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

利用暑假的時光,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的名字在我小時已有耳聞,但是在我讀後才懂得了作者想要傳達的這份生活態度,得到了許多生活態度方面的啟示。雖然只是三年級學生的日記,但給我的感觸仍然極深。

小作者寫了許多自己對所見所聞的感想,以及許多自己的想法和態度。他和書中其他的同學們一樣並非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孩子,但是他有着一顆善良的心,雖然有時會控制不住脾氣做出一些不當的事情來,但是他的身邊有父母通過在日記本上寫話的方式與他溝通,化解他的疑惑以及矛盾的心理,並且他們會經常提醒小作者家中的生活來之不易,有許多的孩子們家境遠不及他們的好,使他能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環境,並對貧苦的人們有憐憫之心,不歧視他們。

除了父母的教育,他還有良師益友的教誨和提醒。令我印象頗為深刻的是他的朋友卡隆。他是一個正直的人,對於弱者總是盡力讓他們受公平對待,而不受欺負,如駝背的耐利就由他來同桌,使他不受同學的嘲笑,保護了他的自尊心,並鼓勵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記得一次爬竿的時候,就是卡隆的盯視使同學們沒有嘲笑耐利,而在之後他也給了耐利鼓勵,使他最終爬上了平台。這樣的一個朋友使我敬佩不已。

除了對作者身邊的人們的敬佩之外,我心中產生了許多次的愧疚之情。三年級的意大利學生們已經能夠如此待人接物,而我們身上仍有許多未改正的問題。學習生活中總會出現同學被大家嘲弄的事情,而有些咧着嘴笑語的同學們在事後卻還不認識到錯誤,對於傷害他人自尊心的錯誤沒有絲毫愧疚與自責,使人在驚訝之餘感慨日前經濟愈加發達的社會中,不少良好的道德品質已有缺失了。讀過《愛的`教育》,讓我能夠自省:有沒有做傷害了他人的事?

讀《愛的教育》培養了我的心態,使之更加積極向上,能夠接受他人給予的意見,也讓我能保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另外,也讓我記住要關心,瞭解,幫助他人。其中的例話讓我明白愛國精神的偉大,以及小作者改正缺點的過程和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的態度,還有許多的事件同樣讓我能從中學習而受益。讓我能更加關愛身邊的人和社會。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2

我最喜愛的書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編寫。這本書通過對樸素生活的描寫,使我感受到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我認為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有一顆美好的愛心。

那本薄薄的小書,文字不多,但其內藴卻無比深厚與沉重。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石匠、賣菜婦女、賣炭人、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對我來説,看了這本書甚至可以影響我今後性格的.形成。

書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國小生形象,有表現優秀的,有表現極差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極差的,但每一個人都在本質上有其閃光的東西。我認為他們都具有可愛和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的本性只要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們挖掘、發現和培育,他們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也會成為益於社會的公民。

這難道不是一本具有深遠影響的好書嗎?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3

愛,像人的靈魂,每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如父母的愛,是穿衣洗臉,督促孩子看書學習,一有頭疼發燒,問寒問暖尋醫找藥;如老師的愛,細心教育,無微不致……這些都讓我們難以忘懷。

今天,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它裏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教會了我許多道理,讓我看得入神入肺,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愛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該書主要講了: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一年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育孩子需要的不是單純的無條件的溺愛,而是需要家長與孩子互相尊重,孩子尊敬父母,父母更要尊重孩子。家長的行為是最能夠作為表率的,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在日常小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別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的敬佩。這一點對我同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説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這本書還講到了孩子之間最純潔的友誼。它教導孩子們看一個人不應該只看他的外表,而是應該看他的行為。只有關心別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有時候友情不是從嘴巴上説出來的,而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援助之手,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你並不孤單。書中着重描寫了小主人公和他好友卡隆的友誼,也描述了他怎麼處理和別的同學的關係,它告訴孩子們交往要以寬容為本。作者精心構思的一系列感人的情節,把美好的感情與思想送進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崇敬,對周圍人的愛和對同學們的關心。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虛偽的。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愛體現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愛在點滴之處,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呵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我深信我能成為一位好的園丁。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4

——培養學生的愛心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從內心來説,自己一直希望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希望能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自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説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為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為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為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為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

有人説:“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偉大,是神。”此時此刻,我內心閃現出的這一句話,不由得讓我相信老師的偉大的。

很多時候,我也常在內心對自己説:要愛孩子,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心與心地交流。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卻又變卦了。沒有了耐心!或許是因為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規律沒有吃透,也或許是自己的魅力還不夠吧;或許是自己缺少理論的指導,沒有實踐的恆心吧。如何育人,如何去與學生零距離接觸,捕捉學生的一舉一動,成為“孩子王”,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讀了《愛的教育》後使我豁然開朗,真心地“蹲”下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就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想他們所想,思他們所思,憂他們所憂。真誠地孩子們打成一片,怎麼會看不到孩子心中的世界!古人云:“信其師,親其道。”

愛工作、愛自己的職業同樣非常重要。經常聽老師抱怨“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學校佈置的一些額外工作任務,他們都以沒有時間來推託。還有很多老師怕上公開課,究其原因之一:忙啊!一節公開課得準備幾個小時;原因之二:怕啊!精心準備幾個小時還不一定能上好,一見有人聽課心裏就緊張害怕。所謂的“忙”“怕”,也許是自己的文化底藴不足,對自己的工作還不是那麼熱愛。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位有30年教年的歷史老師課上得那樣精彩,以致視導員都聽得入迷忘了記錄。當別的老師問他花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時,他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們的老師能用終身的時間來準備一節課嗎?能用15分鐘的現場時間準備出一節好課嗎?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如果剛畢業時這桶水還是滿的,假如不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忘記一些,這桶水就會漏掉一些,當時間過去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我們的知識也許只限於教科書那些了,比學生多不了多少,這樣怎麼能上好課?怎麼能不怕上課?如果我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的補充知識,那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增添一些,一桶水也許會變成一缸水,一河水,量變可以引起質變。“那我們上課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了。”還會怕上課嗎?還會嫌時間不夠用嗎?“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學”。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 “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並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記得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

古人説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着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 “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於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為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雖説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一份崇高的職業,可經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湧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並不是美好的。可以這麼説: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5

《愛的教育》——這部日記體小説是意大利作者德。

亞米契斯嘔心瀝血寫出的著作。故事描述了主人公恩裏克以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分辨這整個世界的美、醜、善、惡以及影射了恩裏克的朋友同學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恩裏克的熱愛祖國,卡羅納的同情弱者、尊師友愛父母,以及德羅西的熱愛學習、助人為樂表現了孩子們的純真。“愛”在每一張紙頁之中穿梭着,大至國家團結之愛,小有父母師生之關懷。“愛”就像一把琴,每一根弦,每一個音符都感人肺腑;“愛”也像是一片瞭望無垠的的大海,裏面的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處處動人心絃。《愛的教育》啟蒙了孩子們純真善良、寬容無私的情懷。 《愛的教育》每一章幾乎都會出現恩裏克同學的`名字,他們團結在一起,把心連在一起,互助互愛,使同學們有一種神聖的純美情感!裏面許多文章把情感描述刻畫得十分動人、親切美好、扣人心扉!

《愛的教育》教育孩子們行為善、語言美,不要做到行為惡、語言醜,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6

假期裏,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我十分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教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的。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教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温暖:把學生當親人的教師!

當安利柯的教師説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教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教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為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提高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期望成為教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我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教師給我們

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僅是大人們的事,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7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一本好書會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和無盡的快樂!

朋友們你喜歡看書嗎?我想向你推薦你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亞米契斯的一部代表作《愛的教育》。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這本書的扉頁上的那段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就是這句話使我用心讀完了這本書。書中主要寫安利柯成長的故事,作者以一個國小生的口吻敍寫了主人公一年的所歷,所聞,所見,所感,抒發了鄉國之感,師生之誼,親子之愛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友愛之情。通過一個個平常又滿藴人情味的生活條件,把愛和美注入讀者的心田。作者用日記的形式來寫作,但每月又有一篇較長的,結構完整的`“每月故事”。這些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並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同時也帶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小博士”代洛西,“小英雄”洛貝諦,愛幫助人的卡隆,可憐的奈利,衣着華麗的瓦梯尼……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通過樸素的描寫和精彩的語言,使我知道愛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愛是用任何東西都換不回來的,愛是人世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愛是人人都需要的!如果你看見這本書你一定要認真的品味品味!要記住那句話:“世界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8

這個寒假裏我讀了許多書,其中使我感觸最深的一本書《愛的教育》。讀完後,我的第一感觸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德日記,來描寫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的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寫的也是生活中平凡的'事、人物,但是,這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讓人感動不已。

我還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感動的事情。它所講的是一位婦女,她在街上遇到了一個歹徒,歹徒逼着要讓婦女交出錢來。歹徒從婦女身上搜出被一疊塑料袋裹着的鈔票。但是婦女為了這些錢和歹徒搏鬥,最後傷了手指。當警察看到那塑料袋裏裹着的只有8塊5角的錢時,個個都驚呆了。而婦女用這8塊5角各買了一種水果,帶到了公墓裏,有一座新墓,喃喃自語:“兒啊,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説:‘我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為了給你治病,家裏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但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媽可以買到水果了,這些都是好的,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吧,孩子……”

是啊,這一個故事體現了那位母親對她孩子深深的愛意,哪怕為了8塊5角,也要誓死不放。“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一句關心的話語、老師對學生一個提醒的眼光、同學對自己一個細心地攙扶……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如果你仔細品嚐,你會感受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己,這是多麼的悲觀啊!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關心我,我是多麼幸福啊!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兒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愛的人生。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9

我很愛讀書,那種渴望的神情,爸媽只好幫我買書。這不我看中了一本名為《愛的教育》的書。買回家後,我細細的“品嚐起來”,這本書實在是太吸引人了!我為了讀完它,可謂是廢寢忘食啊!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好啊,並且教會了我很多的道理。我想起了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利柯,他是一個善良、天真而又不失誠信的小男孩,他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他的同學、朋友、老師、家人都非常的友好。諾琵斯的父親是個名流、卡隆是個品德高尚的人、克洛西是個手有殘疾的人、培諦的父親是賣炭的、可萊諦的家裏很窮,華梯尼的家裏很富有……他們都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他們與安利柯在同一個學校裏生活,在同一間教室裏學習,早已有了割捨不斷的友情,並且持久!安利柯與他的朋友們發生了一件又一件包含喜怒哀樂的事情,當然也發生過許多小矛盾,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之間那種先人後己、樂於助人的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這本書裏還有每月故事呢,這些故事都非常感人,講的都是愛國的少年,或者是安利柯的爸爸和媽媽的信。很多故事的'情節讓人忍不住淚如雨下,激動萬分。

這本書還讓我明白了很多與人交往的道理,讓我與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家人之間能更好的交流。而且讓我交了更多的新朋友,與自己同學之間的情誼越來越深,越來越真切。裏面的一些事情讓我懂得了做事情要一絲不苟,哪怕有一丁點毛病也要將它改正,這是必須的,不能視而不見。做事情還要三思而後行,不能意氣用事,不能動不動就發脾氣,想怎樣就怎樣,一點也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會傷害了別人,做事不要太莽撞,我平時就是一個莽莽撞撞的人,所以這一點我真的受益匪淺。在做人這方面,讓我受益的也良多。好比做人要助人為樂,不要瑣屑計較,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説話的禮貌,有時候我們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幾句説出的話,會傷了人家的自尊心,損害別人的利益,這種話可不能隨便説出。還有很多很多,總之,這本書真的教會了我很多,教我如何愛家人,如何愛朋友。

我覺得一本好書就像一杯茶,每杯茶都有它獨特的味道。而這本《愛的教育》,我覺得這是一杯龍井茶,要慢慢品才能喝出其中的韻味,要喝得徹底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相信讀懂喝了它肯定會讓你神清氣爽!

這本書真的很好看,我推薦大家去看看,瞭解瞭解這本書。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讓我受益良多。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0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後來在翻譯或隨便閲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餘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次終於如願以償了。

這個假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着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也讓我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1

寒假時,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創作的。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的小説,它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他在校內校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親人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9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其中我最喜歡考試這一篇文章講的是終於考試了,給“我們”監考的老師是黑鬍鬚的可阿提老師就是那聲音如獅子而卻不罰人的老師。其中有學生拍得臉色發青。開始讀試題了“我們”想:如果能把問題和答案都告訴“我們”,使大家都及格,老師們將多麼高興……

試題很難,經過一個小時,同學中有一個哭泣起來……

他們有的畫圖,有的寫紙條,還有的寫了算式給人看……

快到中午時,“我”的父親來接我,問“我”考的怎麼樣,有沒有不會的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考試的時候,我用眼睛看着題,一旁的同學叫我,我也沒有搭理,讀一遍,在心裏做一遍,再讀一遍,在本子上做一遍,最後再做在考卷上。快考完了。我檢查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可以的話,就把卷紙放在桌邊,等監考老師來收,就這樣,考了一門又一門。放學了,我剛上車,媽媽就問,你都會不會,我説差不多……

讀《愛的教育》,我覺得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2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根據他兒子的日記改編而成,它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一個名叫恩里科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以愛貫穿整篇小説,在樸實的字裏行間,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書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我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啟迪,受到感動,引人深思。

作為一名父母的子女、兒子的母親、學生的老師三重角色的我,對書中父母形象的塑造,親子之愛的描述感受頗深,書中温情的父母形象貫穿《愛的教育》始終:父親經常到學校裏去看“我”,領“我”參觀夜校和聾啞學校,在“我”生病時面色蒼白地守在牀前,叫“我”在休假日招待朋友或去訪問他們,帶“我”去拜訪他一年級的先生克洛賽諦,還有這樣一位母親,她的丈夫去了國外,至今未歸,家裏貧窮的她只能靠賣菜來養活兒子,起早貪黑的工作,但是她很滿足。我想,母愛雖是不顧一切的付出,但是她換來的卻是永恆的愛,即使面臨災難,她也會用她的愛和血肉築起堡壘來保護兒女,沒有原因,這就是愛的本能:無私﹑偉大﹑永恆。

對於孩子來説,父母是一種存在,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是學校、社會無法替代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請記住,我們所有的人不一定都會成為工程師、醫生、科學家和藝術家,但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父親或母親。”那怎樣做一個好父母或者説是好的教育工作者呢?

讀了《愛的教育》一書後,我認為從書中親子之愛的形象對當代教育有如下啟示:

一、要言傳身教

無論你身為何種角色,父母或是教師,真正的愛是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棵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他,讓他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家長只重言教,輕視身教,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當了反面教材。在文中,博蒂尼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動感染着恩里科,如《我父親的老師》章節中,父親用自己的行動為我樹立了尊敬先生的好榜樣。在父親教育中,身教更重於言教。

又比如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要求孩子好好讀書的`,你讓孩子讀書,你閲讀了嗎?你讓孩子優秀,你優秀了嗎?現在部編版國小語文教材中專門編排了“親子閲讀”的內容,我想目的也在此吧?真正的愛是一種精神的傳遞,讓他看到自己如何去愛別人和如何擁有愛,掌握讓自己幸福的本領,在將來可以更成功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愛。

二、要正確引導

要正確引導孩子,首先引導者要有正確的三觀,要有廣闊的胸懷,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感受孩子的需求,鼓勵孩子説出內心的想法,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從生活的點滴中教育,輕言細語耐心説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的愛。記得兒子國小四年級時跟自己的班主任在班上爭辯,事後從同學口中聽到此事後心中特別生氣和難受,作為孩子的母親同時又是教師的自己既傷心又生氣,傷心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在哪兒?生氣此事是自己孩子所為。當時真想把孩子拉來暴打一頓,礙於周圍都有同事和家長,按耐住自己的情緒,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從孩子的表述中知道了事情的緣由:學校要開運動會,有班級比賽,其它班級都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熱火朝天的練習,而自己班級的代理班主任沒有任何動靜,擔心自己班級在比賽中落後,就當着同學質問班主任,代理班主任在學生面前覺得太沒面子,兩人就爭執起來……,瞭解了此事後,自己內心的火氣慢慢消失,但對於孩子的行為還是要正確引導。我首先表揚了孩子的集體榮譽感,然後跟孩子講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讓孩子深刻體會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母),要學會並懂得尊重,並帶領孩子找到代理班主任(也是我的同事)親自跟老師道歉。此事時隔多年,對孩子、對自己、對當時孩子的代理班主任都有很大的觸動。特別讀了這本《愛的教育》後又勾起自己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回憶,我想這也是愛的一種體現吧!

三、要嚴慈相濟

在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大多是以嚴父和慈母的形象出現於公眾面前,以至於這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親形象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

書中父親在知曉“我的學習成績退步有時候,讓我多向德羅西他們學習,從來不曾為我成績不好而打罵、責罰過。“分數,不能反映孩子的全部;分數也並不代表知識,更不是衡量子女學習好壞的標準。不看重分數,並不代表博蒂尼不看重知識,恰恰相反,他鼓勵恩里科多讀課外書。花時間和精力陪伴在孩子身邊,無疑是表達愛的方式。一個稱職的父母應該在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懷,尊重和理解孩子,愛並不溺愛,嚴並不拷打,只有嚴慈相濟,方能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當然,《愛的教育》是一個世紀之前的兒童文學作品,書中部分內容難免帶有一定的時代烙印,現在已沒有人再把這本書當成是教育的範本,但是書中所閃耀的“大道無形,大愛無聲”的光輝形象對我們現在的教育仍舊存在着很好的指導意義。最後,我想用大家比較熟悉的一首歌“讓世界充滿愛”結束我的感悟!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3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半個學期的課程就要結束了。在假期裏,我讀了朋友給我推薦的好書。這本書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

這本書裏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匪淺。《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其中“每月例話”裏面的《馬里奧的微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十分感人。記述了一個十二三歲的意大利少年馬里奧乘上了一艘開往馬耳他島的巨輪。在船上,馬里奧結識了一個好同伴,這個女孩子跟馬里奧年齡差不多,只不過個子比馬里奧高了一點兒。經過聊天,馬里奧知道,原來這個女孩子叫克莉泰,跟他一樣都失去了父母,是來投奔親人的。深夜,可怕的風暴來了,甲板的東西都被捲走了,船底也經受不住風暴,破了,水洶湧的灌了進來,眼看船就要沉了。乘客們都驚慌失措,跑到甲板上號啕大哭起來。

一半的乘客都跳入了事先準備的小艇裏,可只有一艘小艇,小艇上已經坐滿了人。只夠再容納一個小孩子了,而克莉泰和馬里奧都十分想下去。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眼看小艇離船越來越遠,馬里奧把機會讓給了女孩,女孩跳入小艇,得救了。大船即將沉沒,但馬里奧面對死亡反而從容鎮定,十分開心。

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十分感動,我想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少年馬里奧,學習馬里奧捨己為人甘犧牲,面對危險十分鎮定,十分堅強的品質。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4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承任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真的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

而在於那平凡敍述中體現出來的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讀愛的教育的心得體會15

在炎熱的天氣裏,我在看《愛的教育》這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裏面的《萬里尋母記》。這個故事講了在幾年前,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獨自尋找自己的母親,並且最終成功了。

讀了這個小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堅定的信念,不怕苦,不怕累,只有這樣才能吧一件事辦好。

當我在閲讀完整本書後,我還知道了愛是父母對子女的嚴格,愛是老師的諄諄教誨,愛是深情的陪伴,愛是一個熱情的擁抱。這本書讓我成長了許多,我真是喜歡這本書啊!

我一直以為愛就是不要對我兇,讓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看電視,玩遊戲,玩玩具。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恍然大悟:父母的管束,爺爺奶奶的嘮叨,老師的嚴厲……種種我被認為懊惱的事情,都是因為他們愛我,關心我!

《愛的教育》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些故事,德羅西的`好學,波列科西的堅強,卡羅納的教養,以及柯萊蒂的樂觀向上,勇於擔當都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因為愛凝聚着他們,圍繞在他們周圍,世界才會那麼美好,如果世界沒有了愛心,我們就不會有家,學校,同學和老師。

此刻想想這本書,愛讓我感受到快樂,珍惜身邊愛你的人,讓世間充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