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孩子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5篇)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要經歷的事情。當我們的孩子瓜瓜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責無旁貸的要承擔起養育他並且要教育他的責任。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許我更有心得,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問題來共同探討一下。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既然我們是孩子的父母,那我們就不應該讓我們的父母去幫助我們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因為我們的父輩與我們的孩子之間是有代溝的,他們的教育方法與教育理念在如今這個年代已經過時了,要想讓我們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紀成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們自己親自出馬才為上策。雖然我們和孩子之間也有代溝,但比起爺爺奶奶,他們還是更容易接受我們的觀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為各種原因都忽略了親自出馬,來教育和培養我們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職業”媽媽,自從有了孩子,我放棄了工作,在家裏專心照顧我的孩子。在撫養他長大的同時我沒有忘記要好好的教育他,給他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他剛剛學會走路但還不會説話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媽媽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隨便擺放,那樣會讓本來乾淨的房間顯得又髒又亂。孩子雖然不會説話,但我相信他一定能聽的懂我在説什麼,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麼。每當他把自己的玩具到處擺放的時候,我都會在他的身後隨手把玩具撿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時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裏面。從此他每次玩玩具時都會從自己的箱子裏拿一兩件出來,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裏面。這雖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他卻讓我的孩子養成了愛乾淨的習慣。還有就是與大人講話,我告訴他,和比自己年齡大的人説話一定要説“您”,你、我、他的稱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齡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説。見到老人,你必須叫爺爺、奶奶;見到和爸爸媽媽年齡相當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見到和哥哥年齡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動叫人這是一個好孩子應該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贏得了街坊四鄰的誇獎,在學校他一樣贏得了老師們的讚揚。

在學習方面,我的孩子比較主動。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乾淨,然後寫作業。無論作業多少,他都會認真的寫完才吃晚飯。一至四年級,他沒有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到了五年級,他主動要求自己來檢查作業,因為他知道了自己不會檢查作業對他沒有好處。我在孩子的學習上沒有太多的操心,順其自然比較明智。比如他考試沒考好,成績不是很理想,我沒有責罵,但我也並不是無動於衷,我的孩子會感覺到我默默無聲中的那份失落與期望,更能體諒到我是在給他留着面子,此時的他會暗下決心,下一次的考試他會給我一個驚喜,給自己一個交代。

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紀的“神童”,他們或許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眾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多多觀察,多多發現。我本人不贊成一概而論,例如:聽哪位專家説,孩子要多給讚揚,少給批評。我以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假如我們一味的尊崇專家的建議,對我們的孩子只説好,不説錯,也許對某些孩子而言這樣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則是好壞不分。當然,我們也不能總挑孩子的不是,那樣孩子一樣不會有好的結果。最主要的是我們做家長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及時幫助孩子處理棘手的問題。我們不能總把自己擺在家長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總把孩子的尊嚴放在首位而忘記了我們做家長的責任,針對自己的孩子,我們要看準時機,以不變應萬變,把眾多專家的理念總結到一起。該尊重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放棄自己的尊嚴,該提醒孩子的時候我們要一針見血,該鼓勵孩子的時候我們不要吝嗇更多的好詞好句,該讓孩子原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誠意來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是我們錯了,希望孩子能原諒我們的過錯。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條件和理由的就原諒了我們,此時我們做家長的心裏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們為什麼會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辮子久久不肯放手。

我和孩子有時像朋友,有時是母子,有時像情侶。像朋友時我會和他平起平坐,和他分享他的快樂與煩惱;像母子時我會把長輩的經驗傳授給他,會把父母的心願告訴給他;像情侶的時候我會和他撒嬌,我會讓他感覺到他是一個男子漢,我需要他的保護,需要他的謙讓,需要他的疼愛。這樣,我的孩子每天都會在幸福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學習的好壞並不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我曾一度的強調,只要班裏有一個得一百的,這就説明老師的教學説平很高,老師沒有錯。但也不能説我們的孩子沒考一百分就是個笨蛋,其實很多孩子是因為家庭的因素。在課堂上他不好好的聽講,腦子裏淨想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這些事情也許是跟我們家裏發生了什麼有關,我們並沒有把事情放在心上,可孩子卻因為我們的某一句話或者是我們長輩的某一個決定而心情煩躁。這不但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更影響了他健康的成長,在這點上,做家長的我們要冷靜的思考一下,是否我們的孩子更在意他們的父母,更在意他的家?我們做家長的也不要有事就埋怨老師,我雖不是一位人民教師,但我要在這裏為我們最應該尊敬的老師們説上一句話,我們做父母的的只需要管好一個孩子,甚至是一個孩子我們都未必能教育的好,可老師要教育全班三四十個孩子。這些孩子各有各的優缺點,讓老師一個個的瞭解並能逐個的體諒,我想就算我們是老師也不可能做到。更何況孩子的基礎教育是我們給的,他的基礎本就不好,又怎能讓老師把他改頭換面呢。

説了這些,也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其實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知道這些及俗的道理,只是沒有時間打理自己的思緒罷了。我希望做家長的我們要從現在開始,重視我們的孩子,重視他們的存在,和老師一起共同為我們的孩子建造未來的橋樑。我們的孩子是優秀的,我們做家長的和老師一樣的光榮,一樣的偉大。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

孩子是人類美好的童年,保留着千百年來未被玷污的純淨。只要你肯俯下身子,用心去閲讀孩子,就一定不會空手而歸。

從孩子的笑中,我讀出了樂觀。雖説孩子臉如六月天,説變就變,一會哭一會笑,但孩子臉上最多的,還是純真的笑臉。這笑容不帶世俗的虛偽,清澈透明的目光將內心世界向你展示的完完全全。他們遇到什麼不順意也大哭大鬧,可一轉眼就把它拋到了腦後,又樂呵樂呵玩耍起來。不像我們大人,不順心的事擱在心裏像塊石頭,沉甸甸的一壓好多天還無法釋懷,甚至終日以淚洗面,鬱郁愰愰。經常閲讀孩子,就不會壓抑,不會厭世,不會消沉,像個孩子一樣,天天快樂的生活,愉悦的成長。

從孩子的口中,我讀出了智慧。小雞一出生就會跑,小鳥生下不久就會飛,可小孩呢,出生大半年才剛會跑剛會叫。大自然這樣安排是煞費苦心的,你以為孩子這段時間就傻傻的呆着嗎,不,他無時無刻不在緊張高效的學習,別的不説,就以語言為例,要學會一門外語到底有多難,學過英語的學生深有體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做大量的練習作業仍考不及格。而孩子呢,也不見他如何吃力,一兩年便輕輕鬆鬆吐出流暢的母語,三四年便流流利利表達複雜的意思,真讓人刮目相看。

孩子是大自然精心創作的一部奇書,無論從哪個角度品讀,都給人以啟示,也許上蒼是以這種方式,幫人們修正前進的方向。

經常讀讀孩子吧,你會因此收穫許許多多。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

聽了權威專家的講座,獲益匪淺。楊老師用從入門到精通的語言、理論研究融合的方式、自身的真實經歷,向大家父母教給了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應當留意的事宜及教育理念,要我感歎頗豐,刻骨銘心感悟到了以身作則,一朝為父母,終生為教師,父母所承重的義務與關鍵實際意義。文化教育的重要就取決於養成良好習慣、與孩子更強的溝通交流、提升閲讀技巧等好多個層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大家的一言一行,耳濡目染上都在刻骨銘心地危害着孩子,家中的和諧、濃厚的真情氣氛等全是一個孩子快樂成長的客觀原因。自小讓就孩子塑造獨立的人格,次之便是關心孩子的心裏健康發展趨勢,孩子儘管不大,但卻擁有明顯地自尊,成年人的言談舉止他都看在眼中,記在心中,尤其是當別人的面不講情面的斥責或者抱怨都是會給孩子產生內心上的損害。根據接聽此次講座,也有幾個方面感受與大夥兒共享:

一、能有一個好的學習培訓、日常生活習慣養成是十分必需的,它應當反映在日常生活的關鍵點中。

要有好的習慣,最先要讓孩子在邏輯思維上習慣性,要給孩子充足的隨意,不可以管太死,不然精神實質上便會有判逆,大家就需要從孩子兒時起,從我做起,認真觀察,及時處理孩子日常生活的各種不良行為,多方面改正和正確引導;對孩子日常生活好的個人行為給與毫無疑問和激勵,使之變成習慣性,讓孩子在良好的習慣的守候下學習培訓、日常生活。

二、搞好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交流,要留意注重有效的方法:最先要擅於聆聽。僅有聆聽孩子的知心話,瞭解孩子想幹什麼,關心哪些和需要什麼,才可以有目的性地給與孩子關注和協助,也會使之後的溝通交流越來越更為隨便。孩子向您述説高興的事,您應當表明開心;孩子向您述説不高興的事,您應當使他暢快地發泄,並表示慰問;當孩子向您述説您沒什麼興趣的話題討論,您應當耐着脾氣聽,表明您關心他的談心談話內容。那樣,不但使孩子更願意向您傾吐,還可以提升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工作能力。次之,父母要學好和孩子做朋友。父母假如一直趾高氣昂,就難以和孩子交真心朋友,也就算不上真實的溝通交流。這就規定父母和孩子交談時,要以孩子的心理狀態和孩子能瞭解的語言開展。其次要有耐心。父母與孩子中間的年紀、心理狀態和情感等各層面都存有着極大差別,瞭解必須一個全過程。假如過度心浮氣躁,溝通交流便會成為泡影。

三,要塑造孩子很多的閲讀文章。

唸書是寬闊孩子的視線,得到專業知識的一種學習的方法。也是一種給孩子產生無盡快樂的休閒活動。因此最先要給孩子構建一個深厚的閲讀文章氣氛。使閲讀文章變成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讓孩子覺得閲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兒,因此,在家裏,每晚一直會有一個固定不動的時間看看書,無論是哪種書本,給他們帶一個頭,構建一個學習培訓的氣氛。漸漸地,孩子也就愛了上閲讀文章,閲讀文章不但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並且它也變成大家的亦師亦友。

根據傾聽此次講座,使我獲益匪淺,也要我深刻理解來到文化教育孩子這一大課題研究,家庭教育的必要性。特別是在在孩子性情上的塑造,做的很不及時,在家裏,操縱孩子的個人行為,每做一件事必須歷經我的願意或認同才敢安心去做,比較嚴重地阻了他邏輯思維的創造力。其次便是性子的心浮氣躁,由於性子的心浮氣躁、沒有充足的細心,不但一次又一次對孩子惡言惡語,更甚是動手能力打他,當見到孩子那一雙無奈憋屈的目光時,才轉過神來,他也僅僅,只不過是一個孩子。專家建議得真棒:一朝為父母,終生為教師,因此,從此時起,從本身學起,從每一件瑣事學起,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擁有一個良好習慣,與孩子公平公正地溝通交流,使他開心、身心健康的發展,使他變成一個有專業知識的人,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效的人。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4

8歲女孩讓輔導員揹着走、18歲的高三女生不會洗衣服……荊州天馬假日旅行社輔導員吳曉明,談及暑期夏令營中孩子們的表現搖了搖頭。去年的7月上旬,吳曉明帶着30多位來自武漢市的孩子到北京參加為期一週的夏令營。幾天後,在賓館洗漱間裏,他看見一名18歲女孩將一大盆髒衣服泡在水裏,放上洗衣粉,搓一搓擰乾後直接掛在陽台上。上前詢問,他發現女孩竟不知衣服還需要漂洗。“18歲女孩不會洗衣服也許只是個例,七八歲的孩子不肯吃苦就很多了。”吳曉明説。7月下旬,他帶隊武漢學生參加青島夏令營開營,一天勞累之後,一個8歲的小女孩蹲到輔導員腳下,抱着他的腿説:“輔導員你揹我嘛,我走不動了。”面對這樣的“非分”要求,輔導員也會哭笑不得地答應。也許你不會相信,但這一切卻是真的,而且在我們國家帶有很大的普遍性。試想,一個人連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都需要別人照顧,這樣的人會有多大的競爭力呢?我們的孩子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很難擔起家庭、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就是名副其實的垮掉的一代,所以,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我們的孩子缺乏生活的能力,其實問題大多出在我們父母身上,現在我們的社會已經處於獨生子女的時代,一個家庭也就一個孩子,父母當然會將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飛了,對孩子嬌生慣養。拿孩子參加夏令營來説,不少家長們對夏令營的要求也讓人費解。有的家長要求孩子住宿必須是兩人間,有的要求孩子吃飯能“開小灶”,有的要求導遊每天幫孩子洗澡、洗衣服……就是這樣,家長還是放心不下。漢口的一國小生家長鬍豔女士説,去年暑假,她送孩子參加在黃石舉行的拓展訓練夏令營,發現短短5天內,有6位家長開專車入營看望孩子,還抱怨四人間宿舍條件太差,葷菜太少。“家長們過於溺愛,孩子們自理能力和團隊意識太差。”有6年夏令營輔導員經歷的導遊曾中陽説,他認為如今的孩子應多接受夏令營的團隊訓練,培養獨立生存能力和合作意識。夏令營活動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我想,最主要的是我們父母的問題。夏令營活動本來就是培養孩子獨立和合作能力的活動,就是讓孩子離開父母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的活動,可是現在好了,我們的父母對參加夏令營的孩子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方向,孩子走到哪裏,他們的心就牽掛到哪裏,他們的照顧就跟到哪裏,我們的孩子平時受照顧慣了,一旦遇到一些需要自己獨立解決的問題,遇到一丁點兒苦難,就喊爹叫娘,叫苦不迭。8歲的孩子還要輔導員背,連走點路也不習慣,18歲的高三女生不會洗衣服將一大盆髒衣服泡在水裏,放上洗衣粉,搓一搓擰乾後直接掛在陽台上,這樣的孩子,真的讓我們擔心吶!我們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説白了是一種溺愛教育,是一種畸形的教育,這種教育很難讓孩子走向獨立,很難讓孩子形成全面的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我們父母,是要好好反思培養孩子的方式了。

我們的孩子從出生到長大,都浸潤着父母濃濃的愛,都浸潤着方方面面的愛,在愛的環境中生活、成長,他們很難獨立經歷許多必要的挫折,很難獨立地挑戰一些困難,用一些教育專家的話來説,我們的孩子太缺乏挫折教育了。愛的太深,其實也是傷的最深。我們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關愛,就變得手足無措,就會一籌莫展,總是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就是不會自己想辦法。有識之士指出,我們的孩子現在是隻長身體長知識就是很難長能力長素質,這是社會的通病,如果這個通病長期得不到解決,勢必會影響社會的健康發展。其實藥方很簡單,就是用挫折教育來稀釋愛的教育,對孩子不能溺愛,不能老是牽着手,或者抱着,要讓他們承擔該承擔的責任,甚至風險。家庭教育也好,學校教育也好,要多創設一些接近真實的情境,讓孩子有一些耐挫折的體驗。我很欣賞西方國家父母教育子女的做法。西方國家父母教育子女,很多時候近乎殘酷。如小孩跌倒了,我們國家的父母會立刻走到孩子面前講孩子抱起,為他擦鼻涕擦眼淚然後恨恨地罵地,如西方國家的父母則是讓孩子自己起來,讓孩子自己獨立面對。西方國家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哪怕父母是世界首富,他們也得一邊讀書一邊勤工儉學,他們長大了要自己獨立創業,不像我們國家的父母,就是經濟條件不行也要咬緊牙根送孩子讀書給孩子創造衣食無憂的環境,孩子只管讀書,什麼都不要管,就別説讓孩子勤工儉學了,至於要錢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則是面面俱到,絕對不會讓孩子邊讀書邊打工,愛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獨立生活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弱化了,這樣,我們的孩子的翅膀被蜜糖粘住了,怎麼飛得起飛得高飛得遠呢?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風和日麗,也有飛霜雪月,很多時候,後者多於前者,逆境多於順境,人生不如意常八九,我們的父母,老是利用自己的力量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繞開逆境繞開挫折一路順風,顯然這是違背成長規律的,違背規律遲早會受到處罰,這不,不少被父母寵愛的孩子一旦離開了父母,就不能夠獨立生活獨立解決問題,就一塌糊塗了,我們總是哀歎80後、90後這不行那不行,他們的問題其實主要是我們父母教育的問題,我們該是正視的時候了!

要問我們的孩子什麼時候能夠飛起飛高飛遠,先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的父母放手讓孩子嘗試飛,孩子畢竟不是紙鳶,我們父母如果老是拽着線,拽得緊緊的,我們的孩子恐怕就會變成紙鳶,看似高飛,實則不然,一遇風暴雷雨就會跌落。所以,放手讓孩子飛,這很關鍵!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5

每個家長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把孩子培養成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所有家長的迫切要求和希望。作為監護人,我平時不斷學習和探索,努力使女兒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成人,成才。

一、以身作則,讓孩子有一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那裏獲得的。我從心裏感受到父母的語言教育非常重要,努力讓孩子從小就培養誠實、友好、勤奮的良好風格。

二、温暖和諧,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我認為優秀的成績當然很高興,但幸福的成長是最重要的。為此,和家人一起,為孩子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時時處處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愛意。夫妻之間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統一孩子的要求,理解孩子是表揚的,不是批評的的道理,平時肯定和鼓勵女兒的點滴進步。當然,對於違反原則的錯誤,決不妥協,立即説明原因,認識錯誤,以下不為例。

三、經常和孩子交流,成為孩子良師益友。

作為父母,應該把對孩子的交流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有條件的話,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在交流中能夠立即理解孩子的思想變化,根據孩子的思想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立即正確地引導孩子。

四、積極配合學校教學。

學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場所,我非常重視與學校的合作,認真參加家長會,與班主任老師交流,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耐心與孩子交流、探討,表揚孩子的成績,督促其改進不足。我的教育理念是傾聽孩子的聲音,分享給孩子自由空間的孩子的成功和挫折,給孩子合理的指導。今後,我想用笑容和鼓勵照亮孩子,讓她健康快樂地成長。圍繞幾個主要方面。既然你的母親當選了優秀的監護人,就證明你在班上的表現非常優秀。你的成功來自你母親的教導。你的母親是數學教師,應該對你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她要忙於工作,同時還要照顧你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這份慈愛是最應該值得兒女感動的;她在你與你的交流上是怎樣開導你,在你遇到問題是怎樣幫助你都是可以列為主要理由的方面。理由有很多,隨便一個都可以讓其他人沒有懷疑的藉口。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6

我的孩子是太和一小二年級四班殷田,她已經八歲了,每天我都陪在她身邊,看着她的成長,心中既高興又焦急。子女教育在今天越來越成為很多父母的挑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隨着孩子長大,可能重要性在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給孩子帶來最深遠的影響永遠是父母。所以,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把孩子教育責任推卸掉。

孩子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外的教育和影響會逐漸增多,比如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同學的影響等等,所以如何融合多種教育渠道實現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多溝通。與孩子的溝通,每天儘可能多陪孩子一會,少一點酒場和麻將,多一點與孩子聊天讀書和玩鬧,更多瞭解孩子的最近的各種情況做知心父母。與老師溝通,每週與老師打個電話,問問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把孩子在家的狀況反饋給老師,讓老師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與同學溝通,有時候與孩子的小夥伴溝通會有很多驚奇的發現,比如説孩子的無意的髒話從哪裏學來的,孩子的童謠和小遊戲誰教的,最近回家心情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和小夥伴吵架了。總之,溝通才能產生共識,有共識才能有和諧的家庭教育。

我的孩子是一個性格較為外向,愛動愛説愛唱的小女孩。在每個父母的心中,孩子就是父母的天地,我接受她的缺點,寬容她的錯誤,改變她的不良習慣始終是我做父親不斷的要求。但是由於工作和孩子上學,越來越多的細節需要父母去細心觀察才能發現,這就是我要説的:做用心的父母。孩子在國小階段仍需要父母牽着走,但經常會出現孩子不合作鬧脾氣了,怎麼辦?是苦口婆心的勸説還是大發雷霆的打罵。我認為應該是先緩一緩,多問問,多瞭解孩子的最近發生的事,瞭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對症下藥提出可供孩子選擇的建議並分析帶來的後果,這個過程能培養孩子的理性精神和責任意識。

最後,父母以身作則,處處做孩子的表率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難的。身教勝於言傳,讓孩子多讀書,父母在打麻將看電視,孩子會信嗎;讓孩子做人有禮貌有愛心,自己髒話連篇,夫妻經常吵架,孩子能做到嗎。我對孩子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和遠大的理想,只要她跟我一樣做到孔子所説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我的心中最大的目標。

不是希望孩子成為“某種人”,而是讓他真正成為“人”,這就是一個做父親的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時刻讓“克己復禮”成為孩子生活準則,讓孩子多聽聽自己內心人性的呼喚,克服自己人性的弱點。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7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身子女,全家六口人圍着一個孩子,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真的是異常寶貝。伴隨而來的是孩子自理能力差、自私、不懂分享、任性等等不良行為。

帶了幾屆小班,感覺孩子的自理能力變弱了,比如到了吃飯時間,有點小朋友自己拿着調羹開吃了,有的就蕩着手看着老師,還有的嘴裏喊着:老師我不會。天啊,小班的孩子竟然一半是要大人餵飯的。通過和爸爸媽媽們的交流,我瞭解到確實很多孩子在家都是喂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説孩子自己吃的太髒了,到處都是飯,有的説不喂就不肯吃,甚至還有媽媽説:我們家孩子從出生到現在自己沒有吃過飯,都是奶奶喂的。這不禁讓我思考,這些真的都是孩子的問題嗎?難道大人就沒有責任嗎?在我看來,小朋友這個不行,那個不會,其實主要責任在爸爸媽媽身上。找出問題我就開始尋找契機,找個什麼機會和爸爸媽媽們交流最合適呢?很快,機會就來了,十月頭,孩子們入園已經滿一個月了,我們要召開一次新生家長會,我決定在家長會上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交流交流。

家長會前,我認真做了準備,拍下了孩子們自己吃飯的視頻、照片,孩子們挑戰自己的視頻等等。在家長會上,我提出了培養小朋友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議,分析了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説了後我請爸爸媽媽們觀看了《自己吃飯,香香》的視頻。視頻中記錄了小朋友自己拿着調羹吃飯的實況,有的一手拿碗一手拿調羹,吃的香香的;有的狀況百出,吃的到處都是飯,但還是自己在吃;有的吃飯慢條斯理;有的狼吞虎嚥。看得爸爸媽媽們忍俊不禁,紛紛拿出手機記錄。思哲媽媽説:“這個視頻看得我好激動啊,我們思哲在家都是餵飯的,沒想到他在幼兒園自己吃的這麼幹淨,看來回家後我也要要求他自己吃飯了。”我馬上乘機提出我的觀念:放手,也是愛。緊接着我又播放了視頻《勇敢者之路》,視頻記錄了小朋友在老師鋪好的小椅子上攀爬的過程,看好後我請爸爸媽媽們説説有什麼感想,有的媽媽説:“在家我們從來不這樣爬的,總覺得有危險,孩子一有爬高的傾向就馬上制止了,真沒想到這麼簡單的爬,孩子竟然這麼開心。”還有的爸爸説:“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熱門思想彙報卻不知道孩子到底要不要,我們回家真的要反思反思了。”於是我又強調了一遍:放手,也是愛。

的'確,放手也是一種愛,孩子總要長大,我們總有老去的一天,與其孩子長大埋怨你,不如趁現在,趁自己還有時間與精力守護他時,培養他各方面的意志,在放手中守護孩子茁壯成長。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8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在用眼睛看着、耳朵聽着、心靈體會着、頭腦思索着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父母是孩子的“偶像”,他們渴望長大後像爸爸一樣高大、媽媽一樣可親。我談幾點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一是切勿恐嚇孩子,培養孩子自信心。當今社會,孩子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也就造成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有的家長對孩子們從小看到大甚至凡事都要包辦起來才放心。久而久之,孩子們除了學習,自我探索和嘗試的機會就少了,自信心也漸漸沒有了。有的家長總採取“恐嚇手段”。比如,不讓孩子出家門,偏説什麼“外面有大灰狼”、“有壞人要把你帶走”的謊言。這樣孩子確實是變得聽話了,但是呢,他們的自信心也都被嚇沒了。還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太高,一旦孩子學習成績下滑等就會加以責怪,逐漸磨滅了孩子的自信心。

二是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在孩子做事之前,家長可以多鼓勵:“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孩子成功以後,説:“你果然做到了,真聰明。”而在孩子進行一些破壞性活動時,進行積極引導。如:孩子將書撕碎了,疊動物玩偶,不再説:“看你又在這瞎鬧。”而是説:“這個小玩偶真的疊得很好,不過我們用的材料不對,將書撕碎了,以後我們就不能學習了,這樣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可以得到發展。

三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舉動。我們不要總在孩子犯錯後,去責怪和糾正,告訴孩子不要怎麼樣。而是要經常鼓勵孩子,比如,對孩子説:“請你整理好自己的東西。”“要好好和小朋友一起玩。”當然,不要期待一句話就會出現奇蹟,但長期的鼓勵和正向引導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在慢慢發生變化。

四是掌握讚揚孩子的技巧。當受到父母的鼓勵和讚揚後,孩子的行為往往更積極,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獲得做事情的快樂感、自豪感和成就感;當孩子受到批評和指責後,就容易產生厭煩和畏難情緒。

小事也表揚:父母看似簡單的事,對孩子尤其幼兒來説已經是天大的難事,就像他們手舞足蹈地幫着父母收拾屋子一樣,雖然可能添亂,但只要做了,就不要吝惜你的表揚。

表揚要及時:孩子做了好事,例如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要馬上表揚,滯後的話,孩子會弄不清為什麼受到表揚,對這個表揚沒什麼印象,更別提強化好的行為了。

表揚要具體:表揚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今後努力方向。例如孩子主動跟長輩打招呼,你就要具體地跟孩子講敬老愛幼的好處,讓孩子明白將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重結果也要重過程: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只要孩子動機是對的,就要表揚,再幫他分析造成壞事的原因,告訴他如何改進。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做好教育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好的思維方式、良好的道德品質等工作。筆者認為,將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促進孩子慢慢學會與同學相處,尊敬老師,關愛集體;逐漸形成做有利自己、有利於他人、有利於集體之事的思維體系;從小養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在成長過程中達到良性循環的效果。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9

10月21、22日我榮幸報名參加了吉林永吉縣家庭教育權威專家講座,傾聽了趙剛專家教授《國際視野下的家庭教育》和崔宇專家教授有關家庭教育層面的講座,要我針對我的基礎教育擁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針對家庭教育針對孩子發展成材全過程中的必要性,擁有更加深入的感受。有關家庭教育的學習培訓要我切切實實覺得家庭教育針對一個孩子發展,成材的關鍵實際意義。下邊,我也從此次學習培訓幫我的感受來談一談我的一些體會心得。

一、升級家庭教育意識,推動學生教育發展趨勢。

先談一談家庭教育的現況。學員優良習慣養成的產生,務必是優良的學校德育與優良的家庭教育緊密配合的結果。殊不知,老師們經常會傳出那樣的感歎——院校累死累活地文化教育了一週,無法抵禦家中消沉文化教育一天。在大家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會太難發覺,當今的家庭教育方法關鍵有下列幾類種類:A、“望子成才”型。B、“高度重視成績”型。C、“隨遇而安”型。歸根結底,家庭教育的超具體性和不一致性是導致“望子成才”和“隨遇而安”的家庭教育方法的關鍵癥結所在。説白了的“超具體性”,就是指父母不可以恰當、客觀性地對待教育自身的兒女;她們通常對自身的孩子都是有一種過高的定價和期待,經常用隔壁鄰居、朋友、盆友的小孩子的優勢去評定自身孩子的成功與失敗,進而造成心理狀態上的不平衡。

二、學校德育對家庭教育的具體指導

僅有當學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產生了協力,大家的文化教育才會接到事倍功半的實際效果。因而,院校要靈活運用家校合作和走訪,全方位具體指導家庭教育。孩子是教育培養的目標,不把孩子當小寵物,不必奪走孩子的支配權。器重孩子所做的一切勤奮,器重孩子所獲得的點點滴滴發展,乃至要學好器重孩子的不成功,讓孩子覺得父母始終是他的主心骨。在提升父母瞭解的基本上,採用統一的內容,統一的規範來開展文化教育與點評。院校重在“怎樣做”,家中重在“如何做”。院校與家庭緊密配合,以實踐活動為關鍵,及時反饋,樹立榜樣,找到差別,從源頭上擺脱“文化教育靠院校面面俱到”的被動局面。

歷經二天的學習培訓,讓我認為,針對家庭教育,我還有很多專業知識要學習培訓,可是,從這幾天的講座中,我卻學得了許多,我能將所教到專業知識運用到具體中,作為媽媽的我,不但在學校德育學員,回到家也一樣文化教育自身的兒女,相信此次家庭教育權威專家學習培訓的學習是幾輩都享不絕的電池充電之行。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0

當我靜下心來坐在電腦前面為我的孩子寫一篇關於家庭教育的文字的時候,忽然想起著名教育家夏沔尊先生在80年前把《愛的教育》翻譯至中國時曾在序言中寫道: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地,有人説四方形好,有人又説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之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那是六年前為人師為人母的我見了這樣鍼砭教育時弊的觀點時的警醒,至今記憶猶新。

當我們剛剛弄清楚該什麼時候讓孩子吃、睡,該怎樣換尿布的時候,一切又都發生變化了。將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嬰兒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任何人來説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父母對孩子的關係是永遠不變的,要讓孩子真正地瞭解自己,接受自己,則要不斷反省自己的“父母”角色是否符合孩子成長的要求。

一、給孩子一個和睦的家

孩子特別喜歡聽故事。一個星期總有幾個晚上,童話、少兒雜誌、報紙。讀者是我,聽眾是他。我們一起體驗故事中的喜怒哀樂,在體驗中幫助孩子分辨善惡美醜,不用説教,生動有趣的故事告訴他做人的道理。在做出決定之前徵求大家的意見,有時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訴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家庭成員在交流中溝通,在溝通中織就親情之網。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我國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小的時候,一家老小圍着餐桌吃飯,他爸爸無意識地問他:“現在我剝蝦給你吃,以後你長大了,剝蝦給誰吃?”沒想到他一本正經地對大家説:“給兒子吃”一句聽似無意識的玩笑話,引起我們的反思:孩子的心靈是一塊淨土,種下什麼收穫的便是什麼。身教重於言教,平時我們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特地將孩子的爺爺接到家裏來跟我們一起生活,尊敬長輩、孝順長輩、關心長輩。爺爺每次飯前要吃降血糖的藥,但經常忘記。開始是我們每次提醒,現在是孩子提醒,每當爺爺樂呵呵吃下藥片的時候,飯桌上邊洋溢着濃濃的快樂,孩子在天倫之樂的氛圍裏健康成長,長大自然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

二、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能夠堅持獨立將事情做完做好,其主要動機來自於對所做的事情的嚴重責任心。作為一名身心健康的社會成員,人們必須承擔起各種各樣的義務和責任。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們在心裏就要給孩子定下一個準確的位置:在這個家庭,他是個未成年人,應當受到保護,但他又是家庭的一員,家庭成員分工不同,都要為這個家庭服務。作為父母有父母必須要盡的責任,屬於孩子的工作他必須得完成和承擔責任。做作業是他的責任,是對學習的負責。做不出不問,寫不好都是不負責的表現,應當受到懲罰。父母的責任是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是不能代替他完成和受到懲罰的。當然僅僅侷限於讓他完成一些具體的事情,若是一直沒有機會去判斷是非,進行選擇,在內心建立行為標準,而讓他“聽話”這種責任心有可能出現偏差。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還應該從道德的高度着眼,包括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類幸福的關懷。作為父母,孩子的啟蒙老師,自己的品德和行為對孩子的責任心的培養,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記得一位成功學專家曾説:“所有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人際關係非常好。”從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因為家裏多醫生的緣故,從小我們就教給孩子學會關懷別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我們的關懷,只要我們還有能力。把關心和愛護周圍的人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去做。並且不要求回報。儘可能為孩子打開生活的空間,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廣交朋友,以自己的誠心贏得友誼,以寬容解讀人生。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1

俗話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教育寓於日常生活中。老師和父母毫無掩飾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被孩子模仿,這種模仿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在漫長的時間裏毫無感覺地完成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

我覺得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校正過來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一夜之間讓孩子校正所有的缺點是不切實際的,要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比如:我每學期對我女兒只提一個要求。其實,她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也挺緊張的,對她嚴格要求,所以,我女兒那時侯在班上一直拔尖。當然,她自我感覺也非常好。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但我和她爸平時上班都很忙,還要顧女兒,就比較累)。所以,二年級,我們就基本不理她,只要求她自己管理自己,我們知道她肯定會下跌。因為一年級的成功,所以她也以為完全可以自理了。結果,二年級果真下降了很多,那我們在家庭活動的時候就一起分析原因並用一些通俗的故事剖析了其中的道理,所以到了三年級,通過自己的感悟和成長,她終於實現了真的自我管理,我們做父母的這回真的省心了。

三年下來,我深深感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別剝奪孩子犯錯的機會,一路上,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父母只要用寬容、平等的心去看孩子,才能真正瞭解孩子成長的心理、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適當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空間,才能最大限度地真正地保護您的孩子。

二、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並賞識她

賞識教育的確是一門大學問。我女兒一直都很喜歡唱歌跳舞,所以我們就送她去學習芭蕾舞。我們大人都覺得挺辛苦,你看,天氣冷時,那背心式的芭蕾舞衣都很讓我們心疼的,冷啊。孩子練功時,腿也很痛的。但她卻一直堅持練習到現在,差不多五年了,興趣有增無減,為什麼呢?這要歸功於教她芭蕾舞的任老師。原來任老師教學要求很嚴格,但非常幽默、動輒就表揚她們,即使只是一點點小進步。我一直反思,孩子這種難得的堅持,動力就在於有人欣賞她,僅此而已。難道我們做父母的都做到了嗎?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興趣中歷練人生。孩子在您的賞識和鼓勵中感悟到成就感,而我們在尊重她的興趣愛好的同時,也得到了孩子的尊重和賞識,感覺挺好。

三、寓教育於故事中,寓教育於生活中

孩子的事,每天都精彩無限,每天又都會讓你哭笑不得,積極主動地從她的一言一行中發現問題,是我觀察她的一種方法。我女兒很有個性的,很小就主動掌握了選擇權。非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都會將選擇權交還給她。原則性的重要事情,我們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她慢慢的轉變,讓孩子的特點轉變為優勢,同時,從兒童故事入手或利用角色互換的方式,讓似懂非懂的她對問題的本質有個徹底的認知,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產生一定的自律行為,孩子懂得多了,自然就積極了,表現自然就好多了,交流增加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喜歡和她交換角色的遊戲,因為,我扮演的這個女兒比她更難伺候,比她更賴皮,嘻嘻,到現在她最害怕的事還是當媽媽呢。

四、不強迫孩子學習、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不強迫孩子學習,很自然的,她們會一天一天地成長,終於有一天她會看書了,會寫字了,會守規矩了,不知不覺地,孩子喜歡上了學校,喜歡上了閲讀,喜歡錶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教育不急功近利,而是踏踏實實,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我們教育的方法就是:

如果不喜歡學習,可以選擇不上學,呆在家裏,我們一定養到她別的同學都自力更生為止。家庭作業也不是應付作業,而是讓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而已。如果不喜歡,可以選擇不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考試只不過是檢驗那些知識是否真的屬於你而已。但考試後凡錯誤的地方,一定要知道正確答案,當然考好了還有很多人的賞識和禮物!

所以我現在要是阻止她上學的話,她一定會恨死我的。因為在她心裏,這才是最大的懲罰。作為我們,也與您一樣,從撫養、教育、引導,一步步隨着孩子的成長在摸索,而我們的孩子教育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世界上還有別人,我們的目標很一般,不求其出類拔萃、技壓羣芳,只要其成為自主、自強、能適應社會、對社會有用的、自食其力的、健康快樂的人即可。

這個寒假裏和下學期,我希望她靠自我管理的能力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情,包括玩、外出郊遊等休閒節目,相信養成了好習慣,她將受益終身!這也是我送給女兒一輩子最好的禮物!

這裏,我還想補充一點,孩子教育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能力,而父母的教育能力主要表現為:

父母對孩子行為目的的分析能力父母與兒童之間的溝通能力父母自身的情緒控制能力家庭生活中,與孩子平等相處的父母角色的扮演能力

如何成功的做父母?如何使自己真正成為有智慧的父母?我們也在摸索中。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微不足道。如果對您有一點幫助,我將會很高興。孩子教育是項偉大的工程,希望我們一起探討,承擔起我們為人父母的職責,一起來教育好我們的新一代。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十分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於只有兩歲多的幼兒來説,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就不會理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温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能夠想想自我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説了一些重話,説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

本來沒覺出問題,但是之後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説我打你。這讓我很後悔,也很悲哀,後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説話,悲哀的是孩子對媽媽説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謹言慎行,對自我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狀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説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用心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此刻教育專家都提倡多稱讚孩子讚美孩子,但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

在孩子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稱讚鼓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個性固執,我再怎樣説他還是不聽不理解,這就讓我想到,如果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出現此刻這種狀況了。

所以我堅持家長在稱讚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稱讚。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説服,而且就事説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説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

以前孩子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説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之後聽了專家的推薦是讓你説的話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説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説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我去鬧,家長能夠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説道理,這樣反而更能

讓他理解,如果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説這説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如果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説,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

例如,孩子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但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能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會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之後,我就跟孩子商量,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量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量,而且變得更聽話了。

即使在外面,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我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量,“等你不玩的時候能夠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我的意願,不能強加大人的意願。

以前我就以前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齊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着向孩子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索的把孩子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之後孩子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此刻經過時光的沖淡,孩子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省了很久。

(五)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孩子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齊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我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樣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我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裏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我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説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

(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光家裏人看電視看的多點,孩子也跟着看電視看多了,之後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裏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孩子也跟着學會了閲讀,雖然時光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

俗話説: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光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雖然教育專家都不推薦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關鍵是孩子很喜歡這些,我覺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

(七)不溺愛孩子。

孩子的爸爸經常在外地,孩子一年也見不着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職責也要當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概,但是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鼓勵他自我跌倒自我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

如果摔破了,即使心裏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説沒事。所以此刻孩子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説:“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我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必須要培養他堅強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心得,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説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齊長大吧!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3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僅有自我做了,孩子才會跟着學習。如果光説大道理,而自我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可是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僅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明白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僅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七年級,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教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僅在學習上有提高,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提高,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一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大學聯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説,玩能夠,你也能夠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此刻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着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説:“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説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明白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着急,真期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説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裏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明白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説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此刻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4

我的兒子今年7歲,就讀於興泉國小一年級,他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能主動學習;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粗心、愛玩電腦遊戲、做事情慢等。

要説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着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着學習。如果光説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2) “嚴”字當頭,抓住國小關鍵期

我家培養孩子的習慣採取“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國小時期,孩子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對兒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國小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就等於抓住了孩子的以後。

(3) “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如有時間可和孩子一起學習,做到學習表率。

(4)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為一個正心、誠意的人。一切時,一切事正確引導,養成孩子明理重德的習慣,培養孩子要多為公着想,儘量斷除自私自利的念頭。要求孩子要有愛心,要愛國家,愛父母,愛社會,必須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努力學習,不可懈怠。爭取成為德智體皆優的學生。

總之,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5

20xx年8月9日《晶報》的一篇文章《不求你卓越,只願你做個快樂的普通人》深深的震撼了我。“壓力太大了,我想去海邊靜靜心!”6月28日上午,在深圳工作的耿堅棟在電話裏給其父耿玉強留下了最後一句話。耿玉強和其妻徐紅麗以為兒子只是壓力太大了,但萬萬沒有想到,通完了這個電話以後,兒子的手機再也沒有打通過。萬分焦急的父母從山東老家趕來深圳,經過41天的苦苦尋找,仍無孩子的下落。目前,他們已經向警方報警,並希望深圳的好心人提供線索幫幫他們。

耿堅棟的父母兩人都是中學高級教師。他媽媽説,因為父母兩人都評了高級職稱,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也會感到壓力。而耿堅棟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跟上司發生爭執後辭職。父親耿玉強反思,從小他們對耿堅棟的挫折教育不夠,他的成長被光環環繞着,以致於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時難以應對。在耿堅棟苦惱的時候,他媽媽會對他説最重要的不是有多成功,而是工作的快樂。但他媽媽發現兒子已經對母親的説法免疫了,因為從小父母的教育就是要他長大成為“卓越的人”,他已經難以接受媽媽建議的那樣,去平凡快樂地生活。

“其實成功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和平凡的。當教育功利的時候,其實是將孩子推向懸崖。教育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做人做事,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做快樂的普通人。”他媽媽面對自己的教育反思説,並擦了擦眼淚,輕聲歎了口氣。

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談何容易?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雖然我國近30年經濟高速發展,但gdp平均到每個人就比較可憐,並且貧富差距很大。我國衞生健康保障、教育保障、退休保障近年雖有很大的提高,但我們領的是低工資,住的是高房價,購一套像樣的房子可能需要幾輩子人的努力。並且整天有人叫着要延遲退休,我們何來快樂?

在我們國家現實是一個人在孃胎就開始比拼,就進行着什麼胎教,生怕輸在起跑線上。出生後就比拼喝什麼奶粉,稍大些就着急進什麼幼兒園,在幼兒園就要比拼讀多少個興趣班。到了國小就學校、校外培訓班轉過不停。目的就只有一個希望自己的孩子國中能上外國語學校或那幾個重點學校的什麼超常班或什麼特長班之類。但孩子往往不理解,學得非常苦,孩子那有快樂可言。比如:有一個老師的小孩每到晚上、週末做作業就非常抗拒,但某天晚上,如果他媽媽需要加班,他就會很高興。他説:“如果每天晚上校長都給你佈置工作就好囉。”看來我國的基礎教育真的出了大問題。國中進行的是掠奪式的教育,目的是為了考進前百分之五,可以進名高中。大學聯考當然要爭取考進“985工程”或“211工程”的高校。因為很多單位,他只招“985工程”或“211工程”學校畢業的學生。所以,我們的孩子從出生到大學,到大學畢業,到工作都很少有快樂。

教育部今年8月22日所公佈的《國小生減負十條規定》徵求意見稿提出,國小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沒有睡眠、沒有童年的孩子太需要減負了。減負已經喊了多少年啦,但社會大眾普遍感到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正如8月26日《晶報》上鄧海建所説的“如果教育資源配置還是按照分數和名次來,如果‘拼爹’的人生中大學聯考仍是‘最不壞’的上升路徑,就是逼着所有的老師不佈置作業不考試,家長也一定會把你減掉的負擔重新回家給孩子‘裝載’上去”。

我認為真心要減負,必須要做到四點:第一就是給老師、給學校減負。老師沒有平均分、高分的焦慮,那個老師也不會給孩子佈置海量的作業。評價一個老師應該看他的師德,看他的敬業精神,看他的科研及科研論文,看他的課堂是否高效,看他培養的學生是否有潛力等。我校的項校長就提出我們要培養贏在終點的學生,贏在起點、贏在中點都不算贏。她鼓勵老師大膽改革,改變師生的教和學的方式,不要盯住學生眼前的分數,要放眼未來。第二就是給家長減負。許多家長的口頭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儘管誰也不知道起跑線在哪兒,但誰都知道孩子學不好的嚴重性。那就要改變社會的用人方式,用人單位不要只盯住“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畢業的學生,應該是大膽給那些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機會。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的喬布斯、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都是大學肄業生,這種現象值得我們研究。第三就是給孩子減負。如果一個孩子童年都不快樂,那一個人這一生還有快樂嗎?相信現在四五十歲年紀的人,童年的時候都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但想想我們都有許多值得回憶的東西,那時候晚上是不用做家庭作業的,週末、寒暑假是不用上種類繁多的興趣班的,沒有玩具我們會自力更生,創造出各種玩具來玩的。現在靜靜想想我那是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童年快樂的生活還歷歷在目。想想現在的孩子,長大了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呢,除了作業、興趣班,還是作業、興趣班。一個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做題,他那裏還有時間去思考、去創新呢?第四就是要有完整的保障體系。讓孩子讀得起書,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房,讓普通百姓老有所養。

記得我家女兒要讀幼兒園的時候,有親戚建議到市實驗幼兒園去讀,到時候國小、國中、高中都可以在市實驗學校就讀。但我經過反覆衡量,讓女兒留在益田村就讀幼兒園、國小、國中,這樣女兒每天早上最少可以多睡1個小時,並且可以免去早晚在路途上的折騰。我經常對女兒説“學習就像馬拉松賽跑,不是看你剛開始或中途跑得多快,而是看你衝刺時有沒有力量。”其實就像項校長所説的要贏在終點。孩子讀高中是非常辛苦的,我女兒讀高一時,我告訴她首先要養好身體,保持平和的心態,高二、高三發力,力爭上游。記得我女兒高一第一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在全校一千左右考生中排名都在七八百名,但我沒有半句責怪女兒,我説“相信自己”。女兒也覺得要努力啦,並在房間門貼上寫有“人生就像現場直播,沒有重播或回頭重來的機會。”高二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已經進入文科班中游,第二學期進入全校文科班三百五十多人中的三十多名,高三第一學期期末及今年大學聯考成績已經在學校名列前茅。我的女兒週末經常回來説,我的同學都説小雅你很幸福,很快樂。大學聯考後,女兒説,“其實五月份開始,我晚上十點多就睡覺啦,但很多同學還在挑燈夜戰。”今年暑假小雅回去看她高中的老師,老師都説,小雅你很有潛力,一定要加油,要讀研究生哦。我常説,“小雅,你是爸爸、媽媽將你帶到這個世界,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你幸福。”所以,我女兒有什麼事都會跟我們説,我們都會給她參謀參謀,當然最後做主的還是她自己。我還常説,“要使我們家的生活越來越好,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需要爸爸、媽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你呢,現在是學生,那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學到真本領。”女兒每次都點頭,説,“我知道啦。”女兒到大學報到的那一天,我説:“小雅,大學四年除了好好學習以外,還要多參加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做個快樂的大學生。”

要讓我們的孩子成為快樂的普通人,首先要從我們做父母的開始,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學校老師不要只盯住眼前的分數,而要給足學生自由暢想的空間。如果你是行政首長,請你將減負落到實處,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給孩子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如果你是僱主,請你給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機會,而不要只盯住他畢業的學校。也許,這樣,我們在不追求孩子卓越,反而培養了卓越及快樂的孩子。

標籤:心得體會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