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訪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家訪心得體會1

老師千叮萬囑説要告訴家長,週末要去我家作家訪,希望家長能夠空出時間可以和她坐下來聊一聊。我心裏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開始莫名其妙的緊張了,也開始回想我這段時間的事情,看看自己有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好像在我們學生的眼裏,老師去家裏家訪就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才去的。想了很久都覺得這段時間自己很乖,沒做什麼出格的事情,為什麼老師要去自己家的而不是去別的同學家呢?自己也不敢問。甚至都想着不告訴父母,到時老師來只説父母有事不在家就行了。當然這樣的想法只在自己腦海裏停留了一秒,這要是被發現了,自己會更慘。

日子在忐忑的心情下流逝,馬上就是週末了。我也告訴了父母,老師週末要來家裏,我也感覺到了那種氛圍,讓我覺得很不適應,我都想着要出去躲躲,老師和父母見面,應該不需要自己待在那裏吧,可惜父母不同意,非得讓我坐在那裏和他們一起等,明明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鍾,我卻如坐鍼氈,度日如年。

老師來了之後,我就更緊張的不得了,也不知道在緊張什麼。但是老師接下來的話卻讓我感到不可思議,因為老師的第一句話是誇我的,連我的父母都有點沒有想到。老師卻是笑笑説:你們是不是覺得我來家訪就下意識的以為孩子在學校裏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那你們想岔了,您家的小孩很優秀,不用擔心。接下來整個過程,我都是在飄飄然。因為這結果和自己想的完全相反的,到老師走了之後,我都沒有緩過神來。

在這次的家訪經歷中,我明白了家訪的真正意義,這只是個老師和家長溝通的一個形式,卻被我們所污名化,這樣是不對的,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和發展,老師和家長多溝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家訪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我也是希望我們作為學生不要太想當然了。

  家訪心得體會2

每個家庭都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習慣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們學校在20xx年xx月16和至23日兩個晚上進行家訪,我和科任老師一起走訪了一年級 22名同學。在走訪的過程當中我學到了到了許多知識,也增進了和家長的溝通,更加的瞭解了學生的在家的情況。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也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這次家訪,我走進了每個學生的家中,如此大面積的家訪,工作以來還是第一次,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通過這次家訪,我深深感受到家訪在溝通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電話、網絡、書信交流所不能替代的,給了我很多全新的體會。

在家訪之前,我先通過新生資料,對學生的信息有了初步的瞭解,比如:學生的年齡,他們的老家在哪,是不是獨生子女,家長的工作情況,有沒有什麼興趣和愛好,家庭住址等等,和家長電話聯繫好家訪的時間,有了這些初步的準備,在家訪的過程中,我與家長,與學生都能自然地交談,讓家長和學生都不會因為老師的到來而特別緊張,對我更多地瞭解學生情況有很多的幫助。

家訪時,我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在校表現。以表揚學生,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完成作業和特長情況,團結同學、尊敬老師情況,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瞭解學生的在家表現。委婉的勸導家長多關心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意見,有什麼要求,請家長以電話或者到校向班主任及時反映。向家長了解對學校、老師有什麼要求或者意見建議。因此,這次家訪的氣氛非常融洽,家長也樂意接受家訪,並很熱情客氣地招待,孩子也在一邊誠懇地聽着,表示繼續努力學習,使得各學科都能均衡發展。在語文方面,家長反映最多的是,學生在家有得內容家長輔導不了,尤其是現在教材的改革,有些家長不知如何下手,其他書寫的作業能主動完成,但很少看課外書。在生活方面家長反映有的同學吃飯慢以致會吃不飽,對剛剛開始尋找自我的一年級的孩子來説,一年級是夢想剛開始的時候,這時候孩子的每一點滴都需要家長和老師們去呵護去關注。在與家長、學生的交流中,我瞭解了學生家裏的家庭環境,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脾氣都各不相同。有些孩子活潑、大方、整潔,十分有禮貌,能夠認真聽家長和老師説話;有些孩子則羞怯、緊張,也有的很貪玩,一會也靜不下來,爸爸媽媽的話不太聽。我針對孩子的特點與家長聊到開學之前以及開學初這段時間的注意點,家長都表示會在家裏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不會太過溺愛,但是我依然很擔心,有些孩子不聽家長的話,會不會適應不了即將到來的國小生活,細觀察每個孩子,他們的特點我都記了下來,為以後學習和生活中能更快地瞭解他們每個人做好準備。

家訪中,雖然在他們家都留的時間不是很長,但能讓我們零距離見證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感受家長在教育子女中真切的心境。這次家訪後,我做了認真的反思和總結。我家訪的對象是一年級國小生,一年級的學生更需要家長關注、真誠的鼓勵和熱情的幫助。我走訪了我們班級的學生,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並對家長配合孩子監督輔導工作做些思想上的交流。

家訪的目的是通過和家長溝通,共同幫助學生進步。這次家訪與家長們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因為家訪,讓我對每一個小孩的各個方面都有了瞭解,因為家訪,我與家長有了更多的溝通;因為家訪,我可以在工作中更有策略,家訪讓家長們對老師工作多了理解,多了配合,少了誤會和責怨,老師與家長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統一,共同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家訪心得體會3

按照學校教學計劃我們全體老師於五月份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大家訪,在家訪過程中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家長們抱怨跟孩子很難溝通。雖然目前物質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家長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正在逐步減少。

家長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沒有時間管孩子,更別説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別説和父母交談學習的狀況,平時就連見到父母都很困難。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碰到幾位家長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九點多,等到父母加班回來,孩子已經睡了,有空時也只是隨口問一聲“作業有沒有做好了”。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在心靈上與家長構成了一道隔膜,產生了距離。到了最後,當家長想多關心他一些時,他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會説家長煩,不願多開口説話。

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所欠缺。由於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部分家長還是有“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這一點也使部分學生害怕老師進行家訪。有一次,我對班中的一位學生説要去他家家訪,他竟然和我商量,請求我以後再去。我追問原因,原先是這次期會考試考得不夠理想,怕我和他家長説,怕挨家長的責罵,甚至是打罵。我告訴他家訪是為了和他父母進行交流,而且老師會推薦他的父母好好説話的,這時他才放下心來。

家長與孩子交流有所欠缺。有幾位家長在我們家訪時向我們抱怨説孩子什麼都不肯和家長説,學校裏發生的事從來不和家長談起。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中的大問題,而家長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相關知識經驗,家訪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之一。

家長的心態未放正。此次家訪中,有一位學生家長表現出對孩子已經是放下的樣貌,從與我們談話的口氣來看,似乎對兒子已不抱任何期望了,這讓我們很難受也很意外。其實,孩子本身並不錯,據瞭解,主要是家長從小就對他放鬆要求,致他對自我也放鬆要求,才會變成這種狀況。其實,只要家長放正心態,擔起職責,給孩子期望和勇氣,那麼,孩子必須能有所進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親近孩子,關心孩子,理曉情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家中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把握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養好孩子;如何看待獨生子女?他們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要堅持以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加強家校的溝通和聯繫,那麼教育這朵奇葩必須能結出碩果。

  家訪心得體會4

家訪是溝通教師、家長、學生心靈的橋樑。通過家訪,教師可瞭解到學生的在家表現、日常行為、家庭教育、學習環境、學習習慣等等,以便更好地教導學生,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快速地成長學習;家長也能瞭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瞭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這樣家長能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通過與老師的溝通,也提醒了家長接受老師的建議,並願意和老師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渡過了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今年xx月xx日開始步入了正式的學生時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一年級新生,所有的老師、同學、環境、氛圍等對他來説都是新鮮事物,一切都在適應過程中。開學伊始,他們一年級的班主任xx老師,作為一名為數不多的國小低年級男性教師,其深感自己所肩負的重擔和壓力。為了對孩子有更深的瞭解,他不辭辛勞的進行新生家訪工作,瞭解兒子在家裏的表現,性格喜好等,同時讓我們家長也掌握到兒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通過此次家訪,我們家長了解到,因為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從未接觸過英語,所以在校的英語成績不是很好,感覺有些吃力,並且提不起學習興趣來,不願意張口讀英語,上課更不願意舉手發言,讓我們家長很擔憂,怕他產生厭學思想。

xx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他自己的育兒經驗,因為他自己的孩子正好與我們家小孩同歲同年級同班,經瞭解,他家小孩也是原來對英語不怎麼趕興趣,後來通過報英語補習班進行學習,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讓她對英語漸漸有了更多的認識和興趣,積極性也很大程度上的得到提高,在學校課堂上也逐漸顯現出得心應手。通過與張老師的探討交談,我們接受他的建議,在新東方英語培訓學校為孩子報名少兒英語培訓班,兒子在報名後,通過邊遊戲邊學習的形式,慢慢對英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也通過跟培訓老師的交談,瞭解到兒子學習的弱點,針對這些薄弱環節,對兒子進行輔導學習,與兒子一起學習英語,使其更高效、更輕鬆地學習英語,讓英語不再成為兒子學習的難題,同時也增強了家長與子女之間感情溝通。

很感謝老師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關心學生,同時,也建議學校經常組織家長旁聽,與子女一起上課之類的活動,讓家長多和老師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家訪心得體會5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説,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繫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説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通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不能去。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老寫的“親”字,也説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對於家訪的對象是後進生,我覺得“後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每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非淺,和學生家長相互瞭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並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家訪心得體會6

3月16日,我和我的搭檔王xx老師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馬湘舒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瞭解了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 馬湘舒的家長説:“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班級,就是放心。”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説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家訪讓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