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1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一本著名的軍事著作,經過兩千多年的繼承、發掘、不斷擴展應用範圍,其很多原則和原理已經在其他一些存在競爭和對抗的領域得到應用。孫子説: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關係人民生死、國家存亡的重要領域和根本問題,是不可不加以認真研究的。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 《孫子兵法》是一本具有指導商業行為價值的書。企業的經濟利益都是從與別人的競爭中獲得的,如何贏得競爭,是管理者每日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全在《孫子兵法》中。從這個角度來看,《孫子兵法》就是我們如何獲得經濟利益的方法庫。戰爭是從準備工作開始的.,因為任何優秀的將領都不會打無準備之仗。同樣,任何商業競爭也都是以準備工作為發端,競爭的實質是比拼誰準備更充分。在準備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是對對手的瞭解,以及對競爭的環境的分析。孫子説:“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僅“知”一字,足以體現出孫子的戰略分析思想。孫子始終把“知”看做是戰略思想的核心基礎,認為只有知才能為戰略環境分析提供足夠的信息依據。知彼能把握彼之弱點,知己能發揮己之優勢。戰略準備的充分與否,決定着戰略結果。其實,戰爭的結果往往從決策時就已經註定。孫子説:“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將有所指,軍有所向,如果出現錯誤的決策,無論士兵再怎麼努力,只能是南轅北轍,與成功背道而馳。同樣,在商業競爭中,如果管理者不能識別時局,制定出正確的決策來,最終會使努力付之東流,不僅與成功無緣,而且會陷入萬劫不復的衰敗深淵。如果説商業競爭存在着顛撲不破的黃金規則,那麼這個規則就是誰佔有優勢誰就能獲勝。孫子説:“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集中兵力為一處,分散敵兵為十處,形成局部的以十攻一的態勢,以多打少,顯然是兵力多者易勝。除了兵力優勢之外,管理者還可以建立天時優勢、地形優勢、資源優勢等等。一言以概之,要想獲得勝利,就必須創造優勢。很多管理者會心存疑問:如何創造優勢?對此,孫子為我們列舉了多種方法,比如:“攻其無備,出其不

意”,“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孫子要求作戰時必須做到奇正相生、虛實結合。這都是創造優勢的方法。管理者只要把握住競爭局勢,充分抓住對手的弱點,就一定能改變雙方勢力的對比結構,從劣變優,從弱變強,最終取得勝利。競爭是商業發展的常態,獲得勝利是企業的最終目標。目標的高度決定着成就的高度。孫子十分重視全勝目標的確立,“不戰而屈人之兵”;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目標定得越低,取得的成就就越低;只有不斷追求全勝之境界,才能成就鰲頭之霸業。

《孫子兵法》的魅力在於他是中華五千文明的結晶,他藴涵了普遍的、樸素的、辯證的真理。在這裏我們不能把其視為萬古不易得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壇。但是,我我們現在又必須把他捧上神壇,這不僅是因為數千年《孫子兵法》和孫武在國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百戰百勝、決戰決勝的鋼鐵統帥的代名詞及其聖經,更重要的是,其文筆簡約,正因為簡約,可以引申出無限的聯想和解釋,言簡意賅,內涵深厚,高屋建瓴,高高瞻遠矚,就像“三個代表”。其道理尚存,“法無萬古不便之法。”古時的聖經,現在很多以喪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與小人者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如“男女授受不親,嫂溺,叔援以手,權也。”如“蠻夷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也。”《四書》《五經》“六藝”,多以不用,就正如列寧所説:“歷史是客觀事物的排列,邏輯是主觀對歷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為革命而研究歷史。”舊瓶裝新酒,使古老的東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適用,內涵其道理;“新的實踐產生新的理論,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使新的理論有古老的外殼,讓其與中華文明完美的結合。正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夠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現代,與古老,完美的結合,這也就是其真諦之所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一個道理。用古文闡釋現代,用現代充實古文。《孫子兵法》有其長久適用的道理,因此,我們可以用它來解釋、指導現代的實踐,獲得成就。

學習“孫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與精髓,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我們的老祖宗原來在數千年前就已認知和分析得如此確切與深透,使我們不

得不深深感歎前人的偉大和華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孫子兵法,只要認真領會其神髓並不斷實踐,必將對我們的自身素質的提高助益良多。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2

“變篇”體現孫武高度的辯證法思想,與老子所提出“福禍雙倚”有異曲同工之妙,孫武認為用兵佈陣需要達到見利思害、見害思利的境界、並根據不同的'地形、敵情綜合考慮問題,採取靈活激動的戰術。

本篇孫武指出九變之地利以及將帥之五危,用意是在強調洞察“利害”的重要性。即便身陷死地,只要用兵得當也有逆轉乾坤的可能,這也是我們常道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即便是廉潔好名、溺愛子民的將領,也可能會被羞辱而喪失理智、會因民眾的煩擾無法抽身迎戰,從而陷入戰爭的被動。所以“變篇”中一直貫穿着孫武臨危不亂、居安思危的軍事原則,它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將領備戰策略。

經典佳句:“ 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3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

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

《孫子兵法》全書共十三篇, 各篇均有其主題思想,但又構成一完整的思想體系。《計》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這是全書的綱領。《作戰》主要是廟算後的戰爭動員。《謀攻》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形》、《勢》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虛實》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後以多勝少。《軍爭》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九變》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行軍》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地形》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九地》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火攻》講的是以火助攻。《用間》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書中的語言敍述簡潔,內容也很有哲理性,後來的很多將領用兵都受到了該書的影響。

《孫子兵法》既是一部軍事經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輝的.哲學著作。是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貴的遺產。孫子在書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不僅深受戰國以來歷代軍事家的重視和推崇,對他們的軍事思想和實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經濟領域、領導藝術、人生追求甚至家庭關係等方面,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部中國古代兵學名著雖然僅有5000餘字,卻以其博大精深的戰爭哲理、啟迪心靈的鬥爭智慧在中外軍事思想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

《孫子兵法》雖不可避免地受到它所處時代的限制,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瑕不掩瑜,這些缺陷並不能掩蓋它的光輝,絲毫也無損於它的偉大。

要始終保持要一顆自強不息的心,要懂得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善待自已,知己知彼,使自已儘量處於一個純粹至善的境地。才能真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孫子兵法的精髓,變則通,只會死套用兵法,紙上談兵,那隻能失敗。這本書裏表現出來的隨機應變、肯動腦筋、抓緊時間、遵守紀律都值得我們學習。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4

那一篇講的是蜀爭奪漢中之戰: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益州,與佔據黃河流域的曹操、佔據江南的孫權構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公元215年,曹操消滅了西北的馬超、韓遂勢力後,親率大軍進軍漢中的張魯,佔據了漢中。漢中地處益州,曹操的進軍漢中,使劉備感到自我在四川的統治權及其穩定性受到影響,而且,由於漢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於是,劉備爭奪漢中之戰發生了。劉備用“知迂直之計”轉敗為勝,迫使曹軍退出四川。

我讀完十三篇之後,明白了打仗不僅僅要有兵力,還要有計策。

《孫子兵法》説:“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我理解就是要明白自我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競爭謀個位置或者某個目標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你的同事中哪個最具有競爭力,對你最有威脅,他的長處是什麼,不足是什麼,然後衡量一下自我是繼續與他爭下去,還是另謀他就,還是韜光養晦,應對現實,調整為其他更實際的目標。

《孫子兵法》説,決定戰爭勝負的五大要素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就是道義,就是要堅持正義,做官要正直,這樣你才能在道義上佔有優勢,才能上上下下都支持你,天就是天時,你時機沒到,就不要急,就不要躍躍欲試,鋒芒畢露,欲速則不達,你時機到了,接把握住機會,略做努力,一切水到渠成;地就是地利,位置與位置是不一樣的,你在有利的位置上爭取下一個目標就有利的多,反之則很吃力或者根本沒有期望;將就是自身的潛力,沒有潛力再好的天時地利也只能白白浪費;法則是工作方法,如何團結同事,加強羣眾基礎。

《孫子兵法》説:“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工作中也要靈活機動,善於創新,善於思考。

《孫子兵法》説,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和同事之間相處,要靠自我的品德讓別人信服自我,而不是靠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甚至靠高壓政策更不可取。

《孫子兵法》説:“主不能夠怒而興師,將不能夠愠而致戰。怒可復喜,愠可復悦,亡國不能夠復存,死者不能夠復生。”工作中必須要制怒,想想經常在工作大怒,真就應好好改改了,因為怒而興師最後失敗的例子太多了。

讀《孫子兵法》心得體會5

《孫子兵法》是我國一部飲譽全球的兵法聖典,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文化瑰寶。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高遠,邏輯嚴密謹慎。

《孫子兵法》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歷代兵學家、軍事家無不從中汲取養料,用於指導戰爭實戰和發展軍事理論。如今,《孫子兵法》已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戰爭著作,而且在現代軍事、商業、為人處世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剩”,孫子用最淺顯的語言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商場如戰場,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在於是否迎合顧客的需求。要達到這一目的,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市場調查這一手段,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並且與市場之間建立經常性的情報關係,掌握主動,始終走在市場潮流的前沿。 “以戰養戰”、“就地取材”是古代用兵常採取的.一種策略。洛杉磯奧運會之前舉辦的所有奧運會都是賠錢的,沒有國家願意舉辦,然而尤伯羅斯看到了它的無限商機,他利用“以會養會”的方式,拉贊助、賣播映權,不但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而且從此開了奧運會賺錢的先河。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規律不僅為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所推崇,作為一種智慧,一種決策制勝方略,它同樣適

用於經濟領域。何謂“彼”?何謂“己”?從商業經營管理的角度而言,所謂“己”,主要是指經營者自身所屬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是全方位的,它還涵蓋了經營管理者自身的每一個環節。所謂“彼”從廣義的角度來説,所有外在條件都屬於“彼”的範疇;從狹義的角度來説,“彼”又可以特指經營管理的對象,即自己有的客户和目標客户。運用到為人處事上,我們可以得出那句頗為感人的話“理解萬歲”,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為對方考慮,同時也給對方一個機會進而瞭解自己。打開心扉,包容別人,不僅會增進雙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溝通與理解中,自己也擁有了一份幸福。

正由於《孫子兵法》的巨大魅力和極高的實用價值,更加讓我佩服古人的智慧。感謝古人給我們流傳下來如此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