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勵志故事600字(精選6篇)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為大家帶來勵志故事600字(精選6篇),快來看看吧。

勵志故事600字(精選6篇)

勵志故事 篇1

一位很早就死了父親的男孩,與母親過着清貧的日子。

有一年暑假,他與小鎮上的一位同學相伴去同學的爺爺家玩。同學的爺爺是一位退伍軍官,他住在一座獨院的兩層小洋房內。小男孩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直住在爛泥屋子裏的他哪裏見過這樣栽着花種着樹的院子和被粉刷得漂漂亮亮的房子啊!

特別是當同學的爺爺和藹地叫他脱鞋進屋時,他扭捏了半天,也不敢進去,因為那光滑的木質地板比他睡的牀不知要好過多少倍。最後,他在屋子裏坐着,挪都不挪一步,生怕把那地板踩壞似的。

後來那小男孩一個人回家了,他是哭着回來的,怎麼別人家腳踩的地方都遠遠勝過自己睡覺的地方?回家了,他向母親哭訴着自己的感想。母親聽完孩子的哭訴後,為孩子擦乾眼淚,平靜地説:“孩子,我們不必羨慕別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們好好地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嚴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們都可以把它踩在腳下。”

那男孩擦擦眼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後來,那男孩讀中學了,他隨母親一起從鄉下搬進了小鎮裏。幾年後,歷經坎坷,他又隨母親來到上海。昔日的小男孩,已長成了小夥子,他走過的地板越來越漂亮,但他時刻沒有忘記母親的話。雖然他依舊貧窮,雖然他見過許許多多漂亮的地板,但他從來沒有自卑過,難受過,那些“漂亮”的地板上,只留下他那昂首前行的腳印。而那些腳印,則可讓後世敬仰,因為那孩子成了大翻譯家——傅雷。

的確,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漂亮的地板”困擾着我們,我們也常會因為它們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但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應忘記自己的尊嚴,因為尊嚴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它能給人以雄心和自信。

在生活中,哪怕一切都已失去,但只要有尊嚴,那便會有希望;只要擁有尊嚴,再“漂亮的地板”,我們都可以昂然地把它踩在腳下。

勵志故事 篇2

她出生於1911年的木縣,父母做大米生意,童年的生活無憂無慮。20歲以後,她認識了一個男人,結婚半年發現對方是個無賴後選擇離婚。她33歲時遇到一個廚師,重新迸發出愛情的火花,再次結婚後開始一段温馨和温暖的俗世生活。後來丈夫死了,她獨居。

年輕時,她就喜歡文學,愛好閲讀。五六十歲時,又愛上了舞蹈。閲讀滿足了她精神的需求,獨居也成了享受。舞蹈讓她有了健康的身體,年齡僅是數字。她愛美,一個人的生活,也要過得有聲有色。鏡子和口紅時刻放在身邊,即使不出門,早晨也要化個淡淡的粧。

92歲時,她跳舞扭傷了腰。兒子看她心情特別鬱悶,就讓她寫詩。因為她年輕時就夢想着寫詩,兒子的建議給了她很大的鼓勵。當她看到自己的'詩歌在報刊上發表時,格外高興,同時也給了她繼續寫詩的動力。她不停地寫,也不停地發。

2009年秋天,98歲的她出版了處女詩集《別灰心》,當年銷量就超過150萬冊,並進入日本2010年度暢銷書籍前十名。要知道日本的詩歌書籍印量很小,一般只印幾百本,她創造了日本詩歌書籍出版的“神話”。

她的詩歌以情愛、夢想和希望為題材,像陽光一樣温暖。她快樂地寫詩,連詩歌都充滿了激情。《產經新聞》“朝之詩”專欄編輯在《不灰心》序言中説:“只要看到柴田婆婆的詩,我就彷彿感受到一絲清爽的風吹拂臉龐。”她的詩歌達到一個高度,生活和生命的高度。

2011年初,她出版了第二本詩集《百歲》,已經售出了幾十萬冊。當記者問她,你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百歲了嗎?她開玩笑説:“寫詩時沒有在意自己的年齡。看到寫好的書,才知道自己已經100歲了。”

她就是這樣樂觀。一個人寂寞地生活二十多年,耳聞目睹了人間的許多悲喜劇,並眼睜睜看着自己接近死亡,100歲的她依舊充滿希望,對自己説:喂/説什麼不幸/有什麼好歎氣的呢/陽光和微風從不曾偏心/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做夢/我也有過/傷心的事情/但活着真開心/你也別灰心。

她就是柴內豐,一位日本的平常老婆婆。因為有寫詩的夢想,90歲之前,她默默無聞,90歲之後,一舉成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勵志故事 篇3

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帽子製品的惟一代理商。她靠着做帽子,把小生意做成年盈利9000萬元的上市公司。她就是香港飛達帽業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

她是一個成功的創業人,更是一位智慧的母親。

因為工作忙,她給兒子的時間並不多,但孩子上國小的時候,只要臨近考試,她都會請假給孩子輔導功課,出模擬試題,直到他們考完才回去上班。兩個兒子的成績都很好,中學就被送到美國讀書。她重視孩子的學習,更重視孩子“立品”。

有一年,兒子要去洛杉磯讀一個暑假班,同行的4個孩子買的機票都是商務艙,只有顏寶鈴給兒子買了經濟艙。兒子不服氣,問她:“你一個上市公司的老闆,不覺得這樣很沒面子嗎?”她回答:“媽媽的面子不值錢,人家誰知道你媽媽是顏寶鈴?”商務艙的票價來回差不多要39000元,而經濟艙才7000多元,她對兒子説:“內地有很多跟你差不多大的孩子非常有才華,他們考上大學卻沒有錢上,如果你自己辛苦30個小時就能省下3萬元錢資助3個孩子上大學,你為什麼不做這件能改變他們一生命運的事呢?”兒子不再爭辯,答應坐經濟艙去美國。顏寶鈴立刻和福建僑聯取得聯繫,請他們幫助找3位上不起大學的孩子,以兒子的名義進行資助,並請這些孩子每個月給兒子寫信,介紹他們的家庭和學習情況。“我要讓兒子懂得他做的事情是值得的。”

不久,兒子收到了信,不過不是3封,而是7封。兒子驚訝地問媽媽怎麼回事。媽媽説,工作人員找來了7個人讓她挑。“7個都那麼優秀,我怎麼選呢?所以就都包了。”身教勝於言傳,從此,兒子再沒有跟媽媽提過坐商務艙的要求。

顏寶鈴現在喝水用的是一隻粗陶杯子,那是兒子幾年前送給她的母親節禮物,杯子有一道裂紋了,但當媽的依然無比珍惜。

勵志故事 篇4

今天,是我終身難忘的日子,離別五年之久的女友又和我見面了。

人監的時候,我只有18歲,還沒有讀懂這個世界的內容,就被無情的命運從繁華的都市拋到這個冰冷的大牆世界……從此,我和她五光卜色的生活被蒼涼所淹沒。無數個漫漫的長夜我在夢裏哭泣,但醒來還是鐵門、鐵窗、鐵鎖鏈,寂寞與思念讓我這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記得出事前的一天晚上,家鄉上空的月亮特別的圓,她説不知道我倆的生活能不能像月亮一樣的圓,我在暗暗地發誓,今生今世非此女不娶。

誰知離別後我卻踏上了罪惡的列車,駛向了通往監獄大門的終點站台。

春去春又回,雁去雁又歸,整整五年一直沒有她的消息。我在絕望中幻想有一天,她會隨着候鳥一同飛回來。

五年,五年的風霜刀劍,能滄桑多少心靈,荒蕪多少愛情,湮滅多少誓言。

我苦苦地追問這五年來她的下落她告訴我,出事後,家人的阻擋,朋友的規勸,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內容,為了擺脱這一切,她孤身一人悄然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在打工的艱辛中守候對我的思念,在淚水中煎熬對我的等待,用一個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光守望着大牆世界裏的我,她相信,總有一天我們還會漫步在我們熟悉的每一條小道,總有一天還會花前月下喃喃私語,總有一天我會兑現對她許下的諾言。

她告訴我,五年的苦苦守候,如果説最開始是望穿秋水的等待,那麼到了後來對她來説已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希望,一種支撐她生活下去的勇氣……

她像一個勇士一樣守候這一切整整五年,直到家人被她的真誠、執着所打動,不遠千里把她接回來,送回到我的身邊。

聽完這一切我無所顧忌地放聲嚎哭,以此來宣泄我內心的悔與痛。我要把這一切永遠地珍藏下來,珍藏我們人生的這一約定,珍藏我們共同的夢想,珍藏一份差~點擦肩而過的真情。

勵志故事 篇5

一名地地道道的80後文科生,靠着一股不服輸的拼勁,硬是在理工男主導的IT領域打出一片天地,這位IT創業者叫王翼。

畢業6年,在三次創業失敗後,2014年,80後小夥王翼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感覺,他和小夥伴們已將公司開在了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

“愛折騰”文科生:一頭扎進IT行業

“有的人天生就是折騰的命,比如我。”王翼這樣對記者説。

求學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是管理學,王翼在校期間擔任過團委書記、紅十字會校支隊隊長,同時也是某連鎖餐飲品牌門店店長。“都是需要用心做的瑣碎工作。”王翼坦言,自己很感恩當年的那些經歷。

20xx年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傳媒公司工作兩年後,文科生王翼一頭扎進自己毫無基礎的IT行業。

“第一次創業是組建團隊,幫企業做軟件開發。”王翼回憶稱,初出茅廬的夥伴們最終因為想法不同而分道揚鑣。此後兩年,這名愛折騰的文科生又組建過兩支團隊,分別做軟件服務外包項目和互聯網整合營銷項目,不過,兩次創業均以失敗告終。

談及前三次創業的失敗,王翼表示,團隊的執行力、負責人決策能力都是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稍有失誤就可能半途而廢”。

第四次創業:獲首輪風投500萬元

2014年1月,王翼獨自注冊成立公司,主營微信公眾平台開發、APP開發以及微信營銷,這也是他的第四次創業。8個月後,公司漸入正軌,現已擁有300平方米的辦公室(包含研發基地),相繼在南京、西安、深圳開設了分公司,公司員工超過60人。

2014年底,在青桐年匯·華中黑馬創交會現場,公司推出的微信打印機贏得滿堂彩。隨後,公司在技術和產品研發上一個接着一個突破,已擁有從軟件服務外包到智能硬件生產等完整產業模塊。

創業至今,這家年輕的光谷創業型企業的銷售業績突飛猛進,風險投資公司更是聞風而動,不久前首期500萬風投到賬。

勵志故事 篇6

心態是真正的主人。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成功,他們賺很多的錢,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擁有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只能維持生計?

從前,在一個貧窮的鄉村裏,住着倆兄弟。他們受不了窮困的環境,決定離開家鄉,到外面去謀發展。於是,兄弟倆都去了異鄉。大哥好像幸運些,他到了富庶的香港,弟弟卻到了相對貧窮的廣東。

40年後,兄弟倆幸運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哥哥當上了香港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有的做生意,有的成為傑出的工程師或電腦科技人才。弟弟則成了一位享譽世界的集團總裁,擁有東南亞相當數量的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們都取得了成功。但為什麼兄弟倆在事業上的成就,卻有如此的差別呢?

兄弟相聚,不免談談分別以來的遭遇。哥哥説,我到了市場經濟的社會,既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才幹,唯有用一雙手煮飯給別人吃,為他們洗衣服。總之,其他人不肯做的工作,我統統頂上了,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事業卻不敢奢望了。我的子孫,書雖然讀得不少,但能有安分守己地去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來謀生。至於要進人上層社會,相信很難辦到。

看到弟弟如此成功,哥哥不免羨慕弟弟。弟弟卻説:“我初來廣東的時候,做些低賤的工作,但發現當地人的觀念比較落後,於是便在改革開放春風吹拂之際,以勤勞和智慧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慢慢地不斷收購和擴張,生意便逐漸做大了。”

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影響人生的絕不僅僅是環境,心態控制了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自己的視野、事業和成就。

有些人總喜歡説,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這些人常説他們的想法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説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態決定的,心態是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