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學生讀書心得15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讀書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讀書心得15篇

學生讀書心得1

今天,老師讓我們去買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侯,我很奇怪,《昆蟲記》裏面會有些什麼昆蟲呢?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呢?帶着這些疑問,我打開了這本書。

翻開目錄,哇!裏面的昆蟲可真多呀!有紅螞蟻、樵葉蜂、孔雀蛾、寄生蟲、蟹蛛……以前,我只知道什麼蟬呀、蜜蜂呀、螳螂呀,從來都不知道蜘蛛家族有這麼多成員:條紋蜘蛛、克魯蜀蜘蛛、迷宮蛛和有毒的狼蛛。勤勞的的蟬辛辛苦苦地工作四年,只為了在陽光下唱一個月的歌,真的非常有毅力;螞蟻也像蜜蜂一樣,能辨別方向,可是,沿途的景色一變它們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赤條蜂很聰明,它只在毛毛蟲的關鍵部位扎一下,就能把毛毛蟲完全控制住;好吃懶做的寄生蟲最可惡了,總是靠搶別人的食物為生;還有蟹蛛,別看它長得漂亮,卻是個壞東西,它們常常殘忍地殺死採花蜜的小蜜蜂。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我們既不能像寄生蟲一樣懶惰,也不能像蟹蛛一樣,光有美麗的外表,卻沒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應該學習蟬的恆心和毅力,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解;學習中,像赤條蜂那樣,抓重點、找方法,而不能像螞蟻死記硬背,不會變通。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我以後一定要多閲讀課外書,讓自己的知識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在書的海洋裏遨遊吧!

學生讀書心得2

最近讀到一些關於語文教學的文章,學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語文教學方法有關,而語文教學方法論是和辯證法分不開的。在這裏我想從辯證法的角度談談中學語文教學方法論。

一、整體與部分

有人提出語文教育整體觀。所謂語文教育整體觀,除了教材內容之外,在教學上,強調閲讀教學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

如何理解閲讀教學的整體輸入、整體輸出?從閲讀一篇文章來説,如果是強調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過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必須處理好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因為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閲讀(整體)分段閲讀(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體)。因為一篇文章是有結構的,是分段構成的,篇和段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一段之中,是由詞句表達的,段和詞句也是整體和部分的關係。讀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讀、一段一段地讀。當然,在讀某一段時,必須明確該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讀某一句話時,必須明確該句在這一段中所表達的意思;最後達到對全篇的理解。從學生的作文來説,一般也要從造句開始練習,再寫片斷,最後寫整篇文章。如果是整體輸出,從一年級就要寫成文章,豈不是要求過高了?

關於閲讀課要讀整本的書。讀書和學習閲讀是否有區別?學生的課外閲讀當然要讀整篇、整本書。但是中學的語文課不能強調讀整本的書,整本書也只能節選作為教材。閲讀教學要教學生學習閲讀,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體讀。不能因為強調整體而忽視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視了整體,必須是整體部分整體地去讀。

二、分析和綜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體性的特徵,思想的發生是整體的有機的思想的整體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是相關聯的,認為思想是不能分析的,因此讀書就要整體輸入,整體輸出。這裏將思想與思維方法混為一談。分析與綜合是人的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是彼此相反又緊密聯繫的過程。學生學習語文離不開分析與綜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

語文教學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讀全篇課文之後,分段學習:讀段時要理解段中的詞句。其優點,可以對字、詞、句、段所表達的思想內涵理解得具體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處,過多運用分析法往往忽視對全篇課文的理解和運用,容易削弱語文教學的整體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時期由於語文教學過於提倡分析,造成語文教學出現支離破碎的語言堆砌傾向,這是我們不贊同的。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如一隻瓷花瓶,整體觀賞十分美麗,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會失去花瓶的美。同樣,一篇文章,只有從整體上把握,才能體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讀一篇文章的目的,從理解的角度講,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內涵,理解字詞句的目的也是為了能讀懂全篇。從運用的角度講,學了語言就是要會表達,學會説話、作文,學習遣詞造句,也是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中學語文教學必須着眼於整篇,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語文教學的綜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讀寫和積累上。閲讀中,重視對篇章內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訓練中,重視全篇的朗讀、默讀、背誦;作文中,重視思想內容的正確性、謀篇的完整性。這是其優點。目前在扭轉過多的分析時,強調整體和綜合是正確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為語文教學的綜合法,其不足之處,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夠,往往也影響對篇章的理解,如果連一句話都表達不清,也難寫出通順的文章。就如編織器物,如果原材料質地不好,必然會影響編織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還要打好字詞句的基礎。不能只見森林,不見樹木。

最完善的辦法是在語文教學中將分析與綜合結合起來運用:既着眼於篇,又要把字詞句基礎打得牢固。語言訓練,並不是只作語言分解性的訓練,對中學生來説,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綜合性語言訓練;進行讀書、背誦、作文訓練,積累語言。但是讀書也不能囫圇吞棗,作文有了構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寫。我還是主張:講讀課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經過必要的詞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後必須落實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賞,去運用。

三、理解和感悟

自從課標制定以後,在語文教學中都很重視學生的語言感悟,這是很正確的。但是大家似乎不願提及理解一詞。好像一談理解就給人一種教學的陳舊感。這是有待商榷的。這裏必須明確感悟和理解的關係。

人的認識是由感知理解應用構成的過程。理解是人的認知過程中的一箇中心環節。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屬於你所有。學習任何知識,只有理解之後,才能掌握。讀書不理解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語言的感悟、欣賞和運用。因為理解就是將事物內在的聯繫和關係揭示出來,認識事物的本質。語文教學中的理解,就是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間、人物間、人與事之間的關係。要明白一段話的意思,就是要把一段話中的句子讀通,要讀懂一句話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有的詞聯繫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的解釋。我們反對的是讓學生抄寫辭典上的詞的概念,為了考試去死記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詞,尤其是一些成語,就要先把詞的本義弄明白,再結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説,對語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對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詞句,使重點詞句的內涵具體化為一種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寫的是什麼。(2)對文章內涵的理解。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裏行間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脈絡。通過深入讀書,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內容的要點,還要能綜合地感受思想內涵,創造性地表述課文內容。(3)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通過文章的語言所表達的情語,理解作者的情感,達到作者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的共鳴。從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維過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開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詞呢?感悟一詞,《辭海》上的解釋:受到感動而醒悟。也就是説,有所感觸之後有所領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為基礎的。理解達到第三種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動,同時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領悟到一定的道理。還以《背影》的第二、三段來講,只有理解了父親當時所面臨的窘境,才能父親形象所感動,從而才能領悟到父愛的深沉,在情感上感受父親的偉大。所以理解和感悟應該統一起來,相互促進。

語文教學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階段,還要引導學生有所感悟。要觸動學生的感情,使之動情,才能有所悟。學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個性特點,同一件事情,每個學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習個性化發展。

學生讀書心得3

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最近一段時間,我看了《光輝的旗幟》這本書,書中介紹了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歷史故事。我先初略地看了一遍,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當我重新仔細閲讀的時候,《光輝的旗幟》這本書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光輝的旗幟》這本書,它教育着我,它感染着我,使我更熱愛黨,熱愛同學,熱愛社會,熱愛祖國。

學生讀書心得4

讀了《年代廣場的蟋蟀》這本書,我開始敬仰起蟋蟀來,不只它的歌聲令我陶醉,並且它那思念故鄉的情懷,使我肅然起敬,勾起了我難忘的老家童趣!

書中主要講述了蟋蟀柴斯特因一次的貪吃跳進了野餐籃,被帶離了故鄉,卻深愛着鄉下自由自在的生活之事。儘管柴斯特在人情冷漠的紐約幸運地遇見了女生主人瑪利歐,還有忠誠憨厚的亨利貓和聰明的塔克老鼠,打造了真摯的友情,但它還是十分思念鄉下長期相處的雲築網、鴨子、野兔……儘管它的音樂天分也得以發揮,出名成為震撼紐約的演奏家,但它卻忽然做出“退休”隱退,要回歸鄉下老家,去過以前那種雖不知名而十分平靜自在的生活。在朋友們的理解和幫忙下,它最後達成了回到能找到自我樂趣的故鄉愿望。

讀完了這本書我才瞭解:其實,那裏面隔着一個老大的問題便是:自由。“歡樂”與“出名”是三明治外面那薄薄的兩層,中間夾着一層叫“自由”的牛肉餡餅。柴斯特的嘴太小,一口咬不完整的三層。所以它得想一想,主要咬什麼。正如它的朋友——享利貓所説,“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我的,它就應當去做它想做的事。假如成名只不過讓它感覺不歡樂的話,那成名又有哪些意義呢?”是啊,榮耀雖然是件好事,但也是同樣讓它感到十分疲倦。自由的歡樂和受約束的歡樂?孰樂?所以説,自由帶給大家的歡樂遠遠勝出出名帶來的歡樂。

其實,大城市、榮耀雖是件好事,但它感覺不到樂趣,卻感到十分疲倦。鄉下生活、相處的小夥伴雖然不是非常出名,但那裏卻沒寂默和痛苦,它能感受到歡樂和有意義。大家換個角度想一想,假如當你離開了自我向往的地方,會有一種哪種感受吶?我雖然生的城裏,但小時候一直跟姥爺到母親的老家去,那也是鄉下的懸水小島——冊子島,在那裏有很多我童年的樂趣,留下了我歡樂自在的盡情玩耍的足印,像柴斯特那樣,使我十分思念、難忘。

人説城市美,可我更愛母親老家那鄉下的美景。過去靠小船來往的懸水島,現在是雄偉壯觀的大橋橫架海峽,吸引了海量遊客車水馬龍地來觀光旅遊。每當夜幕即將來臨時,母親帶我在海邊沙灘散步,吸着略帶鹹味的新鮮空氣,被人心曠神怡。抬頭眺望裝點着無數閃閃彩燈的西堠門大橋雄姿,疑是銀河落東海,真的漂亮極啦!

那裏連綿持續的山峯,到處鬱鬱葱葱。春季的嫩綠叢中百花爭豔,有鮮紅的映山紅、金黃的油茶花、雪白的梨花……夏季河邊的柳樹上傳來一陣陣的蟬鳴聲,秋季的果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子,冬季那一串串玲瓏透剔冰凌……真的讓我流連忘返!

我常常和小夥伴們在鄉下的草地上追逐着小鳥,在山坡上爭先恐後地進行爬山比賽,在海塗上細心翼翼地捉着螃蟹,和姥爺在小河裏釣魚,和母親一齊到海礁上撿海螺……真的到處都留下了我歡樂童趣的靚影。

我多麼渴看着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凌空翱翔!

學生讀書心得5

走進這裏,放下一切行囊,帶上一顆質樸純真的心,看遍萬物生長,日月滄桑。

與其説《昆蟲記》是科學界的語言瑰寶,不如説它是文學界裏的一朵奇葩。與其他科學書籍不同,《昆蟲記》並不像學術論著一般枯燥乏味,全書行美優美,猶以擬人手法見長,堪稱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舉一例子,法布爾對綠色蟈蟈如此讚美:“全身呈淺綠色,另有兩條白色絲帶綴在身體兩側;它的身材得天獨厚,修長勻稱,大大的雙翼薄似輕紗,是蚱蜢類昆蟲最優雅的。”栩栩如生的描寫,使綠色蟈蟈這一形象躍然紙上,恍惚間,我彷彿看見一位青衣女子向我款款走來。法布爾更是這樣描寫叢林音樂會:“角鵠表演着憂傷的獨唱,鈴蟾用鐘聲演奏着奏鳴曲,意大利蟋蟀彈撥着小提琴的琴絃,綠蟈蟈兒彷彿在敲擊着一個小小的三角鐵。”在他的筆下,動物們儼然成為了音樂家,動人的樂音從字裏行間飄出,縈繞在我的耳畔,我沉醉於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而《昆蟲記》吸引我的不僅只有妙趣橫生的語言,還有法布爾對生命真摯的熱愛和極高的敬佩。可以説,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以及動力,就是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法布爾熱愛生命,所以他讚美胡蜂蜂房的精美,欽佩螳螂築巢的智慧。法布爾尊重生命,所以才為蟬正名,指責螞蟻的貪婪法布爾珍愛生命,所以他能從蟋蟀的琴音中感受到生命的悸動,廢寢忘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為親眼目者小蟲兒擁抱這個世界的第一刻。

這是昆蟲世界裏的詩和遠方,法布爾用他那樸實無華的語言歌頌了生命的美好,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了人類認知世界的新音。

走進這裏,懷揣一顆崇高生命的心靈,與蟲為友,傾聽大自然的呼吸。

學生讀書心得6

這個寒假,我讀了很多書,比如《傻狗温迪克》、《冒險小王子》1至8集、《三國演義》、《精靈女生》等等。其中,《冒險小王子》的1至8集,對我啟迪很大。

這套書主要講了生活在大方塊的包小龍,在9歲時被黃金龍選成第2代精靈師,來到了納尤古的`齊格威學校——一個精靈和精靈師生活的地方。包小龍很同情弱小,為了不讓一隻很可憐的小精靈麪條繼續流浪,寧願不要校長的七級知星小精靈,選擇了低級的麪條。後來,他與於萌萌、湯諾,一起突破重重難關∶為了阻止烈火之鷹的重生,冒着被開除的危險,拔掉了火炬台的閥門。為了挽救湯諾的小精靈米霜,不顧生命危險,拿到了幸運的兔子腳。為了不讓小米再繼續改變未來,他和麪條等人打敗了惡魔足球隊……他們三個人,團結一致,目標專一,所以,最終,讓自己的小精靈變強了,也可以對付更強大的壞人了。

包小龍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種動物———螞蟻。

螞蟻遇到食物時,總是叫同伴一起來幫忙,他們把食物切碎,或者一起抬到背上,然後,一起七手八腳的抬到洞裏。準備飽餐一頓。

螞蟻和包小龍他們一樣,都會團結一致,共同度過難關。

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團結一致,對嗎?

學生讀書心得7

這個假期中,我讀了《培育有靈魂的學生》一書,對其中張旭花老師所寫的文章“用愛播種,靜待花開”一文印象深刻,文中她所提出的一些觀點自己也很認同,現與大家分享如下:

在這篇文章中,張老師提到:孩子們的心靈都是純淨的,即使特別的經歷使之有一絲絲裂痕,在和煦的愛的陽光下也都會修復如初。霍懋徵老師説過:“是什麼力量把一個人見人煩的孩子,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是愛。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如果我們老師能夠用一顆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視學生為親人、如兒女,沐浴在關愛中的他們自然會慢慢打開心扉接納你,視老師如手足、如父母,視同學如兄弟姐妹。在關愛中他們漸漸成熟的心靈必然温暖燦爛,看世界的眼睛裏必然是五彩斑斕,對生活的感恩和信任塑造的也必然是善良樂觀的靈魂。常言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用愛心播種關懷與信任,才能收穫感恩和美好。

看到這裏,心中感我們要想培養有靈魂的學生,首先無論你是什麼年齡段的老師,都要一直懷揣一顆關愛學生的心,沒有愛,即使你的教學水平再高,也是無法觸及學生的心靈,也不可能讓學生從內心接納你。親其師而信其道,要達到這一步不只是口頭説説而已。其次,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論他(她)的學習是否優秀,以往又做過什麼,平等對待他們,會讓他們視你為朋友,會讓他們樂於與你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最後,我們要把握時機與學生進行溝通,比如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多和學生聊天,聽一聽學生對自己、對老師、對家人、對社會上所發生的一些事的看法。總之,要儘可能多地瞭解學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過程是漫長的,充滿辛苦和幸福。你全身心付出了,但不一定會立竿見影,不一定會即刻得到回報。每個孩子就像一朵花,不同的花自然有不同的花期。所以我們要時刻記得:用愛播種後,還要耐心等待。就像任小艾老師説的那樣,要“靜靜地等待花開的日記”。

學生讀書心得8

今年寒假,我讀了《稻草人》這本書,這部作品是由著名作家葉聖陶創作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讀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讀這本書的感悟:

《稻草人》分為三部,分別是《純真年代》、《詩情畫意》、《生活隨談》。《純真年代》這卷是我最喜歡的。其中,《小白船》記述了兩個孩子乘坐小白船時因亂風,被吹到別的地方。後來,回答了陌生人的三個問題後被其送回了家的事。反映了兒童時代的天真無邪和可愛。《傻子》講述了一個傻子先去了一個木匠那裏做徒弟。夜晚,他讓師兄去休息,自己卻不辭辛苦的趕工,被師傅罵了一通。後來撿到了一袋銀子,交給了失主。在國王講話時,他用自己樸實的語言,令國王倍受教育。這則童話告訴我們“傻”無論在任何年代都是可貴的品質。《富翁》講述了一處地方,人們只相信做富翁就會享福,成為富翁後就遊手好閒,最後被餓死了,臨死還惦記着“只要你成為了富翁,你就享福了。”啟示我們即使成為了富翁也不能停止勞動。勞動對於我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稻草人》講述了稻草人在田地裏幫助它的主人——一個孤獨的老太太,驅趕灰蛾。目睹了一個老婦人因生活帶來的壓力,無法生活,放棄了生活的念頭,最終投河自盡。他受不了這樣的場面,便暈倒在了田埂上,麥穗也被吃光了。

這則反映了社會帶給人民的壓力和黑暗,令人反思。

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人》中,那個生病的男孩兒,哭喊着向自己的母親要水喝,可是他的母親無能為力,只能在河流中,為她打上一碗泥水。比起那個男孩,我能生活在這個美好的社會太幸運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可口的飯菜,有暖和的衣裳。在學習環境上,我們有精美的文學用品,先進的多媒體工具。我們無憂無慮,沒有任何負擔,可以快樂的生活。而不像文中那個小男孩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無法舒適的生活。我們有時候還會抱怨學習的壓力,飯菜不可口,服飾不合身,這是多麼不應該呀!從現在開始,我要儘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滿足現在的生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社會的發展!

《稻草人》謝謝你教會我這個道理。我不會再抱怨了,反而,我會繼續努力。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祖國爭光!

學生讀書心得9

我讀完這篇故事後,腦海開始浮現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過程中,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感人事蹟其中,汶川縣映秀鎮於子溪國小2年級學生林浩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作為班長他在被救出廢埋後,發現一名女同學暈倒了,立刻把她背到安全地帶。在拯救同學的過程中,林浩的頭部被砸破,手臂嚴重拉傷,又一次次返回廢堆,就出好幾名受傷的同學。

面對危險,甚至面對死亡,為了換就他人的生命,小英雄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勇敢的跟死神作鬥爭,這是多麼高尚的舉動啊!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愛的歌。

學生讀書心得10

恨鐵就能成鋼嗎?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平時來自我們師生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為學習成績欣喜與苦惱一個個無奈的畫面。讓我想到更多的是現在有的孩子上學成了他們苦不堪言的差事;讀書成為孩子避之不及的重負。

作為老師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好意,家長的苦心也都是為孩子,為孩子的未來着想,但是,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都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忘記了,孩子就是孩子。教育不是從外部強加給孩子的,它是每位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沒有孩子的主動投入和積極參與,所有的要求和我們的努力無疑都是難以奏效的。

教育應該是心靈滋養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認可的幸福。而賞識教育更是我們教學成功的基石,愛的體現。當一個孩子哪怕他學習成績班級倒數第一,但是他每天能為大家關好門窗,及時倒掉班級的垃圾,那我們也要讓自己和班級的其他孩子們發現:他是班級多麼優秀的“小管家”,他會在師生間的賞識中獲得愉悦,他體會的是另一種成長的快樂,在這份責任與助人為樂的快樂中找到自信,找到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價值。這其中的認可和賞識無疑會成為了孩子無形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

成功專家羅賓曾説:“每個人身上都藴含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們去喚醒他。”作為老師也好家長也好,我們都要認清自己的孩子,瞭解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短處,挖掘自己孩子的潛能,揚長避短,給孩子賞識與信任,時時為他們創造幸福感。相信當一個孩子在賞識教育的成長中擁有了良好的品格時,自然會關注自己的角色,知道學習的重要。知識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學得好的,但有良好的人格素養和心態的孩子,路才會越走越寬。

學生讀書心得11

讀完學校的暑假作業,要求讀《學生第一》我感受到了書中北京十一中孩子們的自信陽光,熱情智慧,是什麼讓他們這麼了不起?是什麼促進了他們的成長?學校的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出版社,校園吉尼斯,學校裏面開公司,校園潑水節等等活動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促進了他們的成長。孩子是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成長的經驗和經歷;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和學習!我不由得想到了“美國有一位獲得教育界最高榮譽的教師坦言,他並沒有高人一等的教學經驗,他最擅長的就是喚醒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他最自豪的就是他所教過後學生沒有一個自暴自棄,品行不端。他認為一個孩子的墜落就是從‘厭學’開始的。”他還説道,在學校從教的那些年,他目睹了很多孩子出現“厭學”的狀況,萌生了一個想法:“如何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呢?我想,我無力改變整個教學現狀時轉請保留此標記,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我自己。”

我唯一能改變的也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多讓學生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設計班會課,設計班級的入場式,設計自己的課餘生活,排排自己喜歡的英語對話…難道這不是更好的、更有效的學習嗎?不壓抑他們的天性,培養他們的童心,激發他們的動機和興趣。用枯燥、低效的作業填滿孩子們的時間,怎麼能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呢?如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呢?快樂是他們創造力的源泉,我要讓我的學生快樂起來。

培養有自己想法的學生,是十一學校的育人目標。他們一直在學校生活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堅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其中他們的“為班級命名”活動讓我也印象深刻,我們何曾幾時也可以設計出這樣有創意而又有深遠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學生也能在快樂和經歷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別人的想法。讓學生快樂着併成長着!

學生讀書心得12

古書説:“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前進就會後退。”我也深知這自然成為我個人的座右銘。學習就像天空中的一朵雲。如果你不小心,你的知識會被大地吸乾,你的成就會被別人來來去去,但你一無所有“書中有一座金屋,書中有顏如玉。”在我的生活中,書是我的好朋友。它就在牀、書桌和椅子旁邊。當你有空的時候,讀一本書,放鬆你緊張的大腦。在書的海洋中旅行,但你受益匪淺。我通常喜歡在中午讀一些散文,晚上讀一些深奧真理的文章,去體驗、分析、感受和理解它深奧的真理“人類的天才只是一個火花。如果你想讓它成為熊熊燃燒的火焰,你必須學習!學習!”這是我的助跑線。它讓我知道,只有學習才能使人的天才成為熊熊烈焰。即使人們沒有天才,學習也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説到學習方法,我想用六個字來概括:“嚴格,認真,嚴格。”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除了向別人學習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己有意識的苦練。如果你只是向別人學習,但你不自覺地努力鍛鍊,這就像一粒種子不發芽。你只想快點長大。如果你在生活中不主動鍛鍊,你只會變矮。

學生讀書心得13

人們常説,唸書要讀透:把書發掘的很深。讀精:把書中的好對象都取出來,提煉出來。讀雜;什麼都得讀。這樣,常識才氣博大博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考不倒之人。可本日我讀了老舍的書,頗有另感,説來與君共享。作文網高中

先談讀什麼書,有人喜好文學類,有人喜好柯斫培,等等各不溝通。他們都與許多書有深摯的友好,可老舍差異,他説和本身有友好的書不多。他不喜好三字經一類的書,也厭惡公式類的古板書。提及來還真有一番原理,為什麼要讀不喜好的書呢?書就是滿意我們的精力需求,可書也得有的放矢。就説我吧,泛泛拿起些言談軼事的嘲諷小説,便愛不釋手,讀得孜孜不倦,可以望見那些死板的筆墨,即刻兩眼無光。一篇文章多時才讀進一些,就是由於漫不經心。以是選書讀也不能拿來就讀,要分明選擇,但也不能太挑剔,也要學會實行,大概某類書逐步地就會和你的味口了。有一次我有時中借了一本沈石溪的動物小説,早年認為這類書索然無趣,可專心讀了泰半,卻也有那麼些味道。便把這類書都翻了一遍,才得償所願。

接着,談談奈何唸書,我常常讀到一段出格好的文章會與別人配合瀏覽咀嚼一下。老舍説他念書沒體系:有什麼讀什麼,不要看的別讀,讀得快,也不要決心去記,讓書記着本身,讀完了,別去評述······我也認為念書得自由,要為所欲為,書中的英華老是在不知不覺中,灌入我們的大腦,潤澤我們的心裏,強行塞下去的反而沒有效,統統照舊靈活爛漫的好。

老舍老師喜好自由自在、不受羈絆的唸書,這一點倒還真與我心有靈犀呢。

學生讀書心得14

書,是每個人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劉向説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意思是説:如果一個人沒讀書,那他必定是愚蠢的;如果一個人認真的讀書,這個人一定會是聰明的人。書是全世界人類的營養品,假如沒有書,這個世界還有聰明的人嗎?假如沒有書,人類的科學會發展到現在這樣嗎?

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健康成長的人。讀書光光是死讀硬背是沒有用的,讀書要有3到,心到,眼到口到。

學生讀書心得15

我讀了許許多多的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頭戰象》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深刻地感受大象的無言靈性,更讓我感受到了動物身上也有着人類一樣的感情。

這本書記述了在1943年西雙版納邊陲重鎮打洛村落在江畔和日寇的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一頭大象——嗄羧。嗄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四處尋找它在戰爭中批過的象鞍,找到後來到了昔日埋葬自己戰友們的“百象冢”旁,挖了一個坑洞,準備同戰友們埋在一起。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嗄羧要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全寨男女老少都到打穀場為嗄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忙着為嗄羧系潔白紗巾、四腳綁黑布。由此可以看出全村寨的人們對嗄羧有着難以割捨的感情,大家懷着萬分沉痛的心情和嗄羧一一告別。畢竟嗄羧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而且和大家共度了26個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對於嗄羧的死,村寨的人都非常難過、悲傷。讀完《最後一頭戰象》後,讓我感到嗄羧是一頭重情重義的、有靈性的大象。

看完《最後一頭戰象》後,滿腦子都是最後一頭大象的高大形象,同時也想到了生活當中許多動物都像這頭大象一樣充滿了靈氣,充滿了忠誠,充滿了感情……小動物們是多麼的可愛,多麼的忠誠,比如小狗忠誠地幫主人看家、小鳥辛勤地幫農民伯伯捉害蟲,牛兒默默地耕地……可是人類一直不愛護它們,有的甚至還想把它們趕盡殺絕,任意的捕殺。現在我唿籲:大家行動起來吧,愛護生靈,保護動物,保護生態平衡,堅決同破壞生態平衡的壞人作鬥爭。

標籤:讀書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