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必備(2篇)

演講稿7.81K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必備(2篇)

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1

有位詩人以前説過:夢你所夢,思你所思,做你所做,正因寶貴的生命你只有一次。

十六年前,我卻是帶着些許無奈和失落的激情,走上了三尺講台。初為人師的我卻一向為教師這個"清貧"的職業而迷惑!在出手闊綽的大款羣體裏,看不到教師的身影;在豪華氣派的新潮一族中,尋不着教師的足跡……教師,彷彿只是生活的配角!

但是,當我看到一個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在我的關心鼓舞下,成長為一個個懂禮貌、講禮貌、有個性的國小生時,我發現這世間真的有“點金術”的存在,這個“點金術”便是教師高尚、細膩的愛心。在操場上,我同孩子們一起玩耍遊戲;在教室裏,我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學習。在孩子中間,那種放鬆、無拘無束、融洽的氣氛,是那樣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時賴皮、搞笑的遊戲,時而天真、時而深沉的交談,又常給我無窮的回味。當孩子們有進步時,所體驗的那種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無法比擬的,是這愛,使我對這項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得心應手,孩子們也在愛中溶化了,多少時光我們共同發奮。久而久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孩子們都和我有了默契,能心領神會。當我辛勤的汗水澆灌在孩子身上時,當我汗流頰背,口乾舌燥時,我發現孩子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聰明瞭。猛然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聖、偉大。只要我們用心走進這座神祕的“兒童公園”,用我們博大的愛心温暖那裏的每一個角落,會發此刻我們踏進的那一瞬間便得到了許多快樂和幸福。

慢慢地,我開始喜愛看到學生甜甜的張張笑臉!喜愛聽到學生親熱的聲聲呼喊!喜愛見到學生用心發奮後的點滴進步!在這三尺講台,我為學生傳道解惑,對學生噓寒問暖,與學生打成一片。在這三尺講台,我能夠釋放青春的激情,踐行生命的價值,放飛人生的理想。縱然兩袖清風,縱然清貧如水,縱然浮華散盡……但我知足,我是教師,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雖然有時我也感到很煩、很累,但心中總會湧起一種強烈的職責感: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在他們心裏寫一本最美麗的書。這強烈的意識不斷激勵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孩子。與他們朝夕相處,我始終想着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明白;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我既然選取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我不是沒有想過三尺之外的世界,然而,當清晨走進美麗的校園,應對一張張天真的笑臉,一聲聲清脆的問候;當跟孩子們在一起,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當夜深人靜,批改孩子們那一份份充滿創新的'作業;當閒暇時和孩子們在QQ上開心聊天,欣賞孩子們發送的一張張搞笑的圖片,我又是那麼激動,那麼滿足。

一位教授曾説過:“一些人期望轟轟烈烈,期望有聲有色,期望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十分具有成就的教育家;也有一些人期望平平淡淡、安安靜靜。”我想,我是選取了後者。但是,選取後者並不是放下理想。我所追求的只是一種平平淡淡的真,一種實實在在的情!在平凡而充實的工作中,我以自己的滿腔熱情,註釋着教師的職責,呵護着學生的成長,書寫事業的輝煌!在我心裏只有這樣一個追求:為了孩子的一切,奉獻一生我無怨無悔!

教師愛崗敬業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年,我非常榮幸的成為了一名中學的人民教師。對於剛剛從大學校門踏出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不適應,幾個月的教育經歷,讓我深深地體驗到:敬業奉獻是為師之本,愛心責任是師德之魂。

一轉眼,我已經工作三個多月了,在這三個多月內,我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我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為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嘔心瀝血,對工作一絲不苟,更有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輔導,所以即使碰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也會想辦法克服。正如我們大學時的教育學老師説的一樣:教師的參天大樹是長成的。在農場中學這樣一個温暖適宜的生長環境,我正由一顆小樹苗快速成長。

開始時我確實不是很適應,上課的時候同學們不能認真聽講,紀律性不強,我對他們感到很頭疼。這是我的第一批學生啊,我非常想努力教育好他們,讓他們成才,可是我的方法好像和他們很不對路,上課時同學們不怎麼聽我的。對一個問題講了好幾遍,做練習題的時候還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當時真不知該如何是好。幸好,我們辦公室的其他幾位老師很熱心,給我很大的幫助,我還和趙豔敏老師結成了師徒對子。她教給了我許多實用的方法,例如強調紀律的重要性,上課時要反覆強調,該活的時候活,該認真聽講的認真聽講,要合理利用懲罰,懲罰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以後應該怎樣做,對於作業和東西收不上來,我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有時候這樣的效果反而更好,能夠把工作交給學生完成,對學生也是信任和考驗,我也能多把時間放在準備教學上,使課堂更活躍並讓學生多學知識和新的方法。

真的當了教師以後才知道教師的工作不好做,但既然選擇了這種事業,就要努力,不能辜負領導和學生家長的期望。如果你是一絲春雨,就要滋潤更多的小草;如果你是一片樹葉,就要遮擋更多的綠蔭;如果你是一縷陽光,就要温暖更多的心靈。這就是教育者的胸懷。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又何嘗少呢?他們承受着社會的壓力,肩負着家長的厚望,承載着孩子們的期盼,有的帶着一身病痛,裝着藥,卻執著地站在講台上;有的將孩子的作業帶回家,帶上老花鏡,一本一本的細細地批改;有的親人病重在牀,卻捨不得離開孩子,捨不得請一天假;有的雖已年近半百,卻仍然孜孜不倦,學新理論,學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