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孔子演講稿

演講稿1.14W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演講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孔子演講稿

孔子演講稿1

我不知道,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站在滾滾不止的泗水岸邊説下“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時是一種怎樣的表情。但是,我完全可以想象,這同樣亙古如斯的浩歎之下肯定會深掩着一種斑駁幽曲的情感:有悲喜,有哀樂,有激昂和堅定,也有寂寥和無奈……

因這情感凝聚而成的話語,洞穿千年而讓我隱隱作痛。

把燈夜讀,當看到那個瘦削的身影“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的時候,看到他擊磬於衞、受拘於匡、遭難於宋、絕糧於陳的時候,我不由得潸然淚下。他的歎息也夠深夠重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他受到的譏諷也夠多夠狠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然而,抱道如懷玉,僕僕路途,周流四方,汲汲遑遑,如木鐸徇於天下一任江漢以濯秋陽以暴而不渝其志的,依然是那個永遠斯文又永遠倔強無比的孔子。

想起執教《侍坐》一章時,我總是和孩子們一遍遍吟詠那令孔子深情喟歎也令無數後世文人歆羨的詩性圖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想起“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那份安詳與舒展,也想起“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的那份和樂與滿足。而此時,我真的感覺到這才是我心目中真實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此時的他,一如莊周筆下那位“剌船而去,延緣葦間”的漁父,單純而明淨,脱去奔波勞碌的塵衣,忘掉那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經歷,在生命與文化熔鑄的琴絃上,靜靜地流瀉一個人的'和聲……

大學畢業前的一個雨天,我又一次走入孔林,走近孔子的墓冢。那一天他的周圍寧靜了許多,草依然青,鬆依然黛,透過迷濛的煙雨,我似乎又看到了幾千年前那些“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的弟子們。我不知道,我是否也要燃一根心香,來祭奠夫子腳下那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涯和感謝先師也給了自己餵養生命與思想的露汁。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寄學於道卻又最終寄道於學的孔子也許永遠都走不出當時社會所帶給他的心靈陰影,但那輛在春秋大地上週遊了十四年的破舊的牛車卻在歷史的天空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轍痕,讓後人在它的燭照下走得格外清晰而精神明亮。

孔子演講稿2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雖是孔子弟子及其後人記錄的言論,但孔老夫子思想的精髓卻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有幸一讀,也得到了一些感悟,雖然年齡尚小,對許多語言的理解還不很到位,但還是願意將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記錄下來。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温習舊的知識而從中獲得新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在這裏,孔子教給我:對舊的知識要及時複習,而不能棄之不顧。的確,這句話很有道理,高中階段,幾乎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新知識,時間有限,很多人都選擇學習新的,而把舊的放在一邊,可是你有了時間再拿起所謂的舊知識,卻又成為新的了。其實,温習舊知識,絕非是浪費時間,而是對知識的一種整合,釀酒愈久愈彌香,書品愈久愈有味,知識也是如此,温習的次數越多,就愈是飽和,你從中悟出的東西也就越多,而這些知識,將會是你寶貴的財富。

還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子在告訴我:只是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感到愚昧。這句話同時強調了學習與思考的重要性,學習和思考是一對好朋友,永遠都是結伴而行的。在學習過程中,要兼顧思考,在思考過程中也要學習。荀子在《勸學》中也曾説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也是在強調學習對於思考的重要性啊!而陸游有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時要躬行。雖然是在強調實踐對於理論的重要性,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説,是不是也可以引申一下,理解為思考實踐對於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呢!總之,思考和學習一起,才能發揮出其無窮無盡的力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是在教給我們,要樂於學習,以學習為樂。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在教給我們:做學問要誠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孔子的思想深如大海,而我,願做其中的一尾小魚,細細品味其中的精華,汲取其中營養。

孔子演講稿3

這麼一個名流千古的人,其實,他從沒想過讓自己名流千古,他只想,塬塬本本做自己。

“自己?”是的。

那是一個禮樂逐漸崩壞的年代,似乎,被後人稱為春秋時代。祖先雖是宋國貴族,但他卻兩袖清風,在那個價值與尊嚴都蕩然無存的時代裏,只有血液,還留有身為貴族的傲氣吧!

幸得,他還有一項能走遍天下的技能,那便是知識。雖然他總告訴學生他喜歡風乎舞雩,但沒有人發現他更愛深夜無人的星空,思索人生的意義。有時他會感慨:如果沒有這個亂世,他是否需要這麼飄蕩流離?但是,沒有這個亂世,他卻永遠可能醉生夢死。

“十五而志於學”,它比同年的小孩要更早熟,不是他看到什麼樣的未來,只是懂得空想毫無益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麼兩句彷佛輕描淡寫的兩句話,卻是他用生命刻畫來的。

輾轉求用,歷經了大半輩子,做過“委吏”、“乘田”、“中都宰”,五十歲時,還曾經當過彷如宰相的司寇。只是,他心愛的魯國不肯重用,他只有黯然的率領弟子離去,周遊列國。

這麼一段顛沛流離的日子,應該是苦難吧!但是他活的快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吃東西嘛!貪點口腹之慾,人之常情,那又何妨?只要不過分即可。“惟酒無量,不及亂。”酒呢?偶爾來那麼一點,那也是人生快意!高興的時候,他也會聽點音樂,擊節而歌。與學生聊天時,他也會像個朋友般,拉着學生談笑。遇到學生能舉一反叁,他高興的稱讚,自己不小心發點牢騷,被學生指證,他也會立刻承認。誰説他望之儼然?他從沒端過架子,也沒有刻意要裝出道學樣!他只是塬塬本本的,以他心目中的價值觀過活。

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他在説什麼了!説“仁”,講“禮”,主張“正名”,強調文藝的“興、觀、羣、怨”。這些,都是他用生命體驗來的智慧,“朝聞道,夕死可以。”好的東西,怎麼能不跟好朋友分享呢?是的,分享!不就是生命的.分享嗎?儘管沒有太多的人聽進去,他仍風塵僕僕,執意讓更多人分享他生命的智慧。

有一天,他終於覺得自己老了!以往走慣了的田野大道,突然覺得遙遠了!學生體恤的,刻意慢下了步伐,但他終於還是知道了,自己的年齡不再適合奔波。望着那麼一大羣跟着他的學生,總有那麼幾個,是可以栽培的,自己年少的志向,就由他們去實現吧!自己老了,總要留些什麼吧!整理《詩》《書》《禮》《樂》,並刪魯史、修春秋。自己在星空下領悟得來的道理,不自覺的全灌在書中了。他,不寫書,卻仍藉着整理書而把自己的意念灌注其中,一如千百年後不斷追隨的史筆春秋。

於是,也許大家愛稱他至聖先師,可是,他永遠還是喜歡那個志於學、孜孜不倦於禮,總被喚做“仲尼”的自己。

孔子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孩子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是要隆重地紀念一位聖人,他就是孔子。

2565年前,孔子誕生於山東曲阜,5歲時,他立志做學者。27歲時,開始創辦私人學校。此後,孔子擁有了較高的聲譽。 51歲時,擔任魯國首都的市長“中都宰”,政績卓著。55歲至68歲,孔子經歷了長達20xx年的周遊列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孔子回到魯國後,很受尊敬,享受國老的待遇,專修詩書禮樂。公元前479年,孔子73歲時去世。

當然,人們提起孔子的時候,想起的更多的還是他的《論語》。 對待學習,孔子這麼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指導人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在外對長輩、對師友和對周圍的人要敬重、友愛。做人要謹嚴慎行,心胸寬廣;講話要誠實可信,關愛他人。在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師要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講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鑽研興趣,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耐心細緻。對待學生,他秉承的是“有教無類”的思想;關於教法,為人處世時,他説:“仁者愛人。”“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等等,無不透出孔子的樸素、豁達和智慧。

孔子不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國文化的符號,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説博大精深,影響深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幹,也是全人類不可或缺的寶貴精神財富。

宋代朱熹曾經説過:“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長夜明燈,照耀着人類歷史的長空。

歷史名君康熙也説過:“孔子是天下人的老師,與日月同明,永遠閃耀光彩我尊敬聖人,景仰先師,誠心向往那皎潔的品德與大海一樣深廣的智慧。”

今天,我們在這裏紀念孔子,舉行拜孔子活動,是要弘揚真知、傳承經典。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們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煙海、澤及人類的文化典籍。文化,是民族的根,是傳承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凝聚着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現實感受。文化,是民族的魂,守護着一個民族的心靈家園,是積澱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理想追求和行為準則。那麼,就讓我們一起懷着崇敬的心情,走進孔子的世界,走進經典的海洋,讓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淨化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

孩子們,老師們,我們學校的校訓是什麼呢?(大家一起:“與聖賢同在、與智慧同在、與經典同在”。)“童子以記誦為能,少壯以學識為本,老成以德業為重。” 孩子們,十三歲以前是你們記憶力的黃金時期,此時期作誦讀訓練,無論對加強你們對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健康的道德精神和積極的人生信念,還是開發記憶力,打好語言文字基礎,擴展知識視野,提高學習效率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經典誦讀本身是一種享受。經典涵養孩子的詩心詩性,讓年輕的生命能夠用詩意的眼光來觀察和感受世界。除了誦讀經典,本學期我校增加葫蘆絲、書法、國畫等特長課,就是讓孩子們在琴棋書畫、詩書、禮樂中——昇華靈性、陶冶性情、和諧心靈,培養優雅的舉止。

自20xx年開展經典誦讀至今,我校經典誦讀教育不斷研究與實踐表明:讓孩子們誦讀經典詩文,接觸最有人文價值的作品,學生的性情變得平和,班級氣氛特別融洽,生活常規明顯進步,學生自主學習力、自主生活力、自主管理力有了明顯的提升,老師們的教育管理也覺得輕鬆了許多。

孩子們,老師們!我們每天走進校門時看到前聖先賢那偉岸的身形,希望你們細心聆聽那穿越了千年的字斟句酌;希望孩子們與孔子的身影為伴,更以他的智慧與人格為標尺,丈量每天的進步與成長;希望你們在學習和自省的過程中,時刻不忘孔子倡導的“禮之用,和為貴,言忠信,行篤敬 ”的處世治學原則,並以此作為立人立業的基座。

親愛的孩子們!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之際,就讓我們在經典誦讀中也來學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學之才子,做博學、活學之學子!讓我們一起努力,延續文化血脈,實現百年夢想,希望孩子們立志於為己修身,為國修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肩負起神聖的責任!

謝謝大家!

孔子演講稿5

1.從師襄子學琴

孔老夫子二十九歲那年來到衞國,向大音樂家師襄子學彈琴。師襄子教了一曲,那學了之後一定要多練才行,於是師襄子就説你先回去練十天,練熟了之後我再教你新曲子。(那我們想象一下,孔老夫子練琴會不會每天喝着一瓶可樂,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上上網,看累了,才對着琴撥兩下?肯定是紮紮實實地練了十天。)可是十天過去了,孔老夫子還在刻苦地練習。師襄子就説,“你彈奏的技巧已經非常嫻熟了,來,今天我教你一首新曲子吧。”(各位朋友,換了你,你會不會學新曲子?如果是我,可能就急忙跟着老師學新曲子啦,反正老師都認可了嘛。)可是夫子搖搖頭説:“不行啦,我還需要繼續琢磨,現在我只是

走出去了。又過了十天,師襄子很想知道這個弟子學得怎麼樣了,就來到孔子家,只見孔老夫子席地而坐,又在埋頭練琴。師襄子沒有出聲,靜靜地聽夫子彈完了,這時候夫子抬頭才發現了正在聽琴的師襄子,就站起來行禮,師襄子笑得很開心,説:“哎呀!從你的演奏中可以看出,你已經掌握了它內在的韻律,那今天可以跟我學新曲了吧?”孔子謙恭地説:“我還沒能將樂曲融化在

老夫子又繼續練下去。又過了一些天,師襄子更好奇了,很想了解孔子學習的進展。還沒走進房間,只聽到一陣陣悠揚的琴聲,時而急速如千軍萬馬,時而緩緩如流水潺潺,時而低迴委婉似竊竊私語,時而高亢挺拔似巍峨高山師襄子完全被他精湛的彈奏迷住了。一曲終了,師襄子一個箭步衝進去對孔老夫子説:

“太師:“我還要更進一步啦,我彈奏時還體會不出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繼續彈着體會着,十遍、二十遍,又過了好幾天。這一天,孔老夫子去見師襄子,眼睛閃爍着喜悦的光芒,興奮地説:“從樂曲中我感覺到作者了。他是一個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可以看得很遠很遠,威武莊嚴,很有王者氣度的人,作者就是周文王吧?”師襄子一聽,對夫子的好學深思和領悟能力十分敬佩,趕緊起身下拜,説:“你説得對極了!我的老師曾説過,這首曲子名字就叫《文王操》啊!”

2.三十而立

立是成立,夫子經過刻苦地學習已經學畢業了,十五歲開始學習,學到三十歲,也是十五年。夫子,連頭帶尾十六年,十六年的學習,功夫學圓滿了。這一時期,夫子開始四處遊學,除到了衞國國還有這樣一位好學守禮的年輕人,就向他請教一些政治問題,夫子的分析和諷勸讓他非常賞識,臨走邀請還是一個布衣之身的夫子訪問齊國,於是夫子又去到了齊國。在齊國,夫子與樂官談論音樂, 就像我們現代人談戀愛一樣,“茶裏飯裏都是她”。古人形容夫子學習聖賢,學習堯舜周公之道,時時刻刻念茲在茲,以至於“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所以我們有時候稱做夢説,“夢周公去了”。那他夢裏有沒有夢見周公呢?中華文化敗在哪裏呢?就敗在有名無實,只剩下一個軀殼,徒具形式,沒有內容實質。之,他踏踏實實去做了,所以什麼是聖人呢?做到了再説,甚至做到了也不説,聖人。賢人稍次一等,説到了一定做到,這是賢人。那説到了做不到呢?那是什麼?騙人。你騙人總有被人拆穿的一天嘛!)夫子夢周公,我們夢什麼呢?我有時候夢到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感覺非常慚愧。楊淑芬老師也做過一個夢,夢見中華典籍在陰暗的地滘中蒙塵。

之後決定到大陸來弘揚傳統文化。透過夢境我的印象。

3.四十不惑

花世界所誘惑,心定了。我們很容易受外面環境影響啊!我們如果不懂得學習,自己的心一生都是浮在外面,患得患失。夫子三十歲把聖賢教育學圓滿之後,歷事練心,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裏面去體證聖賢人的境界,在境界裏面磨鍊,這才成就真實智慧,所謂“智者不惑”。 對人生各種問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錢”“掙錢為什麼?”“享受”“怎麼享受?”“吃喝玩樂”“誰在享受?”“當然是我。身心:眼看美色,耳聽美音,口嘗美味,身體四肢享受快樂”他説的快樂我們只可意會,就不用言傳了哦。

盲、耳聾、口爽,心發狂,發狂是今天抑鬱症、精神病,你真的.是為了你自己嗎?”身體受損,內心狂躁。朋友呆了,“是啊,那我

破裂,兒子不認老子,甚至要殺你,很多。所以我們的人生不要在忙、盲、茫中度過,要做一個明白人,我們的人生才越走越光明。不然,外面考驗一來,我們只有繳械投降的份。所以夫子雖然達到“不惑”的境界,但是他的弟子還達不到這種境界啊。

少正卯吸引去了。可見少正卯的魅力也是非常大的啊。今天世間各種不良的誘惑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在這裏學習傳統文化,可是一走出講堂,如果我們心沒定,就沒有真實智慧去抵禦這些的誘惑了。而在這次正與邪的較量中,只有一個人始終沒有受影響,老老實實向夫子學習,沒有離開老師一步,他就是顏回。所以夫子喜歡他不是沒有道理的,夫子説我觀察顏回“不違如愚”,就是老實而已。學愚,愚是“大智若愚”。

4.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而知天命”,夫子學習的境界一年比一年往上提升,(我正自己錯誤的見解和行為,不斷地在順逆境界當中保持一顆平常在夫子面前,。那什麼是天命呢?天命,就是天之所命,就是人無可逃於天地之間的大法則,古人稱為“道”。

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説這之後,夫子開始參與政治,做了中都宰,也就是魯國中都市市長,

孔子演講稿6

同學們、老師們:

下午好!

今天是9月28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辰紀念日。世人皆稱孔子為聖人,然而孔子自己卻説得很清楚,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孔子的這句回答透露出了兩個意思。

第一,他説自己是普通人。孔子兩次在《論語》裏説了,吾猶人也,他説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説,我也是個人,與你,與他,與我們大家沒什麼兩樣。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稱孔子,生於公元前 551 年,歷經人世73載。孔子説,吾少也賤。孔子三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此後,他的一生很不順。不過,窮人的孩子倒是早當家。這種苦,這種不順,反倒使他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故多能鄙事,孔子當過季氏的`家臣,看倉庫,喂牲口,做會計無論他幹什麼活,他都沒有忘記做學問。他一邊幹活,一邊學習,學而時習之,終於自學成才,成為當時頂尖級的大學問家。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那些出身高貴、生活優越的貴族子弟(君子),飯來開口,衣來伸手,用不着親自幹活,哪會這麼多本領多?不能吧!可見,本領、學問是做出來的!孔子雖是普通人,但他並不普通。

第二孔子是好學之人。孔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直到晚年,依然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孔子不但好學,而且博學。什麼都學,學無常師,沒有老師,也沒有學歷和文憑,自學成才的,多才多藝。

《論語子罕》記載了一件事:有個村民評論孔子,説是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意思是,孔子這人太偉大了,博古通今,沒辦法稱他是哪一門學科的專家。孔子是好學的,也是博學的。更重要的是,他活學。他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生活中處處有學問,你可以跟任何人學,好人身上可以學,壞人身上也可以學,但是,跟誰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正因為孔子好學、博學、活學,才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同學們,我們學校也正在開展讀經典書,立君子品的讀書活動,讓我們在讀書活動中也來學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學之才子,做博學、活學之學子。

孔子演講稿7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紀念孔子誕辰。

9月28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那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辰的紀念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歷經人世73載。其畢生經過諸多磨礪考驗,始終發奮自學,廣遊涉獵,師傳問道,授業解惑,終成為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學問家,教育家。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

而記錄他言行的《論語》則是儒家傳統思想的精華,裏面所倡導的以“六德”、“六藝”為中心的“仁”的`思想,亦成為了我們中華千年淵源文化的主流,而且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着我們。

同學們,還記得“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等千古名句嗎?讓我們珍惜獨屬於中華兒女的文化精髓,努力地學習,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人,創新人,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學之才子,做創新之先鋒!

孔子演講稿8

孔子名丘,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公元前551年10月27日誕生於春秋時代的魯國(今山東曲阜)。孔子自幼勤奮好學,15歲時就確立了堅定的學習志向,開始走上了自學的道路。他不僅刻苦努力,認真讀書,而且虛心好問,他的許多學問是他隨時隨地向別人請教得來的。他問過有名的學者,也問過普通的農夫;他問過白髮蒼蒼的老人,也問過梳者小辮的孩童;他還願意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能夠“不恥下問”。從這當中,他體會到一個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説,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

有一次,孔子有機會進入魯國的太廟。太廟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裏面陳列着許多文物古器,還常舉行祭祀活動,在這裏,可以瞭解歷史和有關的典章制度。孔子進太廟後,就下功夫認真地進行考察,對每一件不明白的事,都向別人請教。從廟裏陳列的件件文物古器到舉行儀式時伴奏的音樂,樣樣都要找人問個究竟。活動結束後,他還拉住別人的衣袖,繼續問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他這樣做,曾被人看不起。有人説:“誰説這個年輕人懂得禮呢?他跑進太廟,什麼是都要問。”孔子聽了説:“不懂就問,這就是禮啊!”這就是古書上記載的“子入太廟每事問”的故事。

毛主席説過:我們要學習孔夫子的“每事問”,因為這種虛心好學的精神是學好文化科學知識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習慣。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小養成這種勤思善問的好習慣。

有人説,生命是寶藏;有人説,生命是黃金。我説,生命是花,就像春天絢麗多彩的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卻輕易地讓生命之花過早地凋謝了。

大家知道,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對空氣、水和食物的需要外,就是安全了。報紙、電視、新聞的內容越來越讓人感到恐懼,如火災、礦難、洪水、海嘯、地震、車禍、戰爭、恐怖襲擊、暴力等等,我們已經確信自己的環境不能100%的安全了。

作為,一年有絕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和學校周圍生活。在這個人口密集,面積狹小的特殊的環境裏,安全更是我們的一直關注的重點,國家有關部門為此專門立了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相關條例。如《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同時國家也提出了“安全工作責任重於泰山”、“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同時,國家又成立了安全總局,負責全國安全工作的管理,這説明國家非常重視安全工作。調查顯示,我國中國小生因交通事故,建築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暴力犯罪等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當於每天有一個班的學生失去他們如花的生命!樓房擁擠造成學生受傷,課間追逐打鬧造成骨折,課堂上被鉛筆頭扎傷、實驗過程中被燙傷、溺水身亡、學生打架鬥毆以及車禍等意外事故令人防不勝防。枯燥冰冷的數字,這些令人心顫的事實背後我們看見了什麼呢?逝者以他們的鮮活而短暫的生命向我們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望老師、同學深思!

儘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發災難,未知遭遇常讓我們膽戰心驚,手足無措,但研究表明,通過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若能在災難和傷害降臨的初期,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80%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的`。

我們國小生正處於生理的發育階段,心理非常單純,最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但是,生命總是眷顧有安全意識的人,而安全意識是從日常行為中體現出來的。比如:遵紀守法,遵守交通規則,自覺抵制暴力、黃色信息和毒品,遇事要冷靜,做事多想想後果,做到三思而行,同學間有了矛盾要冷靜解決,不要以非對非。學會求助他人,學會躲避風險,如:遇到火災要及時報告大人,或撥打119報警電話,不能貿然隻身去救火,因為我們國小生人小無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小)一定要想辦法及時脱身,報告老師或撥打110電話報案,要學會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或不良誘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知識很簡單,但如果做不到,我們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收到威脅,同時我還希望同學們做到“四防”,即:防火——嚴禁玩火,禁止把火源帶入學校,杜絕火災事故發生,一旦遭遇火災,要學會正確的逃生方法(班主任按要求指導學生);防水——嚴禁私自下河堰洗澡,杜絕溺水事故的發生,如果發生同伴溺水的危急事情,要馬上就近找到大人求救,千萬不能因為害怕而逃離現場;防盜——關好門窗,注意自身財物的保管;防自身安全——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社會公德和學校安全常規,嚴禁課間或户外活動時不聽從老師教導、追逐吵鬧傷害事故的發生。

同時,我希望全體員工要進一步增強“校園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和“我是安全工作責任人”的意識,每一個人在自己所在的崗位上把好每一關,關心學生勝於關心自己(今天下午的火場逃生演習全體師生參加,除班主任、進班老師外,科任老師一律隨班參加);各個班級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做到“四化”——教育經常化,制度科學化,安全措施具體化,學生行為規範化,努力創建安全文明校園,為學生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提供一個和諧的環境。

最後,讓我們牢記“珍惜生命,關注安全”,祝我們的同學們在江海一小美麗、可愛的校園裏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孔子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4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思賢—紀念聖人孔子的誕辰》。即將到來的9月28日是我們中華民族一代聖人孔子的`第2567個誕辰,他的思想經歷兩千多年的風雨歲月的洗滌,依舊屹立在世紀文化之巔。

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被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也被世界公認為古代大教育家,尊為人類的老師。而孔子開創的儒家就是這樣一種擁有強大生命力的思想體系:儒家學説,以仁為本,中庸之道,修齊治平,克己復禮,天下為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文章,歷久彌新,春風化雨,澤被後世。我們學習他倡導好學,不恥下問,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好學風。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教育人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在外對長輩、對師友和對周圍的人要敬重、友愛。做人謹言慎行、心胸寬廣;講話要誠實可信,關愛他人。在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師要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鑽研興趣,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耐心細緻。對待學生,他秉承的是有教無類的思想;關於教法,為人處世時,他説:仁者愛人。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無不透出孔子的樸素、豁達和智慧。

這些偉大的成就我們應當瞭解,但更應去探尋光環背後,這位聖賢所走過的無數泥濘。孔子政治上主張仁政,可身處亂世,他的才華沒有施展的空間。年逾七十,孔子才得以在魯國施展一腔抱負,儘管只有短短三月,卻使強齊也忌憚魯國和孔子的才能。

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衞靈公曾問政於孔子,希望孔子能助他發展軍事。孔子主張仁政,不願看到百姓為戰亂所累,最後婉拒了衞靈公的請求,從此孔子在衞國倍受刁難,於是他帶着弟子離開了衞國。也許在旁人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利己的選擇,但於孔子而言,仍舊能守住原則,不做出違背良心的事,這何嘗不是一種受益呢?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大部分精力放於教育事業上。他自青年時期開始辦學,打破了貴族教育壟斷,使平民亦有機會接受教育,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又有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使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宋代朱熹曾經説過: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親愛的同學們!在紀念孔子誕辰之際,就讓我們在經典誦讀中也來學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學之才子,做博學、活學之學子!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孔子演講稿10

尊敬的領導,尊敬的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是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誕辰紀念日,我們聚集在一起,學習孔老夫子的思想,同時談一談我在的教學過程中落實孔老夫子的思想的一些體會,也算是先師的紀念,講得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提建議。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習之後,在生活中經常實踐它,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所以我們學的學問,只有真正落實在生活中,你才會真正受益,你才會產生由內而外的喜悦並且有幸福感。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在學習入則孝時,我就在每週班會課上給學生講授《父母恩重難報經》,讓學生知恩報恩。每節班會課前要複習提問上節課的內容,課後還要佈置作業,作業就是每週末要讓他們幫父母做事,並用專用的本子寫行孝反思的體會。我給大家分享幾位學生的記錄:學習傳統文化之後做法,與父母少頂幾次嘴。爹媽回家時,笑着迎上去開關門。主動悄悄煮早餐,給父母夾菜,走路時讓父母先行。給父母洗腳,剪指甲,過節給父母送禮物。給父母倒水,提醒父母按時吃藥等等。未學習傳統文化之前的做法,父母問我去哪兒?假裝沒聽見。犯錯時,父母責備時,不耐煩,謙他們嘮叨,抱怨他們。不曾為父母夾菜。與父母頂嘴,若父母生氣。為什麼有這麼大變化呢?那就是他們通過聽講,知道了父母的辛苦,父母恩重難報。心動了,還不行,還得有行動,接着我們佈置了週末幫父母做事的作業,下週一要交作業,老師還要檢查,批改,打分,表彰和展覽。那就將學問落實了。學生們在記錄中寫到:過中秋節,我幫媽媽洗了三天碗,鍋碗瓢盆可真多啊!油油的,洗得手痠,原來媽媽真的不容易。幫媽媽拖地,拖了整個地板,很累,肩膀酸,手痠,媽媽真的不容易,以後要好好孝順媽媽。要不是我幫媽媽把這些事情做了,她不就更累,那就不孝了,所以我累是應該的。幾乎所有的事情由我來完成,才發現原來這些也花不了我多少時間。陪柱着枴杖的二伯慢慢走,感到多麼温馨、快樂。學生們在體會中寫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又熱又累,但還是很充實,今天是充實的一天,特別開心的一天。父母對孩子表現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孩子你長大了,你越來越懂事了。學生在記錄中用的最多的句式是我才發現原來和才知道如原以為爸爸只顧賺錢,可後來我才發現爸爸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如果沒有他為我們撐起一片天,我不會有。暮然回首我才發現,第一次寫字,第一次騎車等等,原來我們很多的第一次的成功都與父母息息相關。我才發現做一頓飯不是那麼容易。平時覺得媽媽思想有些落後,經聊天,才知道我們知道的遠遠不如媽媽知道的多。跟媽媽交流中,我才知道媽媽也有夢想的,但為了孩子,她放棄了。我也很少了解媽媽,所以要更加努力去了解我的媽媽。勞動後家庭的誤解化解了,家庭也就和諧了。有的學生還在勞做後的記錄中悟出了名言名句讓我感動。如父母開心,我就開心。沒有太多的語言可以表達我們的孝心,只有行動才足以證明我們是孝順的。心意做到了,多小的事,都是孝。孝不難,有心是最重要的。最後有些學生還會寫一些祝福,如我的父母是個好人,歲月請不要傷害他們。中秋節那天我在孔明燈上許了個願,希望我的父母平安長壽,萬事如意。願父母身體健康等等。

孔老夫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和禮。仁,左邊是人,右邊是二。仁是二人合而為一,乃親如一體也。

仁————孝,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孝養父母,兄弟姊妹恭謹禮讓,那就是仁的根本了。所以在教育學生落實孝的過程,老師必須先踐行孝道,才能講的深入人心。我工作在南方而老家在北方,每年過年時間短,車票難求,一般情況下,所以我們選擇暑假探親,我們將探親視為踐行孝道,給孩子示範孝道的過程。回家我和愛人一直陪伴在父母身邊,早晨早早起牀,打掃庭院。做飯時,同父母邊做飯,邊談心,飯後搶着洗涮。一般回家,愛人幫父母整理洗滌並對室內進行一次大掃除,而我修理電器檢查電路,改善居住環境,如裝個排氣扇,請人修理太陽能,買東西等等。常陪他們媽媽去廟裏燒香拜佛也陪父母出去走走。每次回家我們都很充實而幸福。當我們給老人喂吃的時,孩子也會給我們喂吃的,當我們給老人洗腳時,孩子也會給我們洗腳。每天就這樣不停勞作着,父母看着,父母樂着我們就樂着,這一趟就算沒有白回來。我就將幫父母做事的鏡頭拍成照片給學生們看,老師不是紙上談兵,老師是做例子做示範給你們看,這樣學生學得真切,落實得才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還有很多人的生活沒有我們好,而我們今天好的生活,全是父母用血汗供養供養的,所以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父母,我們要報恩,我們要感恩。

我們教學生行孝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寫行孝反思錄外,父親節,母親節開展感恩父母,歌頌父母的書信比賽,對優秀習作進行張貼展覽。還進行學期孝子評選活動,評出本班孝兒孝女進行獎金錶彰等等。

仁————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孝悌做好了,仁的拓展出來,那就是愛一切人一切物。我給學生看了日本蔣本勝博士的水實驗,我問他們信不信,他們齊聲回答,不信。我説,我也不相信,我説那我們就來做一做,來驗證一下。我們做了類似的水實驗的米飯實驗將等量的三份米飯由學生代表裝進三個透明的試劑瓶,放在講台的抽屜裏,然後將一班學生分為2組,一組讚美感恩一瓶米飯,一組慎恨討厭另一瓶米飯,第三瓶米飯不理不睬,一天2次,在課間進行,實驗進行一週。前2瓶米飯每天各能收到70個念力,一週下來就接受了420個念力。為了防止人為原因導致實驗失敗,我在三個班同時進行,我家裏也在同時進行。結果班幹部認真的,人數多的班級念力強,效果最好。θ讚美感恩的米飯有一點了發黃,有一股清淡的酒香味,慎恨討厭的米飯有一點發黑,一打開瓶子就其臭無比,學生都不願意來聞。不理不睬的米飯,瓶內長滿了白毛,沒有什麼氣味。熟米飯發酵是必然的,可是當我們讚美時,它朝着最美好的發酵方向進行,將香甜的酒香給予我們,而當我們慎恨討厭,它以發黑變臭來回敬我們,當我們不理睬它時,它也以不影響我們的方式,呈現出無味和白毛來。

這個實驗我們得到了很多結論:1、精神可以改變物質。2、世界萬物都可以溝通。3、萬物有靈,人的想法時刻影響着這個世界。4、萬物與我一體,天地與我同根。4、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個實驗成功了,他們對我講的就會更相信,就會去落實,後面的教導就變得容易多了。我告訴他們,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內心要少起不好的念頭,因為不好的念頭你從心裏發出來,首先傷害的是你這個物質的身體,接着周圍的人和環境統統受到傷害;你傷害的人又回敬給你,再來傷害你的身體和周圍的環境,你身體每個細胞被你的一個惡念各傷害了2次,若是罵集體,罵正義,更多的人來回敬給你,那你傷害就無法估計了,你的身體想健康也難呀!所以要大家心存善念就在進行環保,進行養生。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説思想要純淨純善。

θ禮,有子曰:“克已復禮為仁。”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θ對學生禮的教育,我也是先示範給他們,再講我如何落實,有何好處,再引導他們來落實。如我上課一定給學生問好並鞠躬。在學校見到陌生人我也都會主動真誠的打招呼。我們學校一位老師常不跟人打招呼,我就每天見到他就問候他,他開始裝沒聽見,不好意思的匆匆而過,幾個月後,我問候時,他會點頭微笑,半年後,忽樓梯上不好意思叫了一聲老師,我特別意外和驚喜。我終於感化了他。看來我們對人真的好,那要是經得住考驗的。有一次11點多我去銀行辦事,我向辦事人員説了聲,您好,辛苦了。結果她熱情主動告訴我,如何操作會划算一些,讓我多一利息。你們説他們多好呀!還有我帶孩子到鎮上去看一位有名老中醫,因為我的禮貌,我們全家人去看病不收20元的診斷費。別人對我怎樣不重要,只要的是我要對別人好。講一些我的故事之後,就教學生見了老師要問好,要禮讓,落實弟子規就是在落實禮。

一次,我們班有一個男生,坐在教室最後一排靠近後門,早晨低頭從後門入,一抬頭髮現我在講台上,馬上從後門倒遲出去,從前門打報告進入,再繞一圈到後面一排坐下。我就在班上表揚他親授於本班禮儀之星的榮譽稱號,接下來人人都來學習,這樣做麻煩但做到了就是恭敬心。學校召開廣播會,班主任在維持紀律,會一直開到下早讀,我剛走出教室,就看到我班的學生在走廊拐角處讀書,我問他:“你站在這裏幹什麼?”他沮喪又膽怯地説:“我在等您。”多麼有禮的學生啊!知道錯了等老師説明原理,説明他心裏有老師心裏有紀律。第二天我全班表揚了他深情的等待。從此以後遲到的都站在外面等老師來認錯。我在發獎品時,我將獎品雙手捧起,學生上來卻伸一隻手來拿,我就將獎品拿回,他卻沒拿到,全班同學都笑了,接着我告訴他,要雙手來拿,再鞠躬,他做到了,全班響起了掌聲。同時我告訴大家長輩給東西都要雙手去接,教的學問一定要在生活的落實中指導糾正對,他才能真正受益。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這種現象發生。

落實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有了好的德行,那學習會不會受影響呢?這是許多家長和老師關心的問題。我們學校是面上學校,生源較差,20xx年我帶的高三(3)班,班80人,二A考上22人二B考上18人,本科生考了40人,佔了一半,這在全校歷史上是新高。其它很多批次都超額完成任務。我欣喜地問學生,模擬考時本科人數根本沒那麼多,為什麼一到大學聯考就考那麼好呢?學生都説那都是因為我們學習了傳統文化。20xx年我帶高二(10)文科班,全班有67人,我接手時,高一期末考試有9科,總分100多分的學生就有27人,可以説是學習較差的班級。期末時,各科平均分均前進了2—3個名次,歷史還成排全級平班第一名。這些數據説明落實傳統文化不會浪費時間反而會提高德行和成績。德行是根,成績是末,成績是德根長結出的一個小果子,德根還會長出更多的好果子,如健康,長壽,財富,智慧,快樂等等。所以德是根本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這段言論,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自己一生的經歷和他做人、處事、做學問的經驗:十五歲時下決心學習;三十歲時建立起自我;四十歲時成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認同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卻不違反禮制規矩。我們也要向先師學習,志向專一,執著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的一生,使自己成為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好老師。

最後,讓我們以至誠的心,

感恩至聖先師的教誨。謝謝大家!

孔子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莊嚴地站在這裏,就是要紀念一位教師。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為物質生活的困頓苦惱過,為自己的主張不被人重視牢騷滿腹,即使這樣,他依然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地做着“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他是一位偉大的教師,是所有教師的教師,是在他之後所有知識分子、士農工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教師。他是第一位教師,是教師的鼻祖,更為重要的是,正是因為他的光輝榜樣,教師職業的神聖和偉大才獲得了世人的肯定,教師才成了一門與眾不同的職業。

他是教師的起點,一個光輝的起點。回望人類歷史的長河,在教師這個行業中,能夠同他並列的,整個人類歷史上也只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愛因斯坦……

這位教師不是別人,正是孔子。

2561年前 9月28日 ,孔子誕生於山東曲阜。15歲時,他立志做學者。27歲時,開始創辦私人學校。此後,孔子擁有了較高的聲譽。 51歲時,擔任魯國首都的市長“中都宰”,政績卓著。55歲——68歲,孔子經歷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孔子回到魯國後,很受尊敬,享受國老的待遇,專修詩書禮樂。公元前479年,孔子73歲時去世。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開創的儒學,是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財產,是人類偉大的思想寶庫。宋代朱熹在詩中寫道:“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長夜明燈,照耀着人類歷史的長空。

當然,人們提起孔子的時候,想起的更多的還是他的《論語》。《論語》就像是一本語錄,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他的學生記錄下來。這些語錄,有的'是孔子上課所説,有的是孔子生活所言,一句句簡短的話中,透出的是孔子的樸素、豁達和智慧。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他們就像一顆顆種子,把孔子的生活態度、生活智慧廣為傳播。

如果説人的眼睛有兩種功能:一是向外看,看外面無限寬廣的世界,以此來豐富我們的見識。二是朝內看,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世界,讓它更為潔淨。那孔子就是教會人們如何去看自己的內心,如何讓它平和而温暖。

對待學習,孔子這麼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指導人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在外對長輩、對師友和對周圍的人要敬重、友愛。做人要謹嚴慎行,心胸寬廣;講話要誠實可信,關愛他人。在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師要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講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鑽研興趣,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耐心細緻。這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觀念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説,都具有非常好的啟迪和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學習。

讓我們一起懷着崇敬的心情,走進孔老夫子的世界,在他的世界裏淨化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

孔子演講稿12

老師們,同學們!

今年是孔子誕辰x週年。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説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體現着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基礎和源泉。崇尚孔子、推崇儒學,是認識民族特性、領會國人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

孔子是泰山,高峻巍峨,萬眾仰之;孔子是大海,博大深邃,百川歸之。千百年來,我們不斷地用其教誨去鼓勵自己,去教育他人。千百年來,我們也習慣了在《論語》的墨香中,感悟其中孕含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人生智慧。

在他身上有一種大人格,大精神,大境界。

只要孝悌道德還在,孔子便是一盞燈。

只要禮義廉恥還在,孔子便是一面旗。

只要崇尚教化還在,孔子便是一本常讀常新的經典。

何為經典?

經典就是歷經歲月洗歷,縱千百年而流傳的文化的精髓,就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著作。不僅如此,中國人的.理想和奮鬥,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也是始終深深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沃土之中!

為此,我們要在校園中營造一種充滿傳統氣息的文化氛圍,讓師生時時處處感受到智慧的光華,知識的神聖。

讀書啟迪心智,滋養心靈,涵養人生。我們要把實驗中學打造成為師生不斷學習,相互交流不斷提高的場所,打造成為師生舒展心靈、放飛理想的曠野。讓我們研讀經典,用智慧啟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人文之光淨化心靈。

老師們,同學們!

讓我們“讀聖賢書,走成功路;修君子淑女風範,樹成才報國豪情!讓我們以實際行動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為把實驗中學建成”合作校園,學習校園,文化校園”而共同努力!

孔子演講稿13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儒家思想創始人、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誕辰2563週年紀念日,我們在這裏隆重紀念活動。首先,謹讓我代表高霞國小全體師生對在百忙之中來參加這次活動的領導、來賓表示衷心的感謝。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之瑰寶。多年來,我校圍繞中華傳統美德,大力建設以民族精神為底色的校園文化。我們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及發展需要,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核心,以培養“四有”新人為歸宿,以“誦讀經典、感悟經典、學做真人”為主旋律,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學國學,愛國學,用國學的教育活動,讓學生逐步瞭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增長才幹,為民族文化的綿延、創新與發展打造基石。

在國學教育活動中,我們採用“讀(每週一篇人人讀)、找(查找經典故事等)、背(自背、互背校本課程)、操(在全校推廣國學禮儀操)、賽(班級、學校比賽)、賞(配樂、配畫吟誦)、展(手抄報、畫展)、寫(根據情節描寫,展開想象讀寫)、演(舉行國學教育文藝匯演)、用(生活中運用)”等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用國學所藴含的豐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五愛”人,增強文化修養,提高綜合素質。

在國學教育活動中,我們做到“五大結合”,即國學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在培養學生書寫能力和誦讀能力的同時提高人品;國學與校本課程相結合,開發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孝敬》《增廣賢文》《論語》等國學校本課程,構建獨具“感恩、愛心、善念”的學校文化;國學與傳統節日活動結合,挖掘、拓展端午節、老年節、除夕等傳統節日的特定內涵;國學與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相結合,開展“文明銀行儲蓄”活動,每月一個專題活動等;國學與傳統禮儀文化相結合,開展三禮(禮儀、禮貌、禮節)、“開筆禮”等活動。人民網、新浪網、XX教育信息網、XX日報、東南早報、海峽都市報、晉江電視台、晉江經濟報等多家媒體爭相報道我校的創新活動。

孔子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他的功績和影響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紀念活動,是為了表達我們對這位偉大先哲的懷念和敬仰,對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對繼往開來者傳承光大的責任,提升我校的文化品位形象,提高校園道德風尚,樹立構建和諧校園的思想,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培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高霞學子。讓我們借鑑孔子的精神財富,傳承優良的民族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我們的道德水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為創建一個美麗、文明、富饒的晉江而奮鬥。

謝謝大家!

孔子演講稿14

説到老師,不得不提一個人:孔子。孔子是春秋時代和中國整個文明史上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影響極大。孔子學生三千,賢者七十二。但比較有名的也只有顏回、子路、子貢,其次有名的是冉有、子夏、曾點等。

孔子曾親自點評自己的這些“優秀學生”,他把他們分成四類: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

翻譯一下,意思就是:“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善於辭令的有:宰我、子貢。擅長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曉文獻知識的有:子游、子夏。”

難道只有建功立業、立德立言才能入孔夫子的法眼嗎?非也,他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就在《論語先進》的第十一章裏,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各述其志向,間接表明了自己思想上的傾向。

這一章記述的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場嘮嗑。有一天,孔子問他的那些學生們:如果有人賞識你們,你們這輩子都想幹點啥呀?小時候寫過《我的理想》這篇命題作文的.人,應該都會覺得這問題特別熟悉。

功夫最好的子路搶先發言説,“我呢,就去那些個夾在大國之間不好做人的中型國家,哪怕它現在又是鬧饑荒又是頻頻被別國攻擊,只要我去,三年之後,不僅打仗不愁兵,人民還懂禮儀。”

孔子就笑笑,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轉向曾被自己稱讚有宰相才能的冉有説,“求!你呢?”

冉有説,“我去一個更小的國家,方圓六七十里,三年之內能使人民富足起來,至於禮樂教化,則要等到其他賢人去推行了。”

孔子沒説啥,又問公西華,“你呢?”

公西華謙卑地説,“我也不講我自己能夠怎麼怎麼樣,不過我態度好願意學,祭祀方面的事情,我還是能夠辦好的。”

孔子終於轉向了一直在一邊鼓瑟的曾皙,問,“你呢?”

曾皙還沉浸在音樂裏,直到一個樂章終了,他從容撫出最後一個音節,才坐直了身體對孔子説,“我跟這三位老兄的理想都不同啊。”

孔子説,“那有啥,大家就是説説自己的想法嘛。”

於是曾皙就説了,“我呢,就想在暮春的時候,穿着春天的衣服,和幾個年輕人,幾個孩子,到沂河裏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着歌走回家。”

那大概是個百無聊賴的冬日,因為當孔子聽完曾點的回答後,十分嚮往地舒了一口氣,説,“我跟你一樣啊。”

曾皙的那句,“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一個好故事,是一首好詩,也是一種讓人欣羨的浪漫。哪怕你到了孔子一樣該知天命的時候,依然兩手空空,也沒關係——哪怕,再不會有人瞭解你,給你達成偉大使命的機會,甚至還做不了一個小頭頭,但你也可以像曾點一樣,開開心心地在春天做一身好衣服,出去唱唱歌,吹吹風,洗洗澡,讀讀書,並滿足於此。

那一天,孔子想問的大概是類似情懷的問題,而曾皙給了他一個最喜歡的答案。而這個答案,也在千百年後,解答了無數人的迷茫。這大概就是孔子為師者的智慧。

孔子演講稿15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因遭家難,遷居魯國。孔子三歲時死了父親,十七歲又失去了母親,家境貧困,沒有機會受正規教育,全靠讀書自修。他自幼好學,拜許多人為師,所以精通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計算等本領。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輕時,曾做過管倉庫、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歲才當了魯國的司寇xxx代理宰相xxx。但不久,因為政治見解不合,一氣之下離開了魯國,帶着一些學生周遊列國,四處遊説。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xxx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輕人使他懷念我xxx,但他的政治主張在魯國行不通,到齊國也碰了壁,到陳、蔡小國更不必説。在衞國住了一段時間後,六十多歲又回到了魯國,埋頭講學和整理古書。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謂“仁”就是要“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提倡“愛人”,一方面要統治者相親相愛,加強內部團結”,另一方面也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不能過分剝削壓迫民眾。孔子還主張嚴格遵守“禮”的規定。這“禮”就是周朝制定用來區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級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漢以後,成為兩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一改過去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的局面。孔子的學生相傳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貢、顏淵、子游、子夏、曾參等。孔子的學生多數出身貧賤,年齡參差不齊,有的與孔子幾乎同年,有的與他相差三、四十歲,還有父子二人xxx如曾點與曾參xxx都是孔子的學生。做孔子的學生,學費低廉,只須十條肉乾。孔子向貧賤的下層傳播文化,並且教育學生“每事問”,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學相長,因材施教,誘導啟發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還值得學生和參考。孔子的另一大貢獻是整理編訂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獻,他一面學習,一面加以整理,同時向弟子傳授,經他整理的典籍有《尚書》xxx上古歷史文獻彙編xxx、《詩經》xxx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xxx、《周易》xxx古代算卦用書xxx等。他還根據魯國的'史料,編撰了一部編年史,這就是被後世稱為五經之一的《春秋》,開創了私人修撰歷史xxx最初史書由史官撰寫,即所謂官修xxx。據司馬遷《史紀·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生於亂世,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但不被接受,所以發憤修撰《春秋》,寄託他的理想,表達他對邪惡的嫉恨和對正義的褒彰。《春秋》以及“春秋筆法”xxx文筆曲折,遣詞造句中帶有褒貶傾向xxx對後世都產生很大影響。

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歷代禮樂制度方面的問題,這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僅見於《史記》等正史記載,也見於老子彩圖xxx相傳春秋末期xxx和漢畫像磚。在洛陽市東關大街北側有一座碑樓,據傳就是孔子入周問禮處。

標籤:演講稿 孔子