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心得體會3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心得體會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心得體會3篇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心得體會3篇1

目前,我校貫徹執行中國科協、教育部《關於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活動的通知》,在校內展開了一系列提高學術道德、改善學風建設的宣講和彙報活動,要求全體師生積極參與認真學習,深刻了解提高學術道德、搞好學風建設對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性,及其對個人學術生涯良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這場生動又深刻的報告會中,我作為今年新入學的一名博士生感受良多、受益匪淺。

科研活動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對科技事業而言,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直接影響到科學的繁榮發展。近年來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已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有權利對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進行了學習和了解,這不僅對於我們今後的學術生涯有重要意義,也對整個國家的整體科研素質、科研水平的一個保證。

科研活動作為特殊的社會活動,本身具有獨特的價值追求和精神氣質,從事科研活動的羣體比其他社會羣體更需要一個追求真理、嚴謹求實、誠信負責、真誠協作的文化氛圍。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的出現,有着諸多複雜的因素,既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也有科研體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從根本上説,科學文化起到至為關鍵的作用。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的本質是科學文化缺失或者説發育不良的問題,是科技事業發展與社會資源配置趨勢出現偏差或者説悖離的問題。“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比喻形象地説明,科學文化對於科研人員學風道德的塑造具有長遠的深層次的影響。同樣,高尚的學風道德也會對科學文化的發育發展乃至全社會崇尚科學、熱愛科學良好風範的形成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國老一代科學家志存高遠、淡泊名利、勇攀高峯、無私奉獻,以優良科學道德和學術素養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會樹立了光輝典範。

目前,我國科學文化發育嚴重滯後於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要求,科學文化相對於商業文化處於弱勢,這是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對科研活動的客觀規律尊重不夠,過分看重短期目標,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劍”的長遠打算和執着精神;二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嚴重缺失,缺乏批評質疑的精神,團隊協作意識不強;三是受封建思想殘餘的影響,“官本位”、學術霸權問題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動中,缺乏對人的基本尊重,科研倫理底線受到挑戰;五是公民科學素質不高,對科研活動的監督能力和作用不強。這些問題都助長了學風浮躁和不端行為發生。

作為當代碩士研究生,我們應該嚴格遵守科學道德規範,養成良好的科研規範和治學態度。我們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養,遵守學術規範、養成良好學風,勇於探索、不斷創新。要誠信、平等待人、正確認識自身、不妒忌,紮實學習、刻苦鑽研,艱苦奮鬥、實事求是。要勇於創新、把握前沿、注重實踐,把握機遇,爭取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我們的畢業論文選題要寬厚、閲讀文獻要經典,研究過程中要勇於攻關、取得成果後要擴大戰果,撰寫論文應嚴謹規範。科學是可傳播可證偽的,而學術研究的核心是不斷創新。因此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應該要遵守學術規範標準,力求不斷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發現。與學術規範相對應的就是學術不端。

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要尊重科學事實,踐行學術道德。堅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嚴謹求學,誠實做人。自覺維護學校學術聲譽,堅決抵制為人、為學上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在科研、論文過程中要倡導嚴謹學風,防止學術浮躁,注重論文質量,不抄襲、剽竊他人作品,正確對待學術研究中的名與利;反對在學術研究中沽名釣譽、弄虛作假,以實際行動端正和踐行學術道德。要堅持實事求是,遵守學術規範。遵守學術規範,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遵守學術刊物引文規範。在學術論文中應明確表明引用他人成果與觀點等內容;杜絕剽竊、抄襲、篡改、偽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學術觀點等違反學術規範與學術道德的行為。要促進學術建設,共建學術倫理。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宣傳學術倫理道德,加強自律。弘揚誠信正義,謹承諾言,堅持品行為立身之本,勇於與不良風氣做鬥爭。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嚴謹求實,用實際行動共建學術倫理。要倡導嚴謹治學,維護學術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忠於真理、探求真知,自覺維護學術精神,反對投機取巧的作風和行為,要爭做遵守和履行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的先行者。大力倡導學術批評,積極推進不同學術觀點間的自由討論,創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精神。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心得體會3篇2

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範,是保證學術正常交流、提高學術水平,實現學術積累和創新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學術活動中道德失準、行為失範的問題時有發生。一些學者違背學術研究目的,或急功近利,粗製濫造;或媚於世俗,熱衷炒作;更有甚者,喪失學術道德,以抄襲剽竊為手段換取一時之名利。這些行為和現象雖屬個別,但若不加以制約,將嚴重污染學術環境,影響學術聲譽,阻礙學術進步,進而影響整個學術羣體的創新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位於前列,顯然,它比建功立業、著書立説更為重要。德包括政治品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就學者而言,學術道德是立身之本。“賀海波事件”,表面上看似單一的,實際上是一種現象的表露;表面上看似偶然的,實際上有其產生的必然性。事件已對浙江大學的聲譽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而且這些傷害和影響還將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能否儘快挽回影響,對我們是一大考驗。

在我國,學術腐敗有很多種表現形式,例如製造學術泡沫、搞假冒偽劣、抄襲剽竊、進行錢、學、權的三角交易、從事注水學位教育或培訓、在學術評審拉關係以及辦刊收費等等,都是學術腐敗在學術研究領域的具體體現。事實上,在學術界,腐敗現象的存在早已有之,而學術腐敗的法律規範實際上也已算不上是一個新問題,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已有學者撰文提出了這一問題。學術規範問題已經由一個單純道德層面上的問題日益演化為一個身跨道德與法律兩個層面的重要現實問題。對這一問題,單純依靠道德建設已難以甚至無法收到實效,必須要在強化學術道德建設的基礎上,重視和加強學術法制建設,提高法律介入學術研究領域的頻率與效能。應當儘早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其有法可依。這既是依法治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現階段治理學術腐敗的內在需要。此外,從根本上來説,學術腐敗的產生主要還是根源於目前我國極不合理的科研評價機制。這種畸形的科研評價機制日益腐蝕着學者們的學術良知與職業精神,使得越來越多的學者不願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傾向於在學界投機鑽營,謀名取利。基於此,要從根本上治理學術腐敗,不僅要重視學術法制建設和學術道德建設,更要重視良好學術體制的建設。畢竟,只有當我們從體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學術腐敗的土壤,並進而淨化了學術研究的環境時,才能夠使學術腐敗因最終無處容身而歸於消亡。

學術風氣不僅關係到學術自身的傳承與創新,而且關係到整個社會的風氣、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學者的學術研究不僅為社會生產思想和理論,而且為社會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學風不僅損害學者和學術的形象,而且會影響公眾對價值理想和價值導向的認同,從而影響到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研究生學術誠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當前研究生學術誠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會歷史的客觀原因,也有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研究生學術誠信建構的主要途徑在於:從外在方面創設健康的學術生態環境和建立良好的學術評價制度;從內在方面狠抓養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觀念,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術道德品質。

今天我們學習了關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學習材料,我深有體會。長期以來,高校廣大教學科研工作者獻身科學,潛心研究,嚴謹治學,敬業奉獻,為發展科學、繁榮學術、教書育人做出了重要貢獻,體現了良好的師德規範。但學術失範、學風不正現象仍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仍有發生,在有些方面還比較嚴重,損害了學術形象,敗壞了學術風氣,阻礙了學術進步,給科學和教育事業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對此,必須旗幟鮮明,態度堅決,決不能任其滋長蔓延。

通過這次學習,我充分認識到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性。它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科學的社會信譽、促進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作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規範嚴格約束自己,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恪守學術界公認的基本學術道德規範,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以嚴謹踏實的學風和篤信誠實的原則從事科學研究。碩士研究生階段是學術素養養成的重要階段,恪守學術道德規範要從日常學習、研究的每一個細節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誠實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確引用;研究成果、統計數據等完整準確;署名真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負責。

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心得體會3篇3

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不斷豐富和發展求真求實的科學文化內涵,形成了以科學精神為精髓的人類社會的共同理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從擺脱中世紀的矇昧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乃至20世紀以來新技術革命浪潮引領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學精神不僅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杆,千百年來一直深刻影響着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追求。

科研活動作為科學技術的是一個嚴謹的`過程,對科技事業而言,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直接影響到科學的繁榮發展。隨着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此同時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杜撰、篡改、剽竊和偽科學等。近年來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已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有權利對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進行了學習和了解,這不僅對於我們今後的學術生涯有重要意義,也對整個國家的整體科研素質、科研水平的一個保證。

道德是規範社會成員行為的準則,高的道德標準造就卓越的人格品質。學術道德對於一名學術研究者而言也是如此,恪守學術道德我們的學術研究工作才會有生命力,才能鑄就一名學者高尚的學術人格。科學道德是社會道德在科研活動中的表現,主要指科研活動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和應該具備的道德素質,既表現為科研工作者在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時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體反映在指導科研工作者正確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互相關係的行為準則或者規範之中。科學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務實、實事求是;自覺抵制弄虛作假、浮躁浮誇等學術不端行為等。我們應該在學術研究和知識學習中,培養嚴謹的治學態度,形成良好的學風。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應當從科學精神、科學道德、科學倫理、科學規範四個部分分別展開。科學精神是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貫穿於科研活動全過程的共同信念、價值、態度和行為規範的總稱,包括追求真理的信念、用於探索的精神、遵循實證的方法,講求理性的態度。

作為研究生,在通向科學的路程中我們更進一步,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強科學道德建設,形成良好的學風為以後的科研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我們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養,遵守學術規範、養成良好學風,勇於探索,不斷創新。要誠信、正確認識自身、不妒忌,紮實學習、刻苦鑽研和實事求是。我們的畢業論文選題要寬厚、閲讀文獻要經典,研究過程中要勇於面對困難,認真對待實驗中的一點一滴,不弄虛作假,應嚴謹規範撰寫論文。科學是可傳播可證偽的,而學術研究的核心是不斷創新。因此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應該要遵守學術規範標準,力求不斷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發現。我們要尊重科學事實,踐行學術道德。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宣傳學術倫理道德,加強自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建立良好的自控能力,努力拼搏,嚴謹求實,用實際行動共建學術倫理。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忠於真理、探求真知,自覺維護學術精神,反對投機取巧的作風和行為,要爭做遵守和履行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