。

最後,由衷地説一句:謝謝教官們這五天的教誨,我們會永記在心。

國小生心得體會8

這學期我校上報了“國小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課題研究”參加課題的老師在黑校長的組織下進行了學習與交流了,感觸頗深。“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系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若養成了壞習慣,那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是否養成良好習慣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其意義是深遠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的方面説,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國小段階是兒童形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他們的習慣養成不僅影響國小階段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以後乃至將來的一生,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是國小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國小生應具有專心聽講、閲讀課本、動腦多思、完成作業、課外自學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教給學生專心聽講的方法,培養學生邊聽邊想的習慣,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向老師提出,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的學習。特別要培養學生求異思維,逐步形成獨立的觀察與思考能力。其次,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反饋,瞭解學生作業中的常見錯誤和多發錯誤,讓學生認真糾錯。還要把好作業有意識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向榜樣看齊的向上心理,自我糾正錯誤,書寫規範。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指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閲讀有益的課外書,好的內容及時摘錄,經常整理,逐漸養成自學的習慣。

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反映了他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也反映了他的精神狀態和文化素質。無數的事實證明,良好的品質往往是從小打下的基礎,而不好的,甚至壞的思想、行為習慣也往往是從小或者國小時期開始的。“改造比塑造更困難”。因此,我經常教育學生遵守《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從常規抓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使學生養成講文明、講禮貌、講衞生、遵守紀律、遵守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德、勤儉節約、愛護公物、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比如,有的學生損壞桌椅和學習用具等毫不可惜,針對這種情況,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公物方便你我他》、《學習的好夥伴》等主題活動。此後,學生能自覺地愛護公共財物,愛惜學習用具。

三、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競爭意識

現在的國小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在智力、體質、行為上有許多優點,但由於教育引導(包括家庭教育)不當,使他們出現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任性、遇挫退卻、嫉妒別人……教師不應忽視這些現象,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走出誤區,培養學生有克服困難的意志,能經受成功的考驗,同時能經受失敗的打擊,有認準路、用好力、不達目的不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並能抵禦不良行為的誘惑,使其身心健康發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作為國小教師,我們面對的是活潑好動的孩子,只能通過大量細緻的工作,採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國小學習計劃五

今天,我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吃過早飯(或早飯前)讀一會唐詩和英語。中午,做閲讀,如果寫完閲讀後還有時間就完成各科作業。下午,如果家庭作業佈置了後,我要利用課間的時間完成作業。放學後,寫完各科家庭作業後,另寫一會奧數(作業寫的。遲就不寫)。回家後,先吃飯,然後讀一會唐詩和英語,然後洗漱。上牀後,看一會書。星期六早上先寫作業,寫完後再複習以前的知識,把課文和生字詞默一默。星期日上午自由看書、活動,下午,寫幾道奧數題,如果還有時間,吹一會兒葫蘆絲。

我要按照計劃上的做,提升我的語數外三門課的成績,同時,大量閲讀課外書,積累“磚頭”,提升寫作水平,我要在國小階段加緊多讀書,因為隨着年級的上升,作業越來越多,就沒時間看書了。我建議同學們也像我一樣寫一份學習計劃書哦!

國小生心得體會9

主動學習的習慣

別人不督促能主動學習,一學習就要求自己立刻進入狀態,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鐘學習時間。要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於學習,並能堅持始終。

國小是一所已經有72年曆史的國小了。校長説的真好,7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是短短的一瞬間,但是就在這70年中,國小經歷了風雨的磨礪,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綻放花蕾,在歷史發展的新時期揚帆遠航。

我們20xx屆的畢業生在國小的六年裏經歷了多少精彩而又有意義的活動啊?我們的校長為了我們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更好的學習氛圍,又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呢?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清楚,因為在這背後,隱藏着的是一種師生間永遠不可能斷開的橋樑!

如今,我還記得一年級剛剛入學時的情景:幾個大哥哥大姐姐面帶微笑地向我伸出手,熱情友好的問我在幾班,然後把我領進教室,看到我安全坐下,他們才離開教室門口,去迎接新的同學。那是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雖然已經是六年前的一絲回憶,但是我會將它刻在心中,因為這就是母校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一年級的六一最值得紀念。那天,所有05年入學的同學一齊聚在老校的操場,小小的操場上站了20列同學,10列是我們年級準備入少先隊的同學,令10隊則是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負責為我們佩戴鮮豔的有象徵着入隊意義的紅領巾。那天,我們的同學是那樣激動興奮,個個的臉上寫滿了歡樂。當戴上紅領巾,向着國旗敬禮時,我們個個都嚴肅認真,嘴裏微微吐着歌詞,那場景至今還是那樣清晰。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形成單元、章節知識結構,在大腦中勾畫圖式。這是使知識系統化,牢固掌握知識,形成學科能力的重要一環。

自覺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習慣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發展的表現,是創新能力的內核,是實現未來發展的關鍵。中學生應該隨時注意運用如下步驟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臨的問題。(2)蒐集相關問題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從八個方面嘗試各種新的組合。包括改變方向,改變角度,改變起點,改變順序,改變數量,改變範圍,改變條件,改變環境等等。(4)調動所有感覺器官參與。(5)讓大腦放鬆,讓思維掠過儘可能多得領域,以引發靈感。(6)檢驗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決作業難題的有效方法。

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

中學生應該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上要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可以促進思考,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心裏素質,促進創新意識的勃發。回答問題要主動,起立迅速,聲音宏亮,表述清楚。

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繫、與生活實際的聯繫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造,敢於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説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於挑戰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要知道“最愚蠢的問題是不問問題”,應該養成向別人請教的習慣。

及時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把每個規定的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學習內容,為每個時間段規定具體的學習任務,並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學習任務後,產生一種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時間段的學習中去。

各學科全面發展,不偏科的習慣

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發展全面的複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學生要全面發展,不能偏科。這就要求中學生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科更要努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興趣。對不喜歡的學科或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科,可以適當降低標準,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初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然後要求自己去完成。這是克服偏科現象的有效方法。

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率,有助於培養自學能力。預習時應對要學的內容,認真研讀,理解並應用預習提示、查閲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認真聽課的習慣

上課時,老師不僅用語言傳遞信息,還會用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用眼神與學生交流。因此,中學生上課必須盯着老師聽,跟着老師想,調動所有感覺器官參與學習。能否調動所有感覺器官學習,是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性因素。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抓住重點,弄清關鍵;主動參與,思考分析;大膽發言,展示思維。

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在專心聽講的同時,要動筆做簡單記錄或記號。對重點內容、疑難問題、關鍵語句進行“圈、點、勾、畫”,把一些關鍵性的詞句記下來。有實驗表明:上課光聽不記,僅能掌握當堂內容的30%,一字不落的記也只能掌握50%,而上課時在書上勾畫重要內容,在書上記有關要點的關鍵的語句,課下再去整理,則能掌握所學內容的80%。

課後複習的習慣

課後不要急於做作業,一定要先對每一節課所學內容進行認真的複習,歸納知識要點,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繫,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結構或提要步驟式知識結構。主動詢問,補上沒有學好的內容。對不同的學習內容要注意進行交替複習。

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和自己選做的作業,認真思考,認真書寫,一絲不苟,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尋找解決的辦法。作業寫完後,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徵和要點,以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作業錯了,要及時改過來。

國小生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2

下面我談一下我對語文,數學,英語做了一些基礎心得。

語文,涉及方面廣。可以説容易,也可以説難,因為每個人的閲歷不同,所以學起來的程度也不一樣。

閲讀理解,需要涉及各種方面的文章,學習不同的做題方法,做題才可以得心應手。最基本的還是需要多看不同方面的書,多做做題,尋找屬於自己的做題方法。作文,需要多看一些優美的文章,尤其要記住一些好的開頭與結尾,一些描寫獨特的地方,也是可以學習一下。

數學,只要上課認真聽了,對任何人來説都是不難的。對於一些基礎差的人,最好是在空餘的時間裏背公式,看例題,思考每個步驟,多做題。(雖然方法很平凡,卻是最有效的。)

英語,是讓人特別頭疼的科目。尤其是單詞,有些單詞有規律,有些沒有;還有一些很相似的單詞,只要寫錯一個字母,就很有肯能變成另一個單詞;還有一詞多義的,要記住這些很麻煩。

對於基礎差的人,最好每天記30個單詞,給一段時間去背這些單詞,然後默寫出30個單詞,英語化中文,中文化英語,如此反覆,寫錯一個就中文英文個抄10遍,每天30個,加上以前記過的10個單詞,每天如此反覆這,我相信絕對很快記得住。

以上就是我一些最基礎的心得。雖然很平凡,很死板,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説卻是最有用的。

國小生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3

一、數學教學要用理論指導實踐,而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教學過程中要有理智型的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瞭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國小生學習心得體會(2)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教師的職業需要專門化,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為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徑是教學反思。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而教學反思的對象和機會就在每一個教師的身邊。

國小生的學習心得體會範文4

3年級屬中年級段,其架構主要有4部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習作和單元練習。整套教材的結構力求脈絡分明、便教利學。

1.學習習慣。

該套教科書每冊開頭都安排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內容,以圖片方式呈現,將國小階段應該養成的“聽説讀寫”的習慣有序而又生動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承接前幾冊教材安排的“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愛惜學習用品”、“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閲讀”等習慣要求,3年級教材分別安排了以下內容:

*“主動預習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

*“認真寫鋼筆字”,“認真寫毛筆字”

以後各冊還將陸續安排讀報、寫日記、收集信息整理資料以及多種渠道學語文等方面的內容。這樣做意在有目的、有地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課文。

根據《課程標準》精神,教材在選文上堅持3種價值取向:

1是文化性。即所選的每1篇材料力求具有較豐富的文化內涵,耐人尋味,給人以啟迪;整本或整套教材的文化構成也儘可能均衡合理.有利於學生豐富文化積累,建構他們自己的文化;以3年級上冊的課文為例:有寫人的如《孫中山破陋習》《卧薪嚐膽》《軍神》,有記事的`如《第8次》《金子》《掌聲》,有狀物的如《石榴》《石頭書》,有描景的如《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薩的天空》《東方之珠》等等。全冊書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文化視野比較開闊。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審美、科學,傳統、現代,本國、外國,情感、理性等等,諸多方面均有涉獵。

2是時代性。即所選課文力求具有現代意識,反映時代的進步和時代的精神;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反映先進文化;反映具有時代特點的新觀念,讓學生接受新思想,逐步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念。如3年級下冊中選人的幾篇課文,《微笑着承受1切》《放飛蜻蜓》《槐鄉5月》《海底世界》《美麗的南沙羣島》《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水上飛機》《狼和鹿》《爭論的故事》《剪枝的學問》《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等,這些文章洋溢着濃郁的時代氣息,飽含着現代人應有的價值觀。

3是審美性。即追求選文的美育價值。從文章內容到語言表述,從課文插圖到裝幀設計,都力求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符合兒童的審美需求,使學生在讀課文、看圖畫的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受到美的薰陶。作品富有兒童情趣,圖文並茂,相信會為兒童喜聞樂見。

課文大多是新面孔,少有傳統篇目。少用或不用傳統課文,並不是因為這些文章不好,而是因為編者們相信,“在中華文化的典藏中,在世界文明的寶庫中,1定還有更好的資源。發掘標誌文化精品、語言精萃的高品位課文奉獻給兒童,這是語文教材編寫者的天職。”

3.習作。

按照《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段開始安排“習作”教材。為切實幫助教師搞好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習作水平,該教材在“習作”部分的編排上作了如下嘗試:

第1,突出位置,明確目標。

——明確“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課程標準》)

——還“習作”應有的位置,精心編寫專.門的“習作課文”,使“習作”教材獨立成章、自成體系。

——明確習作教學的年段目標,3—4年級應在低年級段寫話的基礎上進行作文起步訓練,以片段教學為主,不拘文體,不必成文,讓學生自由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同時提出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的要求。

第2,降低門檻,培養興趣。

習作內容儘量貼近學生生活,習作要求力求適度明確,少寫命題作文,不給過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重視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寫放膽作文,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話説明白,把句子寫通順,把字寫工整。

第3,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兒童作文,需要經歷1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雖然學生口頭語言已有了相當的發展,但若要他們用準確的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畢竟還有些困難。為此,該教科書中年級段“習作”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多來自國小生,用的是孩子的語氣,寫的是孩子的生活,抒發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調清新,使學生讀了倍感親切。“例文”均由國小生按規範格式謄寫在作文紙上。這樣,旨在從形式到內容,為學生的習作提供良好的示範。對“例文”,教材還有簡明的點評或提示,每次習作要求均與“例文”有關聯,便於學生從“例文”中獲得啟示,並通過模仿學習作文。這種編排,有助於學生在理解與表達、學習與運用之間架設起1座橋樑,從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難度。

第4,以説促寫,讀寫結合。

在低中年級,“以説促寫”、“以説引寫”、“説寫結合”是被實踐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該教材對此作了有機地吸收和借鑑。

閲讀是寫作的基礎,閲讀積累越多,寫作的基礎才越雄厚。“讀寫結合”不僅是1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更是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之1。該教科書在讀寫結合上,採取了“長短結合”、“大小結合”的編寫策略:所謂“長短結合”是説1方面致力於長期積累,不急於求成,以“厚積薄發”。另1方面也因“課”制宜,搞1些模仿性的遷移訓練。“長線”貫穿始終,“短線”相機滲透;所謂“大小結合”是指課本既有專項的習作訓練(大作文),也有隨課文安排的“小練筆”(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練筆機動靈活,從而構成整套教材的作文體系。

4.單元練習。

教材每個單元安排了1個綜合練習。意在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複習鞏固所學課文知識,懂得運用語言文字的1般規律,全方位地提高語文能力。

綜合練習的編排自成體系,又與本單元所學課文有1定聯繫。

每次單元練習大體包括“學用字詞句”、“寫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説説寫寫”或“想想做做”等板塊。“學用字詞句”主要是1些字詞句方面的練習,國小階段的語文基礎知識穿插其中,不再是過去的組詞、填空1類的機械練習,注重綜合性和實踐性,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寫字”是關於漢字

書寫的歸類練習。“讀讀背背”主要安排兩項內容,1是熟記成語,將成語按照

1定的內在聯繫編寫成語歌,讓學生記誦;2是積累典範的語言材料,如格言警句、古今詩文、諺語對聯、知識小品等。“讀讀背背”的安排意在豐富學生的積累,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藴。“口語交際”則強調交際活動的情境性和互動性,重視交際的文明態度和修養。教材選取了大量貼近生活的話題用於口語交際的練習。“説説寫寫”或“想想做做”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而設。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溝通,書本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總之,我們通過這次培訓學習,無論從教學思想還是對新教材的認識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對新課程的理念也上升了1個更高的層次。在新學期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更新觀念,鑽研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國小生心得體會10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持之以恆地去培養學生聽、説、讀、寫、思等方面的能力。根據國小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以及主體發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五個方面:

一、閲讀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少年時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時期,老師應該培養學生愛閲讀的習慣,採取多種方式刺激學生樂讀、善讀、願讀的興趣;採取多種活動鼓勵學生保持閲讀的好習慣併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常常不讓學生做大量習題,而把時間用來讓學生看書,並且看整本整本的書。這既可以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佈局謀篇並效仿之,又可以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譴詞造句。新學期,我都會利用第一節語文課,開一個新學期閲讀動員大會。學生沉睡了一個假期的閲讀夢,被我這一呼籲,個個興趣盎然,紛紛制定新年學期閲讀計劃。有的説,這學期我要看五本書,有的説這學期我要看十本書。當他們宣讀完自己的閲讀計劃後,我順勢將自己本學期閲讀計劃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個個張開大嘴説,老師你也有閲讀計劃啊!我和學生相視一笑,閲讀動員大會在我們的笑聲中結束了。接下來,我每天都會給學生布置一項作業,課外閲讀半小時。每月的製作閲讀卡成了學生分享、展示自己閲讀情況的平台。每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都會在班上開一個隆重的讀書分享和總結大會,讓學生談談本學期閲讀的心德體會。我還對學以致用的同學,大力表揚並頒發獎狀。通過以上四個環節,一學期下來,學生逐漸養成了閲讀的好習慣,聽、説、讀、寫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二、抓住重點

有時老師們總覺得課時不夠,常常二個課時上不完一篇課文。糾其原因是老師沒有抓住本單元和課文中的重點,沒有明白編者的意圖。單元導讀常常是學習本單元的線索。只要老師抓住了它,就抓到了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我在備課時總喜歡鑽研單元導讀,而且鑽研導讀後迅速讀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從中我發現了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我們有的老師在備課時,總是先喜歡研讀教參,對其中提出的知識點、注意點以及自己認為的考試點作了標記,以便上課時一一與學生探討。其實這樣做會禁錮我們的思維,束縛我們鑽研教材的能力。在一兩課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的形成,也不是學習一二篇課文就能實現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內化的過程。如我在執教四年級上冊《鳥的天堂》這篇課文時,先鑽研單元導讀,然後才抓住了本課兩個教學重點:一是靜態描寫大榕樹和動態描寫鳥的部分,讓學生對比品讀這一靜一動,學習此寫作方法。二是有感情地朗讀重點段落,感受作者對鳥的天堂的喜愛。因此,我們語文老師要善於抓單元重點,抓課文重點並集合兩方面的重點,整合課堂教學內容,集中教學時間,實實在在地進行“聽、説、讀、寫、想、思”的訓練,真正實現“聽得認真,説得完整,讀得投入,寫得相似,想得充分,思得深入”,堅持不懈地這樣下去,學生的語文基礎一定會夯實。

三、語言積累

“語文教學就是要強調記憶、積累、而理解是在積累的基礎上大腦自動調出,匹配和整合的過程”。“只有當學生的閲讀量達到了相對較高的量時,才有可能形成語言語文的自學能力。”語言積累,首先要談課內語言的積累。選入教材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既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也包含了豐富的語言教材和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好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語言資源:課文中精彩優美的描寫語段、運用精彩的修辭手法,甚至運用一個極其準確的成語、字詞、標點……凡是書中要求記憶的,一個不放。同時還對學生提出對書中好詞、好句摘抄和背誦的要求。在寫作文時看誰用得多,寫得多,以提高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其次是課外語言的積累。有時在課堂上我會一篇帶多篇的讓學生學習,其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與課文相關內容的文章是如何組織語言的。常常在課前將課外的文章發到班級QQ羣裏,第二天要求學生上課前準備好,對課外文章寫得精彩的部分,採取課內品讀,課外摘抄、背誦的方式讓學生積累語言。時間一長,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想象創造

“學會想象才會學會創造。”《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第一學段側重考查學生通過朗讀和想象等手段,大體感受作品的情境、節奏和韻味。因此,在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千方百計地抓住契機,相機引導學生去想象。教材中,有很多看起來沒有的空白處,其實滲透極為豐富的內容,為學生的想象留有極大的空間。如執教二年級下冊《醜小鴨》一課時,我採用想象教學法,讓孩子們讀完課文第四自然段後,想象離家出走後的醜小鴨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在課堂上我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想。學生不僅想得好,而且説得好。不用我多講,學生就明白醜小鴨離家出走之舉是大錯。我準確地發現想象點,適時地組織學生去思考、去想象,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情感得到了昇華。除了挖掘課文中的想象點外,我們還經常組織學生去看課文中的插圖(每幅插圖都是對文章重點內容的體現)。如我在執教二年級下冊《難忘的潑水節》時,讓同學們看書中的插圖,想象周此時對傣族人民在説些什麼呢?學生會心一笑,各個開動腦筋,説得是有聲有色,這樣圖中的人物就變得鮮活多了。

五、習慣養成

語文學習習慣包括上課聽講習慣、認真做筆記習慣、規範寫字的習慣、認真傾聽的別人發言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先想後説的習慣等。葉聖陶曾説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只須一句話,這是要養成好的習慣。”要想學好語文,習慣可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想培養好全班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師仔細觀察本班學生日常學習行為,對普通存在的不良習慣,採取相應的方法來解決。經我細心觀察,本班語文素養不高的學生大都語文學習習慣不好。集中存在讀書不動筆,不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問題。針對上述兩個問題。首先,我在課堂上對語文學習習慣很好的同學即時表揚。其次,在學生髮言時,讓其他同學不僅要聽,還要動筆。如聽別人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應該邊聽邊將讀錯音的字圈出來。對朗讀好的同學還要其他學生,説説讀得好在何處。最後,請聽得認真,説得精彩的同學示範讀課文。一學期下來,本班學生兩大不良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在教學中,每個年段都有相應培養學生習慣的要求,老師應做到心中有數,並有意識地加以習慣上的指導和提醒,引導學生自覺地按照要求去做。

不管是家長朋友,還是教師、還是出版社,“打鐵還得自身硬”,除非了花功夫分析兒童閲讀現狀、花心思去研究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閲讀、高效閲讀外,還需要加強自身的閲讀習慣的培養,這樣一來,家長和師長以身作則,出版社則為孩子提供更優秀的圖書,多管齊下,達成目標更圓滿。

國小生心得體會11

今天我到媽媽辦公室那兒去,媽媽對我説:“我們今天中午吃西紅柿炒粉。”因為我很久沒有吃西紅柿炒粉了,我一聽這話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媽媽緊接着的一句話又讓我泄完了氣,媽媽説她忘記買西紅柿了。我心想,中午沒有西紅柿炒粉吃了。

這時,媽媽問我説:“小雨,媽媽正在上班,不能去菜市買西紅柿。你能自己去買嗎?”我從來沒有自己到菜市去買過菜,但我想什麼事情都有第一次,而且我以前也和媽媽到市場買過菜,想想也沒有什麼可怕的。於是我接過媽媽遞過來的一塊錢,哼着歌兒愉快走向菜市場到了菜市後,我看見市場裏買菜的人擠得水泄不通,心不由得“怦怦”亂跳,,買菜的人這麼多,賣菜的攤子也這麼多,我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問價錢,西紅柿到底該怎麼買呢?

我東張西望,看見有幾個攤子有西紅柿賣。聽媽媽説過,買西紅柿要買個大,色紅和熟透的。我看到一位叔叔賣的西紅柿不錯,個兒又大又紅,就問他:“西紅柿多少錢一斤?”“八角錢。”“八角錢?我可只有一塊錢,太貴了那我不買了!”。叔叔聽了後忙説:“你有一塊錢呀,一塊錢就可以買四五個西紅柿了!”我一聽,趁勢來個順水推舟,説:“好啊!但你要挑個兒大一點的才行喲!”叔叔一口答應下來。他幫我挑了幾個後用天平秤一秤,就説一斤三兩,剛好一塊錢。我遞給了他一塊錢,就接過西紅柿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終於可以吃上西紅柿炒粉了,心裏美滋滋的。

國小生心得體會12

五一勞動節,我和爸爸媽媽去遊玩。晚上,在住的賓館的房間裏突然聽到奇怪的叫聲,我和媽媽都很害怕,爸爸説不用怕這就是鳥叫的聲音,可能是孔雀吧,媽媽説這地方怎麼會有孔雀呀,爸爸讓我們快睡,等明天起來看看就知道了。

我們兩個一夜忐忑,第二天一早爸爸就領我們到樓下,穿過一片竹林,有一個水塘,水塘裏金魚一羣羣游來游去,池塘邊有垂柳、走廊和亭子,槐樹上槐花怒放,清香撲鼻,真是想不到有這麼好的環境。

爸爸指着樹上説:“你們看哪兒!那不是孔雀嗎?”果真有兩隻孔雀棲息在樹上,我們在地上灑下面包渣,它就慢慢的接近過來,一開始它的警惕性也很高,我一接近它,它就躲起來,慢慢的它的膽子大起來,來啄我手上的麪包,一會兒另外一隻也過來了,拖着長長的尾巴兩個爭搶着,跳躍着,它們的羽毛格外閃亮,好美麗的孔雀呀!不愧是鳥中之王!

國小生心得體會13

我是一個在書堆里長大的孩子,自從懂事就是一路書香伴隨着。書,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和夥伴。今天,是祖國媽媽六十週歲生日,她卻給我們獻上了最好的禮物——60週年兒童文學典藏叢書。這套叢書一共6冊,我一一閲讀,其中最喜愛的還是童話卷——爛漫的天空。

都長這麼大了,還是喜歡看童話。因為童話是最美麗的,一切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童話也是虛構出來的故事,所以需要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品味、去理解和體會。童話情節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是兒童文學作品中最真、最美、最善良的。

合上書,閉上眼睛,腦海裏浮現的都是那些美好的場景:裝滿陽光的夢、寶葫蘆的祕密、女孩和梔子花……有的童話故事擁有動人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的則擁有藴涵着超拔新奇的想象、幻想、美妙意境和深邃的理趣意藴。無論是什麼童話故事,都有着一種將大小讀者的心緊緊吸引的奇異魔力。

賞讀一本優秀的童話故事集,不僅要閲讀作品離奇精彩的故事,還要認真閲讀體會作品優美的語言、高尚的情感,仔細領略其中藴涵的深邃的哲理意韻,只有這樣來品讀童話,才能從中領悟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童話,往往把美妙的幻想和真實的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使我們熟悉的事情發出奇異的光彩,還能把我們感到陌生的複雜事情和現象,通過這種形式來表現得適合我們。

另外,童話故事中也可以把一些嚴肅的思想、分明的是非、強烈的愛憎進行轉化,將其融入故事當中,把其變的簡單易懂。可以説,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瑰寶,也是孩子心中不可缺少的奇珍異寶!

欣賞這本美好童話故事的書集後,使我感到受益緋淺。不僅讀懂童話,也讀懂是非,讀懂什麼叫做真、善、美。

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讀書永遠是最舒服、最幸福的時刻。華燈初放,一切都會變的安靜了,讀書,就更加温馨愜意。學着爸爸的樣子,我也沏了杯奶茶,坐在柔和的枱燈燈光裏,輕輕的打開絢麗奇異的世界,悠閒的暢遊。喝一口濃濃的奶茶,醇香立刻瀰漫到全身,不知不覺中就走進了那神奇的畫面裏。

國小生心得體會14

隨着雙減政策實施,孩子們的課後時間被釋放,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雙減政策是項利國利民的政策,減輕了家長孩子的負擔,可是許多家長缺陷入新的焦慮中,家長會覺得孩子放學後不補課了,那總該學點什麼呀,於是胡亂地給孩子報了一堆新的培訓班,卻忽視了孩子真正的興趣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成功的基石。美國心理學家伯克曼説:“興趣是人們行為的動力。”有了某種興趣,才能積極地、主動地、充滿熱情地去發展這種行為。縱觀舉世矚目的科學家的童年,如達爾文整日觀察花鳥蟲魚,牛頓看蘋果落地,愛迪生孵蛋的故事,諾貝爾對火藥的着迷,就説明了他們從小對未知世界產生強烈的興趣,推動着他們不斷學習探索研究,説明了童年時代產生的興趣導致一個人將來的成功。既然兒時的興趣這麼重要,又這麼不易維持,父母們該如何去發現、挖掘、培育興趣的幼苗,使之長成參天大樹呢?

首先,給孩子時間、空間,讓他們有機會接觸除了學習以外的一些事物。比如參加一些活動(學校或社會的畫畫,表演,手工,體育),在活動中家長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和擅長部分,當發現了這種興趣亮點時,家長就要不失時機地把它挖掘出來,創造條件加以引導,有意識地去培養,以鞏固延續這種興趣的幼芽。在家裏,家長也需要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然,需要設立界限,如看手機玩遊戲等),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自律性,讓孩子自己合理安排學習和做感興趣的事情。

其次,尊重孩子的選擇,對於興趣愛好,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選擇權,不要嘲笑貶低,否定孩子的興趣愛好(模仿、觀察蟲子,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讓孩子自己做一些選擇,讓孩子體會到選擇帶來的快樂和體驗。讓他感受到決策產生的積極效果,增強自信,從而產生自主行動的動力。與此同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建立目標。

第三,深入瞭解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並給予支持。父母要多鼓勵少批評,讓他體驗其中的樂趣,成功的喜悦,有了快樂感,才有繼續探究的動力和熱情;多啟發思考,少給現成答案,不斷激發他的好奇心,推動他不斷向前探索。

並不是所有的興趣火花一定都能變成成功的播種機,但是,多發現一種興趣,就多一條通向成功的路,多培養一種興趣,就多一項生活的樂趣。作父母的應盡的責任,不是考慮這種興趣幼芽能否長成參天大樹,而是要以最大的努力去播種它、栽培它,使它儘量長成大樹。

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做呢?答案是就家長需要更多地陪伴孩子。

孩子的人生就像一部連續劇,每一天都在變化着,連續劇不看可以補,但是孩子的每一天是補不回的。陪着不等於陪伴,有質量的陪着才叫陪伴!優質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陪伴的質量!

如何做才是高質量陪伴呢?

第一:陪伴,不是簡單的陪着,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相當於沒有陪伴;

第二:對孩子要有耐心,不要輕易發脾氣;

第三:不要敷衍孩子,認知回答和迴應,不要“好的”“知道了”“你真棒”去應付;

第四:不要去説教,説教不是教育,不要總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第五: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

第六:父母用心去傾聽、用心去關注,才能一起去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七:共同成長,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今“雙減”政策之下,家長不能再用簡單的經濟投入來代替精力投入,在孩子成長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時間、精力、情感、智力、陪伴、自我學習、互動溝通。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相處模式,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規範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國小生心得體會15

在這次“垃圾分類桶前值守”志願活動中,我感受到了一名團員身上所擔負的責任。

起初,我難以接受垃圾散發出的難聞的味道,但當我看到保潔員阿姨們都不嫌髒不嫌累的衝在最前面,我便也堅定了信念,衝到阿姨們身邊一起對垃圾進行挑揀、分類。當我給村民們講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村民們都積極的、認真的學習,他們努力記住的樣子讓我深受觸動。

現在,我只是一名共青團團員,我能做的很少,但參加這次活動,作為一名團員為我的社區獻出一份微薄之力,這便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活動中,我感受到保潔員們進行垃圾分類的辛苦,也感受到村民們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的熱情,這都使我在進行“垃圾分類”志願活動時,渾身充滿了幹勁和動力!

現在距離開學還有幾天時間,在未來的這幾天裏,我依舊會堅持參與“垃圾分類桶前值守”志願活動,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展開獻出一份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