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

前不久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説,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濕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變得枯燥無味,產生厭學心理,從而影響數學教學的效果。

“追求知識的願望,是靠兒童的雖不輕鬆然而快樂的、誘人的、出於自願勞動所創造的千萬條根鬚日以繼夜、不知疲勞的工作來滋養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兒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時候,他的勞動才能成為快樂的、誘人的、自願的勞動。必須使兒童感到自己是一個勞動者,使他為自己的努力所達到的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培養自豪也就會意味着在兒童心靈中樹立一種要成為思考者的願望。” 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徵,對教學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能激發大腦組織加工,有利於發現事物的新線索,並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維活動是最積極最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外,更重要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做為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祕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望的基礎,我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激發學生興趣。 我認為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是通過觀察實踐而的不到的,沒有觀察也就沒有豐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確的推理、概括和創造性,所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觀察、去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數學的趣味性,又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數學教學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主動積極的學習,才能有效的培養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知識智力興趣關係密切,有意識的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熱愛學習與情感,並對所教學科產生興趣,因此,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順利掌握知識,體驗成功後的樂趣,增添學習興趣,使設計的教法符合學生的學法,持之以恆地結合知識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引和訓練,使學生掌握求知識的鑰匙,可以增添學習興趣。

教育敍事

對“失戀”後一首詩的處理

這首詩的內容是這樣寫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來數量就不多,況且質量也不高。”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本學期初的一個下午,同學們都在靜靜地認真自學,只有劉××同學將頭抬得很高,注視着另一個同學,我輕輕地走到那們同學的身邊,發現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看着一首詩,我輕聲地説了句,可以給老師看看嗎?這位同學很不情願地將那首詩給了我,爾後兩位同學對視了一下,劉××同學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話説:“這下可完了,老師一定會在班級公開批評的。”我走到講桌前,看了一下詩的內容,沉思了片刻,便將它放到了衣兜裏,繼續觀察同學們的自學情況。可劉××同學卻坐不住了,他時而抬起頭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師的批評。看了幾次後,發現我無動於衷,他便開始寫作業了。

下課的鈴聲響了,我把劉××請到了無人的教室後面,他耷拉着腦袋,用餘光看着我,我讓他坐下,他卻哭了,邊哭邊説:“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寫這首詩,不該在課堂上看紙條,求老師不要在班級批評我。”我説:“老師要想在同學中批評你,就不會把你請到這裏來。”他會心地點了點頭。我説你能不能實話告訴老師為什麼要寫這首詩。他想了想後,詳細地敍述了他與我班一名女同學友好相處到產生矛盾的經過,原來這首詩是他“失戀”後為了發泄內心的痛苦而寫的。我因勢利導,以誠相待,對他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教育引導。

最後我又將這首詩拿出來,對他説:“老師想和你一起將這首詩改動一下,你看怎樣?”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説:“老師改前兩句,你改後兩句。”他點頭同意。我説第一句只需改動一個字,將“天涯何處無芳草”改為“天涯何時無芳草”,第二句改為“何必非要現在找”,緊接着他又改了後兩句:“本來學業就很緊,況且年齡又很小。”讀着這首詩他開心地笑了,笑得那樣輕鬆,笑得那樣自信。隨後我又説:“十年之後,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師幫你找,怎麼樣?”他連聲説“謝謝老師”。

這次潛隱式教育的嘗試,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對立情緒和戒備心理,平復了內心的波瀾,學會了情感上的進退自如。從而使被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終達到轉化的目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國小教師而寫的,全書四個部分:“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慧語連連,充分體現此書的精神底色,它像一聲斷喝,喚醒了教師對自身精神性方面的關注與追求。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讀後我受益匪淺,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每讀一部分,我都在反思自己,對照自己教學中點滴,慚愧而激動,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兩套教學大綱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5)——“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

書中的意思是這樣: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閲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盡力為你們的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裏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吧。只有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他才能掌握教材。把現在學習和即將學習的東西,變成學生樂於思考、分折和觀察的對象。

語文學科是一門繁瑣而複雜的學科,最重要的是知識的累積積累的過程。往往很多學生覺得簡單,課堂上她們總在問着這樣那樣好奇的問題,可是考試的時候卻成績平平。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好問,他們有許多不懂的東西。他們對周圍世界中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們求知的願望就表現得越鮮明,他們對知識感受性就越敏鋭。

教學大綱裏有一些“關鍵”的知識,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展,運用知識的能力,就取決於這些“關鍵”知識是否牢固必須識記的材料越複雜,必須保持在記憶裏的概括、結論、規則越多,學習過程的“智力背景”就應當越廣闊。換句話説,學生要能牢固地識記公式、規則、結論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須閲讀和思考過許多並不需要識記的材料。閲讀應當跟學習緊密地聯繫起來。如果通過閲讀能深入思考各種事實、現象和事物,它們又是應當保持在記憶裏的那些概括的基礎,那麼這種閲讀就有助於識記。這讓我有了很深的反思:覺得孩子們習慣從教師口中獲得知識並不好……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卻沒有想到自己要怎麼去改變這個現實。現在,我從書中找到了答案!

作者説自己在教學中始終運用的兩套教學大綱,第一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閲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這個“第二套教學大綱”裏,就包括閲讀這一類小冊子、書籍和文章,讀了這些材料,激發起學生對一系列科學上的複雜問題以及對新的書籍的極大興趣。這給了我極大的啟示,平時每週的語文課上我都會拿出一節給學生當閲讀課,靜靜的讀一些自己喜歡看的書籍,不過我總覺得這麼一點點的時間不足以給學生足夠的滋養,所以應該多引導學生閲讀、積累,平時養成做積累筆記的習慣,養成多讀書的習慣,最好爭取班級中有圖書一角,常換常新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這樣就能促進教學工作的展開。聯繫前文,就是要教會孩子們有理解地閲讀、在閲讀的同時進行思考。這一點,説起來容易,卻往往被教師所忽視,更被學生和家長所忽視。而這一點對於語文教學尤為重要。

二:愛學生

霍姆林斯基針説:教師的職業就是要研究人,長期不斷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沒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使這個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到壓抑、傷害和扼殺。因此,每一個決心獻身於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缺點,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不僅用腦子,而且心靈去認識它們,那就會發現這些弱點是無關緊要的,是每個孩子年齡階段所表現出應有的特徵時,你會為自己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的行為感到可笑。我們要理解兒童的行為,懂得兒童是一個經常在變化着的人。教師的心胸要寬廣,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給每一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當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參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這些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帶着這種對孩子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師生關係會比以前更融洽。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向來本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我知道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所以我要更加努力的閲讀這部經典之作,走近大師,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

古人説“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畢竟人活到老學到老,這永遠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一本教育專著——《給教師的建議》。《給教師的建議》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本專著,每句話皆讓人感覺都是出自實踐的經驗之談,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性的意義。

本書第六條,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其實後進生也有其閃光的一面。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只關注優秀學生,而忽略後進生,那麼我們也不能稱之為優秀的教師。其實後進生的內心是很自卑很脆弱的,對待後進生我們應該換為思考,可以從他們的角度出發,或許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作為教師,我們在轉變“後進生”的工作中應當是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興趣,教給他自覺閲讀的方法,引起他自覺思考的意識,最重要的還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不要妄想速成,要用發展的眼光,持久的耐心,平和的心態面對他們,教育他們,只有這樣,轉變後進生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要不斷關心鼓勵這些孩子,儘可能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體驗下慢慢找回自信,從而追求積極上進。但也要適時運用批評。有比較才有體會,因此我覺得有時“嚴厲批評”也是一種不可少的調味品,讓學生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

在“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條建議中我對提到的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很感興趣。在教學中我也一直努力嘗試,但我的做法一般是:在課堂中,完成基本知識的同時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在作業中,呈現思考題供學有餘力的學生練習。反思這些方式,好象都是使優等生更優。怎樣在課堂中採取分層教學,使得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書中所提到的分組方法會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一直是困惑我的問題,還急需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教學實踐的摸索。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就如《論語》裏所説: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需要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後,學生快樂的圍繞着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着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着有關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於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閲讀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需要閲讀,在作者的這麼多的建議裏,不止一次提到閲讀,可以看出,他將閲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説,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他還説,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他還強調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閲讀是何等的重要的。閲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現在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於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閲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的。沒有了閲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於單純,如果因為發生一點不益於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閲讀近者是對閲讀能力甚至學習能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境中,在環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學生需要閲讀,同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藴涵着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閲讀,才能夠體會到那麼一點點。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

之前細細品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完此書,我覺得深受啟發,收穫良多,在書中他大家提倡閲讀的重要性。尤其提倡教師和學生要多讀書,以下是我對此的一些體會,可能還很不成熟,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讀書可以提高學困生的成績。他認為:“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閲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在我們的.身邊不乏“學習困難”的學生存在,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明顯比普通學生差,好像“什麼都學得很差”。我一直認為對這些“學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認為這些學生連教材上的內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去讀其他的書籍,就是增加他們的負擔,也會浪費時間。在教學中我僅僅希望“學困生”先能夠把基礎知識掌握好,如:把課文讀熟,把生字都認會,要背的課文能默寫出。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我也發現了——這些“學困生”還是不能進步,學過的生字轉眼就忘,讀起課文疙疙瘩瘩,語句不通,更別説寫好文章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這一點想法確實新穎,我們以前做的方法也確實值得思考:把學習僅僅侷限於必修的基礎這種做法是否會扼殺學生的腦細胞?至少我們的做法讓他們失去了學習的樂趣。看來我們不妨嘗試一下蘇霍姆林斯基用“閲讀、閲讀、再閲讀”的方式來為這些學困生打開另一道知識之門,也許他們會在這裏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學生需要讀書,教師則更需要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他告誡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我們教師不應該滿足於教給學生一本教科書,要結合現代生活信息詮釋教材,以創新精神指導學生思維。哪怕是指導班級活動也要有新穎的形式、主題。“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些教育理念、教育信息的取得,無不需要每天不間斷地讀書,如潺潺小溪,每日不斷地注入思想的大河。唯有自己的寬廣才能培養他人的多才。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要永遠保持活力,就得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個會讀書會思考的人。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忙着批改作業、教育學生、上課、聽課,有多少時間在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雜誌在閲讀呢?只有在寫論文、寫計劃時,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從繁重的工作中抬起頭來,其實閲讀教育理論專著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如哲學一樣,學懂了指導性的著作,有了深層的方法論的積累,很多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就會迎刃而解。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教師的進步源於讀書,教師的幸福源於創造。經常讀書和思考,能夠使人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作出反思,併為自己的今後指引正確的方向,豐富自己的理論經驗。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當然,書與實踐緊密結合這才是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典範。

師生共讀書,用書本點亮知識的火焰,用書香浸潤自己的人生,這正是與我們努力打造書香校園這一思想相符合。

讀一本好書,就像在聆聽良師的諄諄教誨,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更是如此,他像一位摯友,平易近人,娓娓道來,讓我在“潤物細無聲”體會和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以上談到的僅僅是蘇霍姆里斯基教育思想的冰山一角,其中還有更多的精華等待我去發掘、領悟。最後,讓我用書中的一組詞語結束今天的發言,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5

早就聽説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細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後,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們教師很有借鑑作用。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閲讀。下面就簡單地談談自己的一些膚淺的體會:

在第二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要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才能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你不會將你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看到這條建議,我回想一下自身,畢業後參加工作到現在,自己真正讀過幾本書呢?除了教學必備的幾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其他的書可以説是屈指可數......

在第三條建議裏,蘇霍姆林斯基反覆強調學會觀察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他説,觀察對學生來説的重要就像空氣、陽光、水分對於植物生長一樣不可或缺,他説觀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還形象的將觀察比作是思考知識和識記知識之母。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發現,個別學生之所以學習跟不上別人,就是缺乏觀察或者不會觀察的緣故。比如我們的物理,很多的題目就來源於生活實際,如果每個學生都學會留心觀察,注意思考,那麼很多題目就會顯得非常簡單,而恰恰在這方面,許多學生過不了關。這裏面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還是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

實際上樂於觀察世界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發現我們許多成年人沒有看到的細節,他們會為花的無聲開放而欣喜,會為雨後躺在地上的一條蚯蚓而擔憂。可隨着年齡的慢慢長大,卻逐漸失去了這種興趣。所以我們老師必須善於觀察,注意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祕密何在”是談興趣的,關於興趣,我們當老師的,有太多的話要説,誰都知道,興趣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看看我們現在實際的教學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己教課也提不起興趣。那麼如何解決這個現實的根本問題。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主要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有趣,何為有趣?就是: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種對課的描述很令人嚮往,説實話,要想使每一節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也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樣説有什麼意義呢,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在這裏還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學生沒有興趣,我想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己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過辦法去創設情景去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這裏面我引用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這裏,我想到這一條建議更多地是促使我們思考,教師如何保持對知識的興趣,並且有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我們首先做到了,才會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才會不去做傷害學生心靈的事,才不會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

第二十二條建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大量的事實證明: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説,在教學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這個意識,希望老師們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他還指出,你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有你所教的學生,例如一個班,兩個班等,還應該有“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於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當成自己將來所從事研究的方向,當成一門科學來攻讀。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採取要善於動腦筋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方法來保持他們的興趣,來促使他們在這門學科上更深入的思考。但不管怎樣説,我們總會碰到在教學中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經常會聽到老教師講這樣的話: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度。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種無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作為教師碰到這樣的學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麼促使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麼方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要使一個人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感和規律性的心情。

第三十三條建議是寫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年青教師的。歸納一下大概有三點:

1、必須點滴地積累起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養自己有一顆敏感的心靈。

3、要積累起一定的習題集。

這條建議蘇霍姆林斯基給我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特別強調閲讀的重要性,在這條建議裏,他又提出了讀書對於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青教師的意義。他建議大家每個月要買三本書,一種是關於自己學科的,一種是關於人物傳記的,還有一種是關於心理諮詢學方面的書。這三種書對於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買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讀,那麼讀又是為了什麼呢,除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之處,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智力大廈。讀到這裏,我有些慚愧,也有些後悔,參加工作以後我買了幾本書,又真正讀了幾本書呢?如果從參加工作以來都像蘇霍姆林斯基説得那樣去做的話,那麼,現在我的書架上也應該有近百本的書了。

第四十三條建議“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這個問題不論是對於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還是其它教師都是應該掌握的。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們應該像哪些教師學習的問題,對於我們這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在不熟悉、不瞭解的情況下,應該選擇哪些老教師呢?他給了我們一條非常好的建議,那就是,你先看看學生的練習本。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那麼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裏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6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的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網上通讀了他的鉅著《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後,給了我很大觸動。這本書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深深的明白了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個人合格的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

《給教師的建議》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我們每天忙忙碌碌,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課題,教研活動,培訓學習和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帶着這個問題,我從書中瞭解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就是讀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教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取百家之長。我們所教的學科裏教科書所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

愛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素質,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我更加感覺到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我們班有一些農民工子弟,他們的經濟條件很差,學習習慣不怎麼好,在平時教學和生活中我更加關注他們給他們更多的愛。那麼愛學生我們又應如何來愛呢?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目錄,我被第二十二條“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吸引了。我想每個老師,看到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總是很欣喜。不禁問自己,你的學生熱愛你所教的學科嗎?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從教十多年來,自己一直儘量讓孩子喜歡自己,公正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所以孩子比較喜歡自己,喜歡自己所教學科,孩子就能比較認真聽課,他們就能積極認真完成你佈置的作業和任務。

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種無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教師都要思考,是什麼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麼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

蘇霍姆林斯具有執著的教育信念和頑強的工作作風。自從1948年被任命為帕夫雷什中學校長後,他的教育才華就愈益明顯地展示出來。到50年代中期以後,他已成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躍在原蘇聯教育界。他的工作富有鮮明的獨創性和革新精神,從不拘泥於傳統的陋習,緊緊把握時代的發展脈博。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經驗與理論著作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在他一生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既當校長、又當普通教師;既教課,又當班主任;既做具體工作,又搞科學研究。他是一位勤奮務實,筆耕不輟的傑出人物。這就使得他能從學校工作的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觀察、瞭解、分研究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種現象和問題,避免理論與實踐中的片面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將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較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蘇霍姆林斯基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個觀點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關於智育。他認為智育就其本質與任務來説,包括給學生以系統的科學知識、形成科學世界、發展智力等方面。他提出了學生的知識要建立在廣闊的“智力背景”上,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其中包括:給兒童上思維課;開展課外讀書;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參加課外小組活動等。關於體育。他説:“對健康的關注,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關於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建全的有力源泉”。 關於勞動教育。他明確指:“勞動以外的教育和沒有勞動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蘇霍姆林斯基偉大、光輝的一生給我的最大啟示是,教育工作者應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做深入細緻研究工作際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時刻不應忘記肩負的理研究的使命。

總之,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的論述,既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體的教育任務。在論述教育時,既強調了教育的“相對獨立職能”,又證明了在實施過程中必須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輔相成。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8

從事英語教育教學工作近20年的我來説,很多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都需要更新,繼續學習充電加強自身教學能力顯得非常重要。本學期龍巖市曾放珍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曾老師為我們精心選擇了《給英語教師的101 條建議》這本書,此書對我而言就是一場及時雨,讓我茅塞頓開,讓許多平時教學中困惑的問題以及急需解決的問題都得到很好的解答,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起了很大的幫助。這本書讓我找到了行動的航標,讓自己增加一些實際的操作經驗,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導航。

《給英語教師的101 條建議》在總結學習國際先進語言理論和教學理論的前提下,為新課程改革的英語教師提供了新思維。全書101條建議從教學觀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程資源、教學評價和師生關係等多個維度出發,提供了英語課堂重構的新理念、新經驗和新舉措。此書在堅持“國際視野,本土行動”的原則上,總結梳理了有效的課改範式和經驗。同時在注重實效和解決問題的同時,與同道建設真正意義上富有智慧的交流互動。

全書101條建議,主要是圍繞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英語教學的理念與策略、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課程標準的領會和課程資源的開發、文化意識、評價方式、外語課堂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學法與教法等方面全景式地勾勒出英語教學的新視野。本書的作者都是立足於英語教學的實踐,力圖把國內外英語教學的理論與方法同中國外語教學課堂上的教與學有機結合。此書並非純理論闡述或學院研究,而是根據各自的探究、積累的經驗與感受,針對目前英語教學現狀中的弊端,給我們提供不同類型的案例,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實際的例子來詮釋解決問題的技巧和建議,有感而發,真切地提出了合理可用的建議,旨在反思和有效地解決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書宏觀和微觀結合,大膽吸取國外英語教學的有益成分,取捨有度,並嘗試在英語教學觀念、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方面體現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學的新思維、新體會、新舉措,多維度地為中國小英語教師提供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方法和思路。

這本書給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他使我們的心情不再浮躁,思路不再狹窄。作為老師,我們不但要了解我們現實中的教育,更需要了解書本中的教育,只有這樣,我們老師的教育才會更加智慧,教學才會更加和諧。它像海上的明燈,引領我們腳踏實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老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9

早就聽説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十分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細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後,覺得這本書的資料對我們教師很有借鑑作用。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閲讀。下頭就簡單地談談自我的一些膚淺的體會:

在第二條提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僅有二十四小時”中,蘇霍姆林斯基提議我們要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才能應對一切而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你不會將你的工作當成一種負擔。看到這條提議,我回想一下自身,畢業後參加工作到此刻,自我真正讀過幾本書呢除了教學必備的幾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其他的書能夠説是屈指可數。

在第三條提議裏,蘇霍姆林斯基反覆強調學會觀察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他説,觀察對學生來説的重要就像空氣、陽光、水分對於植物生長一樣不可或缺,他説觀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還形象的將觀察比作是思考知識和識記知識之母。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發現,個別學生之所以學習跟不上別人,就是缺乏觀察或者不會觀察的緣故。比如我們的物理,很多的題目就來源於生活實際,如果每個學生都學會留心觀察,注意思考,那麼很多題目就會顯得十分簡單,而恰恰在這方面,許多學生過不了關。那裏面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還是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

實際上樂於觀察世界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能夠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發現我們許多成年人沒有看到的細節,他們會為花的無聲開放而欣喜,會為雨後躺在地上的一條蚯蚓而擔憂。可隨着年齡的慢慢長大,卻逐漸失去了這種興趣。所以我們教師必須善於觀察,注意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條提議“興趣的祕密何在”是談興趣的,關於興趣,我們當教師的,有太多的話要説,誰都明白,興趣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看看我們此刻實際的教學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我教課也提不起興趣。那麼如何解決這個現實的根本問題。在那裏,蘇霍姆林斯基主要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提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趣味,何為趣味就是: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我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種對課的描述很令人嚮往,説實話,要想使每一節課上得讓學生感興趣,也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樣説有什麼意義呢,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在那裏還提出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學生沒有興趣,我想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我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過辦法去創設情景去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那裏面我引用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期望感到自我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那裏,我想到這一條提議更多地是促使我們思考,教師如何堅持對知識的興趣,並且有強烈的職責感,僅有我們首先做到了,才會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才會不去做傷害學生心靈的事,才不會對任何事情漠不關心。

第二十二條提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僅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很多的事實證明: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在那裏,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提議,他説,在教學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這個意識,期望教師們去爭取自我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他還指出,你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有你所教的學生,例如一個班,兩個班等,還應當有“你自我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異常感興趣的學生,以至於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當成自我將來所從事研究的方向,當成一門科學來攻讀。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採取要善於動腦筋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方法來堅持他們的興趣,來促使他們在這門學科上更深入的思考。

但不管怎樣説,我們總會碰到在教學中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經常會聽到老教師講這樣的話: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度。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種無

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僅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作為教師碰到這樣的學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麼促使學生變成了這個樣貌。有什麼方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呢在那裏,蘇霍姆林斯基提議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要使一個人最終有一天發現自我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感和規律性的心境。

第三十三條提議是寫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年青教師的。歸納一下大概有三點:

1、必須點滴地積累起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養自我有一顆敏感的心靈。

3、要積累起必須的習題集。

這條提議蘇霍姆林斯基給我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異常強調閲讀的重要性,在這條提議裏,他又提出了讀書對於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青教師的意義。他提議大家每個月要買三本書,一種是關於自我學科的,一種是關於人物傳記的,還有一種是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這三種書對於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來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買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讀,那麼讀又是為了什麼呢,除了充實自我的精神生活之處,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我的智力大廈。讀到那裏,我有些慚愧,也有些後悔,參加工作以後我買了幾本書,又真正讀了幾本書呢如果從參加工作以來都像蘇霍姆林斯基説得那樣去做的話,那麼,此刻我的書架上也應當有近百本的書了。

第四十三條提議“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這個問題不論是對於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還是其它教師都是應當掌握的。在那裏蘇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們應當像哪些教師學習的問題,對於我們這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在不熟悉、不瞭解的情景下,應當選擇哪些老教師呢他給了我們一條十分好的提議,那就是,你先看看學生的練習本。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那麼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裏能夠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

其次,我們學習別人的經驗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學習人家的思想。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説,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這一條對於任何一位教師來説都是關鍵的,可是,作為我們年青教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在向別的優秀教師學習的時候,全盤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顧自我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結果別人的經驗沒有學到手,自我的特色也構成不了。我們要清楚別人取得那樣的成績,取得那樣的效果,絕不單單是靠簡單的行為所能到達的。“在教育工作中,沒有一種結果是單靠一項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實際上每一種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幾十種、上百種乍看起來跟所研究、觀察、探索的對象相距很遠的,甚至沒有直接聯繫的因素決定的。”

第三點,提高教學技巧,關鍵的一點是要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和學術水平。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我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麼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在那裏,蘇霍姆林斯基異常強調了自我認識、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許這對於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十七條:關於教師日記的提議。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寫教育日記,因為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他用很多的自我和別人事例來説明記教育日記的好處,它能夠使你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去全面瞭解一件事情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最重要的是這是促進自我成長,提高自身素質的十分重要的一種手段。在上次學校要求班主任寫德育案例的時候我就覺得無從下筆,當時真後悔在平時沒有養成記日記的習慣,經過記日記的方式把平時發生在班級裏或某個學生身上的事情記錄下來。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自我真的是獲益匪淺,它教會我作為教師應當如何去閲讀,如何去學習,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爭取學生熱愛自我的學科總之,作為一名教師,閲讀是必不可少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0

最近我閲讀了教育大師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思索頗多,作為新教師,我重新認識自己,思考學生,思考課堂。

在第一條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最為教師為什麼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總是感到被學生弄得心力交瘁,精疲力竭呢?我們有沒有試着對學生區分對待。不是每位學生的智力、能力都在一條起跑線上,我們也不能高估學生的能力,讓他們接受自己能力以外的知識,這是在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對學生不同要求,學習好的同學可以完成偏難的習題,掌握知識之餘也可以提高他們探索的積極性。學習中等的同學要求基本掌握課標上所要求的知識點,這樣可以保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學習程度不好的同學老師可讓其完成稍微簡單的知識,這樣不至於使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失去學習興趣。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儘可能使每位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讓他對自己的微小成功產生樂趣,感受人格上的快樂。學生在快了地學,教師快樂地教,雙方都在享受學與教的樂趣,這將會是多麼的美好。

有位教師問一位歷史教師:“你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這位歷史教師説:“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他的話讓我頗有感觸,這位老教師對待教學是如此的認真。要講好一節課,備課是多麼的不容易,除了翻閲不少教學資料外,平時的閲讀至關重要,在你的課堂上不僅讓學生學到新的知識,更讓他們感受到知識外的東西,燃起對學習的興趣。一堂生動的課,是在平時多少的積累之後才呈現給我們。就像書中所説,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程,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而這正是我的弱點,一直以來我的讀書量都太少,而且大部分侷限在教科書上,教科書對於拓寬我們的知識遠遠不夠,要想思維活躍,有更多的積累,必須打開心扉去讀更多的書,接受更多的思想。其實讀書就是讀思想讀經歷,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心靈。書應該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它不會離開你,只要你需要,它就在身邊。

我更加確信作為新教師,成長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如何快速成長我想應該要做到三點。第一就是多讀書多積累,做到肚裏有墨水。第二就是不斷反思,加強寫作,這樣才能把你讀到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第三多聽課,多摩課,只有不斷向別人學習,自己多思考多總結,才能進步更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1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是美國作家安奈特·L·布魯肖的著作,內容涉及課堂管理、教學規劃、課程指導、職業精神、師生關係、教師魅力等多個方面。書中每談一個問題,基本都有簡明而不失具體的事例、情景,每條建議都配有相應的名人名言、教育者感思或作者創作的“教育詩”,使得本書的內容體系、編排體例、寫作風格、研究思維都顯得別具一格、富有新意。

在文中每一個建議的開頭都有一句來自國外學者關於教育方面的格言,讓我受益很深。如在一個“學會忽略”的建議中,説到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確實如此,這對我們有時面對調皮的孩子時,常常覺得他們好不聽話,越想越惱火,但是看了書中給我們的小方法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一杯常理,幾勺耐心、寬容、恆心,積極的期望和向上的態度,再澆上滿心的愛。確實,這樣可以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情。總是希求學生有完美表現的老師是極端不現實的,得到的也只能是無盡的失望,所以我在教學中大多都是鼓勵孩子們,他們犯錯的時候儘可能的去鼓勵他們,他們學的興趣高了,學進去的知識自然也就多了。

本書提供了一些幫助新教師解決課堂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例如:如何進行課堂管理,如何掌控課堂紀律,如何與“刺頭”學生相對,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安排時間。書中的方法簡單易學,並且作者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加以輔證。原來我們班上課時雖然沒有人講閒話,但是有個別厭學的學生總喜歡在自己不喜歡的科目的課堂上睡覺,於是我嚴加管教,換來幾天的所謂“認真”,然後他們又會攤下去睡覺,我心裏一直疑惑:怎麼現在的學生這麼不聽話,這麼不求上進?後來閲讀了此書,才知道我在課堂管理上有所欠缺,於是我根據實際情況實踐了書中講述的方法:我不在課堂上大罵學生了,而是找了幾個上課經常睡覺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開導説教,在以後的課堂上因為他們幾個紀律有所好轉,我在課堂上大加表揚他們。於是其他不專心聽講的學生也慢慢收斂了,而我也及時進行了表揚。

本書還為教師提供了一些教學規劃和課程指導,提出瞭如何合理利用時間,提醒教師要精心準備,井井有條。關於課程指導,我從書中瞭解到作為教師要經常性觀摩其他教師的課,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同時,教師的課堂內容應與現實生活相聯繫,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要不斷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傳授其社交禮儀,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具備較高的禮儀規範。看了此書後,我努力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力求給學生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我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句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閲讀此書,不由自主有一種感覺:一位耐心、睿智的長者,坐在你的對面與你聊天,她的豐厚學識、她的思想、她的智慧正慢慢地滋養着你的心靈,提升着你的魅力。讀了這本書後,感想還有很多很多,一時之間,無法描述,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時刻以這101條建議,來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2

我們教學中力求使學生在學校養成細緻的、温存的、敏感的富有同情心的心靈,然而只是在兒童上學後才開始培養情感,為時已經晚了。假如兒童在家裏沒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不可能用心靈認識世界和接受老師的話,他所能瞭解的,只是他聽到和讀到的東西的邏輯意義,而情感上、心靈上的潛台詞,他不會明白的。

為什麼往往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好幾天,課堂教學紀律不好組織,學生對教師的話還沒有過多反應?教師不得不大聲吆喝、學生被批評、被罰站,為什麼有時這樣做也無濟於事呢?罪魁禍首就在於個別孩子缺乏一定的情感教育。

假如我們想要學生留心聽我們的每句話,感受每句話,就要關心學生家庭情感關係是否豐富的問題。道德怕心靈的孤單,如同思想怕周圍無人一樣。我們需要與家長加強溝通,瞭解孩子的生活狀況,什麼樣的事物給孩子帶去快樂。

學生好比一塊大理石,家長與教師作為並肩工作的兩個雕塑家,要朝一個方向,有共同的教育理念。關心孩子的情感教育,切不可對兒童採取體罰的方法,體罰不僅是對人肉體的暴行,更是對人精神的摧殘。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温暖的言語教導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兒童進行一定的勞動教育,讓他們體驗創造勞動帶來的快樂。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3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麼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我總是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麼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

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最有效的發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願望。

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以下這些問題——“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上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後,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裏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事件和偶發事件,常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於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後,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並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鑽研。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4

在其他老師已經看了此書並把讀書心得寫好放在blog的時候,我還在忙鎮文藝匯演的排練而耽誤了對此書的閲讀。第一次聽説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在今年教師節當天教師會議,校長作為教師節送給每個老師的禮物。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師而言,絲毫不顯過時。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我仔細閲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們教師很有借鑑作用。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閲讀。下面就簡單地談談自己的一些膚淺的體會:

在第二條建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要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如果你還要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這樣在教學生活中你才能面對一切而遊刃有餘,不會將工作當成一種負擔。看到這條建議,我回想一下自身,畢業後參加工作到現在,自己真正讀過幾本書呢?除了教學必備的幾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外,其他的書可以説是屈指可數.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發現,個別學生之所以學習跟不上別人,就是缺乏觀察或者不會觀察的緣故。比如我所執教的學科--音樂,很多歌曲來源於生活實際,如果每個學生在上網、看電視的同時,留心傾聽,那麼很多歌曲就會哼唱,這裏面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

樂於觀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發現我們許多成年人沒有看到的細節,可隨着年齡的慢慢長大,卻逐漸失去了這種興趣。所以我們老師必須善於觀察,注意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祕密何在"?興趣是成就事業的基礎,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動力。而我們實際的教學生活,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自己教課也提不起興趣。如何解決這個現實的根本問題。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從上課的角度向我們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要將課上得有趣,要讓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學習的歡樂。學生沒有興趣,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自問一下,你自己對所講的知識有興趣嗎,你有沒有想過辦法去創設情景去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二十二條建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天賦、才能、才能建立起來。大量的事實證明: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説,在教學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這個意識,希望老師們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他還指出,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有你所教的學生,例如一個班,兩個班等,還應該有"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於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當成自己將來所從事研究的方向,當成一門科學來學習。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採取一系列的方法來保持他們的興趣,來促使他們在這門學科上更深入的思考。我們總會碰到在教學中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經常會聽到老教師講這樣的話: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度。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種無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作為教師碰到這樣的學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麼促使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麼方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要使一個人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感和規律性的心情。我也嘗試着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為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為語言、化為動作來讓他知道,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着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眼中所謂的"差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延續着。

我們要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這一條對於任何一位教師來説都是關鍵的,但是,作為我們年青教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在向別的優秀教師學習的時候,不管理解不理解,不顧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結果別人的經驗沒有學到手,自己的特色也形成不了。我們要清楚別人取得那樣的成績,取得那樣的效果,絕不單單是靠簡單的行為所能達到的。"在教育工作中,沒有一種結果是單靠一項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實際上每一種結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幾十種、上百種乍看起來跟所研究、觀察、探索的對象相距很遠的,甚至沒有直接聯繫的因素決定的。"

提高教學技巧,關鍵的一點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和學術水平。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麼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特別強調了自我認識、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許這對於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自己真的是獲益匪淺,它教會我作為一名年青教師應該如何去閲讀,如何去學習,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如何通過向老教師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爭取學生熱愛自己的學科.總之,作為一名教師,閲讀是必不可少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5

初看《給教師的建議》這類書名,總以為是純理論的書,高深莫測,無法走近。業餘隨意翻翻,才發現不知不覺已沉浸其中。合上書本,細細品味,品出了好老師的一個基本特質:寬容。

當今競爭時代,教育的競爭是其他各種競爭的先決條件。家長挑選學校,孩子選擇老師。這些現象已屢見不鮮。可以説一個學校創辦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如果説老師的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那麼寬容無疑是判斷一個老師是否是好老師的重要標誌。

一個寬容的老師必須要有一顆慈母之心。母愛能產生一個奇蹟,師愛能產生一片奇蹟。著名的賞識教育創始人周虹所創造的周婷婷們,不正是用愛之溪水澆灌出的燦爛花朵嗎?擁有了愛心就會有責任心、進取心、創造性。只有愛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因為教育中充滿了愛,才沒有“差生”;因為心中有了愛,才有了還是自己班級裏的學生好;因為傾注了愛,師生才如朋友。老師的關愛,使孩子們覺得世界是那麼的美麗;老師的慈愛,使孩子們感到寒冬如此的温暖;老師的嚴愛,使學生能夠遨遊知識的海洋。

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着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悦目的亮麗景緻。愛的陽光,會使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愛的教育更讓一羣羣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

老師要會欣賞學生。一個人活着,最本質的意義不是被人承認自己的價值嗎?孩子所以是孩子,更因為他們的心是透明的。每個孩子都有好表現被承認被表揚的慾望。孩子的才能就象一個巨大的沉睡着的礦藏善於發現並且放大孩子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及早甦醒過來。要為孩子們的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和長處而欣喜,孩子會在不斷的鼓勵聲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長。孩子的天性好動調皮,犯的錯誤必然帶有反覆性,但我們要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犯人,也必定會有他的閃光點,何況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呢。有的老師遇見學生犯錯,總是火氣沖天,大發雷霆,訓斥甚至體罰, “恨鐵不成鋼”,試想,一個心胸不開闊情商又不高的老師怎能教出富有愛心知識豐富能力較強的學生呢?千萬不要用死的規矩來硬套鮮活的學生。“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面對可塑性還很強的孩子,我們為什麼不能多一份寬容呢?讓我們多一份耐心,在下一個路口再等等孩子吧!

寬容孩子,可以避免好多悲劇;鼓勵孩子,信心百倍;欣賞孩子,事半功倍;表揚孩子,積極進取。欣賞學生,使學生獲得一種被關注、關愛的情感滿足。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始終伴隨着理解、信任、友愛、尊重、鼓舞的心理體驗,通過老師的賞識教育,也能學會去欣賞別人,這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也許世界上最美麗、最動人的花朵,就是綻放在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讓我們學會欣賞學生,換來孩子們越來越多的燦爛笑容。

老師要有和學生相處的激情,要善於面對領導同事可能產生的誤解,也要善於處理社會家長有時的責難。我們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我們每天都要思考教學方法;有了激情,我們每日就要去學習;有了激情,我們每時都會去關愛學生。愛心和激情是一種巨大的動力,催促老師勤奮前行。對生活洋溢激情的老師,一定有愛心。有愛心的老師,對工作一定充滿激情。老師的愛心和激情使校園處處充滿生機與希望。社會在發展,好老師的標準也在不斷改變,讓我們緊跟時代步伐,做一個好老師,肩負起教育這神聖使命。

走進這些教育的行家,多向教育名家取經,多吸收大師沃土中的養分。我相信我們年輕一代的教師面對教學大潮,一定會讓寬容之花盛開。

標籤:教師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