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教師表彰會講話

演講稿4.35K

為鼓勵表彰教師教育工作,現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教師表彰會講話

一、深刻認識教育發展新變化

撤縣建區以來的幾年,是 改革不斷深入、經濟快速發展的幾年,也是 教育事業從弱到強、蓬勃發展的幾年。幾年來, 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特別是近年來發生了深刻變化,實現了“三大轉變”:

(一)實現了教育從弱到強的轉變。幾年來, 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辦學條件。先後籌集資金 多萬元,實施農村中國小“四改”工程,完成改水項目 個,改廁項目 個,食宿改造項目 個,讓廣大學生喝水更放心、生活更衞生、住宿更舒適。投入近 億元,完成學校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項目 個,修建標準化操場 個,新建校舍 萬平方米,讓更多的孩子坐進了寬敞明亮安全的標準化教室。從 年開始,又優先安排 多萬元專項資金,用於中國小教育裝備配置,使全區中國小教育裝備均達到省Ⅰ類標準,共創建省教育強鄉鎮 個、省標準化學校 所、省示範性學校 所,創建率分別達到 和 。 年順利完成省教育強區創建工作。

(二)實現了教育從農村向城鄉統籌發展的轉變。撤縣設區時,新城區教育一片空白,發展舉步維艱,農村優秀教師、優質生源不斷流失。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教育需求,區委、區政府積極謀劃,整合全區教育資源,投入近 億,先後完成了區一孝區實驗中學(一期)的擴建,區實驗國小、 中的異地遷建,新建了東港九年一貫制學校,初步形成了具有 特色的城區優質教育平台體系,實現了從農村教育向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重大轉變。

(三)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從外流向流入的轉變。一直以來, 財力十分困難,但我們在招聘新教師補充新鮮血液、優先保障教師待遇縮小城鄉差距等方面,並不落後於兄弟縣(市、區)。近三年來,我們頂住人員經費的壓力,共新招聘教師近 人,充實到各中國小校。先後兑現了農村教師一級浮動薪級工資、農村教師同城同待遇考核獎、農村教師任教補貼等,另外還按市本級標準為全區中國小教師繳存住房公積金。 月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也兑現到位,僅這一項,全年財政將增加支出 萬元,全區教師年人員經費總支出將超過2億元,這對年地方財政收入僅為 億元的 區來説,是非常不容易的,朱書記剛才説是“傾其所有”,一點也不誇張。這些都為挑選人才、穩定人才,鼓勵更優秀的人才到 區從教打下了堅實基矗經過幾年的努力, 的優質教師資源不僅不再外流,而且每年還有相當一部分區外的優秀教師流入;各大專院校的優秀畢業生也紛紛到 競聘教師崗位,從今年新教師招聘來看, 個崗位,報名的畢業生達到了 人。

二、全力推進教育事業新發展

當前, 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重要時期。推動 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關鍵在人才、在創新、在科技,人才、科技、創新的根本在教育。要切實把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考慮,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動搖,積聚、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和力量,大力推進教育發展轉自 具體工作中要“強化三個意識”:

(一)強化“創新發展”的意識。一要加大教育融資體制改革力度,在不斷加大政府性投入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配置要素,對教育存量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鼓勵、支持社會力量投身教育事業,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再擴張,促進教育結構更合理,教育基礎設施更堅實。二要加快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確立分級辦學、分級負責的體制,理順政府、學校和社會的關係,強化對教育的依法管理。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學校作用和積極性,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三要深化教育教學體系改革。積極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改革創新,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探索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二)強化“統籌發展”的意識。具體做到“三個統籌”:一是統籌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這幾年 教育的大發展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結果,反過來,教育的快速發展也推動經濟社會的大發展。為此,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中心,堅持各類教育普及與提高並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並重,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齊抓,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二是統籌優質教育平台與城市化建設。要充分發揮教育在提高城市品位、積聚人氣中的作用,堅持“人口集聚,教育先行,走教育城市化道路”思路,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大力推進新城區優質教育平台建設,加快實施新城區教育“三百工程”,爭取通過 年的'努力,使新城區學校達到 個高中班、 個國中班與 個國小班的規模,實現 的高中學生進城、 的國中學生進城、 的國小生進城,以教育的規模化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三是統籌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要深化義務教育區域均衡發展共同體建設,深入開展強校接管農村小規模學校工作,由優質資源豐厚的強校接管邊遠地區小規模學校,打通財務、人事與管理,把優質資源輻射到教育管理的最末端。要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的優勢,讓名優教育軟資源在各中國小自由流淌,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建共享,逐步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校之間教育均衡發展。

(三)強化“優質發展”的意識。目前 在職中國小教師有 餘人,是 各事業單位中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決定了教育發展的程度和水平,要不斷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着力打造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一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每年按計劃招聘一批大專院校優秀畢業生,補充新鮮血液,優化教師年齡結構與知識結構。同時通過區域交流、下派支教、上掛培訓等方式暢通教師流動的渠道,優化教師學科結構。二要強化教師隊伍培訓。大力營造學習的濃厚氛圍,教育系統要成為學習型系統,學校要成為學習型團體,教師要爭當學習的典範。繼續實施“領雁工程培訓”,通過“領雁帶新雁”、“領雁漂流”等形式,着力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並最終體現到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上來。三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師聘用制,堅持以實績論英雄,完善教師激勵機制,健全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