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彙編1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彙編15篇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2

“書”這個奇妙的東西。常常把我帶入歡樂的巔峯,奇妙的境界,有時又把我推到恐怖的深淵,靈魂的深處,我為它着迷,為它瘋狂,曾幾何時,我已置身書海,竟也無法自拔。

最開始接觸書本,應當是讀幼兒園時,爸爸給買了一本《幼兒啟蒙書刊》,我看着那些精美的插圖,一知半解地讀着那些簡單的文字,漸漸地明白了保衞祖國的是解放軍叔叔,白衣天使是護士阿姨,給我生命的是媽媽,身上白一塊兒,黑一塊兒的是大熊貓,就這樣,書籍吸引了我。

一縷書香悄然無聲地潛入了我的生命,慢慢散開來。

時光飛快流逝,瞬間,我已積累了不少知識,認識了不少漢字。更廣泛的讀書,那時,最吸引我的還是童話類書籍,書裏充滿了歡樂的.文字,夢幻的場境,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事情,通通出此刻童話故事裏。從而,我明白了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的辛酸過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結局……所有故事都充滿悲傷、歡樂、笑容、淚水,所有人物都有坎坷的經歷。我還認識了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瞭解了他貧困的家境,痛苦的童年,感慨道:也僅有像安徒生一樣經歷過一生的酸甜苦辣的人才能寫出如此美麗的童話啊!

暑假時,偶然見到姐姐桌上擺着一本《古詩三百首》,我饒有興趣地翻開讀了一首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頓時就體會到了瀑布的雄偉壯觀,尤其是讀到最終那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的內心振憾了,詩人把天上的銀河向人間流下來和瀑布在一塊兒作比較。可想而知,那是多麼神奇的場面啊!我明白了,讀詩就是要用心感受,感受詩人所描繪的意境。要用心感悟,感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懷,吐露的心聲。那種感覺就像在和李清照在小船上對飲,在王昌齡所描述的沙戰中征戰,就算兵器割傷手腕,鮮血淌出來那也是驕傲的腥味!

當然,我的“書史”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也有一些插曲的,就拿算嚴重的一次來説吧!那是偶然的一次,我在書店見到五元錢一本的漫畫書,我便買了一本,可誰知,一看就入迷了,一連天都漫畫不離手,把那些《老人與海》、《童年》……這類的書扔在一邊沒看,也沒整理,那天,忍不住將漫畫帶進課堂,被教師劈頭蓋臉教育一頓後,又被爸媽又打又罵地救醒了,經過那次差點誤人歧途的事後,我就再也沒看過那類書籍了,我還在書本里學到了,在無邊無際的海洋裏,魚龍混雜,我們僅有做一隻魚鷹,擦亮我們的雙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讀好書,讀益書。

一縷書香就如此在我生命中延續,開放!

關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個成語,人們都認為是個貶義詞,講人們學習工作時常中斷而缺乏恆心,可曾在一本書中看到過,凡事都是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的説法。我覺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個成語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他也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當人們的神經系統和運動疲勞時,應當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於功能恢復,提高效率,而心理學上的“艾氏遺忘曲線”。也告訴我們適當休息,造成學習上的間隔,有利於增強記憶力,一個人忙於學習而不注意休息,那他就不能出色的完成任務,僅有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進行適當休息,才能事半功倍,就好比“曬網”一樣。

古往今來,許多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十分注意休息,著名文學家老舍生前酷愛養花、靠養花、賞花在到達“曬網”的目的,惟其如此,才寫出《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問鼎之作。

我愛讀書,愛魯迅的犀利,愛柳永的深幽,愛瓊瑤的柔婉,愛蘇軾的豪放,樂作者之喜,哀作者之悲,一縷書香就在我的魂夢中飄蕩,並且越發熾熱。

縷縷墨香從此溶入我的生命,我也體會到了書中的人生百味均有之,其味道真是美妙無比啊!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3

最近熱映的李少紅版《紅樓夢》可謂爭議不斷,之所以有爭議,拋開電視劇製作本身的不足外,更多的是人們對於名著的多元化解讀。今天下午我們分組討論課本中的“每課一得”等四個欄目,此情此境與對“紅樓”的觀賞有幾分相似,都是議論紛紛。

不管是影視劇的拍攝還是教材的編寫,它們都需要一個藍本,影視劇需要的就是劇本,教材的編寫依據就是國家頒佈的《國中歷史課程標準》。編者依據《課程標準》可以編寫不同版本的歷史教材,比如説有人教版、湘教版、北師大版等等。不管什麼版本它們都是本着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改變原有教材“繁、難、偏、舊”的現象,着眼於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的原則來編寫,但在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具體環節的設置上肯定不同。我們使用的北師大版教材就設置了課後的四個環節:“每課一得”、“材料閲讀”、“自我測評”和“活動建議”,這種設置在體現編者編寫意圖的同時也體現了鍛鍊學生各項能力的要求。但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一方面覺得有些欄目非常實用,比如“每課一得”,另一方面又覺得有些欄目不好操作,比如“活動建議”。面對難以割捨的'情況我們如何是好,有爭議當然是好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這些欄目的內容,服務於自己的教學需要,比如説你可以用“每課一得”作為你的課堂總結,你可以把“材料閲讀”作為給學生探究的問題,還有把“活動建議”成為我們“活動課”的好素材。我想這是不是我們常説的那句話: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只要我們做個教學方面的有心人,你就會發現教材的魅力所在。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經典名著《紅樓夢》會不斷的翻拍,出現更多版本的“紅樓”劇,我想説的是隻要我們在教學中善於挖掘、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終有“長風破浪時”。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4

小時候由於家裏窮,同時也因為太多小孩,爸媽單單照顧我們吃喝拉撒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今天爸爸看着小外甥在洗澡的時候,還在感慨説,以前一個大臉盆燒好水,裝好水,5個小孩輪流一個個洗,洗完又過了一個多小時了。哪有時間給我們讀啥睡前故事哦。

不過據説臨睡時人的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特別是1—4歲時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睡前如果能夠讓小寶寶聽一段故事,除了能讓寶寶安靜下來,也能讓寶寶終生受益。

最初之所以有睡前故事,是為了讓小寶寶有安全感,有一個人陪着他,呵護他,倍感安心。輕聲給小寶寶講故事,讓小寶寶感受你愛意的同時也可以帶着故事進入夢鄉。

所以漢竹的365夜故事系列是我的不二選擇。

本系列有4本,除了我手頭的這本以外,還有《365夜成語故事》,《365夜寓言故事》,《365夜動物故事》。其實手頭也有不少兒童讀物,最開始我也是對它抱着平平的態度。因為覺得定價方面有點小貴。然而拿到手後,卻覺得物有所值。

裝幀方面真的很大氣,選用的紙張也很有厚度,排版也很贊,共選取152個小故事,字數都是控制在300—400字上下,這樣時長都差不多4—5分鐘,這個時間段剛好讀完再和小寶寶互動下之後進入睡眠,正好。而且裏面一些比較複雜的字,也標出了拼音。不過最愛的還是裏面的`插圖,色彩鮮豔,形象生動逼真,我的小外甥一拿到這本書就抓着不放,一直看那些插畫,小外甥超級喜歡鮮豔的色彩,這本書意外收穫了他的好感。而且除了mp3的下載,還附贈了CD碟《經典睡前故事伴我眠》。

現在書本看完了,給了我的妹妹,讓她每天晚上都讀一篇給她的寶貝兒子,我的小外甥聽,平時有空的時候也叫妹妹放CD碟給外甥聽。CD碟共選取10篇,是由男聲讀的,聲音標準,也隨着情節聲音起伏,小外甥每次一聽到放這個睡前故事時,就坐着一動不動,靜靜地聽着,比起平時的跳脱性格,簡直是兩個模樣。

和一開始我以為的單一作用,這本書實際上適合很多階段,適合孕婦的孕中期進行胎教,早教,孩子的早期讀物,同時還可以讓小孩跟着CD碟模仿講故事的模式等多個階段。真心喜歡這本書。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

俗話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很多時候,大家對我們職業的評價都是多餘神聖化。

談及教師,人們經常會説教師這個工作好,輕鬆、待遇也高;朋友們説,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説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後,到目前為止對我作為一個教師來説收效最快、影響最大的精神食糧。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清晰記得書裏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部分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回答。其實在每個班級裏,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説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儘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為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雖然家庭造成了孩子的千差萬別,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教師們都應該記住:只有你不放棄,孩子才不會自棄。只要你還相信,孩子就會自信。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20xx年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於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幹、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籤。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6

寒假裏學校組織了教師學習培訓活動,通過學習《國小教師專業標準》,我的感觸很多。

《國小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為促進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國小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點,學習後深有體會。

1、"學生為本"。此理念讓我們立足學生實際,尊重學生。作為國小教師我們應時時處處以人為本,關愛國小生,尊重國小生獨立人格,維護國小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國小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國小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國小生。

2、"師德為先"。 記得我國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師表就是指教師的道德行為和意志品質要成為學生的表率和典範。學習並貫徹標準精神已不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即關係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於祖國的未來。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及神聖使命。

3、"能力為重"。作為教師在使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時,還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積極開展各項研修活動,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構建現代課堂,提高常態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我們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4、"終身學習"。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們成為有用之才。 我們肩上的任務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對我們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規範了我們的教學行為,也為我們專業發展指明瞭清晰的方向。我們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還要學習先進的國小教育理論,瞭解國內外國小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培養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在用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實際行動詮釋《國小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師必須做到的!我們教師要能夠做到嚴於律己,言傳身教,從思想到作風,從心靈到外表,從言行到舉止,在各個方面都成為學生的表率。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職業道德認識、陶冶職業道德情感、鍛鍊職業道德意志、確立職業道德信念、養成崇高的職業道德習慣。用愛心育人,師德塑人,為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質教育而努力奮鬥。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7

今年暑假,我擠時間讀完了《做傳遞正能量的教師》這本書,寫了一些讀書筆記,並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認真反思,感觸頗深。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篇章是:《為人師表是永遠的正能量》,《做個能力高超的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激發學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一、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榜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細節。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時時事事做好學生的行為榜樣。對於學生的行為習慣、紀律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如果只是單純講大道理,提要求,學生都懂,那麼“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比如:教師要求學生認真書寫,那麼他的板書也應字跡工整,美觀大方;讓學生注意教室內外衞生,那麼老師只需一個小動作“彎腰撿起字紙扔進垃圾桶”,就會使學生看在眼裏,並主動撿起身邊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時,要求學生早進班,不遲到,我就將自己的表調快5分鐘,不論早操早讀上課,都提前進班,而且無論颳風下雨。學生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長,學生們自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做一名快樂的教師,讓學生“樂學”。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對生活、工作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並用“自信和樂觀”去感染你的學生。教師這份工作,幹了幾年十幾年後,會覺得枯燥乏味,彷彿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輔外,還要和學生談心,和家長溝通,學校還安排了開會學習等等許多工作,而且大家還面臨考試成績評比的壓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對教學工作的熱情。而我認為,凡事如果我們多從正面去考慮,多從好處去想,那麼你將變得陽光樂觀。比如,有的老師認為下午第一節課學生狀態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課前自己情緒也不好。那麼,為什麼不這樣想:學生中午吃飽了,也午休過了,精神狀態也應很好,我應該想法調動起學習積極性。比如讓學生課前唱歌,喊口號,還可以男女生拉歌,學生的笑容出來了,精神狀態自然好了。我的數學課上連排時,如果學的內容難度較大,綜合性強,學完後需要轉入下一個問題時,學生會有些疲憊,我就穿插進一個腦筋急轉彎,或數學趣事等,讓學生再次活躍起來。在考試過程中,當面臨考試難題時,我還教給學生們要用“阿Q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這道題我一下子想不出來,估計有好多同學也不會做,但我要沉着冷靜,我就能想出來。”有的同學一看到鄰座的同學翻卷子了,就覺得別人比他做得快了,就會慌張,我告訴他要這樣想:“他寫得快,不一定比我認真,他馬虎,我細心,我沉住氣,我認真審題,我準確率高,爭取做一道對一道”。這樣逐步增強學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學生就有了快樂,就會愛上你的課堂。所謂“好學之不如樂學之”。

三、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魏書生老師曾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他們的內心有真善美,有假惡醜,有懶散拖拉,也有勤奮惜時。我們作為老師,要幫助他們發現那些自強自信、熱情上進的部分,幫助學生把內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個學生都是潛在的天才,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學生活躍調皮,但思考問題腦子靈活,那麼應引導他多動腦思考新題,上課發言慢半拍,不搶老師的話;有的學生基礎弱,但和同學關係很好,對老師也很有禮貌,應引導他多參與班級管理,並在學習上多向同學、老師求助;有的同學文化課不太好,但音體美方面很活躍,應鼓勵他多參與學校班級課外活動,發揮才能。

總之,教育就是喚醒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正能量。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做好傳遞正能量的使者。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8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着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着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説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悦耳”。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的"要":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説「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瞭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四)教師要多憐愛和鼓勵

(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現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二,教師的"不要":

(一)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師不要訓斥與灌輸,不強迫學生學習。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四)教師不要過分執着"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啟發: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三)學習型組織的體會:

1,系統思考

2,自我增進

3,改善心智模式

4,團隊學習。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五)教師專業成長靠進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以上就是我對這本書的一點體會。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9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

以前我總是説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閲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閲讀。

二、愛在自由裏

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國小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0

小時代終於出版完了,我在20xx年的最後幾天買到了這最後一本《小時代3.0刺金時代》,並於20xx年開始的幾天就看完了這《小時代》系列的最後一本。

昨天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讀完了整本小説,我想我讀小説是最慢的了吧,畢竟我並不是太喜歡讀小説,而且也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下來的,就我所知,很多人看這種小説幾乎就是小菜一碟,一天,甚至一個下午就能看完,而且內容也是記憶猶新,而我,別看我是逐字逐句看完的,而且還歷時一週,我對內容的記憶並不是很清楚,當然這與我現在糟糕的記憶力有一定關係,所以剛看完這部小説,就趕緊醖釀着寫下這篇讀後感。

今天下午,我第一次走出了家門,沒錯,我幾乎就是傳説中的宅男,很長時間不到外面活動,最多也就是周邊的一些地方,而且也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我是帶着很沉重的心情到外面去的,本想着去爬一下山的,但是不知不覺走到了離那座山不遠的一處英雄紀念碑。自從國小畢業,就沒怎麼去過那裏了,轉眼已是十多年,記得那時還是加入少先隊的時候,在那裏,我戴上了紅領巾,而且還在那裏宣誓,如今,雖然記憶力不是很好,但是這件事倒還是記得的。那麼長時間過去了,當我一級一級登上台階的時候,那熟悉的場景慢慢呈現在眼前,破舊的地磚,四周因入冬蕭瑟的景象,碑上有些發暗的鎦金字體,上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圍着它轉了一週之後就準備離開了,不時的再回望兩眼,看到那孤獨卻高高佇立的碑體,想到了《小時代》裏的喧囂和繁華,燈紅酒綠,悲喜交加,生活劇裏的那些演員們,打情罵俏,極盡奢華,再看看這裏,靜默,靜默,無盡的靜默!沒有奢華,只有儘可能的簡;沒有叫囂,只有無聲的付出;沒有來去匆匆,只有永久的停留。

離開紀念碑,我轉身就往對面的那座山上去了,因為那裏景色還可以,而且對面又是水,有山有水的,是個觀景的好地方,所以那裏已經修好了小道,為上山的市民提供方便,因為很長時間沒出來活動過了,而且心裏又懷着心事,所以走的尤其慢,而且也是相當的累,不過最終還是到達了山頂,這裏早有一些鍛鍊的人在這裏聚集了,不過多是些老人,還有一些情侶,這裏我是唯一的一個有閒心,有閒情逸致賞景。

到了山頂,我首先去的是一處可以看到下面大部分景觀的小亭,站在亭前,看着不遠處,處在山凹裏的紀念碑,孤零零的,再遠處,高高低低的.樓擠在一起,到處是樓羣,樓宇間,滴滴的汽車喇叭聲,此起彼伏的沿街叫賣聲,再遠處,能看到新破土動工的房地產,當然還有新開盤的商品樓,扯起來的橫幅紅紅的,奪目、耀眼,看着遠處的景象,我沉默着,心裏愈發的沉重,我想,或許是我太做作。喧囂,榮光背後,是離世的暗傷。

結局最終出來了,現在,我開始慶幸當初的我沒能看懂結局,我以為就像電視劇那樣,儘管內容演繹的一波三折,最終的結尾卻還是讓人滿意的喜劇。然而,當我瀏覽小時代貼吧的時候竟然看到了一場大火,一場讓很多讀者質疑併為之憤恨的大火,有人在猜測這場火是誰放的,有人猜測他們其實都沒有死,甚至有人將這場大火與真實的那場混為一談。原本以為顧女王涅磐,死裏逃生是很值得慶幸,很值得我們這些讀者為之額首稱慶的,一羣演繹生活的小丑最終前嫌盡釋,準備好好為之慶祝一番的時候,竟然被隨之而來的一場無名大火付之一炬,所有的歡樂、悲喜都化作郭敬明筆下的一場無情大火。

當我們在猜測這場大火與現實中的那場大火有什麼必然聯繫的時候我們忘了,現實的那場火與之無關,而小説裏的那場火卻是郭敬明放的,因為畢竟這是結局,而這又不是能令很多人滿意的結局,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當這些生活的小丑為我們演繹出了這場生活的悲喜劇之後,他們的價值可想而知,只能付之一炬,如果這羣時尚的瞎子存於世的話,那我們這些終日為生活所忙碌奔波的人又該何處安身,與他們相比,我們才是真正的不幸,他們只不過是小説中的人物,可以説,最終是福是禍,都無關緊要了,他們已經狠狠地享受了一把,燈紅酒綠、花天酒地,世界名牌,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他們都經歷過了,享受過了,為之嗟歎的是我們這些人,於他們來説或許已經是死而無憾了吧。只能説郭敬明用了很好的結合,他將那個時間定格,20xx年11月15日,一場火,將所有的悲喜劇化為灰燼,不管你信與不信,那場大火就在那裏,它的確燒起來了。然而,就我所知,最新的kindle和iphone4s的發佈時間都在20xx年,如果説他們都被20xx年的大火燒了的話那時間就有些陰差陽錯了,再者,因國家宏觀調控而使房地產市場受挫,這好像也是20xx年之後才有的事,那M.E又怎麼會早在20xx就受波及,銷售總額下降呢。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一部小説,一部只拿來看看就可以的小説,千萬不能入戲太深,雖然説這裏有很多故事與現實的結合,但是,故事終歸是故事,再怎麼形象逼真,也是不能拿來當做現實的。

或許這也是出乎郭敬明意料的吧,沒能想到讀者竟能夠入戲這麼深,就像當年的《悲傷逆流成河》那樣,據我所知,年輕一代受這本書裏的一些思想影響不小,甚至有些就以為自己就是那個女主角了吧。如今也是一樣,我想有不少讀者都把自己當做小説中的人物了吧,不是林蕭,至少也是路人甲,我想那個顧裏——顧女王,努力追求高質量生活,永不認輸,牙尖嘴利,似乎滿身毒液的顧億元又是很多人的最愛吧!其實我也一樣,我從頭到尾的看這部小説,關注的就是這個令我非常欣賞且敬佩的顧女王,否則我也不會在知道真正的結局之後,忽然就感覺:Iam not happy anymore . 郭敬明是第一次寫這種中長篇小説,而我也是第一次有這種耐心坐在那裏看這種小説,正是受那顧女王的魅惑。

顧裏給人的感覺就是:大姐大,很多大學女生宿舍裏都有這樣一個值得每個女生宿舍敬重的人物,她們或許總能幫宿舍裏其他的姐妹們解決問題,或許她們沒有害怕,她們有的只是一往無前,因為她們是其他人的依靠,她們不能夠倒下來,然而,總被人遺忘的是,堅強久了的人,我們總認為她已經忘記了哭,所以我們一再勸她們堅強,所以這個時候,即使她們很想,又怎能讓身邊的這些依靠自己的人慌了手腳,她們總依靠這個大姐大的,如果連自己這個大姐大都軟弱了,那她們這些人今後又該怎麼辦呢!顧裏的死撐着最終沒能得到太多好報,我們總認為她一直在裝,裝的很出眾,很鶴立雞羣,所以我們感覺她很傲,我們都只以為她只是一個時尚的瞎子,不止一個人在心裏詛咒過她,但,我們的確都忘了,這樣一個人,活的其實比我們每個人都累,不要以為她想那麼逞強,不要以為她就該堅強,不要以為她不會軟弱,多數情況下,她表現的很堅強,那時其實她就已經很軟弱了,但是沒地方,也沒條件讓她躲起來哭泣,所以她就得把自己武裝起來,以免那軟弱被人發現,被不該看到,或是她不想讓看到的人發現。不要以為她就那麼不近人情,張牙舞爪的,她是要讓別人知道,我還好,還很正常,而且,也有一些打情罵俏的意味在裏面,一些閨蜜在一起打打鬧鬧倒是一些常有的事,只不過她們有時太出格了而已。

當然,當知道結果的時候我也是很不高興的,一直在想他為什麼要這麼寫,其實在這裏,他也一樣犯了難,所以最終,他選擇了這種看起來的喜劇收尾,給人的是一種很朦朧的感覺,感覺他們已經離開了,但是好像還在,我們不能確定他們是否真的走了,就是這種感覺,信與不信,很確定,但又感覺疑點重重。我其實也沒有太長時間的難過的,好在有那三分鐘的沉重,能夠很仔細的想這麼多。

我們之所以不能夠接受,正是因為我們已經不把小説裏的人物當成只遊走於文字間的虛擬,我們感覺他們已經走出了小説,來到了世間,而且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當我們知道身邊的人突然離去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會是怎樣,可想而知,是不可能輕鬆的吧。很多人對於親人的突然離去,總會説:之前還好好的啊,怎麼説沒就沒了呢,的確,這裏也是一樣,雖然是小説,但已經與現實相結合了,即使之前帶給了我們那麼多光怪陸離的鬧劇,讓我們陪上笑聲和淚水,但是,到這裏,確實也該説沒就沒了的,不要問為什麼,因為生活中也的確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很多人其實不只是接受不了自始至終陪伴我們的那些角色的突然離去,而且還接受不了那麼多人的不辭而別,簡溪就那麼悄無聲息的走了,葉傳萍就那麼囂張跋扈的坐着M.E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位置,至於kitty和藍訣,都是配角,他們的去留,倒不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或許我們感覺這種安排不是甚好,但這畢竟是小説,但這並不是推理小説,所以,我們不需要找什麼太多的線索去深究,至於結果,喜劇與悲劇都不過是一種結局,最終的結果取決於作者的筆,任何一種結局都可以很隨意的勾勒出,所以説,結局並不是那麼重要,關鍵是這個過程,我們體會到了這個摻進我們的喜怒哀樂的生活劇,讀者入戲,我想這就是一部小説最大的成功了。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1

薛瑞萍,看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閒看雲捲雲舒,靜聽花開花落”,欣賞她那份淡定與從容,就如詩中所云。當她開口説話,你會感覺她的一言一語,無不浸潤着書的哲理,書的韻律。她書籍般的人生閲歷裏,遍灑着書的馨香,詩歌的,古今中外的,甚至於宗教典籍,她都涉獵了。她是日有所誦,手不釋卷的。講座過後,薛老師的諸多妙語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我的思考:讓閲讀融入每個人的生命,我們老師應該做什麼?的確,閲讀是一扇窗,是一條路,是一種品味,是一種生活方式。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閲讀,就是為孩子們構建一個理想的文化生態。為了孩子的人生成長,精神發育儘可能提供最多、最好的精神滋養,這是教師、家長和社會的責任。閲讀是什麼?本質是傾聽。語文教師要讓孩子聽到封存在文字裏面好聽的聲音。真正的寫作是訴説,讀書是傾聽。她對孩子們説:“上語文課不帶語文書可以,不帶課外書不行”。她理直氣壯地讓家長參與到讀書中來,給家長寫信,讓家長寫讀書感悟。她説越差的學生越是要課外閲讀。在這裏我記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個建議》中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中蘇翁的一段話:“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閲讀。閲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這是使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我們,應做點燈的人,自己閲讀並引導每一位學生、家長閲讀,浸染書香。

她説:“熱愛閲讀,培養更有底藴的、有自我動能的孩子。當一個人的內心是充實的,外界永遠不會山窮水盡。”何嘗不是呢?童年需要生活在童年的故事裏,缺失童書閲讀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我們老師要做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耐人尋味的童書,推介、引領、饋贈給孩子們,讓他們興致勃勃地閲讀,浸染書香。照亮兒童真、善、美的心靈,照亮兒童一生的成長曆程。有句諺語叫“燈不撥不亮。”學生們潛能很大,但需要激發。所以我們在引導讀書時不僅要解決“讀什麼”,還要重視“怎樣讀”的問題。點燈的人,可以點亮孩子們心中智慧的燈,可以讓每一位孩子受用終身。學語文的`主要方法是閲讀、體驗、感悟和積累。讓學生課外經常與高品位讀物直接對話,有利於養成高品位的語文素養。

她説:語文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只有大量閲讀,才能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才能做到厚積薄發。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興趣地讀自己喜歡的高品位的優秀讀物,並讀有所得:一、讓孩子的閲讀興趣持續不斷;二、為孩子選擇適合的閲讀材料;三、指導孩子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閲讀。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個熱愛讀書、寫作、表達,落筆千言的人;應該是一個自覺的兒童課外閲讀的推廣人。——我必為之努力。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2

我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沒事的時候,我通常手裏拿着一本書看書。所以根據我的閲讀經驗,我認為閲讀的過程並不需要刻意主動去思考問題,而是在閲讀的同時去收穫和感受,結合自己平常的生活經歷,更深刻地體會書中的'文學思維。

至於怎麼看書,怎麼讀好書,我覺得你凡事都要以興趣為第一前提。如果你愛書,能沉浸在書裏陌生而豐富多彩的世界裏,我想你不會擔心“怎麼看書”的問題。因為一旦你把你的精神世界和書結合起來,你就能讀懂書中主人公的情感,體會到書會向你解釋的一切。

每次看完一本書,你都可以泡一杯茶,坐在陽光下靜靜地思考。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什麼,和書中人物有什麼共同點,應該學會避免什麼,以後應該知道什麼,應該注意什麼,現在應該珍惜什麼,應該驕傲什麼。

我覺得我這樣應用學到的東西,親身經歷,會從每一本書裏獲得很多財富!希望我的一點點感覺可以解答你的困惑!並希望你能在書海中自由遨遊!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3

我很慶幸自我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

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最後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最後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説》,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説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説;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資料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説“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衞;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個性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齊做同樣的事,

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此刻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鋭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4

“少上電視多幹事,少搞應酬多讀書,少談高論講規律,少沾官氣守民本,少當家長多民主”。

這是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五多五少”的殷殷寄語。

張春賢多次要求縣委書記們減少不必要的應酬,多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經濟、科技、文史哲等各方面的書籍,提高能力、素質和境界。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讀書學習的條件在不斷改善,領導幹部的學歷也在普遍提高,但讀書學習的氛圍卻並沒有隨之而濃郁。

在一些地方,少數領導幹部把應酬、交際當成了一天忙到晚的“頭等大事”,熱衷於推杯換盞、迎來送往,滿足於“傳聲筒”似地讀報告,習慣於用老一套對付新情況、用“經驗主義”來解決新問題。

不少領導幹部在工作總結或民主生活會上,都坦承自己“學習抓得不緊”、“理論武裝不夠”的`“缺點”,一些貪官在落馬後,也常常把“放鬆學習”放在“懺悔”之首。

難道是我們的幹部每天都心繫百姓、日理萬機,抽不出時間來讀書嗎?我看未必,如果真想讀點書,時間總是能擠出一點的。

關鍵是看你思想上重不重視,想不想去讀。

一是靜。

只有力戒浮躁、靜下心來,才能讀得進書、學有所獲。

二是擠。

“時間是海綿裏的水,只要擠,總還是有的”。

要像魯迅先生那樣,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讀書,要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推掉一切不必要的應酬,擠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三是用。

用是讀書的落腳點,只有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提高素質、提升能力、推進工作。

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5

記得有位哲人曾經説過,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有書本;所有的書本都是乏味的,除非有知識;所有的知識都是空虛的`,除非有熱望;所有的熱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愛。有愛的閲讀才是生命的具體化,那麼讓我們懷着愛閲讀吧!

家人教給我靜心閲讀的習慣,讓我變得更加豐富充實。我喜歡在空閒時間裏,翻開書本,慢慢品味字裏行間的故事。人生的道路很長,我們沒有辦法去一一嘗試,但我們可以去花時間花心思看很多書,每一本書裏都有一種人生。

有人會説,買書無用,看過了就沒什麼價值了,仔細想想,我們也許只是用一餐飯的錢就可以買到別人一生的心血,如此算來,顯然是賺到了。不過,真正熱愛閲讀的人,並不會在意這些,他們更看重那份由閲讀帶來的樂趣,因此也更加透徹。我們想想古聖先賢,他們把知識當做火炬,照亮黑暗,驅逐陰霾,把自己的思想妥藏在書本之中,和千百年後的我們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繼續傳遞真理與革命的偉大光輝,讓歷史變得厚重,生命變得豐富有趣。閲讀,是心靈的相互交融,是民族的內在紐帶。

閲讀不僅停留在“看”,還在於“思考”。人生何嘗不是一本書?需要我們一讀再讀,一品再品。翻開書本,靜心閲讀,讀得是故事,讀得也是人生,那些淺淺淡淡的文字會告訴我們,這世間什麼值得我們熱愛,什麼值得我們享受,什麼是感恩,什麼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