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合集15篇)

演講稿2.72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糧食日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合集15篇)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珍惜糧食"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給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多麼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不信,請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時饅頭四處亂扔,雪白的米飯撒滿地面,剩餘的飯菜能到滿滿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勞動人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的成果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難道我們的思想覺悟還不如古人嗎?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浪費啊!古人尚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徹骨感受,我們就更應該從中領悟糧食的珍貴。你可知道,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土地資源有限,糧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長,糧食越來越寶貴,它是人類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們要愛惜糧食,把節約糧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儉節約成為每一個同學的良好品德。讓食堂裏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裏不再有剩餘飯菜的影子,看不到它們悲傷的身影,哭泣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建築者,你們身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人們把你們比作雛鷹,是希望你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飛翔,建設美好的家園,千萬不能讓"饞"壓住你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迷住你們奮鬥的方向。

同學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金風沁人心脾,桂花香撲鼻。我們上了早課,又到了午飯時間。大家有序排隊,來到食堂吃飯。

當我打開飯盒時,食物的味道撲鼻而來,飯堂裏瀰漫着食物的味道。嘈雜的噪音不會影響我們愉快的用餐心情。當我嘴裏嚼着食物時,許多學生把剩菜倒進了桶裏。一些學生還故意用臉盆打別人。這些都是不好的行為。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幾個關於節約糧食的名言:掉下來的是剩飯剩菜,流走的是汗水。

雖然我們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但我們不應該過度浪費食物。保存榮耀,浪費恥辱。如果你不想吃,你可以停止供應它。沒有人會強迫你。我在浪費一些食物。反正我也沒提我。反正我也沒留下汗。雖然我是這麼想的,不關你的事,但是你想想,這些給我們做飯的阿姨奶奶,趁我們還在睡覺的時候去批發廠買菜。當我們做早操回到教室時,他們開始做飯。當我們上第三節課時,我們可以聞到美味的食物。這是食堂阿姨奶奶們忙了一上午的傑作!

雖然有同學天天説,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但他的行為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嗎?我們應該節約每一粒米,把盤子裏的食物都吃光,儘量不要有剩菜、湯或剩菜。如果你在餐館吃不完,打包帶回家。如果你能完成它,儘量完成它。你應該先點幾個菜,如果不夠就多點。在一些地方,孩子們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但他們知道如何存錢。相信同學們還記得汶川地震吧!在那裏獲救的人只能喝米粥,但當時他們根本不能吃米飯或食物。

請同學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每人節約一點點,成千上萬的人就是非常多的,節約糧食是從小要養成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吧!

謝謝大家!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三大糧食作物是什麼嗎?它們是小麥、大米和玉米。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週是中國“愛惜節約糧食”宣傳週。今天,讓我們更多地關注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談談珍惜和節約食物。

有人可能會説:我們早就遠離了吃不飽的時代,吃得好、吃得好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還有誰關心食物的來源,還有誰關心被丟棄的食物?然而,現實令人擔憂:一方面,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糧食供應日益緊張。更何況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像中國的一些偏遠貧困地區,人民生活水平極低,連最基本的温飽問題都還沒有解決。那裏的孩子連飯都吃不上,更別説肉了!

另一方面,浪費食物並不少見。以我們學校為例。教室的垃圾桶裏,經常有學生留下的饅頭和蛋糕。餐桌上,米飯和菜餚隨處可見。有時候,即使在食堂的地板上,你也能看到同學灑出來的米粒。生活中,很多學生不懂得珍惜食物。他們隨意扔餅乾、麪包、粥,在家裏挑着穿。據有關部門估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5000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數據!

“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裏。誰知道中餐硬?”這首詩不僅歌頌了勞動人民的偉大,也表達了他們的辛勤勞動。如今,人們生活得很好,但他們不能放棄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因為,每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穫,再加工成成品糧食,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其中包含了多少農民的辛苦!可以説,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叔叔們的心血和汗水。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農作物的種類正在減少。古代農民種植了成千上萬種作物,但現在只有150種左右被廣泛種植,這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中,玉米、小麥、水稻約佔60%,其他大部分農作物品種瀕臨滅絕。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很多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這樣的科研人員,都在用高科技手段開發糧食新品種,增加糧食產量,為全球糧食問題出謀劃策。作為中華民族的新一代,我們不僅要向袁隆平爺爺學習,更要以實際行動珍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班的x老師,又到了星期一升國旗的日子了。10月16日,你們知道是什麼日子嗎?哈哈,大家都不知道吧,告訴你們,是世界糧食日。這這可是世界性的節日哦。

1981年起,世界糧農組織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也許,我們的一些小朋友已經不太願意吃這些每天都能吃到的白米飯了,纏着父母要去吃肯德基、麥當勞。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很多人吃不飽、由於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糧食的數量卻沒有增加,所以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捱餓,許多國家,有很多小朋友沒有飯吃,也沒有面包、饅頭吃,每年約xx多萬兒童因飢餓和營養不良而夭折,可是我們有很多小朋友們卻不懂得愛惜糧食,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怎樣的行為猜是愛惜糧食的行為?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食,不能隨意的把飯菜倒掉,吃飯的時候也要把碗裏的飯粒吃乾淨,更不能挑食,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吃到糧食,我們要從小做起,節約糧食,讓世界上更多的小朋友都能吃飽。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題目是《節約糧食文明用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詳詩,道盡了天下很多勞動人民心聲。節約,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可是,在我們校園裏,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現象,有些同學餐盤中午餐只吃了幾口,就往垃圾桶裏一扔,不一會兒垃圾桶裏就倒滿了剩菜剩飯,看着真是令人感到可惜!是呀,可惜。但那隻不過是很多人內心想法,儘管可惜,卻還是毫不猶豫理所當然地去浪費!

而糧食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手中困難地“流”出來。對於我們來説糧食也不怎麼貴,所以有許多人會浪費糧食,對於這些人來説糧食只是一種好不值錢東西,但是其實它是沾過農民伯伯辛勤汗水寶貴物品。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古訓曾深深縈繞心間,曾幾何時,我們摒棄了這條美德,殘渣剩飯身影隨處可見。只有存有節約意識,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偏食,不挑食,不扔剩飯菜,父母外出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飯菜應該打包帶回家,積極響應“光盤行動”,我們才這是每個人都能做,也應該做。它不僅是對他人尊重,更是對文明詮釋。

也許吧,很多人是想節約呢,只是不知道具體做法,下面是關於節約糧食小竅門1在家裏吃飯時不要剩飯,如有剩飯放進冰箱明天吃。2在飯店裏吃飯時,剩下飯菜可打包帶走。3在學校裏,如果有不喜歡吃菜,就在吃之前讓同學幫忙分擔。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同學們,你愛你父母嗎?那就珍惜他們辛苦勞作得來糧食。同學們,你是一個有愛心人嗎?那就請為解決世界饑荒問題儘自己一份微薄力量。浪費糧食就是踐踏農民勞動成果,就是無視父母辛勤汗水。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6

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大三班錢老師,打個招呼吧!

今天天氣真不錯,又到了星期一升國旗日子了。兩天前,10月16日,你們知道是什麼日子嗎?哈哈,大家都不知道吧,告訴你們,是世界糧食日。聽名稱小朋友猜,這是中國節日還是世界節日啊?對了,這可是世界性節日哦。

1981年起,世界糧農組織把每年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也許,我們一些小朋友已經不太願意吃這些每天都能吃到白米飯了,纏着父母要去吃肯德基麥當勞。而就在昨天,今天,明天……地球上仍有很多人吃不飽由於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長,糧食數量卻沒有增加,所以就會有越來越多人捱餓,許多國家,有很多小朋友沒有飯吃,也沒有面包饅頭吃,每年約600多萬兒童因飢餓營養不良而夭折,可是我們有很多小朋友們卻不愛惜糧食,

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怎樣行為猜是愛惜糧食行為?

請小朋友回答。

小朋友説對了,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食,不能隨意把飯菜倒掉,吃飯時候也要把碗裏飯粒吃乾淨,更不能挑食,這樣才能讓更多人吃到糧食,我們要從小做起,節約糧食,讓世界上更多小朋友都能吃飽。

下面請小朋友們準備做早操。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7

敬重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10月16日是“國際糧食日”,本週是我國“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今日我演講的標題便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麼重要!短少糧食,大家很難生計,短少糧食,大家國家難以開展,短少糧食,大家人類更有或許走向消亡!建國xx年來,人民日子水平大大進步,物質包羅萬象。有的同學乃至或許會有這樣的疑問,大家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説的是:很有必要!大家無妨算這樣一筆賬:假使大家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期望國小100萬元算,能夠蓋20所期望國小;按每人學雜費三千元記,能夠使七千多名失學兒童重返大家的校園!你還能説大家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校園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潔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分,你是否感到惋惜,感到疼愛?大家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國際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開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時間養分不良,有20%的開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證。饑饉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均勻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而,節約糧食值得同學們考慮。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質量,節約是職責。“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糟蹋為恥,自覺養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氣。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造“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造文明、調和的校園作出應有的奉獻!我衷心腸期望大家每個人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認識,節約校園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保護校園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地日子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我的講演結束,謝謝大家!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8

尊敬老師親愛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國旗下講話題目是珍惜糧食,養成節約好習慣。

大家一定都知道這樣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説是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換來。同學們一定見過農民伯伯在田裏辛苦種地情景,太陽熱辣辣,農民伯伯衣服都被浸濕了。多辛苦啊!當稻子變成一顆顆白白胖胖米粒,食堂阿姨還要認真地烹飪,才能變成我們餐盤裏熱騰騰米飯。多不容易啊!少先隊員應該珍惜糧食,珍惜別人勞動成果。

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雖然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你知道嗎?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3億人口嘴加在一起,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真是一張大嘴。要讓這樣一張大嘴吃飽飯,可是件不容易事。全世界還有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餓死人,其實有很多跟你們一樣天真可愛孩子。我們可以做就是從自己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有人推測,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全國每天可節約33000公斤大米。同學們,當你想浪費糧食時候,請你多想想那些忍飢挨餓人,想想辛勤勞動農民伯伯廚師師傅們!

每天在食堂就餐,總會看到一些同學有很多剩飯剩菜。在這裏,我想給大家一些建議

1.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倒剩飯剩菜。

2.看到別人浪費現象,主動地制止,減少浪費。你身邊夥伴能做到嗎?互相監督,比一比,誰是節約糧食好孩子。

3.做個小小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後果。讓所有人都加入到節約糧食行列中來。

4.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要帶回家。

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變為一種自覺,成為一種習慣。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9

親愛的同學們:

一日三餐離不開餐廳,餐廳是大家日常生活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營造清潔舒適就餐環境,不僅關係着每位同學生活,而且直接體現了每一位學生個人形象。文明之風吹拂校園,講文明樹新風是我們每一個文萃娃必須具備基本素質,食堂是我們在校學習生活重要場所,營造清潔舒適就餐環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1、文明用餐要求每個同學要有規則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生活中規則無處不在,一定規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文明用餐要求我們做到“班級要整隊到餐廳就餐,不擁擠不喧譁;嚴格遵守就餐紀律,按時就餐,在指定餐位用餐,不得擅自調換餐位,不敲盤不喧鬧;吃飯時不談笑,不交頭接耳,不得敲打盤碗;吃完飯要把垃圾帶出去,安靜地走出餐廳。”

2、文明用餐要求每個同學要有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意識。

吃飯就一定要愛惜糧食。儘管同學們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得滾瓜爛熟,可真正上了飯桌,浪費糧食挑食學生每天都有。文明用餐其中最突出一條要求就是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乾淨。希望同學們挑食浪費現象一天天減少,餐廳剩飯剩菜也越來越少,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3、文明用餐要求每個同學要有良好衞生習慣。

我們要養成講衞生愛清潔不隨地扔垃圾良好衞生習慣,餐桌旁應該是最好課堂。倘若每個同學吃完飯還能保持自己臉上手上身上,桌面地面乾淨,那就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有良好衞生習慣孩子。所以就餐時要做到三淨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乾淨;把吃下骨殼之類剩物,裝入盤內,保持桌面乾淨;不灑落飯粒菜湯,保持餐廳地面乾淨。吃完飯將餐巾紙帶出餐廳。”

文明用餐,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播種是一種習慣,收穫是一種品格”。讓我們為共同營造一個文明有序用餐環境而努力,爭做文萃小紳士小淑女!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0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 文明用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詳的詩,道盡了天下很多勞動人民的心聲。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在我們校園裏,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餐盤中的午餐只吃了幾口,就往垃圾桶裏一扔,不一會兒垃圾桶裏就倒滿了剩菜剩飯,看着真是令人感到可惜!是呀,可惜。但那隻不過是很多人內心想法,儘管可惜,卻還是毫不猶豫、理所當然地去浪費!

而糧食是從農民伯伯長滿老繭的手中困難地“流”出來的。對於我們來説糧食也不怎麼貴,所以有許多人會浪費糧食,對於這些人來説糧食只是一種好不值錢的東西,但是其實它是沾過農民伯伯辛勤汗水的寶貴物品。我們不應該浪費糧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曾深深縈繞心間,曾幾何時,我們摒棄了這條美德,殘渣剩飯的身影隨處可見。只有存有節約的意識,珍惜每一粒糧食,吃飯時不偏食,不挑食,不扔剩飯菜,和父母外出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應該打包帶回家,積極響應“光盤行動”,我們才這是每個人都能做,也應該做的。它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文明的詮釋。

也許吧,很多人是想節約的呢,只是不知道具體做法,下面是關於節約糧食的小竅門:1、在家裏吃飯時不要剩飯,如有剩飯放進冰箱明天吃。2、在飯店裏吃飯時,剩下的飯菜可打包帶走。3、在學校裏,如果有不喜歡吃的'菜,就在吃之前讓同學幫忙分擔。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你愛你的父母嗎?那就珍惜他們辛苦勞作得來的糧食。同學們,你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嗎?那就請為解決世界饑荒問題儘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浪費糧食就是踐踏農民的勞動成果,就是無視父母的辛勤汗水。同學們,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1

尊敬各位老師親愛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題目是《關注舌尖上浪費》。這裏我首先想給大家講一個簡單記者調查。

有記者就餐時間在某所學校食堂觀察剩飯剩菜情況,在記者守候'半個小時時間裏,250多名就餐完畢學生中,其中有100餘人剩下了飯菜。記者甚至看到,有一名男生一碗米飯沒吃幾口就被倒掉了,還有一名女生將一整份西紅柿炒雞蛋剩在了餐桌上。

聽了這個調查不知道同學有沒有什麼感觸。“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詩人李紳《憫農》,這首詩大家一定很熟悉,如果讓你背誦一定可以脱口而出,但是,在實際生活上,有多少人銘記於心呢?又有多少人付諸實際行動呢?

近年來,由於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越來越富裕,“節約”一詞在人們心裏似乎已日漸忽視。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現象是屢見不鮮。據我省糧食局估計,我省每年損失浪費糧食在22.5億公斤以上,相當於1200萬人一年口糧。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然而,你可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邊緣上掙扎。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基礎地位。糧食問題關係到一個國家國計民生,也是關係到整個世界經濟發展安全重大問題。只有在保障糧食安全基礎上並不斷髮展,才能切實實現各國世界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國糧食產量雖然實現連續增長,但是糧食供給仍然處於緊平衡狀態,而且受人口持續增長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全球氣候變暖等影響,潛在糧食安全危機是不可忽視。因此,節約糧食就等於增產,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於快餐無法自拔,別在用餐時多點菜擺闊氣,不要再浪費糧食……不要真等到我們飢餓時,才會對隨手扔掉糧食回憶珍惜。

在1979年舉行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定1981年10月16日為首次世界糧食紀念日。今年10月16日是第x個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我們中學生理應響應號召,節約糧食。積極踐行“光盤行動”,同學們,讓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謝謝!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八年級(9)班的xx,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嗎?人們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節約糧食這種觀念是早該丟棄的陳詞濫調。如果留心一下四周就會發現一一生活中糧食浪費幾乎無處不在。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勞動人民的—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也丟棄了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節約是一種光榮,浪費是一種可恥”這一口號永遠都不會過時

事實上我們唯心自問誰敢説自己沒浪費過糧食。當然我也不能大誇海口説我沒浪費過,但是我們可以儘自己所能節約。在中午食堂裏,經常有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幕:有的同學拿到午餐瞟了一眼,便開始抱怨道:什麼菜呀,難吃死了。便如同用手碰火般,漫不經心的用筷子動一下米飯,皺着眉頭把大盤的午飯倒了。還有的同學觀光似的到食堂瞄一眼什麼菜,不中意便揚長而去,更有甚者拿午餐當武器與同學在餐桌上開戰,弄得凳子上狼狽不堪,晚來的同學如何能坐下用餐,搞衞生的阿姨們要花多少精力去整理,且不説這行為不利人,難道利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説腦組織的重量只佔人體重的2—3%,但腦的血流量每分鐘約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鐘約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時約為5克。青少年的腦組織正處於發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還高。如血糖過低,腦意識活動就會出現障礙,長期如此,勢必影響腦的重量和形態發育。有不少同學是怕長胖而不吃午餐的。這種做法毫無科學道理。人體對熱量的需求是有標準的,不吃午餐,勢必加大晚餐的進食量。而晚餐後一般運動量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積累而導致肥胖。另外,長期不吃午餐還會使膽固醇、脂蛋白沉積於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硬化。這種害人又不利己的行為是明智的嗎?

我所説的話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所幫助,但是我希望想減肥不要怕多吃些飯,貪玩的不要拿飯菜出氣,這是鄙視農民伯伯的勞動,把嘴收的和瓶口一樣小的同學多吃幾口飯,這樣利於成長。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3

親愛的教師、同學們:

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公益廣告。兩人在餐廳裏吃飯,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好菜,兩人邊吃邊聊。走出餐廳後,桌上還留下了三分之一的食物。隨後呈現了一個盤子,左面有食物,右邊沒有食物。下面呈現一排字:人類在餐桌上糟蹋的糧食是2億人一年的口糧。

看完我不由想起了一件事。在一個節日裏,郴州的親人來到了安仁,舅爺爺請客,帶我先來到了“洞庭人家”點餐。舅爺爺若有所思,指了指菜譜“這個,這個,還有這個……”。菜擺上來了,滿滿的一桌子菜,香味直鑽進我的鼻子裏,我垂涎欲滴。客人來了,咱們開動了,有説有笑地,把酒飲歡……

不一會兒吃飽了,咱們臉上洋溢着滿意的淺笑。買單脱離時我瞅了一眼飯桌,菜盤子裏還剩了許多菜,飲料瓶還有一大半飲料在裏面。看着這些,我覺得很惋惜,我扯了扯媽媽的衣角,問:“為什麼不打包呢?”“不必!”媽媽一揮手説道,然後就將我拉走了。

在餐桌上糟蹋的糧食可供2億人一年的口糧。2億人,一年,多麼震動的數字!可見人類是怎麼糟踏糧食的!國際是上還有多少人因為窮吃不上飯,可咱們仍是這樣糟蹋食物,真是羞愧!

節省糧食,從我做起,刻不容緩!

世界糧食日學生演講稿1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我們上了一上午的課,又到了午餐時間。大家秩序井然的排着隊伍,來到食堂用餐。

我打開飯盒,一股菜香味撲鼻而來,飯堂裏瀰漫着飯菜的香味。嘈雜的吵鬧聲也影響不了我們吃飯的愉快心情。正當我嚼着嘴裏的飯菜時,有許多同學往桶裏倒剩飯,剩菜。有些同學還故意拿着盆子往別人身上撞。這都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想着想着,我突然想到幾句節約糧食的名言: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

我們雖然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可是大家也不要過分浪費糧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自己不想吃了可以不再去盛,沒有人去強迫你。我浪費點糧食算什麼,反正又沒説我,反正我又沒留一點汗。雖然這麼想,這樣不關你的事,但是大家想想,為我們做飯的這些阿姨,奶奶,在我們還在熟睡時,就已經到批發市廠去買菜,當我們做早操回教室時,他們就開始做飯,在我們上第三節課時,就可一以聞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這就是食堂阿姨和奶奶們忙活了一上午的傑作呀!

雖然有些同學嘴邊天天説着,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可他的行為真的這樣做了嗎?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米,把自己盤子裏的飯菜吃光,儘量不要有剩菜,剩湯,剩飯。在飯店裏吃不完的打包帶回家,能吃完的儘量吃完,是先少點幾個菜,不夠可以再點。有些地方的孩子們還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但是他們懂得節約,相信同學們還記得汶川大地震吧!在那裏救出來的人只能喝米粥,那個時候根本吃不到大米飯,吃不到菜。

請同學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每人節約一點點,成千上萬的人就是非常多的,節約糧食是從小要養成的好習慣,讓我們一起來吧!

謝謝大家!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4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是每一箇中學生的責任》。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是中華民族弘揚的美德,但隨着同學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全縣佈局調整後全部中學寄宿生均實行封閉式的管理,再加上上週養分餐安排的啟動,學校用餐人數也隨之增多,可是有很多同學在用餐完畢後,餐桌上往往剩下許多的食物,這就造成了奢侈。你看我們的同學們:只見餐桌上、垃圾桶裏,白花花的米飯、麪條,大堆大堆的剩菜赫然可見,白麪饅頭只咬一小口就扔了,大米飯只吃半碗就不吃了,即使有饅頭、餅子、雞蛋不當心掉到了地上也不撿起來,反而狠狠的踢一腳,這邊在倒飯菜而後又想方設法買零食吃幾乎每頓飯後,就餐的同學們都要製造出幾大桶剩飯剩菜。

奢侈也是一種犯罪,這不是誇大其辭,學校食堂有節約用水,珍惜糧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標語,但對於多數就餐的學生來説卻是形同虛設。

莫非我們的糧食真的已經富有到了可以不提節約、肆意揮霍的地步了嗎?

莫非糧食真的多得吃不完了嗎?略微關切時政的同學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到20xx年底,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温飽的貧困人口還有1356萬人。有識之士指出:在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思路中,節約糧食理應作為重要的一環,只要人人都珍惜我們手邊的糧食,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節約更是一種境界。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奢侈的起就可以奢侈。奢侈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從表面上看,奢侈只是個人的消費方式,但從本質上講,它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頗和瑕疵。即使在發達國家,節約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敬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解決温飽問題,還有那麼多孩子因貧困而失去受教化的機會。削減不必要的奢侈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潔。同學們,三中的發展,須要我們每一個成員的努力,讓我們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從節約做起,主動參加到建設陽光校內的行動中來,用光盤行動主動響應節約美德。

我們不僅要節約糧食,還要節約用水。同學們:你們肯定都看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正在艱難的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來越慢,最終水就枯竭了。然後畫面上出現了一雙眼睛,從眼中流出了一滴淚水。隨之出現的是這樣一句話:假如人類不珍惜水,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最終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水是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沒有水,那麼地球母親就不會孕育出我們人類的子孫萬代。

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鹹水,不能喝。淡水只佔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點八。全世界五十億人口,就靠飲用這隻佔百分之零點八的淡水,看,水多珍貴呀!我們國家的水資源雖然特別豐富,但可以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而且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這

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會節約是真正的簡樸美!假如你長得美若天仙,可是你只會奢侈,而不會節約,你是個外表美而內心醜陋的人!假如你會節約,你的心靈會比任何人都美!雖然你家庭生活條件好,很富有,但是不知道去節約,你照樣是一個一文不值的窮光蛋!假如你會節約,在你的精神方面,你是一個擁有億萬金錢的大富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今日起先,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節約一點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妙。我的講話完了,感謝大家!

世界糧食日演講稿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週定為節糧周。設立這個節目旨在提醒人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希望人們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不忘節約。

仔細想想,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不少浪費糧食的事情發生,一些不合口味的飯菜都是直接扔了。同學,你扔掉了什麼?從小我們就知道那首《憫農》,知道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也是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掛在嘴邊的。

在就餐時間內我們不僅要注意買飯的秩序,餐盤的放置,最主要的是要節約糧食。從前,泔水缸中總是堆滿了剩飯剩菜,其中不乏雪白的米飯和幾乎沒動過的蔬菜。平均每三位學生就有一位倒掉小半碗飯菜,有的吃幾口就倒掉,飯菜吃不淨的情形幾乎人人存在。浪費的風氣日益興盛,而人們熟視無睹,無視現實!同學們,當你們倒掉剩下的飯菜時,可曾想過,世界上還有8。5億多人遭受飢餓,還有很多你們的同齡人因為貧困而不能接受教育。

飢餓之於我們已經是個遙遠的名詞,但是我們國家的糧食已經富裕到了可以不提節約、肆意揮霍的地步嗎?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區縣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於設備和管理落後,糧食在收穫、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説,我國每年的產後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

應該説,單個學生的浪費是有限的,而學生羣體的浪費是驚人的。我們不能不鄭重地呼籲:尊重勞動,杜絕浪費。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我們更要牢記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鬥,勤儉節約。

標籤:演講稿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